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这的人都这样? 我不知道为什么全国别的地区是不是这样? 上初中时,很多同学不好好学习,每天

在浙江省萧山中学学习是怎样一种体验?
按投票排序
113 个回答
本来是想搞笑的。想想也是校内传阅。大家找找熟人,聊聊过去,吐槽吐槽。但没想到发展到这个地步。我是个不要脸的人,喷我的人该喷就喷,我无所谓。但是传的太广总会给学校带来困扰,误解和负面影响。一不小心占了最高票的坑,我不希望我不成熟的个人立场被曲解为大多数的观点,下面有更多更客观更富感情的文章,不乏出国留学,清华北大的优秀校友。欢迎大家仔细看。说了抛砖引玉,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请大家看下面更详尽的体验。话尽于此。谢谢大家。
前方多图预警,首先,千万记得是浙江省萧山中学不是杭州萧山中学,毕竟大帝中地位非凡大家都有这点自豪感在。作为13级离开帝中的时间并不算长,会想写一点东西却说明我们确实老了,开始想回忆了,不管对谁来讲萧中都是一副不同的样子,所以你可以看到前面有孙戎一生黑也有孙戎洗白党,有人觉得萧中自由开放也有人嫌萧中教育水平不足(好吧那人还是我朋友),其实只是我们身处不同小环境,看到的也是不同光景。于我早在小学就常来萧中主要是来打球什么的,这直接导致我到萧中报道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卧槽我忘了带球拍= =】,然后满校园跑不用地图还被人当老生问路。作为13届也就是孙戎接手的第一届【果然还是避不开孙戎么喂!】实在没办法给他以什么正面评价,因为老爹和国良是朋友其实挺早就认识了夏叔叔(据说学长们也是这么叫的),一直就觉得是个特睿智而且kind(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的大叔,然后想想到他学校读书还是有点激动,嗯这算是我的利益相关了,结果我考上那个暑假,和夏叔叔吃一顿饭他告诉我:我撤了你加油,要好好学习啊少年,我把我的宝藏全部藏在balabala什么的...话说今年清明看到了这个差点吓死我纯粹插句话与正文无关对,然后孙戎就接手了然后全校大兴土木,嗯,修大门不提,首先把学校里的树全部挪一圈。你问我为什么?当然是为了美化了,校长品位多高啊,这是提升逼格懂么。你说树挪死了怎么办?挪死了就换啊,买新的啊,学校会差钱?你说这么大工程会不会有回扣?当然会有啊肯定是南门的保安收了嘛!之类高二时候一次年级大会孙戎讲话,我和两个同学在底下鼓掌叫好直接被留了下来,然后我直接和他杠上吵起来,于是被送回家。当然下午我又自己跑了回来,跑到孙戎办公室问他想怎么样(这里我不得不说现在赞最多的那个学长,你说他算儒雅完全是因为你没见过他那会儿面对我的脸)实话说他的素养实在是很有限,脾气很大涵养很差,要不是祥哥来了估计他扯我衣服的时候已经被我打了= =我还记得我和他说的两句话:麻烦你说出我犯了什么校规,说出来我马上认罚,说不出就别那么多废话了行不?一个老师别说教书育人了,就你这气度和素质,教书就算了,现在回家和老婆努力下育人说不定还有可能,我真心祝愿你还行。虽然他本来想处分我但是确实没找到校规于是给了个点名批评所以我其实和孙戎有私人恩怨别把我的看法当回事谢谢(至少我从来不说他是狗嘛挺客气了)而我怀念的,我和我的朋友们怀念的,是那个你不管有多大脑洞有多不怕死总能找到和你一样大脑洞不怕死的伙伴和你一起,而如今,却再也找不到那样敢玩会玩的人儿了对,那样敢玩的人...对,那样敢玩的人...当我们一次次把钠块丢进厕所看着火花冲起,直到一次把一个蹲坑的哥们儿吓得裤子还没提就跑了出来;当我们在模型室造出两台投石机然后跑到操场上扔砖头,那架大号的现在还在模型教室供后人瞻仰;当我们在高三别人埋头作业的晚自修跑到广播台电视台玩电脑,日日如此。我们也绝不会忘了在教室里的皮筋大战然后heng哥射中了窗口的老班,班长怎样在晚自修让我们下单然后第二天带着两百多个包子来学校,高考那几天我们怎样晚自修在教室用大屏幕玩实况足球底下一群人喝着啤酒下注是的我们是二货,可我们有一群二货,所以那是青春给你们看看当年我们班heng哥的风采至于我,几乎睡穿了高中所有主课也好,在教室里养了螳螂蜈蚣蝎子蜘蛛也好,把教室后面的房间改造成武道房也好,高三下不上课自己跑去空教室自学也好,感谢小伙伴一直在我身边,感谢所有老师对我的宽容,感谢帝中让我有了大学般的体验。上课烤香肠的珍贵史料,用的酒精烤,撒的是孜然和椒盐,顺带一提左上角是我养的蜘蛛上课烤香肠的珍贵史料,用的酒精烤,撒的是孜然和椒盐,顺带一提左上角是我养的蜘蛛还自己做过酒精喷灯目的是烤香肠更快一点...而这样的我们,在散伙饭上..................好吧我真的煽情不起来萧中真的特产二货啊(摔)有必要放点干货给高中新生只要你考试能考好上课听不听无所谓的就像我物理和生物老师从来不管我反正也没什么人考的比我好如果你想在高中做点模型或者锻炼动手能力什么的找孙 cai liang老师他真的蛮厉害的珍惜文艺节吧萧中的文艺节真的比很多大学的都要强的多高三如果你想自学除了图书馆有个更好的地方是老师办公楼三楼的教室,绝对安静宽敞视野好,通风明亮没人找,而且,有问题老师就在边上,随时解答萧中运动的氛围很不错的,放学去跑跑步,好好上体育课,以后会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的违反一次校规(对男生),绝对锻炼你的综合素质,而且是珍贵回忆别玩手机,以后有的是机会玩每个人对好高中的理解都不一样,我在这里想说的只是我的理解,至少萧中让我在该玩的年纪没有太多约束,让我可以看我想看的书找到喜欢的朋友,我可以在想起高中时有满满回忆而不是只记得我在做作业和考试总有一天我会荣耀归来,然后告诉学弟学妹们,萧中有多好谢谢你,萧中
谢 邀请。其实委座已经答得很完整了,身为同届毕业生本也没什么可以补充,但深夜受邀看到这问题若是不答,纵是想睡也睡不着的。首先,我要说明一点,君子求同存异,虽与委座是至交,但并不是孙戎一生黑,想看黑孙戎校长的还是移步他处吧。对于过去,我这个人不会有太深的留恋,至少不致于忘返,但话可以骗人,动作可以骗人,眼神可以骗人,自己心里的感觉却是骗不了人的。只要踏进萧中,胸口总会有一股热血上涌,催不得热泪盈眶,至少让我嗓门发哑。高一走进校园,在这样一所萧山第一的中学里,我一个学习天赋不高,凡是功课上课认真听了也记不进脑子,只得靠一遍一遍重复,比别人花两三倍的时间消化的人而言,实在是辛苦。印象最深的是高一物理课上完后,翻开作业本,大呼“尼玛,这货上课有讲过?”前桌同学告诉我“虽然没有直接讲,但是你XXXX再XXXX再XXXX,这个公式不就能用了吗?”我:“……………………………………”(所以本人后来选的文科)学习往事不堪回首,之后两年的学习体验总结一下就是,一本没戏了,一本没戏了,一本没戏了,一本有戏了,一本没戏了,一本没戏了,一本没戏了,一本有戏了,一本没戏了,一本有戏了,一本没戏了,一本有戏了(高考)。当然看官们会说,天赋不高学习好的人大有人在,你就是个傻逼这事儿也当事儿说,所以就是下面的重头戏了,在萧中学习究竟是怎样的体验。从头到尾闷声发大财学三年当然屌,不过萧中有形形色色的活动、社团。最官方的社团非电视台与广播台莫属,本人加入的正是广播台。作为唯一一档有营收的节目《浪漫音话》主播,我非常自豪的说这是一档收听率最高的节目,因为同学们花了一块钱点歌。每天中午饭后,下午放学之后,希望之声就在校园中响起,萧中人都知道有一种感觉叫做听到片头曲就会肚子饿。站在其他中学的角度上看,每档节目就算40分钟,一天就有80分钟啊!!可以刷多少题!!!可以背多少政史地!!!但是在萧中,大家一定尽情地乘这个空子看看报纸挥斥方遒,聊聊NBA吹吹科比麦迪(额…具体吹的谁可能不确切,这个不是我的休闲项目…)好像在我毕业第二年,《浪漫音话》这个节目就被孙戎叫停了,原因是点歌祝福内容不良吧,这么想想,其实孙戎和总菊也是有的一拼的。但是我依然感到自豪,总菊禁的必是佳作,孙戎禁《浪漫音话》实在是过奖…过奖!接下去,与我们的高中生活最密不可分的就是文艺节。想象一下,全校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在一个月中拿出几乎所有可以自由调配的课余时间进行文艺节目排练,丝毫不夸张,比起我在大学看到无数的一下午出节目、两个小时排练完毕的文艺活动强不知道多少!而我在这一个月中自然也属于不遗余力的那一个,一个月后的月考每每都是呵呵……文艺节会演期历时一周,在所有会演之前十佳主持人已经决出,将负责主持接下去的各类晚会。从周六下午高一合唱大赛高二韵律操比赛暨文艺节开幕式拉开帷幕,周六晚十佳歌手决赛,周日下午诗歌类比赛或者个人风采大赛决赛,周日晚高一文艺晚会,周一晚高二文艺晚会,周二晚高三文艺晚会,从三个年级文艺晚会中挑选出优秀节目,经过一天时间调整搬上周四晚闭幕式。另外还有书画写生大赛和摄影比赛同步进行(私自附上我高二那年的文艺节时间表,未经
主席和各位在知乎上没加过好友的同僚首肯,城哥先认个错(╯﹏╰))。其中十佳歌手和闭幕式凭票入场,记得当年有人出50块买一张票的。其实我觉得最了不起的是我们学校的电视台,大概在高三那年吧,电视台实现了为各班教室现场直播闭幕式,使用三个机位,高中生而已啊,真的非常不容易,嗯…多的还是不提了。或许我触及的这些更多的含文艺成分,那么就提提我同桌参加的天文社吧。应该萧山新建的每个高中都有天文台吧,不过萧中的天文台好像是烂的,但是萧中有天文社。嗯…我同桌也是一个非常浪(men)漫(sao)的人,哎呀感觉要被打了…每天晚自修中间下课的十五分钟,他总是会跑到一楼,和天文社的小伙伴们一起抬头望望天,(月亮在~笑~什么鬼……)然后一直看天上的星星,这是啥那是啥,哎我看到XX座的XX星了。我也跟着他看过几次,反正我是不理解有什么好看的,也看不懂,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天空真的很值得爱吧。当然这个社团不会纯粹那么水,他们每年都去天荒坪露营看星星,日全食那年还在南江公园免费为市民提供天文望远镜看日食,作为一个外人,一个大学社团人,我觉得这样的社团,很成功!这就是萧中,我想在这里,我们当年每个人都做了至少做过了一部分我们想做的事,这些事为我们的未来种下了更多的可能。或许在我们老去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高中时碌碌无为而悔恨吧,呵呵哒,说的太鸡汤了。如果真的有如果,我只想在萧中体艺馆那个舞台上再主持一次,那是我一生中最爱的舞台。=============================分=======割========线============================次日更新:其实学生会才是我在萧中倾注最多心血的地方吧。高一并不是学生会干事,高二竞选的文艺部部长,侥幸获胜。于是一个没当过干事完全不知道学生会干什么的人成为了部长orz,这也全拜民选所赐。一旦候选人上了学代会,评选的权利完全掌握在了同学们手中,如今看来干巴巴的学代会在萧中在当时,却是民主的圣地、一年一度的盛会。不是想吐槽,至少我的大学看到的学生会选举并不是每个岗位都差额选举,但萧中是。我也能以个人名义担保,第26届学生会组织的学代会选举结果公平公正、票数绝无造假。然后就是学生会每周的例会,大家都是利用午睡时间开会,即使如此也真的无法谈尽会议议题。虽然想不起来没有大事的时候在讨论什么,只知道每周都有很多事。我还记得文艺节的时候下课5分钟就能睡着,后5分钟就被主席叫起来去通知一些班级文艺节的工作。我还记得高一合唱比赛我们用错了一个伴奏带,事后和主席、信息部部长老鼠一起给他们班当面公开道歉。我还记得篮球赛赛后我们处理过的班级间矛盾。到底不是一个留恋往事的人,更多的实在不太记得起来了,学生会就写到这里。萧中除了运动会外,还有不少全民的赛事,例如篮球赛,原本还有体育节的,但是被学校要求缩减规模,只留下了篮球赛,大概是这样吧,记得体育部部长旭哥为此也挺失落的。哈哈篮球赛虽然不是我擅长的,但是想起篮球赛就会带起愉快的回忆。那是高一,我们班并不强,第一场比赛开球后,我们班的第一高度(平时就很搞笑的一个人),拿到了球就以十分优美的姿势投篮,说时迟那时快球就进了。但是!!!!那是我们自家篮框!!!!说来也奇怪,这颗球之后,我们的第一高度球球打铁,再也没有进过球,于是他场均-2分的战绩成为了我们班的佳话。(感觉我活不过今天了)有文艺有体育,当然也有科技节,我只记得水火箭了,大家那半个月里也都拿出各种非硬性自习时间完成自己的科技尝试。看着水火箭一个个喷射出去,那是我们逝去的青春啊!
谢没人邀,我不要脸的实名来答。在这个问题下面收割了很多旧友,我都点关注了你们也不表示表示。看到有回答说高中都毕业四年了,大学都要毕业了,还一副死样回答个问题没干货给母校丢脸。唔,实名声明一下,我逗比跟萧中无关 233没有干货,只讲经历,不爱看的可以点没帮助,请便。----------------------------------------------------------------------------------------------------------------------------大致情况:11年毕业,所以经历了校长的变更;天文社骨干、混过学生会、高二理转文……大学都要毕业了,现在回来怀念高中总是觉得有点怪怪的。时过境迁,萧中早已变了一番模样,而我们所回答的说是“当年在浙江省萧山中学学习是怎么样的体验”更合适了。我们的青春终有一天无处凭吊,而在此抒发的也是对当年青涩和不可一世的怀念和些许的遗憾吧。回头看,高中依然是我学生时代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我庆幸的是初入萧中时还是夏国良时期,至今我依然会认为这是一位值得称赞的校长。正是这位校长和这个学校的可爱的老师们,才让我们有机会在高中里面对着应试压力依然可以把社团搞得风声水起,可以在学生会办一些真正为同学们所喜欢的活动,也可以在这个年纪谈一场青涩的恋爱……我是不喜欢孙戎的,正如我对衡水中学那种严苛颇有微词一样。当年真有种土著对于外来统治者的悲壮之感,以至于到了大学里每每跟人说起此事都被人说是中二晚期已变癌了。也就只能笑笑了,如今想起来当年未免有些幼稚但却是真真切切成了那段时光的证据。孙戎带给了萧中很大的变化,校舍变得更豪华了,一本率也稳步上升,这个学校也开始一点点得带上了他的印记,多年之后或许也会有人如我们这样怀念夏国良校长。也或许,正是因为他夺走了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萧中,我们最珍视的“自由”被剥夺了。有机会,我还是会黑他的。当然已不如当年激烈了。-------------------------------------------------------------------------------------------------------------------------------------------萧中 夏天的味道初夏的记忆是留给小礼拜的,住校才有的福利。在渐暖的初夏,在河边晒晒太阳,看看书,发发呆,只属于那个年纪的无忧无虑,记忆就如那轻拂的柳和茂密的紫藤萝一般清爽而生机勃勃。如今的我们疲于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赚钱,都为了所谓美好前程奔波却都焦虑不安,而记忆中的高中生活竟是那样的平静而美好。离开萧中也是在夏天,彼时是没有多大的不舍的,以为终于要奔向更广阔的世界了。如今想来,大概对于自己也只能苦笑了。毕业,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好好再看一眼校园,好好跟老师道谢,好好跟同学们互道珍重~学生会 故事发生在秋季已经想不起来当初决定去竞选副主席的原因是什么了。我依然记得学代会之前朋友帮我改稿给建议,我也记得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发表竞选发言,以及最后以微弱的优势胜出。至今依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差点无法进入最后的竞选、语速慢得感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我究竟是怎样的幸运竟然得以当选。然后到了大学以后,我才明白如同萧中这样学生会通过开学代会差额选举的学校原来也并不多。学生会让我认识了非常优秀的一帮人,高中时代的学生会少些功利更多的是大家真心想去做些事情。科技节、年级晚会、十佳歌手、社团文化节,我们用我们的午休时间 (偶尔也占用自习时间)去策划组织这些活动,值得欣慰的是这些活动都成了大家高中美好的记忆。而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后台忙忙碌碌的部长干事们,不会忘了那个在活动散场后一遍遍弹着的《小小》,还有发着高烧坚持完最后一场活动后的释然与感动。舞台上的人们在闪闪发光,看台上的人们在尖声呐喊,我想那是我学生会时代最幸福的时刻。或许在学生会的一年里并不算有多成功,但是我麾下后来出了俩副主席一个秘书长大概也是无人超越了吧。天文社 初遇在冬季最初遇到天文社已是冬季了,最早认全的星座是猎户座。高中时期带给我影响最深远的大概就是天文社了,对于天文的事情已经在其他地方说了太多太多,在此不知道该如何说起了。那大概也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记忆了,有一个可以玩到一起的指导老师,有一群一起瞎玩的朋友,我记得每一个躺在星空之下的夜晚,我记得天荒坪荒地里我们大声歌唱,我记得09年日食时我们的欣喜与遗憾。对于天文的爱好一直延续到现在,它依然让我不停在遇到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的人,所以我想我一直很感激我当年不曾错过。如今的天文社与那时候比有了太多的变化,我只是希望有一天我也依然可以为它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理转文 那是在春季从理重转到文科平行班,这算是高中时候一个重大的决定了。于是高中一共经历了三个班级,也算是少有的经历了。我至今依然感激那些理解我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们,感激1118依然把我当作他们中的一员(尽管我当了理重的逃兵),还要感激1101能够可以接纳我这个插班生(幸好我也不算给大家丢脸)。这些可爱的人才更让萧中在记忆之中显得柔软而美好吧。这段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抉择是要自己做的,自己做的抉择无论如何都是不会有后悔的。-----------------------------------------------------------------------------------------------------------------------------想起来的依然都是美好,那些不愉快的早已烟消云散。今天我只是来怀念一下,那时候的高中还有那些可爱的人们的。
还记得刚进萧中校门还是06年,那年我高一,热情洋溢。稀里糊涂进了广播台,那时候负责的节目是新闻链接。新闻链接给我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每天早晨我上学路过书报亭,一定会买一份当天的报纸,然后不负责任地随便找几篇容易读又没有争议的新闻,在饥饿的早自修来回读几遍。有时忘记买报纸,就把前几天的拿出来再选一选。再接着就是满满的饥饿感,听过新闻链接的人大约都知道,新闻链接和浪漫音话是广播台唯一的两个直播节目哦!而且播出时间还是大家吃中饭的时候。我们当时是三个人,两个人一天,一周三天,所以我一周要轮到两次,那两天我真的都是没有饭吃的!所以后来我就会在开播前吃一个开杯乐,于是也就有了之后播新闻打过嗝的囧事。也就是在这一年,在广播台,我认识了至今还关系非常好的几个朋友,来燕妮,晓旭还有好多好多一起在周三下午自习课聊天的朋友们~~说来时间过的真快,那时我们几个人去3.5食堂一起吃青椒炒牛肉,炸鸡腿然后散着步拿着草莓奶茶去广播台聊天。再后来,我莫名其妙地当上了09届的台长,高二这一年,在广播台做台长大概是我人生中做过最认真的事情,乃至于到现在想起来对广播台也是满满的爱。从发放报名单到和电视台抢人,从初赛到复赛的筛选,从运动会播各个班级的来稿到每周贴在宣传栏的彩色海报和节目预告,从给大家练习主持人大赛到在台下看着他们每一个人熠熠生辉,从到熟悉的语文老师那里要稿子做新的节目艺文志到每一期以赚钱为目的的浪漫音话特别版,从每一期扉页留声的选题到前后的连贯性再到我们讨论过的作家和歌手,从我放过的每一首放过的歌到大家把我们的歌单贴到当时的百度贴吧。我记得有那么一次,放学时突然大雨倾盆,我坐在广播台控制室里慢慢切掉了前一首歌换成了苏打绿的《被雨困住的城市》,当时觉得青春真好。还有一次,放了一首tori amos的《blood roses》,当时觉得自己酷酷的。在广播台的一年,和晓旭和申哥三个人有商有量做每一件事情,想起来真的是最美好的时候。当然,也是在那一年,认识的方飞燕,后来我们变成了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说无话不谈,即便是现在嫁为人妻的她也会在见到我的第一刻给我最大的拥抱。再再后来,关于高三最深的记忆,大概是和田超一起排的话剧《活着》。那个剧本大概也是我写过的最后一篇小说,一节物理课,两节自习课,一本上海文艺的《活着》原版,就写成了一个25分钟的剧本。关于这个话剧的所有细节,在我来了美国之后的无数次跑步里,我都不断回想起来,我记得田超和我认真地讨论结尾,最后那个大家在梦里活过来的结局大概是我所有写过的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分。后来我们的节目没有拿最佳话剧奖,我和田超不服气,还去找金维娜老师理论,去找叶老师讨安慰。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全篇彩排的时候,所有人都哭到不行,记得你们每个人演戏的样子,记得你们大家借来的道具服,记得柴老师站在台下看着我们。好像那些台词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所有背后的情绪,这好像就是我对于萧中的记忆,许多细节我真的都忘了,但我每次回学校,那种年轻气盛的感觉,那种希望之声声声不息的自豪感,以及那些和同学们在一起所带来的愉悦和舒坦却会在每一次回忆每一次踏入校门的时候都重新回到每一个毛孔里。这些好像就是我对于萧中的记忆,但也好像不是。感谢广播台的你们每一个人,感谢九班的每一个好同学。
早上和班主任比谁先到教室
赢了他能开心一小会儿中午有时候能听到
下面播送一则通知
下面播送一则通知傍晚可以自习到很晚
怕的是没菜吃
不怕没人陪
知乎首答,无人邀请,先谢萧中。
无关利益,无关荣辱,只谈高中。
14级,大一狗,我眼中的萧中。
早就想找个时间写点关于萧中的东西,这次是一个挺好的契机。身在其中和跳出其中时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我现在越来越有这种感觉。文不对题,还望海涵。
谈谈校长。
看了别的几个回答,想到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专注黑校长三年。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因为我对孙戎的认识仅限于教师风采展示的那张照片和偶尔在升旗仪式上的几瞥,看起来儒雅的他哪来这么多黑点呢?学长学姐贴吧告诉我,之前的萧中可不是如今这番模样,是如何如何的…哦,原来如此,我恍然。所以一切不爽的规章制度都是他颁的,怪他咯~有段时间黑校长蔚然成风,一发不可收拾,到后来也就慢慢淡了下去。现在回过头来想,当时或许是为了更好地融入集体,亟需一个共同敌人,好让大家同仇敌忾。而又身处学校,校长就当仁不让咯。在这里我不想谈他的功与过,小P孩不懂政治。我只知道,14级貌似还是狠狠地打了那些持“萧中没落论”的人的脸。听说国良校长叼的飞起?对不起,我活在孙戎的时代。若干年后再回首,说起校长,我无论如何都会脱口而出那一句:孙戎当年…
谈谈食堂。
说多了都是泪啊。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反正那次回校吃到金灿灿的大鸡腿和红烧大排的时候我都快哭了…不吹不黑,萧中食堂搞的真心不错,尤其是你吃过外面的食堂之后。在学校里,十块钱就能吃个饱,在外面…犹记得那些年体育课下课,几个汗臭男聚在食堂谈笑风生:
“大家帮我挡挡,我脱下衣服。”
“好的!”
“快看啊,这有个裸男!”
“我擦…”
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抢鸡腿和抢大排…反正我经常只能吃到半个鸡腿和小半块大排,谁叫咱手慢…
聊的最多的还是女生。基本每个人那会儿都有个绯闻女友…还不一定要是同班,别班的也行,甚至邻班的英语老师也行…你要是没这么个小尾巴,大家都不愿和你扯!现在想来,多少爱情的萌芽就葬送在了这些谣言中…单身三年怪我咯?
谈谈老师。
班主任LY。化学老师,能歌善舞。无论怎样,班主任永远留给我最深的影响。三年来的那么多事有些已经记不清了,唯一清晰地是高考前的那一次谈心,和高考结束后她写在黑板上的解放了。可以说,若是没有碰到她,我也许就不再是现在的我了。我已经快忘了她教给我的平衡移动啥的,只记得她那次谈心时最后淡淡的那一句:王,你不止是这样,我知道的。
柳浪闻莺,久驻我心。
语文老师XGF。女神。别笑,除了她还见过别的活得这么精致的老师吗?我反正是没有,所以我觉得她配得上这个词。鄙人不才,在语文上小有成就,但她对我的教导,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还有为人处世方面的。常有人抱怨请教她问题一次就是一下午,我想,若是一下午的时间换来一句醍醐灌顶的感悟,值!大学了,再也不会有人要你自习课的时候过去分析试卷,练习作文立意了。讲了那么久作文门路,最后次的“门与路”又怎样了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个人未到,香先至的她,早就演绎了我心中对女神的定义。
文之国,徐之芳。
数学老师SJG。谢师宴上最想敬却没机会敬的老师。从小就是个数学困难户,做到难题怕得要死要死的,是他带着我慢慢戒掉一些对数学的恐惧,慢慢让数学不再拖我的后腿。三个实验班中,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算好,但他却乐观得很,“这次我们班考的还行,重点班排名第三”。如果说只看高考的结果的话,我的高中数学学习生涯是失败的。不过呢,当听到那句“我永远是你们的刚哥”时,我心中涌起了万千豪情,热血沸腾地奔赴考场,这,算不算是一种虽败犹荣呢?
传我以学,建我以刚。
英语老师WWC。一见面就叫我小西斯也是醉了。算是最能乱说话的老师了吧。自称萧山老农民,实际上懂得很多~≧?≦整个高三都一直在讲单词是怎样一种体验…?谁听谁知道…反正我是服了。看上去随随便便的样子,有些事情比谁都认真。曾经也感叹过高三英语学习是不是荒废了,但转念一想,也许是提前与大学英语学习方式接轨呢~?W Sir,全国会教书的人里你最农民,全国农民里你最会教书!
萧中英语哪家强,汪汪汪汪汪汪汪。
物理老师XHJ。最具个人魅力的老师,放在大学就是课余量一秒变负的老师。一些口癖深入人心,甚至我到了大学,微积分课老师说起“这条线比较陡峭”时还是像个傻子一样笑出声来。惊觉之后,愈发怀念。本人有幸当过他的课代表,窥见一些他的生活。爱儿子,爱听歌,备课认真的很,负责担任办公室里的逗比,羽毛球大神…谢师宴上,敬他时我红了眼,万语千言说不出,有些哽咽。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笑道:没事,去经历吧,别怕。他说我是个重感情的人,可那次寒假回校脱口而出我的名字时,我心想:老师,我们都一样。
治学如军,朴实无华。
生物老师FL。小个子大气场。最爱碎碎年,吐槽能力爆表。一下课就跑,最怕别人问问题。常夸我是个能干的男生≧?≦。最爱调戏我们班的镇班之宝。一直隐瞒自己的年龄,愁嫁ing…我常去办公室问她题,她每次虽然嫌弃,答得还是很认真的。如今提起生物,只会想到理综卷上那只苦逼的青蛙了。人这种东西其实很奇怪,有些请你务必记住的东西转身就忘记了,而有些只是惊鸿一瞥的东西怎么都忘不了。F老师,若四年过后,你还未嫁,我一定穿越拥挤的人潮……来笑你!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小方~…
那还是体育中考的时候,我拿了29.5,平时练习都是能拿满分30的。回到家,笑着喝完爸妈特地为我补身子的甲鱼汤,回到自己房间哭了很久:万一就差了这半分上不了萧中怎么办?那时候只是为了考萧中而考萧中,转眼间高考都结束了,回首来时路的每一步,还是很值得的。我觉得自己大学四年后再也写不出这样的文了,毕竟到现在,我连所有任课老师的名字都还没记住。高中时想,最烦的就是学习了,现在却觉得,能一门心思地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呵!
我一直认为怀念不是一件什么可耻的事情。人这一生确实要向前看,向前进,不过,回过头看去,有那么一所学校,那么一群同学,一直陪你走过最好的那一段年华,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2015,我在成都,想念帝中。
今生无悔帝中人。
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我认为学校不过是一具用来压制一些年轻人青春躁动的枷锁,而我并不躁动却陪了他们3年。兴许是有些冷血,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看着各位写的那些感动,希望你们真的能以心交心做一辈子的朋友吧。对了,无意中看见我妹妹的回复,想起那年是我劝她让她来萧中,其实也是无意之举,我就匿了。至于孙戎,我想说的是,不了解就不要妄加评论。萧中如果让你骄傲,那么你就拿出你骄傲的样子做个骄傲的人,做个明事理的人。很多人只不过是在那里瞎起哄罢了。第一那个答案说的大禹治水的,我想到的是人言可畏,流言如潮水。暂且不说孙戎的政策怎么样,但是夏国良是夏国良,孙戎是孙戎,他有他的风格。反抗觉的很过瘾吗,在压力那么大的时候,确实。你可以反抗,但是在做这些前请仔细想想为什么,你真的了解清楚所有了吗,这真的是你自己的想法吗?还是一时情绪使然,压抑太久的爆发亦或是叛逆精神?座谈会?真有意思。
前几天在大学学校电梯里听到一个女生在跟另一个讲:“萧山中学是萧中,是最好的,然后有二三五中……”。我笑了一下,是我们的帝中哎。走出去不是管母校叫萧中,而是带有直接不掩饰骄傲色彩的“帝中”。初中里被老师骗说萧中都不管的作业也没有的。就像高中被骗大学里天天窝寝室看电影。帝中何以让人怀想。不是书呆子而是高智商鬼马人才奇葩聚集地。玩起来比谁都疯,二起来比谁都傻。但又是大帝国最美好的一群孩子。长大以后看了多少场文艺晚会多少场都比不过那几年的文艺节闭幕式。文学,化学,科技与艺术结合的节目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长大以后看过多少次运动会奥运会多少次都比不上那几年为了为数不多的进场名额使出浑身解数的日子。操场上撒下汗水的少年你再也找不到。长大以后有了生活费有了工资却没多少兴趣再去买那一本本曾经为了抢它甚至可以不吃午饭冲去小店的《行周末》《伊周》《easy》《上海壹周》。做填字游戏遇到障碍时下意识回过头已经没有人会回答你。长大以后再提起“狗戎”这个名字不再是咬牙切齿而是淡淡的回忆特有的那种心酸感。长大以后偶尔想起在图书馆一群人猥琐过的那本《销魂少侠》,身边已经没有人能和你一起猥琐了。昨天晚上第一次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去翻了一直带在身边的日记本。是这样一个故事。高三那年文艺晚会,新官上任的文艺委员排的节目临时流产,我们要想法子在第二天下午的初审中混过去。那时候不都有小团体吗,A说,不然我们几个上去吧。B反对,这是全班同学的最后一场文艺晚会了。最后一场。最终的节目是怎样呢。班长和文艺委员两人被我的朋友们围坐在台上吹口琴。上课铃响了(别问我哪来的上课铃我们广播台有人),全班同学从舞台两侧鱼贯而入以合唱姿态站好。上课啦,干嘛,做听力啊,熟悉的auld lang syne,友谊地久天长。竟然当场表演起了做听力。下课了,high起来了,我和我的朋友们跳了那支以欢快二逼出名的仅仅排练了四个中午的bar bar bar。又上课了。这节课,我们说出了梦想,放飞了纸飞机。我记得第二天美丽的英语课上老师打趣到她捡到了一只“么么哒号”。嗯,亲爱的你,么么哒。至少没有留下遗憾不是吗。帝中给你最大的收获不是你的现在未来,而是你拥有过的曾经和曾经里刻下痕迹的那些人。嗯。致美丽的你。
以前听到希望之声流的是口水,现在听到流的是泪水。
青蛙-华时期
2010年毕业,好想念高一教我们数学的王德明老师!“数学是好玩的!”不知有多少人听过他这句话呢~~——————分割线——————我就回答了一句话居然收了好几条评论吓得我打字都加粗了!我本来只是被一句“给我阿祥一个面子”给吸引进来的……没想到这个问题现在成了萧中人的聚集地……我最喜欢的还是王德明老师啦!高一第一节数学课他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短袖进来,很短的头发低沉的声音,让人感觉是刚刚捡垃圾回来一样。但是这个像是捡垃圾一样的人开口就讲了Hilbert的二十三个数学问题!跟我们细细阐述了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清楚的、数学是好玩的!一节课后我就深深跪倒,觉得这大概就是大隐隐于萧中吧!学校一霸高建祥祥哥,数学新秀翁利帅翁叉,物理老顽童金和平,两位语文大大吴家旺和王晓鹏,打扮超潮的唐菲菲……在实验室里发呆的时候看到这个问题思绪忽然回到了五六年前的场景,真特么单纯,再低头看看自己的实验,这大概就是人生吧……
虽然没有被邀请还是厚着脸皮来回答了。利益相关:天文爱好者,天文协会会员,萧山中学吧前前前前吧主和目前票数最多的委座大人一样,本人也是11年毕业的萧中生,同样经历了萧中由夏国良时代到孙戎时代的过度。算是萧中时代变迁的一个见证者。同时,我也承认文笔和委座大文豪没得比,只是作为萧中吧曾经的吧主(没错我就是在炫耀你打我啊),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想说点什么。先来说说目前的状态吧:躺在床上,一只手摸着下巴,另一只手拿着不大的爪机疯狂码字,属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状态,如果有什么语法的硬伤请大家原谅,或者我明天到了公司用电脑再检查一遍啥的。好了,下面开始正文。(啰嗦了半天才开始正文我也是呵呵)题主的问题是“在浙江省萧山中学学习是怎样一种体验”,所以从题目来看,我所需要回答的应该也就是和学习相关的方面就可以了。但我相信题主的本意并不仅仅想看到有关学习的内容,所以我擅自将题目改成“在浙江省萧山中学上高中是怎样一种体验”(不要问我高中是谁),本篇回答也不仅仅围绕学习,而是包含了各种琐碎的小事。(咦?好像还没有到正文的样子么…)学习篇:还是先从学习开始说起吧,毕竟这是作为一个高中生的主业。在萧中学习其实就一个字,爽。没错,你没有看错,是真的爽。我初中也算得上半个学霸吧,在刚刚进入萧中的时候是在重点班(后来因为高一成绩实在有点拿不出手在高二分班的时候被踢出去了,捂脸),其实在高一的时候重点班和平行班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上一样的课,考一样的试,吐一样的槽。不过每次考试的时候还是比较有压力,毕竟作为一个重点班平均分比平行班要低总是在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不过对于我这种常年班级垫底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压力,照样在回家之后打开电脑开始玩游戏,作业什么的第二天早点到学校参考一下就完事儿了(简直佩服那时候能够五六点钟爬起来上学的自己)。老师也找我谈过几次话,但并不会强制性要求你需要怎么做,所以还是比较自由。高二分班的时候选了从成绩上来说相对弱势的文科(主要是对物理实在缺乏兴趣),然后妥妥儿的被踢出了重点班。那时候的自己也曾经消沉过一段时间(这里要感谢我高三时候的流氓班主任黄文军,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好老师),然后慢慢的开始调整自己。萧中的老师有一点非常好,他们一般不会来强迫你,而是在细节上一点点帮助你,用各种方式开讲述那些比较枯燥的知识点,培养你主动去学习的兴趣。之后,高三的学习任务虽然紧张,但在学习之余我们还是过的非常充实,至少在课外活动上一点都不比高一高二的时候少。那时候孙戎已经上位,不过对高三并没有非常大的干扰,至少对通校生来说是这样。总的来说,在萧中学习的三年,整个过程还是相对轻松的,至少我并没有体会到之前以为的看书看到昏天黑地夜不能寐挑灯夜读,甚至比初中的时候还要轻松一点。生活篇:首先声明,我在萧中的三年一直是通校生,并没有住校,所以这里的生活篇仅仅是作为一个通校生在萧中三年的体验,有不全面的地方请大家谅解。说一下我家的情况,爸妈都是公交公司的普通职工,有的时候我六点钟起床的时候他们老早去上班了,有时候我晚自修结束到家十点多他们还没有回家,所以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我一个人搞定的(这么想想感觉自己有点苦)。而我家到萧中需要骑二十到二十五分钟自行车,夏天无所谓,冬天一般就坐公交车了。所以,我在周一到周五一般都需要在五点半左右起床,才能在自己做早餐的情况下按时到学校。简直想给坚持了三年的自己点个赞。中饭就在学校食堂,我到现在还在怀念原来二食堂(就是现在教师食堂的位置)的炸鸡腿和水波蛋,简直就是最爱。在萧中食堂,如果不想到了之后排队十分钟以上,那么在听到下课铃的一瞬间就必须冲出教室,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食堂,中途会经过三块鬼畜的笃行神石,在萧中呆过的应该都知道。(此处应该有希望之声)以至于高一时候我们班里几个那天都冲在最前面的同学都有一个带‘狗’字的外号(请叫我疯狗谢谢大家)。当然,如果不想排队还有第二种方式,那就是在教室里自习十五分钟,再慢慢走到食堂,不过这时候还有多少饭菜就不一定了。这个问题到了高三才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高三不用做上午的眼保健操所以比高一高二早下课五分钟)。晚饭和中饭大同小异,这里也就不再赘述,直接来讲讲晚自习。晚自习总时长三小时左右,中间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基本上,在休息时间之前大家都在完成当天布置的作业,之后就干什么的都有了。所以你会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看到被暂时收缴的三国杀,小说,手机吧啦吧啦等等等等。而在中间休息的二十分钟,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下楼散步,基本上时间刚好够一边聊天一边逛校园一圈(我才不会告诉你基本都是一对一对的呢),对于这种情况老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青春期老师也能够理解,只要不越界就好。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吧,明天要早起赶地铁上班。接下来应该还有两三块内容,让我明天再来补充好了。第一次再知乎写这么长的回答还是有点累,毕竟爪机党。先匿了——————————————————华丽丽的分割线——————————————————恩,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七点多起床上班在路上被风吹成了傻逼进了地铁出来就变成了二次元人物简直呵呵呵呵呵)课外活动篇:说起课外活动,让我来按照学校的重要活动时间来逐个梳理吧。从九月份开始,学校的重要活动基本处于平均一个月一次的状态,九月份应该有一个社团的招人,现在的社团如何招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们那时候是在沉降式广场(致远广场)摆摊= =|||,没错就是摆摊,每个社团两三张桌子,上面放着大量的报名表,然后就是各种初试面试,等通过了之后,等待你的就是三年的丰富社团活动和一大批好基友。萧中有四大神秘组织:学生会、广播台、电视台和天文协会(作为曾经的天文协会一员表示不服,神秘个鬼啊)。学生会的换届选举我记得是在九月底(这里可以向求证,或者城哥你自己在评论你跟我说),有幸在高三的时候到场围观了一次(因为是在晚上,所以基本上参加的以住校生和学生会为主)。至于广播台,作为我们那一代人,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听到希望之声的开场音乐会饿,第二个想到的是浪漫淫话,啊不对,应该是浪漫音话,没错,主持就是。不过听说浪漫音话这个栏目已经被取消了,对学弟学妹们表示同情。第三个可能作为住校生会比较熟悉,就是早上起床时候的取消晨跑通知。然后是电视台,其实我接触的并没有那么多,只是在每次学校的重大活动里会突然出现,然后在平日里突然消失,典型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然后就是天文协会了,然后就是天文协会了,然后就是天文协会了,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好了领导到岗了我还是决定先匿。挥爪。——————————————————第三次补充————————————————————好了午休时间让我们继续前面的话题。关于天文社,其实我并不是高一的时候就进去的。我进入天文协会的契机是09年时候的日全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那时的盛况。因为高一时候的好朋友在天文协会,然后协会在日全食那天要在萧山南江公园、学校和人民广场进行一些简单地观测活动,并提供现在看来有些简陋的设备供市民观测这一天文现象,我也就被拉去做了苦力(好吧我承认我是厚着脸皮要去的)。附上几张日全食时候的照片。(发现部分同学侧面入镜,大家就当不知道就好,另外,请不要吐槽当时的摄影技术。)在日全食活动之后的学期,我托关系(没错就是托关系,有本事你打我啊)进了天文协会,也算是本身对天文有着不错的爱好。然后就开始了跟着天文协会那群狗到处疯的日子,什么七夕路边天文啊、与萧五中天文协会的交流啊(然后发现五中真有钱)、校科技周啊之类的也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活动应该也就是那时候平均每年一次的天荒坪观星。哪怕是现在,我们有时候能够找到人还是会去一趟天荒坪,可能不会像那时候整晚通宵,也不会想睡觉了就开始大声唱歌,但人依旧是那一群人,星空依旧是那一片星空。照例附一些照片:这几张都是五年前第一次去天荒坪的时候所留,部分社员出镜求轻拍。PS:强烈推荐天文农家乐的炒鸡蛋和炸土豆片,味道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再来几张近期的:依旧是天荒坪,没错我们进阶了!!(觉得自己打码技术一流)依旧是天荒坪,没错我们进阶了!!(觉得自己打码技术一流)依旧是一流的打码技术,这个应该是12年七夕的路边天文。依旧是一流的打码技术,这个应该是12年七夕的路边天文。月亮与天蝎座。这两张应该是在天荒坪拍的。毕竟年轻。月亮与天蝎座。这两张应该是在天荒坪拍的。毕竟年轻。在天文社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估计我在萧中的三年天文社经历了五任社长也是传奇,有两任都是因为在学生会有了职务所以辞去了社长职务。让我来 没错就是这俩货。。那时候的天文协会还有一个基本每天晚上都会有的活动。前面生活篇中提到过,晚自修中间有一段相对比较长的休息时间,那时候,遍布在全校各地的恋天众都会聚集在学校致远广场,天气好的时候会认星玩(现在都不认识多少了也是荒废了蛮久),天气不好也会一起坐下来聊聊天,讲讲这一天发生的趣事,在孙戎上位以后顺便吐吐槽,缅怀一下已经升迁离我们远去的夏国良。可能看着会觉得无聊,但对于那时的我们,这是很多人一整天都期待着的时光。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讲课外活动(好像讲天文协会的有点多哦= =|||)学代会之后,放完国庆长假,萧中就要迎来运动会了,才不会告诉你我的春秋季的校服在高一运动会的时候就丢了。关于运动会,咳咳,我好像并不是很擅长运动,所以基本没参加什么项目,只在高三的时候准备挑战一下自己参加了一个3000米。啥?得了什么名次?你不问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好朋友!我只能告诉你我在运动会那天第一次跑完了3000米= =|||好了,接下来就是每学年第一个学期的重点项目——文艺节。文艺节历时一周,具体的时间安排请移步@的回答,这里不再重复,只谈谈作为一个普通的参与者与观众对这个活动的看法。文艺节是一个由学生会负责的项目,文艺节是一个由学生会负责的项目,文艺节是一个由学生会负责的项目,重要的事情再次说三遍。没错,这个活动从策划到具体时间安排到邀请评委到现场调控一直到闭幕式结束,都是由学生会来运作的。一般来说,文艺节的时间都在十月末或者十一月初,而节目的排练一般从十月初就开始了(比起大学那些什么晚会三天搞定一切简直不要太认真),最精彩的一般是十佳歌手和闭幕式,有时候真是一票难求。这个时候学校电视台就会出现,把从开幕式到闭幕式的所有节目录制下来制作好刻成碟,大赚一笔之后继续大隐隐于市。我这么说是不是会被打@。不过我到现在还保留着两届文艺节的碟(有一年拍下来了但是没有做好像),前段时间搬家还翻到了,顺便把碟里的内容拷贝到了硬盘。文艺节结束之后,这一个学期就没有什么大型的活动了,第二个学期还有一个科技节,我现在能回忆起来的也就水火箭和高空扔鸡蛋,其他的也已经忘记的差不多,这里也就不再多说了。这一次补充暂时先到这里。来个预告吧,后面会写写自己经历过的,让我印象深刻的老师。暂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姓名的问题,可能就直接以姓氏和教的学科来命名,比如说黄地理、沈数学、涂物理、汪英语等等等等。。。
:萧中的你明天你是否回想起一食堂的炸鸡腿明天你是否还惦记小店里的手抓饼同学们都已记不清光荣榜上面的你我也是偶翻同学录才想起萧中的你谁看了科学馆的婴儿谁去了致远广场谁喂了国良湖里的鱼谁走到操场散步你从前总是很路痴不会去西伯利亚你也曾无意中说起想进入游泳池里那时候还没有月考日子总过的太慢你总说高考遥遥无期转眼就已被录取谁去了河边小路散心谁总爱玩阿鲁巴谁去了新图书馆借书谁忘记把它还掉宿管大妈总很苛刻总会说地不干净每次去找她说清楚总会被一顿数落谁吃了食堂的盖浇饭谁买了动周大网谁去小店里蹭WIFI谁偷偷带了手机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也将有我生活我也会打开同学录回忆起萧中的你谁排了三食堂的炒面谁抢到番茄炒蛋谁把你的头发扎起只为了应付检查啦 啦 啦离开萧中快三年…仅以一年多前写的玩意儿怀念永远的萧中~看前面都写孙戎我也插一句,身为萧中吧第一大水B(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了好久都是只签到)外加孙戎吧吧主,至今依然恨孙戎,至今依然不后悔当年普天盖地地黑孙戎,事实上我并不觉得喷他就是黑,做的不对被喷那不叫黑,不要问我为毛恨他我怕我能扯一下午列个十大状,就说几个简单的,12届高考萎了以后每年都有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去向(我称它为光荣榜)12年没有,金榜题名的机会人这一辈子也就那几次吧好不容易有一次就尼玛被扼杀,注意是只有12年木有,之前之后都有,赤果果的歧视,一个人考差怪我咯,一届人集体考差怪我们咯?不怪我们你这么搞干嘛佬
那时候的日本晚樱还没被砍,那时候的校服还不强迫穿,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月考。那时候的日子,现在想来都是爱。
别说想念我 我会受不了 这样其实 看到评论里很多熟面孔还是感动不是吗
就好像还是在当年的食堂吃着盖浇饭鸭锁骨炸鸡腿豇豆抬头就能和你们打招呼说八卦一样,就好像走上楼梯走下楼梯还会遇见你,就好像还会被后门走进来的佳波下一大跳,会在教室里看着窗外的龙虾店发呆,会坐在桌子上干不知所起的晚读。就好像我坐在早自习教室突然闯进一个陌生人我仍会下意识藏好手机,然后发现身边的已不是你们经历过人生中最好的三年 没有之一
哇卡卡,居然能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献出知乎第一答!大二狗一枚。首先看到大家都在骂X戎,其实X戎刚来萧中的的时候我骂的可起劲了。但是在我眼中,X戎即使算不上一个好校长,但至少也不是一个坏校长,萧中高考成绩下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是,大势所趋,现在江东又被割让出去,改变不了。作为一个校长,任内至少学校有了许多新的楼房(和大学校长似乎有些类似:-D),高三寝室楼洗上了热水澡,有了人大直通车和北大校长实名推荐(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他争取来的……)也算尽了一点本分。至于自由不自由的问题,在高中讨论这些也没什么意义,大环境下一个校长改变的不会太多,有没有月考也无所谓,到了高三自己都会逼着自己去考试。对他最大的一点不爽就是在他任内社团活动严重缩水。当然,强制穿校服,也没什么必要。言归正传。萧山中学作为萧山地区最好的高中,在我初中时幼小的心灵基本是神话般的存在,招生宣传手册上的萧中学长学姐对我来说基本是神一样的存在,在我心中他们应该谈吐风雅,和蔼可亲,成绩傲人,多才多艺……以至于当我报到时看到那破破的一食堂时,都会产生一种无数学霸曾出没于此的沧桑感。但就实际就读体验来说,萧中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萧中没素质的人是我求学生涯中见过最多的(也可能是我变苛刻了)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如大学教授般博闻强识。学渣照样很多,且有扎堆密集分布趋势。作息时间实在是有些紧张,以至于刚读高一时贴过大字报。校史上也没有牛逼哄哄的人物。客观地来说,它就是一所普通的重高而已。不过萧中让人骄傲的是——食堂座位很多,虽然要排队,但是无论你什么时候去都能找到座位。你要是没觉得我可以12点带你去农园(*^__^*) ——寝室虽然没电没WIFI,还要搞卫生,但是它大啊!——食物链顶端的学霸竞争现象。恩恩,是的,学霸们真的学霸,学霸到让你怕。——学生的精英意识,这种萧山最优秀学生的与生俱来的自豪感,使得萧中人到了大学都会对自己有着高要求,成为各自大学中的姣姣者(以及我不是)当我进入大学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XXX你为何这么吊!XXX你这不是装比吗!卧槽,以前没看出来啊!以及——妹子不错,颜值高,又萌,讲话声音又温柔,我高中怎么不去追几个呢。又及——高一高二教学楼西边和南边风景不错,高一尝于五楼厕所观景有感,题诗一首。当年也是个趴着栏杆发呆的忧郁男子啊!AND萧中最重要的是它是我呆过三年的母校,仅此而已。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萧中的每个星期五下午放学和弦弦奔去打球,打到人都快走光了就和弦弦单挑,单挑累了就躺在地上看风吹着篮球场边上的一排松树呼呼地动。待天快暗时出北门,在王婆买杯可乐,登上713回家。
帝中世界第一,不服不辩
每次听到希望之声就会饿的体验。每次说起食堂都一定要吃炸鸡腿的体验。每次走到小店看到一整排饮料进口不进口的种类太多挑不过来的体验。每次路过报刊亭都要看一看有没有新的easy红秀电脑报的体验。有喜欢的人有可以聊天的人有值得尊敬老师的体验。每次在大学里觉得无聊孤独就想你想到( ?▽` )? 的体验。
噢就是每每都有冲动想着以后老公要嫁像夏国良 李金兴老师这一类型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