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估分填志愿填志愿时的相关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中常见的25个失误_高考志愿
您当前位置: >>
高考志愿填报中常见的25个失误
发布:&|&分类:&|&
填报中常见的25个失误    一、志愿填报前准备不足    1.定位不准,所在位置心中无数    由于黑龙江省是估分报志愿,估分难免有一定的误差,即使估分很准,录取线的变化是事先很难预测得很准的,而各重点中学的升学率大体是稳定的。因此在估分后还应该通过其它的方式给自己定位。通过定位和排序,清楚自己的成绩在全校考生中的排位,结合自己的平时成绩,从而较准确地估计出凭自己的实力能被哪类高校录取,这一点和估分同等重要。    2.忽视自身,没有做到知己知彼    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获得,与他对所学专业和准备从事的职业是否有浓厚的兴趣,与他的性格、气质特征和他要从事的职业是否相适应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选报志愿时,一定要从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性格、气质类型出发,明确进入大学后学什么,毕业后将来干什么,从个人特征与职业特点的最佳匹配处来选择相关专业和院校。    3.似懂非懂,缺乏全面信息研判    许多家长和考生上来就挑学校、选专业,其实各种宏观信息千万不能忽视,否则也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必须掌握的信息主要有:(1)国家及黑龙江省的政策规定、录取办法、原则等;(2)拟选高校的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各院校近年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录取最低分等数据;(3)拟报高校的办学实力、学校学风、毕业生就业及学费、勤工助学等情况;(4)拟报学校的录取规则,如是否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分数级差、单科成绩要求、身体条件、男女生比例等规定。尤其是不同学校和专业的限制条件(年龄、性别、语种、身体、届别),对地方政府规定的加分政策执行的程度等;(5)拟报专业的性质、特色、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及就业前景等。    4.方向不明,没有确定上学目标    现在的考生上大学主要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打基础,即下定决心将来考研或者出国深造,这样,选择的学校就很重要,既要选硕士、博士点多的学校,也要选择学风正、考研率高的学校。还有一些考生主要想选个好职业,毕业后马上就业,那样的话,要尽量选择特色鲜明的专业。一定要了解所选学校的平均就业率和所选专业的一次就业率及就业层次。还有些考生希望以上两者兼顾,那就应该同时考虑上述两方面的因素。    5.一鳞半爪,缺乏了解拟报学校    对于考生来说,拟选学校的档次与地位、拟选专业的专业水平尤其是拟选学校的录取政策是必须了解的。除了仔细阅读招生政策、各专业的招生数量、条件、学费标准、语种等限制条件之外还要注意学校的历史、优势学科,主要学科在国内的地位等,主要标志是科研水平和博士点,有些大学是若干所层次不同的学校合校而成,那样就要搞清它的各专业原隶属于哪个学校,同时也要了解该学校各专业上两年实际录取的分数线(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最好把同类学校的材料相对比,找出其中的同异。    二、常见的原则性错误    6.顾名思义,过于轻信华丽包装    在&生源大战&中,各学校都在努力包装自己。不注意去伪存真,就有上当受骗的可能。现在各大学都要在&包装&自己的专业,越是较差的专业,越要翻牌带上一项时髦漂亮的帽子。在填报时,一定不要满足于时髦的专业名称,一定要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就业领域在那里。可以通过招生章程上介绍的该专业所学的课程与相近学校的相关专业来进行比较,以认清其真面目。前几年大学改名风盛行,学院纷纷改成了大学,考生一定要了解拟报院校的历史,这样才能对其实力尤其是专业特色有进一步的认识。    7.自视过高,盲目追逐热点院校    非沿海地区不去,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去或者非某某高校不去,这是一些高分考生的通常心理状态。其实,自己提前给自己设置门槛是不妥的。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看待自己,正确判断形势,个人的主观愿望必须服从客观现实,即使估分很高,也要留有余地,给自己留出后路。    8.盲目攀比,报考目标锁定他人    中学生容易冲动,头脑一热就做出抉择。突出的表现就是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攀比、顾忌面子、哥们义气、追赶爱情等。例如盲目攀比,别人怎么报我就怎么报,或者我决不能比某某低,或者是讲究哥们义气,为了让同学走得更把握而让出自己的首选志愿,或者为了心仪的某位同学而紧随其后,笔者认为,为了这些因素改变事关自己一生的选择是不明智、不可取的&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要以我为主,有自己的主张,绝不能放弃原则。    9.轻率决策,错失其他可用机会    每年在录取时都会出现考生因当时填了&不服从&调剂而后悔莫及的情况。志愿表上留下空白很可能就留下遗憾,后几个志愿虽然希望很小,也应该认真对待,真正录取时什么特殊情况却可能发生。在对待&是否服从调剂&这个问题上,不服从调剂而掉档与被录取到不想去的学校而不去报到是等价的,但学生在填志愿时和录取时的心态却往往大不一样。另外,填报了提前录取院校(专业)的考生,即使在提前录取时落选,也不影响其在以后的录取。    10.包办代替,父母意愿强加考生    在填报志愿前,家长最好与孩子以及老师一起分析考生的竞争实力和所处的层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了解孩子的志向及大体意愿,分析孩子的优势和特点,在对现有资料进行全面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建议。当家长的意愿和子女的选择有矛盾时,一定不能强迫子女按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最好耐心地同子女一起权衡利弊得失,通过共同分析讨论达成一致。    三、选择学校的失误    11.撞车扎堆,学校专业没有主从    选择专业和学校哪个更重要,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实际上,如何选择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关键要看考生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定位,而最忌讳的就是一味盯住名牌学校和名牌专业,没有取舍。在填报志愿时,最好兼顾学校和专业,但要有主有从。(& )至于每一个具体的考生如何确立自己的原则,我的建议是:高分考生,奔名校;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考分中上等的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一般成绩考生,奔专业;低分考生,选学校。    12.主次颠倒,三个志愿关系错位    常见的失误是双重风险(一、二志愿都有风险)、志愿混乱(几个志愿不是按降序排列)和虚报志愿。处理各志愿间的关系要注意攀高与稳妥兼顾。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以第一志愿进入大学,因此选择学校就应该稳妥一些;还有一个方案也可以考虑:第一志愿搏一下,担一定的风险,但同时第二志愿必须保险,同时第三志愿也能够承受。概括起来是&一准、二稳、三参考&。即第一志愿要选准,第二志愿必须稳妥、要能承接起全部风险,第三志愿仅可作为参考,几个志愿一定要拉开档次,有明显的分数差。由于大多数一表学校不会出现一志愿不满的情况,不会录取二志愿考生,另外很多学校对于第二志愿设置了分数级差,如果填报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就是志愿虚报&&&和没报一样。    13.浪费资源,没有虑掉分数泡沫    分析各学校的录取分数时,认为分数越高学校就越好,这是个误区。学校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主要是由招生数量和报考人数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影响录取线的高低除了学校的实力、品牌、学术声誉等主要内容外,还有一些人为效应造成的波动。志愿填报时滤掉学校综合实力之外的无关因素造成的分数膨胀,进入效费比较高的学校是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外省学校在黑龙江省招生名额远小于黑龙江省,而考生往往又希望考入外省,这种供求关系造成了部分外省学校的分数过高,如同股票一样是人为炒起来的,这一部分就是泡沫成份。学校所在地的地域优势也常被忽略,如即使水平一般,只要校名前冠以&北京&二字,分数就相当高;还有些招生量小、专业性很强和很热门的学校分数往往也较高,也是同样道理。    14.因小失大,先选地点后选学校    所选择的重点应该是学校的内涵和一流的专业。切忌为了去某个城市而在该城市里选择学校。例如很多考生都想进京,但真正在北京生活、工作才叫进京。在北京的非211大学(分数往往很高)毕业后想留在北京十分困难,而有些专业优势明显的京外大学毕业生进京就业者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15.以偏带全,过于相信大年小年    所谓大小年的现象,就是某些学校的报名人数很不稳定,直接结果是某一年的录取分被抬得很高,第二年又大幅度下降,如此循环。对招生中的大小年,考生应该关注,但不是绝对的,因为这个现象已经被很多考生所关注,如果大家都认定某大学今年是小年,结果可能正好相反。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外地的学校,因其招生数量少,经不起冲击,也有一些是特殊情况引发的偶然结果。不是每所学校都会有大小年现象,省内院校由于招生量大,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名校每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也最高,就不存在大小年现象。    四、专业选择的失误    16.千虑一失,专业有违报考初衷    大学是人生职业生涯的起点和基础。每个人考大学都有自己的目标,选择专业时要服从、符合自己的既定目标。例如有的考生潜力很大,立志考研,可是报考的专业没有相应的博士甚至硕士点,有的考生设定了自己的人生路线,可是报考的专业与之不相符,这样都会使四年后不得不再次面临选择和转向;有的考生希望尽快就业,可是偏偏选择了就业率很低的专业,这样的失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17.极度,过于轻视第二志愿    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考生自以为第一志愿很有把握,因此不重视二志愿,结果因估分误差或其他因素造成第一志愿退档时无处可去。其实,有些大学为了提高生源质量主动拿出一些名额招收第二志愿的考生;有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录取第二或第三志愿,甚至通过调剂、降分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因此,在第一志愿落空时,这些院校还可能在第二、三志愿还能给你一个机会。但填报时一定要讲求技巧,拉开档次。但是要搞清哪些院校不接受第二志愿的考生,哪些院校可以接受第二或其他志愿的考生,哪些院校留出指标专门招二志愿考生。承诺招二志愿考生的院校很少,掌握这些院校的信息后,将其作为第二志愿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策略。    18.顺序混乱,专业梯度搭配不当    专业梯度是指在同一院校中的各个专业,在录取时形成的分数之间的差异,这种分数高低的差异就称&专业梯度&。形成专业梯度主要的原因是&热门&与&冷门&,即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也有的学校人为设立了专业级差,规定如果考生录取到第二或第三某专业,就要在考生总分中减去级差分数后,再和第一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按分数高低选专业。所以在处理专业的梯度中,要处理好&热门&与&冷门&的关系。一方面要敢于选择那些实力强、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但不能&一热到底&,如果第一志愿是&热门&专业,第二专业要填相对&冷一点&的专业。同时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对地域的差异有清晰地认识,并正确处理这种梯度。不妨把中心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与中西部、东北地区相结合起来考虑,要使自己所填报的志愿在地域上要&撒得开&,不要把眼光仅仅盯在几个中心城市上。    19.只顾眼前,不去了解专业难易    填报志愿时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学习潜力。我国的专业分类大体有理、工、农、医、经、管、文、法等等,工科中又分机、电两大类,机类包括机械、材料、石化、建筑、制造等,电类有强电(机电、电力、水电等,弱点包括自控、电子、信息等,一般情况下理工科最难学,文科最容易学。具体说,数学类(如数学、计算机科学、数理统计、概率等)力学类基础性学科如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是很难学的;弱电类(电路、信号等)也难于机械和强电类;医、农、林、师、语言处于中等难度;金融、管理类由于要学习许多数理统计的课,也有一定难度,因而难于文、法类。    20.人云亦云,片面看待热门冷门    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数量同以及社会对行业的认知不同,反映到招生中就是所谓&热门&与&冷门&。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招生中就出现了财经热、法律热、金融热、计算机热、信息热等,但是没有哪个专业能一热到底。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值得注意的是,招生热的专业就业不一定热,如法律就是招生热就业冷。石油、勘探等专业,由于就业面相对较窄,其招生并不多,可因为它是社会急需人才,就业率高,因此仍不失为&热门&专业。有时候专业的冷热也反映到高校的专业设置上,如计算机热时每一所大学都上马计算机专业,很快就造成人才过剩,当然就由热变冷。由于&热门&专业录取分相对要高许多,如果志愿中只追求&热门&的话,就如同孤注一掷,一损俱损。其实,选择&冷门&专业中实力最强的(最正宗的)学校不失为一种策略。笔者主张既要认识到&热门&与&冷门&这个现实,又要以我为主,不去刻意追求热门。    五、常见技术性错误    21.过于匆忙,缺乏全面深思熟虑    黑龙江省每年留给考生填报志愿的有效时间都在7天以上,可是总有些考生自以为胸有成竹,急匆匆地填报。实践证明,最容易出差错尤其是低级错误的往往是这类考生。所以考生一定要深思熟虑,反复核对,最主要的是不要着急,尽量等到最后时刻再出手。    22.粗枝大叶,没有掌握填报步骤    实际上,报志愿不过五个步骤:完成自我定位,确定考生适合上哪一层次的大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以及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初步确定拟报专业的类别;筛选出符合上述要求的学校名单;根据拟报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排出志愿学校的顺序以及专业顺序,决定是否服从调剂,建议可列出三套左右的学校、专业组合方案;综合各种信息,对拟报的学校和专业进行重点考察,最终决定如何填报。    23.忙中出错,没有考虑招生名额    学校的招生计划是刚性的,外省学校在黑龙江省的招生指标大多较少,有的专业甚至只招一名,所以拟报专业的招生数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参考依据。录取中可以发现总有些考生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一落到底。    24.似是而非,没有搞清特殊要求    不少学校都对一些特殊专业报考有特殊要求,一般在招生计划中加以注明。如提前提录取、专业梯度差与批次差、志愿要求(例如有些特殊专业尤其是高收费专业只录取有志愿的考生)、录取方式(例如艺术类专业就有按术科和文化课录取两种方式)收费标准、体检标准、单科成绩限制等,但总有些考生不去仔细读这些注解,因此出现失误,在所难免。    25.前功尽弃,填报出现低级错误    比较常见的有代码填错、语种错误、看错学校、没看清男女生限制、往届生报应届生专业等,还有主校和分校混淆,有的连学校的性质也搞错了,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录取过程中上述情况时常出现。近两年发现有些考生想等到最后时刻再上网,却发现大家都是这个想法,结果网络几乎瘫痪,惊出一身冷汗。这个问题也不能忽视。分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本文地址:本文标题:
最新励志文章
本月热门励志文章
Powered By ZBlog | 鄂ICP备号-3 |高考填报志愿的几个重要问题
高考填报志愿的几个重要问题
&& &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重要问题&填报志愿成了高考考生们关注的重要事,下面介绍一下高考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一、确切掌握高考志愿有关日程安排&  关注三个时间:&1.&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2.&各批次志愿录取时间;3.&各批次志愿补录(征集志愿)时间。  二、填报志愿的主要信息来源&1.考试院官方网站;2.拟报考高校的官方网站;3.拟报考高校近三年来录取考生的分数统计;4.拟报考高校当年招生简章。  三、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  1.顺序志愿投档: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如果某考生第一志愿落选,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投档分数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满额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投档。  2.平行志愿投档:分数优先,顺序优先,遵循志愿。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志愿,  考生最大的受益在于变同一批次报考的一个"第一志愿"为多个"第一志愿"。对考生来讲,机会增加了,即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  四、准确选择院校和专业  知己:1.知家庭经济状况;2.知考生大学毕业去向就业);3.知考生性格兴趣爱好志向;4.知考生成绩位次加分情况身体状况。  知彼:1.知拟报考院校的基本(历史传统,隶属关系,师资结构,招生信息,学科设置,地域文化,教育交流等);2.知拟报考院校专业的强与弱(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属国家重点学科,有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点,有硕士点等)  五、正确处理院校和专业的关系  本一批次:一本分以上考生,注重院校;一本分数徘徊的考生,注重院校;  本二批次:接近一本线考生,院校和专业并重;接近二本线考生,注重专业;  本三批次:选择好专业;  专科批次:力争有学上。  六、走出平行志愿四大误区及填报顺序志愿的原则  误区一:可以一档多投;误区二:可以多次投档;误区三: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误区四:实行平行志愿后没有了风险。  一要立足于所报志愿能被录取;二要了解不同高校的录取规则;三要知道平行志愿填报原则;四要知道征求志愿填报原则。  特殊要求三&部分专业对身体条件有要求  在往年高招录取中,总会遇到一些考生因身体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而未被录取;有的考生即使已被录取,在入学复查时却因身体条件不能完成正常专业课学习而被退学。& &&选学校和选专业哪个更重要上大学填志愿,高中毕业生们普遍会遇到一个纠结的问题:选学校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发展形势相结合,应首先分析目前短缺的人才在四年后的情况,以及该专业在四年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其次是分析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将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既不要盲目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也不能只顾个人兴趣,一定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七嘴八舌  调侃:一流学校竞学生,二流竞教师,三流竞特色,四流竞服务,余下的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高分段学生选一流学校。  中上分段学生选二流学校,重专业。  中分段学生选三流学校,重特色。志愿填报犯难 可做相应职业测评&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家长强迫学生选择了财务专业,因为她姐姐是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而结果在六年后,这个已经做了两年财务工作的女士艰难地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一个学生选择了令人向往的计算机软件,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在计算机面前坐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大家毕业后,则感觉无所适从?而他们的"马屁股"也是在高考志愿填报那一刻决定的!填志愿考生成甩手掌柜  “高考后,轻松的是孩子,忙坏的是我们这些家长。”独生子女习惯家长包办  想上哪个大学、读什么专业,自己也要报那个,完全不考虑自己和其他人的差异性。填志愿应多听孩子的意见  “毕竟要学4年呢,还是要选准自己感兴趣又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进入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习,“多数是家长给选的,结果孩子一进入大学就要求转专业,转不成,就勉强学4年。因为没兴趣,专业课水平不高,影响了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者找工作。”网做个职业测评也很好  很多高校都会为在校大学生做职业测评,以帮助他们确定职业理想,在选择职业时参考。如果孩子不愿意参与填报志愿的工作,家长不妨让孩子做一下类似的职业测验,很多网站上都能找到此类资源。比如说,可以通过在线答100道职业测评题,确定孩子是属于研究型、社会型、事务型、经营型,还是技术型的,再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优势长处,确定专业志愿。”&高考报志愿:一个不能被轻视的重要选择  宋修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千万不要被一些“事业有成”的人们所误导:“其实读什么专业并不重要,我工作的行业与我所学专业一点关联没有”,诸如此类的话。他们或许有所成就,但这要得益于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尔盖茨,11岁就开始进行计算机编程,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目标对于人身影响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那3%的人,沿着自己的目标规划坚持不懈,最终成为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而10%的人,大多成为社会的中上层人士。这个结论表明,目标规划对于人生的影响重大,规划越清晰、目标越坚定,就会使学生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那么主要根据什么来选择专业呢?  江汉臣(清华大学水利系07级本科生):选择专业要知己和知彼。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来自我定位,选择自己感兴趣又能够适应的专业;再者,要充分了解你选择院校的该专业情况,可以通过校园开放日和本校的学生交流、与该院校招生办或就业指导部门的沟通,或者参加一些咨询会等方式了解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推研及出国情况等。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选择好自己的专业。专业选择盲目攀高分是不科学的。   杨若环(清华大学生物系本科生):大学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能在上大学之前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并且热爱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身边有很多例子告诉我们,许多同学在高中时期根本就不了解大学专业所学、专业特点、行业分析、就业前景,而这些信息都要与自己的价值观、性格、能力相切合,才能充实大学生活,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有些同学由于所学专业与自己的特点不相符,导致厌学、白白荒废四年的光阴,等到毕业仍然是盲目的。这些问题都要引起同学、家长、老师们的思考。  吕宗伟(华壹教育机构顾问):高考的专业选择是会影响一生发展的关键决定,也是自身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的重要节点。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开展得较晚,接受度还不高,大学生毕业生找工作时、甚至是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去做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才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确实是晚了。中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开展的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课程、社会上第三方机构组织的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项目等活动逐步接触职业规划。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们只有学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开足马力,才能不断的向目标迈进,方向错误,只能是南辕北辙。 兴趣爱好、能力两方面去考虑的,这样结合专业才合理。另外,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学府,很重视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各样的人才会相互交流、学习。我认为,选专业从自身出发,选学校从环境出发。当然,适当的选取一些测评工具作为参考也是可以的。高考报志愿:先做职业规划 别光盯“热门  如何能让孩子读完四年大学后顺利找到工作,高考报考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相关专家建议,考生家长应先给孩子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倾向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孩子的专业方向。否则孩子入学前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学习四年后很可能成为冷门专业。   建议报考前&先做职业倾向测试  报考前,先进行职业倾向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选择专业方向。  “职业倾向测试可以根据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测试出他适合做哪种类型的职业,这是一个根据多方面因素和潜意识等得出的结果,有时候做测试的人自己都没有发觉的特长和潜能,会通过测试显露出来,这样得出的结果将是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不但有助于测试人认识自己,而且还能挖掘出这个人在某方面的潜能。” 为未来,专业选报“百里挑一”很多高三学生和家长都恨不得把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期望考出的分数刚好压线,一分都不要浪费。但是,大学专业的选择与未来职业以及长远的人生规划是直接相关的。大学专业的选择,就是人生规划的第一步。【职业规划】填报志愿的五大因素填报志愿时,五大因素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考量。(&&&&近几年招生中都出现了有的学校(专业)报考者过于集中,是上线人数的四、五倍,而有的学校(专业)却很少有人报)& &■升学因素。把保证录取作第一目标。& &■就业因素。把将来的求职方便放在第一。■名校因素。非名牌大学不去。在考虑名牌大学的同时,不要忽视专业,专业是立足之本,选择更能充分发挥潜能的专业或职业,人生目标就会更远大。& &■成本因素。家庭困难学生对收费标准、奖学金、助学条件考虑在先。& &■对策。要把升学、就业、成本和潜能发展几个因素结合兼顾,统筹考虑,还有如:考生身体、院校专业竞争、地理方位等也需考虑。影响一个人潜能发展的四个重要因素是:学科兴趣、生涯动机倾向、能力发展的优势所在以及个人的个性禀赋特点,因此需要对这些方面予以全面、综合的考虑和分析。&大学专业满意度调查:30%的新生对专业不满意不少新生对在读专业并不满意。那么这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原因何在?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又应该如何选择专业。●填报高考志愿的策略把握不准、准备不充分成为“罪魁祸首”  在不少专家看来,大多数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主要问题在于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专业认识模糊,以及对未来就业缺乏方向从而给他们在选择专业时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我们了解的过程中至少有50%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填报志愿时的技巧和策略把握不准。”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教研协会秘书长王明祥指出,一方面,由于高考分数作为一道门槛迫使部分考生为选择学校而服从调剂专业。其中有的高校可录取的专业多至六、七个,少则也有三、四个,而考生最理想的专业基本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处于第二位之后的专业可能不会吸引学生,但填报志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录取率,特别是在平行志愿政策推出后,此类情况更加突出。尽管有的高校在大一或大二期间会做一次调整,但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上学后想再转换成自己满意专业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另一方面,部分考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缺乏了解、认识模糊。高考之前主要忙于应试,考生没有关注所选专业的基本情况,对专业的内涵、方向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填报志愿时盲目跟风,甚至还有很多考生由家长代替填报志愿。因此,缺乏理性的思考以及准备不充分也是导致大一新生对所选专业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尽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填报的学校看似很多,但实际上学生只能获得一所大学和一个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而不能及时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条件自主选择,这样的填报方式有悖学生的充分准备。因此,是选择好大学还是好专业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直处于矛盾之中,最终,多数考生为进入一所好的大学而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喜爱的专业。 ●专家建议:应根据职业规划填好志愿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表示,考生应切实了解学校、专业,并分析持续发展的走向,再选择适合自己个性与需求的专业与学校,切忌盲目跟风。此外,填报志愿时,考生应遵守招生政策,在政策允许、自己具备实力的情况下,再结合兴趣、学校和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的专业。同时,在填报志愿时家长与考生应认清角色,家长仅为孩子提供参考与建议,学生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教研协会秘书长王明祥指出,考生应了解专业方向,比如将来是从事经济、工程工作,还是科学研究?应根据个人志向而定;然后对专业做一定了解,毕竟同样一个专业,在不同学校会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降低一个分段或两个分段,并预留足够的选择空间。  &专家支招填志愿:如何选择“理科”和“工科”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焦维新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要头脑冷静,在关注各类信息的同时,抓住选择志愿的主要因素。&对于高分理工科考生来说,选择学校和专业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成绩能否达到自己想去的重点院校的分数线,二是选“理”还是选“工”或是文理兼收的文科专业。&什么是理科?什么是工科?&许多人把理、工科混为一谈。应该说,它们之间有联系,但也存在着区别。首先来看“理”和“工”的含义。理科是基础科学,其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理科是科学的生命。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理科培养目标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本科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典型学科有土木建筑、公路桥梁、机械、水利、电工、汽车、电子与信息、热能核能、材料、仪器仪表、环境工程、化工与制药、航空航天等。工科培养目标是在相关生产和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选“理”还是选“工”由本人特点决定。“理”和“工”没有首选和非首选之分,选“理”还是选“工”主要由考生的特点和爱好决定。如果考生的数学物理基础扎实,抽象思维能力强,遇事爱问“为什么”,本科毕业后不急于就业,而是想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深造,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家、教授,那就可选择理科。如果考生数理基础比较好,动手能力强,喜欢工程设计,有志于成为一名工程师、技术专家,在土木、建筑、水利、机械等领域驰骋,本科阶段就明确未来的工作定位,那就可选择工科。&还有一些文科专业文理兼收,深受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如金融、经济、工商管理、法律等。它们和理科、工科的研究对象是不一样的,但也需要很强的理科基础,特别是数学和计算机的基础。考生们在选择志愿时,也要注意这一点。&选专业:一招鲜PK万金油 就业面广或命中率高一招鲜PK万金油  不管学什么专业,进入大学后都需要自我修炼 就业面广和就业命中率高的博弈“什么地方都能去”,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万金油”专业的这个特点误导了很多以“就业”为志愿填报导向的考生和家长。“什么地方都能去”并不等同于“什么地方都愿意接收”。“热了专业冷了就业”,不少“万金油”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状况和报志愿时的预期发生了较大的偏离。& &与“万金油”专业的学生“投了一大把简历都石沉大海”的“滞销”情况相反,护理学、建筑学、小语种等专业目标相对明确、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目标相对清晰,招的单位少,职位也少,但是命中率很高。 &麦可思3月调查主题:选专业or挑大学?&&调查发现,考生家长指导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在分数范围内,侧重选择专业者(56%)多于选择大学者(44%)。不同学历人群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最注重选择理想的专业(60%);仅研究生学历的家长注重选择理想的大学者(53%)多于选择理想专业者(47%)。在志愿填报侧重选大学的家长中,挑大学的首要标准是“该大学的预估分数与孩子成绩相当”(33%),其次是“该大学就业前景好”(32%)。具体到不同学历来看,其侧重点又各不相同: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更注重“就业前景好”,分别占36%、31%;研究生、大学学历者则更注重分数的匹配性,分别占44%、35%,研究生注重就业前景者仅占9%。& &&侧重选专业的家长中,整体来看,选专业的第一标准是“就业容易”(48%),其后则是“兴趣爱好”(21%)、“收入较高”(17%)等,“根据职业规划”选专业的仅占11%。具体到不同家庭阶层,“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最看重就业,以“就业容易”为选专业最注重因素者占到70%;“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和已退休人员”虽然选专业侧重就业的比例也为最高,但相对其他阶层而言,则此项比例明显较低,仅为38%。根据职业规划选专业比例相对最高的是来自“国家、社会、企业的管理者和私营企业主”的家长(14%)。从学历来看,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家长更多因就业容易选择专业,研究生学历的家长以“兴趣爱好”和“根据职业规划”选专业的比例较其他群体明显要高,分别为29%、22%,与“就业容易”(29%)这一因素一起,在本阶层选专业首要因素中比重分列第一、第一和第三的位置。对此,需要提醒的是,尽管5成以上的考生家长志愿填报侧重选专业,但依据职业规划理性填报的比例很低,更多是因所谓的“就业容易”——事实上,备选专业是否真的就业容易,需要参考具有公信力的就业数据,而不能仅凭片面的经验判断或“道听途说”;并且还要考虑这一专业在孩子四年后毕业时是否仍然就业“热门”。&当专业遭遇职业 上大学这条路到底该怎样走?误选专业,空负才情学习没有动力,未来没有规划,连玩电脑游戏都失去了兴趣。重定目标,柳暗花明陆毅欣是台州人,4年前考取。当时取得的高分让他足以在这所大学任选专业。和大多数考生一样,他为了将来好找工作,选择了最为热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后来发现我很不喜欢这个专业,学得很没劲。”陆毅欣是数学尖子生,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这个偏文科专业使他没法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一次偶然,陆毅欣去本校计算机学院听了一堂课。就是这堂课让他眼前豁然开朗,那些繁杂的程序在他看来如此有趣,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为IT而生。陆毅欣从此明白了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他成了计算机学院的旁听生,同时报名参加校外机构的培训,以满分的成绩结束了课程。学习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很充实。我们为什么上大学?上大学与谋取好工作划上了等号,究竟是对还是错?说到底,是要探讨教育的本质。《礼记》有云:教者,民之寒暑也。笔者以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才,也不仅仅是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更不能把学生赚钱当官当作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教育应顺应每个人的自然天性,满足被教育者的基本兴趣爱好,提升其综合素质,并使其具备独立的精神世界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导向。一个受教育者倘若内心充盈快乐,于己追求真善美,于人有所助,于社会亦为有用,这便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显然,目前的大学更看重就业率。就学生而言,他的天性恐怕在儿时就已被扼杀。这并非单纯大学和学生之过,因为有太多的就业压力、体制因素。我们要倡导还原“教育”本身,正因为难以实现才显其意义所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绝不是大学一家之事,只有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备、教育理念的落实、社会心态的沉淀,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记者 陈扬渲 通讯员 王雯)勿决定孩子的学校和专业高考状元扎堆清华经管的背后&在延揽全国至少半数状元的清华大学,今年录取的四五十名文理科高考状元中,有18人投到经济管理学院门下。高分考生纷纷涌向最有“钱途”专业& &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伟平总会不假思索地对出色的年轻人说:“去数学系吧。”& &在这位数学家看来,数学是智力的挑战,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数学值得选择。& &对提起数学就头疼的考生,张伟平说,那就选你喜欢的专业。& &但关于这点,即使最有选择权的那些年轻人——高考状元,往往也很难做到。在延揽全国至少半数状元的清华大学,今年录取的四五十名文理科高考状元中,有18人投到经济管理学院门下。& &难道,状元们的志趣,天生就这么趋同吗?张伟平院士认为:这一方面是件好事,经济管理学科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分学生专业选择的狭隘性和盲从性。全国最棒考生的风向标——状元为啥扎堆读经管& &“一个人的选择会有偶然性,但这是一个群体的选择。”&&对于状元,清华“既关注又不那么介意”。不介意的是,高考成绩只是一个方面,状元并不必然最佳,关注的是他们大多数是好学生,而且能够影响别人。& &在当今的中国,招收状元概率最高的院系之一,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很多学生还是相对盲目的,“似乎‘管理’很高端,很多学生连经济、金融都没分清楚就来了。他们模模糊糊觉得很热门、很好就选择了。”& &有一年,某省文科状元报考清华英语系。很久之后,当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来到当地,还能听到一些中学生的不解——为什么状元不去更热门的专业?& &这名选择了英语系的状元,大学期间选修了法语,后又赴德国学习,执著地向他语言学家的梦想进发。孟芊乐见这样的故事发生。& &填报志愿应该遵从个人兴趣,清华物理系博士生罗立波说,对于18岁左右的高三毕业生而言,大部分人都不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将兴趣爱好与专业选择乃至职业规划相对应。&就业好,就是学科好?状元的选择为何不能更多元& &吴澧曾撰文指出,最聪明的人,最好修读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最高的理论数学、理论物理等基础科学专业,以及对语言能力要求最高的中文、英语等语言文学专业。& &“我对金融专业并无偏见,但确实觉得最聪明的人不必首选这一专业。”吴称。“长远来说,还是多元好,一堆状元挤在经管,也不可能个个都成才。”& &“当然没必要说经管不好,毕竟现在金融业工资最高。”郭昊说,“可以适当引导一下,像热能、力学、精仪都是需要大量人才的专业。”& &“报考,看自己的兴趣了,我没觉得应该选特定的哪个系。如果非要我建议,我倒觉得像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应该多进点优秀人才。”他说。基础学科的隐忧当年状元扎堆的哲学系为何遇冷& &文化学者肖鹰任教的清华哲学系,是一个与高考状元无缘的“冷门”学科,但这位教授很难真正远离关于状元的话题。&“最有权选择的人选择了最有‘钱途’的专业”。& &他所知晓的情况十分惊人,一些名牌大学昔日当家的文史哲专业,今天只有降分以求,才能勉强招满学生,更遑论吸引状元。& &“传统人文学科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最高的,要有天分和智慧。我们发现,现在真正有这方面素质的,甚至有这方面爱好的学生,被埋没了。”& &肖鹰曾是一名状元。1980年,他以云南省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因为“它很适合我的性情”。同班同学中,至少有4位状元。1987年,当他报考北大美学研究生时,4个名额有100多人竞争——“我们是真热爱这个专业”。& &“我并不是说状元是最优秀的,而是说状元在哪儿‘扎堆’,哪儿就会有真正的优秀生源。当我们谈到状元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谈的是最好的一批学生。”& &肖鹰说,在国外,传统的人文学科人数也少,但都是最优秀的。“我们跟热门学科的生源差距不在于数量上。传统的人文学科应该是精英教育的,我不认为数量上应该和热门学科相比。”& &在功利化、世俗化的社会,什么专业更好就业、什么职业收入更高,成为学生的基本选择,肖鹰说:“这不单反映了社会需求的问题,更反映了当代社会年轻一代学生的价值选择的问题。这种价值选择的背后,是社会的价值导向。”& &“就像经济上过分追求GDP发展一样,文化教育上也追求功利性的东西。”他说,“我们现在不注重精神,不注重思想,甚至也不注重品位。”& &在这位教授看来,这将导致恶性循环,会在不远的将来影响中国人文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影响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国家教育战略应当有意识地创造社会环境与积极的价值导向,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成为人文学科的继承人。“教育的决策者应该意识到传统人文学科的价值所在。”&报考文理兼收专业:兴趣第一 兼顾就业爱好和兴趣为主& & & &文理兼收专业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感叹:“好像什么都学,但是什么都没学到。”要充分考虑就业& &“按照就业来说,工科专业更讲究专业对口,经常会有单位来我们学校指定要某类专业的学生,而文理兼收类专业对口面既宽又窄,多是通过双向选择就业。”&&& &“谁都能办的专业,谁都能学的专业,就业一定不会太好。”王化深认为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除了考虑自己的爱好、特长外,还要选择学校优势、特点明显的专业,这样不仅在就业,包括进一步深造的时候都会有竞争力。专业填报攻略别光看"时髦"名称 要掌握四大技巧高招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要掌握四大技巧技巧一:要了解课程设置技巧二:要考查师资力量技巧三:分析就业的前景技巧四:权衡与院校关系& &专家还提醒家长,选专业时,家长最好只提供参考意见,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喜好或判断强加到孩子身上。毕竟,学业要靠学生去完成,如果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学生录取后可能会有抵触情绪,影响了学习,反而违背了父母的初衷。& &填报高考志愿要避免9大误区误区一 盲目攀比 选报过高& &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误区二 信心不足 怕高就低& &与盲目攀比相反,另一种情况是信心不足,只求稳妥保险,怕高就低,往往造成高分低就,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平时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中。误区三 从众追“热” “撞车”严重误区四 高分考生 录取不愁&盲目认为自己是学校第一名报某某校肯定没问题,甚至固执地只报一个专业,又不肯服从到其他学校及专业就读,一旦失误就很可能名落孙山。误区五 收费高低 评判好坏& &有人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走俏”,收费低的不行。其实这样看问题是很不可靠的。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大有发展前景的,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同时奖、助学金额也较高。有些院校和专业收费相对较高,但并不说明该院校、专业就比其他专业一定好些。考生应看哪些院校和专业最适合自己。误区六 只看校名 不看专业& &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着“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艰苦专业,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二是心存偏见,将师范、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有的学校只因为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愿填报。误区七 热门专业 一成不变误区八 服从分配 准会吃亏误区九 父母包办 越俎代庖志愿中容易出现哪些失误?&1、&填报志愿没有梯度,第二志愿填报的志愿都是历年第一志愿已满的院校,当第一志愿没被录取,二、三等职员也没起到作用。2、 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只填重点院校,不填一般本科院校,在本科一批落榜的情况下,也失去了本科二批的机会。3、 对有些院校的要求不清楚,出现限报的情况,例如,视力问题、身高的要求、男女要求、外语语种的问题、身体问题、相关单科成绩的问题等。4、 专业不服从调剂,考生填报某学校的专业因为分数没有被录取,其他专业有不服从而造成专业死档。5、 空填、错填志愿,有的是忘记填第一志愿,有的是填错院校和专业代码。6、&不填报征集志愿而落榜。&如何选择学校?&各类型大学的简介:1、 综合性大学:一般具有师资力量强、科研水平高、设备条件好等特点。相对来说,录取人数多、录取新生成绩跨度较大、招生专业多。2、 理工类院校:招生院校和专业多,招生数量大,考生选择的范围广。3、 师范类院校: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和身体健康有要求,严重口吃、听觉迟钝等考生师范院校不予录取。4、 财经类院校:一般而言,生源丰富、录取分数线较高,偏重考生数学、外语成绩等特点。5、 医药类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要求较高。6、 语言类院校:招生总数少,要求考生填报志愿准确性较强。&填报志愿前,应了解哪些情况?&一、学习招生简章。体检标准、填报志愿细则等有关的常规规定和特殊要求及说明。选择志愿不符合政策规定,就可能直接影响到录取,不能掉以轻心。二、其它各类信息资料1、 详细了解今年本地区的招生计划。2、 调查过去(前三年)本地区高校录取新生的形势。3、 调查前三年本地区文、理、外三大类的提档分数线。4、 了解各类院校及专业的前三年的录取分数线。5、 了解考生本人所处的竞争地位。即考生在班级、学校、地区所处的地位。&控制分数线上考生为什么有可能落选?   高考成绩达到各批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落选,其主要原因是选报志愿不当。填报的学生录取分数线过高,志愿之间无梯度,又不服从调配,造成落选;没有回避体检受限专业,造成落选;此外,高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按多于招生计划数的考生分数划定,部门刚上分数线的考生可能因招生计划完成而造成落选。这样的落选属于合理落选&&&&&&&1&
发表评论:
馆藏&1123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什么时候填志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