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怎么锻炼症患者能进行负重锻炼吗

无声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
<font COLOR="#10-5-31
无声的流行病、静悄悄的流行病、静默的流行病都是指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
P)像其它慢性疾病一样,其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年化而上升。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超过8400万。有报导我国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女性为90。48 %,男性为60。72
%,80岁以上老年人绝大多数患有骨质疏松症。此病最大的危险是骨折, 统计结果表明,我国65岁以上的妇女中,有1 / 4 的人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需长期治疗。全国每年约有30多万中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造成髋部骨折,其中有30 %左右因此而死亡。
据2006年全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估算,全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超2亿人存在低骨量问题,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骨质疏松症被国际医学界排在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并列的位置上,是当前的五大疾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丢骨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进行的,骨质疏松也在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往往出现骨折时才被认识,甚至已经发生骨折,但仍然没有想到是骨质疏松引起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老年化现象日趋严重。髋骨骨折已成为慢性病治疗中最缠绵的一种,死亡率极高;妇女每年死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人数已经超过乳腺癌和卵巢癌死亡人数的总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患者没有自我感觉,对潜在的健康杀手浑然不知,也由于不少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症认识不够,因此,医院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只占
%,而有效治疗率比这更低。随着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一个极需重视的社会保健问题。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一旦发生将不可以逆转,也就是说,钙质无法再回到骨骼中使之得以重建。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哪一位医学专家提出能使疏松的骨骼能完全重建的理论,还没有哪一所医疗机构有成功的临床治疗。
医学词典中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骨矿量(质)的减少。确切地说: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质量降低,骨骼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及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也易导致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在我们一生中,骨骼一直处在更新—重建状态之中,35岁(男性40岁)后这一过程会逐渐发生变化,出现骨质流失。女性,尤其绝经后妇女,骨质流失得更快。骨质流失后,原先致密坚硬的骨骼变得疏松脆弱,即称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又称骨少症、骨萎缩
由于骨质疏松,老人的骨骼韧性和强度都减弱,轻微的外力即可引起骨折,主要发生在脊柱(如椎体压缩性骨折)、髋关节(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和手腕部(如桡骨远端骨折),被称为骨质疏松三大骨折。严重者偶然翻身或咳嗽也会引起肋骨骨折。椎骨骨折后可造成驼背,胸椎骨折会使胸廓畸形而影响心肺功能。更为严重的是,髋部(即大腿根部和骨盆部位)发生骨折的老人,骨折一年后,因为褥疮、肺炎等并发症而死亡的病例竟高达30 %,另外还有50 %的人会因此而终身残疾。因此,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是骨折。
骨质疏松症多数无症状,若有症状,多表现为全身疼痛、不适及乏力等,其中以颈肩腰背的疼痛及不适为主。疼痛的性质为钝性痛,时轻时重,可突然加剧,休息后可以缓解或减轻。晨起时症状加重,略为活动后疼痛及不适感会减轻,但如果活动量过大或劳累过度,疼痛及不适感明显加重。咳嗽、打喷嚏及用力排便等均可造成明显疼痛及不适。腰背部骨痛,其疼痛多由骨折或细微骨折而引起。严重时疼痛持续较久,在慢性腰背痛基础上突然疼痛剧烈或活动时加剧,常提示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不易早期诊断,一般当骨矿物质减少30%以上时,X片上才能看到改变。从骨质开始疏松到X片上出现改变,大约要10年时间。
骨密度测定的目的是利用仪器在体外对人体骨骼中的无机盐含量进行测量和定量分析,来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骨密度测定的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有单光子吸收法、双光子吸收法、双能量X线测定法、CT法及超声骨骼密度测定法等,各有其特点。
骨质增生又称骨刺(骨刺就是骨质增生,但骨质增生不等于骨刺)或骨赘。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骨骼在生长发育及其完成功能的过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态,出现异常。骨质增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点,如膝关节的骨质增生常表现为骨刺、关节内游离体和软骨增生等;而脊椎骨上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椎体的唇样改变,压迫神经,产生肢体感觉及运动异常等。
&“骨质增生”也是一种钙缺乏性疾病。钙缺乏,使人体内血钙水平降低,剌激大脑使之发出指令,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就进而使溶骨增加,溶骨后释放的钙进入血液,以提高血钙水平。血钙水平提高后,大脑又发出指令,
使降钙素分泌增加,意图是控制血钙浓度不要再增高,但降钙素又会使血液中的钙向骨骼沉积,加速成骨过程。这种成骨的部位,多数为骨骼的边缘,久而久之,使骨骼自边缘向外增生,如骨剌、骨桥、骨唇样变等。这种骨与关节的退行性改变,是体内适应力的改变,维持体外平衡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骨退行性改变&
骨的退行性改变是指随着人体的哀老,骨骼出现疏松和增生,韧带弹力减退及钙化,关节软骨破坏及剥脱等现象。骨的退行性改变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是突然产生的,而且也因人而异。有的人骨的退行性改变程度发展较快,有的人发展较慢,常不被察觉。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骨的退行性改变是人体发展过程客观规律的表现,是可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
骨关节炎 &
骨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或老年性关节炎等,是骨骼退行性改变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发生率在75岁以上者中为90%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
缺乏户外活动的人 &
户外活动少,接受日光照射不足,将会影响体内合成维生素D;缺乏运动,骨骼缺乏承重和必要的刺激,此时负责骨建造的成骨细胞活性降低,而负责骨更新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建造和破坏失去了平衡,破坏作用占了主要方面,从而造成骨质疏松.太空宇航员、久卧病床的人易导致骨质疏松,皆由于骨缺乏承重和运动所致.
体重低于标准的人&
体重身高计算法: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10%以上者为消瘦.临床研究提示:超重和肥胖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37%,而消瘦者却为47%,瘦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肥胖者(其原因尚不甚明了).因瘦人患骨质疏松症多,所以摔倒时比胖人容易导致骨折.
长期嗜酒的人&
过量饮酒可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酒精(乙醇)会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骨吸收、影响维生素D活化、直接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长期饮酒者,对肝脏的损伤等也是造成骨密度下降的原因.如果每天饮酒超过150毫升,多年以后还可导致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长期吸烟的人&
据调查,每日吸烟20支者,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倍,这一点尚不为许多人所了解.吸烟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
&#9679; 烟碱可促进骨吸收增加,使血钙升高,反而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致使甲状旁腺激素降低,从而导致缺钙;
&#9679; 烟碱还会抑制卵巢雌激素的合成,雌激素合成减少,并促使其分解,影响小肠对钙的吸收和利用等.尤其是妇女吸烟,直接影响雌激素的分泌,更易导致骨质疏松.
不喝牛奶的人
牛奶富含钙质尽人皆知.有人对805人作过调查,其中每天喝250~500毫升,时间在5年以上者有219人,与吃一般食物的586人相比,不喝牛奶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喝牛奶的人,分别为42.3%和33.8%.说明牛奶是饮食中不可忽视的补钙食品.
糖尿病患者易骨质疏松&
糖尿病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软组织钙化、关节周围炎等骨骼病变,统称为糖尿病骨病.糖尿病骨病是糖尿病人骨骼系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骨病的发生与骨的异常代谢有关.实验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成骨细胞的合成及分泌功能严重受损,而破骨细胞功能仅轻度抑制,骨吸收远远超过骨形成,临床出现严重骨质疏松;研究也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从而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构成骨架的基本物质,它的减少将导致骨基础出现问题,钙磷在骨骼中沉积不稳,更易造成骨质疏松。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无可争辨,但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骨病对骨组织的病变不仅无效,而且会使腰椎的脆性病变更加严重.
因病长期服药的人 &
比如,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会导致骨钙丢失。骨钙丢失的程度及骨折发生率与激素用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抗癫痫药、抗肿瘤药等,也会导致骨密度下降,这些人发生骨折的危险性也增加.
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还有&
绝经后妇女、白种人或黄种人中肤色较白者、非自然绝经(卵巢切除)、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小骨架或身体矮小瘦弱者、低钙摄入、胃或小肠切除、营养缺乏、性功能低下、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慢性腹泻、过量饮用咖啡的人等,都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最近完成一项研究,可能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较早地发现骨质疏松的方法:年龄达到40岁的男女,如果白发的比例已多达50%,那么这些人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是一般人的4倍多。此项研究为人们早日发现自己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提供了一项简捷的指标,人们可以据此作进一步的健康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骨骼质量的好坏在儿童期,甚至胚胎时期就决定了。在北京召开的2004国际骨质疏松大会上,专家说:骨骼发生在胎儿,生长贯穿人的一生。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快速骨生长过程和达到骨量峰值的高低是决定骨折发生风险的后天的关键因素。生长时期的骨密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遗传因素外,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如锻炼、钙摄入和其它营养物质的补充、吸烟、饮酒、疾病和药物等都会影响到骨骼健康。除家长关心孩子科学成长外,儿科医生和儿保医生也要关注骨质疏松的预防。
年轻的朋友,早早为自己的骨骼准备一份“储蓄金”吧!
补钙量不足&&
目前我国钙制剂超过200多种,但其疗效难尽如人意。多数钙制剂常以钙盐的含量标明剂量,而钙盐含量与钙的实际含量相差甚远。药物说明书上也混淆了“钙盐”
“钙元素”的概念,尤其是钙保健品,常为夸大钙含量而只标“钙量”,其实此钙量是“钙盐量”,而不是“元素钙”的量。有不少药师、医师也常常搞不清楚,只按说明书开写处方,从而导致补钙量大大的不足。如“多维钙片”,说明书上标明每片钙含量为240毫克,其实,这是钙盐的含量,而非钙元素的含量,实际钙元素仅有30毫克,若按每天补钙1200毫克计算,则需服40片;钙素母每片仅含元素钙16毫克,若每天补钙1200毫克,则需口服75片。医生常规处方是一日3次,每次1-2片,一天不过3-6片,对身体缺钙者来说,服这几片钙片不过是杯水车薪,难怪许多缺钙者照医生处方或药物说明书服用,即使长期服用还是严重缺钙。医学上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国民缺钙。
大鱼大肉“吃”掉钙&&
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A组每人每天摄取80克的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B组每天摄取240克的蛋白质,额外另补充1400毫克的钙,也将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说明额外补充的钙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过量摄入大鱼大肉而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
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会使骨骼过分脱钙(骨吸收快于骨生长),造成骨质疏松。而甲状旁腺激素的多少,与平时饮食量成正比,长期饱食,尤其从年轻时就经常饱食的人,到了老年,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含量明显增加,即使摄入较多的钙,也难以沉积在骨骼中,所以长期饱食的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机会就明显增多。
中国人的膳食多以谷物为主,少食含钙丰富的乳品,这种膳食结构的最大缺点就是钙摄入不足。况且谷物中的草酸、植酸会干扰钙的吸收和利用,因而对于国人来说,除了改善膳食结构外,更重要的是选择一种好的钙剂。膳食方面,平时注意些加工方法,也可以起到减少钙流失的作用,保留更多的钙。如大米中虽然含“植酸”多,但也含有一种能分解植酸的“植酸酶”,它在摄氏40-60度时活性最强,因此,在淘米前用温水泡一会儿然后再淘,这样大部分植酸会被分解掉,就不会过多的影响蛋白质和钙等物质的吸收了。肥肉中含脂肪较多,脂肪酸易于与钙结合成不易被身体吸收的络合物,故在补钙时应少吃这些食物。&
又如,有些蔬菜如菠菜,含草酸多,可以先在沸水中焯一下,就可在去掉大部分的草酸。国人缺钙有多种原因,但喝白开水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煮沸的水会把钙质溶出来。水垢就是水中的钙质。“中国经济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郝秀英说:直接饮用卫生标准较高的生水不会损失钙,国家应该想办法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喝到卫生达标的自来水,而大家自己平时也要注意多渠道补钙。
多饮茶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尤其是绿茶和乌龙茶。需要强调的是,长期饮浓茶不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这可能和茶叶内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有关,因为咖啡因有促进钙从尿中排出的作用。
钙 磷 比例失调&
磷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之一,磷元素的多与少都会影响钙的吸收。钙磷比例失调也是使人导致缺钙的元凶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多的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及环境污染等因素使钙磷比例高达1:10~20。
补钙不补镁&
钙与镁似一对双胞胎兄弟,总是要成双成对地出现,而且钙与镁的比例是2:1时,是最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黄豆、瓜子、谷物(特别是大麦、小麦和黑麦)、海产品(小虾、龙虾、金枪鱼)等。
维生素D缺乏&
既能调节钙磷代谢,又可促进小肠对它们的吸收,还能使钙沉积于骨骼中。如果缺乏维生素D缺乏,必然会影响钙的吸收,可用蛋黄、动物肝脏及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补充。英国科研人员有资料证实:孩童时期补充维生素D,可使他们在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下降大约30%。
雌激素的影响&&
妇女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也就多了一个“骨吸收加速的因素”,因此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大大超过男性,而且发病早男性10年左右。中年妇女不小心跌跤发生腕部骨折,提示此人骨量丢失已较多,以后有很大可能会发生髋部骨折,当引起高度重视。故有不少专家主张尽早给予雌激素、降钙素等治疗,以阻止骨钙流失,并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户外运动少&
户外运动少也会加速骨钙的丢失,如果每日能坚持快速步行、慢速跑步、做四肢腰部伸展运动,以及打太极拳等,并接受阳光适度照射,则可促使与骨钙相关的激素维持一定水平,补钙效果也将大为改观。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与年龄虽有直接关系,但并非老年人的专利。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骨质疏松开始于人的年轻时代。在儿童时期,人体骨骼中的骨量包括骨基质的增加,青春期骨量迅速增加。从20—30岁,骨质生长速度与流失速度相等,可是一过35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生长速度,骨质开始逐渐变脆。50岁以上的女性,有半数会在有生之年发生一次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骨折。有些女性20岁或30岁就发生这种情况。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从青年时代开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脊椎骨折发病率达15%,高达50%左右的患者并未诊断治疗 &&
随着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的普及,人们渐渐认识到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部骨折将明显降低生存质量,也更会危及生命。但是,对脊椎骨折仍认识不足,不少患者发生脊椎骨折而并未就医。实际上,脊椎骨折在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中最为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45%。它会引起脊椎变形,使病人身高变矮。有报导,脊椎骨折的死亡率甚至高于髋部骨折。北京市有份调查:脊椎X线片显示:50岁以上的妇女每100人中有15人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过脊椎骨折。脊椎骨折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到80岁之后10位老者就有4位有过脊椎骨折。欧洲调查资料也同样显示:50岁以上欧洲妇女每8位中就有一位患脊椎骨折,而50岁以上的北京妇女,每7位中就有1人患脊椎骨折,
提示,中国人的脊椎骨折发病率不低于欧洲人.
骨密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青少年骨密度逐渐增高,4~20岁增高速度最快,30~35岁达最高值,称为骨密度“峰值”。女性35岁后,男性从40岁后骨密度开始下降,绝经期后骨质丢失更快,当骨密度减少到骨峰值30%~50%时,骨骼变脆,稍有不慎就可造成骨折。随着骨钙的丢失,骨的支撑力减弱,特别是脊椎骨,由于人体体重的压力,不知不觉就发生压缩性骨折。如果每一个椎体压缩1毫米,那么24个椎体就会缩短2.4厘米,少数人身材可变矮8~10厘米。也第一次用理论和数据解释了老年人弯腰驼背这一常见现象。
虽然诊断脊椎骨折只需拍X线片即可,但是大约50%的脊椎骨折患者没有得到过明确诊断和治疗,有些患者是在多次骨折后才被检查出。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的是因为患者自认为疼痛是风湿病或劳累等所引起,只贴贴膏药止止痛,或认为躺几天就行了;有的患者因疼痛就诊时,医生问诊不够细,没能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注意防止脊椎骨折的风险,比如说,弯腰后不宜猛地伸直身体;健身运动不宜选择跳绳;做健身体操时,不宜过度弯腰、踢腿;平时不要跳起来够东西;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不宜弯腰系鞋带。
男人骨质不会“松”
骨质疏松症并非女性所独有,男性同样会患骨质疏松症。美国现有300万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并有近400万男性属高危人群。在50岁以上的男性中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者占1/8的比例。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研究显示,由于男性寿命的延长,加之许多人使用治疗老年性疾病的药物,从而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高。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如男性髋部骨折导致的死亡率是女性患者的两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报导,男性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25—30%。
对于男性为何发生骨质丢失少,目前还知之甚少。现已知骨质疏松症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新近的研究认为,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有三类危险因素,即生活方式、遗传因素以及疾病、年龄等相关的因素。如每天吸烟20支,25~30年后,骨量会降低8~10%;男性通常喜欢吃肉,但动物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会使血液呈现酸性反应,逼迫身体从骨质中提取钙质平衡酸性血液。如果每天摄入80克动物蛋白质,会造成37mg的钙流失;瑞典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酒超过60ml,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约两倍。
男性压力比较大,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而不注意排解压力,人体将会出现内分泌紊乱,激素代谢和分泌失常,从而加快骨骼中钙的丢失。50岁以后,男性骨量丢失更加明显,一般为5%~10%/年,这可能是中老年男性骨折发生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男性体内性激素(雄性激素)的变化,同样对骨质疏松也起重要作用,雄性激素的缺乏也可导致骨小梁的丢失。
骨质疏松要卧床休息&
骨质疏松常有不同程度的周身疼痛,多在活动时或负重时加剧,卧床休息后减轻,故有不少骨质疏松患者误以为减少活动甚至卧床休息,会有利于骨质疏松的康复,殊不知完全休息不但不利于骨质疏松的控制,有时反而会使症状加重。生命在于运动,对骨质疏松者更是如此。如果长期卧床,全身骨骼因缺乏运动而产生的刺激,会加速骨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和丢失,而在运动时,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要明显加强,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骨骼有刺激作用,这会阻止和减慢骨质疏松的过程。因此,对骨质疏松患者应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如柔软体操、慢跑与散步等。
骨质疏松食补不如钙补 &
现在各种预防骨质疏松的保健品、钙制剂的广泛宣传,使人误认为防治骨质疏松就是补钙。医学科学研究证明,补充钙剂往往只作为骨质疏松防治的辅助措施,单纯补充钙剂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注意日常的饮食,学会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首先要注意饮食多样化,但要少食油腻和含脂肪多的食品,要摄入含钙量多的食物,如虾、鱼、贝壳类水产品;第二,要坚持喝牛奶,做到喝牛奶终身不断,牛奶不仅富含钙,且容易吸收。一般情况下,每天饮250~500毫升纯牛奶就可基本满足钙的需要。第三,不要追求“魔鬼身材”,拼命节食或吃单一食品,造成骨代谢所需的原料缺乏。第四,不宜过多摄入蛋白质和咖啡因。因为过量的蛋白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并从尿中排出,从而增加体内钙的丢失;咖啡因食入过多,亦可促使钙从尿及大便中排出,不利于骨量的增加。第五,戒除烟、酒嗜好。烟、酒会影响消化道对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使体内骨代谢所需的物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防治骨质疏松补钙越多越好 &
钙是保持骨骼健康的关键物质,但并非唯一所需。防治骨质疏松的原则和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的含量,防止骨骼的分解,促进其合成,缓解或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针对骨质疏松者骨钙丢失的情况,患者可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钙制剂,剂量应大于人体每天正常钙需要量(1。5克),以弥补丢失的钙,但决不是补得越来越多越好,一般以上面服用量为标准。最好每晚睡觉前服用一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防止因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素的过度分泌,造成骨骼分解和骨吸收过程的加快。如果在服用钙剂的同时加服维生素D、A、K及小量雌激素,则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更好。除此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膳食、合理营养、适度运动,常晒太阳同样重要,而且是药物无法替代的。
亡羊”急需“补牢”
一个人如果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不注意补钙防老,进入中老年时期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已经证实,骨质疏松是一个难以逆转的病理变化。它一旦发生,即使进行积极治疗,也只能是减慢骨质丢失的速度,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可谓“亡羊补牢”。
然而,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的骨头,又并非单纯地补钙就能“补牢”。医生要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综合治疗。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血钙总是维持在一定水平,所以血钙水平不能反映骨钙流失的情况,这就给诊断骨质疏松带来困难。目前有些医疗机构开始用骨密度检测仪检测骨骼中骨量储备的情况。中老年人最好每隔1—2年查一次;一些好发骨质疏松的人群,如好烟嗜酒、长期素食、长期生活不规则、作过卵巢切除术、50岁以前就绝经、消瘦且肤色白的人、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的女性等,应当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若发现骨量明显下降,有骨质疏松迹象的,就要切实“补牢”。
把骨质疏松的治疗比作“亡羊补牢”,是因为得了病才进行治疗,是比较被动的。但是,如果不予补牢,骨钙的流失会逐渐加重,骨折随时都可能发生。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的骨头,必须进行正规的补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补钙、补活性维生素D、补雌激素、使用降钙素,以及积极、适量的运动。
通过运动压力,如跳绳、跑步、跳舞、走路,年轻人的骨骼可增强密度和质量,日后生活受骨质疏松影响的机会就会减少。
运动对8至16岁的少男少女建立骨密度和质量尤为重要。芬兰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指出,最好动的少女比最不好动的同龄少女多汲取40%的骨质。
与相同年龄但不甚动的儿童相比,儿童每天进行40分钟正常剧烈运动,明显的拥有更强健的骨骼。好动的男童每天进行最剧烈运动比不好动的男童的骨骼面积大9%,强度则大12%;最好动的女童比不好动的女童的骨骼面积大7%,强度则大9%。
负重运动可帮助较年长的成年人保持骨骼密度。由于年长女士在停经后骨骼组织容易流失,运动对她们尤其重要。
大量体力活动可减低髋部骨折的风险。每天坐位姿态超过九小时的女性发生髋部骨折的可能性,比每天坐少于六小时的女性高50%。
&#9733; &运动可强健肌肉,改善平衡力,可防止跌倒。跌倒是引起骨折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要特别重要。
运动是骨折后成功的康复计划的重要部分。
加强背部肌肉锻炼,可减低58岁到75岁停经后女性患脊椎骨骨折的机会。
老年人进行太极拳活动的比不练太极拳(对照组)的跌倒次数少。70岁的老年人在进行太极活动六个月后,跌倒的风险能减少70%。如果不会太极拳,又没耐心去学,那么每天走路半小时以上,同样可达到防跌跤的目的。“百练走为先”。最近有学者研究指出:每天走路超过3.5千米的老年人,死亡率是每天走路少于1.5千米者的1/2。走路可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平衡能力、灵敏度、协调性和自信心等。老年人走路锻炼需要选择路面平坦且空气清新的环境进行。
中老年朋友们,为加固自己的骨骼,行动起来吧!
常见蔬菜中钙与草酸的含量及理论上可利用钙量&
&&&(毫克/100克)
<font COLOR="#0&&&
<font COLOR="#1&&&
<font COLOR="#0
<font COLOR="#&&&
<font COLOR="#5&&&
<font COLOR="#&&&
<font COLOR="#9&&&
<font COLOR="#42&&
<font COLOR="#5&&&
<font COLOR="#2&&&
<font COLOR="#&&&
<font COLOR="#3&&&&
<font COLOR="#&&&
<font COLOR="#4&&&
<font COLOR="#&&&
<font COLOR="#5&&&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3&&&
<font COLOR="#&&&
<font COLOR="#0&&&
<font COLOR="#3&&&&
<font COLOR="#9&&&
<font COLOR="#&&&
<font COLOR="#2&&&
<font COLOR="#1&&&
<font COLOR="#&&&
<font COLOR="#1&&&
<font COLOR="#1&&&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8&&&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5&&&
<font COLOR="#2&&&
<font COLOR="#&&&&
<font COLOR="#8&&&
<font COLOR="#9&&&
<font COLOR="#&&&
<font COLOR="#4&&&
<font COLOR="#1&&&
<font COLOR="#8&&&
<font COLOR="#6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1&&&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9&&&
<font COLOR="#3&&&
<font COLOR="#0&&&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2&&&
<font COLOR="#6&&&
亿,这群人骨折或其它严重骨病的患病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因骨质疏松导致髋关节骨折的患者,1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1年以上者约25%丧失活动能力。
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中尤其普遍,60—70岁之间的女性,约1/3患有骨质疏松症;80岁或以上的女性,约2/3患有骨质疏松症。
岁或以前已停经、四肢骨痛、手脚麻木、肌肉抽筋等。不过,有50%的骨质疏松患者没有症状,很多人都是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的。”上海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教授指出,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极易发生骨折。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统计,50岁以上女性一生中至少40%发生1次或多次骨折。
岁时达到了顶点,在45岁进入更年期时卵巢荷尔蒙慢慢变少,月经期开始变短或月经紊乱,骨质开始慢慢流失。到停经时,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骨头钙因而开始大量流失,流失量每年少则1%—3%,多者高达7%。当60岁时,有些女性的骨质流失量可达40%。
年,北美及欧洲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会明显增加社会医疗费用支出,占到各项疾病花费的第六位,甚至排在高血压的前面。专家预计,2050年全球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至少会比1990年增加240%。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数字,2005年髋部骨折一项的全国总费用达到约83亿,占医疗个人支出总费用的18%。
的补充才是防治关键。”首先,提高钙的吸收量仍是至关重要的,患者可在三餐中有意识地多加牛奶及其他乳制品,也可从猪肉、鸡蛋、豆类、鱼等食物中摄取养分,要避免太多肉类和盐,因为过多蛋白质和盐会加速钙的流失。多到户外晒太阳,这样可以补充天然的活性维生素D。
年10月美国骨矿盐研究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为期6年,涉及1200多名患者的长期研究结果:一年滴注一次唑来膦酸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维持骨量、降低骨折风险。而且,骨质疏松患者一旦发生骨折,很容易再次骨折,本次研究发现,坚持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再发骨折的风险。
岁以上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最好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了解骨骼的健康程度,及时发现骨量的减少,从而尽早采取防治措施。”陶敏芳提醒。另外还可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避免骨质疏松,重点在保持运动、饮食合理、科学补钙、戒烟少酒。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质疏松锻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