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语学习Secţiunea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亚马逊意外错误报歉,由于程序执行时,遇到意外错误,您刚刚操作没有执行成功,请稍后重试。或将此错误报告给我们的客服中心:推荐您,确认您的操作无误后,再继续其他操作。您可以通过亚马逊,获得更多的帮助。罗马尼亚 - 搜狗百科
声明:搜狗百科免费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编辑,坚决打击恶意篡改、冒充官方收费代编等违规行为。
罗马尼亚(Romania),东欧国家(有时也被划分在南欧的范围内)。罗马尼亚西边分别与匈牙利与塞尔维亚接壤,南边与保加利亚,北边与东北则是乌克兰与摩尔多瓦接壤。罗马尼亚有一小段位于黑海边的海岸线,和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之间主要是以多瑙河为界,是东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欧洲排名第十二。首都是该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罗马尼亚经济成长速度非常快,成长率位列欧盟之首,被称为“虎”,整体情况在欧盟的成员国中位列中上等。但是近来受到影响,罗马尼亚经济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日,罗马尼亚放宽对中国的发放政策。
UTC+2(:UTC+3)
《醒来吧,罗马尼亚人》
82.3人/平方公里(2013年)
罗马尼亚人
8,905美元(2013年)
国际域名缩写
罗马尼亚国家银行
21,296,000(2013年)
238,391平方公里
总统,总理
1896.48亿美元(2013年)
国际电话区号
罗马尼亚列伊
237500平方公里
罗马尼亚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蓝、黄、红三色。蓝色象征蓝天,黄色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象征人民的勇敢和。在民族色彩上,蓝色象征、黄色象征,红色象征摩尔多瓦。日启用。 与乍得国旗完全相同。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对完全相同的国旗。
为盾徽。蓝色大盾面上有一只红嘴红爪的金鹰,鹰嘴啄着一个十字架,两爪分别握着一把银剑和银色权杖。鹰胸前有一面小盾,盾面分五部分:左上角为蓝地上一只金鹰,鹰头两侧为金色的太阳和月亮,这个图案是罗马尼亚公国国徽;右上角为红地上灰色的公牛头,牛角之间是一颗金色,牛头两侧为银色玫瑰花和月牙,这是摩尔多瓦公国的国徽图案;左下角为红地上金色双孔桥和前爪紧握银色大刀的金狮,此为巴纳特及奥尔泰尼亚的国徽;右下角的图案被一红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蓝地上一只金嘴灰鹰和金色太阳及银色月亮,下半部为金地上七个红色,这是特兰西瓦尼亚、马拉穆列什及克里沙纳的国徽;下方的楔形部分为蓝地上两条尾部朝上的金色海豚,象征黑海地区。整个国徽图案是主权独立、统一、不可分割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象征。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国花-- ,蔷薇,芳香浓郁,花朵有着妖媚的红色和苍凉的白色,枝上有刺,秋果红艳。蔷薇和月季、玫瑰并称为蔷薇三姐妹,花姿秀丽典雅,花香沁人心脾,迷醉了无数的爱花之人。白蔷薇象征着幸福、纯洁、真诚,被喜爱花卉的罗马尼亚人所钟情,他们将白蔷薇作为自己民族热情、纯洁、真挚、高贵、朴素和丰收的象征,每年收获的季节,罗马尼亚的人民都会举国欢庆,那时的罗马尼亚会出现歌舞升平的盛况,年轻美丽的罗马尼亚姑娘们都会纷纷戴上白蔷薇的花环,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12月1日(1918年):10月25日
《醒来吧,罗马尼亚人》
1900万。罗马尼亚族占89.5%,匈牙利族占6.6%,罗姆族(即)占2.5%,德意志族和乌克兰族各占0.3%,其余民族为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鞑靼等,占0.8%。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55.2%,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为44.8%。官方语言为,主要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要宗教有(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86.7%)、(4.7%)、新教(3.2%)。
(Bucharest),人口193万(2006年1月)。首都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人的祖先为人。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首都和全国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宛若青翠的玉带从西北穿过市区,把市区分为几乎相等的两半,城内河段长24公里。与登博维察河相平行的12个湖泊一一相连,宛如一串珍珠,其中有9个湖泊分布在城市北部。城市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3℃。当地水源丰富,土壤气候条件适宜,植物茂盛,以绿地多而广著称。全市面积(包括郊区)605平方公里,布加勒斯特在罗马尼亚语中音为“布库尔什蒂”,意为“欢乐之城”(“布库尔”是欢乐的意思)。相传在十三世纪,有一个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边远山区赶着羊群来到登博维察河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因而定居下来。此后,来此定居的人逐渐增多,商业贸易也日益兴隆,这块定居地逐渐发展成为城镇。如今,在登博维查河畔还兀立着一座以牧羊人名字命名的蘑菇形塔顶的小教堂。 “布加勒斯特”一名于1459年首见记载。20世纪,当地考古发现有旧石器、青铜器时代和中世纪早期的文物。1459年它成为要塞。1574年已发展成为拥有40座教堂、修道院和大批楼房的城市。1659年成为公国的首府。1859年,瓦拉几亚和两公国合并建立国家──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于1862年起成为罗马尼亚首都。1878年罗马尼亚独立后,首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后,布加勒斯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1921年,在首都正式成立。日,在罗共领导下,罗马尼亚人民在布加勒斯特打响了反抗德国法西斯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此后,这一天成为罗马尼亚的解放日。期间,布加勒斯特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城市进行了重建,面貌焕然一新。1948年实施土地后,城建规模壮大,但建筑式样单一。 吉普赛人结婚典礼整座城市掩映在、垂柳、之中,到处绿草如茵。玫瑰花、组成的花坛,色彩鲜艳,比比皆是。登博维察河左岸的老城区是市区的主要部分,这里的、统一广场及胜利大街、伯尔切斯库大街和马格鲁等大街是全市最繁华的地区。城市四有新住宅区。布加勒斯特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南郊是贝尔工业基地,北郊是电子工业集中地。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化学、冶金、纺织和服装、食品加工等。 市内公园和街心花园的总面积达3500公顷。著名的公园包括:有100多年历史、环湖建立的齐什米吉乌公园,有安放着已故国家领导人陵墓的自由公园,有引种世界各地名花异草的植物园和等。在坐落于湖滨地带的文化休憩公园里,有罗马尼亚和外国的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的胸像,还设有、运动场和儿童乐园等。  市内建有6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以格·格奥尔基综合(1819年)和(1864年)最为重要。其他文化设施包括科学院图书馆、国家中央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布加勒斯特城市、国家艺术博物馆、村庄博物馆以及国家剧院和国家歌剧舞剧院等19座剧场,城市每三年举办一届“国际音乐节”。市内有一座消防博物馆,由堡垒式的6层火警改建而成,别具风姿。市内最大的体育场“八月二十三日”体育场可容纳10万人。 布加勒斯特有多处名胜古迹。 罗马尼亚大国民议会宫坐落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山坡上,十九世纪这里曾是“公众议会”会址。在通往文化休憩公园的广场上,竖立着古老的凯旋门,它由著名建筑师彼特·安东尼斯库建造。罗马尼亚雅典厅建于19世纪80年代,著名音乐家1898年首次在这里指挥乐队演奏,后来它成为国家“乔治·埃内斯库”和世界知名乐队的演出剧场。
罗马尼亚是,没有国教。多数人信奉罗马尼亚东正教,少数人信奉罗马天主教和新教。罗马尼亚有一部分,是与克里米亚鞑靼人(因那海的封地在多瑙河下游)。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的祖先为达契亚人,后同罗马人结合成今民族。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并先后组成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三个政治结构。14世纪时建立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封建公国。16世纪后成为的。1859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合并为一个国家,称罗马尼亚,附属于奥斯曼帝国。日,罗马尼亚宣布独立。1878年南地区隶属俄罗斯。1881年罗马尼亚改称罗马尼亚王国,1918年1月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宣布独立,同年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布科维纳、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分别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至此,罗马尼亚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政权参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苏联红军进入罗马尼亚,同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罗马尼亚转而加入了反德国法西斯战争。日成立。日宣告成立。1965年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日,政权被推翻,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了国家一切权力,28日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独立100周年纪念邮票(中国)1989 年12 月25日在处决了齐奥塞斯库夫妇后,罗马尼亚立即宣布废除死刑。罗马尼亚是欧洲前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也曾经是前成员国之一。罗马尼亚统一指1859 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的统一和1918年特兰西瓦尼亚和罗马尼亚的统一。历史上,罗马尼亚长期分为 3个公国: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从15世纪中叶后,为奥斯曼帝国辖下的自治公国。特兰西瓦尼亚则长期处于匈牙利和奥地利统治之下。19世纪上半叶,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公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公国之间的贸易大量增加。1848年,两公国爆发了民族民主革命。1856年,沙俄在中败北,(《《巴黎和约》(1856)》)取消了沙俄对罗马尼亚的“保护”,代之以欧洲七强(法、英、奥、俄、土、普、撒丁)的共同“保护”,消除了俄国对两公国的长期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耳其的权力。1856年的(《《巴黎和约》(1856)》)允许两公国各自选举本国议会,由议会主持产生选民大会以选举未来的君主。1859年春,A.I.库扎上校当选为摩尔多瓦大公和瓦拉几亚大公。从而,实现了两公国的统一。同年4月13日及9月6日,参加的法、俄、英、普、撒丁和奥、土等国的代表分别正式承认库扎的当选。1862年1月,实现了两公国宪法和行政管理的统一,国家定名为罗马尼亚,在承认土耳其宗主权的前提下,实行自治,首都布加勒斯特。1877年,罗马尼亚趁俄土战争之机宣布独立。1881年5月,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等地的民族党联合为罗马尼亚民族党,领导特兰西瓦尼亚的民族解放斗争。1892年,特兰西瓦尼亚向内阁递交“”,揭露残酷的民族压迫并提出民族民主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日,特兰西瓦尼亚各地区的罗马尼亚人代表和群众10万多人在阿尔巴尤利亚举行民族大会,一致通过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联合的决议。12月24日,罗马尼亚国王颁布了关于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合并的敕令,罗马尼亚的统一最后完成。
罗马尼亚 Bran (吸血鬼)城堡面积为23.75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欧东北部。北和东北与乌克兰、摩尔多瓦接壤,西北与匈牙利为邻,西南与塞尔维亚相界,南依保加利亚,东南临黑海。海岸线长245公里。地形奇特多样,境内平原、山地、丘陵各占约1/3的国土面积。以半环形盘踞中部,山脉以西为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以东为摩尔多瓦丘陵,以南为,东南为多布罗加丘陵。大陆性气候,夏季暖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600-800毫米,东南部在500毫米以下。河流属多瑙河水系,多瑙河下游1,075公里沿南部转而流经东南部,为重要的通航河道,峡谷区水力丰富,有芦苇丛生的广阔三角洲。森林面积约占领土的27%。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较丰富,还有煤、铁、铝土、金、铜、锌、铀、盐矿等。蓝色多瑙河、雄奇的和绚丽多姿的黑海是罗马尼亚的三大国宝。多瑙河流经罗境内1075公里,其国土上蜿蜒流淌的大小数百条河川,多与多瑙河汇流,形成“百川汇多瑙”的水系。多瑙河不仅灌溉着两岸肥田沃野,也为罗的电力和渔业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罗马尼亚脊梁之称的喀尔巴阡山,绵亘在罗40%的国土上。这里幽林茂密,是“绿金”宝库,地下蕴藏有煤、铁和黄金等矿产。黑海在罗马尼亚东侧,景色秀媚的黑海海滩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是黑海海滨城市和港口,是罗通往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和全国中心之一,素有“黑海明珠”之称。罗超过一半的进出口货物通过此港口。
罗马尼亚41县全国分为41个县和1个直辖市(首都),县下设市、镇、乡。各县名称如下:、、阿杰什、巴克乌、比、比斯特里察·诺色乌德、博托沙尼、、布勒伊拉、布泽乌、卡拉什·塞维林、克勒拉希、克鲁日、康斯坦察、科瓦斯纳、登博维察、多尔日、加拉茨、朱尔朱、戈尔日、哈尔、洪尼多阿拉、雅洛米察、雅西、伊尔福夫、马拉穆列什、梅赫丁茨、穆列什、尼亚姆茨、、普拉霍瓦、萨图·马雷、色拉日、锡比乌、苏恰瓦、特列奥尔曼、蒂米什、图尔恰、瓦斯鲁伊、维尔恰、弗朗恰。   
1989年12月底,政权被推翻,罗共停止活动。12月22日成立救国阵线委员会和临时政府。救阵首任主席代表救阵宣布10点纲领,纲领主张建立、自由选举、制订新宪法,立法、行政和司法;取消中央集权经济制。日,救阵同全国30个政党决定成立全国联盟临时委员会,扬·伊利埃斯库任主席,6日,救国阵线获批准成为政党。同年5月罗举行大选,救阵候选人扬·伊利埃斯库当选总统。日以后实行多党制。
日,罗议会批准新宪法,12月8日予以通过。罗宪法规定:罗马尼亚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民族国家;政体为共和制。2003年10月,罗修改宪法,进一步确立政治多元化、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明确规定保障和保护私有财产;允许少数民族在地方行政及中使用本民族语言;为贫困家庭子女和孤儿提供助学金;保障男女平等;取消义务兵役制;增补罗加入欧盟、北约的相关条款,规定罗公民同欧盟公民依法享有同等权力和义务,允许欧盟公民在罗购买土地和拥有。
议会是罗人民最高代表机构和唯一的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组成。任期4年。本届议会于2012年12月普选产生,共有588名议员,其中参议员176人,412人。
特拉扬·伯塞斯库日以后实行。主要政党有:(1)(Partidul Social Democrat):前身为成立于1989年12月的救国阵线,主要由原罗共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1992年3月救阵分裂,其中左翼力量于同年4月成立民主救国阵线,1993年7月改称罗马尼亚党。2001年6月,该党与非议会政党社会民主党合并,改用现名。该党为中左翼政党,其基本价值准则是自由、和正义、团结、责任和管理精神。2003年7月,同社劳党合并。10月,社会民主党被接纳为正式成员。约有党员50万人。党主席为维克多·蓬塔(Victor PONTA)。(2)国家自由党(Partidul National Liberal):始建于1864年,1990年1月重建,后几经分化组合。2001年1月,该党主流派与非议会政党联盟党合并,保留了国家自由党的名称。2003年4月,该党与右翼力量联盟合并。约有党员30万人。党主席为(Crin ANTONESCU)。(3)( Partidul Conservator):原名为人道主义党。成立于1991年12月。2005年5月改用现名。该党为右翼政党,主张维护私有财产,促进私有经济发展,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视传统、家庭、军队和宗教的价值,强调政治道德。约有党员10万人。党主席为达尼埃尔·康斯坦丁(Daniel CONSTANTIN)。(4)民主自由党(Partidul Democrat Liberal):前身亦为建立于1989年12月的救国阵线,日登记注册为政党。1990年5月大选后曾执政。1992年3月救阵分裂,其中以为首的派别于1993年与原民主党合并成立新的民主党。2005年6月,该党决定由左翼社会民主性质转为右翼,退出社会党国际。2007年1月,成为成员。同年12月,该党吸纳,更名为民主自由党。约有党员45万人。党主席为(Vasile BLAGA)。(5)罗马尼亚匈牙利族民主联盟(Uniunea Democrata Maghiara din Romania):成立于日。匈民联自称是一个代表和捍卫罗马尼亚境内匈牙利少数民族的联盟。匈民联以基督教教义为其活动的基础。约有党员25万人。党主席为凯莱曼·胡诺尔(KELEMEN Hunor)。
日组成新政府。现政府成员名单如下:总理维克多·蓬塔(Victor PONTA),副总理兼地区发展和公共行政部长利维乌·德拉格内亚(Liviu DRAGNEA),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达尼埃尔·基佐尤(Daniel CHITOIU),副总理加布里埃尔·奥普雷亚(Gabriel OPREA),农业和乡村发展部长达尼埃尔·康斯坦丁(Daniel CONSTANTIN),外交部长蒂图斯·科尔勒采恩(Titus CORLATEAN),内务部长拉杜·斯特罗埃(Radu STROE),国防部长米尔恰·杜沙(Mircea DUSA),司法部长莫娜·皮夫尼切鲁(Mona PIVNICERU),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罗瓦娜·普伦布(Rovana PLUMB),经济部长瓦鲁然·沃斯加尼安(Varujan VOSGANIAN),信息社会部长达恩·尼卡(Dan NICA),卫生部长欧金·尼埃斯库(Eugen NICOLAESCU),教育部长雷穆斯·普里科皮耶(Remus PRICOPIE),劳动、家庭、社会保障和老龄人口部长玛丽安娜·肯佩亚努(Mariana CAMPEANU),欧盟资金部长欧金·特奥多罗维奇(Eugen TEODOROVICI),交通部长雷卢·费内基乌(Relu FENECHIU),文化和宗教部长达尼埃尔·巴尔布(Daniel BARBU),青年和体育部长尼古拉·伯尼乔尤(Nicolae BANICIOIU),预算特派部长利维乌·沃伊内亚(Liviu VOINEA),水利、森林和渔业特派部长卢恰·瓦尔加(Lucia VARGA),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外国投资特派部长达恩·绍瓦(Dan SOVA),中小企业、商业环境和旅游特派部长玛丽娅·格拉皮尼(Maria GRAPINI),能源特派部长康斯坦丁·尼策(Constantin NITA),高等教育、科研和技术开展特派部长米赫内亚·科斯托尤(Mihnea COSTOIU),与议会关系特派部长米哈伊·沃伊库(Mihai VOICU),海外公民特派部长克里斯蒂安·达维德(Cristian DAVID),社会对话特派部长多伊娜·帕讷(Doina PANA)。
总统。日出生于罗马尼亚巴萨拉比市。1976年毕业于海运学院航运系。曾任罗航运公司大型货轮船长和该公司驻安特卫普办事处主任。年任政府运输部国家海运管理局局长。年历任运输部副国务秘书、部长。年为兼民主党副主席。年任运输部长。2000年6月当选首都市长。2001年5月当选民主党主席。2004年6月蝉联布加勒斯特市长。2004年12月当选总统,2009年12月连任。曾7次来华。已婚,有两个孩子。总理维克多·蓬塔。1972年9月出生于布加勒斯特市。1995年毕业于法律系,国际刑法学博士及政治管理学硕士。年,任检察官。年,任政府监察署署长。2004年11月,当选为众议员。年,任副议长。年,任罗政府与议会关系特派部长。曾任社会民主党青年组织主席。2006年12月至2010年2月,任社民党副主席。2010年2月,当选为社民党主席。2012年5月,任总理。12月,连任总理。曾5次访华。已婚,有两个孩子。日,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决定于圣诞节后宣布新总理人选。
经济以工业为主,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石油提炼、电力、钢铁等重要,也较发达。计算机尤为发达,主要体现在防病毒软件——拥有世界第一的防病毒企业——bitdefender(它拥有世界最大的)。
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甜菜、马铃薯、亚麻等。葡萄和水果等较发达,畜牧业产值在中占40%以上,现代化养畜场日益发展,主要饲养猪、牛、羊等。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
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旅游点有,黑海海滨,,摩尔多瓦地区北部,中、西喀尔巴阡山区等。重要城市还有、克拉约瓦、、蒂米什瓦拉等。罗马尼亚入境游客须持有效护照和签证入境,签证可从罗马尼亚驻外使领馆、和机场取得。游客入境时无需持有免疫证书(来自疫区的除外)兑换的收据必须保管好,以便出境时将未用完的罗马尼亚货币兑回外币时出示。罗马尼亚货币不得携入和带出。入境时可带进珠宝、2部照相机和24卷胶卷、1架小型摄像机与2卷电影胶片、1副望远镜、1台手提收音机、1台录音机、1台电视机、1台打字机和体育设备。古董和有价值的艺术品不得带出,除非得到罗博物馆管理机构的许可。免税物品:香烟300支;威士忌2升,葡萄酒5升;价值20000列伊的礼品和停留期间自用的药品。日,罗马尼亚国家旅游署署长安卡·帕维尔-内代亚在布加勒斯特宣布,罗马尼亚放宽对中国的发放政策,中国游客将在7天内获得罗马尼亚签证。
对外贸易以海运为主,是最主要海港。输出主要是石油化工产品、石油装备、拖拉机、卡车和农产品,输入以机器设备和、、焦炭、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料为主。主要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和,还有金、银、铁、锰、锑、盐、铀、铅、矿泉水等。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为565万千瓦。森林面积为625万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26%。内河和沿海产多种鱼类。主要工业部门有冶金、石油化工和机器制造;主要工业产品是金属制品、化学制品、机器和机械设备等。是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年产原油150万吨。主要农产品有谷物、小麦、玉米,畜牧业主要是养殖猪、牛、羊等。全国农业面积1479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06万公顷。
“红龙”中国商场(一)零售业基本情况及特点据统计,2005年,罗马尼亚零售额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2006年为382亿美元,同比增长14%。罗零售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现代零售模式发展迅速。2006年前三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大卖场的数量增长33%,超市数量增长7%,数量增长24%。从销售额来看,2005年,罗现代商业模式销售额占比63%,传统模式占37%,2006年,现代模式销售额增长77%,而传统模式下降23%。二是随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信用卡消费增长迅速。根据罗马尼亚国家银行统计,2005年10月罗共有680万张信用卡(其中14万为外币),其中布加勒斯特有160万张,占24%。三是零售店数量的分布很不平衡,较大。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9月,农村地区零售店的分布不到城市的一半,且增长缓慢。2006年,在超过20万居民的城市中,零售店数量增长6%,低于20万人口的城市中增长为4%。而在农村地区中,零售店数量变化不大,在拥有人口的地区,仅增长2%,其他农村地方则平均减少6%。(二)零售店情况零售店品牌从零售店品牌来看,截至2007年1月,在罗马尼亚共有20个品牌、274家店。其中Plus Discount和Penny Market均超过30家,10个品牌的零售店数量超过10家。各大零售企业仍积极开拓市场,如家乐福宣称,2008年将投资1亿欧元新开5家店,扩大零售网络,预计到2008年,家乐福在罗的店铺数将达到15家。此外,Kaufland宣布,2007年将投资1300欧元,在罗马尼亚新开16家折扣店。2007年罗新开的主要大型零售项目包括:由罗“伯尼亚撒投资”开发的布加勒斯特“伯尼亚撒购物城”,面积5.5万平米;奥地利发展商“莱富勤发展”开发的“佛罗里斯卡城市中心”,3.3万平米,也设在首都;还有一家名叫“中欧”的发展商在开发6.2万平米的商业中心。零售店数量从零售店的数量来看,截至2006年9月,罗共有各种形式的零售店12万余家,同比增长3%。从增长的速度来看,超市和大卖场增长最为迅速,为11%,其次为40平米以上的杂货店,增长9%。从地区来看,折扣店首次进入大型超市无法盈利的小城镇,国际零售店大规模进入布加勒斯特、布拉索夫、普罗耶什蒂、康斯坦察等城市,并向其他地方渗透。
罗马尼亚饮食罗马尼亚人以面食为主食,兼吃米饭。他们煮饭时爱加少量的盐、醋、植物油,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吃饭时将米饭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几片西红柿。马铃薯也是他们的主食之一,是他们餐桌上的主角。他们的早餐和晚餐一般比较简单,午餐是一天中的正餐,要求质好量多。罗马尼亚人口味比较重,喜焦香、浓郁。其烹饪方法兼有法国、俄国、土耳其等国的烹调形式。罗马尼亚人最讲究实惠,喜欢吃、酸菜、牛、羊、猪肉和鸡、鸭、香肠、、生大蒜、辣椒、西红柿等。各种香肠是罗马尼亚的特产,咸鲱鱼做的色拉也很受欢迎。黄油吃的较多,喜欢喝清汤。喜欢吃用奶油做的菜,所以熏制的蔬菜常用奶油烧成。他们很少吃鱼、虾等海味。罗马尼亚人喜欢用煎、炒、焖、烤的方法制作饭菜,如他们经常吃的猪脑炒饭、火腿煎蛋、烤白鸭、煎鸡饼、烤鸭配酸菜苹果、、、猪肉、清汤鸡蛋、、等。他们在就餐时,餐桌上一定要有盐、胡椒粉等调味品。还要用番茄色拉、黄瓜色拉等,最好还要有一盘生元葱。罗马尼亚人平时喝咖啡、葡萄酒、橘子汁、一年四季爱喝。罗马尼亚食物是典型的东欧食物,加上一点儿与法国风味。罗马尼亚人甚少上馆子,所以颇缺像样的餐厅,大多数的餐厅为法式餐馆。罗马尼亚饮食习惯跟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类似,重视午餐,早、晚餐比较简单。仅有较多的食物选择。午餐通常是以汤开始,然后是主菜(通常是烤猪肉、牛肉或鸡肉)与点心。有些餐厅以重量计费,通常是100克为一单位,点某些肉食无法预测究竟多重与金额多少。
日建军。最高国防委员会是罗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总统兼任委员会主席。国防部是领导机构。1994年3月起国防部长改由文职人员担任。现任国防部长为米尔恰·杜沙。2003年10月,罗修改宪法,取消义务兵役制。罗军不断推进军队职业化进程,计划逐步实行军旅制。
2010年罗18亿欧元,约占的1.31%。
罗军总兵力9万人。
《》是罗马尼亚19世纪著名诗人米哈伊·埃米内斯库的代表作,埃米内斯库在《金星》中将太空中的金星人格化,使他爱上了人间的一位。他为爱情放弃永恒翩然下凡,岂料公主却“在一排婀娜的菩提树下”投入了他人的怀抱。金星大失所望,不得不重返太空,给人世留下这样的感叹:“你们生活在狭隘的人世上,任凭命运摆布,而我在我的世界里,感到永生不灭。”埃米内斯库(1850年-1889年)被公认为最负盛名的罗马尼亚诗人,现代之父。他的诗作取材从自然到爱情、从历史到社会评论无所不有。埃米内斯库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60多种文字。
罗马尼亚传奇球星——哈吉罗马尼亚教育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民间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公元2-3世纪罗马人统治时期,开始有组织的讲习拉丁语、读写和算法。12-14世纪陆续出现一批教会学堂、城市和乡村学堂。中世纪罗马尼亚各公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宗教的传播对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16-17世纪,开始出现高等书院,学习欧洲先进的文化和科学,并开始使用本民族语言授课。1864年,第一部《公共教育法》颁布,此后,民族语言教育不断得到发展,高等教育学科领域逐步拓宽。在社会主义年代(),罗马尼亚的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国家各级各类教育体系。 现行教育体制分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大学后教育。全国已普及10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全国共有小学7023所,在校学生199.7万人,教师15万人。中学1413所,在校学生77.4万人,教师6.2万人。大学117所,在校学生65万人,教师3.1万人。全国著名高等学府有:(名以上)、工学院、布加勒斯特经济学院、克鲁日-纳波卡大学、等。2007年教育支出18.4亿欧元,约占的1.6%
主要报刊有《自由罗马尼亚报》、《》、《》、《全国信使报》、《自由青年报》、《每日事件报》、《》。罗马尼亚新闻社是国家通讯社,原名罗马尼亚通讯社,1949年建立。罗马尼亚广播公司是国家广播电台,1994年在罗马尼亚广播电台基础上组建,对外用罗马尼亚语和12种外语广播。罗马尼亚电视公司是国家电视台,开办于1958年,1994年组建为电视公司,现全部播放彩色节目。1990年后陆续建立的普罗电视台、天线一号电视台等私人电视台迅速发展,已具有较大规模和收视率。罗同100多个国家的广播、电视系统有联系。
至2008年止,罗马尼亚共有7处世界遗产,如下: 名称类型所在地1马拉穆列什木结构教堂文化遗产马拉穆列什县2摩尔达维亚教堂文化遗产苏恰瓦县3锡吉什瓦拉历史中心文化遗产穆列什县4达契亚人城堡文化遗产胡内多阿拉县5尼亚村庄、设防教堂文化遗产锡比乌县6文化遗产沃尔恰县7自然遗产图尔恰县
罗马尼亚同18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重点发展同美国、欧盟和北约的关系,同时注重搞好与周边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罗于日加入北约,日加入欧盟。
与中国关系
日,我国和罗马尼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长期以来,中罗两国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1996年访罗和1997年罗马尼亚总统内斯库访华使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2003年8月,罗马 尼亚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并签署联合声明。2004年6月,主席对罗马尼亚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2006年3月,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截至2003年,中罗之间已有19对友好城市。2003年两国贸易总额为近10亿美元,年增长约35%。日,常委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会见了罗马尼亚参议院议长米尔恰·达恩·杰瓦讷。2016年2月主席在南宁市会见罗马尼亚登博维察省议会主席、省长阿德里安·楚楚亚努,并签署广西和登博维察省建立省关系协议书。双方将通过建立友好区省关系,在旅游、经贸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寻求合作。
同欧洲国家的关系
罗在中占有33个席位。2012年,约西波维奇、立陶宛总统格里鲍斯凯婕、摩尔多瓦总统蒂莫夫蒂访罗;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欧洲议会议长、欧盟秘书长达伊、欧盟地区政策专员、欧盟负责渔业与海洋事务委员达曼纳基等访罗。罗与欧盟贸易关系密切,对欧盟进出口占罗进出口总额的70%。
同美国的关系
美国于日在罗马尼亚设立办事处,同年8月11日,该办事处升为公使馆。1941年12月罗美断交。1946年2月罗美恢复公使及外交关系。日罗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7年8月,美在罗设立军事基地。2011年9月,罗美签署《罗美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及美在罗部署协议,美将于2015年前在罗南部德维塞卢空军基地部署“标准—3”短程导弹拦截装置并驻军200人。
同国际组织的关系
联合国:罗外长科尔勒采恩出席。北约:5月,罗总统出席北约芝加哥峰会。9月,罗外交部国务秘书奥雷斯库赴德国出席由美国导弹防御局、宇航局举办的北约反导会议;北约国家总参谋长会议在罗锡比乌市召开。欧盟:3月,罗总统伯塞斯库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领导人春季峰会,包括罗在内的25个欧盟成员国正式签署新财政契约。5月,伯塞斯库总统出席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5月和9月,蓬塔总理访问欧盟总部。9月,伯塞斯库总统对欧盟总部进行工作访问。6月,欧盟“融合政策之友集团”会议在举行,主席巴罗佐与会,会后与会15国发表“2014年至2020年欧盟多年度财政框架计划”共同宣言;蓬塔总理出席欧盟领导人夏季峰会。10月,欧洲人民党代表大会在罗召开。11月,伯塞斯库总统出席。11月,蓬塔总理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社会党大会。12月,伯塞斯库总统出席颁奖仪式,祝贺欧盟获奖;伯塞斯库总统出席欧盟领导人冬季峰会。
同俄罗斯的关系
罗马尼亚与俄罗斯于1878年9月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1918年两国断交,日,两国恢复外交关系。日,两国再次断交。日,双方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同年8月24日,两国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罗重视发展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2012年,罗总统伯塞斯库访问等国;黎巴嫩总统等访罗。
2012年3月,罗总统出席第二届首尔核安全峰会。4月和7月,罗外长分别出席第二届和第三届“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11月,罗外交部国务秘书奥多贝斯库出席在老挝举行的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
请记住以下几点,你会让你的罗马尼亚客户开心:1、夸奖他们的国家,称他们的首都布加勒斯特是“东欧巴黎”。2、如果会面女性客户,送束鲜花,或者香水、化妆品会让客户喜出望外。3、他们跟我们一样爱吃盐,还有,因此请他们吃饭请给他们一小碟盐。4、他们不爱吃清淡的米饭,别跟招呼中国客人一样,盛一大碗饭。5、9月到5月是和罗马尼亚客户谈生意的最佳时机,6-8月他们就要度假了。6、罗马尼亚这个国家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礼节。比如,男女见面时总是先由男方向女方打招呼,然后才由女方向男方打招呼。一群男女出门时,总是男子礼让女士先行,男士照顾女士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风尚。罗马尼亚农村妇女的头饰,不仅美观实用,而且也是婚否的标志。在农村或山区迎接贵宾时, 人们总是先送上整块新鲜的大面包,端上放盐的盘子,请客人掰下面包蘸盐吃(据说面包和盐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接着还要请客人饮木桶之酒,这些都是当地人民招待贵宾的传统礼仪。7、罗马尼亚海关规定,200支,或烟草(雪茄)半磅;酒1瓶。本国货币禁止携带出入境,只有对苏联、东欧等国公民,准许携带出500列伊。罗马尼亚公民去苏联及东欧各国,准许携带出350列伊。
罗马尼亚葡萄酒罗马尼亚是世界十大葡萄酒酿造国之一,欧洲第五大葡萄酒出产国,世界第八大葡萄酒出产国。罗马尼亚也是一个葡萄酒消费大国,只有很少部分葡萄酒出口,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罗马尼亚葡萄酒并不常见。罗马尼亚人称自己的国家是“葡萄酒的土地”,罗葡萄酒因质量上乘、工艺独特,屡次在世界性的葡萄酒展览及比赛上摘金夺银,罗葡萄酒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日渐提高,尤其是Feteasca Regala和Recas黑姑娘等罗马尼亚特有的葡萄酒品种越来越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据考古史料记载,4000多年前就开始葡萄的种植和酿酒,酒神狄厄尼索斯(Dionysos),就降生在即今罗马尼亚境内的THRACIA,像这样遍布全国生产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甚至更早一些的时候,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地理和天气
罗马尼亚被喀尔巴阡Carpathian山脉分成两个部分,西部和北部为大陆性气候,冬季短暂寒冷,夏季温暖,秋季漫长温和,葡萄成熟期很长。东部受地中海影响,冬季温和夏季炎热。不同不仅天气条件不同,葡萄酒的生产更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海拔、山坡的朝向、坡度以及河流和湖泊的影响。
罗马尼亚境内共有8个葡萄酒产区,最有名的是迪露玛(Dealul Mare ),位于.喀尔巴阡(Carpathian)山脉的南坡上,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市背面,用(Pinot Noir)、美乐(Merlot)、(Cabernet Sauvignon)和当地品种酿造各种类型的葡萄酒。葡萄酒的风格通常是果香突出、单宁柔顺。寒凉一点的产区也生产一些便宜的。罗马尼亚葡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本来适合种植红葡萄品种的地方确出产大量的白葡萄酒,因为罗马尼亚人更喜欢喝白葡萄酒,但是随着国际市场对红葡萄酒需求量的增加罗马尼亚可以更多的酿造红葡萄酒。
在罗马尼亚,“母鸡山”和“姑娘集”可谓鼎鼎大名,因为这座山和这一集市有很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不久前正是上“母鸡山”赶“姑娘集”的日子,记者正好有机会去采访。“母鸡山”在罗马尼亚西部境内,离布加勒斯特400多公里。记者人生地不熟,只好求助于当地的罗中友协分会,分会副主席雷泰甘先生主动当我们的向导。离开阿尔巴县的首府阿尔巴尤利亚市后,汽车便进入西喀尔巴阡山山区,罗马尼亚人都叫它西山。放眼望去,山山相连,峰峦起伏,山坡上古木参天,山脚下碧草盖地,看不到裸露的岩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汽车拐了80多道弯,走了80多公里才到达“母鸡山”山脚下。姑娘集上将要演出的姑娘热热闹闹赶大集罗马尼亚农村集市很多,而阿尔巴县的“姑娘集”可谓首屈一指。无论是从起源的年代,还是从集市的规模、地理位置以及知名度都是全国之最。这个集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200年。汽车从山脚下沿盘山路缓慢地爬行了20多公里才登上了1400米高的“母鸡山”。原来它并不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而是一片比较平缓的长形开阔地,有六七个足球场那么大。映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山顶北面排列得非常整齐的绿色大帐篷。雷泰甘先生说,罗马尼亚军队派人专门搭起了500个大帐篷,免费为参加“姑娘集”的演员和商贩提供住宿的地方。我们首先来到了。空地上有座很像样的舞台,观众席则是一个十分平缓的大山坡,靠近舞台的地上摆着一排排坐垫,后面的坡地上长着厚厚的青草,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坐垫”。数百名观众正聚精会神地看演出,游客们可以随意入场。台的右侧站着许多身着色彩缤纷的的男女演员。通过交谈,得知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是民间歌舞业余爱好者。一位留大辫子的姑娘说,他们来自罗境内的摩尔多瓦地区,是义务来参加演出的。让农牧民有机会出售各种当地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也是开办这一集市的主要目的。这里出产木材,用木材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很有名,而且花样要比别的集市和商店多,价格也不贵。记者特别喜欢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用于摆设的大小酒桶,最小的同饭碗一样大,最大的比篮球大。山民制作的彩色也很精致,花样也特别多。集市上的也办得很红火,人们在这里可以吃到可口的罗马尼亚小吃。“姑娘集”还举行选美比赛。人们按照传统习俗,把当地山区最勤劳和品德好的后生选为2003年“母鸡山”山王,把当地美丽善良、作风正派的山村姑娘选为山王后。记者看到,身穿各种漂亮民族服装的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我们好奇地问起“母鸡山”名字的来历,雷泰甘介绍说,“母鸡山”的山名同西喀尔巴阡山出产黄金有着密切联系。相传,有一位仙女养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每当山里姑娘出嫁时,仙女都向她们赠送一个金鸡蛋,作为她的嫁妆。一天,一个小偷把仙女这一装有母鸡和金鸡蛋的篮子盗走。小偷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鸡飞蛋打。鸡蛋里的金液流得漫山遍野,金液流过的地方就变成了金山。后来,当地老百姓就把西喀尔巴阡山最漂亮的一座山称为“母鸡山”。“姑娘集”上嫁姑娘古代在西喀尔巴阡山地区,农牧民各家各户住得非常分散,往来十分不便,年轻人的嫁娶当然也很困难。有人就想出办法在“母鸡山”上开设集市,给大家提供一个聚会的机会。每年7月,许多农牧民都来“母鸡山”交换农牧产品和购置一年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赶集时,有的家庭全体出动,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到集上“亮相”,家长也把准备好的嫁妆用马驮到“母鸡山”上。罗马尼亚人能歌善舞,他们上山后便围成圆圈跳起节奏明快的民间舞蹈。趁此机会,小伙子和姑娘们开始见面、相识。如果男女一见钟情,便退出舞圈互表衷心。之后,姑娘便把小伙子带到自己的父母面前,让他们看看自己领来的人是否中意。女方的父母同意后,这对年轻人再到小伙子的父母那里去征求意见,小伙子家人也要看看姑娘的嫁妆是否齐全。如果他们也点头赞同,双方便开始举行婚礼。新人会把在场的人都请来唱歌跳舞,大吃大喝,以示庆祝。集市散后,新郎便把新娘领回家。时间久了,人们就把“母鸡山”上的集市叫做“姑娘集”。
参考资料:
[引用日期]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尼亚语发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