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国际武术节第四次武术节什么时候主持

编辑:佩佩 来源:厦门日报

  8月2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2018年“美岁天地杯”第七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昨日在集美嘉庚体育馆圆满落幕,在为期4天的赛程中,6000多名境内外好手在这里切磋交流,打造了一场国内武术名师、武术精英、厦门本土武术爱好者、境外武术好手展示风采的武林盛会。

  选手收获奖项 集美收获人气

  随着比赛结束,大赛奖项花落各家,比赛除了决出各项目的个人金银铜牌之外,在武术套路比赛方面,产生了武术最大团队奖、团体名次奖、个人全能奖、武德风尚奖;在跆拳道比赛,产生跆拳道品势王中王奖、顽强拼搏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奖项。

  除了武术套路比赛、跆拳道比赛和武术段位制考试之外,组委会还配套举行了开幕式武术节目展演、人文集美行、太极拳讲座及指导活动,让与会选手嘉宾在感受武术魅力的同时,领略到集美建设成就和人文魅力。

  集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

  今年是集美区第二次参与主办国家级的厦门国际武术大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汇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朝晖,副区长黄颖等分管领导对赛事组织和安保工作作出部署。区政法、宣传、公安、交警、卫计、文体等部门全力做好宣传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了赛事有序推进、圆满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独家冠名单位厦门海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国贸商城·美岁天地作为集美的城市综合体,在集美区大力推动武术运动的环境下,以促进武术文化在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企业使命,为推动全民健身提供全力支持赞助。

  青海省八门拳传人杨学海:

  在高原上磨练成长为武术高人

  开幕式上的武术展演云集了各门各派的高手和“掌门宗师”,一展大江南北的武术精粹。其中,青海省八门拳研究会主席杨学海就带来了南方地区甚为罕见的八门拳。在展演中,头戴回族特色礼拜帽的杨学海拳势犀利,张弛有度,尽显八门拳“拳疾如风”的特色,看不出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

  杨学海介绍,八门拳在西北地区流传较广,最早以三国诸葛亮的“八阵图”为依据创造,在西汉时期从中原传入,但仅限于军队中,而后慢慢传播到民间。

  从13岁就开始习武的杨学海曾师从过一众名师。在漫长的习武生涯中,他还当过专职司机。“那时候,我出车到哪,就练到哪。夜里练功,第二天白天再出发。”杨学海说,从空气稀薄的高原,到人迹罕至的草地,都成为他的练武场所。

  退休后,他更加专注练武。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和锤炼,身为八门拳第六代传人的他,已完整系统地继承和掌握了八门拳的拳法,并成为青海省为数不多的武术八段。为让八门拳薪火相传,他积极致力于教学工作,据粗略统计,目前所教人数已超过千人。

  哥斯达黎加选手 白马可:

  学过空手道跆拳道在武术中才找到“真我”

  人口只有四百多万,连续两届杀入世界杯决赛圈,让不少人认识了哥斯达黎加这个拉美国家。这个国家不仅有足球踢得好的,也有中国武术练得好的。

  中文名叫白马可的哥斯达黎加小伙,此次代表河南大学前来参赛。在赛场上,他身着飘逸白衣,整套动作刚劲有力,行云流水,宛若一位身法矫健的河南少林武僧。此次他在比赛中展示了九节鞭、传统少林拳和洪拳等武术套路,把个人项目一等奖和二等奖收入囊中。

  白马可告诉记者,他最早是在哥斯达黎加接触到武术的。在习武之前,他先后学习了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但直到遇上了中国武术,他才在其中找到“真我”。也正是因为对武术的痴迷,他慕名来到中国河南这个有着悠久武术文化的地方研习武功。

  其实,早在两年前,他刚到中国学习武术不久,就曾参加过第五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这两年间在中国的历练,让他成长不少,也斩获了国内不少武术赛事的奖牌。再次来到厦门,他不仅收获了好成绩,还代表外籍选手参加了开幕式展演,让自己的功夫梦在舞台上绽放光芒。

  非洲贝宁选手太极:

  决心在故乡办一所专业武术学院

  提到西非国家贝宁,可能不少人会感到陌生。事实上,贝宁是中国在非洲的好伙伴,近年来两国间贸易平稳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武术文化也在这片西非土地上广泛传播。

  此次代表上海体育学院参赛的黑人小伙太极就来自贝宁,参加了太极拳项目比赛和开幕式展演。他对记者说,自己在七八岁时就在贝宁的中国文化中心接触到中国武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更把自己的中文名起为“太极”。通过刻苦的训练,他在非洲地区的武术锦标赛上崭露头角,成为非洲武术冠军。而一个更大的梦想在他心中酝酿——在贝宁办一所专业的武术学院。带着这个梦想,他远赴中国留学,在上海体育学院研学了体育管理和体育新闻等专业,一直读到了博士生。

  他表示,在贝宁有着大批的武术的拥趸,但武术的教学不够完善,武术配套产业也不够发达。而他的目标就是要把在中国的所学带回故乡,帮助热爱武术的人实现梦想。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部部长刘志华:

  推动武术国际交流发展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向全世界倡导着自然和谐的理念,成为对外宣传中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从2012年开始,厦门市成功举办了七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赛事规范程度越来越高、赛事品牌效应越来越大。本届赛事共有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韩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爱好者齐聚切磋武术技艺、传播武术文化,大赛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武术健儿交流切磋展示和分享的平台,有力地推动武术的国际交流与发展。

  市体育局局长傅一民:

  打造我市体育新名片

  厦门市体育局作为本届大赛的主办单位之一,和众主承办单位等携手打造了一届参赛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组织水平好的精彩赛事。近年来,一年一度举办的厦门国际武术大赛,已经在厦门传统品牌赛事当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是市体育局每年重点筹划的赛事。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期,厦门国际武术大赛按照政府主导、协会承办、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和全民健身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为厦门市一张体育新名片。

  集美区政府副区长黄颖:

  彰显集美一精神三文化

  厦门国际武术大赛连续第二年“牵手”集美,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武术文化内涵,彰显集美一精神三文化(即嘉庚精神、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的人文特质。同时,厦门国际武术大赛这项品牌赛事,不仅能展现集美区举办国际性大赛的水平,传承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更重要的是能展示作为嘉庚故里、百年学村的集美区独特的人文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促进体育康养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为集美带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市体育局原巡视员、市武术协会会长颜智伟:

  竭尽全力打造武术品牌赛事

  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作为国家级的赛事,经过七届的打造,已经成为我市一项传统品牌赛事之一。本届赛事规模更大、竞技水平更高、组织水平更好、品牌更具权威性。厦门市武术协会作为赛事为主承办单位,在主承办和协办单位的支持指导下,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和做好赛事报名、赛事宣传、竞赛组织、赛事安保、赛事接待等工作,在确保赛事圆满成功上、在打造武术品牌赛事上,竭尽全力,有效地推动了国家武术运动整体水平的提升,推动了厦门市乃至福建省武术运动的发展。

  如何练好太极拳?“八法五步”是什么?

  赵文卓“恩师”来授艺

  如何练好太极拳?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太极八法五步”又是什么?作为本届大赛另一项配套活动,组委会力邀国内武术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吕韶钧,在赛事期间为选手来宾带来实用的太极拳讲座和太极拳现场指导。

  据介绍,吕韶钧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研究中心主任,而他另一个身份,是著名武术演员赵文卓就读北京体育大学时的教练。吕韶钧在武术理论与实践方面研究颇深,近年来主持创编了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宣传推广的太极拳普及套路“太极八法五步”。

  在约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吕韶钧边讲解边演示,全程都没有坐下,而他深入浅出又不失幽默的讲解让现场爆发阵阵掌声。吕韶钧从“太极八法五步”创编目的、如何创编、如何练习等角度展开讲座,让到场的听众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吕韶钧表示,太极拳套路门类较多,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为了能让太极拳在推广上形成势能,国家创编了“太极八法五步”,立足简洁、易学、内外兼修的原则,适合普通人群了解、掌握太极拳要点。目前已在全国普及推广并得到好评,还将逐步向国外推广。

  关于如何练好太极拳,掌握正确规范的“八法五步”,吕韶钧除了介绍理论方法,还亲自来到赛场边,从实践角度对太极拳爱好者进行现场指导。

  武术套路比赛重要奖项名单

  厦门市海沧区五祖拳协会

  1.广西百色市武术协会

  2.陕西咸阳东洲武术学校

  3.厦门市同安区武术协会

  4.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

  5.厦门市鹭福武术俱乐部

  6.金门太极拳金沙队

  7.厦门市思明区武术协会

  9.河北南皮县八卦掌研究会

  10.山东青岛雄风武术馆

  11.厦门市精斌武术俱乐部

  12.澳门福建小学队

  13.泉州晋江市许玉丰太极拳培训中心

  14.厦门鑫子龙武馆

  15.江苏天道武馆

  1.厦门市海沧区五祖拳协会

  2.厦门鹭福武术俱乐部

  3.厦门市同安区武术协会

  4.厦门精斌武术俱乐部

  5.厦门鑫子龙武馆

  6.厦门群英武术代表团

近期,第七届澳门国际武术节暨澳门国际武道大赛在澳门理工学院举行,池州学院16休闲体育专业李雪宇同学参加了中华短兵项目比赛,并获得60--70公斤级冠军(指导教师:刘德森)。

此次比赛由澳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主办,共有来自英国、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近10个国家的175个代表队,逾2000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共设有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截拳道格斗、健身气功、中华短兵、跆拳道竞技等多个中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特约通讯员:檀向群)

  由澳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主办的第七届澳门国际武术节暨澳门国际武道大赛25日在澳门理工学院体育馆开幕,共有175个代表队的逾2000名选手参加武术套路、散打和跆拳道等项目的比赛。

  主办方表示,本届武术节以“推进国际武术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提高技艺”为目的,以“崇德尚武,弘扬中华功夫文化”为宗旨,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林好手交流切磋,并感受澳门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武术名家表演。本届武术节为期三天,还设有截拳道格斗、健身气功等多个中外经典民族体育项目的竞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门国际武术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