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虐待smxxmindxmind是什么文件意思

XMind 8 测试版,可用大部分功能。 - 『精品软件区』
- 吾爱破解 - LCG - LSG |安卓破解|病毒分析|破解软件|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20850|回复: 36
XMind 8 测试版,可用大部分功能。
阅读权限10
本帖最后由 ready1986 于
17:07 编辑
XMind 8 Private Beta可通过官网申请内测,地址:http://www.xmind.net/xmind8/,最下方填上邮箱,等待收到下载邮件。
我已经安装并使用过了,自带中文,装上就可以注册,可以使用大部分功能。
因为我也是通过邮箱申请的,现将下载地址给大家,大家可以直接下载。
Windows:http://email.mail.xmind.net/c/eJxFjt1qwzAMhZ_GvouR5SiKL3wxtvY94kSmgfy0iVf38ecOxkCgc47ExxlDppK-9RSST6jngGA78A7AE7jeMLTesCX0xuKl_WTuVQvrMC_mtc7bZDbJ-hY66iJyksjCQN4SWQGKox-RMUXWa0Bboa3VS7jlfD-V-1B4rVNK-UdV_6vrnvayLfswnX9Z0zdR8tCUqvdyGnmJctdDknJfm5Tz3ft-PGO96yN4xw57JKp1Hw8z7qvO4f22SM5y_AB6GEtN
Mac:http://email.mail.xmind.net/c/eJxFjtFuwyAMRb8G3oKMCQUeeKja9T_S2KyRQpImbPTzRydNkyzZ9_rq6I6x2Jq-JMUUEsopIugTBAMQLBivHPRBOW0xKI0f_cU5L3rIwzSrV54WUgsX-Yiu5UFDCkBEPLoABgExeSY-uWRljqgbtNdyjo9StkOYs8Bbm1rrP6rp37ttWusyrwMdf17nuzuXocvDuB4vRflTmNvOSZjrwvVyz0G4wx6tLa1fT7VuGZZ4js2cym8_wASwEqc
Portable:http://email.mail.xmind.net/c/eJxFTktqBCEUPI3uWvSp0bdwMSSZe9ijMg1269gmhpw-TiAECupDUdTNdT3SBw0uYQK6OeDihaPkHDWXlhmukBmhAZmAd_VqjCWK737L7GvfjsCO2OndCUxCaYPRYkII3igE4CFJb7xYtaG7AzFHlaDZ3XuvJ5EXAteJMcb_1PS_enIo48jFh_MvW-yyxu6XWlr3a47se6tEXltMRL4dcZzP47V9rrV02hxKI8GC1vPv48FuZafdPWs59h7bD657S4k
未设置阅读权限,如果对大家有用,希望给予加分鼓励,谢谢。
(162.82 KB, 下载次数: 97)
10:57 上传
吾爱币 +22
热心值 +21
我很赞同!
谢谢@Thanks!
热心回复!
谢谢@Thanks!
谢谢@Thanks!
谢谢@Thanks!
日15:00:05顶一下,360的链接挂了,正文的地址亲测可用
鼓励转贴优秀软件安全工具和文档!
我很赞同!
可以用的 非常赞
热心回复!
谢谢@Thanks!
可用,感谢
坐等破解版 0.0
热心回复!
支持楼主,但是希望能给个云盘链接,帖子里的几个链接比较慢。
热心回复!
谢谢@Thanks!
谢谢@Thanks!
热心回复!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10
我填了,出现这个Thank you! We’ll inform you when our beta program is ready.不知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当我们准备好测试版本的时候马上通知你,谢谢。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10
这东西在xdowns下过,不错,不过开发者现在卖给一个公司,到处维权,小心点
这个是测试版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30
这个可以,支持楼主~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25
还以为是破解版&&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10
使用期限有多长呢?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10
本帖最后由 ready1986 于
17:09 编辑
还以为是破解版&&晕
这个也可以使用大部分功能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10
使用期限有多长呢?
不清楚,英文水平一般,内容没看。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10
谢谢楼主分享,辛苦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10
我填了,出现这个Thank you! We’ll inform you when our beta program is ready.不知是什么意思。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35
感谢分享,注册一个试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阅读权限10
谢谢分享我来试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热心】和【CB】,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免责声明:吾爱破解所发布的一切破解补丁、注册机和注册信息及软件的解密分析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软件,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
(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 87号 )
Powered by Discuz!
Comsenz Inc.8 Private Beta可通过官网申请内测,地址:http://www.xmind.net/xmind8/,最下方填上邮箱,等待收到下载邮件。
我已经安装并使用过了,自带中文,装上就可以注册,可以使用大部分功能。
因为我也是通过邮箱申请的,现将下载地址给大家,大家可以直接下载。
Windows:http://email.mail.xmind.net/c/eJxFjt1qwzAMhZ_GvouR5SiKL3wxtvY94kSmgfy0iVf38ecOxkCgc47ExxlDppK-9RSST6jngGA78A7AE7jeMLTesCX0xuKl_WTuVQvrMC_mtc7bZDbJ-hY66iJyksjCQN4SWQGKox-RMUXWa0Bboa3VS7jlfD-V-1B4rVNK-UdV_6vrnvayLfswnX9Z0zdR8tCUqvdyGnmJctdDknJfm5Tz3ft-PGO96yN4xw57JKp1Hw8z7qvO4f22SM5y_AB6GEtN
Mac:http://email.mail.xmind.net/c/eJxFjtFuwyAMRb8G3oKMCQUeeKja9T_S2KyRQpImbPTzRydNkyzZ9_rq6I6x2Jq-JMUUEsopIugTBAMQLBivHPRBOW0xKI0f_cU5L3rIwzSrV54WUgsX-Yiu5UFDCkBEPLoABgExeSY-uWRljqgbtNdyjo9StkOYs8Bbm1rrP6rp37ttWusyrwMdf17nuzuXocvDuB4vRflTmNvOSZjrwvVyz0G4wx6tLa1fT7VuGZZ4js2cym8_wASwEqc
Portable:http://email.mail.xmind.net/c/eJxFTktqBCEUPI3uWvSp0bdwMSSZe9ijMg1269gmhpw-TiAECupDUdTNdT3SBw0uYQK6OeDihaPkHDWXlhmukBmhAZmAd_VqjCWK737L7GvfjsCO2OndCUxCaYPRYkII3igE4CFJb7xYtaG7AzFHlaDZ3XuvJ5EXAteJMcb_1PS_enIo48jFh_MvW-yyxu6XWlr3a47se6tEXltMRL4dcZzP47V9rrV02hxKI8GC1vPv48FuZafdPWs59h7bD657S4k
?↓↓↓↓↓↓↓↓↓↓↓↓↓↓↓↓↓黑锐淘折扣重磅上线,快点击图片领取你的专属折扣!↓↓↓↓↓↓↓↓↓↓↓↓↓↓↓↓
转载请注明: &我上了大学之后每周和室友看一部恐怖片,四年来几乎没停过,上至《驱魔人》,下至《蓝可儿》都看了个遍。到现在已经完全不会被日系泰系吓到,欧美片也只是看剧情是不是新奇有趣。自认为算是恐怖片爱好者中段位比较高的了。&br&我看恐怖片的原则:&br&1 卖血卖恶心的不看,逼格太低。&br&2 相比于普通的吓人更偏向于思路新奇给人惊喜的片子。&br&&br&以下是四年恐怖片阅片史中被我和室友公认比较有趣的几部佳作。&br&&br&日本片:&br&日恐的特点是心理恐怖,气氛一流,脑洞清奇。经典片是神级,近年明显退步。&br&《咒怨》除美版与最后一部之外的系列全部。&br&清水崇一生推。时间错乱的感觉相当赞,对“诅咒”这个词语的诠释堪称完美。&br&&br&《轮回》&br&再说一遍,清水崇一生推。极度沉重绝望的宿命感。&br&&br&《鬼女魔咒》&br&第三遍,清水崇一生推。红婶和麻袋酱都好经典的。&br&&br&《灵异咒》&br&接近于伪纪录片吧,相当令人不适。&br&&br&《感染》&br&目前看过最吓人的恐怖片没有之一。极度诡异,极度压抑,令人窒息。结局高能。&br&&br&《怪谈新耳袋》系列&br&比较小清新吧,脑洞大开。&br&&br&《鬼水凶灵》&br&铃木光司小说改编,比起《午夜凶铃》这种科幻来说更像恐怖片,结局乱感人的。&br&&br&泰国片:&br&泰恐的特点是生猛邪性,诡异至极。&br&《鬼影》&br&经典,结局吓的我一激灵。&br&&br&《厉鬼将映》&br&老太太简直阴魂不散。&br&&br&《吓死鬼》&br&吓死人。&br&&br&泰国有很多所谓“恐怖搞笑片”很是有趣,如《死神的十字路口》《鬼五虐》之类,相当逗比。由于题主问的是恐怖的,就不推荐了。&br&&br&韩国片:&br&韩恐的特点是打温情浪漫牌,不够吓人。&br&《解剖学教室》&br&唯一一部看着有点意思的韩国恐怖片。&br&&br&欧美片:&br&欧美片有两种,一种血浆横飞卖恶心,落了下乘,对于这种片子我一向是持鄙视态度的。另一种学日本走心理恐怖,近年有超越日恐之势。&br&《孤儿怨》&br&心机婊的故事。除了结局减分之外都不错。&br&&br&《心慌方》系列&br&细思恐极。&br&&br&《1408幻影凶间》&br&除了《肖申克的救赎》外,斯蒂芬金作品改编的电影里最有味道的一部。&br&&br&《险恶》&br&美恐经典(俗套)规律:搬进大房子,小孩有问题。。。这一类中《险恶》是最黑的一部。&br&&br&《当你熟睡》&br&细思恐极。有点像九把刀的小说《楼下的房客》。&br&&br&以下是最受我们宿舍欢迎伪纪录片们:&br&《鬼影实录》系列&br&123部经典,日版也不错,第四部垃圾。开启了全宿舍对伪纪录片的狂热。&br&&br&《墓地邂逅》&br&非常有味道的一部,极度绝望,目前看过最吓人的伪纪录片。&br&&br&《苜蓿地》&br&怪兽片,气氛很好,结局很赞。&br&&br&《失魂记忆》&br&过程很吓人,结局算是大团圆吧。(并没有)&br&&br&《巴黎地下坟场》&br&善恶轮回,引人思索,就是有点为记录而记录的意思,稍显刻意。&br&&br&《致命录像带》&br&结构有点散了,但胜在脑洞清奇,生猛诡异。&br&&br&港片:&br&香港鬼片比大陆片强一些,但强不到哪去。&br&《李碧华鬼魅系列》&br&奇幻夜的第二个故事很不错,目前看过唯一一部还算有点意思的香港恐怖片。&br&&br&直观的影像看多了以后,小说和漫画已经没有能吓到我的了。&br&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br&&br&=======================发句牢骚的分割线==============================&br&这个答案之前是有图的,后来莫名其妙被举报了。本来想不管他,但一直有知友私信我管我要片子清单,所以我才把图删掉重发了。&br&按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对举报的那货说几句:原答案第一句话就提醒你了有图慎点,看不懂中国字自己手贱点开怪我咯?对于这种cheap人就送你一句话:祝你提前射精。再见。
我上了大学之后每周和室友看一部恐怖片,四年来几乎没停过,上至《驱魔人》,下至《蓝可儿》都看了个遍。到现在已经完全不会被日系泰系吓到,欧美片也只是看剧情是不是新奇有趣。自认为算是恐怖片爱好者中段位比较高的了。 我看恐怖片的原则: 1 卖血卖恶心…
&p& 001.骑脚踏车压马路看风景
&/p&&p&002.在附近的小镇来一个一天的短途旅行,听着CD拿着相机逛逛也很好
&/p&&p&003.去逛街,专门逛自己平时从来都不会进的小店.或者去商场,女生看男装,男生看女装
&/p&&p&004.乘一条平时很少或者基本不乘的路线的公交车,从起点到终点
&/p&&p&005.阳光灿烂时在湖边看书,发呆,吹风
&/p&&p&006.和老人家去钓鱼
&/p&&p&007.趁着夜色跑到曾经念过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怀念,在曾经的教室涂涂写写
&/p&&p&008.玩小时候玩过的跳房子,沙包,皮筋
&/p&&p&009.去传统的菜市场买菜,体验讨价还价的成就感
&/p&&p&010.自己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走,直到意识到应该停下来
&/p&&p&011.到海边玩瓶中信,然后剩下的无聊时间可以想自己的信是不是有人收到
&/p&&p&012.去游乐场反复玩最刺激的游乐项目
&/p&&p&013.早晨早点儿起,到公园和老人家打太极拳,然后看他们逗鸟
&/p&&p&014.跑到另一个城市去看很久不见的朋友,给他一个惊喜
&/p&&p&015.把自己的城市还没有去过的地方逛遍 &/p&&br&&p& 016.到街头做一天的志愿者
&/p&&p&017.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看看他们
&/p&&p&018.偷偷跑到爸妈工作的地方侦查一番
&/p&&p&019.放风筝,放特别大的那种
&/p&&p&020.有条件的话,去潜水
&/p&&p&021.有条件的话,去蹦极
&/p&&p&022.去历史博物馆看看,或许历史没那么枯燥
&/p&&p&023.和朋友到最繁华的低端猜拳,输的人指定他做最无聊的事情,比如蹲在垃圾桶上唱歌,把全身贴在商店的橱窗上
&/p&&p&024.去看看曾经给你帮助很大的老师
&/p&&p&025.站在繁华地段或者商场门口,和过往的人玩交换物品的游戏
&/p&&p&026.寻找一些漂亮的昆虫或者叶子做标本
&/p&&p&027.耐着性子去听一场严肃音乐会
&/p&&p&028.清晨去批发一堆报纸,当一天报童
&/p&&p&029.最无聊的时候冒充别人的粉丝去上街拉票吧
&/p&&p&030.骑马,很多城市都有小型的马场.
&/p&&p&031.如果你年龄足够,不如去学车
&/p&&p&032.到书城或者图书馆看书,带足面包,水,看上一天
&/p&&p&033.去贵的吓人的专柜试衣服,只试不买
&/p&&p&034.去淘CD或者DVD,淘一堆回家能消磨很多时间
&/p&&p&035.和朋友出去互做一天的对方,行为,动作,语气等都按照对方的习惯来
&/p&&p&036.到超市做一天的临时促销员
&/p&&p&037.够胆量的话,就加入抱抱团,和陌生人拥抱
&/p&&p&038.专门在马路旁边帮行动不便的人过马路
&/p&&p&039.爬山,然后在山上野餐
&/p&&p&040.到农村体验一下生活,干干农活,吃吃农家饭. &/p&&p&
041.叫几个好朋友到家里来,每人必须带一样菜,然后在一起做饭吃
&/p&&p&042.发明&X氏创意料理&,比如把酸奶和大白菜放在一起炒,直到研究出一道自己满意的料理为止
&/p&&p&043.把姐姐或妈妈的化妆品拿来给自己化大浓妆
&/p&&p&044.用面粉和颜料画脸谱,然后把围巾拿出来当水袖
&/p&&p&045.用不同颜色的指甲油,自己做指甲彩绘
&/p&&p&046.给自己剪头发,长短随你设计
&/p&&p&047.做一次性烫发,尝试你没有试过的奇怪发型
&/p&&p&048.买染发剂回来自己染头发
&/p&&p&049.每天修剪自己分叉的头发
&/p&&p&050.用李时珍的精神钻研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自制面膜
&/p&&p&051.把身体表面能拔的毛全拔光
&/p&&p&052.把妈妈或者姐姐的衣服拿出来,对着穿衣镜玩变装游戏
&/p&&p&053.拿一面镜子对着自己,跟镜子里的那个你演情景剧
&/p&&p&054.把不要的旧衣服拿出来给自己做一件夸张的演出服
&/p&&p&055.把家里的音响开到最大声,拿话筒摆出巨星样子对口型,最好有人拿DV给你拍下来
&/p&&p&056.读报纸,拿录音机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然后播给自己听,想想自己是电台DJ的样子
&/p&&p&057.想象自己是个晚会节目主持人,然后一个人表演N个节目
&/p&&p&058.跟着电视剧或电影里的人念台词
&/p&&p&059.拿一块黑板(或家里的衣柜),想象自己是老师,上课
&/p&&p&060.取几十个名字,制表,然后学老师分别给他们打分,评出前五名 &/p&&br&&p& 061.把莎士比亚的剧本翻出来,和其他人分饰几角,用歌剧的强调念台词,录下来.
&/p&&p&062.如果住在起风的城市,自己做一大堆风筝
&/p&&p&063.如果有爱得发狂的明星,就花点儿时间为他做个PP网站
&/p&&p&064.前提同上,把他的片段做好剪辑,手机号素材,为他做一个MV
&/p&&p&065.玩简单COSPLAY,把废弃CD或塑料袋等搜集起来,发挥想象为自己做件战衣
&/p&&p&066.把家里人的日常作息拍下来,做成四格漫画
&/p&&p&067.把自己以前的PP相片PS成不同的情境和风格
&/p&&p&068.养一些需要精心照顾的宠物
&/p&&p&069.每天跟自己养的植物对话
&/p&&p&070.训练金鱼听见敲鱼缸的声音就会自动游过来
&/p&&p&071.训练爷爷的鸟衔你指定的东西
&/p&&p&072.训练家里的小狗做算术
&/p&&p&073.把房间家具换个位置
&/p&&p&074.彻底把衣柜里的衣服重新分类叠好
&/p&&p&075.把放久了的衣服再洗一次,仔细洗
&/p&&p&076.变洗变想象自己是电视剧勤劳的女主角,做白日梦
&/p&&p&077.DIY窗帘
&/p&&p&078.自己创作房间大幅装饰画
&/p&&p&079.把家里的地板拖一遍,家具擦一遍
&/p&&p&080.照着潮流杂志自己DIY一些小饰物
&/p&&p&081.跟朋友或兄弟姐妹一起听收音机里的智力题,比赛谁猜得比较快
&/p&&p&082.跟兄弟姐妹或好朋友比赛吃东西的速度,比如吃两公斤葡萄,看谁先吃完
&/p&&p&083.找几个人来家里玩真心话大冒险,难题要出的越惊悚越好
&/p&&p&084.没有宠物又爱心泛滥的可以经常去调戏亲戚家的宠物
&/p&&p&085.把妈妈的拿大串钥匙拿来,把家里所有的抽屉柜子开一遍
&/p&&p&086.寻宝大行动,想一件小时候见过但丢失很久的东西,规定一个时间把它找出来
&/p&&p&087.翻大人以前的老照片,听他们讲故事
&/p&&p&088.把家里的废旧电池拆开来再重新组装
&/p&&p&089.仔细观察家庭成员的小细节,每天观察一个
&/p&&p&090.摇500下呼啦圈
&/p&&p&091.做500个仰卧起坐
&/p&&p&092.包书皮,用旧报纸和挂历把家里能看到的书全部包起来,以精致为原则
&/p&&p&093.写一部小说,只要你自己认为超级无敌就好了
&/p&&p&094.翻看去年一整年的旧杂志和报纸,一定会有新发现
&/p&&p&095.看电视剧时拿个本字练习台词速记
&/p&&p&096.织一件毛衣或两条围巾
&/p&&p&097.剥花生,把一整年要用的花生全部剥完了
&/p&&p&098.剥十几斤瓜子,把家里人近几个月能吃的量都剥好
&/p&&p&099.给所有你想得出名字又有电话号码的人打电话
&/p&&p&100.八卦一下父母年轻时的爱情
&/p&&p&101.&b&想101种一个人可以做的趣事~&/b&&/p&&br&&p&&b&生活处处是情调,只要你有双发现美的眼睛! &/b&&/p&&br&&img src=&/v2-53f5f769f6a4c555dace1_b.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53f5f769f6a4c555dace1_r.png&&&p&&/p&
001.骑脚踏车压马路看风景
002.在附近的小镇来一个一天的短途旅行,听着CD拿着相机逛逛也很好
003.去逛街,专门逛自己平时从来都不会进的小店.或者去商场,女生看男装,男生看女装
004.乘一条平时很少或者基本不乘的路线的公交车,从起点到终点
005.阳光灿烂时在…
&h2&&b&首先,你需要知道BAT之类的互联网公司面试的一般流程:&/b&&/h2&&p&1.笔试(如果内推,一般可免笔试)&/p&&p&2.电话面试(1轮,随机)&/p&&p&3.现场面试(3-4轮)&/p&&ul&&li&第1轮:基础技术面(简历、基础知识、算法)&/li&&li&第2、3轮:高级技术面(业务相关知识、算法)&/li&&li&第4轮:leader面或HR面(以三观为主)&/li&&/ul&&h2&&b&其次,你需要知道BAT之类的互联网公司面试的风格套路:&/b&&/h2&&p&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讲究细节,知识点繁杂&/p&&p&2.综合考察多方面能力&/p&&p&3.从一道题目切入,深入问很多相关问题&/p&&h2&&b&接下来,就是你所需要做的准备:&/b&&/h2&&h2&&b&1.把握求职面试的关键时间点&/b&&/h2&&ul&&li&前一年12月-3月:刷LintCode,准备笔试面试相关题目&/li&&li&3-8月:实习面试、实习、校招准备&/li&&li&8-10月:校招笔试面试高峰&/li&&li&10-11月:收offer&/li&&/ul&&h2&&b&2.准备简历&/b&&/h2&&ul&&li&单页原则&/li&&li&实习经历&项目经历&获奖情况&/li&&li&重点展现技术相关内容,无关内容删掉&/li&&li&项目要写明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你的贡献是什么?&/li&&li&谨慎使用“精通”、“掌握”这些词&/li&&li&对简历上项目的每个细节都要深入了解&/li&&/ul&&p&具体的简历问题可以参考下列文章,或者关注九章算法(ninechapter)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简历”获取IT简历模板:&/p&&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A5MzE4MjgyM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edbd35e562f1d896b516ddfe%26chksm%3D887e11febfbbada534c31b1e11e7fa71df46cf70d053%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0317HKEAxCNJsS00STEnVqgj%26key%3D5d1eca9b045f75cf50f6d41af1b760c3ce4aabe4a4a6a66e630cd2ebe1e055fb930eb4e0eb727f1b6a73ed5fb680ca6a308f0cb2ec4d5%26ascene%3D0%26uin%3DMTUyMzg3NjAwMA%253D%253D%26devicetype%3DiMac%2BMacBookAir7%252C1%2BOSX%2BOSX%2B10.12.3%2Bbuild%%26version%3Dnettype%3DWIFI%26fontScale%3D100%26pass_ticket%3D0AiIToHJN8yqpuqRAsA5PaaQMJr8KtvlnZ2EqkX0zx%252BEZweRvHKyF%252ByjmycpUbV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简历 | 最容易忽略的10大简历问题, 你都做到了吗?&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A5MzE4MjgyM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f4a5e102aef5cea53a5baf%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03179z8PjycBTCY4pJf2PKaU%26key%3Decf26f73bfbd2985325eabdc9ddcf6a9aa22d5be7d15edef7defc8db6a5190feb2dcc0bfd1cad6%26ascene%3D0%26uin%3DMTUyMzg3NjAwMA%253D%253D%26devicetype%3DiMac%2BMacBookAir7%252C1%2BOSX%2BOSX%2B10.12.3%2Bbuild%%26version%3Dnettype%3DWIFI%26fontScale%3D100%26pass_ticket%3D0AiIToHJN8yqpuqRAsA5PaaQMJr8KtvlnZ2EqkX0zx%252BEZweRvHKyF%252ByjmycpUbV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技术简历的七要七不要&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A5MzE4MjgyMw%3D%3D%26mid%3Didx%3D1%26sn%3D6287dbebbb705cf15655a%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03176OewQtd7Kxv5w3IAB8LQ%26key%3Db16de343c5ecfcd3c42a3bd8e059bbf57aa011ee87e88cee21ef082f15a45dcdb58a11dfe78e2b382b55b5b3ec99eec6057bdadd6ed964%26ascene%3D0%26uin%3DMTUyMzg3NjAwMA%253D%253D%26devicetype%3DiMac%2BMacBookAir7%252C1%2BOSX%2BOSX%2B10.12.3%2Bbuild%%26version%3Dnettype%3DWIFI%26fontScale%3D100%26pass_ticket%3D0AiIToHJN8yqpuqRAsA5PaaQMJr8KtvlnZ2EqkX0zx%252BEZweRvHKyF%252ByjmycpUbV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求内推/投简历前,检查你的简历是否犯了以下低级错误!&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A5MzE4MjgyMw%3D%3D%26mid%3Didx%3D1%26sn%3D2ae42ceefd9b%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0317Kr9zOexI467wBwPaLZFh%26key%3D7e3acfcaa22ffcb54a41efdfe5f1e0a0f9df22748cec6b9cf42fd8b1a1d7b789dbce28c57b1f3b4a%26ascene%3D0%26uin%3DMTUyMzg3NjAwMA%253D%253D%26devicetype%3DiMac%2BMacBookAir7%252C1%2BOSX%2BOSX%2B10.12.3%2Bbuild%%26version%3Dnettype%3DWIFI%26fontScale%3D100%26pass_ticket%3D0AiIToHJN8yqpuqRAsA5PaaQMJr8KtvlnZ2EqkX0zx%252BEZweRvHKyF%252ByjmycpUbV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写好一份技术简历?&i class=&icon-external&&&/i&&/a&&h2&&b&3.刷题&/b&&/h2&&p&面试中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如下:&/p&&p&&b&算法部分 &/b& &/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二分搜索 Binary Search
分治 Divide Conquer
宽度优先搜索 Breadth First Search
深度优先搜索 Depth First Search
回溯法 Backtracking
双指针 Two Pointers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扫描线 Scan-line algorithm
快排 Quick Sort
&/code&&/pre&&/div&&p&&b&数据结构部分 &/b& &/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栈 Stack
队列 Queue
链表 Linked List
数组 Array
哈希表 Hash Table
二叉树 Binary Tree
并查集 Union Find
字典树 Trie
&/code&&/pre&&/div&&p&刷题可以帮助你快速回顾、理解上述知识,你需要分两个时间段进行不同目的的刷题:&/p&&ul&&li&前一年12-3月份:广泛刷题,你需要做的是把&a href=&///?target=http%3A///zh-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ntcode&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的题目至少70%的题目刷两遍,做到60%的题目bug free。题目的标准答案,你可以在 &a href=&///?target=http%3A///solution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ntcode参考答案查询&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找到。&/li&&li&3-8月份:有针对性地刷题,你需要做的是把 &a href=&///?target=http%3A///en/ladd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ntcode阶梯训练&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的精选题目刷一遍,尤其是要刷 &a href=&///?target=http%3A///zh-cn/ladder/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T企业技术面试仿真模拟试题&i class=&icon-external&&&/i&&/a& ,最好是反复刷,从中摸索出IT企业的面试套路。&/li&&/ul&&p&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下九章算法班和九章算法高频题班,能够帮助你获取最新的面试动向,系统有效地准备IT企业面试,冲刺各大名企,近期这些课程都有免费试听活动,报名可以戳:&a href=&///?target=http%3A///cours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九章算法精品课程免费试听&i class=&icon-external&&&/i&&/a&&/p&&h2&&b&4.了解公司&/b&&/h2&&p&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公司:&/p&&ul&&li&企业文化。你需要看这个公司的氛围是不是适合你的发展。&/li&&li&薪资待遇。这是最最实际的部分,可能也是应届生选择工作时考虑最多的部分,不要仅仅局限在薪资上,可以看看公司整个福利体系,比如保险、假期、股票等等。&/li&&li&晋升机制。公司是否重视人才?是否重视对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是否容易晋升?...你需要选择的是一个可以给你上升空间的公司,会对你的成绩和努力给予肯定的公司,只有这样才能有不断向前的动力。&/li&&li&工作环境。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对于员工来说绝对是一种福利。公司加不加班?公司的办公室怎么样?公司的食堂怎么样?公司的同事怎么样?...这些你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到。&/li&&/ul&&h2&&b&5.临场发挥&/b&&/h2&&p&面试前一定要看一遍&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3Ftags%3Dguidan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硅谷精英工程师面试指导大全》&i class=&icon-external&&&/i&&/a&,牢记其中的面试方法和套路。&/p&&p&不要把面试当成是一次考试,而要把它看成是你与未来同事的一次交流。你需要时刻保持自信,保持平和的心态。&/p&&p&在面试结束的时候,无论感觉如何,一定要和面试官说一声“谢谢”,这既是对面试官花费时间面试你的一种感谢,也是为你增加好感度的一种方式。&/p&&br&&p&&b&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九章算法(ninechapter),帮助你了解IT技术前沿,通过面试、拿到offer、找到好工作!&/b&&/p&
首先,你需要知道BAT之类的互联网公司面试的一般流程:1.笔试(如果内推,一般可免笔试)2.电话面试(1轮,随机)3.现场面试(3-4轮)第1轮:基础技术面(简历、基础知识、算法)第2、3轮:高级技术面(业务相关知识、算法)第4轮:leader面或HR面(以三观…
看到这个题目,我知道又要吐血答题了,直接挠到痒处,不答不快。借这个问题对《自控力》再做一次系统梳理、消化(果然答题是最好成长和动力),文章紧扣两个问题:&br&&br&&b&1、自控力(意志力)究竟是什么?&/b&心理角度论述非常多,为压缩内容不再赘述,这部分从进化论及脑神经科学两个方面,阐述自控力的生理基础,意志力挑战的根源,及锻炼、提高自控力的方法。&br&&br&&b&2、失控真的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吗?&/b&这部分阐述了极为普遍、极具迷惑性的自控力陷阱:“多巴胺”、“道德化”、“我不要”,澄清“失控是意志力薄弱”的误区,为保持自控力、提神自信心打开了另一扇窗。&br&&br&====&b&第一个问题:&/b&&b&自控力究竟是什么?==&/b&&br&&p&1、自控力是进化本能&/p&&p&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当我们需要适应新环境、发展新技能时,大脑原始功能并没有被取代,进化保留了曾为我们效劳的本能,我们在原有的冲动系统、本能系统上,进化出了自控系统。&/p&&br&&p&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的进化优势(原始本能)会因适应不良而带给我们麻烦,比如说,过去食物短缺,进食本能让我们更好活下去,但现在物质充沛,这个本能会导致肥胖病危害健康,万幸后进化出来的自控系统会让我们保持理性克制。这也可以解释,我们的脑袋里有两种想法,两个自我:一个是本能驱动,冲动任性、及时行乐;另一个则克服冲动、深谋远虑。两个自我不一致是造成内心矛盾冲突的根源,意志力挑战就是两个自我之间的对抗,是新、旧进化产物之争。&/p&&br&&p&2、自控力生理基础:前额皮质&/p&&p&我们拥有意志力,是因为前额皮质进化了,前额皮质的主要作用是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前额皮质可划分成三个区域,分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种力量。意志力就是要驾驭这三种力量,通过意志力,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自由、幸福。&/p&&br&===&b&第二个问题:&/b&&b&失控真的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吗==&/b&&br&&blockquote&小白鼠实验:&br&30多年前,心理学家奥尔兹通过实验发现“奖励中枢”,他们将电击装置植入老鼠的“奖励”中枢,并设计了一个控制开关,老鼠一旦学会通过开关来获得电击刺激后,就会以近乎疯狂刺激自己,直至精疲力尽,但一醒来,就又去点击开关。奥尔兹等人为了进一步搞清老鼠对这种刺激的迷恋程度,特意在老鼠和开关之间摆上一个通有很强电流的铁板,但老鼠竟不顾触电痛苦和脚掌烧焦的痛苦,拼命穿过铁板,扑向那个能给它们刺激的开关。&/blockquote&&p&&b&(一)&/b&&b&“奖励”中枢:意志力陷阱根源&/b&&/p&&p&1、 “奖励”系统本质:进化论专注执行力&/p&&p&“奖励”系统是人类最原始的动力系统,它促使我们通过行动追逐“想要的”、“渴望的”东西。当我们发现甚至想起“我想要”、“我喜欢”的东西(或本能决定,或长期以来形成的印象),就会刺激“奖励”系统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会劫持我们的注意力,让“奖励”在那刻极其重要,让我们更加“想要”、“渴望”并开始“搜寻”奖励。&/p&&br&“奖励”系统首要任务是让我们追求快乐,而不是让我们感到快乐,这符合进化论原则。如果只是因为过程艰难痛苦就停止追求“渴望”,物种早就灭亡,毕竟大部分“渴望”是基本需求,进化论根本不管你是否快乐,只是利用“快乐的承诺”让我们为有用的“需求”(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可通过自我暗示有意识调整修正)奔波。&br&&br&&p&2、 “奖励”系统把戏:给你“渴望”也不会幸福&/p&&p&在追求快乐的时候,大脑并不可靠,它完全依据进化论本能行事,但现代社会与以往的进化环境天差地别,“奖励”中枢极易被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诱惑(自以为的快乐)刺激,并驱使我们不停的追逐所谓的“幸福渴望”。过去是物质匮乏,食物刺激分泌多巴胺是一种进化优势,然而现在物质丰富,如果完全依据大脑的本能行事,肯定会暴饮暴食,而肥胖确实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br&&/p&&br&&p&&b&(二)“道德化”陷阱:牢记目标减少变化&/b&&/p&&p&1、“道德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p&&p&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把自控看作道德测试,试图通过道德标准进行自我约束,即我们把意志力挑战“道德化”(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了,而所有“道德化”的事情都不可避免的受到“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p&&br&&p&1)“道德许可”补偿过去的善行。如果过去自己表现良好,那么我们就会心安理得期待并享受“奖励”。&/p&&p&2)“道德许可”预支未来的善行。某一时刻,我们会想到未来我们会“如何如何”,因此会弥补现在犯错的负疚感,比如只是想到晚上去锻炼,傍晚时就可能允许自己吃得更多。&/p&&br&&p&生活中有很多明显的例子:比如去锻炼就说自己“很好”,没去锻炼就觉得自己“很垃圾”,那很可能今天去锻炼明天就不去了;如果开始一个项目就觉得自己“很好”,拖着不做就觉得自己“很锉”,那很可能上午取得了进步,下午就变得懒散了。&br&&/p&&br&&p&&b&(三)&/b&&b&“我不要”陷阱:堵不如疏&/b&&/p&&blockquote&“我不要”效应,又称白熊效应、反弹效应,实验要求参与者不要想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越来越忍不住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br&&/blockquote&&p&现实生活中,我们试图用意志力控制“我不要”想什么、做什么,但“我不要”越控制越反弹 ,彻底陷入“白熊效应”,频繁出现的“白熊”让我们产生错觉,误以为这是对自己极为重要或极为渴望的东西,因此,被控制的想法、欲望、冲动在心理上会越来越有力,对我们越来越重要,当然也就越来越难以遏制,直到最后失控。&br&&/p&&br&&p&应该如何做?简单,就是堵不如疏,正视“我不要”,保持清醒!!具体来讲,就是不要压制、控制某个想法或行为,而是要肯定在这一刻,这个想法确实存在,但这些只不过是自然的心理过程(担忧、害怕、重视必然会带来的心理过程),然后感受内心的真实体验,并对这些情绪冲动保持清醒,挖掘这些冲动背后的真实动机渴望,试图将“我不要”变成“我想要”,即用更加健康的“我想要”达成目标。&/p&&br&&p&——————————&/p&&p&关注公众号「高太爷」,回复“自控力”自动获取精华笔记&p&&a href=&///?target=http%3A///r/LzmJkRrEr0fQrV7y92w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LzmJkR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r0fQrV7y92w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
看到这个题目,我知道又要吐血答题了,直接挠到痒处,不答不快。借这个问题对《自控力》再做一次系统梳理、消化(果然答题是最好成长和动力),文章紧扣两个问题: 1、自控力(意志力)究竟是什么?心理角度论述非常多,为压缩内容不再赘述,这部分从进化论…
有一篇学习笔记是量身定制的回答!曾经翻译过一篇论文《刻意练习:成就天才表现》,英文题目为《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该论文是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的成名作,畅销书《异类》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等观点,就是以该论文为原型的,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反复看了几遍后实在心痒难搔,这么好的论文居然没有译文,学术控是可忍孰不可忍,就翻译并整理成了这篇文章,我想论文本身就能准确回答题主的问题!&br&&img src=&/cafcaeecfa184a607f7ed99_b.png& data-rawwidth=&1309&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9& data-original=&/cafcaeecfa184a607f7ed99_r.png&&&br&&b&《刻意练习:成就天才表现》&/b&&br&&blockquote&In most domains of expertise, individuals begin in their childhood a regimen of effortful activities (deliberate practice) designed to optimize improve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even among elite performe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ssessed amounts of deliberate practice&br&&/blockquote&&br&简言之,就是&b&即使是天才,也是拿时间砸出来的&/b&,但仅仅用时间是否就能够砸出天才,回答是不够,还需要“刻意训练”,也就是这篇文章介绍的学习技巧,另外也是我对题主的回答:&b&要想成就卓越,脱颖而出,仅仅时间远远不够,还需要辅助必备的学习方法,时间+方法必将会无往而不利!&/b&&br&&br&&p&论文分析了取得优异成就的必备条件,如动机限制、外部限制等,全面论证了刻意练习与卓越表现的正向关系。另外,论文肯定了“天赋”在开启刻意练习方面的启发性作用,但打破了传统对“天赋制胜论”的误区。论文将能力提升分为三个阶段:&/p&&br&&p&1)启蒙学习阶段,初步掌握基础能力,在正式开始刻意练习之前;&/p&&p&2)非全职的刻意练习阶段;&/p&&p&3)全职的、全身心的刻意练习阶段,达到领域内的专家级水平;&/p&&p&实际上还有第四阶段(见下图),就是超越专家级表现之上的“天才”表现,是一个领域的最顶尖表现。如何达到卓越?首先要达到专家级水平,并对行业带来创新性、突破性贡献。&/p&&img src=&/a6e159eebe271_b.pn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a6e159eebe271_r.png&&&p&&b&一、传统误区&/b&&/p&&p&&b&1&/b&&b&、量的叠加并不意味着能力提升&/b&&/p&&p&仅仅是简单的量的叠加,技能难以提升到更高水平,即使是天天从事的业务、任务,个人能力不会自然提升,而是在某个瓶颈处滞留,主要原因有三个:&/p&&p&1)需要提升的技能太多;&/p&&p&2)不知道正确的提升方法;&/p&&p&3)不在乎技能是否提升;&/p&&p&单纯的重复练习并不会提高技能水平,但通过刻意练习,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也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技能水平。&/p&&br&&p&&b&2&/b&&b&、天才不需要刻苦训练&/b&&/p&&p&天才在掌握基本的技巧后,不需要刻苦练习也能达到专家级水平,这是一个传统误区,研究表明,“10年原则”在各个领域被普遍支持、验证,仅仅极个别特例会少于10年,但也不会少太多,以音乐家为例,仅少1-2年时间。另外以高中的例子,学习成绩越好的人越是勤奋努力,没有例外,小学、初中或大学之所以有所谓的“聪明人”,是因为这些时期的课程任务简单、没深度,不需要时间和汗水的沉淀。&/p&&br&&p&&b&二、刻意训练理论&/b&&/p&&p&&b&1&/b&&b&、刻意练习的特点&/b&&/p&&p&&b&保持清醒&/b&。根据是否有意识的学习、提高区分三种行为:工作(例行公事)、Play(娱乐性质)和刻意训练。工作是为了外部奖励,外部动力不足就没有改善提高动力,刻意练习和Play是因为行为本身,即内部奖励,Play是为了享受行为过程,而刻意训练目的明确,就是为了克服不足提升能力,是有意识的训练、提高过程。&/p&&br&&p&&b&及时反馈&/b&。任何训练行为,如果只是大量的重复,没有及时反馈或有意识的自我反馈,即使动机再强烈,能力提升效果也不明显,甚至会南辕北辙,此外,即使有提高也属于野路子,无法确保准确性、可重复性、可移植性、可推广性。&/p&&br&&p&&b&提炼、改进、更替方法&/b&。刻苦努力却没有成效,就要考虑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升记忆效果,于我而言,不仅要相信潜意识的穷力量(正确方法之一,基础),还要找到其他的招式性方法,总结、提炼已有方法,尝试、更换新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能力,打破瓶颈。&/p&&p&挑战“学习区”:普通运动员喜欢练早已掌握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p&&br&&p&&b&有监督的专业指导&/b&。对于复杂的项目,刻意训练不仅需要及时反馈,还需要针对性的指导,以及时纠正训练行为,尽管有组团学习、讨论等其他方式,但是有监督的指导效果更佳。此外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p&&br&&p&&b&总结:&/b&刻意训练,是指有教练个性化指导的有监督训练(理想条件),寻找正确、高效的训练方法,不断挑战“学习区”,并获得即时反馈和即时纠正,不断延伸现有能力水平。&/p&&br&&p&&b&2&/b&&b&、刻意训练理论框架&/b&&/p&&p&&b&核心理论:&/b&个人能力与训练时间成正比,个人要取得更好的能力表现,必须争取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刻意训练。驳斥了先前的理论:优异表现前提是天赋,其次是练习,并且练习刻苦程度与表现关联较弱。&/p&&br&&p&&b&3&/b&&b&、刻意训练限制因素&/b&&/p&&p&&b&一是资源限制。&/b&亦即家庭、学校对某个学生能提供的资源、机会是有限的,通常独生子女、富裕家庭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提供更多的多样化选择;&/p&&br&&p&&b&二是努力限制。&/b&&/p&&blockquote&A number of training studies in real life have compared the efficiency of practice durations ranging from 1 -8 hr per day. These studies show essentially no benefit from dura-tions exceeding 4 hr per day and reduced benefits from practice exceeding 2 hr (Welford, 1968; Woodworth & Schlosberg, 1954).&br&刻意练习时间内,整个人都需要全神贯注,每天的有效刻意练习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劳逸结合。调查显示,超过2小时后训练效果逐渐递减,超过4小时后再训练就根本没有效果(边际效应递减),因此合理的休息,与高效率的学习同等重要,长时间的无效率学习会让人心生厌恶。&br&&br&one would expect that the level of practice an individual can sustain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is limited by the individual's ability to recover and thereby main-tain a steady state from day to day. After the individual has slowly adapted to a constant level of practice, increases ought to be possible. In contrast, if an individual cannot recover each day from a given level of practice, sustaining that level will lead to exhaustion and mental fatigue. &br&要想长期能够保持稳定的训练,就不能一次过度消耗甚至透支,要确保每次训练前,精力都能够恢复。一旦过度训练,不仅会造成效率低下,甚至带来精神疲劳,削弱动机和坚持动力,很多少年天才通常过于急功近利(或被迫),致使兴趣、动机被消耗干净,最后不得不离开这个领域。&/blockquote&&p&对于长期的任务,明智的做法是,控制每天的工作时间,避免精神疲劳或逆反心理。较好的做法可参考独立撰稿人:每天早上的高效能时间撰写4小时,剩下时间就是休息、调整。总而言之:&/p&&p&1)短期内,要合理调配好训练与休息,避免训练过度损耗兴趣;&/p&&p&2)长期看,长时间的刻意训练,能够让身心能逐步适应渐进的训练强度,可逐渐增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p&&br&&p&&b&三是动机限制&/b&。刻意训练不是娱乐性的,相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刻意训练就是为了提升技能,要想坚持刻意训练,个体必须深刻认识提升技能的意义和吸引力。&/p&&br&&p&&b&三、“天赋”作用:开启“刻意训练”的先决条件&/b&&/p&&p&&b&1&/b&&b&、传统天赋观&/b&&/p&&p&在正式从事、学习某个特定领域之前(刻意训练),所谓的“天赋”并不可靠,通常更像是一种臆测,一个许诺,一个希望,而不是客观的、可以证实的事实,所谓的天赋表现一般只是优于同龄人(时间推移几年,天赋只是普通表现),比如2岁开始背唐诗等。&/p&&p&天赋一般在小范围、短期的实践、训练等中有用,但多数人通常误以为天赋在任何情况,哪怕是长期的刻意训练中同样有效,但传统对天赋的观念非常固执,即使实践证明“天才”没有取得优异表现。&/p&&br&&p&&b&2&/b&&b&、“天赋”只是开启“刻意训练”的钥匙&/b&&/p&&p&所谓的天赋是否有用并不清楚,但“天赋”(自我实现预期,父母、教练重点投入,孩子自己的领先优势)确实是开始刻意训练的先决条件,孩子优于同龄人的表现,吸引家长等注意,并给孩子尽早接触、训练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本文观点:&/p&&p&1、强调动机和兴趣在开始和维持刻意训练方面的作用;&/p&&p&2、某个方面的才华(知觉到的)会让孩子更早的开始刻意练习;&/p&&p&3、初始的优异表现并不代表固有的天赋差异&/p&&p&4、拥有杰出能力的人都维持一个高水平、高强度的练习&/p&&p&“早熟”孩子(优于同龄人)家长要有清醒认识:孩子的优异表现是来源于系统性的刻意训练,而不是固有的天赋,家长主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兴趣动力,卓越天才们的“天才”特质是后天刻意训练的结果。&/p&&br&&p&&b&三、“天赋”的自我实现过程&/b&&/p&&p&父母察觉到孩子的某个天赋,真实且信心十足地传递并感染给孩子,孩子也因此认为自己很特别,会更加自信、努力,更有兴趣、动力在某个领域开始系统学习,父母(信心十足地)期望的影响已经被大量实例证明。&/p&&br&&p&夸奖能够提升信心,但过度夸赞也会降低孩子坚持学习意愿,毕竟“高智商+坚持&&&鬼才+缺乏毅力”,另外研究证实,学习能力(聪明者愚蠢)主要和情绪相关,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而消极的情绪则会起到抑制的负面效果。&/p&&br&&p&&b&四、论文结论&/b&&/p&&p&&b&天才与庸才核心区别是“刻意训练”时间&/b&,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天生缺陷的人取得卓越表现,比如小儿麻痹症患者拿到田径、自行车冠军,反驳了天赋致胜论),固有的天资(天赋)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修正、提高的(符合自我暗示规律,人的潜能与可塑性是无限的)。&/p&&br&&p&环境(何以诗书传家,或者将门虎子)和天赋(自我实现的兴趣),一般充当开始刻意练习的诱因,审视天才时,不仅仅关注他在某个领域的天才表现,还要研究他如何保持训练、提高。&/p&&p&虽然论文不认可天赋的决定作用,但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达到优异水平,分析当代卓越人士案例得出,早期来自父母和环境的支持、启发,个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刻意训练,能够避免意外和疾病等等,诸多限制因素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p&&br&&p&&b&刻意训练较为辛苦,而Play轻松写意,如何能够在别人游玩时我们坚持刻意训练,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区分,动力、动机如何形成、如何维持,这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也是关键问题。&/b&&/p&&br&&p&——————————&/p&&p&公众号搜「高太爷」,做高效的学习者!&p&&a href=&///?target=http%3A///r/LzmJkRrEr0fQrV7y92w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LzmJkR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r0fQrV7y92w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
有一篇学习笔记是量身定制的回答!曾经翻译过一篇论文《刻意练习:成就天才表现》,英文题目为《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该论文是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的成名作,畅销书《异类》提出的“一万…
一篇好文,分享之。&br&&br&&strong&备胎丢了,不必可惜&/strong&&strong&(文/王路)&/strong&&br&&br&研究生毕业离校时,我去张洋宿舍帮他搬东西。他指着一堆崭新的CFA教材说:那些是我室友们的,他们都已经考过了,你要的话就拿走吧。“过了CFA”,这简直就是高富帅的同义词,于是我问他们工作都签哪了。张洋说投行。我问谁签了投行,张洋说他们都签了投行。我还留意到一个人桌上有厚厚的一摞杂志,是《财经》、《中国改革》那些,足有半人高,显然也是丢掉不要了。如果是我喜欢的书,丢掉总会有些舍不得,即便不看也想收藏或者送人,而他们不用就果断丢掉了。这件小事让我很受触动。并不是羡慕他们签了投行的工作,而是赞叹他们“不用就横放”的这种态度。果断、干脆,毫不拖泥带水。&br&&br&在广州时曾跟着一个老板做项目,他是自己创业,有很好的人脉关系和各种资源,但折腾了好多年也没折腾出来什么名堂。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有次他家里一支小罐奶粉过期了,他一边叹息着把奶粉倒掉,一边花了好长时间思考奶粉罐是留下来做笔筒好还是盐罐好。那时候我就知道他的生意肯定做不大,果然,直到现在还没有什么起色。&br&&br&就像那个吃苹果的故事:有一兜苹果,有些已经开始慢慢变坏了,但一下子又吃不完。有的人怕丢掉可惜,每次都挑最坏的吃,吃到最后好的也坏掉了,他吃过的所有苹果都是坏的。有的人把坏的丢掉,每次都挑最好的吃,他吃过的所有苹果都是好的。&br&&br&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勇于丢掉“鸡肋”。一件东西如果可有可无,最好就不要有。如果有了,就会占据你的时间、空间和精力,而它们本该是留给更有价值的东西的。就好比你做的实验结果如果深入下去,有可能发在一篇一流期刊上,就此止步的话,立刻发一篇三流的期刊上也没有问题。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宁可不发也不要去投三流的期刊。不然,一旦你有了这个习惯,就和一流的期刊无缘了。只要你不舍得放弃价值不大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理由光顾你。没价值的东西侵占了资源,有价值的东西就没地方待了。正如王安石评价孟尝君时说的: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br&&br&一个人进步的重要表现就是,曾经你梦寐以求的东西,后来觉得不过如此。以前你想要的,现在不稀罕了。我现在的室友,本科在湖南师大读书,当时梦寐以求的工作是去湖南日报。他后来读了复旦的研究生,去了新华社云南分社实习,下到县里采访时常务副县长摆酒请他坐上席。毕业时云南分社很希望他留下,他却没有去。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他笑笑说看不上了。&br&&br&如果你没有勇气丢掉那些瓶瓶罐罐,就永远不可能收藏到有价值的玉器。当你曾经仰视过的、觉得高不可攀的山峰开始慢慢在你脚下出现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高度已经提升了。这种体验很爽。就像岑参的诗: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就像孟子的名句: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样,襟抱才变得开阔,气象才变得宏大。&br&&br&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一个女孩把师兄当备胎,声称就算全世界的男人都死绝了也不会嫁给他,备了很多年之后男的终于结婚了,女孩却不是感到解脱而是非常失落。这是很没有出息的表现。既然你已经把一个人打入低分区,那么无论他去留如何你都毫不在意才是。就算他迎娶的那个姑娘是奥巴马的女儿,也只能说明奥巴马女儿择偶档次比你低了不止一个级别而已。这时候的失落如果不是自降身份,那就是根本没有自我认知能力,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人的追求应该是向上的,而不是向下。用备胎来衬托身价的人,身价终不会太高。林徽因虽有一个集团军的备胎,但无论才情还是容貌,都敌不过单身终老的吕碧城。有了备胎嫌多余,丢了备胎嫌可惜的人,毕竟是小家子气,格局不大。&br&&br&看一个人层次如何,并不是看他拥有的东西有多大价值,而是要看他敢于扔掉的东西有多大价值。古代石崇王恺比富,根本不是你把你家东西拿出来晒,我把我家东西拿出来晒,看谁家更有钱。——那太小儿科了。他们是,你敲碎一颗小珊瑚树,我就敲碎一颗大珊瑚树;你用糖水洗碗,我就用蜡烛烧锅。相比之下,网上那些炫富女们弱爆了。如果要炫富,与其去晒干爹给你买了多少名贵的包包,不如去晒你拒绝了多少想为你买包包的干爹。那才威武霸气。&br&&br&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谈恋爱,谁还没有几个备胎。备胎多的人嘲笑备胎少的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真正牛逼的人是根本不需要备胎的。&br&&br&只有屌丝才需要备胎——备胎理论的实质是:即便他已经嫌这个东西不好了,但还是舍不得扔掉。这种人就是屌丝,无论他备胎有多少。屌丝想模仿高富帅,不要模仿他们拥有什么,要模仿他们舍得扔掉什么。屌丝可以勒紧裤腰带几个月买一个4S,但永远也做不到拿4S来开核桃。高富帅4S开坏了可以没事一样第二天再买一个,屌丝却会心疼半年。&br&&br&为什么在我眼里孔子孟子是最大的高富帅呢?不是因为他们富可敌国,而是因为他们舍得放弃富可敌国的那条路。项羽是高富帅,但是在孔子面前他是屌丝。他占领了咸阳之后急着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而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才是高富帅的最高境界。真正的高富帅从来都不需要备胎,因为全世界都是他的备胎。&br&&br&总之,一句话:梯子不用请横放,备胎丢了莫可惜。
一篇好文,分享之。 备胎丢了,不必可惜(文/王路) 研究生毕业离校时,我去张洋宿舍帮他搬东西。他指着一堆崭新的CFA教材说:那些是我室友们的,他们都已经考过了,你要的话就拿走吧。“过了CFA”,这简直就是高富帅的同义词,于是我问他们工作都签哪了。…
&p&大学,无数天之骄子在这里绽放异彩,但更多人则从这里走向平庸!如果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除了专业知识,我尤其渴望学到(按重要顺序):&/p&&p&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和方向;&/p&&p&学会接纳自己,脚踏实地塑造自信心;&/p&&p&学会独立思考,不再人云亦云;&/p&&p&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追求卓越;&/p&&p&掌握必要的心理学技巧和为人处世技巧;&/p&&p&掌握必要的金融及理财知识&/p&&p&以下推荐的书单,并非道听途说,是我长期阅读中自然筛选出来的,认为值得反复阅读并需要仔细做读书笔记的,也是我这几年来最大的精神财富和收获!&/p&&img src=&/9ec93e6ada67a6e5a84c30_b.pn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9ec93e6ada67a6e5a84c30_r.png&&&p&一、寻找人生的意义和方向&/p&&p&《马斯洛人本哲学》:这本书浓缩了人本哲学的精华,完整介绍了需求层次理论,探讨了驱使我们不断前行的内部动力,以及如何利用内部需要找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也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让我能够跳出公务员体制,真正追求感兴趣的人生:怎样才能判断出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发自内心地去从事相关工作? - 高太爷的回答&/p&&p&《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10大图书之一,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犹太人,二战期间,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集中营,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集中营中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治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这是本小书,尤其推荐其英文版《Man's Search for Meaning》,读起来令人震撼,也令人鼓舞,非常有深度,绝非鸡汤的浅薄可比。&/p&&p&二、学会接纳自己,脚踏实地塑造自信心&/p&&p&《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由于身体的缺陷早早就体会到“自卑”,但他从心理学角度阐释了对自卑的积极理解,以及如何超越自卑成就卓越,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明白了“困难即财富”这句话,每个困难中都蕴含着一笔财富,我最担心的不是生活中会遇到困难,而是我配不上这种苦难!&/p&&p&《心理暗示力》:自我暗示之父埃米尔.库埃的作品,深入浅出的说明了自我暗示的机制和方法,尤重点推荐他两本未被翻译的书,《Autosuggestion My Method》及《Self Mastery Through Conscious Autosuggestion》,均短小精悍,大师的著作确实是“真传一句话”。关于心理暗示,有兴趣可参考一个回答:知道后最让你震惊的冷知识是什么? - 高太爷的回答&/p&&p&《认知心理学》:这本虽是心理学的教科书,但较为简单易懂,其中涉及到的思维干预方法确实非常实用,重点推荐!&/p&&p&《人生不设限》:澳大利亚力克.胡哲的畅销书,最初只是随手翻翻,但很快被深深吸引,这本书对人生的乐观、积极和成长的态度,既真实又打动人心,是一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好书。&/p&&p&《人性的弱点》:犹豫了下,还是推荐这本书,虽然有部分鸡汤,但确实是一本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好书。&/p&&p&三、学会独立思考,不再人云亦云&/p&&p&《学会提问》:这本书简单易懂,告诉我们如何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问题和结论是什么”,“理由有哪些,能支撑结论吗”,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培养问题思维,国内的新闻真假难辨,洗脑文到处都是,这本书提供了辨别真伪的可能,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保护!&/p&&p&《批判性思维工具》:这本书和上面的算是一个系列不过讲述的更加具体,方法更多更加实用、可操作,对锻炼批判性思维有较大兴趣的童鞋可以深入了解!&/p&&p&四、掌握学习方法&/p&&p&《学习之道》:写这本书的人本身就是天才,更是精通学习之道的老手!作者维茨金曾是9岁起便8度荣获全美象棋冠军的天才神童,他的传奇经历被改编成电影《王者之旅》,但20多岁后改行研习太极拳,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的“太极拳王”,个人很少听说世界上有人可以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里达到世界的巅峰,而维茨金却做到了!&/p&&p&《&b&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b&》:这篇论文是畅销书《异类》的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一万小时理论”等追求卓越的理论和方法,大约40页左右,行文较为简单,推荐看英文版,我个人出于兴趣对论文进行了系统的翻译和整理: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 高太爷的回答&/p&&p&五、掌握必要的心理学技巧和为人处世技巧&/p&&p&《自控力》:这本书系统介绍了自控力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指出了普遍存在的自控力陷阱,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失控并不简简单单是意志力薄弱,为保持自控力、提神自信心打开了另一扇窗。学习笔记已上载:自控力极差的人如何自救? - 高太爷的回答&/p&&p&《爱的艺术》:这是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的代表作,本书短小精悍,“爱是一种能力”及“如何培养这种能力”,这两个观点确实颠覆了我对爱的看法,也确实提高了现实中的婚姻生活!这本书培养了我“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的思维(这个对提高自信非常有用),能够准确把握行为、情绪背后的真实动机,在困境中发现人性的闪光点: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 - 高太爷的回答&/p&&p&《影响力》:这是本极畅销的通俗心理学读物,系统讲解了说服术和影响力的心理根源,你如何影响别人?你何以被别人影响说服?这里面的理论和应用让人眼界大开!对想从事营销之类工作的人来讲,这是一本必读书,对我们普通人来讲,了解说服的艺术,不仅能提高说服的水平,也能谨防上当受骗!&/p&&p&《理解人性》:时间证明了这本书的深度和超前!这是大约一百年前的书,但是对人性的探讨极为透彻,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如何改变我们的性格?对性格的形成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如何准确把握自己,乃至他人的性格?这本书都给出了精辟的回答,实用性也极强,我陆陆续续分析了自己及大约十多个人的性格,非常有用!&/p&&p&六、掌握必要的金融及理财知识&/p&&p&《聪明的投资者》:这是股神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巴菲特为数不多的荐书之一!这本书区分了投机者和投资者,分析了普通人如何较为简单的期望市场的平均收入,但要试图超越市场平均表现,普通投资者往往得不偿失,尤其当下投机取巧氛围的极浓,这本书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强烈推荐将这本书当做入门读物,正确的、系统的投资理念才能长期的、持久的带来财富!&/p&&p&《有效资产管理》:这本书讲述资产配置问题,对于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人非常有用,通常我们知道,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那到底放在几个篮子才能既安全又能保证收益?这本书完美的回答了这个问题。&/p&&p&《思考致富》:这是一本畅销书,虽有点鸡汤,但确实是一本认真思考堂堂正正致富的好书,致富没有捷径但是有通用的方法,书中总结了十三条法则,尤其提到的培养金钱意识非常有趣、有用,另外关于知识的看法,也让我耳目一新:知识不是财富,知识也不是力量,组织知识的能力才是财富和力量!&/p&&p&&b&===10月5日更新===&/b&&/p&&p&&b&如何做笔记?&/b&&/p&&p&拿到一本好书,一般通读一遍,划线做记号,随手写下心得、感悟;然后再回过头来,每个章节精读,并做内容摘抄,如果遇到特别好的书,可用Kindle 购买英文版对照解惑;最后再将摘抄内容、心得整理成系统笔记,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一步很重要,整理的越好,越有条理,则吸收的越多!一定要将读书笔记系统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体系,否则读书就是走马观花的读,漫不经心的忘而已!!!&/p&&br&&p&PS:个人公众号「高太爷」,致力于心理、学习,后台回复“笔记”自动获取笔记合集。&/p&
大学,无数天之骄子在这里绽放异彩,但更多人则从这里走向平庸!如果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除了专业知识,我尤其渴望学到(按重要顺序):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学会接纳自己,脚踏实地塑造自信心;学会独立思考,不再人云亦云;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追求…
不邀自来~&br&多图预警,我尽量说的简短一点。&br&&br&因为中医的很多书籍都不是纯白话,就算是白话也有很多专业的知识,给你看也看不懂,所以先应该学一下医古文,文言文大家中学都学过,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起来不是那么难。&b&中医药大学进门第一课,医古文&/b&。&br&&img src=&/dc3a43db1f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c3a43db1fb_r.jpg&&&br&&br&下面进入正题:&br&&br&&b&首先,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基础理论,学习书目《中医基础理论》&/b&;&br&&img src=&/fea57957a3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ea57957a38_r.jpg&&&br&我看了一下,教材有很多个版本,我们学校也不是所有的科目都用同一版本,我把各种版本先给大家看一下,你们可以自行选择,中基这门我们学校用的是第一本。&br&&br&&img src=&/1a301e134c4a9b9fdde3c3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a301e134c4a9b9fdde3c30_r.jpg&&&img src=&/53f88a3bdb32c8e656014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4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img src=&/ae0dfc80a2f8f3f9e73c28aa0fe635c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e0dfc80a2f8f3f9e73c28aa0fe635ce_r.jpg&&&br&&br&&br&&b&在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上,来了一个病人你首先怎么办,得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吧,这个时候就得了解不同的症状都是怎么回事,学习书目《中医诊断学》;&/b&&br&&img src=&/eaeca788b2ebe79b54ba0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aeca788b2ebe79b54ba0e_r.jpg&&&br&&br&&b&再然后知道什么病了,得治啊,中医怎么治,开方子啊,你要开方子,方子是什么,就是不同中药的组合,这个时候就要学习中药,参考书目《中药学》;&/b&&br&&img src=&/ebd9ceb90c00ade41e44c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bd9ceb90c00ade41e44ca_r.jpg&&&br&中药学完了你以为就没了,no!中药学完了你还是不会开,那么多药该怎么组合,你以为那么容易,这个时候就该学习方剂学,方剂学就是根据病证把中药组成方子,参考书目《方剂学》;&br&&img src=&/db8c7e89fcb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br&&br&&br&一般到这里,初级就差不多了。但是你想就凭这些当医生,怎么可能,请向下看。&br&&br&&br&&br&把这些零碎的基础学会了后,就该把零碎的知识综合起来,这个时候到了内科登场的时间了,&b&病人不会根据书本得病的&/b&,一千个病人有一千种哈姆雷特,你得&b&分析每个人每种表现都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就要系统的学了,学习书目《中医内科学》&/b&&br&&img src=&/413232eedd8bdea77b731d4f8df4ddcc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br&&br&下面我们再看看另一条支线,中医也是有解剖的,很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研究过解剖,&b&解剖很重要&/b&,不过我对比了一下,我们学的解剖比西医的要简单,如果初级的可以看我的这本,如果还想更深层次,就看西医的教材。&br&&img src=&/29fac6e320dc385b4e29a7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9fac6e320dc385b4e29a72_r.jpg&&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到我说到支线是什么,好吧,我猜你也不知道,答案就是针灸,针灸作为中医一大特色,是绝对不可以被遗忘的,我就是针灸专业的苦逼学生一枚。&br&说到针灸,首先你得知道穴位吧,经络腧穴学就是讲经络和穴位的,学习书目《经络腧穴学》,第三个字念shu,第四声。&br&&img src=&/8dea2e574e58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dea2e574e58a_r.jpg&&&br&&br&&br&&br&&br&背完了穴位,该学习怎么扎针了,不建议自学,学习书目,《刺法灸法学》&br&&img src=&/d116dcd035c4e66c380d425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116dcd035c4e66c380d4255_r.jpg&&&br&&br&记住穴位了,也会扎针了,接下来就要学治病了,学习书目,《针灸治疗学》&br&&img src=&/f8d565dfcdcfdf864b8ca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br&针灸这部分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说跟针灸密切相关的推拿,&b&推拿手法跟治疗都在一本书上,学习书目,《按摩推拿学》,主编,于天源,&/b&我们院院长。&br&&img src=&/c668c8fb2fb69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br&&br&还有一门就是骨伤,大家都知道中医正骨吧,&b&要学骨伤,必须先把解剖学好,不然很难&/b&。&br&&img src=&/948daa40fbdbdf7e3dea5c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br&&br&&br&&br&接下来说说大家开启嘲讽模式的《黄帝内经》&br&中医有四大经典,&b&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b&。我们学校没给针灸专业开着四门课,这真的非常忧桑,可是这四门是学中医不能不学的啊,它们很总要。&br&然后呢,你如果一来就看它们,肯定是看不懂的,不信你试试,这四本书,可以在任何时候,学到任何阶段了,随时拿出来翻翻,看不懂可以慢慢看,也有很多医家的注解,会容易一点。&br&&br&&br&总之,&b&中医就是背背背,记记记,然后就是临床经验&/b&。&br&想当个好的中医大夫,&b&这些是远远不够的&/b&,中医各代医家都留下了很珍贵的书籍,要多看书,中医这门,没有头。。。。。。&br&&br&自学一门课程很难,我有时候也会想自学其他的科目,所以我了解想自学中医的人的心情,希望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点帮助。
不邀自来~ 多图预警,我尽量说的简短一点。 因为中医的很多书籍都不是纯白话,就算是白话也有很多专业的知识,给你看也看不懂,所以先应该学一下医古文,文言文大家中学都学过,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起来不是那么难。中医药大学进门第一课,医古文。 下面…
不想拉仇恨,我只是阐述一个事实,目前这些所有的回答,都是错的。&br&&br&这个回答我写了两天,所以会很长,请你静下心来最好在无人打扰的地点和时间段阅读。&br&&br&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会颠覆你以往的的认知,并令你成长。&br&&br&&br&&img src=&/17e2b459b5c5b0bf6fd9e48b18c9e286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17e2b459b5c5b0bf6fd9e48b18c9e286_r.jpg&&&br&&br&&br&大部分问题的偏差和错误的产生,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定义」不明。&br&&br&汉语中的许多词语往往有着多重的含义,当我们讨论孤独的时候,有的人是把孤独理解为了一种渴望与外界发生联结痛苦,有的人把孤独理解为只是对一个人独处的描述,有的人把孤独理解为了寂寞。&br&&br&&br&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误解,我们先来确定孤独的定义。&br&&br&&br&在大众最普遍的认知中,孤独一是指&strong&个体的一种&/strong&&strong&「单独的状态」&/strong&,二是指&strong&「个体的孤独感」&/strong&。&br&&br&&br&当孤独只是指个体的单独的状态的时候,孤独就只是一种中性的形容词汇,一个人对于孤独的理解如果偏向这一种现实的认知时,那么我们一般会把这种孤独定义为“积极孤独”。&br&&br&因为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越是偏向现实、越是偏向客观,就代表这个人的心里越成熟。&br&&br&所以虽然这种孤独的状态本身是中性的,但因为我们对此的理解是成熟的,这种孤独才会是“积极”的。&br&&br&&br&但是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对孤独的定义其实是偏向指「个体的孤独&strong&感&/strong&」,这种孤独是指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或情绪,往往会因为语境和词性而带有消极的色彩——因为「孤独&strong&感&/strong&」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潜在的含义多是指独自一人时的空虚,寂寞,痛苦,悲伤等负面的感受。&br&&br&&br&孤独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是多重的,并且不同的个体对于孤独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基于语言本身的局限性我们无法定义出「孤独」的本质。&br&&br&但是因为很多人对于孤独的理解是「个体的孤独&strong&感&/strong&」,所以我们接下来由「孤独&strong&感&/strong&」入手,来谈谈孤独。&br&&br&&br&&br&&strong&孤独感的本质是源于:对已失去、未得到、幻想中的自身之外的其他客体,所怀有的一种痛苦的渴望。&/strong&&br&&br&&br&&br&&br&由于孤独是一种几乎所有的人类都能够体验到的情绪与感情状态,并且因为「孤独」这个词在大众集体潜意识的概念里会和天才、高贵等词性挂钩、或与痛苦、悲伤等情绪联系在一起,同时大众最喜欢的就是抱团取暖,因此在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小说、诗歌、电影等文学作品中将「孤独」给夸张和放大,所以令大多数的人类都将「孤独」这个词给升华和美化了。&br&&br&&br&但孤独在本质上其实是和「高兴」「悲伤」「幸福」等情绪一样的心理状态和感受状态的一种而已。&br&&br&孤独并不高贵,也并不特殊,更不是孤独就意味着永恒的焦虑和痛苦,虽然它的确是存在于大部分人类的共性中,但并不代表孤独就是一个人的本质。&br&&br&&strong&人的本质是无法用语言给出定义的。&/strong&&br&&br&&br&&strong&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于交流和沟通的一种工具,它们是小于人类本身的框架的。&/strong&&br&&br&&br&&strong&人类除了语言和文字还拥有情绪,感受,思想,潜意识等等众多语言之外的东西,语言很多时候就连我们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情绪或感受都定义不了,又怎么可能能够反过来去定义&/strong&「&strong&人的本质&/strong&」&strong&这个比语言要大上那么多的框架呢?&/strong&&br&&br&但恰恰是因为大部分人反而是被语言和文字的概念给奴役了,才会由此产生许多诸如「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而存在」之类的十分愚蠢的问题,偏偏很多人却还陷入了这种「用语言根本不可能得出结论」的逻辑陷阱里还不自知。&br&&br&&br&你首先要意识到,&strong&如果你真的想客观的去理解一件事物的本质,那么首先要刨除的是,在你的头脑中由于 集体潜意识 和 社会洗脑 、令你给客观事物贴上的一切消极或积极的标签。&/strong&&br&&br&&br&不要因为在你过去的经验中的那些孤独的时刻总是痛苦的,就给孤独预设上消极的色彩;&br&也不要因为你看了一些讲述天才都是孤独的文章就给孤独预设上高贵的定义。&br&你必须在一开始就抛却这种主观立场上的预设,才能够客观的认清表象背后的本质。&br&&br&&br&&strong&孤独感并不是我们人类生来就拥有的属性&/strong&,而是我们作为人类——群居生物的一种,&strong&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情绪、感受、与认知反应。&/strong&&br&&br&只不过是因为孤独这个词的含义中还有一层是「描述个体单独时的状态」,所以「人生而孤独」这种观点才会令大多数人觉得好像是正确的。&br&&br&因为的的确确每个个体都是单独的、并且所有人也都体会过那种单独的状态,所以当我们回过头去设想我们的婴儿时期时,由于一开始预设好的立场产生的&strong&确认偏误&/strong&,我们才会将之&strong&逆向合理化&/strong&为:人生而孤独。&br&&br&&br&但实际上「人生而孤独」的这个【孤独】与「孤独感」中的【孤独】是两码事,一个是指单独的状态,一个是指一种心理感受,当我们没有分清这种定义上的偏差的时候,就会产生错误和混乱。&br&&br&有些人会把「人生而孤独」中孤独的定义混淆为「孤独感」中的【孤独】定义,这样就造成「人生而孤独」这句话由单纯的对于客观事实的描述,变成了带着消极色彩,似乎在暗示人生来就注定「&strong&一生都会」&/strong&受到孤独所产生的负面情绪的痛苦的折磨。&br&&br&重点就在于「人生而孤独」这种观点是从潜意识里在暗示你【&strong&一生都会&/strong&】受到孤独感带来的痛苦,这种对于你整个人生、整个未来的消极暗示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因为孤独而焦虑、会希望逃避孤独,会抗拒孤独的原因之一。&br&&br&&br&或者是因为,大多数人因为内心的脆弱与短视,令他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因为无法接受事情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急迫的想要获得安全感,所以会采取一种十分极端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在他们对事物的认知里只有两种情况会发生,“全”或“无”。&br&&br&他们一旦陷入孤独感所带来的负面感受中时,就会急迫的想要从孤独的痛苦中走出来,他们要么通过找朋友狂欢、逼迫自己非要做些什么、沉迷于网络游戏之类的手段来否定和逃避自己的真实感受;要么就是更加彻底的放弃,索性认为自己注定要一辈子都这样孤独下去,这样他就不用再为什么时候能摆脱孤独而担心了。&br&&br&&br&无论是逃避现实还是更加彻底的放弃,这都是没有勇气面对真正的现实的表现。&br&&br&因为现实中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你其实也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孤独,什么时候能够走出孤独。&br&&br&&br&但很多人因为心理成熟度太低,在面对生命中的不确定因素时往往会非常的焦虑,这种焦虑会令他们无比的抗拒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不愿意面对负面的情绪,他们不愿意承受痛苦,所以他们总是在想方设法的逃避。&br&&br&但是人是永远无法欺骗自己的,不管你怎样抗拒自己的孤独感,你最终还是会在有些时候无法再逃避那些负面的感受。&br&你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真实感受,又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所以久而久之有些人就彻底的放弃了。&br&&br&他们不逃避,但也不面对,这种比逃避更加消极的方式非常容易转化为——抑郁。&br&&br&&br&唯有我们接受生命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对于未来很多时候其实是没有掌控力的这个事实,我们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我们才能不再去逃避孤独所带来的痛苦,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真正的安定的力量,与一种坚固的行动力。&br&&br&&br&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孤独感,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于&strong&,我们处于婴幼儿时期对母体的依赖,这种依赖是非常完全的、整体的投入,因为在那时我们能否生存下去完全要依赖于母体的照顾,出于动物的求生本能会令我们对于得到母体的爱产生强烈的渴望。&/strong&&br&&br&&br&&br&但是在早期我们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母体或许会投入大量的时间来照顾我们,随着我们逐渐长大,母体可能就不会那么持续的、无时无刻的都能够给予我们关注,&strong&当我们渴望母体的关爱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满足时,一种出于求生本能的恐惧和焦虑便因此产生了。因为得不到母体的照顾对于我们而言就意味着死亡。&/strong&&br&&br&&br&&br&&br&&strong&而这种恐惧和焦虑,就是孤独感在一开始最本质的「来源」。&/strong&&br&&br&&br&&br&&br&这种最原始的对于爱和照顾的渴望也是我们此后对于外界的尝试和探索、对于希望与他人发生联接,对于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等一些精神需求最基础的蓝本。&br&&br&当我们意识到不会有来自外界的力量能够持续的恒久的照顾我们,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和外界保持着永远的联接,当我们处于强烈的渴望无法被满足的状态中时,我们才逐渐的形成了「自我」的这个概念。&br&&br&&strong&但是「自我」这个概念的是伴随着我们在婴幼儿时期不断地因为得不到外界的关注、不断地对自己生存的担忧的焦虑和恐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一旦当我们独处、当我们不得不再次面读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的时候,婴幼儿时期的那种焦虑和恐惧就会再次重现,所以我们才会产生——孤独感。&/strong&&br&&br&&br&&br&&br&随着我们逐渐的成长,我们的意识水平不断提高,眼界和接触的外界事物逐渐变多,那最初的对于来自母体的爱的渴望会投射在我们今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当我们思念爱人却得不到她的回应时、处在众人之中却无人能产生共鸣时,在群体中戴着面具习惯了扮演另一个角色又忽然感到疲乏时,等等等等,这都会令我们体会到深深的孤独感。&br&&br&&br&所以综合各种情况而看,我们会得出我在最开始给出的那个答案:&strong&孤独感的本质是源于:对已失去、未得到、幻想中的自身之外的其他客体,所怀有的一种痛苦的渴望。&/strong&&br&&br&&br&我再次陈述这一点是为了强调:&strong&「孤独感」本身并非是我们与生俱来就拥有的一种感受或情绪,而是由于无法被满足的渴望所引起。&/strong&也就是说——&strong&如果没有渴望,我们就不会有「孤独感」。&/strong&&br&&br&&br&&br&&br&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心智成熟的人非但不会逃避和阻抗孤独,反而会主动地享受孤独的原因。&br&&br&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童年阴影对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孤独感这一点而已,像害羞,内向,易怒等等许许多多的童年阴影都是可以在我们不断追求成长,不断令心智更加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摆脱的。&br&&br&&br&但是既然谈到了&strong&主动孤独&/strong&的这个维度,我们必须也要意识到,主动孤独也是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方向。&br&&br&也有一些人会主动的追求孤独,但那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享受孤独。&br&而是由于对外界的恐惧,对社交的恐惧,他们在外界世界中表现不佳,性格内向,总会在生活中受挫,为了逃避外部世界带给他们的痛苦,他们索性彻底放弃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宁愿将自己孤立。&br&&br&这样虽然他们会陷入持续的痛苦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比外界带给他的恐惧与痛苦小太多了。&br&并且他可能是曾一次次的对外界抱有很大的希望,但这希望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期望落空形成的巨大失望令他从此对外界不再抱有任何信心。&br&&br&因此,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就不要再用自己主动追求孤独来显示自己的高贵与独来独往的潇洒,你骗不了自己,你是享受孤独还是只是因为你在外部世界中太过失败而只能选择孤独,你自己清楚的很。&br&&br&&br&虽然理论上我们完全有能力彻底消除孤独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有人做到彻底摆脱童年阴影对它的影响,更何况是像孤独这种由于个体在最脆弱的时期因对死亡的恐惧所形成的巨大创伤,这更是难以超脱。&br&&br&&br&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孤独感其实是所有人类都必须要面临和体验的感受的一种,因此&strong&「孤独感」&/strong&这本身我们就可以将它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来看待。&br&&br&&br&人类的一切痛苦,在本质上都是来源于对现实的否定、逃避、和不接纳。如果我们能够接受痛苦是存在的、是无法逃避的这个事实,那么痛苦也就不存在了。而孤独感也亦复如是。&br&&br&&br&如果我们能够接受&strong&「&/strong&孤独&strong&」&/strong&的存在,而不是抗拒,那么我们就能逐渐意识到: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已经能够只凭借自己的能力就足够在这世界上生存下去,我们不再需要来自“母体”的照顾。&br&&br&这样我们就逐渐走向了成熟,我们的内心就不会再被婴幼儿时期对于死亡的恐惧与焦虑所捆绑,我们就会懂得要为我们自己负责。&br&&br&同时我们也能够逐渐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mind文件用什么打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