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后可建羽毛球馆建设费用吗

八项规定已经成为作风建设的“定海神针”
11:41:52&&&来源:&&&评论: 点击: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有的借迎来送往之机公款吃喝,有的借学习培训之名公款旅游,有的借婚丧嫁娶之由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有的借单位食堂之便搞超标准接待、公款聚餐,但不管以什么名义,找什么借口,花的都是公款,用的都是公权,谋的都是私利,都受到了严肃处理。
  日前,中央纪委对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有的借迎来送往之机公款吃喝,有的借学习培训之名公款旅游,有的借婚丧嫁娶之由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有的借单位食堂之便搞超标准接待、公款聚餐,但不管以什么名义,找什么借口,花的都是公款,用的都是公权,谋的都是私利,都受到了严肃处理。
  近日,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通过网络调查,向广大网民朋友了解八项规定贯彻执行情况。虽然调查还在进行之中,也没有公布最终调查结果,但从笔者身边变化和个人感受来看,&八项规定&已经从一项项纸上条款深化为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可以说,八项规定,已经成为新时期作风建设的一枚定海神针。
  八项规定精神刹住了吃喝歪风。以往部门之间、上级下之间,但凡有点关系的,一到节假日期间,相互公款吃请便蔚然成风,餐饮娱乐场所随处可见酒酣耳热的场面。辞旧迎新、迎来送往,大摆宴席更是&约定俗成&。但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清理整顿会所会馆,细化公务接待标准,专项整治&一桌餐&等,一系列&组合拳&&连环拳&刹住了公款吃喝歪风。现在,节假日里亲人、朋友、同事间&AA制&聚餐聚会多了,少了刻板的应酬,多了真心的交流,公款吃喝之风得到了明显扭转。
  八项规定精神已经深入人心。从每逢节前的廉政短信到集中整治&节日病&,从开通网络举报直通车到曝光违规违纪典型案件,八项规定已经从党员领导干部延伸到了普通公职人员,从重要节假日过渡到了平常的工作生活之中。现在,普通人都知道有一个八项规定,虽然大家对规定的内容不能详细道明,但不准公款吃喝、不准乱发钱物、不准公车私用等规定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
  八项规定精神强化了作风建设。近年来,随着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落实,当初对其抱有&过一阵就不管了&幻想的人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八项规定不是&一阵风&,不是挂在墙上、放在案上的摆设,而是实打实的转作风、树新风的利器,谁胆敢触碰,就要严肃处理,无论你的职务高低。
  节前廉政短信提醒,典型案例曝光醒示,网络平台直通中南海,八项规定的约束性正变得愈来愈规范和严格。在我们工作生活中,特别是每到节假日,八项规定都在提醒每一个干部要廉洁过节。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众多通报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多数的党员干部的腐化之路都是从吃吃喝喝开始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先要管住嘴,就能管住手,更能管住心。
  当前,特别需要每名党员干部在自己心中竖起八项规定这根作风建设的&定海神针&,好让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迷失方向。(宣和)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把文章分享到: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热点 | 评论 | 最新论坛排行八项规定后的福利发放
八项规定后的福利发放
【导语】:知名学者刘东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全国总工会发的通知是在为基层职工谋福利,此举有针对性,很有意义。他说,八项规定反对的主要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各种类型的违规情况,反的绝对不是职工的正常福利。  
八项规定后机关福利几乎全取消,这两年事业单位节日基本不发福利,国企年会没了福利也少了。
春节将至,但是一些单位的职工高兴不起来,因为单位已经快两年都没发或者减少福利的发放了。而近日,全国总工会发文,颇有针对性地就工会职工福利发放等相关规定做出细节性解释,明确了过年过节工会怎么发福利、慰问品等。看来今年的福利有保障了。
八项规定等反腐举措实施以来,确实有一些单位职工在网上发帖,抱怨福利的取消和减少。而很多媒体都刊发了相关的评论,认为一些单位取消和减少职工福利,唱错了曲子,念歪了经,“反腐不该连职工福利都反了。”
职工福利的发放情况究竟如何?日前,现代快报记者对一些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的职工(本版受访职工均为化名)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网帖反映的情况确实存在。而专家认为,反腐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了增进公众福利。减少职工福利,是对八项规定精神的误读。
机关:八项规定后福利几乎全取消
32岁的陈明是南京市一家区级机关的主任科员。“以前,工作稳定、福利好是公务员吸引人的地方。”但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2013年至今,单位除了正常的工资、奖金外,几乎没有发放任何福利。
“八项规定出台后,单位的福利基本上停了。”陈明说,以前,每到有同事过生日,单位会发一张蛋糕券,领导还会给同事送一束花,表示下慰问。近两年单位一张蛋糕券也没发过,领导也不送鲜花了。虽然一张蛋糕券、一束鲜花价格不高,但这代表了单位的心意,能让人感觉到心里暖暖的,现在取消了,让人心里总有一点失落。
陈明说,在八项规定出台前,每逢节日,单位总会发点实物福利。如端午节发盒粽子、发盒咸鸭蛋;中秋时发盒月饼;春节前则发一点年货。一些福利好的处室甚至会发一些过节费,或者购物卡,金额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不过,近两年,这些福利全部没有了。有些同事对此心里是有想法的:“按理说,职工的正常福利还是需要的,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八项规定是好的,但基层在执行具体规定时,宁愿收得紧,也不愿放得松,实际上影响到了职工的正常福利。”
以前,每逢三八国际妇女节,陈明所在单位会安排女同事放假一天,在南京近郊踏青,遇到工作不忙时,男同事们也会跟着享受一下这种福利。但近两年,这种福利也已经没有了。
两年前,每到年终,陈明除了正常的工资外,还会根据年终考核情况,拿到一笔考核奖,这笔钱往往有一万多。但2013年底单位便不再发这笔钱了,“估计今年还是没戏。”他说,总的来说,目前他除了正常的工资外,没有额外的福利,没有过节费,更谈不上其他的费用了。
“别说公款吃喝,现在我自己出去吃饭,都有些抖呵。举个例子,我约几个同学、朋友吃饭,哪怕自己掏钱,如果遇到不了解情况的,给你拍张照片,发到网上或举报到纪检部门,一般处理都是先停职然后配合进行调查。”陈明说他注意到了近日全国总工会发的文,要求保障职工的正常福利。“这样挺好,让机关单位少了一些顾虑,维护了职工的正常福利。”
50岁的葛瑜是南京某局的一名科长,她说,两年前单位每到逢年过节,总会发一些实物,有时也会发过节费。但近两年,与陈明所在的单位一样,这些都没有了。以前,她所在的局每年都会安排旅游一到两次,费用由单位负担,近的线路在省内,远的则到过东北、新疆。不过,近两年,单位已经不组织这种旅游了。
事业单位:这两年节日基本不发福利
30岁的秦凯国在南京一所知名高校,从事行政工作。他说,两年前,每逢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单位会发一笔800元的过节费,这笔钱扣掉40元的税后,拿到手是760元。不过,近两年来,这笔费用已经没有了。
秦凯国说,以往在端午节、中秋节时,学校有时会发粽子、月饼等实物,但近两年这些福利也没有了。三八妇女节时,学校会给女职工发一些卫生纸等,但近两年连卫生纸也不发了。
两年前,每到年底,各个院系会有年终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发放考核奖金,少的能拿到几千块。有些院系资金来源广一些,老师年终拿到的考核奖能上万,甚至三四万。秦凯国说,近两年,他所在的部门没有考核奖金,年终只会多发一个月工资,但这笔工资并不等于平时拿到的一个月收入,而只是岗位工资,数目并不多。
42岁的陆小洁是江苏一家大医院的医生。他告诉记者,两年前,医院每逢节日,往往会发1000元过节费,教师节也会发,“因为我们是高校的附属医院,平时带实习生。”
他说有时医院还会发些实物。不过,近两年,过节费便没有发过了,实物福利也大为减少。“以前中秋节要发一张月饼券,但去年中秋连月饼也不发了。”
陆小洁说,两年前医院的福利还算可以,但近两年真的没什么福利了。“福利少了,不是医院效益差了,而是领导不敢发了。我也看到了全国总工会发的通知,我觉得这个通知发得挺好,像我们基层的职工,不存在违反八项规定的情况,我们应该得到的福利,凭什么也要砍掉呀?”
小王是南京市鼓楼区一所学校的老师,大学毕业后就进了学校,到2015年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在小王亲朋好友的眼中,教师实在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其他的不说,就是每年有3个月假,也足够让人眼馋的了。”小王说。
小王说:“在我工作的前几年里,基本每年都会出国玩一次。”说着话,小王从房里的抽屉里翻出了自己的护照、港澳通行证和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全是进了单位之后办的,上面的记录基本都是单位组织的旅游。”
“最近一次是去台湾,一共去了六七天吧,”小王说,“最远的是去泰国,还能带家属,不过家属是需要自己付钱的。”如数家珍一般数出去过哪些地方以后,小王便开始唉声叹气,她说:“但是最近两三年的时间,再也没有出去玩过了。”小王回忆了一下,近几年来,单位除了去安徽马鞍山搞过一次为期两天的拓展训练以外,就再也没有组织过集体活动了,“别说出国玩了,就连年终奖,也是减半再减半了,”小王说,“其他节日也是基本不发福利。”
国企:年会没了 福利也少了
葛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200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效益极佳的国有企业下属单位工作,两年后,进入单位的南京总部。熟悉他的人都说,这份工作简直“绝对了”,因为待遇好的同时,福利更好。福利究竟好到什么程度?葛先生说,“每个月的交通费,可以够我每天打车上下班,就算我带着妻子在食堂吃,每个月的伙食费也是足够的。”
葛先生会在每个月月底用饭卡上花不掉的钱,购买生活用品,“饭卡上的钱不能提出现金,所以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每次都能拎一大包回家,足够用一段时间的。”
不过,相比逢年过节所发的福利,这些都算是小儿科。葛先生表示,每次过节前,如果别的单位叫做“适当表示”一下的话,那么他们单位的福利绝对算作“充分表示”了,“总之各种卡券用不完。”时间一长,从新人变成老职工之后,原本一到过节就兴奋的葛先生,也有些麻木了。
葛先生说,自从中央各项规定出台后,国企的福利锐减。“领导都不敢发了,就怕被上级发现问题,这时候,宁可被职工骂几句,也不能发东西。”
37岁的朱伟军是南京一家国企的办公室主任。他说,近两年,企业的福利的确减少了,一方面是企业的效益有所下降,还有一方面是“受大环境影响”。“我们企业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开年会了,”他说,企业有近千名职工,举行一场年会,餐饮、奖品等要花三四十万。年会取消后,企业的这笔费用省下来了,不过职工的福利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朱伟军表示,因为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发了多道禁令,从不准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到不准用公款购买发放月饼券、台历,企业在遵守这些规定的同时,对于发放哪些福利是符合规定的,哪些是不符合规定的,有时吃不太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宁愿管得紧一点,“免得犯错误”。目前对于职工的福利,该企业是按照每人每年3000元的标准发放。另外,单位每年组织体检,组织一两次文体活动,另外对于突然患病、家庭困难的职工进行慰问。除此之外,企业几乎没有额外的福利了。
“全国总工会发文要求保障职工的正常福利,并明确了哪些福利是正常福利,这是好事。这能让基层单位对照执行,我们希望能有更具体更细化一些的规定,这样我们企业在发放福利时,会心里有底。”朱伟军表示,“凡事不能太过,职工的正常福利还是应该有,这样能增加职工的凝聚力,也加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外企:没什么变化 过节费、家属福利都有
32岁的蔡小安是南京一家外企的职工,该企业有上千名职工,知名度很高。“我们是外企,八项规定对我们企业没什么影响,近两年福利并没有减少。”他说,妻子在一家国企工作,他明显感觉到,近两年妻子的福利减少了许多。
每年中秋、端午两个节日,蔡小安所在企业会发500元过节费,春节发1000元,都是现金。职工过生日的时候,还会领到一张面值500元的购物卡。另外,单位还在一家体育中心定期包下羽毛球场地,职工们可以免费打羽毛球,有时单位还会组织比赛,或参加工会系统组织的比赛。
蔡小安说,企业每年都会为职工安排免费旅游一次,线路一般是境内10条、境外10条,由职工投票选择旅游线路。通过旅行社报名,只要成团就可以组织成行。职工旅游免费,还可以带一名家属,家属的费用报销一半,报销封顶是4000元。他说,公司每年有3天高温假,加上年假,就可以外出好好地旅游一次。“我们的公司的年假福利还不错,只要进了我们公司,工作第一年的年假就是10天,工作10年以上年假是15天。”
除此之外,公司还报销职工子女的教育费用,从托儿所一直到初三,每年可报销360元的教育费。另外,公司的工会还会发放一些实物福利,如每年都会发一张南京市公园年卡,圣诞节时给职工发放一点礼品。
蔡小安说,公司对患病或家庭遭遇困难的职工,也会及时进行慰问。除了正常的医保,公司还为30岁以上的职工全部投保商业医疗保险。这样一来,职工的医疗保障就相对比较充足了。另外,公司每年都要组织职工体检。
他说,公司每年都会在四星或五星级酒店举办年会,最近两年仍然如此。
古先生在一家外企工作了13年。回忆起当年的面试,古先生仍记忆犹新,“专业谈完了之后,就是谈待遇,每一项都清清楚楚,职工享有公司哪些福利,都会和你说得很明白。”
古先生说,“”老外比较注重职工的健康,也很关怀职工的家庭,“他说,”我们每年都有健身费,只要拿着办健身卡或者租场子打球的发票,就可以报销,一年有好几千块。
古先生说:“家里有些什么事,公司一定会给你放假,让你好好处理。外国人觉得,如果家里有事,工作也是不会做好的。”除此之外,每年发放旅游补贴,让职工带着家人旅游,还有会帮职工以及职工的子女购买商业保险,这都让古先生觉得,外企的福利,更多的是体现在人文关怀上。
民企:有老板借机取消福利 不同企业福利差别大
小单来自苏北一个并不发达的县城,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南京一家只有10多名职工的小公司工作。“进公司后我才知道,面试时看到的不是老板,真正的老板是在南京小有名气的公众人物,”小单说,“这个公司说起来是文化传播公司,其实相当于他的私人工作室。”
“第一年,端午中秋两大节日是每个人发100块钱,过年稍多一些,是500块钱,除此以外就什么都没了,”小单说,“有人埋怨说福利太少,吃顿饭都不够,结果去年就增加了。”
说起这个事,小单是哭笑不得,公司总共就10多个人,什么事能瞒得住呢?“那年中秋节的时候,老板让负责人事的阿姨给我们买月饼,结果为了省钱,阿姨愣是从网上订了那种几乎算是三无产品的礼盒,”小单说,“快递送到的那天,大家都愣住了,不知该高兴还是直接扔掉。”
说起去年,小单一肚子气,过节的时候,领导找我们开会,说是响应国家号召,取消职工福利,这下可把我们都激怒了,“不过也能理解,私企毕竟发的是老板自己的钱,说不定哪天我当了老板,更抠门呢。”小单表示,如果今年过年的年终奖再不提升的话,开年他就准备辞职了。
现代快报记者也询问了其他一些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大家表示,私营企业的福利明显呈现两极分化,抠门的老板令人崩溃,但大方的老板大方起来,也会让人“吃不消”。
36岁的陈娟是南京一家知名民企的职工。她说,虽然公司规模很大,但节日福利很少。公司从来没有过节费,只是在中秋时发一盒月饼,端午时发一盒粽子,有一年端午时只发了一只粽子。“节日福利,大家都不是太在意,因为总体上职工收入高。”她说,职工第一年入职,本科月收入的标准是7000元,研究生的月收入是9000元。工作一两年后,公司就会给职工配股。有的配一万股,有的配五千股,这对于职工来说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收入。
陈娟说,公司职工众多,对于工资、晋升有详细、复杂的规定。一般来说,每年职工的工资都会上调,这主要是根据公司的利润来决定的。年终奖在职工收入中比重较大。公司在年底,会拿出利润的30%左右投入研发和企业再发展,其余的大部分都分给各级职工。在年终奖的分配上,每个人都会有年终考核,根据考核发放数目不同的年终奖。
陈娟告诉记者,公司几乎没组织过旅游,职工们一般都是拿休假自己旅游。公司工作强度较高,压力比较大,每年公司都会安排职工体检。公司里还专门设有运动区,跑步机、乒乓球台等设施都有。
专家:反腐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公众福利
昨天,知名学者刘东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全国总工会发的通知是在为基层职工谋福利,此举有针对性,很有意义。他说,八项规定反对的主要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各种类型的违规情况,反的绝对不是职工的正常福利。千万不能出现“倒洗脚水连小孩也一起倒掉”的情况。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职工发现,许多应有的福利,被单位领导以反腐倡廉、反对“四风”的理由给停掉了。反腐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加公众福利。按说,广大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正常的福利待遇非但不该减少,还应逐步提高。刘东和说,八项规定以来,一些单位可能有些矫枉过正。过去有些党政事业单位,借福利之名公款购卡、搞灰色腐败,八项规定精神主要是规范这些行为。而现在有的企业因此连米面油这样正常的节日慰问品都不发了,这是对八项规定精神的误读。
刘东和说,对公款送礼、发福利的禁令,都是针对公共机构,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用公款,就是用纳税人的钱,八项规定精神主要是对公共机构用财政资金给职工发福利、发奖金,这些都应该纳入监管范围。而民企、外企等主要是市场化运作,给职工发放福利的资金来源与机关、国有企事业截然不同,这是企业增强吸引力的市场行为,只要企业不违法,不偷税漏税,发放职工福利,是理所应当的。
职工福利费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督,造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收入分配差距。为了公平、合理、合规地使用职工福利费,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对职工福利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应当结合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完整的人工成本管理制度,逐步将职工福利费经常性项目纳入职工薪酬体系,提高收入透明度,尽量避免不同企业间因职工福利费差异过大而形成的分配不公,维护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
相关文章: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些知识你清楚吗?(二)――这些楼堂管所能建吗?
>>纪律教育>>文章中心>>中共罗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罗田县监察局
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些知识你清楚吗?(二)――这些楼堂管所能建吗?
&&&&&&&&&&★★★
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些知识你清楚吗?(二)――这些楼堂管所能建吗?
发布时间: 8:48:09&&&&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
【模拟案例】审批4500万,实际投资近2亿,某市地税局超标准审批建豪华办公楼,并建住宅楼低价卖给内部员工。
【案例分析】首先,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主要是指党政机关办公楼、会议楼、大礼堂、招待所、展览馆、纪念馆、俱乐部、干休所、疗养院和有较高级装饰的干部宿舍和干部病房以及以各种中心为名的此类项目。
中央政府痛下决心,果断决定禁止一切政府性楼堂馆所新建,主要有四方面考虑:
一是资金耗费大。新建办公用楼其资金估算往往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这就占用了大量的财政预算,没有使得有限资金为人民服务利益最大化。
二是违规建设多。纵观近些年的政府机构办公用楼建设,往往可以发现,经常性的存在违规建设现象,不是人均使用面积超标,就是过度装饰。这些建筑不但超出了国家关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建设标准,更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是利益输送广。一栋办公楼,几千万的项目。某些干部对此抱有私念,妄图以建设工程达到敛财的目的。因此楼堂馆所项目也是利益输送,腐败滋生的有利土壤。
四是执政形象差。有些地区,甚至是国家贫困地区政府机构的办公楼拔地而起,壮观气派。但这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并不相适宜,且作为以服务人民为己任的政务机关,安逸舒适的办公大楼亦会令人产生不解与质疑,这都直接会影响当地政府的执政形象。
实际上,从严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防止铺张浪费、挥霍公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要求。早在1988年9月,国务院就颁布了《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2003年1月和2007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两办”)先后下发《关于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项目建设的通知》(中办发〔2003〕3号)和《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7〕11号)。2013年7月,“两办”下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中办发〔2013〕17号)。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对违反办公用房管理规定,决定或者批准兴建、装修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楼堂馆所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应给予相应党纪处分。
按照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市级机关正职不超过42平方米,正处级不超过24平方米。县级机关正职不超过30平方米,正科级不超过18平方米。标准还对食堂、停车库、警卫用房、人防设施等附属用房建筑面积作出了明确规定。
【执纪者说】黄冈市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说:“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过紧日子”,这既是新一届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体现。一旦政府沾染奢华之风,投向民生的有限财政就可能缩减,各种作风问题也可能随之而来。在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专项治理中,必须严厉地问责、查处、纠正,全面打赢清理整顿的持久战。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友情文字链接站点罗田县政府门户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兴军建羽毛球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