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垟哪些地方是禁养区,翁垟流滩可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吗?

到翁垟捉蝤蛑
到翁垟捉蝤蛑
——走遍乐清·穿越乐清湾系列报道之十三
(乐清日报10月10日5版&
记者&蔡甜甜&&文&&刘言勇&摄)
翁垟地处东海之滨,东临乐清湾,与海争地,因此土质是沉积的软粘泥涂,俗称“滃洋”。后来,称呼逐渐演变成“翁垟”。“垟”在西乡方言中,就是指面积较大的水田的意思。
  大片的海洋和滩涂,使得这里的制盐和近海海鲜都十分出名。“靠海吃海”,生在海边的翁垟人,与海有着说不完的情缘。
繁盛的水产养殖
  从乐清市区出发,沿着万翁公路驱车不到10公里,就进入了翁垟街道。
  乐清蝤蛑特别鲜美
  在地盐村村口,路边一块牌子上写着“温州市水产养殖园区”。
  地盐村曾经是翁垟的一个盐业村,村民祖辈靠晒盐为生。上世纪90年代,该村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发展水产养殖,将该村300多亩废盐田改造成水产养殖园区,进行规模养殖。
  叶选兴就是最早从事水产养殖的一批人之一,养了蝤蛑、虾、蛏子、泥蚶等。
  “等虾食运过来,等得有些晚了。”9月28日下午1时多,早过了午饭时间,叶选兴才回家。他的老伴赶紧将菜热一热,他吃完后,带着记者前往他的养殖塘。
  沿着乡间小道往海边走,叶选兴指着一座厂房告诉记者,那里曾经是个盐仓。记者抬头一看,这是一座弧形屋顶的建筑,灰白的墙壁已变得斑驳,大门口挂着一个防爆电器公司的牌子。
  继续往里走,一块块静谧的水塘映入眼帘。废盐田转改养殖塘后,村里最多的时候有六七十户人家参与养殖。最初水塘里养得最多的是虾,后来才加入蝤蛑等。因此到现在,他们仍习惯叫养殖塘为“虾塘”。
  来到自己那20来亩的养殖塘边,叶选兴撑着他的小船,带记者到了水塘中央,轻轻提起一格网兜。
  随着网兜渐渐露出水面,记者看到,在网兜的两侧,各有一个漏斗形的洞,外大里小。蝤蛑往里钻进后,就出不来了。
  这种由一格格网兜串在一起的网有10多米长,水塘里一共有7条。它们静卧在水中,等待“猎物”自动上钩。每天清晨5时多,叶选兴会一个个网兜看过来,收集捕到的蝤蛑。
  “地团这片的蝤蛑,是最好吃的。”叶选兴的小儿子说,每年过节时,他的朋友都会向他预订正宗的翁垟蝤蛑。有时候,他还会和朋友一起,来水塘边捉捉蝤蛑喝喝酒。国庆假期期间,他家的蝤蛑卖到60多元一斤。
  蝤蛑吃不完,叶选兴的老伴陈春莲就拿到市场上去卖。“早上五六点出去,9点不到就卖完了。”陈春莲说,有时候邻居知道她要卖蝤蛑,常常她刚出门就会被拦下,篮子里的蝤蛑还没到菜市场就被买走了。
  翁垟的水产养殖,带动了周边以海鲜为主打菜的农家乐餐厅。翁黄公路一带,可以看到不少农家乐的招牌。他们的海鲜是从旁边水塘中直接打捞上来烹制,顾客们则坐在包厢里,边赏海景,边大啖美味。
贝类育苗基地
  华强、兴达、鑫鑫……在三屿村的小路边,大大小小的育苗场一个接一个,粗略一数,有20多个。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里的养殖户聘请专家,人工繁育泥蚶苗种,改变了几十年来苗种外购的困境,并成为全国贝类育苗基地。这里的育苗品种,以泥蚶、青蚶、蛏子、毛蚶、海瓜子为多。2010年,翁垟的水产苗种总产值3000多万元。
  在瓯江育苗场,记者见到了陈纯儿和周献微夫妇俩,他们正在育苗池旁忙着测盐度、观察苗种进食。
  周献微抽取了一小滴样品。透过显微镜,只见一个个透明的小细胞状物体内,都有一颗金色的“核”。“它们都吃饱了,里面那粒物质,就是它们刚吃下去的金藻。”周献微解释道。这一季,夫妇俩养了26个池子的蛏苗,这些蛏苗都已经被客户预订了。
  育苗工作一年到头没有休息。年初培育泥蚶、青蚶的苗种,3月份育苗,4月份泥蚶苗种成熟后,马上开始养白蚶苗,白蚶苗之后是养海瓜子苗、毛蚶苗、蛏苗……育苗场内的苗种,销往福建、广东等全国各地。
  近几年,由于海涂围垦、海水污染,育苗产量少了,成本高了。三年前,夫妇俩多租了一个水塘,供育苗场内换水用。
  采访时,正遇上蒲岐的养殖户陈雪奶来取早已订在育苗场里的蛏苗。陈雪奶今年共买了100多公斤蛏子苗,每公斤2600元。陈雪奶告诉记者,他算比较近的,有些外地的顾客,还要住在育苗场里等,苗一成熟马上买走,不然排队根本轮不上。
  南怀瑾乐园
  在翁垟地团叶村有一个“南怀瑾乐园”。乐园三面环水,南面就在地团的闹市街上,门口墙边贴着南怀瑾手书的“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几个铜制大字,仿木水泥的屋顶看上去古色古香。
  上世纪90年代,国学大师南怀瑾投资500多万元,将自己的故居重建,并加以扩建,成立了活动中心,为当地人提供娱乐休闲场所。&
  10月6日下午1时多,园里传出一阵鼓词弹唱声。十多位老人正围坐在活动室内的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收看温州鼓词。
  69岁的桥头村民叶定燕双手负在背后,信步踱进园子,和棋友在廊亭下坐定,下起象棋。“只要一有空,就会来这里。”叶定燕一边下棋,一边低声和着活动室里传出的鼓词声。
  在园子另一边,新乐清人田万春正带着两个孙子在花坛边玩耍,小孙子挥舞着手中的玩具剑,展示自己“高超”的武艺。
  叶选兴的水塘边,有一小块水泥空地,边上种了苦瓜、樱桃、丝瓜等等蔬果,闲暇时,叶选兴就在这里,面朝大海,打打八卦掌。
  在翁垟,像他这样的爱武之人不少。每天早上6时多,在地团的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就能看到不少中老年村民聚在一起,打太极、练南拳。
  翁垟地处沿海,历史上经常受海盗、倭寇的侵扰、掠夺,为了保卫家园,古时翁垟人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其中以习南拳为主。明朝时期,还有不少翁垟人参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役。
  如今,当地人习武之风不减,不过多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乐清南北拳总教练叶定二就来自翁垟地盐村,如今徒弟遍及全乐清。
学习挑选肥蝤蛑
  在叶选兴的养殖场,记者试着提起浸在水中的网兜。真没想到尼龙绳编制的网兜在水里浸泡后沉甸甸的,没提几下,就明显感觉到腰酸乏力,胳膊提不起来了。
  “哟,有好几只呢!”好不容易将网兜提到船边,凑近一看,网兜里几只蝤蛑正在做“困兽之斗”。
  记者将网兜里的蝤蛑倒在船里,好奇地问叶选兴:“阿伯,你说哪只蝤蛑最肥?怎么挑?能教教我吗?”
  常年跟蝤蛑打交道,叶选兴不用开壳,就能判断出蝤蛑的肥瘦。在记者的要求下,他透露了几招挑蝤蛑的技巧。
  经叶选兴指点,记者摸摸其中一只蝤蛑的背壳,背壳两端下方硬硬的,说明这只蝤蛑比较肥。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判断,记者又将蝤蛑放在光亮处,看其背壳内的纹路,发现纹路与壳的边缘非常近。“纹路与壳的边缘越接近就越肥,大伯你说是不是?”
  叶选兴笑着点点头,肯定了记者的判断,接着说:“不能说太多了,你们都知道了,我们靠什么吃饭呢?”
曾经的盐滩
  在翁垟街道,有不少村子的名字都带“盐”,比如翁盐、地盐、东盐等,这与翁垟曾经辉煌的盐业生产密不可分。
  据《翁垟镇志》记载,翁垟的盐业生产,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从明朝开始,长林盐场驻翁垟持续600年之久,掌管原盐的产、运、销和税。
  20世纪60年代初期,灰晒盐田开始逐步改为滩晒盐田。据1987年统计,全翁垟流滩面积达255.11公顷。据《乐清县志》记载,到1990年时,翁垟村办盐场达到12家。
  不过,如今的翁垟近海的几个村子里,几乎已找不到盐滩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养殖水塘,或者拔地而起的厂房。
  据翁垟街道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盐田低产、经济效益差,这些盐田已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入养殖、水产育苗、建材等行业。
  2000年开始,随着国营乐清盐场的体制改革,翁垟所有盐滩同时被划入“乐清市中心工业园区”,结束了其盐业生产的历史使命。
  翁垟位于乐清湾入海口,一半淡水、一半咸水,滨海平原成土母质是最新的浅海沉积物,以潮土、滨海盐土为主,非常适宜蝤蛑生长。因此,翁垟出产的蝤蛑,肉质壮实、味道鲜美。
  养殖户提起网兜
  “这只蝤蛑还蛮肥的!”
  记者在采访养殖户
  养殖户舀起水准备测盐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快速页码:
租房小区大全
全国小区大全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400-620-9008&&&&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位置:&→&山东东营市广饶县加大增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山东东营市广饶县加大增养放流 提升滩涂养殖经济效益
22:56: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东营网        浏览量: 3504 次
  日前,广饶县广饶晨旭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的花蛤正在卸船装车。该县按照“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加大浅海滩涂贝类护养投入力度,鼓励群众进行贝类增养及综合开发,激发了群众参与渔业资源“增养放流”的积极性,在恢复浅海生物多样性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滩涂养殖的经济效益。记者&nbsp张泉江&nbsp报道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上篇新闻:
下篇新闻:
& 相关资讯:
& 相关文库:
扫一扫下载水产村手机客户端
客服热线: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本站搜索:
你所在的位置: >>
多措并举,乐清市翁街道加强私坟“禁新”暨移风易俗宣传
发布时间:(日)&& 来源:乐清市民政局&&作者:张柱&& 阅读次数:50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滩地养殖手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