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道儒两家哪家唯物与唯心之辨哪家唯心呢?

张志敏:是应该从唯物方面还是从唯心方面修心呢?
来源:乌有之乡
  是应该从唯物方面还是从唯心方面修心呢?
  张志敏
  最近我看了被誉为网络大师的金鸿所写的有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系列文章,这系列文章实际上就是围绕着人性和修人性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文章,我们也就不难看出,金鸿和何新是一样的,是一个佛教徒,在钻研修心养性的学问。而他写的有关人性方面的文章确实让大家认识到了解决人性才是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根本。
  在这里,我不妨给大家摘录一些,而这些也确实让大家见识到了,作者思想功底了。
  最近几千年来,人的道德素质越来越差,孔子在世的时候,怀念周公的时代社会风气好,到了元朝,曲作家刘时中又发明了一个词,叫做&人心不古&,借以说明人心更坏了,我们现在的人呢,人心更加不古。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放到今天来看,完全不可思议。谁说富贵不能淫?多少大V为了名利出卖良知颠倒黑白?多少女孩子为了钱认干爹?只要有钱就可以随便淫嘛。谁说贫贱不能移?多少不缺吃、不缺穿的人跑到北京上海的地铁站里乞讨要钱?谁说威武不能屈?有多少人见了街头的小混混都是躲着走?看见小偷偷包有几个人敢站出来说?当然了,他们见了警察倒是硬气得很,不知道这是威武不能屈呢,还是欺负警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呢?所有这些人,无论放在封建社会的哪个朝代里,都会被抓起来关进监狱的,因为按以前的标准看这些人全是刁民,但是,今天不能这样了,他们是光鲜的大V,他们是性感的女神,他们是弱势群体&&动他们需要勇气,动会迎来无数的漫骂,所以说时代变了。其实,时代变了的背后是人心变了。
  现在,中国人受西方世界的影响,也非常认同人与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结果,但是,我们的老祖宗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眼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种关系是庄子提出来的,南华真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简而言之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既然是一个整体,那么破坏大自然就是在自我毁灭,消灭其他物种就是在消灭人类自己。&这哪是打我的屁股,这分明是打您的脸呀!&对不对?
  为什么舍弃欲望之后才能看明白呢?有句诗是这样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凡事关己则乱,旁观者清,你有利益在里头,事就关己,你没有利益在里头,你就是旁观者,就容易看清楚,智慧是修来的嘛。那么,人做什么事会变得愚痴呢?贪心,利令智昏,由此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是不可能同时满足的,马克思也发现了这个规律,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看看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凡是精神成果丰富的时代都是乱世,比如大家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做人也是一样,历史上哪个思想家是有钱人呢?有意思的是,兔子居然提出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你只能满足一样好不好?佛菩萨你不信,神仙你也不信,马克思的话也不信了?中国的物质条件还没赶上发达国家呢,道德就已经滑坡滑得不行了,这不正说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不平衡的吗?
  现在科技发达了,大家都认为人类更强大了,其实不是这样,&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打败别人说明有力量,打败自己的欲望才叫强大。试想一下,人被欲望牵着走跟一条狗被主人用食物溜着走有什么区别?被欲望牵着走就是欲望的奴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才是欲望的主人,才算强大。使用现代科技能战胜对手,只能说明有力量。现在的人都被自己的欲望拖着走,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都不知回头,在这其中不乏精通科技的人,这算什么强者?标准的弱者嘛,他败给了自己的欲望。
  诸子百家出现以前,只有一个道家,强调清心寡欲;&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弟子开始打着&仁义&的大旗追求功名富贵,到了今天,&仁义&这套名的东西都立不起来了,义是什么?义就是别人的利益,见义勇为,看到别人的利益受损而勇于站出来,讲仁义就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努力,现在人不讲仁义了,只讲&利益&,这事对我有什么好处?这是大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飞机火车晚点了,索赔,谈恋爱出问题了,索赔,合作出问题了,索赔,一切都用钱来说话。封建时代的坏人做点坏事还得打着仁义的旗号做,今天则是赤裸裸地为自己争利益了。有人可能会说,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这话好象有道理,但不要忘了,当时有伪君子,更有真君子,现在基本上都变成小人了,上哪找君子去?比大熊猫还稀罕。以前就算是伪君子,嘴上还得讲仁义,现在呢,管他义不义呢,只要有好处,潜规则,没问题,认干爹,没问题,造谣传谣,没问题,人都变成金钱的奴隶了,为了钱,良心都出卖了,这还算人吗?从因果报应的角度讲,这些人下辈子要么是做饿鬼,要么是做畜生,悲惨得很哪!可笑的是,他们做了金钱的奴隶还整天嚷着要民主要自由,您能不能先把自己从金钱那边解放了再谈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啊?
  现在的人都接受教育了,到书店里看,铺天盖地的书,但是,人文领域真正值得看的书有几本呢?老子修行了一辈子,只写了一本道德经,现在一年写三本的大有人在吧?一个个都是这家那家的,压人的头衔一堆,写的内容呢,除了鸡汤不就是在呼悠吗?&智慧出,有大伪&,就是这样的。其实,大道至简,真正的做人道理是非常简单的,越复杂、越花哨的东西越是假的,但它能以假乱真哟。
  人的知识越多,欲望就会越多,整天算计来算计去,想开心就难了,什么也不学,反而会无思无欲,就象一两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他整天笑,对所有人都笑,开心得很,对不对?人活着首先不就是为了开心吗?也许有人说,我活着是为了求知,我只能随喜赞叹了,你能做到&朝闻道,夕死可矣&真不容易。如果没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却在努力求知的,大都是为了借此得到某些想要的东西,说到底还是个贪欲罢了,这也是老子不希望普通人接受教育的原因,&不见可欲&,民心才不会乱嘛。
  方术和科技都是&术&的层面的东西,但它们的方向是相反的,因为他们遵守的&道&不同,一个是和为贵,一个是杀戮征服,一个是善的,一个是恶的,善生阳,恶生阴,一个是往天堂的方向去的,一个是往地狱的方向去的。
  确实,作者批判科技派、生产力派、唯物主义派,说它们是导致这个世界人心不古的源头。实际上他所说的人心越来越不古、人性越来越差,这也是一个发展的事实,因此那些唯生产力派也就难以反驳了。他说当今的中国的指导思想是有极大的问题。而这就和毛时代的批判唯生产力是一样的。
  改革开放的两手抓没有落实到位、变成了如今的人性越来越差的局面出来了,因此这位大师主张修人性。这实际上和往年的毛主席从思想教育上、政治上改造人性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金鸿主张从宗教入手解决人性,毛主席是主张教育入手,是政治、思想、文化等综合的手段去改造人性。对于金鸿的这些思想,我曾在草根网上回复过他:
  他说:
  站在减少犯罪和净化社会风气的角度看,唯心主义比唯物主义强万倍。用唯心主义的思想教化人心,社会和谐很容易,用唯物主义人定胜天的思想教育人,结果只会让人无法无天,社会越来越混乱,但是,唯心主义现在成了迷信,想想也是,不成了迷信社会道德怎么可能滑坡这么快?
  我回复说:
  孔夫子的那套确实是唯心主义的一套,这一套让人在思想上产生了高层的利益对我不通用。因此在中国的封建几千年的历史当中,社会风气确实可以,社会的利益矛盾不像现在这么的复杂和繁荣发展。这你可以说是唯心主义,但是,我却看到了唯物主义在其中的巨大的作用。
  对,我们只要控制了利益的通用特性,那么,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会有吗?在过去,大家以为生产力发展了、利益丰富了,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就会少了,可事实是相反的。但是所有的人都没有从利益的通用角度去看问题。如果我们控制了利益的通用特性,那么,这个社会的利益矛盾就会得到了极大的控制了,这样阶级社会也就消失了,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阶级内部的矛盾,这些利益矛盾下的矛盾就不会再有了,人之间的利益不再通用,那你说他会去嫉妒、恨别人吗?会和人争斗、算计、猜疑、防备吗?
  实际上,毛主席后来把工作的核心放着了改造人性上,在这点上,大家都是一致的。我认为你所主张的唯心主义(宗教改造人)和毛主席所做的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上改造人性,在效果上无法达到让所有的人都这样。因此,唯有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去控制利益的通用特性,才能够最终解决问题。因为过去大家并没有朝火去灭火,现在我们朝火去灭火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的。
  是的,从唯心主义入手,主张利用宗教修心,这对于信徒是有效的,但是他们在现实世界是没有办法全覆盖的,他们占的比例也不高,他们当中的一些只求佛保佑而自我修为小,世俗的人就让佛教也给世俗化了。
  几千年的宗教实际上并没有阻止人性向恶的方面发展,相反被这位大师视为人性恶的源头的科技、唯生产力等反而是越来越发展了,以至于利益越来越丰富,这样社会矛盾也因此越来越多,因此人性也来越来越恶。因此我们也就走向了它的对立面上去了。主导发展的不是唯心主义,恰好就是唯物主义。可是唯物主义的发展却让人性下滑,因此佛学和佛教的这些修人性的学问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了,但是发展依然为唯物主义主导,因此实际上我们还是要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去改进、修正发展方向。
  对,我回复这位大师的话是相当不错的,让人性向恶的方向发展的实际上是和利益通用的特性相关的。因此,从根本上控制利益的通用特性,那么这邪恶的人性也就会被从根源上给控制住了。而我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和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发展模式,它也就让利益各就各位了,同时也就让我们看到了:这实际上就是让个人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这是一个最好的集体化发展模式。而集体化的发展模式有此质的飞跃、解决了人为了公家干活的弊端,那么大家的齐心协力会让人性得以越来越好的发展。这在毛主席的革命和其建设的时代是可以得到证明的。
  对,不是唯物主义的这个发展方向不对,而是唯物主义方面在治理世界上还没有切中要害,因此,也就放任了人的劣根性的发展了。如今,罪恶的人性和因此导致的恶世将会让我们明白过来的,我们不仅仅只是修养自我心性,更是要控制利益的通用特性。也就是大家都要力荐凭借个人对于社会贡献获利的发展模式,让它得以发展。而这个发展模式没有得到发展,就是世界灾难弊端的根源所在。为了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要努力促成这个发展模式的发展,而今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实现它根本不成问题。因为信息化能让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了解到每一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这个模式我已经多次说过了,在这里也就不再重复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推动它的发展。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k0856)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芳草地
联系值班编辑
值班电话:010-
联系办公室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星西路106号国风美唐综合楼3号楼1008室
&乌有之乡.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号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本期责编:詹尉
慈诚罗珠堪布:佛教是唯心?唯物?
佛教是唯心?唯物?
慈诚罗珠堪布:
我们很多时候也不知道,比如说在西方的宗教或者是西方的哲学里面,把物质和精神分成两个东西,相互没有任何的关联、关系的东西。然后就是这么几千年下来相互之间争论,这个世界到底是物质还是精神,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但是佛教看来,这个本身就是这样的分法是错误的,这个世界既不能说是物质,也不能说是精神。为什么不能说,因为物质跟精神在某种客观的因素下,它会转换的,精神变成了物质,物质又变成了精神。这是一个不同的一个东西,一个事物的不同的存在的形式。有些时候是以精神的方式存在,有些时候是以物质的方式存在。比如说同样一个物体,它有些时候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然后这个气体有些时候以液体的形式存在,然后这个液体有些时候是以固体的形式存在。比如说水变成了冰,从固体、液体的角度来讲,只能说这是固体,不能说这是液体。但是这块冰是不是水呢?这肯定是水,除了水以外没有冰,它融化了以后,水真正的本来的面目会露出来。
所以这些物质不同的客观的条件下,有些时候是固体,有些时候是气体,有些时候是液体。还有在微观世界里面更深入的时候,有这个物质,这叫做波粒二象性。有些时候是点状的粒子,有些根本没有形状,就变成了一个能量,根本不是一个颗粒的形式,根本不是一个点状的东西,它就是可以弥漫在这个空间的能量。有些时候它变成了一个粒子,这是一个物质的两个不同的存在的形式,其实能量也就是粒子,除了粒子以外没有能量,除了能量以外也没有粒子,但是不同的形式。能量的密度高,就变成了粒子,粒子这个密度没有那么高的时候,它又变成了能量。
但是再往下它变成什么,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释,佛教再往下的话,精神和物质两个就是像能量和粒子一样,像气体和固体一样,有些时候它就是以精神的形式存在。在某种情况下,它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实际上唯心和唯物这样分佛教认为本质上是错的,这不过是一个事物存在的两个形式而已,它根本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东西。我们很多人觉得,怎么可能我的心变成一个砖头呢?不可能。可能,这个回答,我们回到这个梦里面去寻找,立即就知道梦里面的这些楼房,这个楼房也是钢筋,也是水泥,也是砖头,也是玻璃,除了我的心之外,有吗?这个梦里面有吗?这是我的心制造出来的。梦里面,我们的心有的时候以钢筋的形式存在,有的时候以一个车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时候就以一个砖头的形式存在。
但是我们的心梦里面有些时候就是以精神的形式存在,我们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做梦的时候也有一种思维,这个思维是以精神的形式存在。外面的物体是我们的心就是以砖头的形式,以物质的形式存在。
我们现在的世界也是这样子,所以唯心、唯物,佛教从来都不参与这样的争论当中。这个我之前也说过,如果你一定要想给佛教一样找一个讲唯心、唯物,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的话,那就好,那就叫做唯幻,幻觉的幻。佛教认为,说白了这个世界就是一种幻觉。这个今天科学已经证明了,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桌子、椅子,所有的东西实际上我们看到的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看到的是静止的,整体的,这样的东西,这个物质世界里面有静止的吗?没有静止的。有相互之间没有空间的整体的东西有吗?没有的。都是粒子,都是在高速运动,粒子与粒子之间的空间相当相当大,尤其是比如说一个电子和电子核,比如说一个电子它的体积,比如说这栋楼那么大的话,真正的电子核的体积就是这栋楼的某一个角落,放一粒豌豆那么大。除了这个电子核以外,其他的都是电子的高速运动下产生的一种幻觉。所以我们立即就知道,原来这个就是幻觉。
所以佛教很早以前就在讲,如果一定想用一个像唯心、唯物这样的词汇,那就叫做唯幻论,佛教不是唯心论,不是唯物,都不是。它非常彻底的了解了这个物质和精神相互的转变的过程,什么样的情况下相互转化,什么样的情况下,它单单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精神的形式存在。它很清楚的。
这些要非常细致,清楚的去了解的话,那只有到密法里面,尤其是无上密宗里面讲的更加清楚。显宗的佛经里面也在讲,但是更加清楚更加深入的讲就是密法,密法里面讲得特别特别的清楚。所以我们的欲界的人的心是很粗糙,是很肤浅,很浮躁的。所以我们的身体也就是这样的,我们身体的物质也就是这样的很粗糙的物质,能够看得见,能够占空间的物质。
色界的众生禅定修好了,人间禅定修好了,死了以后就投身到这个世界,为什么投身到这个世界,因为他在人间禅定修得好,这个禅定的功能没有消失的时候死了,这个禅定的力量让他往生到四禅,这叫做果四禅,这个果四禅不是禅定,就像人类一样是生命的级别。就投生到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因为他的心很平静,所以他是没有思维的,他不会思考任何东西。他的心非常平静,当他往里开始思考的时候,他的心一下子就进入非常平静的状态,所以他没有我们的这种思维,他没有思考的。因为他的心太平静太平静了。所以当他开始专注的思考一些东西的时候,那就没有这种思维的阶段。立即就进入了禅定当中,所以他是没有思考。所以我们学佛,什么的,人是最合适的。
人可以接触很多痛苦的,他有很多痛苦的经验,他也可以思考很多很多的东西,他的心慢慢训练的话,也可以进入一个很平静的状态。这些人的身上才能够完成。所以佛教讲人身难得就是这样。这个并不是说人可以吃美食,人可以穿漂亮的衣服,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敌,所以人身难得吗?不是这样子。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在人的身上,在人的精神当中可以完成这么多的工作,人有这么多的选择,所以人身难得。人比天人还重要,因为天是没有思考的,闻思修里面,他只有修,他有没有闻呢?他有闻,这个色界人与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但是只有闻和只有修,这中间的思没有,因为他的心太平静了,在这个非常平静的心完成不了。因为思考稍微往里,专注某一个东西的这样的精神,一开始思考马上就没有了,进入禅定了。
但是,像出离心、菩提心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如果没有思考,这些就很难完成了。尤其是出离心必须是感受过痛苦,才有强大的出离心,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那这个出离心就不一定了。人身如果真的要去学佛的话,这个就是最适合学佛的一个生命体。因为他可以思考,他也可以打坐。这叫做色界。
无色界,佛教里面讲的色不是色情,讲物质的意思,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光或者是物质,无色界没有物质,但是实际上不是没有物质,没有这些肤浅的物质,更加细微的一个物质。就像今天我们的光谱里面已经发现了很多很多人类的愚笨、愚蠢的感官根本感觉不到的声波、光波,发现了很多。这一类的东西构造了身体,但是它的身体也是物质。
佛教就是在这上面加了一个否定的词,无色,但是它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物质的存在,它的身体仍然是一个物质。但是是一个更加细微的物体。它的心更加的细微,它连沟通都没有,开始思考这些都没有。一投身到这个生命,这个世界里,所有人的心都是非常平静的。其实生与死对他来说,就是我们睡觉醒过来一样,比如说一个人投身到无色界,生命很长的,再回来的时候,就像我们深度睡眠再醒过来一样,这当中基本上就做不了什么事情的,心非常的平静。但是他也没有什么痛苦的。长时间没有任何的痛苦,心非常平静,但是只是没有痛苦而已,他的出离心呢,菩提心,慈悲心,他的心不适合去想这些东西。
所以我们人的身体,精神和身体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相应地我们的身体、物质怎么粗浅,精神也是这样子粗大。色界和无色界就是这样子,这叫做四禅八定。一禅二禅三禅四禅是因和果,最后的八定里面的后面的四个定就叫做无色界,它也分四个层次。这些还是在这个轮回当中。比如说我们有相信轮回,有相信因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回避这些十不善,尽量的去行善,在这个基础上修禅定,下一世就可以投入到这些天人当中。
但是佛教讲这个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比如说你在几万年,他们的生命非常长,在几万年当中,他们不需要面对任何的痛苦,非常平静的状态。但是几万年,总有一天也会过去的,过去了以后,他还是要回来的,还是在生老病死当中,还是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只不过暂时回避了一下这些痛苦,回来以后,还是要面对生老病死的问题。所以佛教认为,这不是一个终极的解决的方式。但是暂时我不想成佛,什么都不想,我只要这些,那也可以。那佛就是讲,这个就是人天佛教,你可以修。
腾讯佛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请问道家与儒家哪个比较唯心哪个比较唯物呢? 请详细说明一下老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 请问道家思_百度知道
请问道家与儒家哪个比较唯心哪个比较唯物呢? 请详细说明一下老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 请问道家思
请问道家与儒家哪比较唯哪比较唯物呢请详细说明思想孔思想请问道家思想儒家思想
道家世儒家入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道家思想治治烹鲜让民自发展儒家讲修身治平
鸡蛋紫菜汤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老子的恒常之道属于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天地万物皆可用常有来表示吗?众妙之门指的是哪些妙??望高人_百度知道
老子的恒常之道属于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天地万物皆可用常有来表示吗?众妙之门指的是哪些妙??望高人
恒道属于唯主义唯物主义万物皆用表示众妙门指哪些妙望高指导
道能用唯主义唯物主义划道已经包含两种哲观念道解说道包括切已知未知事物进行解说道道包含
妙称玄妙道种体现属于形象规律打比:四季轮靠力量再面推明显道力量却发现道看见四季变化都体现万物草木身能现象观察道玄妙理解至高道存种体悟程妙要走入众妙门必须具极智慧明辨能力且怀颗利万物争态像道包容接纳切才近于道观其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看看寒山舍问答录
你每天有时间就读一遍道德经你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没事读读就行啊!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