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考研校区

各省市高考信息汇总: |
时间: 09:23
各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3年在河南录取分数线排名含位次
各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3年在河南录取分数线排名含位次
科类(录取批次)
平均分位次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东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太原理工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南京师范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常州工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沈阳化工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淮海工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中原工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
太原工业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天津农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防灾科技学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长江师范学院
平顶山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烟台南山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文章来源:
原文出处:
个人或媒体转载本站内容,请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测控技术与仪器分数线郑州大学_百度百科
Zhengzhou University
郑大一般指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Zhengzhou University),简称“郑大”,是与共建高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高校,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入选高校。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1961年,并入,1991年,并入,1992年,河南体育专科学校并入;创建于1963年,初名,1973年,粮油工业系并入,1996年4月,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源于1928年的医科,1952年10月,更名为河南医学院,1962年7月,洛阳医学院一部分师生并入,1984年,定名为;2000年7月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合并组建为新的郑州大学。截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占地面积5700余亩,校本部包括主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4个校区;共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6万余人、研究生1.5万余人、留学生1600余人,教职工6000余人;下设46个院(系),9个附属医院,开设有104个本科专业;拥有5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
郑州大学历史沿革
郑州大学建校背景
1952年,中国效法前苏联进行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拟将一批
郑州大学老校区大门
沿海及东部地区高校迁往中西部,计划将迁到郑州组建新的河南大学,由于种种原因,山东大学未能落户郑州,而是搬回到济南。
考虑到河南高等教育的现状,1954年教育部决定由山东大学、、、等院校负责并提供师资,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设立一所新的大学,此即郑州大学的开端。
郑州大学发展演变
日,郑州大学第一届新生及教职员工、省市党政军
郑州大学校门
领导、高教部代表及兄弟院校领导共千余人,共庆郑州大学诞生。
1956年2月,中央高等学校规划会议上正式确定,在郑州新建的大学命名为“郑州大学”,设数学、物理、化学3系,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任主任,、王岳为副主任等成员组成筹建委员会。
1956年4月,山东大学总务长、化学系主任刘椽教授先期赴郑州考察,得到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确定在郑州市建设区的菜王、焦家门、蜜蜂张和兑周四个村征地922亩作为郑大首期建校用地。一年后大学路西侧数、理、化三系的办公教学楼和大学路的东生活区建成。
1956年8月,报教育部批准,郑州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大学,数理化三系向全国招生,并由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先生题写了校名。
1958年,经省政府要求,由教育部直属的郑州大学划归河南省,划归河南省管理后,开始不断进行院系调整。
1958年,增设了政治、历史、中文3个系。
1959年,在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学院、武汉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支援下,郑州大学增设了土建、机械、水利和电机4个系。
1960年,增设了外语系。
1961年,原并入,郑州师范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在开封前营门原游击衙署成立的河南大学堂中等教育部分以及河南优级师范学堂(后改名开封师范学校)。
1962年,河南省应用物理所并入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地理系并入开封师范学院。
1963年,以郑州大学土建、水利、机械、电机四系为基础,组建郑州工学院。
1991年,并入。
1992年,河南体育专科学校并入。
1996年,郑州大学通过国家“”部门预审,同年6月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重点建设。[3]
郑州工业大学
1963年,以郑州大学土建、水利、机械、电机四系为基础,与河南化工学院合并组建国
原郑州工业大学校门
家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郑州工学院,文革期间曾停办6年。
1973年,河南农业大学粮油工业系(原郑州粮食学院)并入郑州工学院。
1978年,郑州工学院粮油工业系析出,复校为郑州粮食学院,现发展为。
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
河南医科大学
河南医科大学可以追溯到1928年,创建时为医科。
1952年10月,全国院系调整,从河南大学分出,更名为河南医学院,隶属于中央卫生部,是中国27所首批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
原河南医科大学校门
1958年秋,河南大学医学院及第一附属医院迁至郑州新址,其间曾接收郑州康复五院,改称第二附属医院,后又在其旧址成立儿童医院,1962年撤销。
1962年7月,洛阳医学院撤销,一部分师生并入。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遭受严重损失和破坏,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
1978年,增设预防医学系。
1981年,成为首批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
1983年,增设儿科系。
1984年,定名为河南医科大学。
1985年,增设口腔系。
1988年,增设医学检验系和卫生管理专业。[4]
1990年,增设药学系。
郑州大学合并重组
日,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
日,新郑州大学成立
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时任河南省省长出席大会并宣布新的郑州大学成立。
日,教育部部长与河南省省长在省部共建郑州大学协议书上签字,郑州大学正式成为国家与共同建设重点大学,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
日,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评估工作,成为教育部本科评估“优秀”高校。
2010年6月,入选首批国家“”名单高校,首批入选专业为土木工程,第二批入选专业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
2011年,郑州大学成为24所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扩大高校之一,并正式成立,翌年本科生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15%。
郑大首任校长嵇文甫塑像揭幕
2012年11月,郑州大学入选“”、首批国家“”、首批“”。[3]
日,在原郑州大学创建60周年和嵇文甫先生逝世53周年之际,郑州大学举行郑州大学首任校长先生塑像揭幕仪式。[6]
郑州大学办学条件
郑州大学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共设有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等46个院系,开设有108个本科专业。[1]
二级学院/直属系开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包装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日合办)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安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程力学、安全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 、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音乐表演(空乘方向)、酒店管理哲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应用心理学考古学、历史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档案学(校本部)体育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学绘画、艺术设计、雕塑、书法基础医学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医学影像学 、麻醉学郑州大学医学检验系医学检验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郑州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郑州大学第五临床学院//郑州大学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郑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中外合作)/(中外合作)/参考资料:[8-10]
郑州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共有在岗教职工6000余人,其中教授721人,副教授1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00余人。[12]
截至2016年4月,郑州大学共有专任教师3720人,专职院士10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授7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00余人[2]
;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河南省“中原学者”9人,并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1]
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外籍)[13]
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13]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韩一帆[14]
、曹亦俊[1]
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不全):李梦如、师黎、魏新利、关绍康
河南省“中原学者”(9人):韩一帆、刘宏民、单崇新、张建营、申长雨、王复明、常俊标、高丹盈、王立东[15]
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材料科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关绍康)、化工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魏新利)、自动控制教学团队(师黎)、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唐明生)[16]
双聘院士名单  姓名学术称号所在学部备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技术科学部
双聘、天津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国际科学院院士
双聘、厦门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药卫生学部
双聘、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双聘、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双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技术科学部
双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土木、水利、建筑学部
双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物理学部
双聘、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研究所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土木、水利、建筑学部
双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药卫生学部
双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药卫生学部
双聘、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中石化(洛阳)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科学部双聘、华东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双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双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全球绿色化学专家双聘、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双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部双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双聘、清华大学教授尼克·莱蒙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双聘、英国玛丽女王伦敦大学癌症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双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埃里克·弗斯贝格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双聘、国际矿物加工委员会主席参考资料:[17-18]
郑州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共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第八批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6个,第八批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个,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独立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点、5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
郑州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
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20]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
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  序号一级学科名称一级代码学科门类级别1
应用经济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新闻传播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一级重点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省一级重点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省一级重点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省一级重点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省一级重点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省一级重点学科
核科学与技术
省一级重点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省一级重点学科
城乡规划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省一级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省一级重点学科
公共管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省一级重点学科
音乐与舞蹈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基础心理学
省二级重点学科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省二级重点学科
皮革化学与工程
省二级重点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省二级重点学科
截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共有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4个学科(领域)排名进入全球前1%。[1]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授权类别法学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信息与通信工程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博士二级学科授权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化工过程机械
博士二级学科授权
博士二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理论经济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应用经济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中国语言文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外国语言文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新闻传播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科学技术史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仪器科学与技术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电子科学与技术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交通运输工程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核科学与技术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城乡规划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风景园林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安全科学与工程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艺术学理论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音乐与舞蹈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戏剧与影视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基础心理学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应用心理学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轻工技术与工程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轻工技术与工程
皮革化学与工程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作物遗传育种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参考资料:[2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语言文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科学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郑州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全国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类别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7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1]
截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共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1]
。2013年,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获全国“挑战杯”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冠军4项、亚军3项。
国家特色专业(14个):物理学、化学、预防医学、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工程、通信工程、新闻学、法学、历史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中心[22-25]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郑州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6]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法学、物理学、历史学[27]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类别(3个):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28]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杜书云)、“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实验区(宋毛平)[29]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7个):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林州建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30]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化学[31]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2]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有机化学、智能控制基础[33]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材料·人·环境——走进材料科学、基因与健康、中原名寺诗旅、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34-3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不全):材料科学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水文学、流行病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组织学与胚胎学、仪器分析、陶瓷工艺原理、智能控制基础[36-37]
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行政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院
法理学(网络教育)
远程教育学院(法学院)
市场营销学(网络教育)
远程教育学院(商学院)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陶瓷工艺原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工程水文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
人体寄生虫学(网络教育)
远程教育学院(基础医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
基础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参考资料:[38]
郑州大学本部校址:科学大道100号
郑州大学实施“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双学位、双专业、辅修的专业培养模式;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卢嘉锡化学菁英班”,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牵头,协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与学校联合共建,共建单位将共同参与“卢嘉锡化学菁英班”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科研实践等的全部培养过程。[39-40]
郑州大学对外交流
截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0余家中国大陆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12]
郑州大学与美国、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德国、韩国等知名高校联合招收本科生,还与印度合作,在印度筹建了第一所。
郑州大学与和相关高校合作建立了;与200余家知名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了校企、校市合作关系;建设了包括“中英联合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国际磷化学实验室”、“中法有机磷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中美帕金森病研究和治疗中心”等一批中外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学术研究
郑州大学科研机构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郑州大学共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69个,其中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1个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9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
机构级别机构名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化工安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微纳成型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医药科学研究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过程与模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中心(1个)公民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纤维复合建筑材料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药物关键制备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9个)河南省激光与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肝病药理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过程传热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工程材料与水工结构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道路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电磁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8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分子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等学校离子束诱变育种与生物效应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等学校信息网络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食管癌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等学校磨具、材料工程及装备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生物质资源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私法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系统经济研究所
郑州大学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41-44]
郑州大学科研成果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郑州大学在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0余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科技攻关、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省(部)级重点项目400多项,获科研经费近2亿元,产出科研成果8500余项,其中70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800多项成果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589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5]
“十一五”期间,郑州大学争取到的科研经费达12亿元,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25项,横向科研项目1316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文章5篇,2005年被SCI收录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28位,被EI收录论文138篇,发表SCI和EI文章3330篇,申请发明专利698项,与企业签订合同1400份,获得成果转化费4亿多元。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万多篇,出版著作900多部,被SCI收录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39位,被EI收录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55位。[5]
重大成果举例
申长雨:主持完成的“橡塑制品成型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和计算方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申长雨:2007年因研制出特殊环境下的高抗冲击性、防辐
射和高光谱透过率的宇航员出仓面窗制品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
刘敏珊、董其伍:主持完成的“新型高效纵流壳程换热设备现代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赵清香:主持完成的“十二碳二元酸合成尼龙 1212 工业生产研究”获杜邦科技创新奖。[5]
高丹盈:申报的《钢纤维混凝土特定结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炯天:主持完成的《多流态梯级强化浮选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郑州大学学术资源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始建于1956年,由原郑州大学图书馆、原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原河南医科大学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共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总藏书量为713.9万册,中外文报刊18325 种,其中纸质报刊3325种,另有音像资料11119件,已形成了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另外可以检索、利用的中外电子图书约24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共计1.5万种;还有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可提供600多个大型专业数据库的使用。[45]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图书情报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设有“人学研究”、“环境资源法研究”、“书简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栏目。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4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7年,设有“特约述评”、“食管癌研究”、“系列研究”、“论著”、“应用研究”和“研究快报”等栏目,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进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CSTJ)、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等多种重要数据库,被美国化学文摘、哥白尼索引等多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47]
《》创刊于1962年,原刊名为《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综合评述方面的学术论文;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性文摘杂志收录或评论。[48]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于1980年,原名《郑州工业大学学报》,是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工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被美国《化学文摘》、《数学评论》、《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科学文摘》等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固定收录。[49]
《》创刊于1985年,由郑州大学与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主办,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摘录。[50]
《》是由郑州大学主管、河南美学学会和郑大美学研究所主办的美学和艺术学学术期刊,被出版署列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骨干期刊)。
郑州大学文化传统
郑州大学形象标识
郑州大学校徽由“Z”、“大“、”人“和山峰共同构成,又形象英文第
郑州大学校徽
一个字母“A”,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蕴函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意,象征郑州大学培养出的栋梁之材,山峰象征学子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第一个字母“A”代表永争第一。[51]
郑州大学校旗采用大红色和明黄色,这两种颜色是中国国旗的颜色,用这两种颜色作为校旗的标准色;红色代表着积极与活力,黄色代表着高贵的气质和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51]
郑州大学精神文化
明时风,达治体,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厉奋进,竭忠尽智,扶危邦,振贫民。[52]
所谓“明时风”,就是洞悉天下大势,把握社会发展潮流;
所谓“达治体”,是指要有全局眼光,从整个统治利益出发的考虑问题。
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表明纯粹的文弱书生也是没用的,但莽撞更不
蹈厉奋进,竭忠尽智,扶危邦,振贫民,就是最大可能发挥个人对国家人民的智慧和忠诚,扶危济困。
校风:笃信仁厚,慎思勤勉
教风:博学明德,求实善教
学风:励学明礼,求真善为[53]
郑州大学学校领导
郑州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
、、、、别荣海、、、、、
参考资料:[54-55]
郑州大学历任校长
郑州大学首任校长--嵇文甫
(1959年—1963年),郑州大学首任校长,历史学系的创始人,中共早期党员,曾任河南省副省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哲学家。[56]
(1979年—1983年)曾任河南日报社副总编辑、河南省出版局副局长、郑州大学校长和河南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3年—1994年)化学专家,中共河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省管优秀专家,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4年—2002年9月)政协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2002年10月—2012年8月),国家杰出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塑料成型及模具优化设计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获得者。[57]
郑州大学知名校友
郑州大学科教界
——院士、国际绿色化学首席科学家。
戴程鹏——现任美国Tennesse大学教授,获得全球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校园景色--眉湖
——北京师范大学刑法科学研究院院长,国际刑法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近现代数学家、两院院士、两弹功勋科学家,原黄河大学校长。
——数量经济学家,原校长兼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
——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首批研究宇宙射线、高能物理和核物理研究的杰出物理学家之一。
——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所长,中国理论物理界的权威之一。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哲学家。
——现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孙国梁——近代土木工程学家,中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领域创始人、奠基人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高级研究员。
——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
研究基地主任。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院士,无机材料学家,中国耐火材料学科的带头人之一。
——教育部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李庆斌——清华大学水电系教授,曾获教育部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化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和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副书记,著名夏商周考古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
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张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天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任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网络经济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研究传媒经济最早的学者之一。
陈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张友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兼任张学良暨东北军研究会副会长。
——美学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刘怀玉——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武汉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泛函分析空间理论组召集人。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部主任。
——曾任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学术刊物《FULL》编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靳德时——教授级高工,一级注册建筑师,曾任北京城市开发设计研究院(甲级)院长兼总建筑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郑州大学教授、国内著名化学专家,曾任郑州大学校长。
——郑州大学副校长、河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兼职教授。
——郑州大学副校长,河南省高校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化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
田均良——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
国家级标准体育场
阎锡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上海有机所研究员、物理有机研究室主任、课题组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美国外科学院院士,美国华盛顿州维基尼亚梅森医学中心外科博士。
韩新强——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曾获得美国心脏学会76届研讨会优秀科研奖,在美国瑞德医院任教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南开大学特聘教授,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杜百廉——解剖学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副会长。[59]
——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正院级干部、研究员、中国社科信息学会常务理事。
李维明——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
——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河南行政学院副院长、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兼任副会长,河南省宪法学会会长,郑州大学法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刘鹏——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
——河南工业大学校长。
——院长。
邢莹——新乡医学院党委书记。
卫世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院长。
——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郭正让——中原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黄河科技大学校长。
郑州大学党政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黑龙江省委书记,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原甘肃省委书记,现任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原新华社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现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西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60]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原西藏自治区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俊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文彬——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现中国博物馆学会会长。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到郑州大学视察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现任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陕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山西省副省长。
——河南省副省长。
李亚——河南省副省长。
——安徽省副省长。
——原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副行长,现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秘书长。
——曾任外交部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保密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书记、副会长。[60]
王金龙——中央党校信息管理部副主任。
史卫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起诉一处处长。
——曾驻美国大使馆公使、现任中国驻大使、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
——曾任中国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全国政协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二级高级法官。
刘曙光——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外事联络司司长。
苏茂林——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石春先——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南水北调中线管理局常务副局长。
——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文超——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李新民——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舒葳韧——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原贵州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
李勤德——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广州市委员会主委。
——河南省军区司令员。
——河南省政协秘书长。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
——厅长。
——河南省林业厅厅长。
——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
——河南省信息产业厅厅长。
朱长青——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锦洲——河南省银行业监督管理局局长。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河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
朱学庆——广西梧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原共青团中央常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书记。
丁巍——安阳市委书记。
——许昌市委书记。
——南阳市委书记。
——原海南省儋州市委书记。
——河南省政府秘书长,原洛阳市市长。
——濮阳市市长。
——驻马店市市长
——信阳市市长。
——漯河市市长。
黄兴维——原委书记,原河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在郑省直属机关的郑州大学校友中有正厅级干部500余人,副厅级干部18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600余人。
郑州大学工商界
——现任金山软件CEO,曾任惠普中央研究室主任,副院长,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
——董事总经理,曾任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的董事总经理及中国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董事、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魏克亮——恒大地产集团副总裁
——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同时兼任该公司总法律顾问。
——副总经理,美国华尔街上的成功华人金融家。
——计算机技术艺术家,软件开发测试专家,微软西雅图总部的高级开发测试工程师。
——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
——郑州中心支行行长。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局长。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
蔡治建——青岛市分行行长。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
——TCL信息产业集团副总经理,TCL电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河南建业集团董事长,入选中国富豪排行榜。
——国际著名反病毒专家,金山集团技术顾问,北京日月光华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王献冰——国内知名网络安全专家。
韩家玮——世界数据库专家。
何公道——高级系统分析员,国际著名反病毒专家,江民科技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
宁红涛——原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现广东金发(循环经济产业园)董事长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裁。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
李伟——思念食品集团董事长,入选中国富豪排行榜。
——全国人大代表,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陶瓷艺术大师,金堂钧窑有限公司总经理。
——华邦制药董事长。
邹源——民营企业家、岳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
——大商集团郑州地区集团总裁。
——东方网神的作者,VTTE超级可视磁盘刊物生成器。
——河南金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大学生创业网总裁。
王勇——中联信融北京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圳航空城董事长,2003年度深圳地产风云人物,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创始人。
郑州大学传媒界
——原新华社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王保纯——光明日报总编室常务副主任、高级编辑。
——《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中国十大报业创新领军人物。
——中国科学报社总编辑,中国科学院机关党委书记,中科院文联主席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
贾文皋——河南广播电视报社总编。
——现任南方企业家杂志社总策划兼主编、中国营销资源在线董事长。
——原河南电视台台长。
——郑州电视台台长。
左光瀚——社长。
黄十庆——人民日报社理论部副主任
李长虹——人民日报评论员,高级编辑
张宗堂——新华社国内部记者。随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赴南极采访报道,考察结束后,被评为“优秀南极考察队员”。
——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高级记者、经济采访室副主任。
——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
陈思禹——新华社宁夏分社社长。著名摄影家。
——人民日报青海分社社长。
庞新智——大河报总编辑。
仇勇——现供职于《中国新时代》杂志,副主编。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社长。
——河南漫画研究会会长。
——河南女作家、文学批评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国家队网球队员,网球世界冠军。雅典奥运会上女双金牌。
——雅典奥运会中射击男子3×40金牌得主。
——2012伦敦奥运会58公斤级举重冠军。
——《》栏目主持人。
——首届英雄联盟中国区冠军。
——中国厨王。
——歌手,演员
——第八届《中国魅力型男》冠军。
——中国思乡文化流行歌手
陈枭——演员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官网[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河南医科大学校史》编写组.河南医科大学校史: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大河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商都网[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学科与重点建设处 [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安徽高教网[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引用日期]
.教育部 [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招生网[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引用日期]
.磷肥与复肥编辑部[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澎湃[引用日期]
.河南文化网[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郑州大学[引用日期]
哎呀,运营同学,这个模块离家出走了 ::&_&::
企业信用信息
通过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测...
提供资源类型:
高校微博模块:
在这里快速了解高校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控技术与仪器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