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中西部对团队协作的理解"怎么理解

当前位置:&>&&>&
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
  本报北京5月5日讯(记者 宗河)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6万人,将由中央部门和地方“211工程”学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承担。
  根据《通知》,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其中本科14万人,由北京、天津、江苏等14个省份的公办普通高校承担,面向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10个中西部省份招生。
  《通知》要求,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由各省份在本科一批招生的本地省属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低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2016年升学压力较小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应在上年常规跨省生源计划和2016年协作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份的生源计划。
  《通知》强调,对招生办学行为不规范和办学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校,主管部门要坚决调减招生规模并限制跨省招生,情况严重的要暂停招生。加强对普通高校举办预科班的管理,未经教育部批准,高校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预科班。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郭晴(实习))您好, []|
2010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方案
一、本科部分协作计划输出省协作计划输出规模协作计划输入省及输入规模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合计7000092002300158001860018008700180011800天津市6000789 197 1354 1594 154 746 154 1011 辽宁省7000920 230 1580 1860 180 870 180 1180 吉林省3000394 99 677 797 77 373 77 506 黑龙江5300697 174 1196 1408 136 659 136 893 上海市4000526 131 903 1063 103 497 103 674 江苏省90001183 296 2031 2391 231 1119 231 1517 浙江省3200421 105 722 850 82 398 82 539 福建省4000526 131 903 1063 103 497 103 674 江西省5100670 168 1151 1355 131 634 131 860 山东省7300959 240 1648 1940 188 907 188 1231 湖北省5000657 164 1129 1329 129 621 129 843 广东省7000920 230 1580 1860 180 870 180 1180 海南省800105 26 181 213 21 99 21 135 重庆市3300434 108 745 877 85 410 85 556 二、高职(专科)部分协作计划输出省协作计划输出规模协作计划输入省及输入规模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合计50000 6500 1700 11200 13400 1200 6300 1200 8500 天津市5000650 170 1120 1340 120 630 120 850 辽宁省5000650 170 1120 1340 120 630 120 850 吉林省2000260 68 448 536 48 252 48 340 黑龙江4200546 143 941 1126 101 529 101 714 上海市2000260 68 448 536 48 252 48 340 江苏省5600728 190 1254 1501 134 706 134 952 浙江省3000390 102 672 804 72 378 72 510 福建省3000390 102 672 804 72 378 72 510 江西省1500195 51 336 402 36 189 36 255 山东省7000910 238 1568 1876 168 882 168 1190 湖北省4000520 136 896 1072 96 504 96 680 广东省5400702 184 1210 1447 130 680 130 918 海南30039 10 67 80 7 38 7 51 重庆市2000260 68 448 536 48 252 48 340 注:天津等14个省市协作计划输出规模,是在保持2009年常规生源计划(不含“协作计划”)规模和结构基础上,面向山西等8个协作计划输入省区承担的生源计划数[责任编辑:moninf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教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教育视频高清大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要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11:12:00 | 点击80次 |
文章正文:为什么要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协作计划?答:由于历史形成的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平衡,部分省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各省录取率存在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做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决策部署。2008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启动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专门安排增量计划,由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录取率较高省份的承担,面向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录取率较低的中西部省份和人口大省招生。通过多年努力,省际高考录取率差距明显缩小,2015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15.3个百分点缩小到5个百分点以内。/zixun/11146.htm为什么要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欢迎您发表评论,谢谢。
资讯来源:
【相关教育考试资讯】1. 图原创2. 3. 4. 5. 图6. 图7. 图8. 9. 图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中国高校“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成效分析
——“985工程”高校为例
日 11:26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
作者:张小萍 张良
内容摘要:本研究利用2012年、2014年中国“985工程”高校计划招生数据,考察高校“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成效。研究发现,“招生协作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随之增多,省际差距逐步缩小。承担协作计划输出省份增加了在中西部地区和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省份的跨省招生名额。与2012年相比,2014年协作计划输出省份“985工程”高校招生减少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协作计划输入省份招生增长接近12个百分点。“招生协作计划”的实施,大幅度增加了中西部地区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高校招生;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小萍,陕西咸阳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财政,北京 100088;张良,浙江舟山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美国 宾州  内容提要:本研究利用2012年、2014年中国“985工程”高校计划招生数据,考察高校“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成效。研究发现,“招生协作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随之增多,省际差距逐步缩小。承担协作计划输出省份增加了在中西部地区和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省份的跨省招生名额。与2012年相比,2014年协作计划输出省份“985工程”高校招生减少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协作计划输入省份招生增长接近12个百分点。“招生协作计划”的实施,大幅度增加了中西部地区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关 键 词:高校招生 中西部地区 招生协作计划  标题注释: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中美高等教育捐赠制度比较研究”(EFA110346)。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由于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部分省份学生入学机会仍相对偏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从2008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推行了“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①(简称‘协作计划’)”。2008年全国共安排协作招生计划3.5万人,由办学条件较好的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山东、湖北、广东、海南和重庆等11个省市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承担,面向升学压力较大、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内蒙古、安徽、河南、甘肃、贵州等5个中西部省区招生。天津、浙江、山东、广东四省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均承担4000人以上的“协作计划”;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均承担2000人以上的“协作计划”。2009年“协作计划”扩大到6万人,比2008年增加专科生2.5万人,协作计划输出省份增加到14个,比2008年新增江苏、福建和江西省,输入省份增加到6个,比2008年新增了山西省。2010年全国共安排协作招生12万人(其中本科7万人),继续由高教资源丰富且录取率相对较高的14个协作计划输出省市承担,面向升学压力较大的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广西、云南、贵州和甘肃等8个中西部省区。2011年,教育部安排协作招生继续增加到15万人。在“协作计划”的直接影响下,中西部考生入学人数比2007年增加约52万人,8个“协作计划”输入省的高考录取率均超过60%,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10个百分点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出《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决定自2012年起,“十二五”期间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招生计划,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13年,国家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2014年,“协作计划”总量增加到20万人,其中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承担13万人,高职院校承担70万人。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中不同地域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差异较大,能否进入“985工程”高校成为家长、学生、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中国38所“985工程”高校②为例,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1)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对中国“985工程”高校招生的省际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协作计划”对中部人口大省、西部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差异、省际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等。(2)运用模型测算中国高校“协作计划”实施成效,包括高校录取率与招生变化的二维关系分析,招生计划输出省③与招生计划输入省④实施“协作计划”的政策效果分析,通过对区域招生重心的测算判断未来全国招生发展趋势。  二、“985工程”高校招生分析  (一)“985工程”高校属地化招生差异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是导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地区不均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985工程”高校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部分省会城市,西部省份仅拥有7所,呈现显著的地区分布差异。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天津、山东、广东、福建、浙江。中部地区分布在湖北、湖南、安徽;西部地区分布在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珠江三角洲拥有优质高等学校资源相对较少,除广东外其余省份均无分布,这与珠三角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脱节。而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如河南、江西、山西均无“985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发展至今有16年,但中央财政无法全部财力支持这些学校发展,地方政府给予高校资金、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支持,部分“985工程”高校在招生中对本省学生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即属地化招生。表1统计了2012年、2014年“985工程”高校在各省份属地招生比例⑤以及对本省的贡献率⑥。  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属地招生比例较高,且占四成以上。如华南理工大学在2012年和2014年属地招生比例均最高,2014年,在“协作计划”的影响下属地招生虽有所减少,但仍保持在46%以上;中山大学、浙江大学这两年属地招生比例均保持在40%左右。与此相反,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属地招生比例均较低。其中,中央民族大学属地招生比例仅维持在2%左右,是属地招生比例最低的高校,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属地招生比例仅为5%左右。依据教育部出台的部属高校属地招生计划比例不超过30%的要求,目前属地招生比例超过30%的省分布在浙江和广东。属地招生比例保持在25%-30%的高校有3所,分别是厦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两年属地招生比例也有不同幅度减少,但依然徘徊在25%左右。与2012年相比,2014年“985工程”高校属地招生比例发生了较大调整,有26所高校属地招生比例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减少均超过6个百分点,山东大学减少5个百分点以上。与此同时,有12所高校属地招生比例有所增加。其中,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比例增加超过3个百分点,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属地招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高校的本省贡献率与高校在属地的录取总人数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高校在属地录取人数越多对生源地贡献度就越大。从“985工程”高校对本省贡献率来看,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对本省贡献率较多。其中,浙江大学对本省贡献率接近四成左右,其他3所高校对本省贡献率保持在两成以上。北京地区8所“985工程”高校的本市贡献率保持在1个百分点左右。四川大学是“985工程”高校中招生规模较大的高校,其属地招生比例和对本省贡献率仅保持在14%左右。湖南作为考生大省,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属地招生比例和对本省贡献率不足4个百分点;地处安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属地招生比例和对安徽贡献率均保持在15个百分点左右;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陕西贡献率均保持在7%左右;兰州大学属地招生比例和对甘肃省贡献率保持18%-23%。“985工程”高校在各省份地域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在招生过程中本省偏向性是导致高校招生省际差异的重要因素。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毕雁)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
日 12:3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宗河
内容摘要:中国教育报北京5月 5日讯(记者宗河)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6万人,将由中央部门和地方“211工程”学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承担。《通知》要求,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由各省份在本科一批招生的本地省属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低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通知》强调,对招生办学行为不规范和办学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校,主管部门要坚决调减招生规模并限制跨省招生,情况严重的要暂停招生。
关键词:管理工作;招生计划;计划安排;协作计划;支援;编制;中西部省份;普通高校;生源计划;印发
作者简介:
  2016年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通知印发  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  中国教育报北京5月5日讯(记者 宗河)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6万人,将由中央部门和地方“211工程”学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承担。  根据《通知》,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其中本科14万人,由北京、天津、江苏等14个省份的公办普通高校承担,面向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10个中西部省份招生。  《通知》要求,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由各省份在本科一批招生的本地省属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低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2016年升学压力较小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应在上年常规跨省生源计划和2016年协作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份的生源计划。  《通知》强调,对招生办学行为不规范和办学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校,主管部门要坚决调减招生规模并限制跨省招生,情况严重的要暂停招生。加强对普通高校举办预科班的管理,未经教育部批准,高校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预科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李中平 实习)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援中西部协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