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想是,任昉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诗词的认识非常感谢老师的诗词

查看: 1071|回复: 5
[转帖]任昉
主题帖子积分
中国诗词文学论坛功勋站长
任昉[南朝·梁](公元四六o年至五o八年)字彦升,小字阿堆,博昌人。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卒于梁武帝天监七年,年四十九岁。昉未生时,母梦彩旗四角,堕一角入怀,孕而生昉。幼好学,早知名。年十六,为宋丹阳主簿。后为竟陵王子良记室,迁中书侍郎。萧衍与他同在竟陵王邸,谓他道:“我登三府,当以卿为记室。”他亦戏道:“我若登三事,当以卿为骑兵。”盖谓衍善骑马。及萧衍为帝,果以昉为记室,拜黄门侍郎,吏部郎中。萧衍受禅文诰,多出昉手。天监二年,(公元五o七年)出为义兴太守,还为御史中丞,秘书监。自齐永元以来,秘阁四部,篇卷舛杂,手自校谁,由是篇目得定。六年,出为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卒于兵。百姓痛之,为之立祠致祭。昉好交游,坐上宾客常满。家贫,官义兴时,儿妾至食麦。然好书,无所不窥,聚至万余卷,多异本。卒后,武帝遣学士贺纵共沉约勘其书目。宫中所无者,就昉家取之。可见他藏书之富了。谥曰敬子。防所著诗文,共数十万言,为卷三十有四,(《隋书志》及《两唐书志》)又撰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十三卷,《均梁书本传》文章缘起一卷,并传于世。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汉御史大夫敖之后也。父遥,齐中散大夫。遥妻裴氏,尝昼寝,梦有彩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铃落入裴怀中,心悸动,既而有娠,生昉。身长七尺五寸。幼而好学,早知名。宋丹阳尹刘秉辟为主簿。时昉年十六,以气忤秉子。久之,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常博士,迁征北行参军。宋书永明初,卫将军王俭领丹阳尹,复引为主簿。俭雅钦重昉,以为当时无辈。迁司徒刑狱参军事,入为尚书殿中郎,转司徒竟陵王记室参军,以父忧去职。性至孝,居丧尽礼。服阕,续遭母忧,常庐于墓侧,哭泣之地,草为不生。服除,拜太子步兵校尉、管东宫书记。
欢迎光临中国诗词文学论坛!
主题帖子积分
中国诗词文学论坛功勋站长
宋书初,齐明帝既废郁林王,始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封宣城郡公,加兵五千,使昉具表草。其辞曰:“臣本庸才,智力浅短。太祖高皇帝笃犹子之爱,降家人之慈;世祖武皇帝情等布衣,寄深同气。武皇大渐,实奉诏言。虽自见之明,庸近所蔽,愚夫一至,偶识量己,实不忍自固于缀衣之辰,拒违于玉几之侧,遂荷顾托,导扬末命。虽嗣君弃常,获罪宣德,王室不造,职臣之由。何者?亲则东牟,任惟博陆,徒怀子孟社稷之对,何救昌邑争臣之讥。四海之议,于何逃责?陵土未乾,训誓在耳,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将何以肃拜高寝,虔奉武园?悼心失图,泣血待旦。宁容复徼荣于家耻,宴安于国危。骠骑上将之元勋,神州仪刑之列岳,尚书是称司会,中书实管王言。且虚饰宠章,委成御侮,臣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存没同归,毁誉一贯。辞一官不减身累,增一职已黩朝经。便当自同体国,不为饰让。至于功均一匡,赏同千室,光宅近甸,奄有全邦,殒越为期,不敢闻命,亦愿曲留降鉴,即垂听许。钜平之恳诚必固,永昌之丹慊获申,乃君臣之道,绰有余裕,苟曰易昭,敢守难夺。”帝恶其辞斥,甚愠昉,由是终建武中,位不过列校。宋书昉雅善属文,尤长载笔,才思无穷,当世王公表奏,莫不请焉。昉起草即成,不加点窜。沈约一代词宗,深所推挹。明帝崩,迁中书侍郎。永元末,为司徒右长史。宋书高祖克京邑,霸府初开,以昉为骠骑记室参军。始高祖与昉遇竟陵王西邸,从容谓昉曰:“我登三府,当以卿为记室。”昉亦戏高祖曰:“我若登三事,当以卿为骑兵。”谓高祖善骑也。至是故引昉,符昔言焉。昉奉笺曰:“伏承以今月令辰,肃膺典策,德显功高,光副四海,含生之伦,庇身有地;况昉受教君子,将二十年,咳唾为恩,眄睐成饰,小人怀惠,顾死所。昔承清宴,属有绪言,提挈之旨,形乎善谑,岂谓多幸,斯言不渝。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汤沐具而非吊,大厦构而相欢。明公道冠二仪,勋超邃古,将使伊周奉辔,桓文扶毂,神功无纪,化物何称。府朝初建,俊贤骧首,惟此鱼目,唐突玙璠。顾己循涯,实尘忝,千载一逢,再造难答。虽则殒越,且非报。”
欢迎光临中国诗词文学论坛!
主题帖子积分
中国诗词文学论坛功勋站长
宋书梁台建,禅让文诰,多昉所具。高祖践阼,拜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寻以本官掌著作。天监二年,出为义兴太守。在任清洁,儿妾食麦而已。友人彭城到溉,溉弟洽,从昉共为山泽游。及被代登舟,止有米五斛。既至无衣,镇军将军沈约遣裙衫迎之。重除吏部郎中,参掌大选,居职不称。寻转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自齐永元以来,秘阁四部,篇卷纷杂,昉手自雠校,由是篇目定焉。宋书六年春,出为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民通辞讼者,就路决焉。为政清省,吏民便之。视事期岁,卒于官舍,时年四十九。阖境痛惜,百姓共立祠堂于城南。高祖闻问,即日举哀,哭之甚恸。追赠太常卿,谥曰敬子。宋书昉好交结,奖进士友,得其延誉者,率多升擢,故衣冠贵游,莫不争与交好,坐上宾客,恒有数十。时人慕之,号曰任君,言如汉之三君也。陈郡殷芸与建安太守到溉书曰:“哲人云亡,仪表长谢。元龟何寄?指南谁托?”其为士友所推如此。昉不治生产,至乃居无室宅。世或讥其多乞贷,亦随复散之亲故。昉常叹曰:“我亦以叔则,不我亦以叔则。”昉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昉卒后,高祖使学士贺纵共沈约勘其书目,官所无者,就昉家取之。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盛行于世。宋书初,昉立于士大夫间,多所汲引,有善己者则厚其声名。及卒,诸子皆幼,人罕赡恤之。平原刘孝标为著论曰:宋书客问主人曰:“朱公叔《绝交论》,为是乎?为非乎?”主人曰:“客奚此之问?”客曰:“夫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故絪缊相感,雾涌云蒸;嘤鸣相召,星流电激。是以王阳登则贡公喜,罕生逝而国子悲。且心同琴瑟,言郁郁于兰筜,道叶胶漆,志婉娈于埙篪。圣贤以此镂金版而镌盘盂,书玉牒而刻钟鼎。若匠人辍成风之妙巧,伯牙息流波之雅引。范、张款款于下泉,尹、班陶陶于永夕。骆驿纵横,烟霏雨散,皆巧历所不知,心计莫能测。而朱益州汨叙,越谟训,捶直切,绝交游,视黔首以鹰鹯,媲人伦于豺虎。蒙有猜焉,请辨其惑。”宋书主人欣然曰:“客所谓抚弦徽音,未达燥湿变响;张罗沮泽,不睹鹄雁高飞。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骧蠖屈,从道污隆。日月联璧,叹亹亹之弘致;云飞电薄,显棣华之微旨。若五音之变化,济九成之妙曲。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谟神睿而为言。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欢其愉乐,恤其陵夷。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斯贤达之素交,历万而一遇。逮叔世民讹,狙诈飙起,溪谷不能逾其险,鬼神无以究其变,竞毛羽之轻,趋锥刀之末。于是素交尽,利交兴,天下蚩蚩,鸟惊雷骇。然利交同源,派流则异,较言其略,有五术焉:
欢迎光临中国诗词文学论坛!
主题帖子积分
中国诗词文学论坛功勋站长
宋书“若其宠钧董、石,权压梁、窦。雕刻百工,炉锤万物,吐漱兴云雨,呼吸下霜露,九域耸其风尘,四海叠其熏灼。靡不望影星奔,藉响川鹜,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约同要离焚妻子,誓徇荆卿湛七族。是曰势交,其流一也。宋书“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出平原而联骑,居里闬\\\而鸣钟。则有穷巷之宾,绳枢之士,冀宵烛之末光,邀润屋之微泽,鱼贯凫踊,飒沓鳞萃,分雁鹜之稻粱,沾玉斝之余沥。衔恩遇,进款诚,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是曰贿交,其流二也。宋书“陆大夫燕喜西都,郭有道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搢绅羡其登仙。加以&佥页&颐蹙頞,涕唾流沫,骋黄马之剧谈,纵碧鸡之雄辩,叙温燠则寒谷成暄,论严枯则春丛零叶,飞沉出其顾指,荣辱定其一言。于是弱冠王孙,绮纨公子,道不絓\\\于通人,声未遒于云阁,攀其鳞翼,丐其余论,附骐骥之髦端,轶归鸿于碣石。是曰谈交,其流三也。宋书“阳舒阴惨,生民大情,忧合欢离,品物恒性。故鱼以泉涸而呴沫,鸟因将死而悲鸣。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恐惧置怀,昭《谷风》之盛典。斯则断金由于湫隘,刎颈起于苫盖。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王抚翼于陈相。是曰穷交,其流四也。宋书“驰鹜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纩。衡所以揣其轻重,纩所以属其鼻息。若衡不能举,纩不能飞,虽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熏雪白,舒、向金玉,渊海卿、云,黼黻河汉,视若游尘。遇同土梗,莫肯费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若衡重锱铢,纩微彯撇,虽共工之蒐慝,驩兜之掩义,南荆之跋扈,东陵之巨猾,皆为匍匐委蛇,折枝舐痔,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故轮盖所游,必非夷、惠之室;苞苴所入,实行张、霍之家。谋而后动,芒毫寡忒。是曰量交,其流五也。宋书“凡斯五交,义同贾鬻,故桓谭譬之于阛阓,林回喻之于甘醴。夫寒暑递进,盛衰相袭,或前荣而后瘁,或始富而终贫,或初存而末亡,或古约而今泰,循环翻覆,迅若波澜。此则徇利之情未尝异,变化之道不得一。由是观之,张、陈所以凶终,萧、朱所以隙末,断焉可知矣。而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何所见之晚乎?
欢迎光临中国诗词文学论坛!
主题帖子积分
中国诗词文学论坛功勋站长
宋书“然因此五交,是生三衅: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一衅也;难固易携,仇讼所聚,二衅也;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三衅也。人知三衅之为梗,惧五交之速尤。故王丹威子以槚楚,朱穆昌言而示绝,有旨哉!宋书“近世有乐安任昉,海内髦杰,早绾银黄,夙招民誉。遒文丽藻,方驾曹、王;英特俊迈,联衡许、郭。类田文之爱客,同郑庄之好贤。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雌黄出其脣吻,朱紫由其月旦。于是冠盖辐凑,衣裳云合,辎軿击轊,坐客恒满。蹈其阃阈,若升阙里之堂;入其奥隅,谓登龙门之坂。至于顾盼增其倍价,剪拂使其长鸣,彯组云台者摩肩,趋走丹墀者叠迹。莫不缔恩狎,结绸缪,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及瞑目东越,归骸雒浦,繐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坟未宿草,野绝动轮之宾。藐尔诸孤,朝不谋夕,流离大海之南,寄命瘴疠之地。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呜呼!世路险巇,一至于此!太行孟门,宁云崭绝。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祇。独立高山之顶,欢与麋鹿同群,皦皦然绝其雰浊,诚耻之也,诚畏之也。”宋书昉撰《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十三卷。宋书昉第四子东里,颇有父风,官至尚书外兵郎。
欢迎光临中国诗词文学论坛!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宣传员
支持版面的开辟,支持研究活动的开展,宏扬传统文化!
“大地山河影也,微尘世界影也;千二百五十人影也。影乎影乎?尔也今此之影。树耶?云耶?人耶?物耶?有相之相耶?无色之色耶?人工天巧皆不可知。但居此者,虽在影中,实在影外。一切有型无形,无非梦幻。梦破幻灭,无形有形。。。。。。
站点导航:事往人离,还似暮峡归云,陇上流泉。奈向分罗带,已断么弦。长记歌时酒畔,难忘月夕花前。相携手处,琼楼珠户,触目依然。从来惯共,锦衾屏枕,长效比翼文鸳。谁念我,…
如面诚非一,深心岂易知。入秦书十上,投楚岁三移。和玉翻为泣,齐竽或滥吹。周行虽有寘,殷鉴在前规。寅亮推多士,清通固赏奇。病诸方号哲,敢相反成疵。冬日承馀爱,…
初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昔日声名喧洛下,近来诗价满江南。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莫学冯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为惭。
不能专习礼,虚心强觅阶。一年辞爵弁,半岁履麻鞋。瓦恶频蒙cv,墙虚屡被叉。映树便侧睡,过匮即放乖。岁暮良工毕,言是越朋侪。今日纶言降,方知愚计喎。
风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院落烟收,垂杨舞困,无奈堆金缕。谁家巧纵,青楼弦管,惹起梦云情绪。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
仙姿本寓。十二峰前住。千里行云行雨。偶因鹤驭过巫阳。邂逅他、楚襄王。无端宋玉夸才赋。诬诞人心素。至今狂客到阳台。也有痴心,望妾入、梦中来。
凡文章之有韵者,皆可歌也。第时有升降,言有雅俗,调有古今,声有清浊。原其所自,无非发人心之和,非六德之外,别有一律吕也。汉魏晋宋之有乐府,人多不能晓;唐始有…
城外升山寺,城中望宛然。及登无半日,欲到已经年。
玉皇前殿掌书仙,一染尘心下九天。莫怪浓香薰骨腻,云衣曾惹御炉烟。
故国路遥归去来(山叟),春风天远望不尽。(玠)
玉皇前殿掌书仙,一染尘心下九天。莫怪浓香薰骨腻,云衣曾惹御炉烟。
城外升山寺,城中望宛然。及登无半日,欲到已经年。
憧憧洛阳道,尘下生春草。行者岂无家,无人在家老。鸡鸣前结束,争去恐不早。百年路傍尽,白日车中晓。求富江海狭,取贵山岳小。二端立在途,奔走无由了。
楚国多春雨,柴门喜晚晴。幽人临水坐,好鸟隔花鸣。野色临空阔,江流接海平。门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远声霜后树,秋色水边村。野径无来客,寒风自动门。海山藏日影,江月落潮痕。惆怅高飞晚,年年别故园。
秋色满行路,此时心不闲。孤贫游上国,少壮有衰颜。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萧条远林外,风急水潺潺。
飘飘云外者,暂宿聚仙堂。半夜人无语,中宵月送凉。鹤归高树静,萤过小池光。不得多时住,门开是事忙。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无酒可销夜,随僧早闭门。照墙灯影短,著瓦雪声繁。飘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山翠幂灵洞,洞深玄想微。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若非饱石髓,那得凌□□。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
借问钓鱼者,持竿多少年。眼明汀岛畔,头白子孙前。棹入花时浪,灯留雨夜船。越江深见底,谁识此心坚。
忧来长不寐,往事重思量。清渭几年客,故衣今夜霜。春风谁识面,水国但牵肠。十二门车马,昏明各自忙。
羊公传化地,千古事空存。碑已无文字,人犹敬子孙。岘山长闭恨,汉水自流恩。数处烟岚色,分明是泪痕。
逢著南州史,江边哭问君。送终时有雪,归葬处无云。官库惟留剑,邻僧共结坟。儿孙未成立,谁与集遗文。
羁栖亲故少,远别惜清才。天畔出相送,路长知未回。欲销今日恨,强把异乡杯。君去南堂后,应无客到来。
泪干红落脸,心尽白垂头。自此方知怨,从来岂信愁。
灵江江上帻峰寺,三十年来两度登。野鹤尚巢松树遍,竹房不见旧时僧。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清秋绝顶竹房开,松鹤何年去不回。惟有前峰明月在,夜深犹过半江来。
All Rights Reserved任氏古诗词(二)南朝梁&任昉
任氏古诗词(二)
南朝梁&& &任昉
作者小传:
任昉(460-508)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博昌,即山东省寿光县人。任昉历仕宋、齐、梁三朝,是南朝著名文士。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卒于梁武帝天监七年,年四十九岁。入梁后,先任义兴太守,503年前后,出任新安郡太守,"尝行春,爱富资山水之胜,遂家焉。"成为徽州任姓的始祖。年十六,为宋丹阳主簿。后为竟陵王子良记室,迁中书侍郎。萧衍与他同在竟陵王邸,谓他道:“我登三府,当以卿为记室。”他亦戏道:“我若登三事,当以卿为骑兵。”盖谓衍善骑马。及萧衍为帝,果以昉为记室,拜黄门侍郎,吏部郎中。萧衍受禅文诰,多出昉手。天监二年,(公元五O七年)出为义兴太守,还为御史中丞,秘书监。自齐永元以来,秘阁四部,篇卷舛杂,手自校谁,由是篇目得定。六年,出为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卒于兵。百姓痛之,为之立祠致祭。任昉是南朝的散文大家,以擅长表、奏、书、启等实用文体知名于时,与诗坛圣手沈约齐名,号称"任笔沈诗"。幼好学,早知名。昉好交游,坐上宾客常满。家贫,官义兴时,儿妾至食麦。然好书,无所不窥,聚至万余卷,多异本。明人辑有《任彦升集》。另有《文章缘起》与《述异记》两书传世。
选录诗词目录:
1)&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
2)&苦热诗&
3)&答何徵君诗&
4)&寄到溉诗&
5)&厉吏人讲学诗&
6)&答刘居士诗&
7)&出郡传舍器范仆射诗&
8)&济浙江诗&
9)&咏池边桃诗&
10)&泛长溪诗&
11)&同谢朏花雪诗&
12)&为王嫡子侍皇太子释奠宴&
13)&赠王僧孺诗&
14)&别萧谘议诗&
15)&答刘孝绰诗&
16)&奉和登景阳山诗&
17)&赠郭桐庐出谿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
18)&严陵濑诗&
19)&答到建安饷杖诗&
20)&赠徐徵君诗&
21)&九日会议宴乐游苑诗&
22)&落日泛舟东溪诗&
23)&自下停
24)&雨中花慢
&&&&&&&&&&&&&&&&&&&&&&&
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
&&&&&&&&&&&&&&&&&&&&&&&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
&&&&&&&&&&&&&&&&&&&&&&&&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旭旦烟云卷。烈景入东轩。
倾光望转蕙。斜日照西垣。
既卷蕉梧叶。复倾葵藿根。
重簟无冷气。挟石似怀温。
霡霂类珠缀。喘嚇状雷奔。
(○《类聚》五。文苑英华二百十。《乐府诗集》六十五作苦热行。《诗纪》七十八。)
答何徵君诗
散诞羁鞿外。拘束名教裹。
得性千乘同。山木无朝市。
勿以耕蠢贵。空笑易农士。
宿昔仰高山。超然绝尘轨。
颂壶已等药。命管亦齐喜。
无为叹独游。若终方同止。
&&&&&&&&&&&&&&&&&&&&&&&&&&&&&&&&&&&&&&&&&&&&&&&&&&
(《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二百三十。《诗纪》七十八。)
  〖南史曰:时溉为建安太守。昉寄诗求二彩段。〗
&&&&&&&&&&&&&&&&&&&&&&&&&&&&&&&&&&
铁钱两当一。百易代名实。
&&&&&&&&&&&&&&&&&&&&&&&&&&&&&&&&&
为惠当及时。无待凉秋日。
(南史到彦之传附溉传。《诗纪》七十八。)
厉吏人讲学诗
暮烛迫西榆。将落诫南亩。
曰余本疏情。颓暮积榆柳。
践境渴师臣。临政钦益友。
旰食愿横经。终朝思拥帚。
虽欣辨兰艾。何用辟蒿莠。
(《类聚》五十五。《初学记》二十一。《诗纪》七十八。)
答刘居士诗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高行绝俗。盛德出类。才同文锦。学非书肆。望之可阶。即之人至。辍精天理。躔象少微。人与俗异。道与人违。庭飞熠耀。室满伊威。行无辙迹。理绝心机。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
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一朝万化尽。犹我故人情。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携手遁衰孽。接景事休明。运阻衡言革。时泰玉阶平。濬冲得茂彦。夫子值狂生。伊人有泾渭。非余扬浊清。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已矣平生事。咏歌盈箧司。兼复相嘲谑。常与虚舟值。何时见范侯。还叙平生意。与子别几辰。经涂不盈旬。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已矣余何叹。辍舂哀国均。
(○《文选》二十三。《初学记》十一。《诗纪》七十八。又《类聚》三十四作哭范仆射诗。引一二两章。)
昧旦乘轻风。江湖忽不往。或与归波送。乍逐翻流上。近岸无暇目。远峰更兴想。绿树悬宿根。丹崖颓久壤。
(《类聚》八。文苑英华百六十二。《诗纪》七十八。)
咏池边桃诗
已谢西五苑。复揖绥山枝。聊逢赏者爱。棲趾傍莲池。开红春灼灼。结实夏离离。
(○《类聚》八十六。《诗纪》七十八。)
狥禄聚归粮。依隐谢羈勒。绝物甘离群。长怀思去国。长溪永东舍。震区穷水域。道遇垂纶叟。聊访问津惑。弭檝申九言。无为累牵纆。长泛沧浪水。平明至曛黑。
同谢朏花雪诗
土膏候年动。积雪表晨暮。
散葩似浮玉。飞英若总素。
东序皆白珩。西雝尽翔鹭。
山经陋蜜荣。骚人贬琼树。
(○《类聚》二。文苑英华百五十四作和谢朏花雪。《诗纪》七十八。)
为王嫡子侍皇太子释奠宴
在昔归运。阻乱弘多。夷山制宇。荡海为家。风云改族。日月增华。钦圣兹远。怀道兹冲。践言动俗。果行移风。进在一篑。启或三蒙。冰实因水。金亦在镕。惟神知化。在物立言。乐正雅颂。咸被后昆。告奠明祀。观道圣门。日月不息。师表常尊。
赠王僧孺诗
惟子见知。惟余知子。观行视言。要终犹始。敬之重之。如兰如芷。形应影随。曩行今止。百行之首。立人斯著。子之有之。谁毁谁誉。脩名既立。老至保遽。谁其执鞭。吾为子御。刘略班艺。虞志荀录。伊昔有怀。交相欣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嘉尔晨灯。惜余夜烛。
别萧谘议诗
离烛有穷辉。别念无终绪。
歧言未及申。离目已先举。
揆景巫衡阿。临风长楸浦。
浮云难嗣音。徘徊怅谁与。
傥有关外驿。聊访狎鸥渚。
(《类聚》作鹭。文苑作屿。注云。一作鹭。○《类聚》二十九作任昉诗。古文苑四。文苑英华二百八十六作别诗。广《文选》八。《诗纪》七十八。○逯按。古文苑署任殿中昉。作诗年代可徵。)
答刘孝绰诗
  〖南史曰:孝绰。绘之子。年十四。父党沈约、任昉、范云等闻其名。命驾造焉。昉尤相赏爱。梁天监初。孝绰起家著作左郎。为归沐诗赠任昉。昉报曰:〗
阅水既成澜。藏舟遂移壑。
彼美洛阳子。投我怀秋作。
久敬类诚言。吹嘘似嘲谑。
兼称夏云尽。复陈秋树索。
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
直史兼褒贬。辖司专疾恶。
九折多美疹。匪报庶良药。
子其崇锋颖。春耕励秋获。
(○南史刘勔传附孝绰传引作、托、恶、药、获五韵。又《类聚》三十一、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引壑、作、谑、索、托五韵。又梁书谢举传作秘书监任昉出为新安郡别举诗。引托一韵。《诗纪》七十八。)
奉和登景阳山诗
&&&&&&&&&&&&&&&&&&&&&
(《类聚》作影)景阳山诗
&&&&&&&&&&&&&&&&&&&&&&&&&&&&&&&&物色感神游。升高怅有阅。
&&&&&&&&&&&&&&&&&&&&&&&&&&&&&&&
南望铜駞街。北走长楸埒。
&&&&&&&&&&&&&&&&&&&&&&&&&&&&&&&
别涧宛沧溟。疏山驾瀛碣。
&&&&&&&&&&&&&&&&&&&&&&&&&&&&&&&&奔鲸吐华浪。司南动轻枻。
&&&&&&&&&&&&&&&&&&&&&&&&&&&&&&
日下重门照。云开九华澈。
&&&&&&&&&&&&&&&&&&&&&&&&&&&&&&
观阁隆旧恩。奉图愧前哲。
(○《类聚》七。文苑英华百五十九。《诗纪》七十八。)
赠郭桐庐出谿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
朝发富春渚。蓄意忍相思。涿令行春返。冠盖溢川坻。望久方来萃。悲欢不自持。沧江路穹此。湍险方自兹。垒嶂易成响。重以夜猿悲。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亲好自斯绝。孤游从此辞。
(○《文选》二十六。《诗纪》七十八。)
&&&&&&&&&&&&&&&&&&&&&&&&&&&&&&&&&&&&&&&&&&&&&&&&
&&&&&&&&&&&&&&&&&&&&&&&&&&&&&&&
群峰此峻极。参差百重嶂。
&&&&&&&&&&&&&&&&&&&&&&&&&&&&&&&
清浅既涟漪。激石复奔壮。
&&&&&&&&&&&&&&&&&&&&&&&&&&&&&&&
神物徒有造。终然莫能状。
(《类聚》八。文苑英华百六十四。《诗纪》七十八。)
答到建安饷杖诗
故人有所赠。称以冒霜筠。定是湘妃泪。潜洒遂怜彬。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复资后坐彦。候余方欠伸。献君千里笑。纾我百忧嚬。坐适虽有器。卧游苦无津。何由乘此竹。直见平生亲。
&&&&&&&&&&&&&&&&&&&&&&&&&&&&&&&&&&&&&&&&&&&&&&&&&&&&&&&&&&&&&&
(《类聚》六十九。《诗纪》七十八。)
赠徐徵君诗
促生悲永路。早交伤晚别。自我隔容徽。于焉徂岁月。情非山河阻。意似江湖悦。东皋有儒素。杳与荣名绝。曾是违赏心。曷用箴余缺。眇焉追平生。尘书废不阅。信此伊能已。怀抱岂暂辍。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
&&&&&&&&&&&&&&&&&&&&&&&&&&&&&&&&&&&&&&&&&&&&&&&&&&&&&&&
(《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二百三十。《诗纪》七十八。)
&&&&&&&&&&&&&&&&&&&&&&&&&&&&&&&&&&&&&&&&&&&&&&&&&&&&&&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帝德峻韶夏。王功书颂平。
共贯沿五胜。浊道迈三英。
我皇抚归运。时乘信告成。
一唱华钟石。再抚被丝笙。
黄草归雒木。梯山荐玉荣。
时来浊河变。瑞起温洛清。
物色动宸眷。民豫降皇情。
(○《类聚》四。广《文选》八。《诗纪》七十八。)
落日泛舟东溪诗
黝黝桑柘繁。芃芃麻麦盛。交柯溪易阴。反景澄余映。吾生虽有待。乐天庶知命。不学梁甫吟。唯识沧浪咏。田荒我有役。秩满余谢病。
唐朝诗人任斯庵诗一首
&&&&&&&&&&&&&&&&&&&&&&&&&&&&&&&&&&&&&&&&&&&&&&&&&&&&&&&&&&&&
(《类聚》九。文苑英华百六十六。《诗纪》七十八。)
金蛮殿上脱靴去,白下亭东索酒尝。
一自青山冥漠后,何后来道柳花香?
录自〈李白全集〉第490页
事往人离,还似暮峡归云,陇上流泉。奈向分罗带,已断么弦。长记歌时酒畔,难忘月夕花前。相携手处,琼楼珠户,触目依然。&
从来惯共,锦衾屏枕,长效比翼文鸳。谁念我,而今清夜,常是孤眠。入户不如飞絮,傍怀争及炉烟。这回休也,一生心性,为你萦牵。
附1:赠任昉诗
【赠任昉诗】
  〖南史曰:昉为御史中丞。后进皆宗之。时有彭城刘孝绰、刘苞、刘孺。吴郡陆倕、张率。陈郡殷芸。沛国刘显及到溉、到洽。车轨日至。号曰兰台聚。〗
和风杂美气。下有真人游。壮矣荀文若。贤哉陈太丘。今则兰台聚。万古信为俦。任君本达识。张子复清修。既有绝尘到。复见黄中刘。(○南史到溉传。《诗纪》九十。)
【赠任昉诗】〖八章〗
作者:张率
  兽生文蔚。凤亦五色。绚彩火然。岂由画饰。猗欤若人。不扶自直。数仞难窥。万顷谁测。
  四教必修。九德斯备。往行前言。多识罔匮。一见口传。暂闻心记。生知之敏。昔餐今至。
  艺不兼游。择其从善。苞罗载籍。绝妙虫篆。该综名实。宪章朝典。不体良才。孰营心辩。
  在昔未遘。乃眷伊人。余未倒屣。先枉清尘。顾惭菲薄。徒招好仁。倾盖已旧。久敬弥亲。
  范张交好。升堂拜母。亦蒙吾贤。此眷之厚。恩犹弟兄。义实朋友。岂云德招。信兹善诱。
  欣遇以来。四载斯日。运谢如流。时焉岁聿。月次既穷。星回已毕。玄象昼昏。明庶晓疾。
  妍拙不齐。方员各取。子登王朝。为代规矩。余栖一丘。卧痾静处。同尽性分。殊涂嘿语。
得於神遇。相忘道术。若水之淡。乃同胶漆。岂寄呴濡。方申绸密。在心为志。非诗奚述。(○文馆词林百五十八。)
【归沐呈任中丞昉诗】作者刘孝绰
〖《诗纪》云。南史云。孝绰。天监初为著作郎。为归沐诗以赠任昉。即此诗也。昉有答诗。〗
  步出金华省。还望承明庐。壮哉宛洛地。佳丽实皇居。虹霓拖飞阁。兰芷覆清渠。圆渊倒荷芰。方镜写簪裾。白云夏峰尽。青槐秋叶疏。自我从人爵。蟾兔屡盈虚。杀青徒已汗。司举未云书。文昌愧通籍。
临邛幸第如。夫君多敬爱。蟠木滥吹嘘。时时释簿领。驺驾入吾庐。自唾诚&&/FONT&石肃&砆。无以俪璠玙。但愿长闲暇。酌醴荐焚鱼。(○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作归沐呈任中丞。注云。时为著作郎。《诗纪》八十七。又《类聚》三十一作赠任中丞。引庐、居、渠、疏、鱼五韵。)
【答任昉诗】作者:刘之遴
  〖南史曰:溉为建安太守。任昉寄诗求二衫段。溉答云。〗
  予衣本百结。闽中徒八蚕。假令金如粟。讵使廉夫贪。(○南史到溉传。《御览》六百九十三引沈约《宋书》。《诗纪》九十二。)
附2:任昉引用诗
【任引南海俗谚】(《梁诗》20卷【谚语】)
  〖述异记曰: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蛇所吐者。南海俗谚云云。言蛇珠贱也。〗
蛇珠千枚。不及玫瑰。
  【任引越人谚】(《梁诗》20卷【谚语】)
  〖述异记曰:越人谚云。〗
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
 【任引古诗论魏武陵】
  〖述异记曰:邺中铜乡。魏武帝陵下铜石。大各二。古《诗》云:〗
石犬不可吠。铜乡徒尔为。
  【任引古诗论香泉】
 〖述异记曰:吴故宫亦有香水溪。俗云西施浴处。至今馨香。古《诗》云:〗
安得香水泉。濯朗衣上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谢的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