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聊不下去了"刷步"是为动起来还是为比下去

 您当前的位置: &
晒步新时尚 “微信运动”让你动起来
  现在朋友圈里有了&晒步&一族,从智能手环到计步APP,再到现在的微信运动,晒晒每天走了多少路成为当下的社交热点,新增加的步数排行榜也刮起了一阵&攀比&之风。
  &微信运动&是一个类似计步数据库的公众账号,微信用户只要在微信中关注&微信运动&公众号,系统就会自动记录用户每天的行走步数,关注该公众号的好友不仅可以看到各自的排名,朋友间还可以相互点赞。同时,随着步数的变化,排名也会不断更新,每日排名第一的用户头像和背景将占据当日排行榜的封面。
  &我每天轻松走上两万步,占据排行榜封面是常有的事。&跑步达人小钱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微信运动内的最高纪录是43000多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累计步数已经达到了150余万步。
  90后的郑小姐是个上班族,平时出门多以车代步。最近看到朋友圈里好友都在晒&微信步数&,自己也禁不住诱惑加入其中。&为了在排名上靠前些,我抓住一切可以刷步数的&机会&。&郑小姐告诉记者,现在,就算在办公室走动,或是在家打扫卫生,小程都要把手机揣在兜里。&有次我的排名冲到了前三,好多人过来给我点赞,就觉得特别开心。但有时也总在十名开外,心里就有些着急。&
  像这样心理的人不在少数,家住城区的程老师也深有感触,&看看排行榜里好友们每天都会走5000步以上,有些甚至两万多步,自己那几百步总是排在末尾,有时候因为这事被朋友调侃两句,觉得挺丢人的,所以现在每天都刻意要多走点路。
  &朋友圈各式各样的&晒步&可以带动大家一起运动健身,是一种好现象,但如果因为排名而去较劲,则有可能失去运动本身的意义。特别是为了冲榜而盲目增加走路的量,反而会伤害到身体健康。&县人民医院骨科专家程玉庆指提醒大家,如果走得太多、频率过高、姿势不对等,则可能造成慢性关节损伤,对肌肉、骨骼等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肥胖或关节有疾患的人,过量的负重运动,有可能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
  程玉庆建议,要遵循量力而行、适度锻炼的原则,一次步行3至5公里,步子大、胳膊甩开,且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达到锻炼的目的。
 相关稿件
 开化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化新闻网(包括《今日开化》、‘开化新闻网’微信、‘Hi国家东部公园’微信、‘开化新闻网’微博)”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开化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化新闻网”和作者姓名,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化新闻网(包括《今日开化》、‘开化新闻网’微信、‘Hi国家东部公园’微信、‘开化新闻网’微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和作者姓名,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开化新闻网(包括《今日开化》、‘开化新闻网’微信、‘Hi国家东部公园’微信、‘开化新闻网’微博)”,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化新闻网联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9〕22号 浙ICP备号
中共开化县委宣传部主管 开化县新闻中心主办 新闻网站平台支持48小时新闻排行
1405774046932846299862556819750133771299772636463
大家都喜欢看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微信“刷步”为动起来还是比下去?--玉环新闻网
微信“刷步”为动起来还是比下去?
  身边全是一群运动狂人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日前,不甘心落后但又不爱运动的赵女士为了在微信运动中登上榜首,于是把手机计步器绑在了家中小狗的腿上,当天其步数如愿登顶。微信运动、咕咚手环、nike running、小米手环&&这些运动计步App一时间刷出了新热度,各种晒步党瞬间倾巢而出。
  记得有一次,与闺蜜外出吃饭,她所在的公司给员工发了个手环,每天公司上下进行计步排行,并把步数成绩跟个人每月绩效挂钩。那顿饭闺蜜几乎没闲着,因为临近月底,步数统计进入尾声,她只好绕着饭桌来回踱步,刷新步数。这种&被强制&的运动量,似乎难以让人感受到快乐。
  与&被强制&运动不一样,不少人有了这些APP之后,还是主动迈开了步子。以微信运动为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数据,每天会有固定排行榜,超过一万步者可捐出步数做公益。伴随着运动风在蔓延的,还有刹不住的攀比风。为了成为&霸屏&者,&今天走了多少步&成了每次饭桌上朋友&比拼&的主题。小小的一个排行榜足以激起伙伴们之间的敌意。时下仿佛已经不流行&拼车拼女友拼房&了,先在步数上赢了我再说。
  有了攀比,运动就开始变味了。我有一个朋友对微信运动就像中毒了一样,为了赢得每天冠军占据伙伴们的封面,他手机从不离身,每隔十分钟就去点开微信运动查看自己的排名,为上榜不惜一切,即便下班累成狗也不走到第一不罢休。据我所知,他曾经有一晚加班到深夜依然坚持走了五公里,让人高兴的是,他当天终于登顶。但不幸的是,第二天因韧带拉伤只能向公司请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走多少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要排第一。这种&毅力&,实在不知该不该佩服。
  这位朋友的冠军好歹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但像那位把计步器绑在小狗腿上的女士则未免失去了运动的本义。更有登峰造极的工科男,为了每天都能保证稳坐第一,决定学以致用,运用机械思维,做一个类似钟摆的装置来模拟走路,结合加速度传感器实现每天冲顶朋友圈运动榜首。
  实际上,刷步的&毒瘾&不仅在步行,跑步亦然。身边已经有不少往日下班只爱瘫在沙发上吃薯片看电视的男女青年纷纷入手运动装备,绑上臂带、穿上跑鞋,告别懒惰。不少持之以恒者,早已跑进了马拉松的圈子里,从过往刷步数、刷公里数发展到现在&刷马拉松&,一旦哪里有赛事必定去抢名额、自费机票、订住宿,在别人看来&花钱买辛苦&的事儿他们依然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跑步让他们&上瘾&,跑马拉松就像&集邮&。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迈开腿总比在家中呆坐要好。这种新科技所掀起的时尚是让人喜闻乐见的。但运动如何才能回归本义?当然是强身健体,而不是为了冠军殊荣。只要别被攀比冲昏头脑,把注意力放在&动起来&而不是&比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原标题]微信&刷步&为动起来还是比下去?
  [责任编辑]章雪丽 何文新
  [原地址]/comments//c_.ht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