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线骑行滇藏线驴友失踪案

骑行进藏旅游的原因及现状分析——以滇藏线为例
我的图书馆
骑行进藏旅游的原因及现状分析——以滇藏线为例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站的比重越来越大。从上世纪起,国内旅游总人次每年都持续增长,到2012年底,国内旅游总人数达到29.6亿人次。伴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一种时尚、备受年轻人喜爱,并不断挑战传统旅游概念的旅游形式迅速崛起抢占市场,这就是自助游,尤其是户外背包游和骑游,他们直接跳过传统的旅行社包办这个中介,突破了传统旅游产业链。骑游作为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 ,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且费用不高,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西藏以其神秘、圣洁成为广大自行车爱好者心中的圣地,骑行进藏成为他们人生的梦想,是一生一定要有的疯狂,是他们心灵上的朝圣。骑行进藏现已成为一种风潮,媒体也不乏对骑行进藏的报道,相关书籍种类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以滇藏线骑行游为例,从骑行兴起原因、骑行现状等方向分析日益火热的骑行进藏的原因及现阶段骑行进藏的可行性。
关键词:骑游;滇藏线;进藏旅游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accounted for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From the last century, the total number of domestic tourism continues to grow every year, until the end of 2012, the total number of domestic tourism reached 296 000 (million peopl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tourist arrivals, a fashion, much loved young people, and constantly challenge traditional forms of tourism travel concept rapid rise to seize the market, which is self-tour, especially outdoors backpackers and cyclists, they skip the traditional The travel agent arranged this intermediary,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industry chain. Cycling as a healthy natural movement of tourism, can fully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travel process, and the cost is not high, loved by young people. Tibet, with its mysterious, holy shrines became the hearts of the majority of cyclists, riding into the possession of their life's dream of becoming, a lifetime must be crazy, be they spiritual pilgrimage. Riding into Tibet has become a trend, there is no lack of media coverage on the ride into Tibet, more and more types of books. This paper mainly Ride Yunnan-Tibet line, for example, from the rise of the reasons for riding, riding the status quo, such as the direction of cause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stage, riding into the possession of increasingly fiery ride into Tibet.
Keywords:Cycling;Yunnan Tibet Line;Travel to Tibet
引言 ....................................................... 5
一、 什么是骑游 ............................................ 5
(一)户外自助旅游的定义及分类 ..................................... 5
(二)骑游的定义 ................................................... 6
二、 骑游兴起的原因 ......................................... 6
(一) 自行车的发明及推广 .......................................... 6
(二) 户外自助游的兴起 ............................................ 6
1、生活压力,让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 .............................. 6
2、国内外户外运动类节目深受喜爱 ................................ 6
3、户外运动品牌装备引热潮 ...................................... 6
4、青年旅舍的兴起 .............................................. 7
(三)骑游的诸多好处引关注 ......................................... 7
1、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 .......................... 7
2、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 .................... 7
3、有助于减肥 .................................................. 7
4、益寿延年 .................................................... 7
5、骑游低碳环保 ................................................ 7
三、 骑行进藏旅游的原因分析 ........................................ 8
(一) 自然风光 .................................................... 8
1、西藏自然风景概况 ............................................ 8
2、滇藏线上的自然风光 .......................................... 9
(二) 人文景观 ................................................... 10
1、西藏浓厚的民俗特色 ......................................... 10
2、滇藏线上的民俗特色 ......................................... 10
(三) 宗教特色 ................................................... 10
1、西藏浓厚的宗教文化 ......................................... 10
2、滇藏线上其他宗教信仰 ....................................... 11
(四) 自我挑战和自身价值实现 ..................................... 11
四、 滇藏线骑游的现状分析 ......................................... 12
(一) 滇藏线天气状况 ............................................. 12
(二) 滇藏线路线及路况 ........................................... 12
(三)沿途硬件条件 ................................................ 13
1、住宿 ....................................................... 13
2、餐饮 ....................................................... 14
3、自行车修理 ................................................. 14
(四)铁道部新规对骑游的影响 ...................................... 14
1、托运手续繁琐 ............................................... 14
2、车辆易损坏 ................................................. 14
3、托运费用增加 ............................................... 14
4、可能导致人车不能同时到达 ................................... 15
结论 ...................................................... 15
参考文献 .................................................. 17
致谢 ......................................................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的作用不再只限于作为交通工具,特别是近几年户外自行车运动的兴起,自行车的作用已扩展到健身、旅游、娱乐等许多方面,另外自行车运动还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功效[1]。现在年轻人都向往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骑行进藏可能是对于生活压力等释放的表现,这种出逃式的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2014年暑假,根据我自己在路上的不完全统计,滇藏线上每天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骑行者就有上百人,汇入川藏线后,人数更是达到数百人,在众多的旅游目的地中,西藏以其神秘、圣洁成为广大自行车爱好者心中的圣地,骑行进藏成为他们人生的梦想,是一生一定要有的疯狂,是他们心灵上的朝圣。骑行进藏现已成为一种风潮,媒体也不乏对骑行进藏的报道,相关书籍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媒体的宣传下,更多人开始利用骑行进藏旅行,去体验不一样的人和事物,尝试挑战不同的人生可能性,藉以重新认识自己,挖掘更多潜能[2]。因此,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向往骑行进藏旅游,以及现阶段骑行进藏旅游的可行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什么是骑游
(一)户外自助旅游的定义及分类
自助旅游是以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完全自主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3]。
户外自助旅游是自助旅游中专业目的较突出的一个分类,主要包括修学求知自助游,极限探险自助游,特殊兴趣自助游(如登山、骑行、滑雪等)。户外自助游区别于其他自助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山野户外为旅游目的地,以背包就是一个家为食宿保障,以有路驾车无路徒步为交通方式,无须旅行社等旅游中介介入,完全自主选择和安排的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户外自助旅游者都戏称自己为“驴友”[4]。
“驴友”走出家门,利用已有的公共交通和当地生活设施在进行休闲观光的旅游时兼容户外运动项目的一种新旅游活动,它以休闲娱乐、健身、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增长见识等为主要目的,因类型不同而风险程度不同。按依托的旅游资源不同可划分为三大亚类:①山地户外自助游:以郊游、徒步游、自行车游、登山游、漂流等为主要内容;②航海户外自助游:以帆船、帆板、潜水、冲浪等为主要内容;③飞行户外自助游:以高空跳伞、滑翔伞等为主要内容[5]。
(二)骑游的定义
骑游即骑车旅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而骑车大多数又以骑自行车为主。骑自行车是医学界及运动界所公认的最佳有氧运动之一,也是最简单易行又有趣的运动。自行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种运动休闲、非常好的健身器械。它的健身效用是其他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所不能比的,它可以不限时间、不限速度、随时随地。可以说,只要有辆自行车就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和目的。现代人们在倡导低碳生活,而低碳生活除了保护环境之外,对健康养生也十分有利。低碳生活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一种最健康、最绿色的,那就是我们大家都很熟知的骑自行车。当大多数人在为有车有房的生活而奔波劳碌的时候,有一些人却选择了最健康、最绿色、最低碳的出行方式——骑自行车,即骑行。骑行也已经衍变成为一种健康养生的运动[6]。
二、骑游兴起的原因
(一)自行车的发明及推广
1791年,法国伯爵希夫拉克受到了木马的启发,发明了全木结构的自行车,也叫“木马车”,直到1870年出现了第一辆完全用金属制作的自行车——高轮车,这是第一款被称为“自行车”的产品。
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骑自行车旅游的外国人向中国呈现了现代化的自行车——带变速的山地车、公路车、旅行车、躺车、折叠车、二轮车等,这些自行车不仅仅给号称自行车大国的中国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更颠覆了中国人“自行车=交通工具”的观念,而自行车性能上的革命性变革使得每一个会骑自行车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时间允许都可以骑着自行车去旅游,游玩健身双丰收[8]。
(二)户外自助游的兴起
1、生活压力,让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
当代人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大,他们向往贴走进自然,放下心灵的枷锁,寻求一种休闲自由的生活方式。而户外自助游就是以山野户外为目的地,这引起人们的关注。
2、国内外户外运动类节目深受喜爱
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类节目唤起了人们心底对自然的向往,大型户外探险节目《荒野求生》,贝爷用他丰富的户外经验向人们展示着户外的惊险与刺激。
3、户外运动品牌装备引热潮 [7]
“冲锋衣裤”、“登山鞋”、“登山杖”等以前被称为专业装备,现如今已是大众的选择,但凡有点喜欢户外的朋友都会聊到“狼爪”的装备东西比较好,我用的是“探路者”等等,户外自助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4、青年旅舍的兴起
提供旅客短期住宿,青年旅舍通常不像饭店那么正式,价格也比较低廉,是预算有限的自助旅游者及背包族最常考虑的住宿地点之一。若要说其与旅馆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多有交谊厅和厨房等公共区域,以及通铺或上下铺的团体房间型式可供选择。
自行车已经成为现在生活中的交通、代步以及运输工具,但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行车的理解也渐趋广泛,现在自行车不但成为人们的锻炼工具,而且成为人们郊游,长途旅行的忠实伙伴。这跟近年来户外自助旅游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骑游的诸多好处引关注
自行车在我国是一种很普通又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人们在上下班和郊游时都经常用它。据近年来资料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
1、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
现代运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防止其早衰及偏废。
2、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
骑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3、有助于减肥
骑自行车时,由于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可收到显著的减肥效果。
4、益寿延年
根据国际有关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以邮递员的寿命最长,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传递信件时常骑自行车的缘故[9]。
5、骑游低碳环保
现在的空气质量是越来越差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骑自行车则完全没有尾气,可以为我们蓝天工程做点贡献。
三、骑行进藏旅游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风光
1、西藏自然风景概况
(1)西藏自治区概况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东经78°25′至99°06′,北纬26°44′至36°32′之间。它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km。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西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境内海拔7000m以上高峰有50多座,其中在8000m以上的有11座,有“世界屋脊”之称。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10]。
(2)西藏自然资源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孕育出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藏羚羊、牦牛都是这一地区的标志,虫草、雪莲等珍惜植物、药材也只生长在这片绝美的土地上,几条进藏公路分别路过表1中各个自然景观,路上的绝美风景吸引着大批有人进藏。
表1西藏自治区具有代表力的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2、滇藏线上的自然风光
骑友所说的滇藏公路就是214国道+318国道。214国道南起云南景洪,穿过横断山区的原始森林,横跨金沙江,翻越4300余米的白茫(马)雪山和红拉山,经西藏芒康、左贡、昌都、类乌齐、多普玛,与唐蕃古道重合,沿着青海省的囊谦、玉树、玛多、共和到西宁止。318国道东起上海,西到拉萨友谊桥,有最美“景观大道”之称[8]。本文所指的滇藏骑行路线是指:大理—丽江—迪庆—芒康—拉萨。
大理,地处云南省西部,云贵高原西北横断山脉南端,全州国土面积约29459平方公里,大致包括怒江以东,金沙江以南,楚雄、元江以西的广阔地域。学术界把这一广阔地地区称为洱海区域[12]。骑行至大理,就可以领略大理的自然风光。 大理的自然风光以“风、花、雪、月”四大奇景闻名天下。“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无论是谁都不能拒绝这样的诱惑,所以,到了大理,除了古城你一定要去的就是苍山和洱海。每当冬春时节,山茶花、馨兰争芳斗艳,傲雪开放,苍山如屏,山顶长年积雪;洱海如镜,碧波万顷,白帆点点[13]。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自然风光代表包括“二山”,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面积约2.63万公顷。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的核心景区,总面积842.64平方公里,区内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未遭破坏的动植物群落,分布有种子植物79科167属280多种,其中很多是珍稀濒危植物[14]。“一湖”,即泸沽湖,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一江”,金沙江流经丽江651公里,沿线景观独特。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自然风景只要包括中甸的
哈巴雪山、虎跳峡、小中甸牧场、纳帕海湿地(伊拉草原)、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德钦的白马雪山、梅里十三峰等。德钦之后就进入了西藏自治区的地界。
(二)人文景观
1、西藏浓厚的民俗特色
西藏自治区是藏族最集中的聚集地,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族文学经典《仓央嘉措情歌》已享誉世界。藏族独特的服饰,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藏族的节日都是按藏历来算的,藏族比较隆重的节日包括新年、雪顿节、祈祷节等。藏族比较吸引人的还有藏族的丧葬习俗,包括水葬、树葬、天葬、塔葬等,其中最隆重的是塔葬,只有达赖喇嘛或班禅圆寂后才能进行塔葬。最后吸引人的当属藏餐了,青稞酒、糌粑、牦牛肉、酥油茶都能勾起人们的胃。藏族人大都信奉佛教,无论打招呼、吃饭都有很多礼节,这是进藏的人们要注意的细节。
2、滇藏线上的民俗特色
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而滇藏线沿线就会途径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特色景观包括大理古镇、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等,都富有丰富的民族特色。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集地,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族的语言是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它有两种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其中东巴文创造于一千多年前,是今天世界上唯一的仍被使用的一种象形文字。丽江三大古城则成为丽江旅游的代表,大研古城被称为“艳遇之都”,束河古镇的宁静,白沙古镇的安详。还有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进入迪庆后主要民族则为藏族。
(三)宗教特色
1、西藏浓厚的宗教文化
(1)藏传佛教
在西藏,大多数民众信仰的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而藏传佛教又有多个教派。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教派,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又称“红教”。宁玛派著名的寺庙有多吉扎寺、敏珠林寺等。
萨迦派,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又称花教,萨迦派对藏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元代帝师达玛巴拉在北京召集藏、汉、印度、北庭名僧用梵文原本对勘藏汉文佛教大藏经典,历时3年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这为《藏文大藏经》的编定和刻印打下了基础。萨迦寺至今仍是藏传佛教中藏书最为丰富的一座寺院。另外,萨迦派于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15]。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噶举派主要寺院有西藏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
格鲁派是藏区最大教派,班禅、达赖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就是该教派设立的,达赖和班禅分管着前藏和后藏两个区域。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
(2)最虔诚的信徒
每年进藏朝圣的信徒是络绎不绝,千里迢迢磕着长头,三步一匍匐,一步一个脚印,就这样走到圣城——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前,很多人手摇转经筒,口里念着六字真言,一圈又一圈转着。由于磕长头,他们身上、脸上、手上都很脏,但也抵挡不住他们眼里的虔诚,眼睛是那么的清澈透亮。见到活佛、上师,他们的愿望也只是请活佛摸顶赐福。
2、滇藏线上其他宗教信仰
纳西族信奉本土宗教东巴教,东巴教起源于原始巫教,同时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征。由于经文讲师被称作东巴,故名东巴教。东巴教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所普遍信奉。东巴教属原始多神教,主要有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宗教活动形式有祭天、丧葬仪式、驱鬼、禳灾、卜封等。《东巴经》是东巴教的主要经书。白族也有自己的本土宗教,部分白族信仰道教和佛教。
(四)自我挑战和自身价值实现
对于很多骑行者来说,西藏是他们心中的圣地,骑行进藏是人生的理想,是一生要有一次的疯狂。早在几十年前,骑行进藏的历史就已经展开,在有记录的历史文献中,施肇明1982年单车抵达西藏,并且在同一年骑行中国二十五个省市。但由于当时类似的行为太少,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到了本世纪初,由于经济条件和道路交通
的改善,大大的降低了进入西藏的难度,骑行进藏开始流行,西藏这个曾经骑行爱好者遥不可及的圣地逐渐可以接近。并且在媒体的推动下,单车进藏成为了一种显学,成为了单车爱好者一生必经的经历,一种令人骄傲的壮举,一项热爱单车运动的证明。
骑行进藏的驱力不是唯一,它包含了挑战、生活风格、流行文化的多层含义。单车进藏反映了现代人对个人展现、认同的重视,是人们对于这块神奇土地的情感依附。而且骑行进藏是在不同的地域旅行与移动,涉及疆域的跨越和信息交流与文化的互动,必然为藏汉文化交流做出贡献[2]。
西藏以其神秘、圣洁成为广大自行车爱好者心中的圣地,骑行进藏成为他们人生的梦想,是一生一定要有的疯狂,是他们心灵上的朝圣,这成为人们进藏的最大动机。而骑行作为环保,健康的旅行方式深得人心。骑行进藏的路线均在2000公里左右,旅行时间长达一个多月,这是对人意志力、体力是极大的考验,很多人就为此挑战自我,挑战自己的极限。现在的生活压力极大,而人们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促成了骑行进藏的潮流,在路上寻找活着的感觉,去追寻心灵的慰藉,去逃离现实生活的压力。
四、滇藏线骑游的现状分析
(一)滇藏线天气状况
滇藏线位于云南西部,自南向北温度逐渐下降,因滇藏线处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海拔高,温度差异较大。
11月——次年2月,香格里拉以北,西藏境内气温较低,最低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路面易结冰,同时伴随雨雪天气。冬季日照时间短,天黑得早,冬季夜骑实属危险。
3月——5月,春夏交替,气温回升,日照充足。
6月——8月,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属于雨季,常伴有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但这也是骑行进藏高峰时段。
9月——10月,进入秋季,雨水减少,气温开始下降。
(二)滇藏线路线及路况
滇藏公路(国道214)南起滇西景洪,穿过横断山区原始森林,横跨金沙江,翻越海拔4300余米的百茫雪山(白马雪山)和红拉山,经西藏芒康、左贡、昌都、类乌齐至青藏界多普玛,抵甘肃兰州,西藏自治区境内803公里。西藏境内路段自下关
至芒康,与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相接,沙石路面,平整,晴雨均可通车。唯红拉雪山与滇西的白马雪山冬季有时雪阻。与川藏线一样,滇藏线也是世界级的越野路线,尤其以春秋两季为绝。500年来,来往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商队,用茶马互市,创造了川滇藏地区的马帮文化。虽然在汽车交通盛行的今天,马帮正在很快消失。但是对消失文明的关注,正是现代城市人群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探索的渴望[16]。
图1 滇藏线海拔图
(资料来源:波尔骑行攻略—滇藏线)
而骑行所说的“滇藏线”基本上是从大理开始,到芒康之后转上国道318到拉萨的路线。相对于川藏南线来说,滇藏线相对轻松一点,需要翻越4000米的高山6座,5000米的高山2座。总里程2166公里。大理古镇、丽江古城、香格里拉、梅里十三峰都在该条线路上,一路上民族风情各异,彝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藏族都有在此条线上聚集。
虽说滇藏线相对轻松,但翻过白马雪山的人都知道,这是滇藏第一难,在地图上看,白马雪山上山路和“怒江72拐”有点像,只不过怒江72拐是下坡,而白马雪山是上坡,弯急坡陡,对骑行者是个很大的挑战,就算在7月底,整个山顶依旧是大雾缭绕,温度接近0摄氏度,这导致有很多人到了这里就开始搭车。
(三)沿途硬件条件
1、住宿 滇藏线一路上许多地方的温度都很低,并且昼夜温差相当的大,比如说在盛夏的时间里,白天需要两件衣服,最好有一件是风衣;夏天晚上的时候某些地方还会降到
0度,睡觉需要盖厚被子。自驾走滇藏的话,睡袋最好能自己带上一个。这里推荐睡袋的原因是,滇藏线沿途城镇里的住宿条件相当有限,很多旅馆里床铺不太干净,被子有强烈的异味。目前,滇藏线沿途的住宿已经都可以保证,条件较差的也有招待所可以住宿,基本上,随到随住,很少有住满的时候。有宾馆的地方就有热水、可以洗澡,当然,招待所就无法保证热水了[17]。 2、餐饮 由于近年来自助进藏旅游越来越火热,滇藏线沿途的餐饮也发展起来,一路上川菜馆、藏餐馆和清真餐馆都很多,只要不是特荒凉的路段,基本上有村庄或部队的地方,十几分钟就可吃到热饭或面。 3、自行车修理 在骑行越来越火热的今天,各进藏路线沿途都有大小不一的自行车维修点,还有很多骑友自己开的修车铺子,在路上骑友都很热心帮忙,基本上不用担心车坏了没处修,就算修不了,滇藏线上有很多自驾游的车和货车,可以选择搭车到比较大的城市再做修理。
(四)铁道部新规对骑游的影响
温州网乐清支站讯 2015年春运临近,从1月5日起,铁路部门执行新规,旅客禁止携带自行车(含折叠自行车)等易影响旅客列车车内通行、容易污损铁路车辆、影响站车环境秩序的物品乘坐火车[18]。
1、托运手续繁琐
火车是相对于飞机、汽车来说较为实惠的交通工具,每年骑行进藏的骑行爱好者大都通过火车把自己的爱车运至出发地。而铁道部新规一出可愁坏了广大骑行爱好者,自行车不能随人一起上火车,增加的手续办理的复杂程度,原来上火车只需要把前轮卸下,就可以直接带上火车。但现在要办理行李托运才能行,有的车站不能办理中铁托运,只能使用快递托运。
2、车辆易损坏
现在的自行车大多使用碟片刹车,托运时搬运不当,极易导致碟片变形,导致刹车失灵,另外骑友们对自己的爱车很爱护,很怕磕磕碰碰,而托运时托运的行李较多,不会特别注意自行车的保护,很容易导致车子的损坏。
3、托运费用增加
新规出来以前,自行车是按照四类行李收取运费的,例如昆明—丽江的托运费为25元,而现在利用中铁托运的话,费用大概在50元左右,利用快递托运的话,费用会更高,一般在150元以上。骑车进藏的骑友大都为学生,并且骑行进藏花销不小,托运费无形的增加了经费负担。
4、可能导致人车不能同时到达 新规颁布以前,自行车带上火车,随人上下车,但利用快递托运后,自行车在路上的时间不确定,难以协调骑友坐车时间,时间没算准,可能会导致人到目的地了,车子还在路上,或者车子到了,人还没有出发的情况,这给骑行进藏的骑友带来很多不便。
西藏以其神秘、圣洁成为广大自行车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单车进藏成为他们人生的梦想,是一生一定要有的疯狂,是他们心灵上的朝圣,这成为人们进藏的最大动机。而骑行作为环保,健康的旅行方式深得人心。去西藏旅游如今越来越热,西藏神秘的面纱一直也揭不下来,而骑行、徒步进藏更是新兴玩法,被年轻人所接受。经过自身的亲身体验、沿途与骑友分享,以及各种查阅资料后发现人们骑行进藏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①深受西藏自然风光的吸引。素有“西藏小瑞士”的鲁朗;徒步爱好者的天堂——神秘墨脱;森林与雪山同在的林芝地区;中国最美冰川之乡——波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西藏三大圣湖——纳木错、羊卓雍错、玛旁雍错;气势磅礴的南迦巴瓦峰等等。②西藏的宗教背景。说广泛一点就是西藏几乎全民信教,各教派互相学习,互相包容。③西藏的民族背景,西藏作为我国五个自治区之一,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总人数的45%,藏族有很多自己的特色。④骑行者自我挑战。进藏路线总路程基本上超过2000公里,要翻越高山大河。⑤骑行者心灵的朝圣,对现实生活的逃避,都说西藏不在拉萨,不在日喀则,而在路上。⑥周边朋友的带动,作为陪同。
根据对滇藏线骑行现状的分析得出骑行进藏旅游的可行性:自行车是集健身,环保,休闲,经济的出行方式,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骑车出行也得到了世界的重视。经过对滇藏线骑行的亲身体验,试分析骑行进藏旅游的可行性。
1.骑行经验日趋丰富。
由于近年来骑行的火热,骑行进藏的人也越来越多,相关的游记、攻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准确。骑友可在网上各种论坛,QQ群里找到相关骑行进藏的资料,以供
骑友查询。
2.进藏线路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
滇藏线和川藏线是几条进藏线路中硬件设施最完善的,食宿条件也越来越好,骑行进藏的骑友们也不用担心没有住宿的地方。青藏线和新藏线硬件条件相对较弱,途中比较荒凉,但自然风景优美。
3.进藏线路路况良好。
2014年滇藏线全线基本上为水泥路,修路路段很少,危险路段例如通麦天险现已兴修隧道,预计2015年通车。这大大降低骑行的危险性。
4.骑行装备日趋专业。
现在上网随便一搜就能找到众多的骑行装备,什么川藏骑行必备大容量驮包、便携式修车工具等等,应有尽有。这也为现在骑行进藏旅游提供了方便,只要有时间、有资金、有动机,就可以骑行进藏。
[1] 张罗克:《户外自行车运动与骑行文化》[J].经营管理者,2011年23期。
[2] 苗凤祥:《自由的出走——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西藏行为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1期,2011.1。
[3] 陈立平:《中国自助游的现状及发展》[J].,。
[4] 王健:户外自助旅游的探析与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5] 杨艳林:《户外自助游的概念性定义及发展趋势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第24期。
[6] 慕景强,《骑行,健康才是正经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7] 周福源、黄剑平、陈健健、徐俊一,《单车圣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5。
[8] 《骑车游中国》编委会,《骑车去西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4。
[9] 百度文库,《骑自行车的好处》,
/view/fbcd126ff0ced.html?re=view
[10] 西藏(地理环境),百度百科,
[11] 多吉旦增.《西藏自然旅游资源特色分析》[J].西藏农牧学院,。
[12] 李东红,云南乡土文化丛书之大理[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
[13] 百度经验,《大理四绝“风花雪月”是什么?》,
/article/afd8f4de2bcb6.html
[14] 丽江(旅游景点),百度百科,
[15]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16] 滇藏线,百度百科,
[17] 《滇藏线沿途交通住宿状况介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
/zhusujiaotong/15930.html,
[18] 郑露露,《铁道部新规 自行车不能带上火车了》,温州网乐清支站,。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行滇藏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