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飞人博尔特黑人体育为什么这么好,博尔特太厉害啦

随着牙买加博尔特和鲍威尔两位大神的双双退役,再加上即将年满30岁的另一位大神约翰布雷克已经彻底雄风不在,牙买加昔日无敌雄霸天下三巨头都已经永远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是否预示着百米跑道又要重新回到美国人统治的时代了?想到这我不禁流下了热泪,往事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曾经在美国人统治着男子百米速度舞台将近半个世纪的背景下,神奇的牙买加人出现了,默默甘当绿叶bp却达到9秒78的内斯达卡特,10年来无怨无悔的充当着起跑器的脏活累活,牙买加应该是永远不会忘记内斯达卡特的,也许这些加勒比小岛上的黑人天生就是为了打败美国人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本文是转载自:医联APP

黑人历来都是田径赛场上的霸主。在2015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中,来自肯尼亚和牙买加的黑人各获得了7枚金牌,联手称霸金牌榜,打破了美国在田径项目上的垄断地位。即使是在美国田径队中,最出色的运动员也大都是非裔。

黑人的身体素质出奇的好,无论是爆发力,像飞人博尔特:

还是耐力如肯尼亚等国的长跑运动员:

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是衡量一个人体能素质最常用的指标,那么在这两项指标上都完全秒杀其他的人种的黑人,他们的体格是不有无法超越的Bug级存在呢?难道他们真的是上帝的“订制品”?

并不是。事实上,爆发力强的黑人和耐力强的黑人并不来自同一地方,很少有黑人能够兼具爆发力和耐力。继续以2015年世锦赛为例,肯尼亚获得的金牌全部来自800米及以上级别的长跑类项目,而牙买加则是在100米和200米的短跑项目上全线开花。

人们经常使用黑人来指代所有的非洲人和非裔人,这种说法并不精确。

非洲起源说认为,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现代人大概在10万年前才开始陆陆续续走出非洲,遍布世界。在一个物种的原产地,遗传多样性是最丰富的。

虽然在田径比赛的领奖台上,我们看到的都是黑人,但由于东非大裂谷的天然阻隔,生活在东非高原的人与象牙海岸、黄金海岸一带的西非人在体格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来自西非的运动员有着强壮的身体素质和惊人的爆发力,在短跑、跳远和球类运动中有很大优势。

许多球迷会用“黑又硬”来形容体格强壮,爆发力极强的非洲运动员。这些浑身肌肉疙瘩的黑人运动员大多来自加纳、喀麦隆、尼日利亚、科特迪瓦等西非国家,是典型的西非人体格。

在短跑项目中占据支配地位的多为西非裔的黑人:短跑获奖最多的美国和牙买加黑人,主要是历史上从西非贩卖过来的西非黑人奴隶后裔。西非本土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缺乏足够的训练条件,在短跑项目上暂时还落在美国和牙买加后面,不过仍然不乏有实力的健将。

以百米赛跑为例,能跑到10s以内的地球上只有100个人,位于西非的尼日利亚国内就至少有5人百米能够跑到10s以内,这还没算上两名入籍卡塔尔的尼日利亚运动员,而无西非血统的一共不超过5人。

西非运动员的爆发力,主要可以归功于体内雄性激素分泌较多。外源性雄性激素是国际奥委会明文禁止的兴奋剂类药品。但是西非人自带兴奋剂。

雄性激素可以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增长。非裔美国人平均的雄性激素水平要高于欧裔和亚裔。西非人的骨骼和肌肉密度也比其他人种都高,这使得他们在陆上的速度无人能敌;不过他们也因此需要付出更大的力气,才能让自己在水里漂起来,黑人运动员在同样需要爆发力的游泳项目中不太容易发挥其运动优势。

从进化的角度说,西非人的强壮体格可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这一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这里的人始终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状态。游牧和战争使得最强壮的人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东非人体格则比较纤瘦,腿又细又长,他们和粗壮的西非人相比,就像一根火柴棍。不过他们的耐力非常好,800米及以上的各类长跑项目,一直到马拉松长跑,都是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两个东非国家在轮流坐庄。这两个国家几乎包揽了所有城市马拉松比赛的奖项。

目前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的世界纪录是2小时2分57秒,就是由东非的肯尼亚运动员创造。2011年的田径世锦赛中,肯尼亚女子马拉松队更是创下了包揽金银铜牌的佳绩。肯尼亚在马拉松比赛上的唯一对手,就是他们的邻居埃塞俄比亚,后者曾经因为在2014年的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包揽了男女的冠亚军,而为中国人所熟知。

博尔特能跑这么快并不是因为他是牙买加人

  牙买加人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人家遗传好!就连对“政治正确”要求相当高的央视也这么说,经常听到央视体育频道的解说员夸黑人运动员有短跑基因,黄种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得上人家。

  这话对不对呢?那要看你怎么理解了。

  运动确实需要天赋,尤其是田径这种比拼绝对能力的项目更是如此。读到我这篇文章的人无论再怎么努力也跑不过博尔特,人家是百年不遇的短跑奇才,基因比你好太多了,不服不行。

  可是,我们能不能说非洲人整体上就比亚洲人跑得快呢?不能。先不说别的,最近几年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选手垄断了中长跑项目,按照央视解说员的观点,他们有长跑基因,可是长跑短跑需要完全不同的肌肉类型,非洲人不能两样都占全了吧?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牙买加人从整体上看一定就比中国人有短跑天赋呢?我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数据,不敢妄作评论,但这种整体上的差距和奥运会世锦赛这种级别的比赛结果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是精英级别的比赛,天赋在这个层面上的差距是微不足道的。

  大家都听说过钟形曲线吧?几乎所有的人类性状在群体中的分布都是这种中间高两边低的钟形曲线,曲线最高点差不多就是群体的平均值,即使中国人和牙买加人在短跑天赋上确实有差别,那也是人家的钟形曲线整体上往右边移了一点点而已,其结果就是具有顶级短跑天赋的牙买加人占牙买加总人口的比例比中国人稍微高一些,教练选材更容易一些而已。但你别忘了中国人口总数是牙买加的300倍,即使天才选手的比例比人家低,但我们肯定也有天赋上不输给博尔特的人存在,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的短跑冠军跑不过人家,只能说明我们的选材机制或者训练水平和人家有差距,“怪基因”纯粹是为了找借口,比跑不过人家更丢人。

  事实上,7年前我去牙买加采访博尔特时,从来没听他们说自己基因好。

  那么,为什么牙买加运动员跑得这么快呢?通过那次采访,我总结了三大原因“

  美国的大学为牙买加运动员提供了唯一的一条致富途径,所以人家练得比我们辛苦多了

  田径虽然在奥运会上很受重视,但却是所有体育项目当中商业化程度较低的一项,只有顶尖运动员才能靠田径吃饭(除非是中国这样的体制),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优秀运动员大都去踢足球了。牙买加比较穷,国内的职业体育(比如足球)开展得很不好,有运动天赋的人只有去练田径,因为田径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都不太高,适合穷人。

  他们练成之后能去哪里呢?答案是美国的大学。美国大学特别重视体育,田径项目虽然比不上三大球,但也很受重视。于是美国大学经常用奖学金作为诱饵,吸引有天赋的年轻人去为学校争荣誉,对于贫穷的牙买加年轻人来说,这几乎就是他们致富的唯一机会。锦上添花的是,牙买加人讲英语,距离美国又近,去美国留学比其他国家要方便得多。

  牙买加国土太小,天气炎热,短跑是最合理的选择。

  去过牙买加的人都知道,那鬼地方太热了!不动都一身汗,动起来简直要人命。另外,牙买加国土面积狭小,想练长跑都没地方,所以短跑就成了牙买加年轻人最喜欢练的项目了。牙买加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了一位短跑天才唐·夸里(Don Quarrie),获得过1972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200米金牌,并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拥有100米和200米两项世界纪录的男运动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夸里的成功让很多牙买加年轻人开始练短跑,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为博尔特的横空出世做了很好的铺垫。

  牙买加虽然相对比较穷,但其实整个国家并没那么差,只要你离开首都金斯顿,你就会发现普通牙买加人的日子过得还是可以的,这就保证了像博尔特这样的小孩能够吃到健康的饮食。

  当年我去博尔特家乡采访时,当地人都说是黄山药让博尔特跑这么快的。其实这玩意是牙买加特产,没有证据表明其中含有什么神秘的天然兴奋剂,牙买加人只是在开玩笑而已,但这种食物的GI值确实非常低,是一种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GI值的全称为“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这是衡量某种食品转化成葡萄糖的效率的指标。GI值越低,说明食品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分子越复杂(比如长链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的效率也就越低。常年吃低GI值食品的人利用血糖的能力有可能发生补偿性的提高,因此在比赛时就会更有效率地利用能量。

  更重要的是,同等热量的碳水化合物,GI值越低就越利于减肥!GI值越低就越利于减肥!GI值越低就越利于减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问题在于,GI值和口感往往成正比,一种食物的GI值越低口感就越差,这就是为什么GI值相当高的大米会风靡全世界了。几乎所有的热带地区都盛产水稻,牙买加却是个罕见的例外,尤其是博尔特家乡所处的牙买加中部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积不住水,也缺乏河流,水稻很难种好,所以牙买加人很少吃米饭,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从黄山药、土豆和芭蕉等低GI值的食物中取得的。

  不过,虽然水稻种不好,但其他农作物都没问题,所以我在博尔特家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全都长势喜人。他那个小村子里的人虽然不能算富裕,但伙食相当好,不但顿顿有肉,而且蔬菜种类相当丰富。博尔特的父亲伟莱斯利·博尔特告诉我,博尔特从小就吃得相当健康,身体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伟莱斯利还告诉我,很多牙买加天才选手去了美国后被要求尽快出成绩,被迫参加了太多的比赛,把身体累垮了,所以普遍缺乏后劲。博尔特并没有去美国留学,而是选择留在牙买加,师从著名的牙买加本土教练格兰·米尔斯,米尔斯没有过早地要求博尔特出成绩,而是给了他充分的时间好好长身体,结果博尔特长成了一个身高1.96米,体重88公斤的壮汉,同时具备了高大运动员的步长和矮小运动员的步频,终于创造了9.58秒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外星人式”的百米纪录。本届世锦赛他再添3金,这在短跑选手当中运动寿命算是相当长的了。唯一能和他较量一下的美国选手加特林虽然运动寿命貌似更长,但他因为服用禁药被禁赛了很多年,这就相当于休息了很多年,和博尔特的情况非常不同。

  虽然这两人风光无限,但我认为本届世锦赛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中国男子短跑队异军突起。当然这里面有中国体制的原因,但不管怎样,这件事打破了亚洲人不擅长短跑的神话,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牙买加飞人博尔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