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麻子剪刀专卖店好不好?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买家印象:
您可对已购商品进行评价
前五名可获双倍京豆
135*****127_p
fangdaobao
尺  码:
购买日期:
商品名称:
京&&东&&价:
商品评分:
评&&价&&数: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买家印象:
您可对已购商品进行评价
前五名可获双倍京豆
购买日期:
LPqeJLMuyudL
购买日期:
bqQGbpxtychQ
商品名称:
京&&东&&价:
商品评分:
评&&价&&数:历史简答题,简单1,明朝时有吃人的封建礼教吗?2,明朝时为什么修建万里长城,是闲着没事做吗?3,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什么?4,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5,《缀术》描写什么?_百度作业帮
历史简答题,简单1,明朝时有吃人的封建礼教吗?2,明朝时为什么修建万里长城,是闲着没事做吗?3,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什么?4,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5,《缀术》描写什么?
历史简答题,简单1,明朝时有吃人的封建礼教吗?2,明朝时为什么修建万里长城,是闲着没事做吗?3,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什么?4,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5,《缀术》描写什么?
1 什么时候没有吃人的封建礼教啊, 就是现在都还有残余.2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3老北京的王麻子刀剪铺原是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的一家卖火镰、剪刀的杂货铺,铺名"刀顺号".开设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掌柜的姓王,因脸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顾客直呼其"王麻子".4一个是明朝修的,一个是秦朝修的 你具体指那方面? 5缀术》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一部算经,汇集了祖冲之和祖暅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这本书被认为内容深奥,以至“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隋书》).《缀术》在唐代被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当时学习《缀术》需要四年的时间,可见《缀术》的艰深.《缀术》曾经传至朝鲜、日本,但到北宋时这部书就已轶失.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 王麻子 刀具
王麻子 刀具
品牌名称:王麻子
品牌总部:北京
品牌类别:刀具
品牌官网:
企业名称: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中国 北京市宣武区宣外大街香炉营头条33号..
本月排名:
&&上月排名:
本季排名:
&&上季排名:
本年排名:
&&上年排名:
总 排 名:
王麻子介绍
王麻子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传统锻制技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上,王麻子一直是中国刀剪业的代表,中华刀剪文化的象征,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日,毛泽东主席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指出:王麻子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12月7日,又进一步向全国工商联、民建中央负责人强调:王麻子要永远保存下去。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传承、创新、发展”的宗旨,将传统工艺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经营的刀剪产品达130多个品种400余个规格。王麻子刀剪以钢质精良、刃口锋利、经久耐用而驰名中外。产品于一九八零年荣获国家轻工产品最高质量奖银质奖,历届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第一,连续八届被全国四十六家商场及“消费时报”评为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轻工产品,一九九零年获首届轻工博览会金奖,二零零二年被国家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为“信得过”产品。
目前,公司正在全方位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要,充分挖掘王麻子和中国刀剪文化的丰富内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精心开发新的产品,以“中国创造”迅速拓展通往国内外市场的道路,加快企业的发展,努力中国刀剪业的强大、中华刀剪文化的弘扬做出自己的贡献。
点击查看全部﹀
王麻子历史
开设于清八年(公元1651年),掌柜的姓王,因脸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顾客直呼其"王麻子"。他的柜上并不制作剪刀,全靠从民间剪刀作坊趸购。为保征质量,掌柜的亲自下去选货,坚持以"三看"、"两试"进行验收。三看是:看外观、看刃口、看剪轴;两试是:试剪刃、试手感。凡经不起三看、两试的一律不收。只有头流的上品才能拿到门市柜台上去卖,所以这个杂货铺的剪刀以质量好而四远闻名,不论本市和外地的都慕名而来选购。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称这个货铺为"王麻子刀剪铺"。
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王麻子后代接办杂货铺,正式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改以经营剪刀为主,并在所销售的剪刀上均镌有"王麻子"三字作标志。为了作宣传,闯牌子,铺不光在门市上售货,还要派人走街串巷、赴庙会、下农村,以扩大销路。王麻子剪刀铺卖出的剪刀都装在一个印有"王麻子"字样的纸袋里,上边印着如在一年之内,发生某种损坏情况,包换包退字样。它说到做到,即使有超过一年损坏而要求退换的也照样办理。民国后,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很多地方出现了"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等招牌,企图用以假乱真的办法争取顾客,但都没有能够立足。宣武门菜市口这家挂着"三代王麻子"招牌的老字号始终在商品质量上领先。50年代初期,东便门至一带仍有&20余家手工业刀剪作坊继续为王麻子刀剪铺加工,进货仍按过去的标准进行验收。
自古就有"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北有王麻子"的相传。是国内刀具行业三名状元。
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厂,后又在北郊建起了新厂房,充实了设备,进一步改进工艺,使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因此,更加受到用户的欢迎,并远销港澳及各国。
1979年,王麻子刀剪厂的产品被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
1980年荣获国家银质奖;
1984年,经全国评比,王麻子"黑老虎"剪刀名列全国第一。
点击查看全部﹀
品牌评论 &&
文明上网,不传谣言,和谐评论!
生意在百纳 成功在百纳!将百纳网
ICP备案证书号: 客服热线:400-004-0005李成儒:干什么吆喝什么
编辑:男人装 &&发布时间: 15:04 星期五 &&
编辑=司徒绿
采访+文=万小滑
摄影=邓熙勋
造型助理=初丽丽
服装鸣谢=BOSS/ Tommy Hilfiger/C.P.U. / JKJY
场地鸣谢=Fei.studio
当冯小刚还骑着自行车、破摩托车到单位上班的时候,李成儒就开上奔驰S600满北京转了,可一旦导演喊他回来拍戏,他就立马换了一福特,他心里想的是:“咱干什么吆喝什么,别给人压力!”
冯小刚买了一辆新的奔驰320,从工作室准备载李成儒出门吃宵夜:“哎,成儒,原来你都是开560、600的主,现在你开一美国福特什么感觉?”
李成儒回答:“没什么感觉,车就是一代步的工具啊。”
车对李成儒来说的确没什么诱惑力,当冯小刚还骑着自行车、破摩托车到单位上班的时候,李成儒就把一切都玩过一遍了,他想的是:“我现在是个演员的身份,没事开个600到组里去,导演还没车呢,人用你不用你啊?别给人压力!北京人有句话是:咱干什么吆喝什么,你到了跟人家:’哎,有没有合适的活啊,我想演戏,有合适你给我安排一个啊。’这就好比你跟朋友借钱,你到那一通贬人家,还一张嘴‘有20万没有?’,这不不符合逻辑吗?”凡事想得明白,12年商海进击,20年演艺生涯就得“往后搂”。这是经历过一贫如洗又灌满了一腔俗血后李成儒的做人逻辑。
冯小刚VS李成儒
你四月份给我腾出来,我得请你出山,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啊,很重要。”
“重要到什么程度,别人完成不了吗?”
“谁完成不完成咱们先不敢说,反正选了20多个了,都没有统一意见。到你这儿我们5个人都同意了。”
这五个人分别是:王朔、冯小刚、葛优、王中军、王中磊。冯小刚接着说:“对,5个人。意见一致,没有反对票。”在之前20个中,意见总是不那么一致,通常结果都是2比2,因为有一个人很少发表意见,总是极其谨慎地说,“再想想,再想想”。
为什么《私人定制》里这个“亚洲最俗、泛太平洋最俗、奥斯卡最俗……拍一部俗一部,俗一部火一部”的一腔俗血大导演角色非李成儒莫属?这与他1985年开始下海经商,1990年创建了当时名震京城的“特别特”服装店(首家开架自选服店)并体会了它从鼎盛到衰亡的经历有关。
他说:“最开始在服装厂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5年,之后做剧务5年,再到下海做生意12年,这一下就20年。这20年是理解一个人的表演、对社会的认知和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你在做生意当中会不断接触到警察,所以演警察的时候就会活灵活现。你做生意做法人做老总,一签支票好几千万上亿,我最多签过六千多万。那是1991年左右,你想想一般的演员哪儿见过这数啊。”九十年代末电影才走入市场化,演员的劳务费都很低,在《西游记》剧组做过剧务的李成儒回忆了一下:“那时候的劳务,整个一集下来我们拿20元稿费,比我们再高一级的拿50稿费,两三个月拍一集,猴子(孙悟空扮演者)开始也就是80,猪八戒(扮演者)可能是60,后来他们涨到150,我们能涨到80,那也都是后来,前三年没那么高。”
当他经历过这些之后,演起老板来就特别得心应手,他开玩笑说:“为什么《东边日出西边雨》开始我去不了,宝刚也换了几个演员,但是他们身上就是演不出大老板那种偷税漏税的那种感觉来!”于是你恍然大悟,在2001年《大腕》里那1分24秒、450多字的台词里,绝对没有假冒伪劣和浮夸虚假。
李成儒VS外汇经纪人
“哎,李总,您下的那500手日元现在挣了78个点了,刨去手续刨去乱七八糟的75点没问题。”
“别跟我说点,你就跟我说挣了多少钱吧!”
“挣了十几万美金。”
李成儒做了六七年的服装生意之后,90年代初,北京开始兴起了炒卖外汇,那时候手里有些资金的人就开始进入外汇市场,当时北京有几个外汇买卖交易市场,幸福大厦,赛特,他们就蹲在赛特大厦里做起了外汇买卖。
“这一做外汇买卖就觉得,哎呦还做什么生意啊,任何赌博和投机都没它大,因为你下百分之十的佣金可以博百分之百,就是你10万美金可以买100万美金的这个日元。”
做起了外汇之后,每天等待纽约市场开盘,这时候他们干嘛呢?差不多8点以前吃完饭,就把一些社交关系呢就全放在天上人间了。请银行的,请工商的,请客户,请公检法,所有做生意用得着的朋友,基本上每天晚上就都请去天上人间,那有一间特大的套房是他们的,那是李成儒最土豪最俗血的时候。就看这一个包厢里,每人腰上都别了一个BOSS机,它还不是一般的BB机,也可以当BP机使,可以留字,随时24小时显示的是外汇,日元兑美元、澳元兑美元、法郎兑美元专用机。比一般的BB机要大。
在天上人间结帐的时候,他都要显得比旁人阔绰。一个大堂经理,一个保安,加上3个姑娘,本来5个人每人应该给100美金,他出手就是每人200美金,用美金结帐是他们的规矩,“显得身份啊,一说去天上人间,人都说,好,美刀房来了!”这是李成儒在90年代初的生活,这种土豪感一直持续到外汇市场在国内的大动荡——美国开始制约日本出口,让日元升值,美元贬值。李成儒说:“我从那个时候才开始觉得,想做外汇或者是投资生意,一定离不开政治,包括现在。”李成儒那时候做外汇,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香港的一位黄姓先生看日元兑美元,抬眼是123.80兑1美元,于是拿了一张《龙虎报》去上厕所了,这一本刊物可能看了有20多分钟,回来了一看屏幕还是差不多的123.70兑1美元,上下差了10几个点,无所谓啊。可是他那经纪人急得满头大汗地跑来说:“刚才我找你,你去哪了?”“上上厕所看看刊物,没变化啊,上下10几个点嘛!”“不是啊,您刚才一走这就发了一条新闻是里根遇刺,日元兑美元上下了好几百个点。我找不到您,您的仓已经穿了,一分都没了!可是过了20多分钟,美国又发了个新闻,说里根总统在医院,没事,只是受了点轻伤,生命没危险,就又回来了!”这就是外汇买卖,李成儒说:“你要想做经济,必须非常懂政治,你如果不懂得政治,你也就不是一个好商人。”
大甩卖卖主VS李成儒
您瞧这把刀了没有,名牌王麻子,市场标价680块,您要不要,您要不要我就去50,让50,580!您要嫌这580麻烦我就把这80去了还剩500,500您要不要我就狠心250,250不好听就200,200还不行就100,100还不行?”
“哎差不多了嘿!10块钱我要了!”
每天吃阿一鲍鱼的日子让李成儒直嚷嚷:“这受不了,实在受不了。真不如炸酱面好吃!没意思!”他现在每天看《黄帝内经》,“美其食,只要你吃得舒服,哪怕粗茶淡饭也是美的;任其服,就是穿着舒服的就是好衣服;乐其俗,就是你怎么待着更合适您就怎么样。人呢,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时候他有不同的境界。”现在李成儒一看到超市大甩卖就兴奋就乐呵,“比那拍卖市场有乐!在我现在住的地方有一个北关市场,每礼拜四有一个叫卖,高音喇叭配一个小麦,都是超市里的东西,随卖随喊,随着从车上往下搬。”
一把王麻子剪刀,人一吆喝他就给要了,人抬头一看,呦,您也买这个?“一把挺好的菜刀,一次挺好的乐呵。10块钱使我想到了人生百态啊。”后来,他也50块买过一盒国际象棋,5块钱买过一把瑞士军刀。
李成儒把自己现在的状态称为回归,因为他还记得自己过的最贫寒的日子。李成儒1954年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母亲却凭借自己力量做起了一个包子铺,在丰台桥底下。这一个小包子铺养活了全家15个人,他说:“我们兄弟姐妹多,加上阿姨保姆的。解放前我们家是个很好的家庭,解放后那些阿姨奶妈轰也轰不走,娘家都没人了,人家跟着你几十年,回去也是等死啊,就一块过吧。”母亲拿30多块工资,也养活不了这么一大家子,家里面很清贫,加上三年自然灾害。“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北京下了一场连绵大雨,我们家的房全被泡塌了,就跟银行贷款把房修起来了,可是到了一年你得还啊,还不了钱就该收房来了。这时候我就把房租给丰台服务局了,租了5年,正好能把这个贷款和利息全都还了。”于是母亲就领着三个最小的孩子,到了大儿子刚毕业分配到的丰台区西山大灰场小学。他回忆:“那真是过得清贫,凄苦。每年春天柳絮飘飞、春意盎然,可我第一个感受就是:柳芽不能吃了!在北京所有的野菜没有我没吃过的,没有我不认识的,真的!”
李成儒VS自言自语
带鱼两毛五的,还有三毛七的,最好的是四毛八的,这些宽的带鱼买不买得起,玉米面一毛一分五一斤,白面一毛八分五,好大米两毛一……”
“我们家不是几十斤面几十斤棒子面买的主,经常都是5斤10斤去买,所以我记得清楚。”
“我家离粮店也不远。”
受苦不要紧,挨饿就受罪了,李成儒回忆自己那几年吃得最饱的一顿饭时说:“20岁的时候,我在东城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有一次在中山公园演出,我们跟马季,唐季忠老师同台,演出一个三人舞叫《金色的种子》,我在里面扮演那个偷人民公社麦子的老地主。那天送饭来了,那饭是供给制。大伙去领牛肉大葱馅的包子,每人5个,两鸡蛋,榨菜,还有鸡蛋汤随便喝。5个包子对我来说塞牙缝一样,为了蒸得快,它不是包子形,而是大饺子形。有的那些女演员们吃不了剩俩就给我吃,我连续跟3个女孩要了俩,就吃了6个,这就11个,再一看那笸箩里面太多了,我就走过去问:“还能再吃吗?”人家又给了4个包子和俩鸡蛋,这真是家无隔夜粮,身无御寒衣。
所以后来,李成儒母亲一直灌输给他一句话:“好男儿不挣有数的钱。”虽然父母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但他父亲一辈子做绸缎布匹买卖,而且做得“非常好非常大”。也许,这也是他后来下海12年的潜在动因。
现在,李成儒在北京郊区租了地盖了房,院里特意种了树,“今年我特意烙了一盆榆钱棒子面儿,玉米面合了以后蒸窝窝头。柳芽蒸窝头也可以吃的,各种野菜院里的我都掐来吃。”
清苦的日子经历过,做生意一旦赚了钱没人把着自己感叹“钱也那么好挣啊”的时候也有过,全走了一遍以后才说出:“喔……炸酱面最好,鸡蛋韭菜馅盒子也不错,赶上好虾米皮放一点,虾米皮不行就不放了。”
马未都说得好,自古以来吃饭都是奢侈的事,清王朝王爷家吃肉了,贾府人来了也要说一句:“啊,那留下他们吧,正赶上咱们吃肉。”三年自然灾害时李成儒在农村住了两年,经常到人民公社喂马的马厩里扒拉开那牛啊,驴啊,马啊的去草料里挑出被碾碎的花生饼,“什么讲究都是穷的”。
F=《男人装》李=李成儒
F:当演员和下海做老板感觉完全不同的吧?
李:完全不一样,演员要单纯的多,生意场上很险恶,那是黑海,随时有翻船的危险,做演员你只要管住自己的嘴别到处胡说八道。我也没微博,我也没微信,我就是好朋友之间发发信息,挺好。
F:没落差感吗?凡事得听导演嘚吧嘚。
李:从《大腕》之后,我婉拒了冯小刚《非诚勿扰》的邀请,我觉得他肯定生我气了——我那么大导演找你演戏,你居然推我是吧!我当时是在西安拍戏,那个合同定的非常严,我如果走一天就得赔3天,走三天就要赔9天,那我就赔不起人家,另外我这个就想赶紧在外地把他们的戏拍完,回北京好筹拍《龙须沟》,是我自己抓的戏和本子。
F:回来当演员感受怎么样?
李:1996年年底我就反复问自己这一生最爱什么啊?还是最爱演戏,那么热爱演戏而且认为自己可以。在这期间我上过电影学院一个补习班,那个班里面我认识了几个同学,现在著名导演赵宝刚,现在著名演员张光北,还有一个女编剧叫郑天炜,我们都是一个班的。1996年赵宝刚碰到我说“成儒你没变化,都听说你做生意了。”我也问“分别后你都干什么了呀?”他说“分别后我不是在北京电视台,做了《四世同堂》、《便衣警察》、《渴望》啊,现在我要拍《编辑部的故事》,你还想演戏吗?”我说“想演!”他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同学在一块天天耳鬓厮磨的,谁有文化谁台词好不好谁怎么样,他心里有数。于是第一部就上他的《编辑部的故事》,演了三集,八集《过把瘾》我演了五集,《东边日出西边雨》三十二集我全剧都有,反一号。后来在闲聊中他就说“成儒,我建议你重返回来。”我说“行吗?”他说“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97年我就彻底重返演艺圈了,回首往事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能有今天也真是不容易,《私人订制》贺岁片在冯小刚的戏里面演个一腔俗血,还是我们圈的一个大导演,其实都经历过太多的艰辛、艰难、努力、不懈。
F:冯小刚看中你哪一点?
李:《编辑部的故事》是冯小刚跟王朔写的,是他们俩经历的一件事,我演得入目三分,他们就觉得太好了,那时候就朋友了。从认识应该是91年开始,然后平常老在一块玩,后来就拍了《大腕》、《一声叹息》,演《大腕》因为他知道别人完不成,这段台词1分24秒,一分半钟一页纸一个镜头要完成,我受过10年的台词训练,16岁开始去练快板书,练贯口,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到故宫城墙根底下,我们家不是住北池子吗,很近,走着5、6分钟,一练就是2小时。当然也要感谢英达在,教我倒口英文。
F:业余还那么刻苦?
李:比科班还要用功,因为当你一直坚持不懈,也不功利,那时候不知道演员一天或者一集挣多少钱,没这个概念。能让我演戏我就很高兴了。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王麻子剪刀专卖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