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粉笔哪几个老师厉害 现在各行各业怎么竞争这么厉害呢??

下次自动登录
现在的位置:
一、婚恋的市场化与分级结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向钱看,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过去的几十年,这些思潮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私有化改造和市场化改造,这其中也包括婚恋市场。
认为人口太多,会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那么可以把处于育龄阶段的夫妇都阉割掉。人口生产,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这个意义上看,不经济的生育,自然就会被认为是邪恶的。
在市场化改革之前,社会上对婚恋的导向和风气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不以生儿育女为目的的婚姻就是耍流氓。在市场化改革之后,则变成了,不以金钱为目的的恋爱,会被人耻笑;不以金钱为目的的婚姻,也会被人耻笑。婚恋也要一切向钱看。
逐渐的,社会开始分层。有钱的变的更有钱,没钱的变的更没钱。金钱成了标划一切衡量一切的尺度和标准。婚姻成了利益联盟的纽带,婚姻成了改变命运向上爬的梯子。在这个市场中,女人的肉体被资产化了,男人的身家也被资产化了。
既然一切都资产化了,那么不同价格和资质的资产就对应着不同的等级。于是在中国的婚恋市场上,就出现了蔚为壮观的分级结构。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排在中国婚恋市场金字塔塔尖的等级,不是那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而是以前被称之为牛鬼蛇神的僧侣和神棍。这帮人才是中国当代婚恋市场金字塔结构的顶级掠食者。
他们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和漂亮的肉体,他们像寄生虫一样的养尊处优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他们虽然表面上不结婚不繁殖后代,但是背地里过的是皇帝般的生活。
要知道一头野生仁波切,一生要和几千女性发生性关系。如果某男士发现自己的配偶生活中出现了仁波切,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他已经戴上了绿帽子。再比如某N姓著名国学大师,玩弄过的女人都是要以三位数为单位的。这位不学无术的跑江湖混子,一直都是挂着国学的羊头,卖着佛棍的狗肉。
中国当代的有钱人,作为婚恋金字塔的第二等级,在精神和文化上很多人是十分廉价的。西方人的市场经济从其根本来说,它是新教伦理的产物。中国没有新教这种文化环境,于是就以印度要饭文化做替代品,把它作为接受金钱献祭的鬼神之锚。
没有新教伦理,就不会产生资本主义,没有资本主义就不会产生市场经济。就如同,如果没有厕所,就不会产生苍蝇,没有苍蝇就不会出现苍蝇逐臭的场景。最近几十年,为什么要饭文化会突然的兴盛呢,因为苍蝇太多了,它们需要一个厕所,要饭文化就被选中,来充当这个厕所。
贪官,商人,倡优等阶层,鲜有不崇拜要饭文化之人。他们向僧侣阶层供养数不尽的财物和肉体,还要感恩戴德。不仅要感恩戴德,他们甚至还觉得自己赚了,他们认为自己赚的是精神生活上的回报。
实际上,以他们廉价的文化品位而言,他们根本分不清精神生活和精神病生活的区别,以至于总把精神病生活当成精神生活。
整体上看,中国婚恋市场的分级结构是,一等僧侣,二等官商,三等倡优,四等中产,五等工薪,六等农民。不得不说,这个结构的确挺有特色的,比民国还要有特色。
二、流动性是市场的灵魂
在这个庞大的婚恋市场中,女人是天然的空头,男人是天然的多头。对于多头而言,都想低价买;对于空头而言,都想高价卖。从纯粹的市场角度看,婚配男女之间,是对手盘的关系,而不是恋人的关系。
对于女人来说,她们最美的时候,就是20岁出头的那几年。那也是她们最值钱的时候,而对于同龄的男人来说,20岁出头,则是他们一事无成的时候,他们能给出的报价,在同龄的女孩子看来,简直低得让她们觉得丢脸。
适龄男女青年,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多头的报价,和空头的报价,出现了严重的交叉。男人的报价在跌停板那里挂着,女人的报价在涨停板那里挂着。所以注定这样的对手盘,是不可能成交的。
谁能成交二十岁出头青春貌美的女人呢?女方的报价是要有房子要有车要有存款,男青年要想在二十出头找个同龄的女青年结婚,除了靠父母来帮他们出钱没有其他办法。所以,同龄的男青年之间的竞争,就变成了他们背后父母财力的竞争。这就造成了拼爹的现象。
拼爹的本质是什么呢,从金融角度看,有爹可拼的人,就意味着可以拿到一笔无抵押的不需要偿还的长期债务融资,这种竞争优势大的简直像作弊。没爹可拼的人,除了从零开始踏上原始积累的血汗之路,没有其他办法。
而有爹可拼的人,相对于社会整体的同龄女青年而言,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也就注定了,这些富二代官二代们,只能吃掉很少一部分女青年的卖单。大多数女青年的卖单,注定都不会被同龄的男青年成交。
于是,这时候市场上出现了另一群多头力量,他们是一群已经事业有成的已婚中年男人。女青年们的报价,对他们而言,几乎没什么难度。所以,很多女青年选择和这些已婚中年男人成交,这就是包二奶现象。
中国当前社会,小三为什么这么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为能靠拼爹和同龄女青年成交的男青年,只占一小部分。女孩们想把自己在最值钱的时候卖出去,能供他们选择的买得起他们的同龄人,不是很多。
那很多人可能要说了,给人二奶不可耻吗?在当前的婚恋市场,金钱才是唯一的道德,非物质的伦理道德,则回被人耻笑为迂腐。如果对此有困惑,请复习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条市场箴言。市场本身,就是反道德的。
年轻漂亮的女青年在流动性上是充裕的,问题出在,年轻富有的同龄男青年在流动性上是稀缺的。所以这就导致了婚恋市场上多空双方的力量,出现了严重失衡和交叉的现象。
当一个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的时候,那么要让这个焦渴的市场重新活跃,只能引入做市商机制。购买力比较高的已婚中年男人群体的加入,就充当了这个做市商的角色。只要有女青年急着抛售自己,他们就毫不犹豫的买入。
等多头一方的男青年们的购买力渐渐成长,有能力报价成交一名女青年的时候,中年男人做市商再把手里囤积的女青年平仓,卖给下一梯队的男青年接手。从做市商手里买入女青年的男青年,则被称之为接盘侠。
很多女青年往往认为,做二奶很容易会转正,中年男人也对他们有感情不会抛弃他们。这是他们对做市商制度的无知,而产生的幻想。对于做市商而言,他们的职能就是提供流动性,而不是长期持有或交割。这些天真的女青年们,或者说,这些二奶们,对于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来说,只是无风险表外资产。
一个交易员,如果能对做市商产生感情,那简直就是对市场的侮辱,也是对自己的侮辱。
对于做市商来说,他们更不会和自己经手的大量的女青年产生感情。因为做市商的天职就是提供流动性,哪里有卖单,他们就会买入;哪里有买单,他们就会平仓卖出。认为做市商会对经手的女青年们产生感情,就如同认为证券交易所会对韭菜们产生感情一样荒诞。
做市商的收益,在于手续费点差。反映在婚恋市场上,那些频繁更换二奶,不停买进卖出的已婚男人,他们的收益在于,女青年青春与肉体价值贬值额,减去他们所付出财务支出的价差。
三、被实际剥夺交配权的大龄剩男剩女们
从上面的流动性分析来看,我们发现,婚恋市场的流动性出现了大问题。但是作为市场参与者,很多适婚男女青年,都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根源。
每一个女青年都认为,她要嫁一个有房有车的配偶,这是在现今社会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不然她就会被社会耻笑,不然人们就会认为她的报价太低,贱卖了自己。因为年轻漂亮的肉体,这种东西不具备阶级属性,任何阶级的女青年只要足够年轻和足够漂亮,那么她的估值就高。
在一二三线城市安家落户,买房买车,婚礼酒席彩礼生孩子养孩子,等等,所有的结婚开支加起来,平均需要200万左右。假设中国有3亿家庭,如果每家都有200万元的存款,那么中国家庭的全部购买力就是600万亿,换成美元就是100万亿美元。
而全球GDP总额才80万亿美元不到。所以,中国男青年和他们的家庭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购买力,来满足让全国所有的女青年都能在大城市嫁给一个有房有车的男青年。
多空实力不对称,这是一个很严酷的现实。并且适婚男青年的估值,和他们在婚恋市场上的购买力,则严格的与他的阶级性所挂钩。阶级的不平衡,又加剧了婚恋市场的多空实力的不对称。
在多空头寸的力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大量的卖方空单,年轻的女青年们就出现了激烈的竞争。空头开始扫单,她们首先要吃掉多头买入报价最高的那个群体,又年轻又英俊家里又有钱的富二代,也就是被称之为高帅富的那群人。然后开始成交有钱年轻但是长的丑的富二代。
等同龄的优质对手盘都被吃掉,天量的卖单,开始继续往下成交,在流动性出现枯竭的情况下,他们就会选择与做市商成交,也就是给有钱的已婚中年男人做二奶。通过观察,个人估算,中国现在可能应该有超过20%的女青年,给人做过二奶。甚至,这个数据还是很保守的。
有的女青年,因为自身的道德自律,她们不会选择与做市商成交,但是在第一波的扫单中,又没有抢到高富帅,那么她们的挂单就会一直处于委托状态,期待零零星星多头的成交量,可以砸中自己。
有的等不下去了,就会牙一咬心一横,冒险赌一把,去找个自己喜欢的人但是没钱的男青年结婚,对外则称,自己成交了一支潜力股,要和男青年共甘共苦共同奋斗。
但在很多女青年看来,这是一个高风险激进策略,大多数女青年宁愿做二奶,也不愿意选择和没钱的同龄男青年结婚。对于很多只看账面数字不看未来增长的女青年来说,现在没钱就是一无是处。至于未来有没有钱,现在看不到都等于白说。
没有成交到优质同龄男青年,也不愿意做二奶,更不愿意下嫁给没钱男青年的女孩子,她的卖单,只能一直孤单的处于委托状态。她只能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她越来越老,越来越不好看,那么她的价值就会越来越低。
年纪一大,富二代看不上,做二奶没人要,自己又不甘心嫁给穷光蛋,还一直浑然不觉的没发现自己的价值在走低,报价还一直那么高,这样就会越来越无人问津,于是就沦为了剩女。
有钱的人家,不可能给自己的儿子找个30岁的媳妇,那些事业有成的已婚中年男人,也不可能给自己找个30岁的二奶。而剩女自己则认为,她依然还是20岁时候的那个价值,所以她依然认为自己奇货可居,高高在上看不起跌停板上的穷光蛋男青年。
作为空头,适婚女青年的价值,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路往下跌的。而作为多头的男青年,他的价值,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增长。
一无所有的男青年开始奋斗,大概到30岁左右,可能会小有所成。这时候,如果已经奋斗出头的男青年,他们依然不会选择一个已经30岁以上的女青年作为结婚对象。他们会努力的倾向于和未婚的20多岁的女青年结婚。对于20多岁的女孩子来说,如果嫁不到富二代,也不肯做二奶,那么选择一个事业看到曙光并且前途无量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对于从零开始奋斗,到了30多岁依然还没有成功的男青年,这时候他们的购买力,不足以让他们成交足够年轻漂亮的女青年。就连长的丑的女青年也看不上他们,于是他们就沦为了剩男。
从生物学上讲,任何生物,它们演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在品质上优良的,繁衍自己的后代。但是从社会学上讲,尤其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人类演化的目的,居然变成了怎么变的更有钱。为了能更有钱,断子绝孙也在所不惜。所以斯宾格勒和马克思都说过,资本主义会让人类绝种。
文明的演化,开始走向了生物机能的反面。现在全球范围看,文明程度越高的地区,生育率越低。文明程度越高的地区,则生育率越高。如果从文明社会关于物种成功的定义看,文明社会是成功的。但是从生物学角度看,那些文明程度低的民族,他们才是成功的。
文明演化和生物演化走上了背离之路,这种背离,表现在中国当前社会,就是剩男剩女们,被实际上剥夺了交配权,也被剥夺了繁衍权。
许多饱经沧桑的女青年经常感慨,大不了最后玩够了,找个老实人嫁了。其实这是多空双方两边的竞争失败者,最后凑合到了一起。女人的价值贬从涨停板那里一路跌到跌停板那里,在跌停板上,很多老实人的购买力就只能在那里报价。
所以他们互相成交,老实人也不在乎他们是破鞋,反正能生孩子就行了。女青年也不再介意这些老实人没钱,反正最后能有个归宿就行了。
四、离婚率就是市场的换手率
如果以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人来取样分析,中国现在的离婚率,已经超过了三成。并且连续12年递增,离婚率同比增长率的标准差也在放大。在成都,80年以后出生的人口,离婚率超过了4成,在南京,去年离结比是2.1:2。也就是说离婚率快到了五成。
从纯粹的金融市场角度看,离婚率过高,就是说这个市场的换手率一直处于高频状态。
换手率过高,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市场的参与者投机过度,说明市场参与者对于交易标的物的价值判断,分歧很大。也说明,多空双方的博弈十分激烈。
我们刚才分析过,女青年的价值,在婚前取决于年龄和美貌,而在婚后呢,则取决于孩子。而男青年在婚前,因为奋斗阶段刚起步,一无所有,所以在事业成功之后,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
在他们看来,配偶的价值,人老珠黄已经不能再和自己的身家般配,这时候他会把家庭和妻儿当成表内资产。把价值溢出部分,寻求匹配表外资产,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他就会去婚恋市场上充当做市商,频繁包养二奶。
这是中年人的婚姻里,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作为做市商,已婚男人喜欢向二奶说,自己和妻子已经没感情了,喜欢的人是她。其实这个阶段的男人,对任何女人都不会有真心,因为感情这种事,违背做市商的属性和天职。
而那些同龄男女青年之间的婚姻,也不稳定。他们吵一架,就会闹离婚。吵架的理由则五花八门,有的是为了吃一碗麻辣烫吵架,导致了离婚,有的人因为对方晚上睡觉磨牙,就选择离婚。也就说,这些男女青年,他们作为个体的人都不能生活自理,身心不能自理。所以由两个不能自理的人结合的婚姻,自然不可能稳定。
他们实际上,是双方的父母,在帮他们完成婚恋交易。而自身并没有能力筹划和经营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自身的行为,一切都靠情绪和腺体所分泌的激素来支配,充满了巨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酿成一次黑天鹅事件。
而大部分离婚当事人,他们所认为自己选择离婚的理由,都是感情不和。居然没有人意识到,在婚恋市场化时代讲感情,是不合时宜的事。
炒股赚钱了,难道是因为和交易所感情好才赚钱的吗?炒股亏钱了,难道是因为和交易所感情不好才亏钱的吗?显然都不是。在交易行为中讲感情,是不理智的,也是幼稚的行为。都是买卖,讲感情多业余。
婚恋市场的参与者,在报价和撮合成交阶段,讲的是靠交易说话。而在成交之后,也就是婚姻阶段,依照路径依赖的惯性,他们依然是靠交易思维来经营婚姻。婚姻破裂后,最后才高举感情的名义讨伐对方。
在市场上,一笔交易之所以能够被撮合,在于在当时的那个瞬间,多空双方在价格上的分歧,达成了一致。而婚姻生活,是由无数的事件和瞬间所构成,那么以交易的思维来判断对手的行为,就会神经质一般的不停询价:他/她现在还能不能配得上我。
当婚姻中的男女两方,继续进行多空博弈,那么一旦有一天,两人在价格分歧上不能在达成一致,不能在消除分歧,婚姻就会破裂。
证券市场上,有创业板,有新三板,婚恋市场上也是如此,存在着一个二婚板市场。离婚后,有过婚史的人,便重新挂牌入市交易,继续为婚恋市场贡献流动性、换手率和成交量。
五、当幻灭来临之时
既然婚恋高度市场化,那么一切就要按照市场的交易规则来运行。有两条基本规则是,只要女人长的漂亮,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婚姻一定会幸福。只要男人有钱,一定能娶到漂亮女人,他的婚姻也一定会幸福。这是婚恋市场的基本法。
所以,女人们为了能让自己变的更漂亮,让自己更值钱,他们奋不顾身的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追求各种刻意的和肤浅的美。今天瘦了,明天胖了,今天这个款的包明天那个款的衣服化妆品。甚至,有的女人,还对整容产生了上瘾症状。
以交易行为来看,整容上瘾,过度的关注体重,都是一种很业余的过度交易行为。这是婚恋市场里,十分典型的散户心态和习惯。
男人们,也是如此。他们为了变的更有钱,饮用各种心灵鸡汤,追随各种青年导师,沉迷于各种成功学教育,今天拜个佛,明天参个禅。十个男人九个禅,都试图哪天脑袋被雷劈了一样,突然顿悟得到某种致富真经好一夜暴富。
他们竟然不明白,那些光头要饭团伙真懂得发财门道,他们也就不会靠要饭骗人来当社会寄生虫了。口口声声要学佛参禅,拎个盆子去大街上要饭,这种简单的近乎低能儿的技能,也需苦大仇深的死磕一辈子的去学去参去悟?
可见,一个人在精神上的廉价,才是他最不可救药的地方。
也就是说,在婚恋市场上,大多数的男人女人,都是急功近利的散户心态。这种散户心态,会催生一些现象级事件。比如玉凤玉龙那种人,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关注,就在于他们的行为,代表着散户圈里的极客精神。
丑女居然想嫁到上流社会,蠢男人搞传销居然可以奋斗到上流社会,这的确都代表着婚恋市场里男女散户们的“理想主义”精神。他们既是这个社会的笑话,也是反讽,也是“理想”。一个反常的社会,才会出现这么多千奇百怪的怪物。
股市存在着韭菜,婚恋市场也存在着韭菜。股市的韭菜们,喜欢津津乐道的消费各种股神式的神话,婚恋市场的韭菜们,也同样喜欢消费各种婚恋市场婚神的神话。
而婚恋市场为了炮制这样的神话,就会包装出来很多偶像。男的要怎么有钱怎么有钱,女的要怎么漂亮怎么漂亮。如果美女加入了豪门,郎才女貌,这就是两个婚神的结合。
而如果一旦他们离婚,婚恋市场上的散户们就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就好比哪天突然巴菲特爆仓了,索罗斯爆仓了,那么股市上的一些韭菜,感情上和心理上都会崩溃,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
有钱的男人,漂亮的女人,婚姻居然不幸福,居然还离婚。那么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违法了市场法则和精神。这是对散户信念上的摧毁,在婚姻中,金钱居然不是万能,美貌居然不是万能,这让他们感到幻灭。
他们恰恰误解了市场的精神。市场存在的最高目的是金钱,不是幸福。我们社会当前的婚姻危机,问题也出在这里,很多人发现,他们有钱了,貌美了,但是却没找到幸福。幸福到底在哪里呢?
六、在幸福的田野上
幸福是一种高级能力,它并不能通过纯粹的市场行为,交易行为来解决。虽然男人有房有车,女人长相好身材好,就能赢得交配权,但未必就能在婚姻中收获幸福。就好比说,有钱能置几亩田,有田了能不能种出来好庄稼,则需要更高级的耕种能力。
如今出现的群体性的婚姻危机,很多人把问题推到了没感情上面。人和人为什么没感情呢,圣人说仁者爱人,可没说仁者爱钱。圣人还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用市场的手段来让人们互相恩爱恐怕是很难的。市场只会让人以利合,随即也以利绝。
不消说去爱人了,现在的人连自爱都难以做到。男人为了一部手机去卖肾;女人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出卖色相。这种不自爱的人,连自己都不爱,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
人为什么会变得这么绝情寡恩呢,一些知识分子们认为,是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所导致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道德滑坡呢,这些知识分子继续分析说,是万恶的文革造成的。欺负死人不会说话,指鹿为马了几十年,这种行为艺术也该歇歇了,人们已经欣赏得心理疲劳了。
道德滑坡,感情不睦,唯利是图,婚姻危机,等等,恰恰都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事。如果一个人今天被车撞了,然后说是昨天的黄历不吉利导致的,这种推理也是挺会自娱自乐的。
如果以金钱作为最高追求,那么离婚率高升,恰恰是符合这种市场法则和精神的,也是婚恋市场高度发达和成熟的体现。它符合这个以金钱标划衡量一切的全部价值观体系。而以幸福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那么才会显得离婚率高升是不妥当的。
当前社会的婚姻危机,他在最基础层面上,成因表现为社会分化严重,在婚恋市场上多空双方失衡。在感情这个更高一个层面上,它的成因表现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社会道德这个层面上,其成因表现为全社会整体性的精神廉价。
如果把幸福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把举案齐眉白头偕老,作为幸福婚姻的理想状态的话,只是单纯的以利相合的婚姻,就比较低级了。它就需要升级到以心相合,以精神相合。
只是以利相合,物质生活的起起落落太快,容颜的凋残也太容易。只是单纯的以金钱和色相来守婚姻,是守不住的。为什么孩子再穷,父母都不会抛弃他们呢,但是夫妻就会因为穷迫祸患而相弃。因为父母对后代的心是慈爱,是以天相守。以天相守,方能法天贵真,法天贵真,才能有永恒真心。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这种精神,体现在《诗经》中,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可以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因为他们质素诚直。而现在的人,内心里充满了机巧诡诈,所以很难做到质素诚直,在就是在道德层面上,现在人离婚率如此之高的深层根源。
《捭阖牧道》,把我们社会上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清楚,活得明白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本文是第二篇。敬请期待后续文章。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百度站内搜索
同分类最新文章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老师您辛苦了诗歌
老师您辛苦了诗歌
老师您辛苦了诗歌
篇一:老师您辛苦了 来源:网络 九月, 金色九月, 阳光明媚的九月, 我们在这诗情画意的季节里, 迎来了一个神圣的日子, 九月十日教师节。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 我手捧美丽的鲜花, 献给您。 亲爱的老师, 有多少个不眼之夜, 又有多少次灯光长明, 有多少日月轮回, 又有多少个春夏秋冬, 一缕缕白发, 是您走过的岁月苍霜; 一道道皱纹, 是您谱下的不灭华章; 呕心沥血育英才, 是您无私的奉献; 天下遍桃李, 是您执着的理想。 亲爱的老师, 您无私的爱心播种了新的希望, 您满腔的热血撒下了智慧的火种, 您无私的奉献精神丰富了我的心灵, 您渊博的知识增添我了的智慧。 老师您是梯, 默默无名, 以伟岸的身躯, 托着我们稚嫩的双脚, 一步步攀高; 老师您是烛, 燃烧着亮丽的生命, 以不灭的信念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伴随我们不断地向前探索。 亲爱的老师, 您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您就象那冬梅飘洒着早春的芳香。 今日又逢佳节, 寄上我一份诚挚的祝福, 祝福您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篇二:老师,您辛苦了! 作者:tiantianttfjj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私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篇三:老师,您辛苦了(诗歌) 作者:郑雪 是谁教我们学会知识? 是您――老师! 是谁像父母一样从不嫌弃我们的无知? 是您――老师! 是谁教我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是您――老师! …… 虽然,现在有一些学者说: “不能把老师比作蜡烛, 也不要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但是,我们认为, 老师,您是最早托起太阳的人。 每天早晨, 您都敲响起床的钟声, 在教室门口等待我们的到来。 老师,您是最迟送走前一夜的人, 您不顾白天授课的辛苦, 晚上还要拖着疲倦的身子备课, 仔仔细细地批改每一本作业。 随着您送走一批批的学生, 您乌黑柔亮的头发, 变成了斑白。 您苹果一样红润的脸, 爬上了一道道皱纹。 您教出了一个个科学家、军人、医生…… 祖国建设各行各业的能手。 您为此感到自豪, 而您从未满足过。 您还是勤勤恳恳地教下一批的学生, 为教育事业坚持到最后一班岗。 现在,让我们用最响亮的声音, 对我们的老师说: “老师――您辛苦了! 我们不会忘记您的教诲, 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篇四:老师辛苦了 作者:淡如清风 我原想收获一缕清风, 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您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我原想撷取一枚绿叶, 您却给了我整个森林。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您却给了我整个银色的世界。 您在最高点才绽放美丽, 也把最美丽的时刻全给了学生, 一种损失让您因为那刻骨铭心的美而获得了永恒。 那绚丽无边的晓晨和一个渐渐远去的背影, 已定格为我心中永远的一帧老照片! 篇五:老师,您辛苦了 作者:诗人,在流浪 几度春秋 几度风雨 穿越热暑的迷茫 重拾过去的记忆 只为那份爱与敬的记录 悄悄地她来了 一如久违的甘露 撒播在我们的心田 一如漂泊的小船 找到了停泊的港湾 多少次 知识的殿堂里走过 灯光中笑容的可掬 蓦然回首 你的恩,你的情 在白云的天空放飞 神圣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我站在岁月的边缘 大声呼喊: 老师,您辛苦了! 在这美日佳节 你却选择了与寂寞为伴,与冷清为伍 依然在晨曦微露中忙碌 外面的世界 早已喧嚣着它的繁华 而你 仍然独守着那一份平凡 老师,您辛苦了! 你给了我们百花 却在盛放时悄然憔悴 你如蜡炬 折射出你的无怨无悔 你如春蚕 缠绕着你的鞠躬尽瘁 你放飞了我们 留下了孤独的偎依 老师,您辛苦了! 岁月, 苍老了你年轻的容颜 风雨, 洗刷了你可爱的脸庞 鲜花与祝福 本应是你的拥有 奉献,展现了你的无私与伟大 因为你相信 芳芬绽放在桃李满园时 白云何处漂荡 我的深情何处停留 今天 我强扮诗人的无畏 以满腔的热情 写下给你的诗篇 把它献给博爱、宽容的 落雨轻轻划过 宛如你慈祥的话语给我抚慰 你用爱的雨露 滋润我的心田 你用强者之手 托起了我的理想之帆 你燃烧了亮丽的生命 奉献了几多的血和汗 老师, 多少个不眠之夜里 有你伏案的身影 三尺的讲台上 有你的笑声在荡漾 你用热情融化了冷漠的冰雪 你用友爱缩短了人心的距离 绵绵细雨 牵动着我的心灵 我多想像一只鹰 飞到你的身旁 献上我最真诚的话语: 老师,您辛苦了! 篇六: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您辛苦了, 是无意埋下的种子萌发于一个明媚的春天。 你们可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平凡的如脚下一粒小小的石子, 可是你们有蜡炬成灰的热肠肝胆。 没有鲜花和彩绸装饰的舞台, 只有傲雪一样无怨无悔的奉献。 老师,您辛苦了, 当昨日之阳与今日不再同样年轻时, 才如梦初醒到人生不会一帆风顺。 您说的对, 我们挥霍不起骄傲的青春。 你的心是一座花朵编织的山谷, 我走近收获的季节去寻找我已陷入泥沼的灵魂。 老师,您辛苦了, 红颜在青春的地平线擦过, 没有人注意时间正悄然无息的流淌。 白发便苍老的可以彰显岁月消逝的脸, 任岁月无情的撕扯,你心热如初,一如既往。 你努力去完成你的使命,您的任务, 用自己的一生把我们照亮。 老师,您辛苦了, 你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你的事业, 你把最宝贵的时间献给你的学生。 即使手握一团正茂的荆棘, 疼痛只会让你投入更多的感情。 此时此刻,我们只想大喊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篇七:老师您辛苦了 作者:闫坤 老师,如果我是小船, 您就是大海, 没有您,我怎能远航? 老师,如果我是泉水, 您就是高山, 没有您,我怎能潺潺流淌? 老师,如果我是幼苗, 您就是雨水, 没有您,我怎能茁壮成长? 正是因为有您辛勤的培育, 我们才会更加优秀。 老师,您辛苦了。 篇八: 老师,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老师 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 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 而我们再着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 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 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 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篇九:老师,您辛苦了 九月,一个多彩的季节; 九月,有个光荣的节日; 九月,为您唱响最嘹亮的赞歌; 九月,载着我们最诚挚的祝福!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老师, 她用一把金色的钥匙, 给我们打开了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 是老师, 是她教育我们从小要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行各业竞争都很激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