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麻垌镇库区移民村屯硬化道路管理制度道路硬化项目l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报告
作者:&&&来源:&&&时间:
南宁市邕宁区年大中型
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报告
&&&&&&&& 南宁市邕宁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
二〇一二年十月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水库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第二节& 移民实施与后期扶持情况
第三节 邕宁区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规划
第二章& 移民社会经济现状
第一节& 移民人口和分布情况
第二节 移民经济社会与资源状况
第三节 移民基础设施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库区环境现状
第五节 其他问题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范围、目标和依据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节 规划依据
第三节 规划范围、任务和目标
第四节& 规划技术路线
第四章& 水库移民新村建设规划
第一节& 水库移民新村建设项目规划
第二节& 分散居住移民旧房改造项目规划
第五章& 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规划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二节 基本口粮田和水利配套设施规划
第三节& 投资估算
第四节& 实施效果预测
第六章& 基础设施项目规划
第一节& 交通项目规划
第二节& 饮水工程项目规划
第三节& 供电项目规划
第四节& 沼气项目规划
第五节 卫生医疗、文化教育、广播电视、通讯项目规划
第六节 投资估算汇总
第七节 基础设施实施总体效果评价
第七章& 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规划
第一节& 库区生态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处理规划
第三节& 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的效果和评价
第八章& 生产开发规划
第一节& 基本思路与途径
第二节& 种植业生产开发扶持规划
第三节& 养殖业生产开发扶持规划
第四节& 生态旅游业生产开发扶持规划
第五节& 二、三产业规划
第九章& 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规划
第一节& 移民培训需求
第二节& 移民技术培训的内容
第三节& 培训资金需求和筹措
第四节& 培训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章& 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第十一章&& 实施效果总体评价
第十二章&& 实施进度计划及分年投资计划
第十三章&& 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规章制度建设
第三节& 地方资金落实措施
第四节& 监督保障体系
邕宁区辖区内的大中型水库仅有位于邕宁区新江镇英雄水库,但外地水库移民在邕宁区辖区内安置所涉及的大中型水库有5座,分别是横县飞洒水库和西津水库、马山县大朗水库、钦州市钦北区京塘水库、湖南省岳阳县铁山水库。综上所述在邕宁区辖区内涉及有移民安置的大中型水库有6座。
一、水库工程概况
在邕宁区区域内安置水库移民的6座大中型水库有:国家直属西津水库和邕宁区英雄水库、横县飞洒水库、马山县大朗水库、钦州市钦北区京塘水库、湖南省岳阳县铁山水库,这6座水库的基本概况如下:
(一)西津水库:西津水库主坝位于南宁市横县境内,由横县组织建设,建成后水库归横县管辖,水库基本情况(略)。
(二)英雄水库概况:英雄水库主坝位于邕宁城区新江镇华联村委境内,建于1957年9月,1958年8月基本建成投产,1969年、1976年对枢纽工程进行加固, 1998年又对枢纽工程除险加固和配套工程建设。水库建成后,主要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等综合功能。水库总面积3000多亩,总库容0.2999亿m3,正常蓄水位96.1m,设计灌溉面积 0.604万亩,工程总投资750万元。见表1.1.1。
表1.1.1 &&&&&&&&   英雄水库工程建设基本情况表
坝& 址&&& 所在地
建设起止时间
水库主要功能
总库容(亿m3)
正常蓄水位(m)
移民搬迁水位(m)
装机容量(万kW)
年发电量(亿kW.h)
防洪保护面积(万亩)
工程总投资(万元)
邕宁新江镇华联村委
灌溉、养鱼、&&&&&&& 供水
英雄水库建成以来,在灌溉、防汛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一定的效益。实际灌溉面积0.26万亩,解决新江镇政府所在地新江街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见表1.1.2。
&& 表1.1.2 &&&&&&&&   英雄水库建成以来的效益情况表
年发电量(kW·h)
年供水量(万m3)
(三)飞洒水库概况:飞洒水库主坝位于南宁市横县飞洒镇境内,由横县组织建设,建成后水库归横县管辖,水库基本情况(略)。
(四)大朗水库概况:大朗水库主坝位于南宁市马山县境内,由马山县组织建设,建成后水库归马山县管辖,水库基本概况(略)。
(五)京塘水库概况:京塘水库主坝位于钦州市钦北区境内,由钦北区组织建设,建成后水库归钦北区管辖,水库基本概况(略)。
(六)铁山水库概况:铁山水库主坝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境内,水库归岳阳县管辖,水库基本概况(略)。
表1.1 .3&      邕宁区水库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八尺江支流步马江
邕宁区新江镇
建设起止时间
水库主要功能
总库容(亿M3)
防洪库容(亿M3)
最大坝高(M)
水库面积(KM2)
正常蓄水位(M)
设计防洪水位(M)
校核防洪水位(M)
装机容量(MKW)
年发电量(亿KWH)
防洪保护面积(万亩)
灌溉面积(万亩)
年供水量(万M3)
工程总投资(万元)
二、水库运行调度情况
英雄水库自建成运行以来,主要以灌溉为主,水库库容1790m3,集雨面积25.03平方公里, 由于灌溉面积少且渠道出口高程过高, 水库库容和集雨面积大,调洪库容小,造成英雄水库洪水期间,水库高水位运行时间久,水库周边地区淹没时段较长,有时达一、两周时间。
三、工程效益
英雄水库建成后,主要以灌溉为主,设计灌溉面积为0.60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26万亩。2000年后为充分发挥水库的经济效益,利用水库现有水资源,建设人饮供水工程,受益人口3万人。
一、水库淹没及移民搬迁安置基本情况
(一)水库淹没处理与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情况
在英雄水库建库规划中,设计征地高程(赔偿高程)为97.93米,设计移民高程99.0米,计划迁移人口370人。英雄水库建成后,受淹的主要有原邕宁县新江镇那了村委的那朴坡、那桂坡、那览坡、那达坡、那麻坡、曾屋坡及华联村委那蛇坡、那花坡等自然坡,共淹没土地4230亩,拆迁房屋56间,迁移人口370人。
在飞洒水库建库规划中,设计移民高程99.0米,计划迁移人口75人。飞洒水库建成后,受淹的主要有原邕宁县中和乡那才村委的那才坡、大林坡,平天村委的那利坡、那料坡及坛西村委下茶坡等自然坡,共淹没土地1992.5亩,拆迁房屋17间,迁移人口75人。
由于历史原因,建水库时,对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没有统一规划,补偿没有统一标准,当时只片面强调移民要服从国家建设需要,忽略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移民补偿标准过低,加上搬迁时间紧迫,移民安置点未做好统一规划,移民在生产、生活设施未健全的情况下仓促搬迁,导致移民生产滞后、生活水平较低,几十年来,经国家的扶持,移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虽有所改观,但与当地人均生活总体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
(二)淹没处理
1. 英雄水库建成后,邕宁区新江镇被淹没土地3.42k m2;飞洒水库建成后,邕宁区中和乡被淹没土地1.33km2。见表1.2.1。
表1.2.1 &&&&&&&&&&&&&&&&&& 英雄水库淹没范围
淹没土地面积(KM2)
飞洒水库建成后,邕宁区中和乡被淹没土地1.33k m2,见表1.2.1。
表1.2 .1&&&&&&&&&&&&&&&&& 飞洒水库淹没范围
淹没土地面积(KM2)
2. 移民分布
1958年末,英雄水库需要搬迁安置移民1285人,属邕宁区新江镇2个行政村14个自然坡,除那了村有部分移民需搬迁至华联村全新坡外,其余均是后靠安置移民。见表1.2.2。
表1.2.2&&&&&&&&&&&&&&&&&& 英雄水库移民人口分布表
1958年末,飞洒水库邕宁区安置移民345人,分布在邕宁区中和乡3个行政村5个自然坡,均是后靠安置移民。见表1.2.2。
&&&&&&&&&&&&&&
表1.2.2&&&&&&&&&&&&&&&&&& 飞洒水库移民人口分布表
3. 英雄水库建成后,邕宁区新江镇被淹没土地3.42k m2,其中:淹没耕地4230亩,其中水田3261亩、旱地969亩,其他土地905亩;邕宁区中和乡被淹没土地1.33k m2,其中:淹没耕地1992.5亩,其中水田1571亩、旱地421.5亩,其他土地2529亩,见表1.2.3。
表1.2.3&&&&&&&&&&&&&&& 英雄水库淹没各类土地面积
园地(亩)
经济林地(亩)
用材林地(亩)
其它土地(亩)
飞洒水库建成后,淹没耕地1992.5亩,其中水田1571亩、旱地421.5亩,见表1.2.3。
表1.2.3&&&&&&&&&&&&& 飞洒水库淹没各类土地面积
园地(亩)
经济林地(亩)
用材林地(亩)
其它土地(亩)
4. 水库建成后,邕宁区新江镇被淹没房屋5712 m2;中和乡被淹没房屋1766 m2。见表1.2.4。
表1.2.4& &&&&&&&&&& 英雄水库淹没各类房屋面积&&&&& 单位:m2
表1.2.4& &&&&&&&&& 飞洒水库淹没各类房屋面积&&&&&&& 单位:m2
(三)移民安置
1. 1958年末,英雄水库需要搬迁安置移民1285人,属邕宁区新江镇2个行政村14个自然坡,除那了村有部分移民需搬迁至华联村全新坡外,其余均是后靠安置移民。见表1.6。
1958年末,飞洒水库邕宁区安置移民345人,分布在邕宁区中和乡3个行政村5个自然坡,均是后靠安置移民。
移民人数及安置点分布(省、市、县、乡、村、组)情况,见表1.2.5。
表1.2.5& && 水库农村移民人数及安置点分布情况
2. 英雄水库移民安置各类土地面积安置时,移民土地均在同个乡内互相调整,共调整或划拨耕地面积2852.8亩,其中水田2178.7亩、旱地674.1亩;移民人均耕地2.22亩、水田1.7亩、旱地0.52亩见表1.7。全新坡外迁至华联村后由华联村内调整,由于搬迁移民受歧视,全新坡搬迁后土地调整得不到较好落实,至今该坡人均耕地仅有0.35亩。由于移民安置除外迁的全新坡有建房补助外,其余的均是移民自己建房,补助建房420 m2。
飞洒水库安置时,移民土地均在同个乡内互相调整,共调整或划拨耕地面积841.5亩,其中水田644.7亩、旱地196.8亩;建房1766 m2。移民人均耕地2.44亩、水田1.87亩、旱地0.57亩。见表1.2.6。
表1.2.6&&&& 英雄水库移民安置人均各类土地面积及分布情况
经济林地(亩)
用材林地(亩)
表1.2.6&&& 飞洒水库移民安置人均各类土地面积及分布情况
经济林地(亩)
用材林地(亩)
3. 专项设施恢复与改建
英雄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各点均已完成电网改造设施建设工程;但道路及供水工程等设施尚未得以解决。飞洒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各点均已完成电网改造设施建设工程;供水工程除那才村那才坡、大林坡均已建设供水工程外,其余均未有专项设施建设;道路工程尚未得到解决。
二、移民后期扶持情况
截至2007年5月底的包括移民安置后有关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和后期扶持情况。
(一)国发〔2006〕17号文实施前
邕宁区辖区内只有英雄水库一座中型水库,1980年落实国家移民扶持政策,处理库区移民遗留问题以来,由于国家对中型水库移民投入较少,2002年前邕宁县年投资仅5万元,全县中型水库移民0.68万人计,人均年投资仅为7.4元/人,难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移民遗留的诸多问题。国发〔2006〕17号文实施前邕宁区英雄库区解决那了村2千多人的用电难和一条机耕桥建设,基本解决整个库区移民的用电问题。但道路、水利、人饮等基础设施尚等待下一步逐步解决。
邕宁区飞洒水库库区移民在2005年原邕宁县撤县设区前,由于没有登记在册,国家对该库区没有任何投资。
(二)国发〔2006〕17号文实施情况
1. 实施情况
国家实施后期扶持政策后,按自治区核定给邕宁区3287扶持人口指标,结合我城区移民的情况,采取直接发放到人方式的有448人,其余2839人采取项目扶持方式。
2.资金及其使用
采取直接发放到人方式的有448人,均按每个季度发放到移民手中。
采取项目扶持方式则根据资金到位情况或整合其他资金进行项目建设,到2011年底完成了后期扶持项目33个后扶项目,共投入资金571.686万元,结余365.184万元。建设水泥道路17条34.6公里、机耕路2条3.4公里、人畜饮水4处、生态示范村及巷道建设5个、文化娱乐室项目2个,其他配套项目2个。
3.效果分析
根据邕宁区实施后期扶持政策的情况来分析,为当地移民经济发展打好基础,使移民得到更多更好的经济实惠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国家后期扶持政策6年来,很大部分都投入到通村通屯道路建设,建设了通屯水泥75.0公里,极大地改善了道路设施建设,大大地推动了水库移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注入动力,移民生产生活有较大方便,提高了移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移民人均收入有所提高,2011年移民的人均收入为5215元,比元高3538元。
邕宁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经过六年的建设,至2011年底共投资移民资金1415.5万元(1)实施移民新村项目3个:改造了移民115户414人的旧房,平整场地面积20786方米;硬化了村内道路3.7公里;改善输水管道6公里;修建排污沟0.6公里;篮球场2个,文化室多少间共2平方米,等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变了3个村4个村民小组的村容村貌,改善了移民132户522人的生活居住环境等。(2)实施村屯道路。改建硬化道路16条40.4km公里、交通桥4座,改善了7个村36个村民小组移民997户3988人的交通条件。(3)人饮安全项目。实施人饮安全项目5个,解决了多2个村13个村民小组移民712户2850人的人饮安全困难问题。
一、邕宁区经济社会现状
邕宁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9.9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9.87亿元,第二产业14.42亿元,第三产业15.64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39:29:32;财政总收入为4.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9.74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75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12元。
邕宁区现辖地区总面积12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190公顷。粮食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吨以上。水利设施有22座中小型水库和沿邕江的蒲庙电灌站,灌溉总面积2.842万亩。邕宁区种植经济作物面积34万亩,可利用开发经济作物14.5万亩;林地60万亩,可开发利用40万亩。
邕宁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9%。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37个,床位547张,卫生技术人员1064人;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93%。已解决5万人长期饮水困难问题。
邕宁区辖区的5个乡镇交通方便,各乡镇通四级柏油路。
表1.3.1&&&&&&&&&&& 邕宁区2011年社会经济指标情况表
年末总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地方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二、邕宁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
表1.3.2 邕宁区“十二五”经济社会规划目标值情况表
“十二五”经济社会规划目标值或目标限值
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人均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率
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
期末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期末城镇化率
期末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期末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期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期末耕地保有量
期末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期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期末森林覆盖率
期末森林蓄积量
期末全区总人口
期末全区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期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期末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 一、移民人口资料
邕宁区辖区内的大中型水库仅有位于邕宁区新江镇的英雄水库,但外地水库移民在邕宁区辖区内安置所涉及的大中型水库有5座,分别是横县飞洒水库和西津水库、马山县大朗水库、钦州市钦北区京塘水库、湖南省岳阳县铁山水库。综上所述在邕宁区辖区内涉及有移民安置的大中型水库有6座。
邕宁区辖区内现有移民共人,主要分布在邕宁区新江镇的那了村、华联村;中和乡的坛西村、平天村、那才村;那楼镇的棠梨村、屯六村。
邕宁区英雄水库后靠搬迁安置及受淹没不搬迁的移民共1个乡镇2个村委17个村民小组577户2097人,分别属邕宁区新江镇那了村、华联村管辖。
受横县飞洒水库淹没的邕宁区库区移民有1个乡镇3个村委23个村民小组566户2218人,分别居住在邕宁区中和乡那才村、坛西村、平天村等村委会。
外迁安置在邕宁区的横县西津水库移民共有4户18人,分别居住在邕宁区中和乡平天村池库坡、平天街。
外迁安置在邕宁区的马山县大朗水库移民共有10户50人,分别居住在邕宁区中和乡平天村坛浮坡、料吞坡。
外迁安置在邕宁区的钦州市钦北区京塘水库移民共有5户21人,居住在邕宁区那楼镇棠梨村江万坡。
外迁安置在邕宁区的湖南省岳阳县铁山水库移民共有1人,居住在邕宁区屯六村六坡。
在邕宁区辖区内安置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当中,均为农村移民,移民文化水平低,大部分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邕宁区水库移民多是50年代末安置的移民,移民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思想,超生现象普遍严重,且我国从80年代才开始计划生育,造成水库移民性别比大,男女比为1.2:1,且中年老年龄段人口较多,约占水库移民总人口的56%。
二、移民的地区分布
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主要分布在邕宁区新江镇的那了村、华联村;中和乡的坛西村、平天村、那才村;那楼镇的棠梨村、屯六村。2006年末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村群众共有户数为人,劳动力为4870人,其中水库移民有户数为人,劳动力为1484人。见表2.1.1。
表2.1.1          2006年移民人口
劳动力总数
移民劳动力数量
一、移民经济社会状况
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所在的中和乡和新江镇是邕宁区生活水平较低的两个乡镇,两镇共20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万亩,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万人,劳动力3.2万人,粮食总产量2.8万吨,粮食单产300kg/亩,人均纯收入2460元,人均有粮374kg。
2011年末,飞洒库区人均耕地1.14亩,比邕宁区人均耕地1.39亩少0.25亩;库区粮食单产256kg/亩,比邕宁区均粮食单产300kg/亩低44kg;库区人均占有粮食344kg,比邕宁区人均占有粮食374kg少30kg;库区人均纯收入1533元,比邕宁区人均纯收入2548元少1035元。2011年末,英雄库区人均耕地1.14亩,比邕宁区人均耕地1.39亩少0.25亩;库区粮食单产256kg/亩,比邕宁区均粮食单产300kg/亩低44kg;库区人均占有粮食338kg,比邕宁区人均占有粮食374kg少36kg;库区人均纯收入1677元,比邕宁区人均纯收入2548元少871元。
二、移民拥有的各类资源状况
2011年末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可供开发的资源量有:水田6047亩;旱地2239亩,园地11296亩,经济林地9846亩,其他土地2400亩,这些荒地的土质以红色粘土紫色砂质岩风化土为主,土层较深厚,呈微酸性,适合亚热带水果生长;可供开发养鱼的水面530亩。见表2.2.1.
表2.2 .1 2011年邕宁区大中型水库移民拥有各类资源状况情况表
园地(亩)
经济林地(亩)
用材林地(亩)
宜林荒山(亩)
&& 一.饮水状况
邕宁区25个移民村屯中已有15个屯解决饮水问题,饮水困难的或不安全的尚有10个屯,这部份移民有些还没喝上自来水,仍然靠人挑牛拉等方式来取水,有的虽然打有水井,但大多都是地面水,饮水不卫生;未能达到饮水70L/d的标准,遇上旱季时根本抽不上水,也有些移民饮用水存在卫生不达标问题。见表2.3.1。
表2.3.1&&&&&&&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状况
供水距离(km)
水量是否达标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二.供电状况
邕宁区水库移民所在地均已完成电网改造工作,移民村的供电除电力紧缺时外,一般情况供电正常。输电线路总长为62 km。见表2.3.2。
表2.3.2&&&&&&&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状况
输电线路长度(km)
供电是否正常
三、交通状况
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村7村已通4.5m水泥道路; 25个屯也通4.5m水泥道路,但只村屯路口,屯内各组尚有部分道路仍然较窄又凹凸不平、且年久失修,逢雨天路面太滑,无法通车。
四、医疗卫生状况
邕宁区水库移民所在村均设卫生所,所在乡也有卫生院,但移民就医路程远、且卫生院、所的医疗设备和住院条件差,造成移民看病难。见表2.3.3。
表2.3.3&&&&&&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状况
有无医疗诊所(卫生所)
乡、村医院(诊所)的床位数
乡、村医院(诊所)的医生人数
移民就医路程(km)
五、教育情况
邕宁区水库移民所在村屯均设有小学,屯内有低年级小学,村委有高年级小学;移民所在乡镇均有中学,每个乡镇中学设有3个年级,每年级设5班250个学生;学生上学路程:上小学3公里左右,中学大多15公里左右。见表2.3.4。
表2.3.4&&&&&&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状况
村、组有无小学
乡镇有无中学
学校规模(学生人数)
学生上学路程(km)
六、农田水利设施
邕宁区水库移民共有耕地面积7446亩,其中:水田6047亩,旱地2399亩,库区移民仅有1座电灌站,实际灌溉面积1035亩。见表2.3.5。
表2.3.5&&&&&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状况
有效灌溉面积(亩)
七、通讯、广播电
邕宁区水库移民共有3个乡镇7个村委25个屯,移民各屯都没有通广播电台和电话。见表2.3.6。
表2.3.6&&&&&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状况
是否通广播电视
是否通电话
八、农村沼气
邕宁区水库移民现有3个乡镇7个村委25个屯2292户,现有沼气的移民户1081户,沼气入户数38%。见表2.3.7。
表2.3.7&&&&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状况
有沼气户数
沼气入户率(%)
一、水库建设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邕宁区辖区内有两座水库的建设与运行对邕宁区水库移民生产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影响,这两座水库分别是邕宁区的英雄水库和因淹没而造成邕宁区群众被迫后靠搬迁的横县飞洒水库,这两座水库分别建于1958年和1975年,由于当时没有大面积开挖而造成塌岸和大面积滑坡现象;但水库浸没严重影响了移民原有的生产生活秩序,主要有:移民原有的耕地、房屋、交通道路被浸没,许多移民虽然奋斗了几十年,目前还普遍存在着耕地面积少、生产水平低、交通困难等各类问题,仍然无法达到被水库浸没前的水平,尤其分布在邕宁区新江镇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更为突出,至今有的村屯还未通路,生活十分困难。
二、造成环境问题的处理情况
针对水库移民被浸没所造成影响,因淹没影响移民生活的邕宁区英雄水库和横县飞洒水库均属中型水库,归属原邕宁县和横县人民政府管理,由于各县财力不足和各种历史遗留原因,每个县级政府没有任何的处理和投资,因此对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多大的改善。
第五节 其他问题
2011年末,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内仍然存在的主要水库移民问题为:土地资源贫脊,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收入方面
库区粮食单产256kg/亩,比邕宁区均粮食单产300kg/亩低44kg;库区人均占有粮食344kg,比邕宁区人均占有粮食374kg少30kg;库区人均纯收入5215元,比邕宁区人均纯收入6012元少797元。
二、土地资源方面
人均耕地0.705亩,比邕宁区人均耕地1.39亩少0.685亩,由于库区移民大多是就地安置或后靠搬迁,良田已被淹,移民拥有的土地资源馈乏贫脊,且生产条件恶劣,严重制约库区移民经济的发展,且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移民所拥有的土地资源贫乏会越来越明显。
三、劳动力就业方面
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劳动力因没有一技之长而就业难,大部份的劳动力都外出打苦力工。
四、生产开发方面
移民增产不增收。由于没有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农产品没有市场竟争能力,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移民增产不增收。交通难、信息闭塞,移民只能种自给的作物,难以调整经济结构。
五、社会事业保障方面
由于水库库区移民生活十分困难,经济收入低,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还有一部份移民没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经济收入低的家庭都不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六、文化教育(职业培训)方面
在教育上则存在教学点规模小而分散,教室陈旧,教师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低等诸多问题,在广播电视方面所有移民村屯只能收到一两套电视节目。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范围、目标和依据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精神,按照开发性移民方针的要求,在解决水库移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整合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善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移民收入水平,建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村组直接受益,优先解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全面发展。
(二)坚持移民直接受益的原则。规划项目优先解决移民的困难问题,以移民直接受益为主,兼顾移民安置区其他群众,促进移民安置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分析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移民意愿,切实维护移民村群众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增强移民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国家的帮扶下,动员移民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的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加快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
第二节 规划依据
(一)《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
(二)《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
(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发农经〔2006〕1249号);
(四)《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暂行管理办法〉》(财综〔2006〕29号);
(五)《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26号);
(六)《财政部关于加强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09〕51号);
(七)《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8〕37号);
(八)《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库移民新村建设实施方案》(桂政办发〔号);
(九)《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库移民新村建设实施方案补充意见》(桂政办发〔2010〕39号);
(十)经批准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十一)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所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长期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十二)移民村组的社会经济现状调查资料,包括:
1. 移民村(组)移民群众的意愿和移民村(组)的意见;
2. 移民村组的社会经济情况;
3. 移民及村基层组织反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资料。
(十三)有关行业的规程、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三节 规划范围、任务和目标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主要包括:
1. 整体搬迁后靠安置移民所在的村(组)和分散插花安置的农村移民所在的村(组);
2. 为安置大中型水库移民调出土地的村(组);
3. 淹田淹地不搬迁移民所在的村(组);
4. 现仍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户口移民所在的村(组)。
二、规划任务
规划主要任务是解决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问题,重点是加快水库移民新村建设,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交通、饮水安全、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加强移民村群众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有市场前景的使移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
三、规划目标
(一)规划水平年
2011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3年至2015年。
(二)规划目标
通过加大投入,解决制约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使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的平均水平,逐步改善移民生活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提高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生产发展水平,逐年增加移民收入。
1.通过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项目规划,使人均耕地不少于0.5亩,其中水田0.3亩;
2.基本实现移民饮水安全,按移民人均70升/天的标准进行规划;
3.移民村民小组规划村屯硬化道路,道路建设标准为路面宽3.5米,厚度18-20厘米,混凝土路面结构,有条件的地方路基宽度要达到4.5米;
4.对需建的移民村民小组生产生活交通桥梁,尚未建设的,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给予规划;
5.在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产业开发项目、微型企业项目、工贸创业园项目,使移民收入得到逐步增加;
6.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移民村群众子女上学问题。
(三)中长期目标: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四)远期规划目标:移民村生活水平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实现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与当地农村同步发展。
第四节& 规划技术路线
为做好本次规划,邕宁区成立了规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两个工作小组对移民所在乡镇、村委进行调查,对移民上报的规划项目从群众思想上、项目所占的土地如何调整、项目所经的村屯群众思想上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摸底,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措施;统筹规划,明确规划思路、规划目标,本次规划以解决移民村屯道路为重点,以达到共同致富的目标。项目按移民村、屯逐级上报后,由工作小组对项目可行性分别一一核实,移民部门汇总后编制规划,并上报邕宁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四章& 水库移民新村建设规划
(本次规划无水库移民新村建设项目)
一、耕地和粮食产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邕宁区水库移民人均耕地为0.76亩,粮食单产256kg/亩,比邕宁区均粮食单产300kg/亩低44kg。邕宁区水库移民人均占有粮食344kg,比邕宁区人均占有粮食374kg少30kg。
二、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
邕宁区大部分库区移民为后靠安置移民,移民人均耕地0.76亩,其中水田0.52亩,部份村屯一直以来由于没有水利设施,很多水田间都是半坡田或库尾田,属望天田,致使年均粮食单产较低。为此根据移民的生产条件和离水库近、有小河常流的有利条件,建设渠道、电灌站及其配套渠道。
三、对存在问题处理的主要意见
针对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水利设施差而造成的水库移民人均有粮、粮食单产量低的问题,邕宁区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尊重移民的意愿,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是:兴建水利设施,移民粮食产量增产,移民人均有粮增加。
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积极发动水库移民投入水利建设,兴建电灌站3处及其渠道配套,充分利用库区水资源,建设拦河坝。
在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规划主要是针对安置区移民拥有的生产资源状况,明确需要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水利设施配套的移民村等方面进行项目规划。
一、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及水利配套规划
针对邕宁区库区移民农田水利现状,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重点后次要”和优先移民生产资源开发项目所需的农田水利配套项目的原则进行规划。规划任务:电灌站3个,装机容量66kw/3台。详见表5.2.1。
表5.2 .1&&&&&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农田水利配套项目规划汇总表
主要建设内容
水利设施配套项目
受益人数(人)
其中:移民
具体详见附件:1.邕宁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农田水利配套项目规划表
根据以上规划项目,按照当地物价水平、有关行业规范和定额确定投资。
一、投资估算依据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农田水利项目投资计算的主要依据是:采用广西水利厅桂水电技字(1997)第73号《广西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和《广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结合南宁市建筑材料的综合市场信息价进行编写。
二、单价分析
农田水利:电灌站单价6万元/11千瓦.处、12万元/22千瓦.处。渠道(40*50cm)17万元/1Km。
三、投资估算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中低产田改造及水利配套规划水利配套规划3个,规划投资80万元。
邕宁区中低产田改造及水利配套项目实施后,受益移民为1170人,人均有粮增加133公斤。
一、规划原则:
(一)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移民对解决途径的意见
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所在的乡镇都已通四级油泊公路;邕宁区移民村7个村已通4.5m水泥道路; 25个屯也通4.5m水泥道路,但只到村屯路口,屯内尚有部分道路仍然较窄又凹凸不平、且年久失修,逢雨天路面太滑,无法通车,仍有部分自然坡未能解决交通难的问题,给移民的生活生产造成极大困难。为此本次规划了部分自然坡之间、村屯之间的道路进行硬化。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在交通项目规划的原则是“先村民委后村屯,先乡村路后机耕路”。主要对自然坡之间、村屯之间的道路进行改建硬化,以及规划需建设的桥梁。
(三)规划原则
1.村屯道路。对集中居住20户以上(含20户)、出行道路未硬化、宽度在1—3米或3米以上的移民村民小组,规划道路改建硬化项目。按路面宽3.5米、厚度18-20厘米,有条件的地方路基宽度要达到4.5米的标准进行规划。原宽度在1—3米的道路扩建硬化每公里补助投资控制在35万元以内;原宽度在3米以上的道路改建硬化每公里补助投资控制在32万元以内。
2.桥梁。对集中居住20户以上(含20户)的移民村民小组,根据实际需要建设桥梁的,规划建设桥梁。桥梁项目控制在桥长每米1.5万元以内。
二、规划项目
针对邕宁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交通困难现状,经调查,交通项目规划共19个:规划改建硬化道路18条35.95km、桥梁1座24m,总投资1246.4万元,规划项目见6.1.1表。
表6.1.1&&&&&&&&&&&&& &&&&&&&&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移民交通项目规划表
规划投资 (万元)
里程&& (公里)
其中:移民
具体详见附件:2.邕宁区大中型水库移民交通项目规划表
三、投资估算
(一)投资计算依据: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安置区交通项目投资计算的主要依据是:交通部交公发[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及《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以及南宁市建筑材料市场信息价格。
(二)单价分析
邕宁区水库移民交通项目投资计算单价是根据新农村建设交通行业的村屯改建道路硬化价格标准32万元/ km;桥梁初步估算的工程量按定额标准计算。
(三)投资预算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安置区交通项目规划共19个:改建硬化道路18条35.95km、桥梁1座24m,总投资1246.4万元,详见邕宁区大中型水库移民交通项目规划表6.1.1。
四、实施效果预测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安置区交通项目实施后,解决了34个村民小组的交通困难问题,受益移民小组34个,受益5309人,其中:受益移民3600人。
一、规划原则
(一)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移民对解决途径的意见
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移民中有15个移民小组已解决了群众饮水,还有10个移民小组1445人仍然存在饮水难问题,比如水量不足、水质不卫生等。根据对各移民点的调查,大多数移民意愿都是首先解决他们的饮水困难,尽快饮上卫生的饮用水。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解决饮水困难,基本实现移民饮水安全。首先解决水源问题,其次解决水质问题,改善移民饮水条件。
二、规划项目
人畜饮水规划项目4个,均计划连接附近原有的水厂管网,安装管道43km,项目总投资86.7万元。规划成果见下规划表6.2.1。
表6.2.1&&&&& 邕宁区大中型水库移民饮水工程项目规划表
项目&&&& (个)
主要建设内容
受益人数(人)
其中:受益移民
接自来水,管网43km
具体详见附件:3.邕宁区大中型水库移民饮水工程项目规划表
三、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人饮工程投资计算的主要依据是:广西水利厅桂水电技字(1997)第73号《广西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广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南宁市建筑材料市场信息价格。
(二)单价分析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人饮项目水管价格按2011年市场价格进行计价,挖填土及安装人工等所需工程造价按上述定额标准计算。
投资(万元)
砼衬砌井壁
50m3清水池
20m3清水池
(三)投资估算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饮水工程项目规划4个,规划投资86.7万元,详见邕宁区大中型水库移民饮水工程项目规划表6.2.1。
四、实施效果预测
项目实施后,受益移民小组4个,受益人口1445人(其中:移民234人),人口饮水达70L/d,符合规划标准。解决邕宁区所有移民村屯的饮水安全问题。
第三节 供电项目规划
(本次规划无供电项目)
(本次规划无农村沼气项目)
(本次规划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项目)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规划项目共23个项目,总投资1333.1万元。其中:交通项目19个,投资1246.4万元;饮水工程项目4个,投资86.7万元。详见表6.6.1
表6.6.1  & 邕宁区基础设施项目规划汇总表&&&&&&&&&&& 单位:万元
广播电视、通讯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后,受益的移民村有国家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3个乡镇6个村委16个村屯(自然坡)、受益人数6754人和移民人数3834人。
1.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前后基础设施指标改善情况:
1)项目实施前水田旱涝保收面积仅1035亩,实施后增加1460亩,项目实施后水田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2%。项目实施后13个农村屯安全饮用水达标率达到62%以上。
2)行政村(组)通电率达到100%。
3)项目实施后98%的村屯通水泥硬化道路,进一步改善移民交通设施。
2.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通过加强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工作,到2015年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可以实现以上各项指标。
(本次规划无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
本次规划无生产开发规划项目
(本次规划无移民技术培训计划)
一、投资规模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总投资1483.75万元,其中: 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80万元;基础设施规划项目1333.1万元;项目前期监测评估费用70.65万元。详见表10.1。
表10.1 &&&&& 邕宁区年规划项目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
水库移民新村
基本口粮田及配套农田水利设施
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
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
二、资金筹措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总投资1483.75万元,所需资金均为后期扶持结余资金。详见表10.2。
表10.2& &&&&&&&&&&&&&&& 资金来源汇总表&&&&&&&&&& 单位:万元
一、经济效益分析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行分年度实施,受益人口有7个村委36个组共7924人。到2015年,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得到进一步完善,生产资源和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移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7635.28元,比2011年人均纯收入5215元,增长2420.28元,增长率10%;人均有粮378kg比2011人均有粮341kg,增长37kg。2015年水库库区和安置区移民人均纯收入达7635.28元,比邕宁区农村纯收入7956元少321元,差距大大缩小。规划项目实施前,由于交通差,移民收入只靠种植粮食、甘蔗或收割松油等,规划项目实施后移民收入交通方面了,移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措施,大大增加了移民收入。
二、社会效益分析
1.解决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4个移民屯1445人饮水困难问题,占移民坡的16%。
2.所有移民村与所在乡镇通低等级乡村公路,有16移民屯通村屯道路,受益移民村屯5309人。
3.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耕地中有1400亩水田能有水利灌溉保障,项目受益移民人均拥有0.56亩保水田,人均增收粮食37kg。
三、环境效益分析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后,通过对移民居住环境影响较大的、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使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移民生存条件及库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一、规划工作阶段
(一)规划编制工作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是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受益人口、移民的人均收入增长值等。
规划编制原则:1.分析轻重缓急,先急后缓,优先解决突出的人畜饮水问题; 2.优先重大项目、集中受益项目;3.优先移民解困生产开发项目;4.统筹兼顾的原则。
规划编制方法及时间安排:按移民参与规划的原则,多次征求移民意见,尊重移民意愿,统筹兼顾。按南宁市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安排,规划编报计划用3个月,即2012年8月-10月。
(二)总进度计划
规划编制由邕宁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组织编制,由各政府职能部门参与项目的规划编制,移民参与规划。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主体是各移民村民小组,由移民村民小组组织实施,移民管理机构负责项目实施全监督。规划项目验收是由邕宁区人民政府组织验收,并每两年组织有关部门对移民规划项目的阶段性实施进行后评价,三年规划实施后进行总的项目实施后评价。
二、分年度实施进度计划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规划投资为1483.75万元,2013年计划投资445万元,占投资总额30%;2014年计划投资593.75万元,占投资总额40%;2015年计划投资445万元,占投资总额30%。规划监测评估计划在整个规划项目实施后进行,计划2年全部完成。详见规划项目分年投资计划表12.1。
表12.1&&&&&&& &&&&&& 邕宁区规划项目分年投资计划表
项目计划投资合计(万元)
一、机构设置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为了做好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工作,并对规划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设置了与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活动相关的组织机构:
1.邕宁区年大中型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2.邕宁区年大中型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工作小组。
3.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工程质监组。
4.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工程审计、项目评估组。
(二)组织机构职责
&&& 1.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实施规划的领导工作,主要负责规划人员的组织、调配,协调和理顺有关单位的关系,并负责规划项目的选项与实施,以及项目资金的筹措与调度等。
2.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前期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负责规划项目测设和编写工作,负责规划项目的具体实施。
3.工程质监组:负责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监测,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
4.工程审计,项目评估组:负责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量,材料消耗,资金运作的审计工作以及项目投资效果的评估工作。
(三)人员配备
&&& 1.领导小组:由邕宁区人民政府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区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邕宁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发改、财政、统计、扶贫办、民政、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等部门的领导及移民所在乡镇负责移民工作的副乡镇长组成。
2.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由邕宁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全体成员,移民所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移民所在村委会全体村干部及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等有关技术员各两名成员组成,办公室主任由邕宁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3.工程质监组:由农林水利、发改、交通运输、住建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组长由农林水利部门一名领导担任。
4.工程审计、项目评估组:由邕宁区人民政府牵头,财政、审计、发改、农林水利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组长由邕宁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
邕宁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人员配备表
组& 成& 单& 位
人& 员& 配& 备
邕宁区政府及项目相关单位组成
配备人数13人
邕宁区发改、移民及移民所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组成
配备人数6人
工程质监组
由邕宁区相关质监单位组成
配备人数6人
工程审计、评估组
南宁市移民部门、邕宁区政府有关部门
配备人数8人
二、加强机构能力建设的措施
&&& 1.把水库移民工作由行业部门行为转变到政府行为上来,让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城区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与移民工作相关的部门领导及乡镇政府副乡镇长担任,增强了移民工作的政府职能力度。
2.抽调各相关部门有关技术员及有关乡镇服务中心人员来组成规划工作办公室成员,使移民工程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专业规范。
3.配备固定的车辆和测量工具,人员也相对固定,保证了规划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4.由相关的专业单位部门组成工程质监、审计、评估组,力求移民工程质监、审计、评估结果更具权威性。
5.组织各机构成员学习有关国家扶持政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机构成员的工作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
为更好完成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工作和实施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
为切实做好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管理工作,邕宁区落实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各项机构经费和工作经费;并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提出落实资金筹措方案中地方配套资金的措施。
一、行政监管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过程中,邕宁区人民政府对整个规划实施负行政监督总责。邕宁区发改部门、移民部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并形成项目实施统计报表,报邕宁区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邕宁区人民政府对整个规划实施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重要事项要形成报告上报市人民政府。邕宁区审计部门负责规划项目实施的审计工作。
二、监测评估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管理工作的监测评估工作由邕宁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监测评估工作。监测评估工作主要内容有:单个项目的实施效果分析、总体项目的实施效果分析。
三、移民参与、协商和监督
移民参与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规划,规划项目经移民村民小组讨论后上报规划项目,并由移民村民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管理工作。项目实施后,由移民村民小组长将项目建设内容及所投资的资金总额、开支情况公示,以便移民知道项目的具体情况。
四、责任追究制度
邕宁区年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对违法、违规行为,要根据相关责任追究制度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平市麻垌镇中心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