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许小年教授的熊市高论所讲,以下哪些经济学家属于奥地利学派

“SAIF- CAFR金融名家讲堂”许小年教授剖析金融危机对经济学的挑战 | SAIF& 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精神理论:问答
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精神理论:问答(2)
刘业进:柯兹纳刚开始是比较强调套利,后来加入了跨期协调。
冯兴元:熊彼特是去创新。熊彼特跟哈耶克和柯兹纳的差别是。熊彼特是从一个静态通过创新走向另一个静态。从一个循环流转升级到另外一个更高层面的循环流转。两个循环流转都是静态的均衡。他通过创新,从这个静态的均衡,到另外一个静态的均衡。尽管他说的是动态竞争,实际上他是基于静态均衡说的。还有一个就是刘业进教授也讲到的,企业家也是会犯错的。企业家的过程是预期,你的预期是容易犯错的,但是由于它背后是自发自取,所以它有一个开放思错的过程,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开放思错在市场经济里面是很重要的。开放思错是也是自发自取的特点。我的评论就到这里。
毛寿龙:奥地利经济学的核心就是自由。自由是首先讲主管价值观。所谓主管价值观就是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自己留着了。所以如果是关注客观价值观都不是奥地利经济学,所以首先讲你自己喜欢什么,这是第一层次。在主管价值的基础上,我们用权利把自己保护起来,保护自己的生命权,言论自由权,财产权,保护所有的权利,当我们有盔甲的时候,就不用把我们自己放到笼子里去了。有的官员,都把外在的价值观置于自己的价值观之上,有些企业家也把金钱这种外在的价值观置于自己的价值观之上。所以他们就把一个一个的进到牢子里去了,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权利。因为他们没有和别人的民主的价值准则来确定权利与权利之间的边界。而是用自己的钱去和别人的钱,尤其是第三方有伤害性的钱权,来把自己的权利变的大大的,于是就又把自己放到笼子里去了。自由的第一层次就是你自己一定要变得很强大,有很好的体力,有很好的酒量,有很好的学识,能看见未来,把握现在,当你把握住现在,你才能交更多的朋友,有更多的力量。当你有很大的力量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去跟别人谈平等。当你自己很弱的时候,没有钱的时候,没有体力的时候,你跟别人谈平等,只能是说说而已。当你自己有力量的时候,你跟别人谈平等,这种责任感是有支持的。所以在公共场合,在有三个人以上的场合,如果你要确立一个规则,你必须要有力量。
奥地利学派的形成可以1871年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的出版为标志。该书一出版,即对英美世界处于统治地位的英国经济学构成了一系列挑战,也对德国主流经济学派历史学派经济学构成了挑战。门格尔把经济学视为个人选择的理论科学,推演出了一系列普遍规律。他在英美世界复兴了&经院哲学&法国&式的经济学。而且经过他的努力,这种理论更加巩固。但是,当时德国历史学派排斥理论和普遍规律,认为经济学只是经验科学,不过是一种数据的堆积,目的在于为国家服务。门格尔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推演、总结出他们认为的普适价值和普世规律,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总是让人推演出一国的特殊论,尤其是德国特殊论,或者&德国模式&。如果放在中国,就容易推演出&中国特殊论&,甚至&中国模式&。但是,一国&特殊论&或者&模式论&容易以偏概全。中国经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自由有所增进和维护以及经济运行环境较为稳定的结果。所谓的&中国模式&论总体上是指通过维护某种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并结合以威权政治控制来推进经济增长。但是,如果这是模式的话,其名称就得改叫&东亚模式&了,因为东亚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早就如此行事。经济发展实际上遵循&天下模式&,它包括两大部分的因素:一是经济自由的增进和维护;二是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定环境。它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最初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威权政府或者宪政自由体制均可在实现以上两个因素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到了一定阶段后,要实现较高水平的人均收入,则需通过宪政自由体制来增进和维护经济自由,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同时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威权体制往往做不到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甚至会束缚生产力。这样一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不能进一步大幅往外拓展,就难以跳出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柯兹纳迄今为止出版了17部著作,其中最经典的作品为1973年出版的《竞争与企业家精神》(Competition&and&Entrepreneurship)和1992年出版的《市场过程的含义》。《竞争与企业家精神》系统论述了市场过程、竞争与企业家精神。柯兹纳有关这三个相互关联方面的基本原创性思想,总体上包括在此书中。《市场过程的含义》梳理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思想发展脉络,其主线仍然是对这三个方面的奥地利经济学思想发展的梳理和分析。可以说,该书更为系统地总结了《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中有关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市场过程的含义》一书还超出了《竞争与企业家精神》。《市场过程的含义》一书尤其得到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著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彼得&贝奇(Peter&Boettke)的高度推崇。贝奇教授几度提议推荐柯兹纳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他认为,在柯兹纳的作品中,上上之作当数《市场过程的含义》。该书梳理和解释了价格和盈亏这些引致市场变量与嗜好和技术等基本市场变量之间的系统关系。根据贝奇的解释,在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理论里,市场是一种没有终结的对来自交换的共同收益机会的企业家发现过程。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点,基本的嗜好和技术可能性变量展示了对价格和盈亏这些引致变量的强大拉动。而且即便没有任何干预性变化,来自交换的收益的诱惑也足以引致变量与基本变量看齐。但是市场过程是一种不间断的变化,而且由于嗜好和技术可能性持续变化的性质,引致变量在永远趋向基本变量方向的过程中从来不是相当完善地映射基本变量。
孙春明:米瑟斯认为垄断价格对消费者主权是一种伤害。这种伤害绝无贬抑,也无需纠正,仅仅思一种描述。形成垄断价格,要求1:垄断2:垄断者认识到限制销售的利益高于开放销量,并实际上这么做了。
冯兴元:奥地利学派的竞争观是。垄断在长期不可维续,只有存在开放市场。哈耶克对竞争的界定借用了另外一个学者的一句话。垄断是请户的。但是对宽容度,各学派不一样。  
正在读取...
赞助商广告奥地利学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当前位置: >
许小年教授:互联网思维很荒唐
许小年教授:互联网思维很荒唐
  来源 / 信托圈
在许小年看来,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未划清的今天,种种改革措施会遇到重重阻力,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将十分有限,在长期低增长环境下,企业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特别是文中许小年对企业转型的思考,是十分中肯和锐利的。
【IT时代周刊编者按】本篇是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教授的最新演讲实录。在演讲中,许小年仍然保持了直率敢言的风格,就当前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分析、企业如何转型这三个题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看来,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未划清的今天,种种改革措施会遇到重重阻力,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将十分有限,在长期低增长环境下,企业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特别是文中许小年对企业转型的思考,是十分中肯和锐利的。
下午,许小年教授在深圳&湘籍精英 高端会聚&上作了主题为《解读两会后中国经济政策和民企发展》的演讲。以下为观点摘要:
GDP我已经很长时间不看,和在基层看到的现象有很大出入。不看GDP看什么呢,克强总理在回答国外记者提问的时候,讲他也不怎么看GDP,他看三个指标判断中国形势:发电量、铁路货运总量、中长期贷款。
美国经济恢复的势头较好,复苏正处于上升通道,如果大家做世界投资的话,建议增持美国资产。欧洲仍然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挣扎。而日本的经济是长期半衰退状态,已经持续20年,安倍经济学不能解决日本的机构性问题,个人不看好日本经济。而中国经济刚刚开始下行。
网上有句话很传神,政策的基调是微刺激。过去温总强刺激,现在强总温刺激。
上面长官下命令也很难克服下面既得利益的阻力,本人信心不足。在自贸区开放资本账户,反对者会说过快的自由开放影响国家安全,会冲击资本市场,不能开放,而这些人大多是政府部门,一旦开放他们的作用就没有。银行也反对,别人冲进来把他的蛋糕分掉,这都是既得利益,从几个大银行要围堵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就可以看出。
把握不住政策、维稳大不了少赚,而扩张的风险是现金流断掉,我认为断粮的影响远远大于踩空。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金融机构是保守的,要控制风险,融资会比以前更困难,企业更应该保守经营。在现有市场和现有产品这一端保守经营。
巴菲特投资了一家中国公司,我通过这家公司联系上去拜访巴菲特,他的办公室很小,只有一个沙发、一个桌子,桌上放了一台电脑,满桌子上都是研究报告。人的享受是没止境的,荣耀上帝是没止境的。巴菲特只把财产的1/4给了子女,3/4都捐献给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做慈善事业。因此,要把企业做好,中国企业家应该认真思考建设自己的内心世界。
互联网思维是很荒唐的提法,本人是不太(认可)。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众多的创新之一,人类第一大创新是蒸汽机,但我没听过有蒸汽机思维,随后是铁路、电子,也没有提到思维,国外根本没有互联网思维,我们经常忽悠别人也把自己忽悠进去&&
许小年演讲全文如下,信托圈提醒: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其本人审阅,信托圈有删减。
今天和大家交流三个题目:当前经济的形势、个人对经济政策的分析、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如何做到转型。
一、 经济的情况,中国经济在明显放缓。
今年一季度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明显放缓。官方数据GDP是7.4%,但是这个数字准确性很难考证,GDP我已经很长时间不看,和在基层看到的现象有很大出入。不看GDP看什么呢,克强总理在回答国外记者提问的时候,讲他也不怎么看GDP,他看三个指标判断中国形势:发电量、铁路货运总量、中长期贷款。这些数字和我们在微观层面观察更加一致。中国经济的放缓速度不是7.7%到7.4%,应该以百分点来记,和去年相比,至少低1-2个百分点。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的明显放缓?
有多种因素: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产能过剩,中国在过去的十几年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度放慢,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也就放慢。
而固定资产投资明显放慢的原因:
1.产能过剩、投资乏力。是投资超过消费的情况下,投资形成的产能在市场上无法消化,各行各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过剩产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非常谨慎,在传统制造业最为明显,现在在基础设施方面也过剩了,房地产等等,过剩是全面的现象。在这种压力下企业不敢茫然投资,投资无法找到市场销路,造成亏损。
2.消费。我们都知道,在投资疲软的时候可以靠消费来拉动,但是,消费要有一定的支持,消费的驱动力是靠收入,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居民的收入是落后于GDP的增长,因此消费很难弥补投资的损失。
3.全球经济危机,外国需求减退。世界几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在这四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只有美国经济恢复的势头较好,复苏正处于上升通道,如果大家做世界投资的话,建议增持美国资产。欧洲仍然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挣扎。而日本的经济是长期半衰退状态,已经持续20年,安倍经济学不能解决日本的机构性问题,个人不看好日本经济。而中国经济刚刚开始下行。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的三个方面都不是很乐观,我想强调的观点是,在需求方不是很乐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放缓没法在短期之内得到扭转。也就是,我们将长期面对一个低增长的宏观环境,因为刚才所做的需求分析,背后的决定因素不能在短期得到扭转。
不能在短期得到扭转的原因:
1.先看下投资,疲软是因为产能过剩,在过剩产能没有消除之前,投资很难恢复。过剩产能如何消除?一般的市场化办法是结构调整、兼并、倒闭关门,那设想下,有多少企业要倒闭、多少工人要下岗,因此结构调整是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在短期内不可能完成,我们的产能不是过剩5%、10%,而是过剩20%、30%,最严重的行业要过剩50%,这些产能不消除没有人敢投资,除非找到新的增长点,在新的行业产能还不过剩。因此下一轮投资的高峰要等过剩产能基本消除才能到来。
2.再看消费,消费也不会很快起来,因为消费依赖收入的支持,而在过去十几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克强指数一,发电量,2008年以前跌入谷底,在08年极具反弹,因为四万亿,而四万亿的效果像打鸡血,亢奋状态不能持续很长时间,09年发电量增长率迅速下跌,跌到2012年下半年,发电量又起来了,原因是四万亿2.0,由于没有大量媒体报道,四万亿2.0仅有少数人知道,(四万亿出台没几天,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批评四万亿,现在出台四万亿是饮鸩止渴,理所当然没被发表,在过后很长时间才被发出来。)打鸡血的经济不能维持太长时间,四万亿2.0的效果持续时间更短,今年一季度发电量再度掉头向下,我认为全年都将继续下滑。
不是靠经济的有机增长,而是靠政府来拉动内需,不可能扭转经济运行的方向。可持续增长的引擎在企业,在于企业效率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政策性的刺激,只能维持短暂的繁荣,即使政府推出四万亿3.0,效果也是昙花一现。企业不必过于关注宏观政策,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克强指数二,铁路货运总量。带给我们的信息和发电量完全一样。在政策刺激逐渐消退的情况下,经济按照原来的轨迹继续下滑。我们已经进入低增长的时期。
消费不会短期带给我们惊喜,看下国民收入分配。数据来自清华大学两个教授的研究。
百姓的收入不是没有增加,而是落后于政府收入的增加、GDP增长、企业的生产能力增长,于是出现消费内需不足,是相对不足,是相对于生产能力(有钞票支持)的内需不足,如果这个趋势再持续,消费会更加疲软。改变这一现象,可采取全面减税,减少政府收入、增加百姓收入。收入分配是明感的经济和政策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调整,结论是中国经济的低增长要持续较长时间。企业家要对这个冬天的做好充分的估计。
二、个人对当前政策的分析
网上有句话很传神,政策的基调是微刺激。过去温总强刺激,现在强总温刺激。
强总为什么微刺激,有几个原因:
1.政府已经意识到四万亿强刺激的负面后果(个人猜测),大量产能过剩、浪费、贪污腐败、更严重是打乱了企业的预期,阻碍了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我曾参加一个钢铁企业的年会,大概是四万亿之后两年,一国有钢企的老板说四万亿把我们坑苦了,本来在四万亿之前,我们准备调结构,把低端产品、低附加值产品淘汰掉,增产高端和高附加值产品,突然四万亿下来,低端的螺纹钢、建筑钢最赚钱,订单忙的生产不过来,钢厂很难受,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不够,要不要扩建,做企业的看不了那么远,本来都要淘汰了,反而扩建、扩大低端产能,现在全过剩了。(有钢企老板问政府什么时候再出政策,我说你吃苦还不够啊,还要受二遍罪?)政府不能干预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刺激的效果。
2.政府也没有四万亿的资源了。没钱体现在地方政府大量的负债,中央政府还有钱修修高铁,高铁没有收益,投资不能回收,政府没钱。
3.本届政府把经济增长寄托在新的改革红利上。确实推出一些改革措施,开放国有部门,宏科经济,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等等。
不管什么原因,我认为在近期政府不会再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性政策。对于这一点,克强总理、央行行长、财政部都表明了态度。因此,我们不要把企业的未来寄托在政府的政策上,要踏踏实实把企业做好。
下面我们分析下到目前为止的一些改革措施,及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都是很正确的,比如,混合着所有制、借助市场和民企来改造国企,开放行政垄断行业、中石化开放下游的加油站、铁道部开放投资,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现在注册公司手续大大缩短,工商税务的障碍减少很多,但是方法上还是值得商榷。
值得商榷在于,1.对于混合着所有制和开放行政垄断行业来说,要解决民间资本的产权保护问题。据我所知目前的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比如就,加油站开放30%股权,让你当小股东,有学生问我可不可参与,利益怎么能保证,董事会能不能有席位,得到的答复是没有,那么参与的角色是什么,只是出资人,小股东不可能改变国有大股东的想法,那么权益就没办法保护。因此,简单的开放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有有效的民间资本的产权保护。
我建议,a.过去明显的冤假错案要平反,比如一些侵犯产权的事件。一些民营企业家把资金转移到海外,就是认为国内的环境不安全。我在加州3个月,所到之处基本可以不讲英文,满大街中国人,不只是游客,看到的中国人买房子、找律师办移民,把资金转移到外面,美国人抱怨,房价都让中国人推上去。民营企业家把资金转移到海外是认为国内的环境不安全。b.推荐司法改革,建立独立的、透明的司法体系。经济的改革,如果没有司法和政治的配合,不会达到所设想的结果。
2.第二个在改革方法上可以商榷的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是不是足以克服既得利益的阻力?
到目前为止的改革,比如,上海自贸区没有实质的变化,只是周边的地皮被吵起来,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推进中,但没有显著进展。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既得利益的阻力。上面长官下命令也很难克服下面既得利益的阻力,本人信心不足。在自贸区开放资本账户,反对者会说过快的自由开放影响国家安全,会冲击资本市场,不能开放,而这些人大多是政府部门,一旦开放他们的作用就没有。银行也反对,别人冲进来把他的蛋糕分掉,这都是既得利益,从几个大银行要围堵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就可以看出。
因此,对于改革红利,要有一个很现实的预期,阻力不能低估。在这个情况下,企业怎么办?&&为漫长的冬天做好准备。
在长期低增长环境下,企业怎么应对?
1. 短期:收缩战线,回收现金,宁可踩空,不要断粮。
把握不住政策、维稳大不了少赚,而扩张的风险是现金流断掉,我认为断粮的影响远远大于踩空。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金融机构是保守的,要控制风险,融资会比以前更困难,企业更应该保守经营。在现有市场和现有产品这一端保守经营。
2.中长期:要思考转型,意识到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今天依靠低成本扩张、抢占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低成本获取技术的时代也结束了,不会再有市场等着大家去占有,要告别旧时代,面对新时代。过去的后发优势是可以照抄,用低成本获取市场上现成的技术,买个麦克风就可以照抄照做,而如今的产品的抄不来的,买一百台苹果手机,你还是不会做,现在的技术不可能用低成本获得,劳动力成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由麦克风转向智能手机时代是巨大的挑战。创新和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不是成本。因此,做企业一定要思考转型。
企业转型谈了很多年,但成功的案例还是少数。我所观察出的原因是,我们的企业还没有到生死攸关的时候,日子还过得不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是时候思考转型了。影响企业转型的潜意识是&做大永远优先于做强&,潜意识根深蒂固,因为大企业可以得到政策的优惠、更好的法律保护,规模大似乎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而不是好和强。在过去,当我们有现成产品和技术的时候,做大很容易,发展起来顺风顺水,而现在市场饱和,成本上升,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获取越来越困难,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做大变得困难。
转型最困难是观念的转变,企业家要在哪些方面转变观念?
转变1.中国的企业家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个人价值不是由自己来确定尺度,是由客观衡量标准决定的。
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但成功的标准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钱。不光是企业家,很多中国人都是这样,在社会上,孩子要上名校、职业经理人年薪多少、企业家有多少资产,在这种衡量尺度下,孩子要努力学习上名校,创造力极差,企业家除了赚钱没有其他乐趣,个人价值的体现是企业大、赚钱多,而不是生活幸福和内心的宁静。反应在做企业上就是追求规模,而不是追求百年老店,原因是内心的贫乏,内心是由别人把货币尺度塞进去填充的,没有内心追求。这是企业转型的一大障碍,做大就没有办法做精和转型。
那么,企业家不追求赚钱追求什么呢?举例国外企业家的心理活动和状态,推荐德国社会主义学家马克思韦伯写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用商业的成功荣耀上帝,经商不是谋求生存的手段也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财富积累只是手段,证明获得上帝的恩赐,因此在经商中心态很平和,可理性的持续经营,对于不信宗教的中国人来说很难理解;2、赚了钱后不会奢侈浪费,而是做慈善事业,比如盖茨和巴菲特,身价几百亿还是勤恳的工作,巴菲特投资了一家中国公司,我通过这家公司联系上去拜访巴菲特,他的办公室很小,只有一个沙发、一个桌子,桌上放了一台电脑,满桌子上都是研究报告。人的享受是没止境的,荣耀上帝是没止境的。巴菲特只把财产的1/4给了子女,3/4都捐献给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做慈善事业。因此,要把企业做好,中国企业家应该认真思考建设自己的内心世界。
转变2.赚钱和创造价值。
赚钱不一定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必然会赚钱。价值创造一是你为市场提供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乔布斯为人类创造了极大的价值,他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知的产品,腾讯是价值创造的公司,微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第二个价值创造是用更低的成本向社会提供了已知的产品和服务。微信在很长时间是赔钱,如今赚钱了,它为社会提供了价值,或迟或早都会承认。企业转型要思考如何创造价值。
例如,阿里金融创造了价值,它带给了我们新的金融产品,方便了中小企业融资,在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阿里是为数不多创造价值的公司,如果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创造价值,或迟或早都要倒掉,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做的是和阿里相同的事情,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但其他公司却没有创造价值,做金融放贷最困难的是征信,小公司无法判断客户的信用,只要能判断客户信用,那么贷款只剩下一系列程序,阿里是如何做信用评级?阿里有海量的数据,在阿里的平台上,交易的数据都是阿里宝贵的金矿,再用数学模型推算,因此阿里可以比较准确的把客户的信用评级算出来,不会盲目放贷,根据风险等级决定贷款数量和利率,使过去没有抵押的公司也能贷到款,这就是阿里创造的价值。而其他小额贷款公司无法以低成本为客户算出信用评级,虽然在赚钱但没有创造价值,因此我不看好他们的发展。
【IT时代周刊批注】有观点认为,阿里等电商企业掌握着企业过去的交易、资金等数据,但它们不一定能完全代表未来的盈利状况。一旦出现大的经济、政策等变故,小微企业仍可能会大面积洗牌,对于涉水互联网金融的电商企业而言风险极大。在中国的情况就是,小微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为3年,差的甚至一年几个月就会关门大吉。一旦放贷额度过大,出现集体&拖欠潮&,对于阿里等而言将打击巨大。
互联网思维是很荒唐的提法,本人是不太(认可)。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众多的创新之一,人类第一大创新是蒸汽机,但我没听过有蒸汽机思维,随后是铁路、电子,也没有提到思维,国外根本没有互联网思维,我们经常忽悠别人也把自己忽悠进去,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IT时代周刊编后】在演讲的最后,许小年教授也对现今火爆的互联网思维做出了评论。如他所言,碎片化的认知、浅阅读的习惯,往往导致浅尝辄止,很多人并没有深入理解互联网的真谛,就开始四处鼓吹,而把互联网片面地理解为免费、口碑、用户至上等,这都无异于阉割传统行业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许小年教授特意提到互联网思维是&忽悠&,也是在对这一说法可能引起的混乱提出作出警示。【责任编辑/刘佳庆】
标签: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精彩评论
豌豆荚也能融资1.2亿美元,看来应用软件竞争,还真是进入吸资的时代了.明确的转型方向,准确的定位,也为豌豆荚带来了收益.
我用小米2S三个月,因不能充电和通话时经常掉线换了两次主板,维修中心人满为患,态度还算好。但我再也不会买小米名下的产品啦!
他们能在10分钟内刷走1000多张车票,他们能在3分钟内抢走30万台小米手机,黄牛党也玩高科技呀.
这里很多大佬都是前几界就来的,每届都能来,证明办的不错.
 最新杂志
 热门排行
Copyright& IT时代周刊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奥地利学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