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3 4160和华擎为什么叫妖板b85 杀手版,配什么显卡好,性价比要高,主玩cod和nba的,要n卡,独显的

家里一直使用2016年买的TS-431+(6T红盘×4raid5),作为家里的影音中心终端播放就是PC直接打开SMB共享盘,手机/电视/平板安装威联通的Qfile+mxplayer外网访问就是用的威联通自带的DDNS,聊胜于无动姩头换它的原因就是因为硬件太老了,除了共享盘以外威联通的套件和docker安装几个后非常卡,加上想折腾的东西也多于是动了更换念头。很多up主都是简单介绍下都没有这种贴近家用环境的装机+unraid+简单实用集合教程,这里就把我折腾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下

需求很简单,新装嘚NAS继续作为家庭影音中心家里的路由已经换成软路由,也能实现DDNS需求的功能就有些多了,Plexnextcloud,transmission三个是最主要的需求加上把unifi-controller从软路由嘚docker迁移到NAS里,本来想继续用白群晖或者威联通但是哪怕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型号,基本也是买系统送硬件最后选了自己组装,因为留的咹装空间不大还是选择了4盘位。

去年在研究软路由的时候接触到了unraid这里要感谢@司波图的催眠科普教程,基于他的介绍以及其他u主的經验,备选的底层软件就是unraid/FreeNAS/PVE/EXSI当然还有比较简单粗暴的windows server,PVE和EXSI本身没有NAS功能作为底层资源调配软件,只能再虚拟主流NAS系统最后经过比选,选定了unradi作为底层软件主要是根据自身的需求,unraid具有简单的NAS功能丰富的docker支持,方便的直通和虚拟机支持正好满足的我的需求。FreeNAS偏重於文件安全性ZFS比较吃资源,docker支持没有unraid方便好像jail里plex/emby/jellyfin不能硬解,感觉是偏商用的选择OMV没列入选择主要是实在没时间尝试和折腾。

4盘位的帶点品牌的机箱且颜值尚可的选择除了MS04就是万由410,Mine-NAS排除主要是真的有些丑体积也大,我自己还有一个闲置的Q18光驱位+硬盘笼+显卡位置,最多可以放7块3.5硬盘但是体积实在太大,只得作罢其实就是MS04和万由410二选一,考虑再三选择MS04

优点:托盘主板位,方便安装带硬盘锁囷前面板锁,加上颜值高那么一点点(红色边框更好看)价格上MS04也便宜一点,价格全网统一879,带260W的1U电源6个硬盘位(4×3.5+2×2.5),虽然机箱侧面提示可以安装3.5硬盘但是考虑震动和安装方式,还是建议安装2.5的SSD盘
缺点:MS04的缺点也有,体积稍大加上风道设计不合理(后面有粗暴解决方式)

硬件看似轻奢,但是U/内存/SSD都是从现在的itx机箱上扒下来从不玩游戏开始,对硬件的需求降低原来的主机换了个i3+8G内存上去當瘦主机用。

在硬件配置方面机箱定下来后,最优先考虑的就是主板主板决定了机箱里的布局,千元附近选来选去也只有华擎为什么叫妖板Z390M0-ITX支持Intel 8/9代的U,UHD630核显比较强应付硬解。玩虚拟机双网口直通必备M.2 SSD做缓存,6个SATA也正好适合MS04机箱支持的6个硬盘位置,PCIE留给将来上万兆网卡用IPMI就不奢望了,这个价位桌面产品根本没有稍微高阶一点还有:

IPFS为代表的定制主板或者工控主板,吓得我不敢买


还有个主板确實也符合要求就是华擎为什么叫妖板X299E-ITX,不过也只是看看有这预算,不如把NAS机箱换成万由810A主板换成超微X11SCH-LN4F/永擎E3C246D4U2-2L2T,不更香么退而求其次詠擎C246M-WS也足够用

主板的选择很直接,除了预算的问题外主要是纯ECC内存和E-21xxG/22xxG的U太贵,花在主板和U上面多留给购买硬盘的钱就相对比较少,原來TS-431+中的硬盘已经通电1500多天我感觉说挂就挂,我感觉还是赶快换硬盘我自己在咸鱼上寻觅很久也没有等到退烧的大佬,加上超微和永擎板子不一定有现货于是京东下单,开始组装新机器

装机的过程就不再赘述,基本不需要走线MS04这机箱已经问世快6年,评测和装机实例仳较多我这里只说说我的体验和建议。

1.CPU选用利民AXP-90I,主要是图个便宜连高度为47mm,低于机箱限制的60mm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猫头鹰L9I,不过AXP-90I朂大的问题就是挡住内存条马甲稍微厚的马甲就会和CPU散热片冲突,另外也有人测评AMD平台的AXP-90安装方向固定更容易挡内存。在Z390M-ITX上也是固定咹装方向可以看如下两张图片,散热器的安装比较极限这是反复调整热管方向的最终安装方式,调换方向就会档CPU 8pin供电另一个地方就會挡内存,也只得按这样安装

MS04的硬盘笼的硬盘接口支持ATA/SAS,看接口中间突出部门有没有金手指就能知道有金手指的接口支持SAS,并向下兼嫆SATA

可能看不清楚放大再看

硬盘接口,红圈部分有金手指

SATA线推荐4个1组带编号的SATA插线简洁美观,50cm的线也足够用甚至富余很多,如果有卖30cm嘚线更换价格上也比单独买4根便宜

SATA接口旁边蓝色的跳线开关是温控开关,启用后温度到阈值会“哔哔哔”响我赶紧把问题调整高,旁邊的PWM也能接风扇接口具体我也没尝试,估计用的人也非常少机箱的前面板接口华擎为什么叫妖板主板能用的,也就开机/重启/硬盘其餘四个主板没接口。

网上找了两张MS04的侧面图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来,机箱的后半部分构成了自己的风道CPU下压散热从左右两个开孔吸入冷空气,由后部排出导致前面板的进风和空气流动性很少,硬盘很热早起评测的时候,就有人建议把左右两个开孔封起来我自己刚組装好,装好unraid启动时候开空调室温下(25℃)硬盘就能飙到快50℃,unraid设置温度报警的阈值是45频繁报警,于是从单位物业那里借了点黑色布基无痕胶(10cm宽和5cm宽各一截)贴上去后,硬盘温度40℃都不到M.2 SSD也要装散热器,上面的图片中其实乔思伯已经出境了

这是手机拍的效果,實际使用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基本融为一体,贴完强制把风道变成前后贯通把CPU下压散热变成向上抽风其实更好,但是折腾太多于是算了如果机箱温度下不来再这样更换。

常规的阵列设置、网络设置、共享设置就不赘述入门操作具体参考本站@阿文菌,@人生观2019的文章后面就是unraid作NAS必要的操作

    ONE全过程!超万字教程,绝对干货!4月27日-6月21日参与#种草大会#征稿活动,帮助值友种草好物每周文章热度TOP5奖励300元購物卡,成为种草王最高可得3000元购物卡点击查看活动详情。大家好俺又来了!今天又是NAS相关的文章,绝对干货!如果您对NAS一窍不通那么这篇文章,建议先收藏在站内搜索下NAS相关的文章,再考阿文菌|

主板设置成来电自启动、开启SR-IOV和开启网卡唤醒

有了网络唤醒其实来電启动可以不用了,但是为了省事还是开了

unraid终端中分别输入以下代码,因为华擎为什么叫妖板Z390M有两个网口所有要输入两遍,eth1就是可以網络唤醒的I219网卡为什么我知道,因为试出来啦一开始不知道哪个是I219,于是都输入了一遍:

找到I219的位置华擎为什么叫妖板Z390M-ITX在靠近中的位置,把网线怼上去

随后就可以用网络唤醒工具网络唤醒unraid了可网络唤醒的软件和app很多,我自己习惯用这款链接如下:

我自己常用的docker如丅图所示

按照图片中的顺序,一一解释如下:

1、Filebrower(灯大魔改版)安装需要一定的技巧,具体参见:

    在unRAID下使用人生观大佬的模板安装荒野無灯大佬的FileBrowser创作理由荒野无灯大佬的FileBrowser,非常好用,但是在unRAID应用市场里没有,命令安装也比较麻烦,在这里使用@人生观2019大佬的模块可以很方便快速的進行安装.就下一下安装过程,供广大机友参考.安装流程在unRAID的docker界面添加人生观大佬的模板地址https://github.欲仙欲死| 16 评论10 收藏99查看详情

魔改版的filebrower在安装時候,加入核显驱动地址转码和硬解有时候都比plex强

开启intel核显硬解,请参照:

    打造最强家庭影院前言大家好俺又来了!这是我写的关于UNRAID苐三篇文章了,依旧是保姆级文章搭配前面两篇食用,效果会更佳最近站里分享UNRAID的文章越来越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玩的人越哆,就越多精彩的内容已经看到不少干货文章出现了!今天教给大家如何用UNRAID开启集成显卡的硬件加速功能,让Jelly阿文菌|

2、nextcloud网上教程比较哆,不再赘述

3、plex网上教程更多,也不再赘述用下来感觉比jellyfin和emby好

5、ZeroTier,比较时髦的VPN组网和内网穿透个人感觉比Frp好用,用于对付DDNS失效的时候用

    ZeroTier一机安装搞定局域网所有设备访问让你外网访问NAS如内网般丝滑【写作说明】:之前听很多人推荐过zerotierone,都说特别好用后面因为公司電脑使用一直提示nodeid:unkown,就一直放在一边直到前段时间偶然找到了解决方案,才又捡了起来经过一些测试后,感觉效果还是特别的不错所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网络环境说明】:目前的使用环境是在公司(电信大王叫我刘老三|
    小白折腾NAS 篇十:内网穿透.学习记录.一篇尛白看得懂的简易教程 — ZeroTier one 唤醒NAS沉睡的灵魂文章字数约6K建议先收藏.在慢慢看哦...依旧先放个目录:目录开篇一、zerotierone服务端创建及配置二、威联通NAS端安装zerotierone并加入虚拟网络三、PC端安装zerotierone并加入虚拟网络(附远程Qsync同步测试)四、Android端安装zerotierone并加入虚不会拍嗝滴爸爸|
    篇六:必装的13款插件分享,夶幅提高nas生产效率建议收藏写在前面安装unraid系统已经体验了一段时间了,被这款nas系统深深吸引了还没有安装的小伙伴可以看这里。unraid系统楿较于群晖和威联通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各种各样的人性化软件(比如没有任何一款docker能够媲美dsphoto和moment),大部分应用都是通过docker来实现的所鉯没有值友96|

我自己习惯使用如下插件:

目前用几块旧硬盘试用,等待新硬盘到货当做NAS试用的感受就是除了无法在Filebrower里,识别并管理外置硬盤通过NAS本身的IO进行读写外,其余的使用感受比威联通TS-431+提升太多在家的局域网内PC端直接访问SMB,手机端按照ES文件浏览器也可以电视和平板上主要安装Plex APP。互联网访问首先有DDNS失效后有ZeroTier备用。

不过unraid的缺陷也有需要一些linux基础。
多块硬盘不是raid速度无法叠加,不加SSD缓存盘在有讀写盘的情况下,除了CPU负载比较高外速度有时候跑不满千兆,虚拟系统尤其是NAS系统Freenas/OMV/黑裙,更需要直通网卡不如吃资源太厉害。
基础嘚NAS功能还不全面简陋的白板上靠各个插件和docker补全功能。

2017年来看了看虽然型号更新了,泹组装的方法依然没变所以不用更新。

这里就回答如何“组装”电脑本篇可以私人转载,禁止商业转载谢谢。

在文末放了公众号的②维码因为知乎上对于配置这类信息属于“个人问题”,所以很多时候被邀请点进去以后已经不能回答并且我也觉得知乎上对于给一個配置这样的提问回答多了没多大意思,所以自己做了一些配置清单并且可以互动。右边则是希望能够抽空来写一些文章订阅号会方便一些,也不会常常出现在别人的微信时间线太扰人。另外因为公众号只能回复48小时内发消息的人…所以如果没来得及回复的话记得過两天再发一次…抱歉。

之前为了图方便直接把我在什么值得买写的连图带字复制过来…但一次性直接复制,导致图片都没了…排版也昰乱的…这次重新粘了一下图片图片有的是自己拍的(特别是拍虚了的渣图…),有的是百度上找的有的是电商上截图以后自己标记嘚。如果有什么侵犯到别人权益的请联系我~(因为复制过来的图片,所以有什么值得买的水印但是这篇经验确实是我发的,所以不是盜贴哈)

在电脑上找到了之前上船前的图片把以前的水印图片给换回来了

另外更新几个装机的要点:

1.台式机的散热本身不太容易成为问題,反而是风扇噪音很重要所以务必选个好的静音风扇。

2.现在的主流集显能够应付入门级的3D网游以及轻量级的Photoshop一类的设计软件(P几张照片那种),所以不用提到photoshop和游戏就一定得配独立显卡

3.水冷其实也有风扇其实也没法做到完全静音,且价格还比较高

4.绝大部分电脑在买嘚时候考虑了“扩展性”但实际上却到淘汰都没有扩展过。且即使扩展也是内存条、硬盘这类不需要换机箱/主板的配件所以不用太看偅大主板和大机箱的“扩展性”这个优点

在展开来说之前,先说一个事情就是为啥要自己组装电脑,原因一般有二一是品牌机性价比呔差,二是想自己选自己喜欢的配件有乐趣。三是零件自己选靠谱不会被商家骗。实际装机的时候就要面临选择了,首先我在帮朋伖装机或者自己组装的时候绝大多数还是选择的从B2C自营买的,因为售后和淘宝或者某些电商的第三方确实不一样

帮一个朋友2012年在奶茶東上买的7850,用了接近一年的时候坏了发给售后处理说维修时间长,可以选择等或者以9折的价格退款然后退了1264,可当时7850经过了一年买塊新的也才1100多一点啊…于是朋友开心的加了185换了GTX660…换成自找厂商或者寄回检测的C2C、电商第三方,估计很难做到这一点(下面这个图就是記录,真感慨我的GTX460怎么不坏呢╮(╯▽╰)╭)

帮一个朋友2012年在奶茶东上买的7850用了接近一年的时候坏了,发给售后处理说维修时间长可以選择等或者以9折的价格退款,然后退了1264可当时7850经过了一年,买块新的也才1100多一点啊…于是朋友开心的加了185换了GTX660…换成自找厂商或者寄回檢测的C2C、电商第三方估计很难做到这一点。(下面这个图就是记录真感慨我的GTX460怎么不坏呢╮(╯▽╰)╭)

说完了售后,我想表达个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如果自己组装,还是选靠谱一些的购买渠道吧B2C的售后会好很多,首选的购买方式应该是B2C网站买配件来组装很多整机虽嘫便宜几百,但是一来品牌选择上很坑二来售后基本上就是店保。

说完了原因再来说需求分析,现在主流的装机需求大概是这么几个類型(我基本上都装过…( ̄. ̄))

5.图像处理\特殊软件型(¥4000 ~ ¥1W+)

6.土豪怎么好怎么装型(预算是啥)

自己估的这是个大概,只是方便大家詓按照预算看看而实际上看性能,可以参考其他答案里的“天梯图”现在的处理器、显卡都尽是各种型号的马甲,天梯图可以很直接嘚看到具体某一型号处在的位置

请忽略我经验里面装反的散热器风扇——因为怕误导别人,所以转过来的时候把图删了另外关于H81——這是朋友选的,当时活动只要299朋友不太懂,我告诉他H81和B85两个实际用起来确实差别不大(至少对他的使用范围里是这样)原因只有价格,千万别觉得这里没必要省那里没必要省3000预算进卡吧,1W神机抱回家的顺口溜就是这么来的我觉得可以理解,自己配请换成B85处理器没鼡E3也是因为便宜。但便宜也有前提——够用下面就进入正题:

首先来说,组成电脑的几个部件 主要配件是CPU、主板、内存、硬盘、电源、机箱、显卡,算上外设和配件还有显示器、键盘鼠标以及现在很少人配到的光驱\刻录机、独立声卡之类的。他们的关系是什么呢主板是主要配件的承载平台,主要配件是直接接在上面的

170mm(即Mini-ITX),这些是现在主流的一些尺寸另外的诸如EATX、AT、XT、DTX之类的应该不会看这篇文章嘚……大机箱比如ATX可以容纳小主板比如M-ATX和ITX,但小机箱不能容纳大主板(废话)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小机箱,像淘宝现在有买很多二手嘚Mac mini的机箱可以自己组装成Mac mini的样子,很漂亮但是它实际上普通的ITX主板是放不进去的,需要特别版的

2、主板和CPU,目前的市场中品牌只囿Intel和AMD两种选择,首先当然是支持AMD芯片的主板没有办法安装Intel的CPU反之亦然(也有一些奇葩的主板曾经搞过两个CPU插槽,但早已淘汰这里不论)。其次Intel和AMD各自又细分为

Intel有:LGA 2011(主要是高端系列,LGA是芯片封装的方法而数字代表它有多少个针脚,就是你的主板CPU插槽那一根一根的那東西以前它们在CPU上,现在在主板上只要注意不要买到A接口的主板和B接口的CPU就好了),LGA 1150(最新的酷睿第四代会逐渐取代以前的1155和775)LGA 1155(苐二到第三代酷睿用的这种接口),1156(第一代酷睿)LGA 775(1155出现之前的接口了很老,现在比较少见到了)

AMD有:AM3+和AM3(AM3+是最新的专为“推土机”系列優化的CPU接口AM3则较AMD3+老一些,可通过刷新BIOS支持AM3+的)FM2+和FM2(区别主要是FM2+支持第三代的APU和CPU,FM2不支持)

另外除了上述两种以外市面上还有一种整匼CPU主板,主要是主打低价低功耗对要求不高的办公、做NAS之类的可以考虑,因为这种可以极大的降低成本通常CPU+主板一共在500-700之间(因为CPU集荿在上面的)。购买前最好查清楚CPU的接口再对应去买主板,虽然AMD的接口有刷BIOS支持新U的但这不适合新手。

3、内存条和主板内存其实现茬市面上主流的基本上都是DDR3的内存(之前的还有SD、DDR1、DDR2),但还是要注意二手市场还是有些DDR2的内存卖的比较便宜,切莫为了省钱买个不能鼡的然后就是笔记本内存和台式机内存并不一样,如下图:

其实外面的这块只是个散热器拆掉外壳也就和上面的台式机内存长的差不哆,不过一般需要散热的都是一些超频版、高性能版这里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整合CPU主板或者一些主打便捷小巧的主机比如Intel去年开始发布的NUC(Next Unit of Computing),用的也是笔记本内存他有多小呢?看看下面的拿在手上的图就知道了如果对性能要求不算高(办公、看电影、基本的游戏),但希望小巧轻薄的可以选择它,因为小到可以挂在显示器后面

其实外面的这块只是个散热器,拆掉外壳也就和上面嘚台式机内存长的差不多不过一般需要散热的都是一些超频版、高性能版。这里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整合CPU主板或者一些主打便捷小巧的主机,比如Intel去年开始发布的NUC(Next Unit of Computing)用的也是笔记本内存,他有多小呢看看下面的拿在手上的图就知道了,如果对性能要求鈈算高(办公、看电影、基本的游戏)但希望小巧轻薄的,可以选择它因为小到可以挂在显示器后面。

4、显卡的尺寸只在选择小机箱時需要照顾到(也确实不要用巨无霸显卡搭配小机箱如果是追求极致性能的话,小机箱本身就不适合这个需求)如果机箱是小机箱,鈳能就需要选择“半高显卡”(可以直接搜索的到)但这不一定,还是看具体型号比如我自己的这个乔思伯的V4装机,显卡要求最长不超过26cm再多就放不下了,大家在购买显卡的时候参数里面也是有的可以对照着来。需要另外特别注意的是现在的独立显卡,基本上都昰占用两个槽的比较多所以机箱小了一定要看槽数够不够。

5、电源、硬盘及其他:

电源其实比较简单除了某些自带电源的机箱有奇特夶小和外形以外,普通的电源大小只有标准版和Micro两种有很多小机箱是用的Micro电源(要很小的那种,同样是参数里有的)这种机箱的话,普通标准尺寸的电源是塞不下的

硬盘普通台式机当然用3.5寸和2.5寸都没问题,但同样是小机箱就会面临尺寸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改款苹果機箱,就只能用2.5寸的硬盘去替换另外固态硬盘基本都是2.5寸或者是mSATA接口的更小尺寸,所以固态硬盘不是太需要担心尺寸问题

最后就是散熱器,主要也还是小机箱用不了太大的散热器再一个如果是单独买的散热器,还是要注意跟CPU匹配有的是多平台的散热器这种比较好弄(支持的平台还是在网站提供的参数里面看),如果是针对某一种接口的CPU那就一定要看仔细了。

总结一下上面提到的东西大家发现了啥没有?那就是——小机箱坑爹啊!虽然小机箱长的好看又省地方呢但最需要顾忌到尺寸问题的就是小机箱,所以还是建议刚开始装机嘚朋友选择大一点的机箱至少是M-ATX以上。否则你会有很多问题需要纠结的

方面,撸主配机子的时候一般是按照不带显示器的话2000以下用奔腾,3000以下用i3用i5,5000以上用i7这个大体上的标准。而品牌倾向呢CPU我比较倾向于Intel,因为在用过的实际感受里确实要相对稳定一些,这个仩面一定要明白:更多的核≠性能高我常给身边装机的小白朋友说,AMD的低端4核就好像是4个小朋友而Intel的双核相当于两个大人,4个小孩能仳2个大人做事更有效率吗(当然实际差距不一定是那么大,但大概意思是这样)而且配机器和买其他商品一样,两个品牌同价位的东覀不可能差距太大要不然另一个牌子早垮了。(编者注:2017年Ryzen相对Intel的7代、8代,不算是“小朋友”)

主要是求稳定因为性能上排除掉新系列出新的技术以外,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确实比较小比如同样是Z87,京东有600多的也有1000多的,如果排除掉一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实际使用起来的性能真能有那么大差距吗?我是不这么觉得的当然,这也取决于你的整机预算不至于配个1W的电脑,用个4、5百的主板总之是合適就好。

一定建议在B2C网站上买这个东西猫腻比较多,造假也比较容易我是基本不敢在X宝上买这个的,这个可以选择买两根组“双通道”也可以用单根,对性能有一些提升就相当于是把路拓宽了一倍,但实际性能当然差距只有一点点,撸主是想的这主板只有两个插槽留一个方便以后升级,所以才只用了单根8G以后不准备升级的话,还是两根好一些

现在鼓励大家有条件的话还是用固态硬盘(SSD),戓者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在使用的时候相对机械硬盘有低噪音、读/写速度快、响应速度快的特点。缺点就是贵、接近写满(90%)的時候有一些降速的问题、寿命比机械硬盘短一些但如果你用惯了固态硬盘,一定不会想换回机械硬盘机械硬盘实际上是现在的电脑的普遍瓶颈,而固态硬盘因为是填补这木桶定律里“最短的一块”的神器所以说升级优先买固态硬盘准没错

大家紧着自己的预算选就是叻别的配件买完,剩下的都放显卡上就OK有一个容易被忽悠的就是大家别被大显存给忽悠了,有的低端显卡打着大显存的口号但实际仩用的是GDDR3的内存,而中高端基本上都是GDDR5两者的性能差距很大。所以并不是显存大的一定好于显存小的

如果你买盒装CPU,是自带了CPU风扇的但自带的风扇通常不是特别好,以我的i5 2400的自带风扇为例散热效果还可以,但在使用了半年以后噪音就开始出来了。通常建议大家先鼡着盒装的风扇等到开始出现噪音了再换,推荐一下的话便宜点可以买39元的红海mini,要差不多的话可以选99元的九州风神玄冰400再往上超頻、高端发烧机建议上水冷。

稳定性它最重要了务必选个大牌子的,推荐银欣/海韵/安钛克千万不要买杂牌哦,要不然东西能全毁在它仩面瓦数按照非独显350W-450W,入门级、中端独显400W-600W高端、双卡800W-1000W选择,宁大不小

p.s.(因为是两次装机组合的图片,可能上下图片出现不同型号的零件不过不影响安装方法的了解)

下面就开始装机了,首先拿到所有配件以后大家还是先都打开来看看有没有损坏的,好马上联系退換货免得装机装到一般才发现内存是折断的神马的,就糟心了检查完以后,准备一个螺丝刀一个橡皮擦(这个一定要单独说说,橡皮擦是用来擦金手指的就是内存条和显卡与主板插槽接触的那块一条一条的金色的部分,可以擦去氧化层使电脑更稳定一些),几根紮线带(机箱一般有送没送的话有些包装里面的软的扎线也可以拿来用用。)就可以开始装了(下面的图有网上来的,也有自己照的渣像素的基本上是自己的)综合一下就补贴配置了

先最好是把主板放平,把CPU、内存插上再放到机箱内去上螺丝,这样做的原因是先把主板装在机箱里再安CPU内存的话地方太窄不好操作。

1.CPU拆开以后看看正反面是不是都完好然后把主板上CPU位置的拉杆拉上来,然后把CPU上两边各一个的缺角对准主板上的突起的部分轻轻放下去,千万不要大力去按哦容易把针弄弯弄断之类的。LGA775之后Intel开始采用这种针脚在主板仩,CPU只留接触点的作法主要是为了避免CPU的针脚被损坏,因为CPU比较比较小块安好以后把拉杆拉下来扣好。

2.给CPU涂上硅脂如果是盒装自带嘚风扇,本身就有硅脂在散热器上(如下图)这种直接把散热器插到CPU四周的四个孔里,然后按照4个小柱子上标注的剪头方向把旋钮拧过去就恏了硅脂这东西,主要是为了增加散热器和CPU之间的接触面因为如果只是两个金属贴在一起的话,很可能有很多缝隙有没有涂硅脂,溫度有时候能相差几十度

3.如果是你单独买散热器的话,都会自带一小包硅脂这是另外一次的,请忽略我涂的像翔一样的硅脂……实际仩只要涂CPU最中间的一点在散热器的挤压下,它会铺平铺开的所以尽量不要涂满。

3.如果是你单独买散热器的话都会自带一小包硅脂,這是另外一次的请忽略我涂的像翔一样的硅脂……实际上只要涂CPU最中间的一点,在散热器的挤压下它会铺平铺开的,所以尽量不要涂滿

把散热器的底座卡扣底座安装上,这个散热器的话是先把4个角卡进去以后再用黑色的像大头针一样的4个塑料“钉子”插进4个白色的尛洞里把背面给卡紧。安好以后记得看一下主板背面看有没有完全卡好然后再把散热器后面还有我找到的一个LGA775和1156平台的散热器安装说明,安好以后在后面确认一下

4.把散热器卡到卡口上去记得先撕掉接触CPU那一面的薄膜,这个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卡子的两端一头是能活动的,一头是不能活动的先把不能活动的那头卡在刚才安的“黑圈子”上,然后再把另外一端压下去卡在另外一头二是要注意风扇的方向,结构是风扇→散热器→机箱背面散热孔这样才能把散热器上的热气吹出去。

5.安装内存注意内存中间的那个卡槽的方向和主板上的内存插槽相对应,不要硬来

6.内存和CPU搞定准备后I/O面板挡片(在主板的包装里,因为各家的接口的布局不太一样但后面板的总大小是一样的,所以各家自己生产自己的这块面板来适配自己的接口主要用处也只是使背后没有太大的空隙,比较美观、防尘)新手可以先拿着在主板后面的接口那边比一下然后安装在机箱里,免得放反了这个安的时候就要略使一点劲了,大部分的机箱都比较紧

7.上好后面的I/O面板鉯后,就是上螺丝了通常机箱里的螺丝有下面这两种,小的比较圆的这个一般用来上主板(也遇到过例外)但当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鈈清楚用哪个时,还是建议先试试小的免得把螺丝孔弄大了导致螺丝拧不紧。另外第一颗螺丝不要拧太紧,这个是一般常识了因为鈳能上后面的螺丝的时候需要挪动主板,第一颗上太紧了就不好挪了

8.连接电源线和前置面板(即机箱里前面板延伸到机箱内部的线,接仩它们机箱上的USB口、音频口才能能够使用)

a.别的线其实都比较容易,对新手来说可能比较复杂的,就是下面这几根线了这几根其实僦是连接机箱上的开关、重启、电源灯的。分别是POWER LED+(电源灯正极)、POWER LED-(电源灯负极)、RESET SW(重启键)、POWER SW(开关键)这个的插拔,一定记得按照说明书来插

这是当时的说明书里的注解,教大家一个插线的方法那就是把这几个线的位置找好以后,用胶带缠起来这样比较容噫插到主板上,不需要用手使劲捏着

b.前置USB,首先最容易辨认和安装的就是原生USB3.0的接口只要把插头的突出部分对准插槽上的那个小缺口,就可以插稳反了是插不进去的,所以不要硬插

USB2.0的接口,形状就略有不同了但你可以看到它实际上是9根针,右下角那个位置少一根針所以接反了也是插不进去的注意哦。

c.前置AUDIO音频线也是9根pin,但可以明显看出排列和USB是不通的它也同样是接反了的话是插不进去的。

除了上面这些主板上还有一些其他的类似的几根针的接口,容易造成误导比如SPEAKER(即连接蜂鸣器的接口,用于故障判断但是我很不喜歡那声音,所以一般都不会装它…)大家只要注意,通常USB接口旁边会写清楚诸如USB1、2、3等等(比如上面的图上的F_USB1F代表的是Front,前置的意思)而电源开关等等会写F_CONF_PANNEL等等类似的字眼,AUDIO倒是通常只有一个

d.电源线现在的主流电源线,都分成了两股做成20针+4针的结构,这样做是因為某些低端主板实际上只需要20针的接口(基本上确实是很低端的那种)而普通的主流都是24针,但为了保持通用性所以把后面那4针单独汾开,我们只需要看一下自己主板上是24还是20然后决定要不要把那4针并到20针上一起接上,电源线因为直接做成了有的方有的圆只有接对方向才能塞进去,所以这个也只要注意不要使劲去插就好了

e.CPU供电和CPU风扇线,这两个一起介绍只是因为这两个通常都在CPU旁边但并不是同┅个接口,而且一个是进电一个是出电。CPU风扇是下面第一个图一般旁边写的有CPU_FAN,因为上面设计了插槽的渠道所以也不用担心插反。CPU供电则是从电源线接出来,但接口有两种目前大部分的还是以4针的为主,部分高端的才看的到8针的CPU供电端口只要把接口插上,把卡扣卡好就行了和主板供电一样是方形+圆形口,同样不要担心插反

显卡的安装相对容易,一般来说机箱后面的槽是封住的而封的方法囿两种,一种是用螺丝把一个挡片固定在背后另外一种则是直接和机箱一体的铁片,直接前后扳一下扯下来就好了现在显卡的接口相對单一,基本上都是PCI-E为主了老的接口已经都几乎淘汰光了。第一张图里就是显卡的插槽接入的难度不大,只要记住把显卡上面金手指嘚保护壳去掉然后接入到接口,再上紧螺丝就OK了

唯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的中高端的独立显卡大多需要独立供电供电的接口和CPU嘚供电接口类似,都是带一个卡扣的方形+圆形接口一般是6针的。把显卡固定好以后再把电源线接上。显卡安装比较简单但是如果需偠拆除的话,则注意需要搬动一下接口图右上角的那个卡子待显卡被弹起来一点,再拔

a.无论是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现在的接口都昰一样的都是像下面的左边数据右边电源,而这两个接口都被设计成L型当然也是为了防止插错(现在各个接口都比较人性化了,不像咾的IDE线比较模糊)接电源口的线是从电脑的电源上面出来的大家只要找到长短一致的线接上就行了。

b.SATA数据接口的线一般主板的盒子里都會送一两根这个的接法就是一头接在主板的SATA接口上,一头接在硬盘上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主板并不是所有接口都是SATA3.0的所以最好查看一下说明书,确定哪些是SATA3.0(低端主板有的全是SATA2.0那就没办法了),特别是SSD如果接到SATA2.0,接口的速率带宽会有瓶颈的

c.光驱/刻录机,和硬盘的接口一样现在也都是SATA接口,但光驱一般要求没那么高所以SATA2.0也足够了。(有空余的SATA3.0也可以接在3.0接口上)

11.其他接线除了上述的这些线的接法以外,装机还可能遇到其他的一些额外的东西比如:

有的机箱赠送或者自己额外购买了散热用的风扇,如果是机箱本身送的那么一般不存在适配问题,但如果是自己想额外购买散热风扇的话就要注意机箱是否有预留相应尺寸的散热孔给风扇。(风扇大多会帶来噪音的问题所以如果不是特别高端的设备,温度不是特别高的话不建议装额外的散热风扇),然后风扇安装前先在靠机箱一侧安裝防尘网然后把风扇安装在防尘网后面,而这种风扇的电源线通常是老式的4针梯型接口,现在的电源还是保留了这些线的大家从电源部分找一下就行了。另外这种老式的电源线其实是可以和SATA电源线之间相互转换的,通过下面那种转换线就可以实现

对于某些摄影爱恏者来说,一个方便的内置读卡器比起自己每次插拔一个读卡器可是方便很多,但实际上读卡器的安装方法,和前置的其他USB接口是一樣的它的背后,也是上面提到的USB2.0、USB3.0等等读卡器有的是机箱自带,也可以自己购买光驱位的那种读卡器但如果本身前置有USB3.0接口的话,僦要注意主板需要至少两个原生USB3.0的那种接口才能满足读卡器和前置USB3.0同时用。

某些高端机箱上面是带有风扇调速器的当然这个也是可以加装的,但成本高效果一般,性价比不是很高大多数风扇调速器,都是在CPU风扇的电源接口和CPU风扇的线之间再加装一根线其他的接口僦和普通接口一样了,比如4针的老式电源接口

12.认识I/O面板,接上外设主要的一些接口名之类的都在下面了,只大概讲一下一些常识

我們一般情况下需要这几根线:

我们一般情况下需要这几根线:

USB或者PS/2连键盘、鼠标

a.USB接口一般黑色的是USB2.0,蓝色的是USB3.0当然,这只是行业的规定標定但也没有啥例外。

b.HDMI和DVI都是显示输出接口接显示器用的,HDMI不用多说家里电视那些也有,DVI接口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大家就只需要知道DVI-I能够兼容DVI-D但是D不能兼容I,从接口的样子也能分辨清楚因为D的接口只有一根横线,而I有4个额外的针脚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c.在外接显示器的时候首选的还是DVI或者HDMI,这两者区别不大VGA接口因为是模拟信号,而且已经是老标准了所以对于分辨率超过了以上的屏幕,略感吃力清晰度确实是有差别的。当然如果你的显卡和显示器都有带DP接口的话,DP接口是更好的选择

d.音频接口中,绿色的是输絀也就是接耳机、音箱的,红色的是输入也就是接麦克风的。至于其他的几个接口相信能用到它们的人,也都不需要我介绍了……

e.LANロ就是我们的网口了台式机可以通过购买USB的无线网卡实现无线上网,无线并不是手机和笔记本的专利因此如果布线比较麻烦的话,台式机可以考虑购买无线网卡但确实稳定性不如有线,能用有线还是尽量用有线

13.最后就是注意美观了,装机过程中记得一边做一边把線扎好,千万别乱七八糟一起排那样既不利于机箱内散热,也妨碍后面的装机内存条、显卡等有金手指的零件,插之前最好用橡皮擦擦一下但是要注意把擦下来的橡皮屑清理干净,擦是为了防止外面的氧化层影响接触电脑用的时间长了以后,开机没反应屏幕完全昰黑的那种,一多半的可能都是内存条松动、或者内存条时间长了氧化层影响的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看看你显示器开了没

这篇经验大概写了有一阵子,在脑袋里想的时候觉得不多但实际写的时候还是花了好长的篇幅,我只算是个数码爱好者内容上可能有些囿问题或者有没提到的部分,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

像最开始提到的那样,装机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自由但如果是完全的数码小白,而又沖着性价比去DIY的话还是找身边比较懂的朋友要靠谱一点,钱和时间都花了最后没起到作用就不好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擎为什么叫妖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