问下材控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制造和机械制造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制造有什么区别

材控特色专业的教学体系构建探讨-牛bb文章网
材控特色专业的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所属栏目: &
[摘要]文章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这一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就其教学体系构建的依据、结构和创新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一体系构建有别于应用型高校同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它将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安排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和技能培训“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关键词]教学体系材控特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结构[作者简介]李尧(1957- ),男,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金属的塑性及合金化;黄卫平(1957- ),男,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湖北武汉430068)[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9-03特色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在学生培养质量方面,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根本。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以下简称“材控”)这一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平台,阐述特色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教学体系构建的依据所谓的教学体系,就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同的学科或专业,其教学体系的内涵是不同的。1.学校的定位。这是构建教学体系的一个基本依据。不同类型的学校,由于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同,其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也会不同。对于教学型的学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目标是培养有一定专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培养的学生,本科毕业后要进入社会就业,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因此,在教学体系构建上应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应体现在基本理论和专业能力上。基础理论的训练是为提高学生发展的能力,而专业课程的训练是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样就不应一味强调学生的“宽口径,厚基础”。2.社会需求。如果不根据社会需求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有可能不被社会接受,学生就业就会受到影响。3.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尤其是师资队伍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就没有相应的教师来完成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如对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这一宽口径的专业所涵盖的原有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热加工工艺、铸造、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五个专业。学生不可能在四年当中学习好这五个专业的内容,那么只能侧重一个专业方向,就必须有所取舍。另外,对一个应用型高校而言,也不可能配备这五个专业方向的教师和相应的仪器设备。在一个专业的师资人数定岗、定编和招生人数一定的情况下,不可能对上述每一个专业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的资源条件,有选择地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4.原有的专业基础。全国有近百所应用型高校开设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如何形成这一专业有别于其他相同专业,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形成特色专业的一个法宝。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依据,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材控专业确定了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其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运用计算机技术从事常用冷冲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夹具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也可从事零件结构数字化设计和材料成型相关的应用研究、运行管理以及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这是我院构建教学体系的依据。二、材控特色专业教学体系的结构1.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是由课程结构决定的,它由三部分组成,即必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基础课,严格上说,是通识教育课程,约为50学分,专业基础课约为75学分,专业课约为30学分。以我院机械类材控专业为例,该专业涉及学科门类较多,其中必修基础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英语、中国近代史纲要等;专业基础课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非金属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高分子材料;专业课主要课程有:金属塑性成型原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金属工艺学、模具材料、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与塑料成型设备、UG(或Pro/E)基础及应用、模具CAD/CAM、数控技术。这样的知识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深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掌握专门的知识。2.实践教学结构。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可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实施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由此,我院开设了课程实践、生产实践等实践课程,逐步构建出符合认知规律、分层次、模块化的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并加以扩展。其实践教学约为45学分。第一,课程实践及扩展。课程实践主要包括课内实践和课程设计。课内实践内容由课程所决定,主要有JF23-40A压力机装模高度调节,JPH120四缸全液压注射成型机装模高度调节,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及各种刀具认识实验,车床结构及各种机床认识实验,机床夹具定位夹紧分析,Pro/E草绘模块的使用,拉伸和旋转特征的创建,基准特征和其他草绘特征的创建,点放型特征的创建,特征操作工具的使用,装配体设计和工程图的创建,简单分模面设计,注射模拟计算机辅助分析,模具镶块设计,复杂分模面设计,基于Pro/E的模具设计流程,Pro/E冷冲压模设计,多型腔模设计,基于Pro/E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注射成型过程现场学习,塑料模具拆装及装配草图绘制等这些实践内容。课程设计是针对一些专业课完成后进行的。有机械机构创新设计,减速器等常用机械部件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夹具设计,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塑料制品结构工艺分析、塑料成型工艺分析及塑料模具设计等。课堂实践的扩展方面是通过综合实验来实现的,将验证性实验变为开放性的综合性实验。这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设计综合实验。综合实验的设计在本质上来说就是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有所创新,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各门知识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是链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桥梁。设计的综合实验表面上是离散的单元,实际上各环节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具有可拓展性,这就是综合实验的意义。综合性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内容要新,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在综合实验的操作方面原则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其意义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编写了涉及多门专业课的综合性实验,并配备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强调过程训练。如“模具拆装与改进”综合实验。我院组织购进了几十套工厂用旧或报废的各类模具,编写了相应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这一修订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实验教学内容,是为了验证课堂教学内容的状况。设立这项综合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首先学会并实际了解各种模具的结构和类型,分清哪是冲模,哪是塑料模、哪是锻模和注射模。学生在拆装典型模具、熟悉模具结构及模具装配关系的基础上,了解各种模具的功能和原理,并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找出原设计模具的不足或缺点,同时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法或措施。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提出的改进方案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制定合理的工艺过程和典型模具设计的基本训练,初步掌握典型模具的设计方法、步骤和技能。事实上,通过该项综合实验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如开设的“线切割加工材料变质层处理”综合实验:它以解决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零件表层产生的变质层“白层”这一现象为实验的主要内容。涉及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有:金属材料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学、特种加工工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涉及的仪器、设备有:金相显微镜、线切割机床、显微硬度计、真空炉、温度控制记录仪、工具显微镜等;涉及的实验材料有Cr12、GCr15、9Mn2V、T10A、Cr12MoV、CrWMn。该实验要求学生自己鉴定材料性能、设计淬火工艺,完成硬度、金相检查;设计电火花加工程序,选取线切割机床加工参数。每一个环节又都有若干个选择。如回火工艺就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等,从而给学生在热处理工艺制度选择上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的工艺进行设计、比较及评价的能力。该项实验具体要求学生制定热处理工艺、检查表面硬度、提出实验进度计划、需要的仪器设备、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写出自己的实验报告。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开设了“软件编程”“工程测试”等综合实验,这会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较快适应工作打下基础。第二,生产实践及扩展。生产实践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深入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扩展视野,培养职业精神,了解现代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的组织、生产技术和手段。要求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对典型产品设计、生产及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总结,写出实习报告。学生的生产实践是在企业中完成的。在校外,我院建立了多处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并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生产实践的扩展是将专业技能培训纳入到生产实践教学中,作为任选课记入学分,凡通过理论考试合格,操作考试合格,取得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职业资格中级证书者,根据专业培训种类的学时数和难易程度计算学分。对于技能培训,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是“五段式”培训模式。第一阶段:了解培训内容、熟悉考试方式和鉴定标准;第二阶段:拟订培训计划;第三阶段:实施培训;第四阶段:模拟考试;第五阶段:正式考试,获得国家认可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针对材控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教学体系还注重数控技术、软件编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能力的培养。如NC加工中心操作、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能、计算机调试、快速成型机的操作等都与计算机结合较为紧密,如果没有相关理论知识作铺垫是无法掌握的。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式使参加培训的学生从几乎不会动手到能自己独立编程,独立操作机床,加工初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学生们也感到收获很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3.教学与实践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外,本教学体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此,我院组织教师编写了十多万字的“创新思维讲义”,利用课外时间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授。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学校一年一度举办的“科技文化节活动”,并向学生宣传,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同时委派教师给予指导。科技文化节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校内外的教学、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为确保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落到实处,我们将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如右表所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给学生以充分表现自我能力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仅2007年至2008年,学生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6项;2007年参加“全国第六届周元培大学生力学竞赛”有6人获奖;2007年到2008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2007年参加第六届 “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2项;2008年6月参加“华中数控杯2008年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就有5个参赛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1项。这说明创新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上是我院对材控特色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逐步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其他同类专业的特色。历年材控专业学生由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又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每年均在95%以上。我院材控专业正在探索中不断提高,并已开始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应。[参考文献][1]朱中华.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材料成型模具方向考研(共7篇)
您现在的位置:&&
材料成型模具方向考研(共7篇)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介、就业方向 ,以及考研情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介、就业方向 、以及考研情况? 呵呵,我也是这专业出来的,材成这专业就业,你是可以完全放心的,就业率十分高,完全不用愁找不到工作的,单位都是抢着要的!至于关键的工资嘛,你可能要失望了,重点院校出来的,也就两三千,所以你期望别太高! 这专业主要分铸、锻、焊三方向,当然有些高校还有模具、精密成型等方向但主要是这三个是没错的。工作十分好找,汽车厂、钢厂、电厂、机械厂、模具厂等等都是我们的去向,可以说就业面非常广!我是焊接的本科,谈谈关于我的亲身经历的事吧:我们学的是焊接,但并不意味着毕业以后就是当焊接工人,是不上一线操作的(进厂初期除外,时间很短),平时也就是写写画画,为工人制定工艺卡,然后工人师傅按照你的要求对材料进行焊接。这就是大家所说的焊接工程师,也是毕业以后大部分人的工作模式,我自己也是如此,当然还有一些更好的选择,就看你在学校的表现和在企业的关系人脉了。至于工资嘛,呵呵,我说个五六年前的数据吧,我们焊接工程师,刚毕业没两年的月薪1800左右,而听我们指挥的一线工人(就是大家所说的焊工),高的能有一万二!呵呵,这是那几年的数据,至于近几年嘛,不同企业差距很大,不好说。 至于考研嘛,当年就没打算考,了解的不多,但大部分同学都考的材料加工工程这方面,其中哈工大是执牛耳的!当然像天大、华科的一些方向也是全国非常NB的! 总的来说,这专业工作不用愁,工资也是要死不活的,能填饱肚子的~哈哈!毕竟这专业是慢热型的,意思是一般都是在40岁以后出成绩,因为那时你才有足够的理论加实践!才能出成绩,我认识的很多前辈都发展的很NB,(至于你关心的工资,呵呵,都是用年薪算的)放心,这专业虽说有点冷僻,但还是不错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我们现在是大三了,明年我们将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挑战,因而我们也会思考一下关于就业的问题,关注相关的信息,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去接受这个事实。在本学期选修了《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法规导读》这门课后,听老师讲解和分析了现在的就业形势和解读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让我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了新的认识。 自从大学开始扩大招生以来,这几年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不断地攀升,给我们国家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前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是不容乐观的了,同样,09届的大学毕业生也难逃此劫,很有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我们国家也正在努力着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缓解,来缓冲,但是现在的毕业生人数增长的速度相对比较快,而职业岗位的需求增长相对较缓慢。即使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调整,也难以一下子就能改善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 在学习了《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法规导读》课程后,同时在网上了解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根据全国的总体形势,就业的现状,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此作简单的分析。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
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总数在不断地逐渐增长 2009年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即将拉开序幕。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559万,预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总数达到592万人,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2,
全国职业岗位总数也在逐年地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西部的不断推进和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的兴起,我国的就业职业岗位的总数肯定会不断地增长,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因而现在只是增长速度的快慢问题,以及能否满足在不断增长的新劳动力的需求的问题。而新劳动力又包括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工、中专职业技术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等。 3,
大学生就业结构的不合理 目前大学生就业结构很不合理,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大家都往发达的地区挤,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去,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 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 4,
大学生的预期工资相对较高 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现在的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存在怀疑,不甘心给太高的工资。其实现在的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缺少一定的工作经验。还有就是现在的大学生也存在着有一定的对工资的期望太高,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二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形势 1,
全国的情况 其实对于具体的专业来说,大体的就业形势其实也是没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因而根据目前的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总体的职业岗位数量可能会维持稳定而略有一点点地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不会很大。因为虽然在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制造业不会衰减,还有可能呈增长的趋势,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等等的发展,制造业将向自动化,机器化的时代发展,对工人的数量要求会减少,因而职业岗位也会相应的减少。 现在随着高校的扩招,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人数却在逐年增长。故总体上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还不会太严峻。 2,
广东省的情况 广东省情况,跟全国的情况却相反。现在在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相对是比较发达的,但是现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州深圳都在向高端科技和电子信息等方向发展,也正在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以带动广东整体经济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很大一部分的制造业,但还在广东省,职业岗位没有减少。同时,广东省也在向着先进制造业的方向发展,如高端电子产品,汽车工业,装备制造等,这些更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像材料成型,机械制造等,所以在广东省,我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3,
同样存在就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集中地向珠三角地区挤,而很少大学毕业生愿意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因而就存在着现在的这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只是我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其他相关专业,甚至所有的专业都有类似的现象。 4,
同样存在对预期收入与企业给出的工资水平相差较大 据调查发现,应届毕业大学生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大部分人对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要求都较高,近六成(56%)人的要求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元,认为元比较合理的占21%。还有些毕业生要求工资在元。对于在珠三角地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有较高的收入要求也合理,但是应届毕业生们却没有考虑到企业能给出的工资水平。三
针对如此的就业状况,我们应该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 1,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合理的定位 全面地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特点优势和缺点不足,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合理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定位,选择好自己的发展方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侍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就业,没有发展的眼光、没有大局观念的就业观,最后往往会落得两手空空,甚至毕业就失业。 2,正确地看侍就业地域的差异 好的发展机会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所独有的,去内地工作照样可以大展拳脚,实现抱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目前内陆地区起点尚不高,所以发展潜力也就更巨大,加上中央有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它能提供的机会反而会更多,拼搏的天地反而会更广。外资或沿海企业薪水高,环境好,自然能吸引人,但是它们的门槛也较高,淘汰率也很残酷,能实现就业梦想的毕竟是少数,更多人必然失望而归。如果此时你还对内地那些能给予你更多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企业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话,那你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大把的赶场时间,失去的更可能是你的未来。没有发展的眼光、没有大局观念的就业观,最后往往会落得两手空空,甚至毕业就失业。 3,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 现在的就业不是一次性的,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可以有多次的就业。因为我们毕竟是刚在学校里出来的,没有什么丰富的工作经验,学习的都只是理论的东西,没有实足的实战经验。因而,我们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先通过工作几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作准备,然后再确定自己的终生的职业。 毕业生们一定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千万不要一味追求那些千万人都想抢的饭碗,那只饭碗注定只能养活几个人。因此,我们应把目光撒向更广阔的天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内地大量发展机会就在眼前,就看你能不能及时把握了。 这个专业因为房地产的爆发,已经有很多人关注了这个专业,但是在学校里面学习的都是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离真正实践还是有距离的。 我读书读了三年我才知道,它包括:焊接,锻造,铸造,模具四个。其中铸造比较好。模具也是不错的。一个专业要学三个专业的课程。基本课程也不能落,属于理科机械类,学的科目中还包括材料的,如金属学等。学的是最多的,要下苦功夫的,不过你学精了可是很赚钱,但是一般大学谁会去认真呢,如果你是好学生,保证会好好学,最好考研。 我是兰州的我了解一些兰州理工的情况。这个专业的就业基本是100%,工作条件与待遇也可以,将来就业还是读研路都挺宽的。 工大最好的专业 我是兰州理工大学的2003届学生,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兰理比较好的专业,在西北是比较有名气的,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际就业率在90%以上。 我是工大的学生,他们属于材料院,材料院在我们学校是很不错的,学材控的男生就业率也很高。篇二:一汽实习报告——材料成型模具方向 目录 一、前言????????????????3 二、一汽概况??????????????4 2.1一汽集团简介?????????????4 2.2企业文化???????????????5 2.3核心理念???????????????5 三、实习过程及内容???????????6 3.1安全教育???????????????6 3.2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薄板冲压车间???7 3.3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车桥分公司????9 3.4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总装厂??????9 3.5车轮厂???????????????123.6一汽铸造设备厂????????????13 3.7一汽巴勒特锻造(长春)有限公司????14 3.8一汽解放有限公司变速箱分公司?????14 3.9有色铸造厂??????????????15 3.10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16 四、结束语???????????????18
一、前言 生产实习是大学教育极为重要难得的实践性课程,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大学生要勇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能力,为自己将来打好基础。 生产实习是我们在学校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学习,使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掌握基本生产知识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9月中旬我们在学校组织、老师带领下来到长春一汽集团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在实习期间,通过技术人员对于生产我们的讲解,让我们学习他们好的生产经验。通过实习我们可以解除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认识。在实习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对生产线有了一定认识,大大开阔了视野,对我们走向工作大有帮助。二、概况 2.1一汽集团简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一汽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培育了以“争第一、创新业、担责任”核心理念和“学习、创新、抗争、自强”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生产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开放式发展格局。改造并建设了卡车、轿车、轻微型车和客车等新工厂,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制造阵地。自主研发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卡车、轿车、轻微型车、客车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格局。拥有解放、红旗、奔腾、夏利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合作品牌。 面向未来,一汽提出了“坚持用户第一,尊重员工价值,保障股东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的企业愿景和奋斗目标。一汽人正以自己特有的汽车情怀,抗争图强,昂扬向上,为推动汽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人、车、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2企业文化 1.企业标识 标识:取第一汽车中“一汽”为核心元素,经组合、演变,构成“雄鹰”视觉景象。 一汽车搏击长空、展翅翱翔。 2.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学习创新抗争自强 3.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用户第一 4.生存哲学 生存哲学:狮子与羚羊赛跑 5.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耐住寂寞,从“0”和“1”做起。人赢则赢。 6.产业梦想 产业梦想:让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篇三:材料成型专业考研历年真题 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卷一 一、问答与证明(5×10=50分) 1.何谓金属的塑性及变形抗力?并分析温度和应力状态对两者的影响。 2.塑性加工摩擦的特点及常见摩擦条件?试分析摩擦的利弊。 3.试导出汉基应力方程。该方程有何意义? 4.用拉伸和压缩试验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各有何缺陷?如何修正和避免。 5.证明塑性变形时,变形体中正应变分量之和为零。 二、计算与分析(5×20=100分) ?1230?? 试求: 3401.已知一点的应力状态?ij??????00?1?? (1)主应力;(2)最大剪应力及最大剪应力平面上的正应力;(3)等效应力; (4)应力球张量;(5)应力偏张量。 2.已知两端封闭的薄壁圆筒,半径为r,厚度为t,受内压p及轴向拉应力σ的作用,试写出Mises和Tresca屈服条件,并画出屈服条件图。 3.简述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特点,写出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并讨论两者异同点。 4.粗糙平板间圆柱体镦粗的变形特点及端面上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常见缺陷及预防工艺措施? 5.无压边圆筒形件拉延时,凸缘部分为平面应力状态。设板厚为t,且不考虑摩擦力影响。试用主应力法求出凸缘部分的径向应力?r和切向应力??,并分析提高质量的措施? 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7分) 1.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 2.粗糙界面和光滑界面 3.均匀形核与非自发形核 4.联生结晶 5.变质处理 6.扩散脱氧 7.热应力 8.熔合比 9.微观偏析与宏观偏析 二.简要回答以下问题(从以下10题中选做7题,每题9分) 1.简述凝固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对纯金属长大方式的影响。 2.合金成分及温度梯度对铸件凝固方式(体积凝固或逐层凝固)的影响? 3.图1为平均成分为C0的长条铸件在几种不同凝固条件下从左向右凝固后成分 分布的情况,指出各成分分布曲线所对应的凝固条件。4.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区的组织与性能特点。 5.简述氢致裂纹的形成机理及延迟开裂特征。 6.为什么酸性焊条一般采用锰铁作为脱氧剂,而碱性焊条采用多种元素联合脱氧? 7.采用焊前预热,为何能有效降低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冷裂纹倾向? 8.简述析出性气孔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 9.简述熔渣的主要构成及在材料成形中的作用。 10.简述缩松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三.问答题(选做2题,每题30分) 1.绘图说明: (1)单相合金凝固时“成分过冷”的形成条件; (2)当液相中只有扩展而无对流时的“成分过冷”判据; (3分析GL、V、C0三因素对成分过冷的影响。 2.说明正常单相合金铸件的宏观凝固组织特征并分析各晶区的形成机理。 3.形成凝固裂纹的主要因素有哪几个方面?如何防止结构钢焊缝中的凝固裂纹?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报考模具方向考生仅作B卷,其他方向仅作A卷) (A卷) 一.简答题(共50分) 1.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及其形成原因(6分) 2.“平衡分配系数”及“偏析系数”(6分) 3.均质形核与非均质形核(6分) 4.析出性气孔形成机理(6分) 5.焊接凝固的“联生结晶”与“择优生长” (6分) 6.“长渣”与“短渣” (8分) 7.正偏析与逆偏析(6分) 8.集中缩孔的形成条件及原因(6分) 二.分析及问答题: 1.设合金在“固相无扩散,液相为有限扩散”的条件下从左到右进行凝固,请画出以下两图中的溶质分布情况:(12分) (1)固、液两相的溶质分布曲线(左图); (2)凝固结束后整个固相中的溶质分布曲线(右图) 注意:在左图以算式标出:开始凝固的固相浓度、液固界面上液相浓度2.公式?? ?Hm??Hm中,?为Jackson因子,)??Sm为熔融熵,?为晶体?Tm?Tm 表面的原子配位数,?为晶体内部的原子配位数。请回答下面问题:(共20分) (1)某物质??2,液-固界面固相一侧的微观界面结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如何?该物质微观生长方式及其特征又如何?(8分) (2)从热力学角度,物质的熔融熵高低与上述界面结构有何关系?(4分) (3)从晶体学角度,晶面指数(低指数面为密排面)与上述微观界面结构有何关系?(4分) (4)对?&2的物质,过冷度对晶体的微观生长方式有何影响?为什么?(4分) 3.根据成分过冷判别式(在“固相无扩散,液相为有限扩散”条件下)讨论溶质原始含量C0、晶体生长速度R、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L对成分过冷程度 的影响,并以图示及文字描述他们对结晶形貌的影响。4.从“型壁晶粒脱落”观点分析铸件内部等轴晶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12分) 5.在一定温度下,熔渣中(FeO)与液态钢中[FeO]的平衡浓度符合分配定律:(FeO)。 L?[FeO] 请回答:(16分) (1)温度及碱度对熔渣的氧化性影响规律和原因?(6分) (2)有人认为碱性焊条的焊缝含氧量比酸性焊条高,对否?为什么?(5分) (3)焊接熔池的扩散脱氧,熔渣的性质对脱氧效果有何影响?为什么?(5分) 6.分析氢致裂纹的特征和机理。为什么焊前预热与立即后热可以有效地防止氢致裂纹倾向?(20分)
(B卷) 一、问答与证明(50分) 1.何谓金属的塑性与变形抗力?举例分析提高金属塑性和降低变形抗力的工艺措施。 2.画出理想钢塑性、弹塑性曲线硬化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并写出其方程? 3.什么叫最小阻力?举例分析最小阻力定律在塑性成形流动控制中的应用。 4.试导出汉基应力方程,该方程有何意义? 5.证明平面变形的应力状态等于纯切叠加球张量。 二、计算与分析(100分) ?704??Mpa
试求 0101.已知 ?ij??????401?? (1)主应力 (2)最大切应力及面上正应力 (3)应力球张量 (4)主应变增量之比 (5)Mises屈服应力 2画出平面应力状态Tresca和Mises屈服准则的屈服轨迹,标出各点应力大小,并分析两准则的误差原因? 3.简述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特点,写出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并讨论两者异同点。 4.已知两端封闭的长薄壁管,半径r、壁厚t,受内压p作用而引起塑性变形,材料各向同性,忽略弹性变形,试问周向、轴向和径向应变增量之间的比值。 5.已知一特长矩形板,宽a、高h、长L(L&a),设整个接触面上??0.5S(S为真实流动应力),求矩形板镦粗时的单位流动压力p,并画出接触面上的切应力、正应力分布。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金属的塑性是指金属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包括晶内变形和晶界变形,其中,晶内变形的方式是滑移。 3、材料的变形抗力等于材料在该变形条件下的真实应力。 4、应力球张量不能使物体产生塑性变形,因而材料的塑性变形是由应力偏张量引起的。 5、所谓冷变形是指在生产中不需要加热的变形。 6、平面应力一定产生平面应变。 7、附加应力产生于变形之中,而残余应力产生于变形之后。 8、在塑性变形过程中,质点在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一般对应于该瞬间时的应变。 9、对数应变反映了瞬间的变形,因而能真实地反映塑性变形过程。 10、轴对称应力状态是指物体的几何形状为旋转体时物体内质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11、物体中某一点产生了位移,并不等于该物体产生了应变。 12、对于理想塑性材料,若主应力空间中一点的应力状态矢量的端点p位于屈服表面,则该端点处于塑性状态。 ’13、塑性变形时,应变增量张量就是应变增量偏张量,即d?ij?d?ij。 14、圆环试样在平砧间进行压缩时,外径与内径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15、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与条件应力-应变曲线在式样拉伸产生缩颈以前是相同的。 二、简答题(每题8分) 1、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它对金属的塑性和塑性加工有何影响? 2、应力状态对金属的塑性有何影响?并分析原因。 3、真实应力、应变和条件应力、应变之间有何关系? 4、表述最小阻力定律,并试举两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整阻力来控制金属的流动?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试题(每题8分) 1、试说明平面塑性应变状态下的应力状态是纯切应力状态叠加一个应力球张量。 2、试说明,对于理想塑性材料,处于主应力空间中符合Mises屈服准则的屈服表面的圆柱截面半径为2s。 3 ?111??,求主应变增量的比。 1113、某一简单加载时的应力状态为:?ij??????111?? 4、试判断下面两个应力张量是否属于同意应力状态 ?ija???,
???10300? ??0200ijb???????000???000??篇四:研究生 材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院校实力排名 全国各高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排名: 1 2 3 4 5 6 7 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吉林大学 A 17 浙江大学 A 天津大学 A 18 四川大学 A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0 清华大学 A+11 同济大学 A 19 兰州理工大学 A A+ A+ 12 西安交通大学 A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3 大连理工大学 A 21 武汉理工大学 A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A 14 山东大学 A 22 北京工业大学 A A 15 郑州大学 A 23 东南大学 AA 16 太原理工大学 A就材料加工而言,分不同的方向的。哈工大焊接很牛,全国第一。上海交通锻压很牛。西北工 业大学铸造最好。华中科技模具最好。东北大学的轧钢很牛。华中科技大 那考研时华科的材控专业考什么课程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回答 初试就是正常的呗,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 复试分为两个部分,笔试和面试。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含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 科)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模具技术、精密塑性成型技术材 料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液态及半固态金属精密成形技术、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 术、先进连接与电子封装技术等;“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数 字化模具技术、材料成形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快速原型 技术与快速制模、材料成形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材料虚拟成形系统等;“材料 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科学与工程、新型块体非晶材料及纳米材料、新 型金属和陶瓷材料、 复合材料、 光电材料与电子封装技术、 新型能源材料及器件、 核材料以及生物材料等;“纳米科学与技术” 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非平衡态与 纳米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纳米陶瓷材料、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光电材 料、封装技术与器件等。 材料加工工程: 1、上海交通大学 2、海尔滨工业大学 3、清华大学 4、华南科技大学 5、西北工业大学 6、北京科技大学 7、华中科技大学 8、东北大学 9、吉林大学 10、天津大学 11、同济大学 12、西安交通大学 13、大连理工大学 14、山东大学 15、郑州大学 16、太原理工大学 17、浙江大学 18、四川大学 19、兰州理工大学 fighting! 篇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毕业设计-开题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开 题 报 告 奇瑞A21汽车中支板冲压工艺分析及 课题名称 基于UG的修边冲孔模设计 系 部 材料工程系 专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奇瑞A21汽车中支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基于UG修边冲孔模设计
一.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模具公司,为奇瑞A21汽车中支板设计的模具。 图1 奇瑞A21汽车中支板制件图 零件号:A21-5300131,该制件的工序为: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成形翻孔。课题是完成修边冲孔阶段,材料料厚牌号是B210P1(深冲压用高强度钢),工装号是DP-40-A21-058。 该零件属汽车覆盖件,而修边冲孔模更是冲压模具中的典型,因此对该课题进行设计研究是必要的。源于生产实际,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性设计,对我们学习模具设计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应用型课题不但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更是一种对于大型模具设计经验的积累,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财富。 结合工艺性和制件的特点,在分析修边冲孔模结构设计特点的基础上,以UG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三维修边冲孔模CAD。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新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方法已不能适应产品开发的要求。汽车覆盖件模具作为汽车车身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直接制约着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新车型的开发。覆盖件模具因其设计制造难度大、周期长而常常成为制约汽车生产的主要因素。在UG平台上提高模具设计的技术水平、缩短模具设计周期,适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结构设计。二.车身冲压模具的现状和发展: ①现状 近年来,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随着市场的扩大,用户对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汽车“脸面”——汽车车身的表面质。汽车外形确定以后,根据各部位的功能区分,即可确定车身外覆盖件的形状与尺寸。 为了减轻车身的自重和降低生产成本,轿车车身构件大部分为薄钢板冲压件,约占60%-75%。冲压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平整、形状美观等特点,而冲压加工具有加工时间短、劳动量小、工具消耗量低和材料利用率高(无切屑)的优点,是车身制造的主要加工方法。 车身冲压件一般采用厚度为0.6--1.2mm的薄钢板,厚度大于1.6 mm的钢板只用在结构需要加强的构件上。其成形过程一般要经过冲剪、拉延、切边、冲孔、复合冲剪、弯曲、复合弯曲等工序中的若干种。而为了保证冲压件的质量,其冲压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拉延性、延展性、弯曲性和凸缘拉伸性,复合成形性。一般根据冲压件的成形难易程度来选择具有相应成形能力和所需机械性能的材料,以使冲压件制品既符合使用要求,又不产生断裂、折皱、成形不完整等缺陷。冲压材料主要使用冷轧钢板、防锈表面处理钢板及轻型高强度钢板等适合市场需求的钢板。车身冲压件成形方法一般是拉延成形,尤其是外表面件要求美观。 ②车身冲压模具分类 冲模的种类一般分为成形模、冲裁模湾曲模3种,模具结构可根据压力使用情况做更详细的划分。成形模的种类有拉延、成形、整形和压印等;冲裁模的种类有落料、冲孔、修边、切断和切废料等;弯曲模的种类有翻边、弯曲、折弯和卷边等。 ③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汽车行业普遍认为,汽车车身冲压成形技术是汽车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汽车车身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开发相应的专用模具和增加必要的生产线。因此在冲压生产中,如何提高冲压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正确选取和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是冲压技术中的主要课题。 众所周知,汽车车身的金属件几乎100%为冲压件,而且汽车车身的更新换代速度快。这就决定了冲压成形技术在汽车产品的开发中不仅影响制造周期,还直接影响成本和产品品质。汽车车身冲压成形技术的关键是冲压工艺与模具技术。冲压工艺的合理与否决定了模具调试的难易程度:模具设计决定了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及制造管理过程,因而直接影响模具制造成本和周期。 尽管国内外己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设计制造规则和方法,但新技术的出现仍可能为冲压工艺和模具技术的重大变革带来机遇。特别指出的是,以CAD/CAM/CAE为特征的计算机技术在冲压成形中的应用不仅能引起传统工艺流程在周期、成本和品质方面的变化,而且使一些以前难以实现的工艺设想可能成为现实,根据目前国际汽车冲压和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了包括模具设计和冲压技术模块化、新材料及复合材料冲压加工工艺、计算机模拟冲压成形及虚拟试模技术、特种成形技术和模具制造技术等重大课题。 主要有如下几点: 1.模具设计和冲压技术的模块化。 2.车身模具新材料。目前汽车行业的研发热点是车身轻量化成形工艺,欧洲汽车专家预测。在未来10年里轿车自身重量还将比现在减轻20%。当前,发达国家在材料和成形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正方兴未艾。使用铝合金和镁合金代替钢铁是目前各国汽车制造商主要的减重措施。预计到2010年,适合于铝、镁等各种不同轻质材料的汽车车身冲压工艺CAD(CAPP)和冲压件成形技术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3.先进制造技术。最近几年,“亚毫米冲压”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亚毫米冲压是指汽车车身冲压件的精度控制在0—1.Omm的范围内,与过去制造业通行的误差2mn湘比,是个非常大的提高。亚毫米冲压的中心是冲压件的精度与敏捷度两个目标,精度就是使冲压件尺寸准确度控制在0毫米或亚毫米的水平,其关键是控制车身支架、立柱等结构件的尺变动,并使汽车覆盖件分块度大,如采用整体左右侧板和顶盖板等。敏捷度含义则是指减少冲压件的生主准备时间达30%,包括模具设计、试样制造和工装准备时间,以达到极大缩短新车型制造周期的目的。 4.特种冲压技术。如:液力拉深、内高压成形、电磁成形。 5.冲压工艺改进和计算机辅助技术。
三.课题分析、研究重点、切入点和设计方案论证: 分析: 中支板的冲压工序采用方案: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成形翻孔 如果将冲孔工序排在拉延之前,将会由于拉延导致孔的变形,从而影响制件的质量。拉延后修边。修边和冲孔的同时进行,减少工序,节省成本。修边冲孔完之后是翻边成型、翻孔。 当拉延工序结束后,接下来就是修边冲孔。而第一次修边考虑到模具强度和被修部位表面质量确定修边分为两步来完成,另外从成本考虑,可在第一次修边过程中加入冲孔工序,组成修边冲孔复合模具。根据修边冲孔模的设计流程和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修边冲孔模设计时,首先对制件进行工艺分析,根据翻边制件的翻边线和翻边高度计算修边轮廓线,以确保修边制件良好的工艺性。 2.对修边轮廓线进行分割。分割时遵循凸、凹模镶块的分块原则,同时考虑镶块工艺性、螺钉布置的合理性,并注意凸模、凹模镶块分块点不能重合等问题。 3.设计凸、凹模镶块。 4.根据凸、凹模镶块位置确定顶出器装配位置,设计顶出器。 5.按修边轮廓线、冲孔孔位和工作部分形状设计上、下底板。 6.在装配图上增加标准件和相关部件,完成装配图设计。 7.按装配图拆零件图,最终完成模具设计。
重点: 修边、冲孔工艺属于剪切加工,其设计重点有: a.冲压方向和切断面的强度;b.冲模刃口的选择;c.废料处理(废料形状、盛废料装置、废料滑槽角度);d.操作性(卸料装置);e.加工压力;f.冲模刚性等。 修边冲孔模三围实体设计的步骤: 从拉延工序得到拉深模工序件三为曲面数模→凸模镶块实体造型→废料刀镶块实体造型→凹模镶块实体造型→顶出器实体造型→冲孔凸模、凹模、固定板造型→完善下底版出废料部分的造型→设计冲压件定位、取件装置→设计和装配模具上其他标准件→导出二维工程图。 难点: 修边冲孔模是模具中结构比较复杂、零件比较多的模具。 1.模具零件三维设计顺序遵循工序制件→工作部分→结构部分→辅助部分。 2.参数化问题。在设计初始阶段保留参数,以便于更改、提高效率。 3.三维实体设计规范和标注规范。三维实体造型到二维工程图是计算机自动完成的,与CAD二维设计图纸有区别,规范标注,比如,试题造型中采用颜色来区分加工面、非加工面。篇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 【摘要】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改变材料的结构、提高材料的性能和改变表面形状,研究材料在热加工的过程中受到其它相关工艺因素的影响,是综合材料到产品设计开发一直到产品成型的理论和方法,在现代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材料成型与控制过程是汽车、船舶、石油机械等方面的基础技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材料加工 产品设计 模具制造
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两大方面
随着这门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渐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材料成型及空工程模具制造主要有两个方面:模具与焊接。在模具方面上也分为很多种,主要有冲压模具、塑料模具、锻造以及铸造等。其中塑料模具具体包括材料的注塑、吹塑以及吸塑等,其中注塑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而冲压模具又包括拉伸、翻边、冲孔、等。第二个方面就是焊接,焊接是一种低成本的利用高科技连接材料的工艺手法,在材料之间的连接还没有发现另外一种工艺方法比焊接更为有效,并且还能对产品带来巨大的附加值。如今,在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焊接技术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发展,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技术在焊接方面日趋成熟,在当代的工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的分析
(一)控制工程的加工和金属材料的成型。
1.材料的一次性成型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材料的挤压,将金属材料置于模具内对金属胚料进行加压,使之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产生变形,进而获得与模孔相一致的尺寸工件。挤压的特点是加工完成后的产品塑性好,不容易发生变形。另一种是材料的拉拔,将金属材料置于模具内对金属胚料的端部施加拉力,使之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形变,进而获得与模孔相一致的工件。拉拔的特点材料在变形时受到的阻力比挤压小,但是对金属胚料的塑性要求相对较高。还有一种就是材料的轧制,金属材料受到旋转轧辊的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化,进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2.对金属材料的二次加工
对金属材料的二次加工方法有很多种。如铸造、冲压、旋压、 焊接等方法都可以对材料进行二次成型加工。铸造就是将金属材料置于模具之中,通过其它方法对模具施加压力,使之发生形变。特点是材料的变形阻力大,可以加工相对篇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来源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奇瑞A21汽车中支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基于UG修边冲孔模具设计,该课题来源于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零件材料为B210P1深冲压用高强度钢(B——宝钢、210——最小屈服点值、P——强化方式、1——超低碳),厚度为1.2mm。零件图如下: 图1.1
奇瑞A21汽车中支板产品图 1.2课题背景及意义 该零件属汽车覆盖件,而修边冲孔模更是冲压模具中的典型,因此对该课题进行设计研究是必要的。源于生产实际,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性设计,对我们学习模具设计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应用型课题不但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更是一种对于大型模具设计经验的积累,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财富。 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之一,它不仅为东风汽车公司,还为国内其他汽车厂家设计制造模具。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改型周期大幅度缩短,对这一技术的掌握程度变成了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公司在过去使用的是传统的二维CAD系统进行自底向上“搭积木”式地装配设计,这种设计过程是从冲模零件设计到冲模总体装配设计,既不支持冲模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又不能支持零件设计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零部件之间没有必要的内在联系和约束,其设计意图、功能要求以及许多冲模的装配信息都得不到必要的描述,设计效率极低。近几年来公司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模具设计水平、缩短模具设计周期,改用三维软件(如UG软件)进行自顶向下的全参数化设计。 结合工艺性和制件的特点,在分析修边冲孔模结构设计特点的基础上,以UG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三维修边冲孔模CAD。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新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方法已不能适应产品开发的要求。汽车覆盖件模具作为汽车车身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直接制约着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新车型的开发。覆盖件模具因其设计制造难度大、周期长而常常成为制约汽车生产的主要因素。在UG平台上提高模具设计的技术水平、缩短模具设计周期,适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结构设计。 1.3车身冲压模具的现状和发展 1.3.1 现状 近年来,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随着市场的扩大,用户对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汽车“脸面”——汽车车身的表面质。汽车外形确定以后,根据各部位的功能区分,即可确定车身外覆盖件的形状与尺寸。 为了减轻车身的自重和降低生产成本,轿车车身构件大部分为薄钢板冲压件,约占60%-75%。冲压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平整、形状美观等特点,而冲压加工具有加工时间短、劳动量小、工具消耗量低和材料利用率高(无切屑)的优点,是车身制造的主要加工方法。 车身冲压件一般采用厚度为0.6--1.2mm的薄钢板,厚度大于1.6 mm的钢板只用在结构需要加强的构件上。其成形过程一般要经过冲剪、拉延、切边、冲孔、复合冲剪、弯曲、复合弯曲等工序中的若干种。然而为了保证冲压件的质量,其冲压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拉延性、延展性、弯曲性和凸缘拉伸性,复合成形性等性能。一般根据冲压件的成形难易程度来选择具有相应成形能力和所需机械性能的材料,以使冲压件制品既符合使用要求,又不产生断裂、折皱、成形不完整等缺陷。冲压材料主要使用冷轧钢板、防锈表面处理钢板及轻型高强度钢板等适合市场需求的钢板。车身冲压件成形方法一般是拉延成形,尤其是外表面件要求美观。 车身冲压模具分类:冲模的种类一般分为成形模、冲裁模湾曲模3种,模具结构可根据压力使用情况做更详细的划分。成形模的种类有拉延、成形、整形和压印等;冲裁模的种类有落料、冲孔、修边、切断和切废料等;弯曲模的种类有翻边、弯曲、折弯和卷边等。 1.3.2 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汽车行业普遍认为,汽车车身冲压成形技术是汽车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汽车车身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开发相应的专用模具和增加必要的生产线。因此在冲压生产中,如何提高冲压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正确选取和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是冲压技术中的主要课题。 众所周知,汽车车身的金属件几乎100%为冲压件,而且汽车车身的更新换代速度快。这就决定了冲压成形技术在汽车产品的开发中不仅影响制造周期,还直接影响成本和产品品质。汽车车身冲压成形技术的关键是冲压工艺与模具技术。冲压工艺的合理与否决定了模具调试的难易程度:模具设计决定了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及制造管理过程,因而直接影响模具制造成本和周期。 尽管国内外己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设计制造规则和方法,但新技术的出现仍可能为冲压工艺和模具技术的重大变革带来机遇。特别指出的是,以CAD/CAM/CAE为特征的计算机技术在冲压成形中的应用不仅能引起传统工艺流程在周期、成本和品质方面的变化,而且使一些以前难以实现的工艺设想可能成为现实,根据目前国际汽车冲压和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了包括模具设计和冲压技术模块化、新材料及复合材料冲压加工工艺、计算机模拟冲压成形及虚拟试模技术、特种成形技术和模具制造技术等重大课题。 主要有如下几点: 1模块式冲压模块式冲压的突出优点在于能把冲压加工系统的柔性与高效生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柔性的含义较广,如冲压件的几何形状的多种要求,只要通过自由编程就可获得,体现了加工形状的柔性。又如既适用大批量单品种冲压件的生产,更对小批量多品种加工发挥优势,也表现出柔性。概括而言,模块式冲压的特点是:(1)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可快速更换组合模具以提高生产效率;(2)由于具有带材的供带和矫带装置,可省却另设上料下料工序;(3)实现了大工件的不停机加工;(4)既能独立又能成系列的控制组合冲模动作,能连续进行冲压加工;(5)冲模具有可编和的柔性特点。 2.模具设计和冲压技术的模块化。 3.车身模具新材料。目前汽车行业的研发热点是车身轻量化成形工艺,欧洲汽车专家预测。在未来10年里轿车自身重量还将比现在减轻20%。当前,发达国家在材料和成形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正方兴未艾。使用铝合金和镁合金代替钢铁是目前各国汽车制造商主要的减重措施。预计到2010年,适合于铝、镁等各种不同轻质材料的汽车车身冲压工艺CAD(CAPP)和冲压件成形技术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4.先进制造技术。最近几年,“亚毫米冲压”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亚毫米冲压是指汽车车身冲压件的精度控制在0—1.Omm的范围内,与过去制造业通行的误差2mn湘比,是个非常大的提高。亚毫米冲压的中心是冲压件的精度与敏捷度两个目标,精度就是使冲压件尺寸准确度控制在0毫米或亚毫米的水平,其关键是控制车身支架、立柱等结构件的尺变动,并使汽车覆盖件分块度大,如采用整体左右侧板和顶盖板等。敏捷度含义则是指减少冲压件的生主准备时间达30%,包括模具设计、试样制造和工装准备时间,以达到极大缩短新车型制造周期的目的。 5.特种冲压技术。如:液力拉深、内高压成形、电磁成形。 6.冲压工艺改进和计算机辅助技术。
第二章 制件结构工艺分析及冲压工艺方案设计 2.1 制件结构工艺分析 此次设计用的材料为B210P1,厚度为1.2mm。 从零件的结构图可知:该制件为中支板,制件形状比较简单,总体尺寸不是太大(422mm ×130mm)。形状和结构不复杂。题目为制件的修边冲孔工序。沿周修边,并且冲若干孔。而零件底部其余部分由翻边翻孔工序来完成。采用一模一件的冲压工艺方案。 2.2 制件冲压工艺分析 2.2.1 冲压工艺方案比较和确定 该零件包含的既有落料、修边、冲孔等分离工序,又有拉延、翻边、翻孔等成型工序。因此,必须对工序进行合理的组合以及对冲压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益,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本设计中应确定的为大批量生产的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综合该产品的形状及工艺分析可以初步的定义以下的几种设计工艺方案:各个方案的分析对比与确定: 方案一:此方案与其它两个的不同之处在与拉延、修边、翻边后再冲孔、翻孔,虽然这样可以得到的产品质量最好,但是由于工序过多,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此方案可以在方案二、三不能被采用时用。方案二:此方案与其它两个的不同之处在于方案二是先冲孔后修边,结合产品图我们可以知道,先冲孔而后修边非常容易引起产品的变形,实际的操作中不但不能获得到合格的产品,同时还会出现废品,所以为了能达到产品的要求,不应采用方案二。 方案三:方案三是三个方案中比较好的,此方案与其他的两个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冲孔与修边同时进行,冲孔与修边同时进行是在产品的孔与修边的边界距离不太小的情况下是合理的。综合产品的设计要求,我们可以知道冲孔与修边同时进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之下是具有的,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可以采用方案三。 通过对以上各个方案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方案三是比较理想的设计方案。 2.2.2 工艺基准 模具零件在加工、测量和装配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其中定位基准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粗基准、精基准和附加基准。 冲模中心线是冲模最主要的基准。将冲模中心线划在冲模及其零部件的实物上,以该线为依据找正,此法曾被广泛采用。在冲模有关零部件上增设工艺基准,以这些工艺基准为依据找正,这样做虽然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但由于其可靠性好、累积误差小且易于控制又便于长久保留,因此得到广泛采用。这些工艺基准的科学设置与合理使用有利于提高模具的制造精 度和便于以后模具的维修。本&&篇:《》来源于:
优秀范文,论文网站
本篇网址:/2016/huibaocailiao_.html
好文大家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库模具制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