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co cam pc版cam在哪看这样的参数?

vsco cam怎么用_百度知道
vsco cam怎么用
vsco cam用法如下:1、打开软件,屏幕向左滑动进入相册2、选取想要处理的照片,点击 如图所示的按钮,进入到滤镜界面3、可以看到该界面下方有很多滤镜,左滑下方的滤镜栏可以滑出更多效果,点击选择一个想要的效果。选择好了后如果对于光线和亮度以及对比度等参数不满意的话,在底部有个“倒三角”按钮,点击或者上滑该按钮4、就会看到四个按钮,第一个是滤镜,第二个是调整亮度、对比度、锐度等参数属性,第三个是撤销,第四个是对比。然后点击第二个按钮5、在该界面可以调整很多参数,调整完成后,依旧点击或者上滑最下方的倒三角按钮,上滑出工具切换栏,点击最下方的“对钩”进行保存6、仅仅点击对钩保存只是在软件里,在相册是看不到,那么如果将图片保存在相册呢,那么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操作。点击图中的按钮7、选择菜单中的 save to camer roll8、等待saving读完后,就可以在相册看到处理过后的图片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点右下角浏览照片用VSCO Cam拍照后,点开后选择“Save to Gallary”,用手触摸一下照片选择该照片(这时照片四周会出现黄色的框),点击下面的分享按钮,就是有一个朝右上的尖头的图标
cam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提高 VSCO Cam 的调色技巧?
感觉自己对这个软件的滤镜很不习惯,或者说熟悉,总是调不出合适的色彩,(比如说小清新?)
按投票排序
一直爱逛知乎,看到过不少经典答案,所以决定回报社会,奉献一片小小力量。自从成为一名上班狗,单反已经蒙了灰,所以iphone+vscocam成了记录生活的最佳伴侣。我来说说vsco的优点,vsco模仿胶片的能力就不说了,首先功能不繁琐,滤镜+微调,微调也不像ps那样功能多的不知道选哪个,每个小功能都很有特色,尤其是高光阴影色调,我觉得都是可以拿来点睛甚至是奠定整张照片色调。摄影要做加减法,后期也是,用有限的工具条来把一张照片调到自己认为最佳的状态。至于滤镜,vsco滤镜很丰富,一共100多款,但是常用的也就那几个,不废话了,直接上图。调色有很多种风格,一个人就是一种风格,但我觉得大多数照片不管什么风格,尽量保持画面干净自然。我个人比较喜欢清新、胶片类型,然后画面干净简单,色彩柔和,突出主体,这也是我一直用vsco的原因。这张图在海边拍的,可惜一点也不蓝,不清新,所以后期的思路大概是调成青色调,我就用了H6,H6适合冬天,冷色调,但发现用完后还是很脏,而且青色没出来,我就继续调整,具体调整见下图:其中,说明下,加色温是为了让整个画面变暖变亮,台阶略微发黄,这时再选择高光加蓝12,整张画面就呈现青色调。最后随意用一个海报软件加个框框,成果图如下:这张图在海边拍的,可惜一点也不蓝,不清新,所以后期的思路大概是调成青色调,我就用了H6,H6适合冬天,冷色调,但发现用完后还是很脏,而且青色没出来,我就继续调整,具体调整见下图:其中,说明下,加色温是为了让整个画面变暖变亮,台阶略微发黄,这时再选择高光加蓝12,整张画面就呈现青色调。最后随意用一个海报软件加个框框,成果图如下:下面继续贴一个H6的套设:下面继续贴一个H6的套设:下面这张是在碧海金沙那边拍的,去了才知道是灰海,正好天也不好,下雨,所以照完后感觉没救了,没有蓝天白云,也没有乌云压镇的意思,海就更别奢望了,一滩连臭水沟都嫌弃的水,不过好在挺空旷,没什么杂物。所以后期处理下还是可以小清新的。这时还是用了H6,基本思路跟前面那张差不多。请看图:之后来谈谈C1这个滤镜,这个滤镜风景适应范围很广,它会整体增加饱和和对比,暗部偏青,我特别喜欢它演绎的蓝色,所以一般带大量蓝色天空的照片我会拿它来套,很暖很清新。注意任何滤镜都不是直接拿来套用的,都需要后期继续微调,不然会很生硬不自然。说到天空的色彩,k系列表现也不俗,下面是K2的应用。除此之外,k滤镜是模拟柯达色彩的,对于大面积的红色,别有一番滋味。——————————————————————————————————————————之前到了20赞后一直想更新,迫于app打开相册闪退,至今才解决这个问题,居然是相册保存长图这个bug,有同样问题的可以关注下。谢谢大家的厚爱,本人只是个平凡的好“色”之徒,口味并不能服众,喜欢的可以点个赞,不喜的可以关掉此页面,谢谢。废话不多说,上片。瞧,多乖的猫咪,就是色彩平庸了点,这里介绍下F2这个滤镜。F系列本身具有低饱和的特点,给人安静,对人物肤色表达也不错,同样适合于人像。其中F2这个冷色调,带点青色,也是最爱之的滤镜一,这里应用的就是它。注意,微调部分主要是?清晰度和高光处加点暖色。之前谈到K2,我再补充一个K2的例子,比较灰对吧,K2对比比较高,能消除灰。微调基本上是高光阴影+点色彩,让色彩更丰富些,可以看到K2对蓝色的修饰很好,可能有些人觉得K2应用显得画面很脏,记得调节浓度,以及是否原片画面太拥堵,要适当留白。--——--——--——--——--——--——--——--2/17更新:承蒙厚爱,很快到了200赞,之前说的更新下日系调法,由于材料还在准备中,目前先把滤镜与调整之间的关系来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很多人上来喜欢直接套滤镜,发现很丑,就觉得这个滤镜不好。其实任何一个滤镜脱离后续调整直接拿来用本身就是耍流氓。更多情况下,滤镜是来润色的,达到一定的偏色效果。举个例子:原图总明显的特点就是曝光不足,直接套滤镜:色彩是有了变化,但是暗部细节缺少,整体画面脏,套了滤镜后并没有明显的改观。后续继续调整:+曝光,+色温,+清晰度,高光?暖色等,画面就干净了很多,暗部细节也出来了。建议:先自己调整,再套滤镜,还有个好处就是帮你了解这个滤镜能改变哪些地方从而更了解滤镜。从头到尾全是手机更新,喜欢的请点赞。
(多图预警)个人感觉如果仅仅使用滤镜的话,色调很容易显得不自然,而且看多了,这样的照片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个滤镜的风格,毫无特别的惊喜感。建议在加上各种滤镜之前,先调基本的曝光度、对比度、色温等,改善一下照片色彩的不足之处,然后再用滤镜点睛。举个栗子:照片原图,很灰很惨淡,这样的色调很难衬托出整张照片的感觉。之后,对比度(contrast)+5,亮度(exposure)+3,色温(temperature )-4。看起来已经干净明亮。按个人偏好选择滤镜,这里是T1+9。另外有锐度(sharpen)+12。一张还可以的照片就有了。对比一下。总之,调色这回事,就是要多捣鼓捣鼓,把vsco里的能调节的都左右拉一拉,把所有的滤镜都用一下,最后总能调出满意合适的色调。个人认为,适合一张照片的色调,一定是又自然又好看的,毕竟调色只是为一张好照片加分。附上几张vscocam调出的照片。
安利一下今年上半年我写的教程?(^?^*)
首先这是昨天我做的一个VSCO教程 另外我来回答下怎么调出小清新,我猜你说的应该是日系风格的小清新,这系列照片的特点是饱和度和对比度低,而且有轻微过曝,再加上轻微偏蓝色调。你可以试下KK系列、F系列、A系列滤镜,再调整Saturation 饱和度、 Contrast 对比度、 Fade褪色淡化、 Exposure 曝光这几项
首先,记住各滤镜的大概特点。如下图总结:以上仍是知友的总结。随后就是一些具体的修图技巧了,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1.如何修出日系风格。参数:使用s系等明亮系滤镜。曝光+2~5,对比度-2~4,褪色+2~4。阴影补充视情况而定。参数:使用s系等明亮系滤镜。曝光+2~5,对比度-2~4,褪色+2~4。阴影补充视情况而定。2,如何表现动人细节。参数:景物一般用鲜艳色彩的C套滤镜。利器是锐化和增加对比度。锐化的同时一般要增加曝光。参数:景物一般用鲜艳色彩的C套滤镜。利器是锐化和增加对比度。锐化的同时一般要增加曝光。3,B套滤镜是万金油。颜色纷乱,喧宾夺主;颜色过于平淡,缺乏亮点,B套滤镜。突出剪影,意境。表现光线。建筑。
更新在最下——————————————话不多,直接上图。本人买了vscocam所有的filter,所以平时P图的时候呢,试滤镜的时候有的时候从头开始,有的时候自从最后开始,这样才会用到不同的滤镜啊。最喜欢只有数字的(06,10, etc), A开头的,C开头的,还有Q开头的。先上头像。本来拍出来背景不是灰的,是黄的,因为屋子里的灯是黄的.... 但是灰色比较霸气啊原图粉色和薄荷色其实有些冲突的,但是微调之后加入了fade, 减轻了两个颜色的冲突,显得比较温柔。用的F2。有些风景图如果当时聚焦不好的话,会用camera360的level调一下,然后再用vscocam加filter原图就是在大街上捡到一朵花,用手机照的。但是为什么看起来很温柔捏,因为用了temperature把整个都变温柔了啊。用了KK2。原图用的F2。还有哦 拍人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给头发调色....就是微调中S那个键... S stands for shadow...? 还有我最喜欢的一张图原图我相信这个图有潜力的....用了HB2。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我觉得欠一点最好,而不是过度的对比度,亮度等等...这个图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稍亮些,HB1。不过感觉虽然差别不大,带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HB1这个感觉更明亮更bold,后面的教堂背景比较明显。而刚才那张HB2的图你要看一会儿才发现哎后面有个教堂。哈哈。最后再附上一张人像...现在的头像看这个原图的背景!黄的!可恶的灯!而且灯光打在了头的一边,感觉像歪的一样一调filter马上好啦,用的A2,然后把头发变成了橘红色的,但是调的不明显,把temperature往左拉,recover shadows加两度。好啦就酱,有赞会加更多。不过估计没有....————————————————————评论里居然都说我调得不好- - 好吧那我上点儿新图。这学期照的。伤心....——————16年元旦更
bibi~超多大图预警!!!==================================================================本文只适合小白,非常非常白的那种。(不能转载!!!图绝对不能不能!!!!)开始!刚开始得到全套滤镜,相信的大家的心情跟我一样激动兴奋跃跃欲试的。可是试了就知道,100多个滤镜,完全试不过来啊喂!!!于是乎,一些机智の小伙伴们就会开始在微博搜 " vsco"。然后出来了一堆各种功能的数值,此时大家的内心os「wow!!!这个调的好好看!我要get!」 起初还会耐心地按照上面由头到尾copy下来,可是很不方便啊对不对!!每次调图都要打开看一遍!!!搬过来以后效果还不一定理想!!就像这样,没试过的可以尝试一下!!!经过本人许久的摸索,便有了些心得,那就是!!!#只调滤镜+曝光+对比度+锐度#因为本人十分懒,仅会最快捷方便的这种方法,容易上手,用熟以后有空再慢慢练别的嘛首先!!!在开始调图之前,你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举两个栗子:一张披萨图——我要它变得金光灿灿使人食欲大增的样子,一张自拍——我要它变得狂拽酷炫冷漠的样子。然后就可以开始了!!!这四个数值调到自己喜欢的就好了,没有标准,毕竟每张原图的情况不一样。但是不同类型有要注意的点!!如下,一、食物篇:注意调锐度(显出食物的肌理)1.我要这碗木瓜糖水更甜!下面的这碗是不是看起来更甜一些?2.我要爆米花更酥脆!调过之后爆米花颗颗分明。。。。。3.我要鸡排金光闪闪!!于是鸡排肌理清晰,感觉更好吃了呢~二、人像篇:注意曝光度和对比度(营造氛围)1.我要我的腿显露出来这样右边的腿看起来就比左边的长了2.我要变得温柔~然后就有了敲温油的我!不要在意我狗啃的刘海这种小细节!!!(另外,墙裂安利facetune)3.这一张。。。其实我也没想要什么样子,就顺手调了一下,发现比原图好看一些,也po上来吧!!4&5.太暗了!!我要亮起来!!(第五张是朋友所调)三、小动物篇:注意点与人像一样1.我想要猫咪看起来更萌!!!下图完全小天使一枚啦啦啦四、静物篇:注意点all1.我想要寒冬里在家暖洋洋的感觉拍摄光线超级差,很暗,调下亮度好看太多!2.我要这条鱼好看点!!!五、风景篇 不知道该注意啥,因为我拍风景很丑,后期怎么调都没鬼用(手动再见)。所以说,原图最重要!!!但是通常叶子啊树什么的会被我调成这样(曝光度,锐度,对比度,全部调到最大)1.2.这样调完以后拿来当背景图会很好看六、曝光度0+对比度0+锐度0+滤镜无是的,什么也不要调。在原图已经ok的情况下就不要再去动它们了。这两张拍下来我就很喜欢,但还是下意识去调各种数值,最后发现怎么调也没有原图好看。自从这样修图后,朋友圈的点赞数直线up up!!------------------------------------------------------------二更-----------------------------------------------------赞竟然有点多??那就再分享我最近很喜欢的A系列有感觉了吗~温馨tips:如果图片大面积的绿叶啊树什么的 用A6一般不能显出好看的绿色 所以这时不要用不要用不要用!!!==================================================================最后,感谢观看。
可以参考下我们站内达人写的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插播:最近开通了专栏,欢迎大家来关注&&& ————————————用惯的修图APP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我用的是VSCO。其实,不少玩Ins的朋友也很喜欢使用VSCO。来,亮个相~▲VSCO图标▲VSCO图标其实,不少朋友都听说过VSCO,它的功能超级强大。但也有人表示不感冒。APP不同于电脑软件,无需教。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能用的更好吧。VSCO里工具所有的功能键先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基本知识VSCO有二十几个功能可供调整参数,建议都尝试使用每一个效果,熟练以后就会get到自己特有的修图风格。<plexion(肤色):调整肤色使用。2.Rotate(旋转):照片方向不对可以用它来调整方向。3.Crop(裁剪):改变照片形状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4.Fade(褪色):增加整体灰度,呈现灰蒙蒙的色调,日系风可尝试。5.Tint(色相):向左滑动色调变绿,向右滑动色调变紫。6.Sharpen(锐化):使照片变得更清晰,浅色系也可搭配使用。1.Grain(颗粒)增加照片噪点,适合用于怀旧风格。2.Highlights save(高光减淡)调整光线过曝的照片。3.Shadows save(加强阴影):提高阴影亮度,使暗的地方变亮,但不会影响亮的地方。4.Xposure(曝光度):控制整张照片的亮度。5.Contrast(对比度):向左滑动照片效果变迷蒙,向右则增强对比度。日系风多数喜爱调低对比度。6.Saturation(饱和度):调节照片色彩的鲜艳程度。1.Shadows tint(阴影色调):在阴影处填充各种颜色。2.Highlight tint(高光色调):在高光处填充各种颜色。3.Temperature(色温):向左滑动偏蓝色调(清冷的日系feel大爱),向右滑动偏暖黄色调。4.Horizontal perspective(横向视觉):横向调整照片。5.Vertical perspective(纵向视觉):纵向调整照片。6.Definition(清晰度):调整清晰度。还有更多功能可在菜单中选择保留或露出哦~滤镜的选择VSCO的滤镜数量非常多,每次处理照片时,滤镜的选择非常令人纠结。我们不要急着导入照片修图,先去VSCO的「商店」选滤镜。有的滤镜免费,但也有的是要花银子的。▲界面▲界面VSCO的滤镜下载是属于“系列下载”。我们随便点几个滤镜系列看看:没说错吧,每个系列都有自己功能、优势介绍。喜爱的滤镜再多,但是对于照片使用什么滤镜,还是需要根据照片拍摄时的光线色彩以及环境来决定。点开一个系列,有效果预览。请注意右上方的字母,字母代表了系列。▲A6效果▲A6效果▲C4、C5效果▲C4、C5效果▲A4效果▲A4效果效果图美翻了吧~不过,因为有些滤镜是要花钱,所以我给的建议是:一定先读好滤镜介绍的文字再选择是否花钱。大家都懂这样的道理:底子好的素颜美女化什么妆都美。这也是一样。「商店」提供的效果预览这么棒也是因为照片本身就很棒。修图实例怪阿姨是怎样修图的呢?大致了解了这款APP的特点,接下来我们拿实拍图做示范吧。不过在这之前,请问自己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想要怎样的照片?这个问题是决定照片效果的关键。明朗的?胶片感?复古?……我们来看一下这张照片:▲修图前▲修图前我们试着修出色调暖一些的胶片感。在选滤镜前可以先对照片进行剪裁编辑。▲剪裁照片▲剪裁照片VSCO的剪裁图片,是这样,挺有意思的。剪裁好照片就来选滤镜啦~这张照片中绿色较少,以红蓝白为主色。我们来试滤镜。熟悉了自己下载的滤镜后,你会很快找准最好的效果。比如,这张照片我选的是C5。(这个效果修出来偏橙色。绿色多的照片最好不选这个效果。)▲选择了C5效果,注意要调节滤镜程度接下来,我们来给照片加些“颗粒”,这样会更有胶片相机的效果。▲选择“颗粒”程度▲选择“颗粒”程度好啦,修好啦!如果遇到这样的“沉重感”照片…学妹给我发了一张她在德国拍的照片。我们看过来~▲原图▲原图常在VSCO修图的朋友看到这样的图一定会马上意识到彩色滤镜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那么这样的“沉重”、“金属”并存的照片,我们不妨试试把它修成“旧时代的伦敦”吧。VSCO有不少黑白滤镜,但是效果不同。大家看一下:▲黑白效果01▲黑白效果01▲黑白效果03▲黑白效果03▲黑白02▲黑白02我选择了02效果,并对滤镜程度进行了调解,加入“颗粒”,最后加上了白色英文单词。▲修图后
夜晚拍的照片还用修吗?嗯嗯,需要的。因为没有留原图,在这里只能简单说一下技巧了。大家试试,有的滤镜效果可以可以修出胶片感,如下图:也有的,可以提高对比度,让夜空完全变黑,突出你想要的景物。也有的,可以提高对比度,让夜空完全变黑,突出你想要的景物。文字添加要适度,并且符合照片所要表达的。好的APP是不是可以把照片修的wonderful?也不完全是哦。这还是之前提到的“美女原理”。照片取景本身非常重要,而修图相当于锦上添花。同时,也不要对APP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毕竟抵不过胶片相机本身。大家看一下下图的效果,很明显,这不是简单找几个滤镜就能做到的。最后总结:你的照片讲述的是你的故事,没有必要特意去学谁的照片效果,你喜欢是最重要的。作者:微博:Instagram:---------- 欢迎关注 -------------App: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堆糖」即可微博: 堆糖微信:搜索duitangwang 或微信扫一扫
长期更新,未完.觉得手机摄影就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的必备技能啊~长期更新,未完.觉得手机摄影就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的必备技能啊~很多时候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照片,总是希望照片好看一些。那么用手机p图调色必不可少,大众层面的手机摄影真的有点三分拍七分p了。好用的软件很多,我一般都是snapseed和VSCO Cam配合使用。而vsco cam的强项主要在于模拟胶片的效果。如果还不太了解VSCO Cam功能的,可以戳下面这个链接。VSCO Cam的调整分为两部分:滤镜和自定义调整。个人建议先根据不同的照片自定义调整参数,这就和在photoshop上类似,所有的效果是可以叠加的,调整好了之后根据情况加个滤镜。这里有个小小的技巧,一款滤镜根据强弱分为12档,当我们选择一款滤镜的时候,软件默认为最强(12)。通常使用的时候把滤镜降几档,照片看起来会更自然~滤镜的种类上面的回答中已经介绍的很全了,就不再过多的介绍了。这里也有一篇(最详细的滤镜介绍)——————-————————————分割线—————————————————————下面主要讲讲个人的小经验,干货来了!调整中有17项内容可以选择。我把它分成4组,就会好理解一些。1 .旋转,裁剪这两步操作是对照片的再构图。2.曝光补偿,对比度,饱和度,高光减淡,阴影补偿这几项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几项调整。很多时候是对一种照片曝光不足过度的补救,或者就是影调的确定。后面详细讲。3.色温,色调,肤色,阴影色调,高光色调照片偏色的确定,气氛的烘托就看这步了。(举个栗子想让照片给人的感觉是热烈温暖还是宁静清冷)4.清晰度,锐度,暗角,颗粒,褪色细节的升华,使用的好就能提升逼格~下面开始说怎么调整。发挥vsco的特长模拟胶片,首先我们要知道胶片摄影的特点。胶片(负片)的宽容度高。所以我第一步一般是加一些高光减淡,如果照片有很明显的曝光不足就加一些阴影补偿。经过这步调出阴影和高光部分的细节。很多人会喜欢所谓的小清新风格,无非几个特点,轻微曝光过度,低对比度,低饱和度,偏蓝(冷)。第二步,我会调整曝光补偿,总体上要使照片过一些。接着降低一些饱和度和对比度。之后我习惯再去观察照片,重新调整高光减淡和阴影补偿。(阴影太淡,不够黑,)第三步,调色。先贴几张用vsco调过的照片
安利一波我用vsco开始自己专研出来的一套教程 我知道没图你们不会看的看完记得点赞噢 么么哒o(〃'▽'〃)o原图:VSCO修图后:小秘诀:把图片裁剪到脚尖 拉长图片比例 整个腿长的不要不要的教程:原图:VSCO修图后:教程:原图:VSCO修图后:教程:原图:VSCO修图后:原图:VSCO修图后:原图:VSCO修图后:原图:原图:VSCO修图后:自己总结的修图小秘诀着重使用曝光度饱和度清晰度阴影减淡功能食物饱和度提高一点 色温跳暖色自拍我喜欢简洁的画面我一般用S1M3复古小清新 文艺的不要不要的的 记得加些褪色S3用于晴天 超好看 C3 C1用于夏天也很赞喔一定要使用裁剪功能 把图片调整到脚尖 腿顿时长好多留白和字我用的黄油相机我所有照片都是iPhone6自带相机拍摄可以尽量不用美颜 下面是干货。这些读书我自己在VSCO修图总结的小经验,不喜勿喷。总之多试多试。日系近景调色 VSCO步骤预设F2+12锐化+3饱和度+2阴影补偿+5褪色+3阴影色调(绿色阴影)+7日常生活调色VSCO步骤预设M6曝光补偿+1对比度+1饱和度+1颗粒+2日常小事物VSCO步骤基础色调C3曝光补偿+2饱和度+2阴影补偿+8雾霾少女 VSCO步骤滤镜:M5(+6)对比度-4饱和度+6??高光减淡+5色温-1肤色-6褪色+6自然外景VSCO步骤无基础色调锐化+5饱和度+2阴影补偿+6肤色+3阴影色调(红色阴影)+6食物调色VSCO步骤基础色调A2曝光补偿+1对比度+2 阴影色调:绿色阴影+12暖暖糖果色VSCO步骤预设C3曝光补偿+2饱和度+2阴影补偿+8欧美系日常色调VSCO步骤 基础色调HB2色温-3饱和度-2对比度+3(亮度低的可以调高曝光补偿 适合调晚上拍的照片VSCO步骤基础色调T1褪色:+6色温:-6饱和度:+2对比度:+2(每一步都可以根据图片本身进行适当调节)纯白色VSCO步骤基础滤镜F2+12褪色+1锐化+6高光减淡+5对比度—1?温馨暖色VSCO步骤饱和度+2色温+4暗角+10阴影橙色调+3高光蓝色调+4曝光补偿-1暖色静物VSCO步骤滤镜C1+10曝光补偿+1对比度+2色调+3褪色+8复古小清新VSCO步骤预设M3+6曝光补偿+2 锐化+6饱和度+1高光减淡+6阴影补偿+6褪色+6绿色小清新VSCO步骤曝光补偿+2色调-4饱和度+2对比度-2锐化+4雨景调色 VSCO步骤预设F2+12曝光补偿-2饱和度+3阴影补偿+5街景调色VSCO步骤基础色调E6曝光补偿+1褪色+6色温-2对比度+1复古淡蓝VSCO步骤预设滤镜F2+12饱和度+2阴影补偿+5阴影色调(蓝色阴影)+5明亮淡粉调VSCO步骤基础色调C3+12饱和度+2曝光补偿+1阴影补偿+6冷蓝色调外拍VSCO步骤预设C1曝光补偿+1色调-6高光+12清新靓丽色调VSCO步骤滤镜C1+12饱和度+3对比度+2锐化+5简约灰白调 VSCO步骤无需滤镜阴影补偿+6对比度+3饱和度—6颗粒+2锐化+8蓝紫夜景调色 VSCO步骤滤镜A5+12阴影补偿+8阴影色调:蓝色+6色调+2色温—3锐化+8偏复古日常调色 VSCO步骤打开VSCO选择滤镜C1+12阴影补偿+8高光简单+12锐化+8?温馨暖色VSCO步骤饱和度+2色温+4暗角+10阴影橙色调+3高光蓝色调+4曝光补偿-1少女心VSCO调色无需基础滤镜 阴影补偿+12 高光减淡+6 曝光补偿+2 高光色调:洋红+10 阴影色调:洋红+12旅行日记VSCO步骤基础滤镜 C3+12 阴影补偿+3 高光减淡+12 褪色+2 锐化+6(留白:黄油相机简单日常小物VSCO步骤基础滤镜F2+12阴影补偿+12锐化+6复古绿VSCO步骤基础滤镜A2+12阴影补偿+2高光减淡+12对比度—3褪色+3淡雅灰白VSCO步骤预设E1 对比度+2饱和度-6??曝光补偿+2梦幻蓝色VSCO步骤预设F2对比度+2饱和度+2??色温-1VSCO调色步骤无滤镜,锐化+1曝光补偿+1高光色调(蓝色)+4阴影色调(橙)+3暗角+10色温+2阴影补偿+1高光减淡+1饱和度+1欢迎大家找我玩
新浪微博:沈西柚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教程|VSCO cam从入门到精通教学宝典
教程|VSCO cam从入门到精通教学宝典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作者LOFTER:麻团张图文较长,建议先收藏VSCOcam,具有胶片味儿的拍照 后期处理的手机APP,文艺青年们的最爱,也是手机摄影爱好者必备的后期App之一。写在前面:1、VSCO Cam,VSCOcam,vscocam……各种各样的,就是个书写方式,不要纠结于这个东西。我个人对VSCOcam最习惯,所以就这么写。2、麻团使用的是iOS系统(iPhone 5s),VSCOcam的版本是4.0.4。4.0版本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当然使用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图标变黑白了),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在iPad上使用VSCO cam了。iPad上的排版、使用方式与iPhone相比有些许差异,不过大致上类比没有问题。安卓版的VSCOcam我没怎么用过,不过也是大同小异。这篇日志以iPhone版本的VSCOcam 4.0.4为基础。3、既然是使用方法的介绍,麻团希望这篇日志能够让即使不怎么了解摄影、没怎么用过VSCOcam的人,也能够学会如何轻松愉快地使用VSCOcam。4、这只是个人的使用心得与感受的分享,并非是官方正式的。我尽最大努力来做到面面俱到,如果真的有遗漏或者谬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会及时更新在日志里。5.日志文字皆为原创,配图都是我自己手机和iPad上的VSCOcam截屏所得。(处理图片的示例都是麻团自己的手机摄影作品。)未与麻团事先沟通,请不要修改、转载这篇日志,谢谢。一、下载与安装下载与安装,这个部分倒没有过多想说的,VSCOcam在App Store上是免费下载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不用付费。刚下载好后的VSCOcam提供的滤镜数量是很有限的,如果你想获取更多的滤镜效果,可以在
VSCOcam的STORE里再来下载,而其中大多数的滤镜是要收费的。这种“内购”的方式在摄影类APP中很常见(当然,在其他APP中也挺常见的,比如许许多多的游戏APP)。很久很久以前——当VSCOcam的图标还没有变成灰度图的时候——下载安装好应用之后并不需要注册用户,直接就可以用来处理照片。当然,如果你想要将你的照片分享到VSCOcam的图片分享社区上,还是要注册用户的。到了4.0版本,有人说是安装好打开后便要注册新用户。(我觉得应该不是这样,就算不注册用户应该还是可以来处理图片的)注册用户的方法也很简单,一般用邮箱注册,注册后VSCOcam会给这个邮箱地址发一个激活邮件,收到邮件进行激活就好了。有时收不到邮件是需要翻墙的。好了,我们下载安装了VSCOcam,注册了用户。打开VSCOcam。(当然如果不懂英文或收不到邮件无法注册,一样可以处理照片并保存)请忽略我的大大的个人头像。。。(扶额)首先来简略介绍一下主页面这几大板块的内容。在下面的介绍中会提到很多东西,在这里简要地提一下,之后会分别详细说明:1、那个写有我名字的版块就是VSCO Grid的个人主页。点击进入你个人的VSCO Grid,以及个人JOURNAL。2、EXPLORE:相当于旧版本中的DISCOVER,VSCOcam自己的摄影分享社区,在这里可以通过网络查看其他人的摄影作品。分为GRID,JOURNAL,以及FEED。3、LIBRARY:个人的相册,这是使用到的最多的部分(也许大多数人会只用这一部分)。在这里导入照片,进行后期处理,然后导出等等。4、SHOP:也就是旧版本中的STORE,在这里可以下载购买各种滤镜。SHOP下面还有两个按钮。左边那个便是拍照功能,右下角的是SETTINGS设置。注:在老版本中,界面是这样排列的:HOME(个人主页),GRID,JOURNAL,STORE,LIBRARY,区别其实不大。(老版本的主页面如下图所示,这是我的VSCOcam在去年7月份时的样子~。)点击不同的版块,就会进入不同的区域内容。比如点击LIBRARY,便会进入个人相册的页面。在左下角会有一个三道杠的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就会返回主页面。这时候,你可以在屏幕上向左拖动(或者还是点击LIBRARY),便又可以回到个人相册了。这时应当从何下手呢?或许你会想立刻试一试怎么来处理照片,或许你想看一看它的拍照功能……但是我最先说的都不是这些,而是……二、SETTINGS 设置摄影类APP的设置总会被人所忽略,首先要承认,设置确实是不怎么显眼,其次呢,就算保留默认设置不改动,一般也不会对使用造成影响,所以设置往往会被忽略。但是,使用之前先过一遍设置的各个选项,绝对是没有坏处的啊。这也应该是一个良好的习惯。(严肃地)点击主页面右下角的按钮,便可以进入SETTINGS设置的界面。(不得不吐槽一下,老版本的VSCOcam设置的图标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螺母,现在4.0版本变成了十分写意的点点圈。。。)SETTINGS设置有以下内容:
1、ABOUT VSCO:VSCO的一些信息。比如可以跳转到App Store,访问VSCO的官网,工作人员啊,使用协议条款啊,隐私条款,还有可以直接跳转到Instagram,Twitter,Facebook,Google 这些(当然,由于大陆特殊的网络环境,“直接跳转”有点不恰当,请使用佛跳墙)。这个部分倒没有什么改动的。2、PREFERENCES:个人喜好的设置,重点来了。在这里可以进行三方面的设置:第一部分是Sync,这个是【同步】方面的设置。【同步】是4.0版本最新推出的功能,顾名思义,也就是可以在同一账号的不同设备间同步你在VSCOcam上处理的照片。你可能不会注意到同步这个功能的存在,不过在4.0版本之后,当你在LIBRARY里处理完一个照片,点击确定进行保存之后,图片的右上角就会有一个小图标一直在转圈,直至变成一个双环——使用4.0版本的你是否会注意到这个小细节?这便是同步功能在进行工作。同步有什么用呢?如果你同时有多个设备,比如一个iPhone一个iPad,利用同步功能可以将照片同步到多个设备上。这个是4.0新功能主打之一。不过由于我并没有iPad(欢迎赞助我嘤嘤),所以我并没有用到这个功能。据网上的评测,其实同步这个功能总容易挂,同步有时不成功。如果能同步的很顺畅很迅速的话,对于拥有多设备的人来说还是很方便的。在设置里,可以选择在什么样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同步。系统默认是在WiFi情况下进行同步,此外也可以选择在WiFi和流量的情况下都同步。当然,如果你用不到同步这个功能,便可以在这里把它关掉就好。第二部分是关于VSCOcam相机的设置:一个是,是否将使用VSCOcam自带相机拍摄的照片保存在手机的系统相册里;另一个是,是否在启动VSCOcam时默认启动照相功能。系统设置默认都是关闭的。后者如果选择打开,那么当你下次打开VSCOcam,出现的就不是主页面了,而直接是照相机界面。这个看你的个人喜好了。第三部分是Editing,主要就两方面:工具箱工具的顺序排列,以及滤镜的顺序排列。在这里,你可以自定义对工具箱(即曝光值、对比度等)的基本参数进行排序,以及对滤镜的顺序进行排列。按住每一项参数右侧的十字,进行拖动就好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己来排列它们的顺序。3、SOCIAL:在这里可以设置你的VSCOcam与其他的社交网络的账号进行绑定,以便将你的VSCOcam照片分享到这些社交网络上。其他的唉不要提了,不过最后新增的WEIBO按钮大家都不会陌生,你可以分享到你的新浪微博上去。其他的,还是那句,请使用佛跳墙。在这部分,你还可以选择登出你的VSCO账号。4、PRIVACY:隐私设置,你可以选择在VSCOcam的一些操作中是否保留你的位置信息。5、LICENSING:这个是我认为在设置这里面最值得被提到的。在这里,是设置你的照片的授权方式,或者说,就涉及到你的照片的版权问题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对“版权”二字比较敏感,在摄影社区上传照片也要选择版权协议,可是在使用VSCO cam时,却忽略了版权协议的设置。好在VSCOcam默认的版权协议是“All rights reserved”,保留所有权利。具体什么是“保留所有权利”,不太了解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了解一下。如果真的要很直白的说的话,All rights
reserved意思就是什么权利都是拍摄者自己的,什么也不让别人干。(当然这么说其实很不科学,还是要以官方的说明为准,我这里就是这么一说)All rights reserved比较保险,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会一定程度上阻碍你的摄影作品的传播。你也可以选择更为开放的授权协议:不选择All rights reserved,而是Creative Commons,也就是许多摄影爱好者耳熟能详的【CC协议(知识共享)】。具体什么是CC协议,也请大家自行查询学习,因为确实比较复杂,可是又不可忽视。在VSCOcam的授权设置里,如果你选择了Creative Commons,便可以选择是否允许对你的作品进行修改,是否允许将你的作品用于商业用途。如果你使用VSCOcam,尤其是要用到Grid等这些分享到网上的功能,授权协议还是要好好考虑清楚的,到底要怎么设置。我自己的授权协议是这样设置的:说句题外话,就算不使用VSCOcam,授权协议也要时刻注意啊。6、SUPPORT:这里的设置比较杂乱,比如容量使用情况等等。这里便不多说了。设置这部分尽管不起眼,还是要认真对待的。其实无论使用什么APP都要先注意自己的设置,要不然,往往会出现“啊?原来还可以这样啊我以前都没注意过”的状况。三、CAMERA 照相功能在主界面的左下角,点击方框里带有小圆的按钮(照相机的一种比较写意的象形呵呵),便可以进入VSCOcam自己的照相机界面。之前在设置里也提到了,可以设置成打开VSCOcam立刻进入照相机功能。不过我一般不这么做,因为我用手机来拍照,其实用的都是iPhone系统自带的照相机功能。尽管许多摄影类APP拥有功能强大的照相机功能(长曝光,延迟拍摄早就不是梦了),不过我还是很少用,因为我对那些复杂功能没有需求,而iPhone自带的照相机功能可以瞬间打开:锁屏状态下,将右下角的照相机图标向上一划,立刻进入照相机模式,这能够让我看到有趣的画面的一瞬间就能拿出手机来拍,方便至极。因为VSCOcam的后期处理实在是很出色,于是很多人往往都忽略了VSCOcam的照相机功能。虽然VSCOcam相机功能相对简略一些,不过还是很好用的。点击照相机按钮,进入拍照界面。默认的界面十分简洁,屏幕下方是白色的快门,以及LIBRARY里你的第一张照片的预览图。按下白色的快门可以拍照。其实,只要按下屏幕下方快门的灰色背景,就可以拍照。十分遗憾,与iOS系统自带相机不同的是,VSCOcam的相机功能并不支持手机左侧的【音量加号键可以充当快门】的这一功能。(利用音量加号键按快门还是很方便的,如果你接上苹果耳机,那么耳机上的音量加号键也可以档快门,类似于快门线了。可惜VSCOcam并不支持。)屏幕上方,右上角的按钮是前置摄像头切换标志;左上角是相机设置按钮,这个里面的门道还是很多的。点击之,便会出现一系列的拍照辅助功能。1、闪光灯:VSCOcam的闪光灯功能有四种模式:闪光灯关闭、闪光灯开启、闪光灯自动开启(视光环境而定)、以及补光模式(即手机上的灯光一直开启,不随快门而改变)。2、取景器辅助线:有四种模式:无辅助线(废话)、九宫格辅助线(比较主流的辅助线模式)、正方形取景模式(屏幕上会有正方形的白线,以便于拍摄方形画幅的照片。不过拍出的照片依旧是4:3模式的原始比例)、以及校正模式。这个校正辅助线的模式,值得好好说一说。此模式提供白色的水平校正线以及红色的垂直校正线。如果手机达到水平或者垂直,白色/红色的辅助线
就会变成黄绿色。为何是这三种颜色呢?因为它们是VSCOcam的logo上的那三种颜色啊。(当然是从前的logo,不是现在的灰度logo)运用不同的辅助线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接近完美地进行取景、构图。3、一个圆的图标。(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它……)点击之后,取景的屏幕边界会有一个红色的框。这时,只要触摸取景区域的屏幕的任意位置就可以拍照,不需要特地去按快门啦。(感谢Lofter上朋友的友情告知~)不过在这种模式下,就用不了对焦点和测光点了。4、白平衡锁定模式:顾名思义,锁住白平衡的值,不让拍照时画面的色温一直在变(一些特殊的光环境下,白平衡时刻变化是很恼人的)。5、曝光补偿模式:点击ADV这个按钮,屏幕下方会出现一个调整曝光值的滑钮,默认是数值0.0(这是零点零,不是卖萌的表情啦)。向左滑可以降低曝光值,即变暗;向右滑就可以提高曝光值,即变亮。如果点击滑钮左侧的ADV,那么曝光会恢复到自动模式。这个其实就是调曝光值的功能啦,与相机的“曝光补偿”有一定差距,之所以这么叫,是觉得挺有逼格的咳咳。补充:在这个ADV选项里,不只有曝光调整,还有其他详细的拍摄参数调整。在ADV模式下,点击左下角的太阳图标,可以切换调整模式:除了曝光补偿,还有白平衡、对焦距离以及ISO感光度。(说句题外话:其实iPhone自己自带的照相机也有调整曝光的功能。使用iPhone自带相机,戳一下屏幕,负责对焦和测光的方框旁边会出现一个小太阳图标。将小太阳上下移动,就可以调节曝光值了。其实iPhone自带的相机没有那么弱,还是有很多隐藏功能大家不知道啦~。)6、背景颜色切换:最后一个按钮,可以切换拍照时背景的颜色。白色——灰色。拍照的辅助功能就是这些了……当然不是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焦点与测光点功能了。对焦与测光,是拍照时必不可少的操作。而手机的拍照功能,将对焦与测光完全地自动化了。我们也许无法自己手动在手机上进行测光与对焦(当然利用一些专业的APP其实也可以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焦点与测光点的位置。方法很简单,手指一戳屏幕就好了。不怎么懂得拍照的人,用手机拍照时,也许直接按下快门就好了,不会去戳屏幕进行对焦与测光的位置选择,这样其实经常会拍虚。大多数人会戳一下屏幕,进行对焦,其实这还不是最完整的操作。当我们用手机拍照时,戳一下屏幕,会出现一个点。大多数人以为那是对焦点,其实不然,这个点其实是【对焦 测光】点。这个点既负责对焦,也负责对此区域进行测光。而一些摄影类APP的照相机允许进行【对焦 测光】点【分离】的操作,即:将一个点分离为两个点,一个负责对焦,一个负责测光。而VSCO cam就可以实现这样的操作。使用VSCOcam的照相功能,点击屏幕,会出现一个红色的点,这就是【对焦 测光】点,只能在同一位置对焦 测光。如果你用两个手指对其
做分离动作,这个红色点就会分离成两个点,一个点标注EXPOSURE(测光),一个点标注FOCUS(对焦)。可以分别移动这些点,分别工作。此外,我们可以对测光点或者对焦点进行【锁定】操作。如果你双击其中的一个点,旁边会出现一个“小锁”,那么你所制定的对焦距离或者测光值将会被锁定,不会随着你手机的移动而改变了。解除锁定很简单,只要你移动一下已被锁定的点,就会自动解除锁定。如果你将其中一个点覆盖到另一个点上,那么两个点还会恢复成一个点。对焦点与测光点的分离、锁定操作,有时候还是很有用处的。许多手机APP的照相机都有这样的功能,而VSCOcam做的也是十分出色。依靠以上提到的相机辅助功能,我们在使用VSCOcam拍照时会更加得心应手。四、LIBRARY 照片后期处理这部分也许是大家最关心的一部分。所谓的LIBRARY就是VSCOcam的个人相册,你可以将照片导入到这里,进行处理,同步,导出。相册的顶部有一个加号,点击加号,就可以从外部导入照片到LIBRARY里了。如果你看不到这个加号,请把页面往下拉,那么加号的框框就会出现。(好多同学还问过我怎么导入图片,也许便是这个加号隐藏起来没有被发现吧。)相册的最顶端还有两个按钮。一个是照片分类方式,一个是视图排版方式。照片分类方式:可以将照片按照不同类别可见。分为未编辑、已编辑、已同步、全体照片。系统默认为全体照片都可见。(在老版本中,没有已同步的分类方式,而是有“旗标”这一功能,意思是给某一照片做一个红旗小标记。可惜在新版本里旗标功能被取消了。)视图排版方式:可将相册的照片排版方式分为每行一张、每行两张、每行三张。这个看个人的喜好,我自己是喜欢每行三张,习惯而已。(iPhone上的排版都是整齐的正方形预览。在iPad上,图片排版更为灵活,这也是大屏幕的优势。)导入照片后,其实还是不能做任何操作的。还需要选中照片。点击某一张照片,出现熟悉的黄绿色的方框选中提示,这时候屏幕下方才会出现一排功能操作按钮(四个)。1、同步:将照片进行同步操作。2、编辑:这里就是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的操作了。3、导出:将照片导出到手机系统相册里,或者Grid,以及其他社交网络。4、删除:将照片移出VSCOcam。“选中”的操作可以多选,但是当你选中多张图片后,编辑的选项将不可选,这是因为我们无法同时编辑多张照片。不过其他的功能是可以在多选情况下实现的。(比如同时删除多张照片)下面,便是要提到最重要的部分:图片编辑。选中一张图片,点击编辑,便进入图片处理界面。系统会默认进入【滤镜】的选择界面。所谓的滤镜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使用不同的滤镜,照片会有不同的色彩效果。当然,光说色彩是我们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不科学的。滤镜算是一种傻瓜式的,简便的后期处理,花样繁多种类不同的滤镜可以供使用者选择,用来实现不同的滤镜效果。一开始,VSCOcam显示的是未加滤镜的原图效果。画面下方会有一排不同滤镜的名称以及预览图,之后你便可以选择一种滤镜,实现不同的效果。当然,滤镜效果也并非是简单的一步而成。选择一种滤镜效果之后,再次点击该滤镜的预览图(此时预览图已经不见了,而是变成一个滑块标志),这时便可进入对该滤镜的使用程度的调整(类似于调节此滤镜的不透明度)。VSCOcam的一大特色就是参数的调节并非是连续的,而是经典的【十二级调节】。在滤镜这里,可以选择从0到12不同程度的调整,从而实现不同的不透明度。选择右下角的对号,你的这步操作就保存下来了;选择左下角的错号,这步操作便无效。在之后的每一项参数的调节都是这样的形式。关于十二级调节,说些题外话:在之后要提到的基本参数的调解中,几乎都是采用这样的十二级调节方式,比如0到12,比如-6到 6(除了水平校正)。这是VSCOcam的特色,也是我认为VSCOcam十分牛的地方。很多人说这样只能调十二级不同的效果,而其他应用的滑块可以随机调整,十分自由,更加精确。我倒觉得,将参数调节变为十二级使得操作更加简单便捷,而且会让使用者的操作更加坚决,不会有过多的犹豫。对我来说,当我使用其他应用,比如Mextures,它的基本参数调节是100级(0到100,或者-50到 50),我常常会犹豫,总会觉得自己的操作似乎有偏差,可能调完那个之后,还会不放心,再重新回到这步,再来“精确”一下下。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可是人的心理总是很奇妙的,我又爱纠结,参数复杂了,想的也多了。而使用VSCOcam时,基本没有在某一参数的数值上纠结过,因为可调的只有十二级嘛。这大大加快了后期调整的进程,使得我的后期果断,迅速。VSCOcam的滤镜名称采取“字母 数字”的命名方式,比如C1,F2。不同字母代表不同的风格系列,相同字母不同数字的滤镜之间又有不同的差异。(LEGACY系列滤镜是个例外,以01~10命名。)VSCOcam自身会提供几个滤镜效果,但是这些只是VSCOcam滤镜的一小部分。如果想获取更多的滤镜,可以在SHOP里获取。有一些可以免费下载,有一些需要购买。这些滤镜往往是分系列售出的,有些还会打包打折售出。关于滤镜的购买:个人建议,不要寻求破解,请花钱购买。如果你获取了VSCOcam全部的滤镜,这是好事,也是坏事——选择变多了,你要开始选择困难了。数量这么多的滤镜,究竟要选哪一个?我个人不建议一个一个试,那就太费时费力了。前面也说过,不同字母开头的滤镜代表了不同的风格。在SHOP里面的滤镜介绍中,也提到了不同滤镜的风格,以及适用场合。(关于滤镜风格,可参阅光影流刑地之前发布的VSCO滤镜最全详解,点击阅读原文可直达,小编注)在日常使用中多多体验,多多感悟,熟练之后,有一个对不同滤镜的大致印象。处理一张照片时,心中大致有一个规划,这张照片适合用那些风格的滤镜,缩小范围,再进行细细挑选,这样更为科学。如果真的是不知作何选择,逐个尝试也未尝不可,只要你有耐心。其实就算你把VSCOcam所有的滤镜都买下来,总数也不算多。有一款和VSCOcam类似的应用Analog Film,也是模拟胶片色调的后期APP,效果也很好,还能做漏光、蒙尘等VSCOcam做不到的功能。我手机里也有,之所以不怎么用,是因为它的滤镜实在太多了,根本选不过来……不过Analog Film滤镜的分类还是很清晰的,尤其是如果你对胶片有一定的了解,玩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好了,选择完滤镜之后,后期处理就完成了吗?当然没有。滤镜只是一个风格的选择,我们还要做的就是基本参数的调节。滤镜选择界面下方有一个白色长条,有一个黑色三角,这是【向上拉】的提示。点击之,会出现后期处理的三大功能板块:1、“画笔”按钮,这个就是滤镜的选择功能;2、“扳手”按钮,基本参数的调节,在这里进行曝光、对比度、锐化等更为细致的操作;3、历史记录/撤销操作,这个在后面会详细说。基本参数调节:点击扳手样的按钮,进入基本参数调节页面。这是很多人都会忽视的操作,但是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在这里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调整。按照系统默认顺序,分别为:1、EXPOSURE 曝光值:调节曝光,-6至 6。2、TEMPERATURE 色温:进行白平衡的调整,-6至 6。左移变冷,右移变暖。3、CONTRAST 对比度:进行对比度的调整,-6至 6。4、STRAIGHTEN 水平校正:只有这里不是十二级调整,因为水平校正还是需要很精细的调节的。此外,点击水平校正右侧的按钮,可以对相片进行逆时针旋转90°的操作。(你问我顺时针旋转90°或者旋转180°那该怎么办,那就连续点击这个按键呗。)5、CROP 裁剪:裁剪操作,并非自由裁剪。VSCOcam提供了1:1、3:2、5:4,分为水平画幅与垂直画幅共七种裁剪方式。6、FADE:直译过来是褪色淡去的意思,我个人认为更精确的说法是增加灰度的操作,0至12。使用这个效果,暗部变灰,整体影调趋于柔和、平淡。在所谓的模拟胶片、日系等风格上(hehe),这步操作还是十分管用的。7、TINT 色调校正:-6至 6。左移偏绿,右移偏紫。这步操作在Lightroom以及ACR里是与色温一起出现的,熟悉后期处理的同学应该不陌生,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色调后面加上“校正”二字的原因。8、SATURATION 饱和度:对照片进行色彩饱和度的调整,-6至 6。左移减淡,右移变鲜艳。9、SHADOWS 还有——10、HIGHLIGHTS:阴影、高光的调整,即挽回图像中阴影、高光的细节。个人感觉,4.0版本以后阴影高光的恢复的算法似乎得到了优化,效果比以前好得多了。11、HIGHLIGHTS TINT 还有——12、SHADOWS TINT:高光色调,与阴影色调。总的来说,其实就是【分离色调】的调整。(分离色调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也不陌生)简单明了地说,就是在高光以及阴影部分分别加上不同的颜色,形成一种色调。比如,点击其中的
HIGHLIGHTS TINT按钮,会出现六种颜色的色盘。点击其中一种,照片的高光部分就会加上该颜色的色调。不过这个颜色是比较鲜艳的(不透明度较高的),再次点击该颜色,就可以对这个色调的不透明度进行调整了。(方法和滤镜的不透明度有点异曲同工)13、VIGNETTE:这个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叫法成为晕影:照片边缘加晕影,或者说,加暗角,增强氛围感。这个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操作。不过并不是说所有情况都应该加晕影的。14、SHARPEN 锐化:锐化操作,0至12。对图像进行锐化操作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不宜加的太
过,不够锐的图片显得有些糊,过锐的图片又会让人很不舒服。我的个人经验,我用手机拍的照片,一般锐化加到4就已经足够锐了,没有必要再加锐,大多时候我用 3。当然这不是一个死的数值,要根据不同的图片使用不同程度的锐化。15、GRAIN 噪点:对照片进行加噪点的操作,0至12。这也是增加颗粒感的一种操作。16、SKIN TONE 肤色调整:对类似肤色的颜色进行色调的校正,-6至 6。左移偏红,右移偏黄。基本参数调整需要注意的:(1)并不是说,每一项都需要调。如果你觉得哪些没有必要调节,那就不必调节。(2)调节不宜太过。比如之前提到的锐化,调过了就会过锐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要在十二级调节中,有目的地进行“微调”。(3)如果你处理的是手机拍的照片,那么需要注意:手机拍出来的照片在画质、宽容度等等方面和专业相机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处理的时候也要兼顾图片的画质。比如进行阴影与高光的细节恢复工作,如果拉的过狠,还是会严重影响到照片的画质的。如果觉得基本参数调节已经完成,那么同滤镜调节时一样,点击屏幕下方的白色条上的黑色小三角,(哎呀我也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形容这个操作啦呜呜)将三大功能选项拉起,即可返回。 注意:在三大按钮的下方,有错号×(取消)与对号√(确认)的选项。选择对号确认,那么你对滤镜的调整,你对基本参数的调整将会全部保存下来。如果在设置中你选择了自动同步,那么这个时候VSCOcam就开始储存、同步你这的些后期处理操作了。如果你点了错号,那么你之前所有的后期处理操作都不会被保存下来。那么第三部分的历史记录/撤销操作有什么用呢?当你处理完一张照片之后,点击第三个按钮,这里会显示你对这张照片做的所有的处理的历史记录。这个历史记录并不是按时间排序的,而是按照系
统默认的工具顺序来排序的,上面详细记录了你选择了什么滤镜,参数多少;每项基本参数调节的参数又是多少。在这里,你可以对任一参数进行修改。如果你想将这些操作全部撤销,那么最底部还有【Undo All】按键。点击之,那么你对这张照片的所有操作也将会全部撤销。所以注意:处理完一张照片之后要记得点击保存;点击错号以及全部撤销时要慎重啊。(VSCOcam旧版本所提供的撤销操作很容易弄混,使用体验并不好。新版本的历史记录还是十分清晰明了的。)点击保存之后,界面会返回LIBRARY的主界面,这时候,处理的这张照片还是保持选中状态的。如何将这张照片保存到手机相册里呢?这时候就需要【导出】这个操作了。选择导出按钮,其中的SAVE TO CAMERA ROLL便是将照片导出到手机系统相册里的选项。其他的选项则是导出到不同社交网络上的导出选项。这样,一张照片的后期处理,便完成了。值得一说的是,4.0版本以后,VSCOcam支持“全分辨率支持高分辨率导入和导出图片,丝毫不影响图片质量。”旧版本中导出的图片画质会受到影响,而4.0版本之后,这些弊病得以消除,这也让使用VSCOcam处理更高清的图片不再是难题。LIBRARY也是管理照片、查看照片的一种方式。你在LIBRARY里【双击】某一幅图片,便会出现大图。向下翻动,页面会显示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拍摄参数、以及拍摄所在的地理位置。五、个人主页,以及EXPLORE:关于VSCO自己的分享社区如果你只是想利用VSCOcam来拍照修图,那么你已经看完了最主要的部分。不过VSCOcam在EXPLORE部分也提供了它自己的分享社区:VSCO Grid。当你在VSCOcam注册了自己的账号之后,你就可以使用自己的Grid的了。点击主页面上的你的姓名,便可以进入Grid页面。页面有你在Grid的照片以及你的头像。点击头像,出现你的个人信息,你也可以点击EDIT PROFILE编辑自己的个人信息。在Grid这里,你可以将你用VSCOcam照片传到这里,让大家欣赏。如何将照片传到Grid上呢?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LIBRARY里,选择到处操作时,你可以直接导出到Grid;此外,在Grid的个人主页右上角有一个加号,在这里你也可以选择图片到你的Grid和你的Journal里。(什么是Journal会在后面说明)如果你选择导出到Grid,选中一张照片,这是你便可以添加照片的文字注释。你可以选择是否保存照片的位置信息(左下角),以及是否同步到
Facebook、Twitter上(hehe)。点击确定,就可以上传了。(许多同学都抱怨在这里通常都上传不上去。有时候还要使用佛跳墙。不过我的上传很少遇到问题。)上传成果后,这张照片便出现在你的Grid的个人主页里。其实,Grid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分享社区。按照App Store上的官方说明,“此平台注重的是美丽的照片本身,而非设计互动,因为不提供粉丝、评论、赞等功能。”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只有关注别人的Grid,此外便无法做什么了。这种极度简化的分享社区,确实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不过当你用久了之后,便会觉得这是难得的清静,我们只需要静静地看照片,仅此而已。(当然,Grid的个人主页上允许你留下你的别的主页的链接。这样别人也可以通过Instagram等方式来关注你了。)在个人主页,除了Grid,我们还可以建立自己的Journal。所谓的Journal,是一种类似于
轻博客的形式,可以制作“一本游记”,有封面,有名称,有配图,有文字。你的操作很简单,导入图片,配文即可,VSCOcam会帮助你生成一个很好的Journal分享到网络上,以便他人能看到。上传图片到Journal的方法与Grid类似,不过这个就不能在LIBRARY里做了,只能在个人主页里制作一个Journal。在个人主页里,你可以管理自己的Grid与Journal。那么在EXPLORE里,你便可以看到其他人的Grid与Journal。EXPLORE分为三部分:Grid、Journal、以及Feed。Grid与Journal显示的是VSCO官方精选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VSCOcam作品。而在Feed里所显示的内容,则是你所关注的人的Grid。EXPLORE的界面的操作方式我一直很想吐槽,就是操作方式太隐晦,指向性不明显。尽管这样的优点就是界面简洁高大上,缺点就是:如果不习惯这样操作习惯的人,就会一直出现错误,不知道怎么操作,这个需要慢慢熟悉。比如在Grid、Journal、以及Feed之间的切换(点击图标进入切换界面,点击名字才能转换过来),我直到现在还会不小心出错......这个养成了习惯就好了。在EXPLORE界面的右上角,是搜索选项。你可以在这里搜索你感兴趣的Grid,Journal,还有个人账号。点击搜索选项的同时,界面还会出现Journal的官方精选,以及你个人的同步情况。
在EXPLORE界面的Feed界面里,左上角还有一个人物选项,在这里你便可以看到你所关注的人的列表了。EXPLORE的界面高大上,但是我依旧觉得乱,操作起来还是稍显困难。 EXPLORE里的Grid是VSCO官方从全世界的账号中精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如果你上传到Grid的照片足够优秀,被VSCO官方所赏识,那么你的照片也会有机会登上Grid精选。你会收到一个邮件,VSCO会提示你,你的照片进入Grid精选了。Journal也是同理。这个入选VSCO Grid精选的邮件,我使用Grid以来只收到过四次,不过每一次都是对我极大的激励。一想到自己的照片会在精选中被全世界的Grid用户看到,自己便十分开心。可是我又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关注了我,因为在Grid里没有粉丝数这个概念,哈哈~VSCOcam漫游指南,到此接近尾声。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日志呢?不光是因为VSCOcam很赞,也是因为它深受大家喜爱,而又有很多同学对它不够了解,我便写下自己的经验与心得,与大家分享。麻团愿你读完这篇日志能够有所收获,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使用VSCOcam。 其实,我还有更大的希冀:那便是让更多使用VSCOcam的同学不光用VSCOcam来处理照片,更能够使用Grid,使用Journal。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打开VSCOcam的Grid的精选,可以看到更多中国人的姓名,更多中国VSCOcam用户的精彩的手机摄影作品。但愿那时,我们看VSCOcam,不需要佛跳墙。 虽说【摄影圈不该有咪咪(没错我是故意的)】,看别人的经验分享,确实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但是个人自己的钻研,比什么都重要。当我们抱怨着APP不好用,自己不明白不会用的时候,也请不要丢弃眼前的困难——丢弃它,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一部分自己。更多问题,可以在新浪微博@StillAlive麻团 和我交流。话不多说(尼玛你说的够多了吧),拿起手机,打开VSCOcam,开始漫游吧~.........................................................................花一秒时间点开下方的广告,相当于给编辑部赞助了两毛钱。感谢你对原创的支持!点“阅读原文”查看VSCO滤镜风格详解.........................................................................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光影流刑地中文世界最具风格影像媒体新浪微博:@光影流刑地微信公众号:wocaohaokanInstagram:@wocaohaokan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scocam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