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试的防静电实验室温湿度要求要不要进行温湿度控制啊?这类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建设过程有什么特别关键的控制点?

食品检验实验室设计方案
核心提示:现代化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在专业上涉及到食品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食品感官品评等多个学科,在功能上又涉及到给水&
现代化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在专业上涉及到食品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食品感官品评等多个学科,在功能上又涉及到给水、排水、通风、排风、强电、弱电、空调、消防、废气废液处理、集中供气等复杂的工艺技术,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安全、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因素,因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1、合理定位,科学规划。
&&在构建专业实验室的流程中,&构&的部分至关重要,它包括了实验室的定位和规划,是整个实验室建设的基础和灵魂。
实验室定位是指:实验室在国际、国内的定位(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实验室在行业(系统)内的定位;实验室在社会中的定位(行使政府职能?第三方检测?通用实验室?)实验室在所处地理区域的定位。
实验室规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验室建筑规划,二是实验室工艺规划。实验室建筑规划包括建筑外观、风格、高度、园区布局等;实验室建设之前,调查实验室需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确定整个实验室3~5年规划的过程,因此需要进行大量前期调研工作,既要明晰自身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又要广泛地考察相关单位已建成的实验室,学习其经验和教训。&
此外,还应该从理念上充分认识到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工作环境的构建以及环境造就出的工作方式,而不是仪器和家具的简单组合。
2、实验室设计应先于土建设计。
&&&构&应先于&建&,只有&构&清楚了,才可以开始&建&。就是用专业的手段将抽象构思进行具体实现的过程,包括实验室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升级等。&
目前,我国对实验室的建设没有相关的建筑规范,因此很多实验室在土建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验室对建筑的特殊要求。正确的实验室建设流程是首先进行实验室的工艺设计,然后在满足实验室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实验室的土建设计。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咨询专业的实验设计方,在项目的土建设计阶段,就及时介入。如有可能最好带土建设计师一起参观其他单位的实验室以加深其认识。
& 比较典型的土建设计问题包括:&
1)未设计风井,或者风井的位置、大小、数量不能满足要求;&
2)未考虑气瓶室,仅按消防用气瓶室设计;&
3)未对实验室进行整体的平面规划,分区过于简单或不合理;&
4)未考虑仪器的使用情况;&
5)未考虑特殊房间功能,如恒温恒湿室等;&
6)净层高过低,影响管线布局,装修后空间低矮。
3、实验室设计与承建单位的选择
&&实验室设计与承建单位应选择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严格考察其设计、研发、生产和施工能力和资质水准,最好实地考察其已完工的项目和公司所在地。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应专业全面、经验丰富、认真负责、队伍稳定。承建单位最好在实验室所在地已承担过建设项目,这样比较熟悉当地情况。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差异较大,因此就近原则也便于施工和后续的维护工作。设计图纸完成后,最好请第三方机构和权威专家进行详细审核,以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设计和重大缺陷。在施工工程中,应要求对方配备一名富有实际经验的项目经理,这样有利于进度控制、资源调配、沟通协调。
4、实验室平面布局的设计
实验室平面布局是实验室设计的基础,只有按照功能分区和工作流程的需求做好相应的平面布局规划才能确保后续的水、电、风等专业的设计,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平面布局设计阶段应尽可能地详细考虑工作和发展的需求,合理配置空间,尽量优化整合。除了布局的优化和仪器设备的摆放位置的设计外,还应充分考虑到人员流动与物品流动的方向是否符合工作要求。例如,为了避免实验人员频繁跑动,前处理室应该和仪器室在同一楼层;气瓶室应和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等仪器在同一楼层;尽量让单层面积最大化,以避免楼层过多,每一层都要设置洗涤室、样品室以充分利用空间;生物安全室应合理布局洁净区、半洁净区、污染区,以避免交叉污染。
5、实验室配电系统
&&实验室的配电系统是根据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具体要求,经过专业的设计人员综合多方面因素设计完成的,与普通建筑有很大区别。因为实验室仪器设备对电路的要求比较复杂,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满足最大电压和最大功率的要求就可以了。事实上有很多仪器设备对电路都有特殊的要求(例如静电接地、断电保护、等电位连接等)。对配电系统的设计,不但要考虑现有的仪器设备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实验室几年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配电系统的预留问题及日后的电路维护等问题。为了保证电力的可靠保障,还应考虑不间断电源或双线路设计,不间断电源的容量应符合实际所需并保证一定可扩增区间以满足未来的发展所需。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的区域,如气瓶间则应采用防爆电器元件以确保无安全隐患。墙上的插座应充分考虑需求,例如样品室应留足冰箱的插座、前处理室应预备离心机的插座、门口应预留自动鞋套机的插座、走廊两侧也应考虑到分布一些插座。
6、实验室弱电系统
&&实验室的弱电系统主要包括电话、监控、门禁、网络等,弱电系统有一个特点即预置后不可变更,因此不能像强电线路一样可以根据所需任意更改。例如,网络接口应与墙插并列,高度应恰好高过实验台,这样方便日后使用。仪器室应预留足够多的网络接口,不要采用地插形式而应预留足够长的线头以方便仪器台安装时连接到台面网络接口。走廊如果很长,可以在远端预留电话线,方便工作时接打电话,无菌室内外由于隔音效果较好,应预设对讲电话,便于沟通。门禁系统应设在每层实验室的主入口处或其他需要控制出入的地方。
7、实验室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不仅仅是控制实验室的温湿度,同时还应实验室通风系统配合,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证实验室的温湿度和房间压差,令人员和精密仪器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实验室所在的整栋大楼若采用中央空调则一定要能够进行分区域、分时段的模块式管理,以避免加班时因不能正常使用空调而影响仪器的检测性能。中央空调管线的布局应结合实验室通排风管道的设计,避免施工的时候交错重叠,影响层高。极端天气情况下,应能确保样品室、气瓶室、超低温冰箱室、精密仪器室、不间断电源室等对温度要求高的区域保持24小时的恒定温度调节。
8、实验室消防系统
&&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环境,对消防的要求相对于普通的办公楼来说要高很多。实验室设计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设备投资及工艺特点、实验工艺要求、储存样品和试剂的种类、实验室建筑物的特点等),采用不同的消防措施来保障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如对于精密仪器室和无菌室、配电室、不间断电源室而言,其消防就不能采用自动喷淋装置,而应采用气体灭火装置,以避免自动喷淋装置损坏仪器设备或破坏洁净环境。
9、实验室给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的管道应耐酸碱腐蚀及有机试剂对材质的融解,应采用PPR或其他材质,而不能用普通的PVC管材,同时也要根据污水的性质、流量、排放规律并结合室外排水条件而定方案。由于大型实验室下水管道复杂,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管道堵塞渗漏,如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放置滤网、设置存水弯、弯头采用45&角连接等。集中供水系统由于成本较高,水质不稳定,因此不推荐使用。为了避免二次污染,可采用感应式水龙头,缺点是容易坏。为了美观,热水器可采用内置式的即热式电热水器。
10、实验室集中供气系统
&&实验室的很多设备的运行都需要各种各样的气体供应,目前来说以集中供气作为主流设计方案得到广泛使用。气瓶室的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必须采用防爆门、泄爆窗、气体泄漏感应报警装置、所有电器电路均应采用防爆型的、还应考虑防雷、防静电以及空调设备。
11、实验室通排风系统
&&实验室供排风系统是整个实验室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系统之一。供排风系统完善与否,直接对实验室环境、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设备的运行维护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通排风系统完善的实验室,应该是环境和谐、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实验室噪音、房间的换气次数、压差、有毒气体残留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另外,样品室和试剂室也应考虑有通排风设备,以免样品带来的异味影响环境;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应设计新风系统;通风柜前方的新风口散流器应采用可以调节方向活动室百叶设计,以避免冬夏季节外界冷热空气直接吹响操作者。
12、实验室家具的选择
&&实验室家具的选择首先应考虑能充分满足工作所需,主要涉及到台面材质、柜体结构与材质、颜色搭配等要素。例如前处理室应采用耐酸碱的陶瓷板台面、仪器室应采用理化板台面等。台柜的结构主要分为钢木、铝木、全钢三种,实验台的支架又可分为C形、回形,应根据各个单位的需求而定。每个房间台柜的布局、种类、数量也要充分考量,边台、中央台、高柜、吊柜等应搭配得当,避免造成日后工作的不便。此外,还有一些细节也应考虑,例如电脑位合理配置,以避免将来使用的不便。
13、实验室室内装修细节
&&实验室的天花应采用小方格的扣板形式,而不应采用大块的整体结构,这样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为了便于参观检查,参观走廊两侧或大型仪器室可采用落地玻璃幕墙设计,这样更加通透明亮,便于管理,缺点是不能在墙根预留插座,同时门的稳定性较差,造价也较高。实验室若要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配色也是一个考虑的方面。搭配合理的柜体、台面、地面、天花会凸显其卓尔不凡的高端特征,令参观者过目不忘,令使用者身心愉悦。生产过程ESD防护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生产过程ESD防护
生​产​组​织​过​程​中​的​E​S​D​防​护​培​训​教​材​。
大小:13.7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LED封装的出来的产品怎么判定是否防静电?如果要实现防静电,在生产的时候应怎么操作,请帮忙解答_百度知道
LED封装的出来的产品怎么判定是否防静电?如果要实现防静电,在生产的时候应怎么操作,请帮忙解答
提问者采纳
  摘要:概述了近期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新发展以及配套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tatic technology of textiles, and gives a summary of th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antistatic properties of textiles.  Keywords: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近十年来,我国纺织品的抗静电技术有了飞速发展,除应用于专业工作场所的抗静电工作服、超净工作服外,军队、武警的常服、作训服等为了防止静电干扰及有可能产生的静电危害也都采用了抗静电技术,甚至一般民用纺织品如羊绒衫等针织物也添加了有机导电纤维。  纺织品质量测试机构经常会收到各种企业的抗静电产品样品检测。随着抗静电技术的发展,国家和行业部门近几年先后修订和发布多项关于纺织品和纺织服装抗静电测试方法的新技术标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和测试评价方法归纳如下。  1
纺织品抗静电技术  1.1 静电的危害  静电现象主要是由于物体摩擦(接触—分离)或感应产生的。产生静电后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从而造成生产和生活中的静电干扰。生活中因静电吸附,带有异性电荷的灰尘会附着在织物表面,上衣和裤子为不同材料时,不同极性的电荷造成相互吸引,出现衣服和衣服相互纠缠、衣服对人体纠缠的现象。除了上述一般性危害以外,纺织品和服装的静电现象可能引发重大损失的主要危害是:1)导致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器件的损坏。随着集成电路的微型化,由服装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压足以使集成电路击穿。例如MOS电路耐击穿的电压仅几十伏,而一般服装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压可以达到上万伏甚至更高。2)导致油品燃烧。例如曾有两艘油轮因静电在一个月内相继起火;3)导致火工品(雷管、炸药等)的爆炸。例如曾因搬运炸药的人脱去衣服时产生的摩擦导致服装带有几十万伏的静电压,由此引发正在搬运的火工品爆炸。上述三种危害最大的静电灾害均与纺织品有关。  1.2 传统抗静电方法  传统的纺织品抗静电加工方法有:  1)采用抗静电纤维。抗静电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和平衡回潮率,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使纺织品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即不易产生静电,对已经产生的静电比较容易逸散。  2)施加抗静电剂。抗静电机理同抗静电纤维。  3)不锈钢纤维混纺。利用金属纤维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已经产生的静电荷容易逸散。  4)有机导电长丝嵌织或有机导电短纤维混纺。抗静电机理与不锈钢等金属导电纤维类似,即起到容易造成电荷逸散的效果。对于有机导电纤维而言,不但有采用碳黑为导电物质的灰色产品,也有以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为导电物质的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有机导电纤维。  1.3 抗静电新技术  近几年又出现并推广了两类导电纤维,可应用于纺织品的抗静电加工。  1)镀银纤维或长丝。由于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导电性能,故纺织品含较少镀银纤维(1%左右)时就有抗菌功能及良好的抗静电功能,如果在镀银纤维使用时使之在织物内形成导电的网络结构且这个结构相对比较致密,还可以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针对抗静电功能而言,由于银纤维的导电性能好,静电荷的逸散能力强于有机导电纤维,故一般而言,抗静电效果优于有机导电纤维。  2)导电高分子材料。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这些导电高分子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工程应用的。现在d 导电高分子已经可以制成纤维或者涂料,其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可以作为纺织品抗静电加工的一种新型原料。  2抗静电产品标准和测试方法  评价纺织品静电性能的指标主要采用电荷面密度、摩擦带电电压和感应电压半衰期等。  2.1 标准现状  新的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标准分为7个部分:已实施3个部分:GB/T 8
《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1部分 静电压半衰期》;GB/T 9
《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2部分 电荷面密度》;GB/T 9
《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3部分 电荷量》; 另外4个部分正在修订中分别是:第4部分:电阻率;第五部分 摩擦带电电压;第六部分:纤维漏电电阻;第七部分:动态静电压。纺织生产过程中和服装穿着使用中所产生的静电及其干扰的程度都能通过这7个部分的静电测试方法测得。  目前除执行的国家标准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外还有部分行业标准也在同时执行。如:FZ/T 《纺织材料 静电性能 动态静电压的测定》、FZ/T 0《织物摩擦静电吸附性测定方法》、GB/T 《地毯 静电习性评价法 行直试验》等。  2.2 纺织类产品抗静电产品标准  一般根据抗静电纺织品使用场合的不同,各行业也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因此分出了不同行业的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军工、特殊行业、民用等。我国根据需要制定了为特殊行业服务的GB 1《防静电服》、GB/T 2《防静电洁净织物》、GBT 2《防静电手套》等标准,以及作为劳动保护配套产品的GB/T 2《防静电毛针织服标准》等相关产品标准。表1列举了以上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表1 抗静电产品及对应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产品标准  测试项目  技术要求  测试方法  环境要求  GB 1《防静电服》  点对点电阻  A级1×105~1×107Ω  B级1×107~1×1011Ω  GB 附录A  温度:(20±5)℃  相对湿度:(35±5)%  带电电荷量  A级<0.2 μc/件  B级0.2~0.6 μc/件  GB 附录B  GB/T 2《防护服 防静电毛针织服》  带电电荷量  <0.6 μc/件  GB 附录B  温度:(20±2)℃  相对湿度:(35±5)%  GBT 2 《防静电手套》  带电电荷量  <0.6 μc/只  GB/T 12703中的 E方法  GB/T2《防静电洁净织物》  表面电阻率  1×105~1×1011 Ω/  GB/T 12703  温度:(23±5)℃  相对湿度:(12±5)%  摩擦起电电压  一级:200 V  二级:1000 V  三级:2500 V  GB/T附录B  通过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纺织品抗静电测试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这是因为温湿度对抗静电的指标影响比较大,且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因此,通常需要在满足测试条件要求的恒温恒湿实验室进行测试。  2.2.1 《防静电服》新标准分析  新版《防静电服》标准中,增加了对原料即织物的技术要求;增加了连体式的服装款式;增加了缝线针距要求;明确了衬里应采用防静电织物。对防静电性能,参考欧标和美标增加了服装、织物表面电阻的技术要求;为便于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选用服装,将服装的防静电性能按技术指标划分了等级。在理化性能中增加了多项指标。增加了服装、织物的透气率和透湿量、缩水率、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甲醛含量的测试。在附录A中规定了服装、织物表面电阻的测试方法;在附录B中对服装、织物带电电荷量测试条件进行了修改从原要求相对湿度小于40%改为(35±5) %;.在附录C中对洗涤的要求进行了修订,统一规定洗涤时间为33 h。  在测试方法标准中,专门制定了一个与GB1配套的测试方法标准GB/T 2《工作服 防静电性能的要求及试验方法》,以及采用电阻反应服装抗静电性能的试验方法标准GB/T 2
《服装 防静电性能 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和GB/T 2
《服装 防静电性能 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试验方法》。  2.2.2《防静电洁净织物》标准分析  该标准是为特定行业制定的防静电织物的标准。适用于电子、半导体、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使用的,用以制成洁净的服装等产品的织物。与常规的防静电织物要求不同的是:其测试环境要求温度为(23±5)℃,相对湿度:(12±5)%;基本物理性增加了耐磨指数要求,并采用GB/T 21196.3方法标准的耐磨指数测试;静电性能要求必须同时符合表面电阻率和摩擦起电电压要求,并规定了静电性能耐洗涤分级试验方法,在附录B中规定表面电阻率的测试方法;以发尘率(个/min)和空气粒子过滤效率(%)两项指标控制产品的洁净性能。在附录C和附录D中规定分别规定了发尘率及空气粒子过滤效率的测试方法。  2.2.3 《防护服装 防静电毛针织物》标准分析  为了测试用防静电纤维与羊毛、棉、腈纶等纤维混纺或交织而制成的针类针织服装的抗静电性能,国家颁布了新标准GB/T 2《防护服装 防静电毛针织物》。此标准在附录A中对洗衣机的型号、洗涤剂的pH值、洗涤工艺和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洗涤后的服装按GB 1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试,规定整件服装的带电电荷量不应大于0.60 μc/件,理化性能要求pH值控制在4.0~8.5之间,与GB 1对pH值以A、B、C类考核不同。批量服装检测时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理化A类和外观B类划分。  3抗静电性能测试中的问题  在纺织品抗静电性能检测实践中,静电压半衰期法、电荷面密度法,摩擦带电电压法等不同的静电测试方法测量获得的数值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等比数值关系。在某些抗静电产品的测试要求中,客户要求采用GB/T 12703中二种以上的测试方法来检测产品质量。而二种方法测出的数据可能会出现相互矛盾现象,无法判定其抗静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例如:  A 抗静电纺织品常采用织造过程中嵌入金属导电纤维。这些导电材料通常在成品布上显现条或格子状样式。对于此类产品,有的客户要求使用电荷面密度和静电压半衰期同时考核抗静电性能,会出现电荷面密度很低符合技术指标要求,但静电压半衰期降不下来。  B.单面覆膜产品采用静电压半衰期测试抗静电性能时,有金属覆膜面测试的电压、半衰期都显示零,符合技术指标要求;而反面的电压>2 KV、半衰期>60 S,不能达到抗静电技术要求。正反面采用不同工艺处理,抗静电性能有极大的差别。  以上说明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应根据面料性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的项目,而且测试项目随着产品的不同,所表征的意义也不同。因此,尽量避免使用单一指标进行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行业的需求及相关的受控环境下使用的防静电织物,检测其抗静电性能,正确选择适合的防静电产品标准、对应的环境要求和检测方法。  4 结论  随着集成电路等容易受到静电损失的微电子器件的大量使用,静电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因此,抗静电是纺织品的一个常用功能,应该不断发展。为了克服静电释放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正在研发具有:耐久性抗静电、静电逸散快、微尘粒子产生机会低、抗腐性和舒适性能好等特性的复合型抗静电纺织材料,抗静电产品的类型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抗静电产品的标准及相应的测试方法标准也应该不断完善。实力技术
提问者评价
写的很全面,谢谢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员工操作应带好防静电手套 穿好防静电衣和鞋子
所有接触面,包括工作台/机器/人员/地面/中转箱盘,都要做好防静电措施,中转时, OP也不可直接触碰,尤其是引脚部分。封装设备上,主要是固晶机(DB)上,高质量的产品应加离子风扇
封装好的LED也不会防静电啊? 所有的封装好的LED, 都是要用防静电包装的.生产过程中, 所有接触面, 包括工作台/机器/人员/地面/中转箱盘, 都要做好防静电措施, 中转时, OP也不可直接触碰, 尤其是引脚部分.封装设备上, 主要是固晶机(DB)上, 高质量的产品应加离子风扇查看一下车间的接地是否是真的独立接地接好了, 正确的常规作法是, 在地面直接插铜柱到一米深以下, 全金属接地接好物理地. 以前常看到有客人工厂的接地是假的, 有的甚至接到了电源线上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led封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室温湿度记录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