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如何google批量导入经纬度把经纬度转换成度,如 107:35:25037E 35:43:26041N 请大神回

网友分析:台湾空军作战实力全方位解析
& 首页 -& 军事 -& 军事观察文章
网友分析:台湾空军作战实力全方位解析
华夏经纬网
众所周知,排开外来因素如果单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就台湾的防御体系来言,台湾的安全可谓“命系于天”。当军事手段成为统一台湾唯一的手段时,空防的崩溃将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本文将从台湾空军的作战指导思想人手,结合台湾空军的布防和装备体系来对其作战能力进行浅入的分析。由于台湾空军的作战思想要服从于其整体军事战略之中,因此,在探讨台湾空军作战思想之前,我们先略谈一下台湾军队的整体军事战略,以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空军作战的指导原则。
台湾军队的战略思想探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在出兵侵朝的同时又派兵进驻台湾。1954年又与台正式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台湾当局认为其安全已得到美国的有效保护,因此提出了“厚植反攻战略”,“伺机反攻大陆”的“攻势战略”。60年代末,美国推行尼克松主义,在亚洲实行收缩政策,逐步减少驻台美军。台湾当局虽对“军事反攻”仍抱有幻想,同时也感到美军的“协防”已经很不可靠,因此,将其军事战略逐步由“攻势”调整为“攻守兼备,攻防一体”。1979年中美建交,同时,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被废止,双方联合作战计划亦被取消。台湾当局在失去美国直接军事保护的情况下,被迫进一步加强防御作战准备,提出“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守势战略。
  在作战构想上,台湾当局将大陆作为唯一的作战对象。其在1992年出版的《国防报告书》中明确指出台湾生存最直接,最严重的威胁,是中共武力侵犯的行动,抗拒此种威胁而保障“国家”安全,是“国防”最重要的课题。台湾军队在历年进行的作战演练及战备活动中,均以大陆作为唯一的主要作战对象,并制订了对大陆作战的总体目标,即要求空军能抵御大陆2,000~4,00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海军能抗击大陆200~400艘作战舰艇,陆军能抵抗大陆20~40个师的进攻。
  在作战指导上,台湾当局立足独立防御的原则,在继续寻求美国安全保障的同时,重点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建立“独立自主”的战略防御体系和军事力量,制定了代号为“固安”的独立防御作战计划,并按照“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原则,强调树立“全民国防”观念,健全动员体制和现代化民防体系。
  在建军思想上,推行“以质代量”的“精兵政策”。台湾军队近年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精简整编和兵力结构调整,其总兵力已由1982年的56万人减到目前的45万人,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以有效遂行防卫作战为依据,并行实施低兵力目标和加速现代化建设”,并依“空中防卫、海上防卫、陆地防卫的优先顺序充实战力”,重点完成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在作战行动上,贯彻“战略持久,战术速决”的方针。在未来作战中避免过早与大陆决战,以保持续战力进行第二波反击能力,选择适当时机,在机动和集中原则下,形成局部优势兵力,各个歼灭,速战速决,以达成有效防御,还摒弃了倚岛固守的消极防御思想,提倡“以攻辅守,以主动的行动改变战争态势”,争取战场主动权。
  在战场建设上,努力扩大防御纵深。将积极完善早期预警系统列为“第一优先目标”,计划能对北起海参崴、南迄北部湾、西至大陆纵深250公里内的我军动态进行严密监控,增加预警和反应时间。在外岛建防空、制海导弹阵地和快艇码头,扩建直升机杨,使其成为防卫作战的第一道屏障,向前争取作战纵深。积极扩建东部地区军事基地和指挥、后勤支援设施,增强防御韧性,向后争取作战纵深。同时,对现有重要军事设施和战略物资进行地下化、据点化、疏散化,以保存决胜战力。
  在海峡日常军事斗争上,即保持高度警戒,又避避冲突。台军日常作战活动总的政策是确保台、澎、金、马安全,维持海峡局势稳定。一方面保持高度警觉和一定程度的戒备状态,对我军动态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减少日常作战活动,降低两岸直接军事对抗水平,坚持“不主动惹事”,力避与我发生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在“积极防御、独立固守”军事战略的基础上,近来又提出了具有威慑作用的“全盘战略概念”,“整建空中、海上与陆地防卫力量,积极发展国防科技,更新武器装备系统,厉行精兵政策,健全动员制度,增强整体与持续能力,建立足以遏制敌人侵犯之有效武力,确保国家安全”。台湾军方强调“国防建军的思想,不在与敌人作量的竞赛,而是朝向建立一个高素质、高科技的精锐武力,达到遏制敌人,使其不敢侵犯”。由此可见,台湾军队未来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与大陆的冲突,而是埋头建立一支高技术、高质量、对大陆具有一定威慑能力的部队方向发展。
台湾空军的战略思想
  依托整体军事战略,台湾空军的基本任务确定为“建立并运用空军部队捍卫台岛领空,联合陆、海军共同维护其有效控制区域内的领土、领海及主权之完整。平时应着意坚实战力,完成战备战时须全力争取制空,并与陆、海军遂行联合作战”。
  台湾空军认为,空军战斗力的发挥,飞机性能固然重要,但精神、意志、战技与指挥,更是战胜敌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特别重视精神战力的培养,并发扬空军的“光荣传统”。
  空军的建设应本着精兵主义,在组织制度、人员素质、军纪士气、部队训练与武器装备方面,力求超敌胜敌,达成以质胜量的目标。空军的兵力结构,应从整体着眼,使作战、后勤支持与基地勤务部队的比例,以及种类作战兵力目标与兵力结构,与其担负的任务均能保持均衡发展,以发挥空军的整体战力。为确保制空及支援友军作战,应以充实战术空军为重点,尔后以“国力”发展,逐步建立战略空军。
  据此,台湾空军对各类飞行、地面防空及电子战等部队实施重点整建,以增强防空拦截、空中反潜、支援友军及电子作战能力,并强调兵力均衡发展,以确保部队战斗力与后勤持续力。
  空军战管是争取制空的重要一环。因此,台湾空军强调,空军应考虑敌我双方管制的能力与弱点及敌方战管未来可能发展等因素,策划强网早期预警系统,严密战管部署,发展空中预警机及扩大战管能力,并贯彻实施飞行员与战管人员的交替训练,使紧密结合一体,以争取保持战管优势。
  台湾空军认为,空军的建设应本着以质胜量的宗旨作整体规划,统一管理,使各项建军工作均能保持优势,并整合部队的精神,士气、战技、战术、武器装备、基地部署、战管雷达等,力求均衡发展,而凝聚为整体优势力量,达到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目的。
台湾空军的用兵思想
  台湾空军的用兵思想归结为以下四点:
  (1)全军破敌。台湾空军认为,空军应洞察敌我情势,避免于不利状况与敌决战,保持战力完整与行动自由,并强调优势作为,歼灭敌人,务必以最少损耗,获致最大战果。
  (2)机动作战。空军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其作战胜负常取决于顷刻之间,因此,空军用兵应本着机动作战的原则,强调主动,积极的作为,以及多方面获取先机,形成局部优势,发挥强大战力,迅速击灭敌人。
  (3)先制奇袭。空军作战,以争取并保持制空权为首要任务,掌握主动,贯彻作战意图,以达到充分行使制空权的目的。即使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仍应争取先机突然袭击,以奇袭获得空中优势。
  (4)统一指挥。空军作战任务繁重,作战地域宽广而深远,台湾空军基地大多采用纵深疏散配置,其兵力较为分散,因此,必须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强大的攻击力和精密灵敏的指管通情系统,根据作战需要迅速调整兵力编组,遂行连续广泛的各类作战,各基地的作战兵力都能于同一时间集中于同一地区,或分别对不同地区目标予以重大打击。在统一指挥下,集散自如,机动运用,发挥空军最大作战能力。
  台湾《国防报告书》在分析海峡地区未来爆发战争时认为,当出现台湾社会内部发生动乱,台湾有明显的“独立”倾向和行动、外国势力试图介入台湾等几种情况时,大陆为确保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将对台采取军事行动,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届时,台湾军队将依其独立防御的作战计划与大陆进行较量,从而爆发海峡两岸大规模或中等规模军事冲突。同时认为,在海峡两岸日常军事斗争中,侦察与反侦察、误人对方控制区、偷渡与反偷渡、走私与反走私、护渔与反护渔等行动均可能由于一方处置不慎,引发小规模遭遇性冲突。
  基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台湾《国防报告书》中分析指出,未来海峡军事冲突可能出现争夺外岛战、封锁与反封锁、空袭与反空袭、登陆与抗登陆等四种作战方式。四种作战方式可能分别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具体表现如下:
   争夺外岛战
台军假设,如果大陆先以绝对优势的海、空兵力和岸炮火力对金门、马祖等外岛进行火力袭击和封锁,随后实施突击登陆,夺取外岛。台湾外岛守军依其固防御阵地和较强的军事实力,进行反炮击、反孤困、抗登陆,反空降和逆袭反击等一系列防卫作战行动。海、空军则以战场火力支援、后勤运补为主进行外岛支援作战。
  封锁与反封锁
  如果大陆以主权国身份向国际宣布封锁范围后,使用舰、机对台岛或外岛进行1年左右的全面或局部封锁,切断其海,空对外航线,威胁其经济命脉,引发台湾社会和政局的全面混乱,“不战而屈人之兵”。届时,台湾军队将依“战略持久、战术速决;外线反潜,内线扫雷;以海制海,空岸配合;有限反制,攻守结合”的方针,综合运用三军战力,遂行疏散机动、制空、扫雷、反潜、反制、屏卫(护航)等作战行动,争夺台湾周边90千米范围内的局部控制、消耗我作战力量。以开辟和维护海运安全航线为主,兼护空运安全,伺机突破封锁,保障战略物资的及时补充。
空袭与反空袭
  假设大陆使用飞机、战术地对地导弹等中、远程打击力量对台湾进行大规模作战,以瘫痪台湾的军事、经济体系、达到“以战逼和”的目的。台湾军队则依“战略持久、拦截第一、有限反制,保存战力”的方针,在隐蔽疏散、保存战力的前提下,主要依靠空军的力量,遂行机、弹、炮联合防空,并在我空袭准备或空袭作战后,使用部分飞机对我容许有限的反制作战,破坏我空袭和后续作战能力。
  登陆与抗登陆
如果大陆以正规,非正规相配合,多点渡海登陆,夺取台湾。台湾军队根据“制空、制海为首要,滩岸决战为重心”的指导思想和“先机制敌,争取主动;层层拦阻,全程打击;周密准备,保存战力;分区守备,机动支援;坚守一线,纵深决战;密切协同,总体作战”的方针,在力争全过程局部战区海空优势的情况下,逐次遂行打击登陆袭载之敌,拦截航渡船团,突击换乘及编波之敌,滩头抗击、一线阵地抗击,逆袭、战役反击作战行动。
  台湾空军未来的作战样式探讨
根据台湾海峡军事冲突可能出现的作战样式和台湾空军在防御作战中所担负的任务及近年日常演练等方面情况分析,台湾空军未来空中作战的样式主要有防空作战、反制作战、反封锁作战、支援登陆、抗登陆作战、电子对抗作战等五种。
  防空作战
主要任务是抗击我对台空中空袭和空中布雷。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一是组织防空待命紧急起飞进行空中拦截,力争将空袭兵器击毁在距台岛尽可能远的海面上空,夺取海峡中线以东,尤其是重点地区的局部制空权。在拦截兵力使用上,“尽是避免大兵力起飞作战”。以小兵力、多批次消耗我战力。二是使用“奈基”、“霍克”等型防空导弹对距阵地35~93千米以内的空袭兵器进行截击。三是使用高炮和“天兵”作战系统对接近要地空袭兵器进行火力阻击。四是为保存实力,将分主力战机转换至东部洞库机场,或就地隐蔽疏散。
主要任务是选择适当时机,出动中、小规模的兵力对我沿海一、二线重要目标进行空袭或骚扰,以破坏我空袭准备或削弱我后续攻击能力。从作战时机分,一是先制作战。发现我有明显的空袭征候时,抢先在我空袭第1波次起飞前对我空军机场、雷达站等设施进行攻击,破坏我空袭准备,阻滞空袭飞机起飞。二是反制作战。当我空袭行动开始后,立即组织部分兵力实施反击作战,破坏我机场设施,摧毁空袭兵器,削弱持续空袭作战能力。在战术运用上,充分发挥其海上飞行技术好的长处,综合运用小编队、多批次、超低空出航战术、配合以电子对抗,选用高性能武器,在恶劣天气或夜暗条件下出动,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较大效果。此外,还可能使用SE-2E、C-119等型机对我沿海港口进行骚扰空中布雷封锁,或空降小股特种部队进行破坏性袭击。
反封锁作战
台湾空军在反封锁作战中主要承担制空,反潜和反制作任务,重点阻止我航空兵进入台岛附近空域,同时打击海(陆)上作战力量,并直接支援海、陆军部队实施反封锁作战,确保空中优势。台湾军队反封锁作战主要由临战准备、疏散机动、制空作战、反潜作战、反水雷作战、电子作战、反制作战、护航作战等战斗行动组成。其实施的先后顺序一般为临战准备、疏散机动在先,制空、反水雷,反潜、电子及反制作战在中,护航作战在后,但上述作战行动可随战场情况和作战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支援登陆、抗登陆作战
台湾军队实施登陆作战主要分为4个阶段。即计划与准备、装载、航渡和突击上陆、台湾空军在支援登陆作战中的任务有:照相侦察、先期火力扫荡,夺取战区制空权、空降,机降掩护船团、反潜以及协助海军夺取制海权。抗登陆作战分为6个阶段。即临战准备、防空、海上阻绝、突击换乘船团、滩头抗击、陆上战斗等。在支援抗登陆作战中空军的主要任务有:实施防空作战、海上阻击绝作战和反空降作战等。
  电子对抗作战
主要任务是利用电子战飞机对我地面雷达、地空导弹雷达、机载雷达以及短波、超短波、微波、载波等通信网台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扰。以其软性杀伤力为台军空军反制作战中的硬性杀伤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以增强反制作战效果。台湾空军实施电子干扰作战时,干扰机动方式有区域干扰,伴随干扰和自动干扰3种。
台海空军编制体制与兵力部署
  台空军现有5.8万余人,主要由飞行部队、防炮警卫部队、勤务部队以及机关学校组成。其中飞行总队约23,000人,防炮警卫部队8,200人,勤务部队4,000人,机关学校23,000人。主要编成8个战斗机联队、1个运兵反潜联队、1个气象管制联队、1个通信航管联队、1个战术管制联队、6个独立飞行中队和1个防炮警卫司令部。共有各型飞机609架,其中战斗机446架、运输勤务机52架,侦察预警电子战飞机15架、教练机96架。
  指挥体制
  空军总司令部是台空军的最高统帅机关,在行政上受“国防部”和参谋本部领导,在作战行动上接受参谋部长的指挥。空军总司令部由人事、情报、作战、后勤、计划和主计6个署,以及若干分管空军各项事务的处(室)、委员会和政治作战部组成。
  空军总司令部还辖有:作战司令部、后勤部、防空警卫司令部、飞行联队、战管联队、气象联队等。
  空军编制
  空军有飞行部队和防空炮兵部队两支相对独立的空域和防空力量。飞行总队共有7个飞行联队(第443、499,427、455,401,439、73
7联队)、8个飞行大队(第3,4、5、7、8、10、11,42)和6个独立飞行中队。防空兵部队编为4个指挥部,共14个防空炮营、11个警卫营,装备40毫米、35毫米高炮416门,四联装“麻雀”防空导弹发射架48具。
台湾空军基地及配属飞行联队及战机部署情况
  1,嘉盟空军基地 (坐标:E)
  驻扎空军第455战术战斗机联队。下属第4战术战斗机大队(第21、22、23战术战斗机中队,均装备F一16A/B战机,于日交付完毕)和第8大队第14中队(装备F―1
  F一16战斗机部分机号:,、、、、、、、、、、等
  14中队:、6
703、、、、6805(双)、6806(双),6809(双),6829(双)等
  *22中队的F-16(6638)坠毁、(6628)失事、(6813)撞山坠毁
  2、新竹空军基地 (坐标:E)   (离大陆最近的空军基地)驻扎空军第499战术战斗机联队(联队长:葛光越少将)
  下属第11战术战斗机大队(第41(97年5月换装)、42(97年12月换装),48战斗机中队,共装备56架幻影-2000-5战机&60架幻影-2000-5战机于98年1月全部交付,后在飞行事故中损失4架)、空军第二机勤大队、第二维修大队。该大队担任警戒任务,一般有昼间、夜间及5分钟警戒。
  11大队:部分机号、、、、、、、、、、、,、、(双)、2052(双)、2053(双)、2054(双)、2055(双)、2056(双)、2057(双)、2058(双)、2059(双),2060(双),2061(双)、2062(双)等
  由于新竹基地对对北部空防尤为重要,所以每天有20架战斗机待命,执行全天候升空拦截任务。
  3、台东志航空军基地 (坐标:E)   驻扎第737战术战斗机联队
  下属第7大队(第44、4 5中队,装备F-5E/F)、第46假想敌中队(装备F-5E/F),该中队专门模拟对我空军战术。
  4、屏东空军基地 (坐标:E)   驻扎第439联队、第10运输大队、预警电子战大队,装备机型:F
5E、AT-3,S-2T、E-2T、C-1 30、C-119。
  *目前台湾空军有4架E-2T,无法完成24小时不间断警戒任务,所以只有需要时才升空执行警戒任务。如果再增加4架的话,将可实现24小时不间歇空中警戒任务。
  屏东基地也是空军运输机的大本营。 台湾空军基地及飞行联队布防图(点击观看大图) 5、清泉岗空军基地 (坐标:E)
  驻扎第427战术战斗机联队      下属第3大队(下属的第7、8、28中队已经完成了IDF的换装)
IDF部分战斗机机号:28中队:、、、、、
  第4中队(侦察),RF-5E(红狐狸)
  6、台南空军基地 (坐标:E) 驻扎空军第443战术战斗机联队(下属第1、3、9中队,全部装备IDF)
  部分机号:1473
  7、冈山空军基地 (坐标:E)   空军军官学校,第35夜间攻击中队
  8、桃园空军基地(指挥部) (坐标:E)   驻扎第8飞行大队第15,16中队(装备IDF战斗机)
  9、花莲空军基地 (坐标:E)   驻扎401战术战斗机联队
  下属第5飞行大队(第17、26、27中队分别于99年3月18日、12月6日、02年1月16日全部换装F―16战机)驻地。
  部分机号:、、、、、、、、、、、
、、、、、、、6820(双)、6822(双),6826(双)、6830(双)、、、、6647等
  10、彭湖马公空军机场 (坐标:E)   各联队不定期派飞行中队轮防
  11、台中空军基地 (坐标:E)   驻扎IDF战机 台湾空军其他军用机场情况:
   台北 空军机场 坐标:E    龙潭 空军机场 坐标:E    宜兰 空军机场
坐标:E    恒春 空军机场 坐标:E    金门 空军机场 坐标:E
   三义 直升机场 坐标:E    沙头 空军机场 坐标:E
战术战斗机联队
  飞行联队是台湾空军的主要作战单位,由空军司令部直接指挥。飞行联队无固定编制,通常1个战术战斗机联队下辖1个飞行大队,其中运兵反潜联队下辖2个飞行大队(1个运输机大队、1个反潜机大队)。装备F-5E、IDF、F-16、“幻影”2000-5型、C-119、C-130、S-2E/T等型战斗机和运输机。
  运兵反潜联队
  空军担任空中运输及反潜作战双重任务的运兵反潜联队,编制有运输机大队、反潜机大队、修护补给大队,基地勤务大队、空运管制大队,此外还向东沙基地派驻1个勤务分遣队。其中运输大队下辖4个运输机中队,编制飞机66架。反潜机大队下辖2个反潜机中队,编制飞机34架。装备有C-119G24架、C-130H型机24架,S-2E型机10架。
  战斗机飞机大队
  飞行大队直属于飞行联队,通常编制3个飞行中队。每个飞行大队编有飞行人员66-87人。装备各型飞机54-66架。 独立飞行中队
  空军飞行总队中有6个独立飞行中队,分别为第12侦察机中队,第35电子夜炸中队、第71前进空中控制机中队、救护机中队,专机中队和空中预警电子战中队。第12侦察机中队装备有RF-104G侦察机6架、TF-104G型教练机2架;第35电子夜炸中队,装备有AT-3型攻击机18架;第71前进空中控制机中队,装备R-CH-1轻型侦察机3架,A-CH-I轻型攻击机7架;救护机中队,装备S-70C救护直升机14架;专机中队,装备各型飞机18架,其中B-727型运输机4架、BG-1900型运输机9架、EBG-1900型航测机2架、FORK-50型运输机3架。空中预警电子战中队。装备有6架EC-130H电子侦察机和4架E-2T预警机。
   防空炮兵营
  防空炮兵营直属空军防炮警卫司令部,共编有14个防空炮兵营。其中40毫米防炮营共11个(46个连),每营编4个连(有2个营编5个连),每连装备40毫米高炮8门、12毫米4管高射机枪8挺;35毫米快炮营3个,每营装备35毫米双联装高炮16门、4联装“麻雀”导弹发射架16部。
  台军于1996年6月完成了“十年兵力整建计划”()第一阶段目标,从日起转入第二阶段精简计划,重点加强陆军建设,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和机动打击能力。从1997年7月开始实施“精实国军组织案”,将本岛常备、预备和动员师改编为打击旅、基干旅和守备旅三种形态,外岛步兵师或地区指挥部改编为守备区或旅,加强空降、陆航部队建设。规划将“空降特战司令部”改编成“陆军航空特战司令部”,将下辖的2个空降旅和2个陆航直升机大队改编成2个特种作战旅和3个空中骑兵旅。
飞行部队      台湾空军现有7个战斗机大队,1个反潜机大队、1个运输机大队和6个独立飞行中队。
  其兵力部署突出以我为主要防御方向,将飞行主力由西呈东三线梯次配置:一线为澎湖地区,主要以马公空军基地为骨干。每年4-10月,第1、4、5、8大队轮流派出1个战斗机中队进驻马公基地,担负前伸防空任务。二线为台岛西海岸,主要以台南、清泉岗、嘉义、桃园、新竹、屏东、松山空军基地为依托。第1,3,4、5、11战斗机大队,反潜机大队,运输机大队和5个独立飞行中队部署于该地区,其兵力约占台湾空军飞行部队总兵力的83%,其中驻桃园、新竹基地的第5(装备IDF战机)、11大队(装备幻影2000-5战机)主要负责台湾北部地区防空作战任务;驻台南、嘉艾的第1、4大队主要负责台湾南部地区防空作战任务。驻晴泉岗基地的第3大队主要担任支援全岛机动作战和制空掩护等任务。三线为台岛东部地区,以花莲和以台东空军基地为主,第7、8战斗机大队部署于该地区,主要负责台湾东南部和东北部防空作战任务。
  台湾战管部队现在台湾本岛、澎湖列岛和金门、东引等外岛地区共建有16个固定雷达阵地,其中台湾本岛13个,澎湖、金门、东上各1个。各雷达阵地的部署原则是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空中目标和有利于各级指挥机构指挥、引导飞机作战,又能尽早作出预警和减少雷达盲区。目前,台湾战管部队以4个管制报告中心为核心,5个管制报告中队和7个报告分队为骨干,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防空警戒网。其中,第1个管制报告中心负责监视台湾海峡北部及本岛北、东北部空域,所辖6个雷达站分别位于嵩山、东引、观音山、石门、三貂角、彭佳屿;第2管制报告中心负责监视台湾海峡南部及奉岛西南部海峡及本岛中部空域,所辖5个雷达站分别位于花莲,大汉山、鹅銮鼻,石头山、绿岛。备管制报告中心还分别负责本防区防空作战的指挥引导任务。总的来看,台湾防空雷达部署的特点是呈三线配置紧靠大陆东南沿海的金门、东引雷达站构成第一道防空警戒线。雷达平时战备程度较高,开机较为频繁,超过其它雷达站的一倍以上;位于嘭湖列岛的马公雷达站为第二道防空警戒线。该站属于大型骨干雷达站,现部署有台湾全部7种型号陆基雷达各1部,其中包括最新型的HADR和AN/FPS-117(GE-592)艘雷达,成为装备雷达数量最多、型号最全,装备最新、警戒能力最强的雷达站,是台湾防空警戒线。此外,为增强防空雷达部队机动作战能力,台湾空军分别在冈山,金门、马公部署了3个机动雷达分队,部队固定雷达装备了可空运的移动式AN/TPS-43型三座标战术跟踪雷达和GE-592型远程防空雷达,必要时可进行机动部署,以弥补和加强特定地区或特定时期内的防空力量。
近几年,台湾空军通过更新或改造雷达技术装备,新建雷达阵地,调整雷达部署,进一步完善了防空警戒网,扩大了防空警戒范围,增加了防空预警时间。目前,台湾防空雷达警戒网不但能有效、及时地发现,监视我机,而且探测范围较大,可监视北起舟山群岛,南至广东惠阳一线的中、高空目标。对大陆方向的探测,当飞机高度20,000米时,探测距离为500-550千米,可达浙江杭州,江西新城、广东惠阳一线当飞机高度1,000-1,500米时,最大探测距离为160千米。对低空100-300米高度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为80千米。对福建一线机场上空低空目标观测,雷达发现时效一般在我机起飞后6分钟。最快3分钟。
  台湾空军现有防炮营14个,其中40毫米防炮营11个,分别驻在桃园(201营)、花莲(202营)、嘉义(205营)、新竹(206营),台东(207营)、澎湖(108营)、台北、基隆(201营),台南(213营)、冈山(214营)、台中(215营)、屏东(216营),35毫米快炮管3个,分别驻桃园(301营),台中(302营)等地。其所辖58个防炮连中有47个部署于台湾本部重要机关及海、空军基地附近,约占总兵力的80%;11个部署于台湾东部地区。此外,陆军有军团(防卫部)属防炮连22个,装备40毫米高炮184门,主要担负要点(地)防空任务。陆军师、独立旅和陆战师属防炮连32个,装备40毫米高炮294门,主要担负本部队指挥所的野战防空任务。
  金门,马祖、乌丘等外岛地区的防空任务由防卫部直属防炮连及陆军步兵师(守备区)属防炮连担负。金门地区现有防卫部直属防炮连4个,步兵师属防炮连4个,装备40毫米70门,马祖地区有防卫部直属防炮连9个,守备区属防炮连1个,装备40毫米高炮84门;乌丘地区有守备区属防炮连1个,装备40毫米高炮12门。近年来,台湾军队根据“扩大战力纵深,增强持久作战能力”的航御作战指导思想,积极更新外岛部队的防空武器装备。1994年,台湾军队将原装备陆军机械化部队防炮连的车载式“小槲树”防空导弹部署于金门、马祖地区。其中,金门地区部署“小槲树”防空导弹1个连,下5个挑马祖地区部署“小槲树”防空导弹1个连,下辖3个排。每排装备发射车3辆,导弹32枚。
武器装备现状
  (1)战斗机:台空军现装备有备型战斗机444架,主要有IDF战斗机128架(原有131架,有3架在飞行事故中损失)、幻影2000-5型机56架(原有60架,后在飞行事故中损失4架)、F一16MLU型机146架(原有150架,后在飞行事故中损失4架)、F-5E型机78架、F-5F型机36架。
  (2)教练机:台空军装备教练机有AT-3型机56架、T-34C型机40架。
  (3)运输勤务机:台空军装备运输勤务机有C-130H型机20架、B-737-400型机2架、FORK-50型机3架、BG-1900型机9架、S-70C型机18架。
  (4)侦察、预警、电子战飞机:台空军装备有RF-5E型侦察机8架、E-2T型预警机4架,电子战飞机有EC-130型1架、EBG-1900型机2架。
  台空军现装备的各型战斗机均可披挂2枚以上导弹、1-2门20毫米机炮,并可携带航空火箭和航空炸弹。
  (1)爆破弹:台空军已装备第1、4、5联队,由F-5E型机携带。主要有MK-8、MK-4、MK-117和AN-M65等4种类型。其中AN-M65(1,000磅)的杀伤半径为360米,弹坑深7.5--9米,弹坑直径9-25米,命中率约为45.5%。
  (2)AGM-12B型“小斗犬”空对地导弹:主要装备F-100A。F-5E型战斗机。最近发射距离3,000米,发射500-9,000米,最大时速1.8马赫,战斗部烈性炸药113公斤,弹坑直径4.5米,弹坑深为2-3米。
  (3)AGM-65B型“小牛”空对地导弹,台空军从美国进口,射程55公里,最大时速1.4马赫,战斗部烈性炸药59公斤,命中率约为70%。
  (4)“响尾蛇”空对地导弹:台空军现有AIM-9B、9J、9L型号,全由美国引进,射程在11-18.53公里,杀伤半径9―11米。
  据最新情况,美国已把台湾所需的最先进的“阿姆拉姆”中距空空导弹储放在关岛空军基地,一旦确认大陆空军配属新型远程空空导弹后,就会以“为平衡两岸空中实力”为名,将“阿姆拉姆”提供给台湾空军。
武器装备发展趋势
  台湾军队十分重视空军的发展和建设,将空军列为“第一优先”发展军种。目前正在大量采购和自制先进战斗机,不断完善防空预警指挥系统,逐步更新防空系统。武器装备将实现全面更新换代,并基本达到“自动化、立体化、导弹化”的目标,其总体作战能力明显提高。其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改装少量F-5E型战斗机,大量换装第三代战斗机。2,不断增强自行研制生产空空导弹的能力,大量引进新型机载武器装备。3,换装新型防空导弹系统,自行发展反战术弹道导弹。4,进一步完善“强网”全自动化预警指挥系统,逐步提高导弹预警能力。
  台湾空军的发展趋势及对我所构成的威胁
  台空依据未来建设的指导思想,在防御作战中仍将制空权列为优先地位,因此,将大力加强空军建设,加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积极采购和自制先进战斗机,更新防空导弹,改善预警指挥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及情况是:
  换装新一代先进战机   
  台空军为保持其空中优势,积极寻求新一代的战斗机。80年代初,在无法外购先进战机的情况下,开始自制高性能战机,1988年第一架自制IDF战斗机出厂,1989年首次试飞成功,1993年开始批量生产,截止到98年12月10日130架IDF全部组装完成。该型机将编列成6个战斗机中队,分别部署在公馆、台南以及花莲等基地。另外台空军还在1992年以单价2,800万美元向美国订购了150架F-16A/B改良型战斗机,同时还采购了58项附带装备,包括180具F100―PW一22型发动机、900枚AIM-9L“响尾蛇”空对空导弹、600枚AIM-7型“麻雀”空对空导弹和数万发20毫米机炮弹,整个军售总价值58亿美元。这150架F-16战机将编成2个战斗机联队(各60架)、1个战术侦察中队(12架)和1个假想敌中队(18架),战斗机联队将驻防在加义和花莲基地,侦察中队和假想敌中队分别驻守在新竹和台东基地。整个换鞋计划将从1996年起至1999年止。台空军还以总价32亿美元向法国订购了60架幻影2000-5型战斗机,“米卡”中程空对导弹960枚、“魔术”红外线全向追踪导弹480枚,于1996年开始装备新竹基地。目前,台空军通过外购及自制,其飞机总数将达到800架左右,其中主战飞机约440架,且70%的主战飞机达到国际第三代先进水平的水平,整体作战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更换新型防空导弹
  台军为提高地面防空拦截能力,近年来积极改良、研制和外购各种先进的新型导弹。80年代初期台在美技术援助下开始研制“天弓一I”导弹系统(天龙阵地)在台北三芝乡完成部署,目前已部署了4个连;在此基础上,台军80年中期开始研制“天弓一Ⅱ”型高空中程地空导弹,并于1995年1O月完成测试工作,同年12月在台北三芝乡“天弓一I”导弹阵地部署“天弓―Ⅱ”导弹。未来台军计划装备“天弓”导弹系统6套,编制6个连,导弹600枚。1994年6月台耗资100亿新台币向美订购了3套“爱国者”导弹系统,导弹200枚,将编成3个连,部署在台湾北部地区,初步核定构筑在台北市南港区、台北县林口乡和万里乡三处,主要担负反战术导弹及防空任务;未来共计划采购6套,导弹600枚。1996年台军还将进行“霍克”导弹第三代改良,提升搜索目标和截止目标数量的能力,延长其寿命至2010年。1996年3月分别向美、法采购了“毒剂”和“西北风”低空导弹,此类导弹具有野战能力,机动性强。此外,台军还于1992年6月与美国达成一项为期5年的合作协定,由美国向台湾提供“爱国者”反导弹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改进“天弓”导弹,使之到2000年具备反战术导弹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天弓一Ⅲ”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使其射程达到150千米以上,提高反干扰和敌我识别能力。
  建立全自动化预警指挥系统
  为提高无程监控及早期预警能力,台空军在美国技术援助下,从1986年开始筹建“强网”自动化管制指挥系统,耗资50亿元新台币对1979年投入使用的“天网”半自动化管制指挥系统进行补强,逐步建立起“强网”系统。该系统安全构思是建立地下空中作战管制中心,运用先进电脑分别接连各雷达阵地、飞行基地、陆军导弹基地、空军防空中心,构成完整的指挥、管制、通信、情报作业,执行防空作战任务。全案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第一阶段补强作业已于日(台空军节)正式完成并担负战备任务,第二,第三阶段将依台军武器系统情况研发。1995年台空军向美采购的4架E-2T空中警预机运抵台湾,该机主要对高、低空的海上,陆上及空中目标实施监控、预警及追踪,并具备迅速与“强网“自动化防空系统、空中同型机交换战术情资的能力,有效引导空中战机遂行作战任务。未来E-2T型机与“强网”系统完成“接轨”后将大大增加台空军防情侦测能力,简化作战管制程序,争取更多的反应及预警能力。
换装新型机载武器   
  在机载武器方面,台空军未来继续使用美制A1M-91“响尾蛇”短程空空导弹、“小斗犬”、“小牛”空对地导弹外,还将装备美制AIM-7F“麻雀”中程空空导弹、法制“魔术一Ⅱ”红外线全向追热导弹、“米卡”中程空空导弹、“阿姆拉姆”先进中距导弹以及自制的“天剑一I、Ⅱ”型空空导弹。
在机载设备方面,台空军1994年耗资1亿美元向美订购了80套ALQ-184电子反制荚舱了,未来将装备在F-16型战机上,以提升该型战机的电子干扰系统。同时,也为台空军将此装备整合到自制的IDF战机上提供了条件,使台空军未来主战飞机均具有电子反制和反制攻击能力。此外还耗资1,958亿美元向美订购了150套用于F-16战机上的AN/A
PG-66(V)型射控雷达,这种雷达可让飞行员侦测视线范围以外的敌机,在作战时可为空对空导弹导航。
台空军未来作战中对我构成的空中威胁探讨
  随着二代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台空军其作战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在未来防御作战中,其新型装备将在与我争夺海峡上空制空权时发挥重要作用,亦可对我遂行反制作战,迟滞我军行动,消耗我有生力量。
防空拦截能力
  台空军防空拦截主要包括战斗机空中拦截与防空导弹、炮兵部队地面拦截,达成以机、弹、炮纵深空防部署与联合防空作战的整体作战能力。
  战斗机空中拦截重点是距台岛93千米(50海里)以外的空中目标,拦截方式可分为“前伸”和“机动”拦截。未来台空军在装备完成440架二代战机后,战时按良好率95%计算,能战飞机可达400架,若动用60%的良好飞机执行防空拦截任务,一次最大出动量可达240架,以每昼夜出动强度5批次计算,每昼夜可出动1,200架次,由于台空军飞机性能优良,其机作战能力增强,届时,防空拦截能力将明显提高。
  地面防空拦截主要由防空导弹、高炮及“天兵”防空作战单位构成,未来将形成以“天弓”、“爱国者”为主体,配合“霍克”、“小槲树”、“毒剂”、“西北风”导弹以及防空高炮等远、中、近,高、中、低相结合的密集防空火力网。目前,“奈基”导弹主要负责射击距离台岛93千米(50海里)内、高度4,600米以上的高空目标;“霍克”导弹射击距离台岛35千米(20海里)以内,高度4,600米以下的目标;“天兵”防空作战系统战备的“麻雀”导弹射击距离阵地8千米以内的低空目标;高炮射击进行火力范围内的目标。现装备的地面防空兵器一次最多可抗击126批目标。未来台军将装备“天弓一I、Ⅱ”导弹和“爱国者”导弹各1个营,或2个“天弓”导弹营,1个营辖6个连,每连一次拦截8批目标,12个连就可截击96批目标,因此换装新型导弹后,地面防空兵器截击能力将增加到214批,比目标提高58%,同时“天弓”和“爱国者”导弹作战效能比“奈基”导弹抗干扰能力提高了10倍,杀伤力提高了3倍,命中率提高了1倍。此外这两种新型均配备了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可同时掌握100多批目标,制导8枚以上导弹攻击多个目标,其中“天弓一Ⅱ”导弹还能垂直发射,具有全向攻击能力,上述防空导弹取代“奈基”和“霍克”后,对空抗击能力将有较大提高。此外,台军在金、马等外岛部署的“天弓”导弹届时将对我纵深区域活动的飞机构成严重威胁。
空袭作战能力
  台空军未来空袭作战飞机主要由F-16、幻影-2000、IDF及改良后的F-5E型机担任,其对地攻击作战能力将比现在明显增强,目前台空军F-5E型机在实际使用中,飞行高度150米,攻击半径320千米;飞行高度300-500米,攻击半径420千米;飞行高度9,000米,攻击半径500千米,最远可达我兴宁、连城、崇安、路桥等机场。而F-16型机作战半径达926千米,对地攻击半径达741千米,其作战范围可在我盐城一蚌埠一武汉一梧州一线;幻影-2000型机作战半径按800千米计算,可达如皋一南京一九江一郴州一肇庆一线;自制的IDF战机作战半径也在450千米左右,可涵盖我福建省全境之内。同时台空军单机对地攻击投弹量也大大增加,如F-16、幻影2000-5型战机的载弹量为6,890和6,300千克,比F-5E3,180公斤的载弹量增加了1倍以上,而且可用于对地攻击的飞机将增到480架,一次最多可出动90架,投弹最近50吨,若每昼夜出动强度按4次计算,每昼夜可出动360架次,总投弹量达2,000吨,对我地面破坏程度明显增大。
   预警指挥能力   
  未来台空军预警指挥系统主要由“强网”自动化管制指挥系统和4-8架E-2T型预警机组成(目前仅采购4架)。“强网”系统采用大容量电子计算机,并与分布在台岛和外岛的21座雷达站相连接,并与陆、海军的“衡山”、“大成”、“陆资”等系统接连,构成具有全自动化水平的三军C3I系统,“强网”系统全部完成后将对各种空情的处理速度较原来提高约60倍,可同时显示600多批空中目标,指挥引导150批飞机遂行拦截作战,并能计算出15个“最佳攻击建议方案”供飞行员选择,基本实现了防空作战过程中目标判断一计算参数一选择作战方案一下达作战命令一指挥引导拦截的人一自动化。该系统与1995年抵台的4架美制E-2T空中预警机“接轨”后,台防空预警范围可基本覆盖我东南沿海二线机场,并能弥补地面雷达存在的死角,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达到400千米以上,从而使得台防作战预警时间由目前的5分钟增加到25分钟。未来台军侦察系统还将具备对我导弹的预警能力。由此可见,随着台空军侦察与作战指挥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高,战时其不仅有可能及时我各种战略、战术预警情报,而且为部队提供了更长的作战反应时间。
综上所述,台湾空军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训练上都较过去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就整体作战能力而言,在亚洲排在中国大陆、日本和印度之后,位居第四。但由于主战装备均来自或依靠于外援,在战机间的协调作战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旦战事临头,其空军能否进行有效的整合作战值得怀疑。加上机种繁多,对其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致命的是,台湾纵身狭窄,且所有机场的防御和部署均在大陆掌控之下,如果我空军在制电磁权形势下对其实施突袭闪击战作战,同时摧毁和控制其所有机场,1个小时之内,这支亚洲第四大空军将不复存在。所以,解决台湾空军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其未来得及反应之前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将其摧毁在地面上。新浪论坛
热点文章排行
频道特别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批量导入经纬度到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