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麦168适宜在江准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名贵树吗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镇麦168高效群体指标与高产栽培技术
2011年第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镇麦168是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于2005年育成的第一个强筋小麦品种,我区于2007年秋播引种,2008年扩大示范,2009年示范推广,2010年秋播面积达0.5万亩。该品种有亩产500kg的生产潜力,通过合理调控,2011年夏收世业镇出现了亩产超550kg的高产田块。本文通过对几年来示范推广该品种的经验总结,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初步得出了适合本地种植借鉴的一些经验做法。中国论文网 /9/view-3815183.htm  [关键词] 镇麦168 高产 调控 栽培技术  一、高效群体的生育指标  1.群个体的协调关系  镇麦168是中等偏大穗型品种,在构成单产的三因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协调至关重要,相比较而言,不同产量档次之间的千粒重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因此,高产栽培策略是: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多粒大穗。单产500kg/亩的产量结构为:有效穗28~32万/亩,每穗粒数38~42粒,千粒重42g以上。  2.合理的茎蘖数  在能够获得高产所需穗数的条件下,适当减少基本苗有利于挖掘增产潜力,提高个体素质。镇麦168分蘖力与扬麦16号相当,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单产450~500kg/亩的基本苗以15~20万为宜,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群体生长,有利于高效生育群体的形成。具体的茎蘖动态为:越冬始期(12月20日)茎蘖数每亩30~32万,返青苗(2月20日)40万左右,高峰苗50万左右。茎蘖数的变化应相对平稳,不宜大起大落,至孕穗时茎蘖数略多于预计穗数。  3.叶面积与光合效率  镇麦168分蘖至孕穗阶段只有茎蘖数依主茎的生育进程合理变化,叶面积呈现规律性变化,才有利于形成高光效群体。单产450~500kg/亩叶面积指数变化大致为:越冬始期为1~1.2,返青期为2.5~3.0,高峰期至孕穗为4.8~5.0,齐穗期达2.8~3.0,成熟期达0.8~1.0。适期早播有利于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的温光资源,培育壮苗越冬,越冬期间稳步生长有利于提高抗冻抗逆能力。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表明,叶面积指数变化呈现平滑曲线变化,高峰期至孕穗达最大值,最大值不宜超过5.0,有利于控制群体的合理发展,提高成穗率,形成高光效群体。后期生长青秀,成熟期单穗保持1张左右的绿叶,活熟到老,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营养物质的转化,培育大穗,确保养分输送通畅,从而提高单穗重。  4.植株性状与抗逆性  镇麦168株高平均为80.5cm,比扬麦16号矮11.2cm,基部茎粗0.40cm,有利于抗倒伏。上部三张功能叶片质地较厚,受光角度好,功能期长,不易早衰,光合效率高,成熟期平均要比扬麦16号推迟2~3天。平均小穗排数为19.2排,比扬麦16号多0.8排,穗长8.6cm,比扬麦16号短0.3cm,着粒紧密,穗型大而整齐,穗层厚度集中在20~25cm的范围内,有利于防病治虫和机械收割操作。  二、高产栽培调控技术  1.适期早播  镇麦168属春性品种,播幅较宽,耐迟播。过早播种易形成旺苗,招致冻害,同时还会加重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并成为灰飞虱越冬的寄主。过迟播种,难形成壮苗,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适期早播能充分利用冬前的有效温光资源,培育冬前壮苗,为高产奠定良好基础。一般以越冬始期能否达到壮苗指标为标准,即叶龄3.5~4.0叶,茎蘖数30~35万/亩,单株带蘖1个左右,带蘖率90%以上。根据近两年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我区镇麦168最佳播期为10月26日~11月5日。  2.精播匀播  精播半精播技术要求确定适宜的群体起点,适当降低基本苗,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协调好多穗与大穗的关系,实现小麦由中产向高产更高产方向发展。以基本苗确定播量,我区镇麦168的适宜基本苗为15~20万/亩,折算播量为7~10kg/亩。由于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同一单产水平对基本苗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地力条件好的地方,合理的基本苗以12~15万/亩为宜,地力条件差的应适当增加3~5万,播量也应随之增减。对不同地区而言,丘陵播量应适当高于圩区。播种时宜采用半免耕形式,力求稀播匀播,适当浅播,努力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这是种植该品种的关键之一。  3.适时控苗  应用多效唑拌种有利于促进分蘖发生、培育壮苗,提高镇麦168的抗逆能力。一般每千克种子用15%多效唑0.8~1克拌种效果最佳。如果错过拌种机会,可在麦苗二叶一心至越冬前喷施“矮壮丰”叶面肥。要求拌种时拌匀,喷施时一次喷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小麦拔节后不再提倡喷施生长调节剂,可通过控制肥水的方法调控小麦的生长。暖冬年份应在2月10日前、每亩苗数超过45万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压麦作业,以调控生育进程和群体。  4.合理施肥  镇麦168单产470kg/亩一生需施纯N 19~20kg,一般基苗肥的施用比例占总用肥量的50%~55%,中期用肥占15%~20%,拔节孕穗肥的施用比例占25%~30%。在秋播基肥应用上提倡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适当减少N肥使用,提高P、K肥用量,逐步使N、P、K比例提高到1:0.4:0.4~0.5。大力提倡秸秆全量还田,播后覆盖稻草秸秆,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增强保墒增温效果。中后期根据苗情施好追肥,促进稳健生长。后期搞好药肥混喷,有利于提高千粒重,防止早衰。  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镇麦168与扬麦16号相比,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和后期蚜虫发生相对较重,可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一是用药剂拌种,延缓纹枯病的发生时间,降低发病率。二是控制田间群体,改善田间小气候。三是搞好化学除草,压低杂草基数,减轻危害,净化生长环境。四是早防纹枯病、白粉病,适时防治赤霉病和后期蚜虫。五是搞好一生的沟系配套工作,确保稳健生长,提高抗逆能力。镇麦168白粉病相对较重,防治好病害是种好该品种的又一个关键。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江苏种业网
位置:品种管理 & 通知
2013年全省秋播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
发布日期: 10:30:20&&浏览次数:1505&&
&&&来源:品管科
【大】【中】【小】
苏种〔2013〕29号
各市、县(市、区)种子(管理)站: &&& 科学合理落实农作物品种布局,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综合潜力,是夺取丰收的关键。今年全省夏粮实现“十连增”,良种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夏熟生产面临气候多变、病虫害重发等新情况,对秋播品种布局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现就2013年秋播作物品种布局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 一、指导思想 &&&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突出抗病与广适相结合、高产与优质相结合,严禁跨区、越区种植,继续压缩淘汰高感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易重发生病害的品种,控制抗寒性等抗逆性差的品种种植面积,提高抗性较强品种的推广覆盖率,加大多(高)抗、高产、优质专用品种推介力度,引导农民种植抗性好、丰产稳产的优良品种,确保秋播用种安全。力争培育10个以上年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的秋播作物品种,推介的小麦、油菜品种覆盖率分别超过85%、90%,省内自主创新小麦品种覆盖率超过70%、油菜达到35%。 &&& 二、秋播品种布局 &&& (一)小麦品种布局 &&& 淮北麦区:考虑我省近年来冬季和早春温度偏低,春季温度波动大,容易引起冻害等问题,品种利用时应尽量选择抗寒性强的半冬性品种。主推淮麦20、济麦22、徐麦30、淮麦22、烟农19、淮麦26、徐麦99等品种,搭配种植连麦5号、淮麦28、连麦6号、明麦1号、徐麦31、淮麦31等品种,示范种植徐麦32、保麦2号、淮麦32等新品种,继续压缩并淘汰抗性差、在大面积生产上存在风险的新麦208、矮抗58、西农979等品种。 &&& 淮南麦区:小麦抽穗扬花和收获季节易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引起赤霉病大流行和穗发芽,品种利用时应尽量选择抗穗发芽和抗(耐)赤霉病能力较强的春性品种。弱筋小麦优势区域主推宁麦13、扬麦13、扬麦15等品种,中筋优势区域主推扬麦16、扬辐麦4号、扬麦20、宁麦14、镇麦9号等品种,搭配种植扬麦14、镇麦168、宁麦16、宁麦18等品种,示范种植宁麦19、宁麦20、苏科麦1号、扬麦21、苏麦188等新品种。提倡不同专用品质类型的品种在同一适宜区域种植,努力提高区域小麦品质一致性。 沿淮麦区:近年来,该区域常成为我省赤霉病重发区,且穗发芽频发,半冬性白皮品种南移或越区种植是导致赤霉病和穗发芽加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要禁止半冬性白皮品种在淮河以南越区种植。主推弱春性白皮品种淮麦30、郑麦9023,搭配种植淮麦21,示范种植中研麦1号、明麦2等新品种,引导农民扩大种植抗寒性强、赤霉病抗性好和抗穗发芽的红皮品种。 &&& (二)油菜品种布局 &&& 杂交油菜:主推秦优10号、秦优7号、秦优11号,搭配种植淮杂油5号、沣油737、荣华油6号等品种,示范种植宁杂19、盐油杂3号等新品种。 &&& 常规油菜:主推史力佳、苏油4号、宁油18、淮油18号,搭配种植宁油16号、扬油6号、镇油5号等品种。 &&& (三)大麦品种布局&&&& 啤酒大麦:主推苏啤4号、扬农啤7号、苏啤3号、扬农啤5号,搭配种植扬农啤6号、苏啤5号、东江2号,示范种植扬农啤8号、苏啤6号等品种。&&&& 饲料大麦:以种植扬饲麦1号、扬饲麦3号等品种为主。&&&& (四)蚕豌豆品种布局&&&& 蚕豆:粒用蚕豆以种植启豆2号、海门大青皮、海门大白皮等品种为主,鲜食蚕豆以种植日本大白皮、启豆5号、通蚕鲜6号、通蚕鲜7号等品种为主。&&&& 豌豆:以种植中豌6号、海门白花豌、台湾小白花、奇珍76等品种为主。&&&& 三、落实秋播品种布局的关键措施&&&& (一)加强调研,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品种布局。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把秋播用种指导作为当前种子管理的中心任务来抓。认真分析本地近年来秋播生产用种出现的问题,广泛征求农民和基层农技组织意见,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适宜本地区切实可行的品种布局意见,注意研究适合搭配旱茬和稻茬的小麦品种。既要保持主推品种的相对稳定性,进一步发挥其增产优势作用;又要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步伐,充分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 (二)加强宣传,引导农民使用主推品种。创新宣传引导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粮油高产创建、新品种综合展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抗性好、丰产稳产的主推品种,压缩生产上推广面积小、产量低、种性退化和抗性下降的老品种。坚决制止企业炒作品种、夸大宣传,误导农民跨区、越区种植,特别要防止半冬性品种跨区种植到淮南麦区,确保大面积生产用种安全。抓好新品种引进鉴定和展示示范工作,组织农民、基层农技部门和企业广泛开展“江苏好品种”评选活动,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 (三)加强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今年小麦种子收获季节遭到连续阴雨天气,部分地区存在穗发芽情况,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做好辖区内种子供需情况调研,深入了解种源准备情况,科学引导种子调运和品种余缺调剂,确保秋播种子供需平衡。要切实履行种子监管职责,坚持全面排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集中力量开展种子市场检查,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排除种子质量隐患,确保农业生产用上安全种、农民用上放心种。
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日
责任编辑:&&
(浏览本网,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备案序号:苏ICP备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5-
地址:南京市龙江小区月光广场8号江苏农林大厦& 邮政编码:210036
版权所有: 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江苏省种业协会 | 翻版必究&江家店镇信息公开网
当前位置:
> 江家店镇 >
> 江家店镇2012年秋种工作意见
&本级政府文件
&农业、林业、水利
江家店镇2012年秋种工作意见
【字体:】&【】&【阅读次数:】&【】&【】
江家店镇2012年秋种工作意见
各村(街)、镇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市、区秋种工作意见精神,为切实抓好今年秋种工作,现结合实际,就我镇今年秋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围绕全年粮油生产总体目标,以推进新一轮粮油高产创建为抓手,走科学秋种、大户秋种、单季流转秋种、效益秋种之路;强化示范引导,抓大户、建大片。加快关键技术的转化应用,为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全镇秋种指导性计划面积4.8万亩,其中小麦2.7万亩、油菜0.9万亩、秋冬蔬菜、绿肥及其他经济作物1.2万亩。全镇小麦平均单产达到370公斤/亩以上,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00公斤/亩;油菜平均单产达到150公斤/亩以上。优质专用小麦比重达到90%以上,优质双低油菜达到85%。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好镇内干道沿线的单季流转。主干道有合六叶高速、新、老312国道、江神路、胡鲜路、挥清路等,沿线两旁各200米区域内要确保种满种足。要做过细的群众工作,要开好村民组长、村民代表会议,要与农民签定好单季流转协议,实行有偿流转,要与种粮大户对接好、抓排水、抓翻犁、抓秋种物资筹备,力争早播夺高产,对确实难以耕种的田地,恢复发展绿肥生产,确保不留空闲田。
(二)切实抓好全镇100亩以上种粮大户的秋种。全镇100亩以上种粮大户和涉及村,不论是杂交中稻茬和粳稻茬都要确保种满种足,要召开种粮大户会议,要加大督查力度,要指导好茬口安排,让种粮大户真正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三)加快关键种植技术转化应用。
1、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各村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在品种选择上,要把油菜耐菌核病、小麦抗赤霉病能力作为首选条件。油菜要普及“双低”优质品种,以华协102、华油杂10号、秦优10号、中核杂488等为主推品种;小麦重点推广扬辐麦2号、扬辐麦5号、宁麦13、镇麦168、皖麦32、皖麦26、南农0686、扬麦20、扬麦17、扬麦15等优质高产品种(注前4个为裕安区2012年小麦高产攻关主导品种)。2012年度,对使用我区小麦高产攻关主导品种的100亩以上种植大户,给予10元/亩补贴,镇、村创建的高产攻关示范片要率先实现优质化和主导品种规模化。
2、切实把握播期。小麦把握最佳播期10月25日至11月5日;甘蓝型油菜直播期截至10月20日,白菜型油菜播期截至10月底。
3、控制播量。小麦机条播亩播种量(适期)为8-10公斤,人工撒播亩播种量10-12.5公斤,培育冬前壮苗,实现带蘖越冬,严禁裸子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对于不能在适期内播种的小麦,播种量酌情增加,做到播期播种量相结合。油菜要合理密植,栽培密度不足时制约我镇油菜单产的重要瓶颈,一般大田亩移栽密度0.8-1.0万株,直播密度1.5-2万株。
4、。抓好麦、菜高产示范片农机深耕技术。鼓励深耕翻梨技术,落实好机械、地点及面积的任务分解,确保今年此项作业技术落到实处,为麦、菜创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5、注重开好三沟。要做到竖沟、腰沟、田头沟三沟配套,沟沟相通。竖沟深25—30cm,腰沟深35—40cm,田头沟45-50cm,沟宽20-30cm左右,鼓励采取机械开沟,提高抗灾能力。
6、加快推广配方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配方肥,小麦普及氮肥后移技术,基追比例为6:4,追肥由原来一次变为两次,普施返青肥,重施拔节肥,磷钾肥全部作基肥。具体为:湾区配肥标准N:P:K=11-13:5:7,岗畈区N:P:K=11-13:5—6:6—8。油菜提倡“三肥”下种,即亩基肥均应施足硼砂0.5公斤、专用肥(总含量30%)30公斤、有机肥(水粪)二十担左右。
7、综合防控病虫草害。重点抓好芽前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后期做好小麦纹枯病、赤霉病、蚜虫、油菜菌核病防治。油菜直播田播后三天内用70%异丙甲草胺或50%乙草胺,亩用量100毫升,喷雾封闭除草。小麦亩用60%丁草胺120毫升或50%高渗异丙隆100克,喷雾封闭除草。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以镇长杨旭任组长、分管镇长韩自会任副组长,谢正虎、李和密、张显著、郎道才、翁良海、罗进、方鸿远、宋拥军、熊文灿为成员的秋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管站,具体负责秋种工作的组织协调。各村也要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组织,各村(街)、明确责任,层层负责,确保秋种工作顺利开展。
2.建立考评机制。各村要把当前秋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做到及早安排,抢抓季节,从协调租地,调整结构等方面做好准备,引导农户、大户适时播种,种满种足。秋种期间,镇将组织督查组,对秋种工作进行单独考核,对获得前三名的村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奖励。
3.强化政策落实。严格执行国家油菜、小麦良种补贴、小麦高产攻关等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秋种小麦、油菜投保率100%。
4.强化引导服务。一是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召开现场会、送科技下乡、印发技术资料、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等,把优新品种信息、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加强调查和研究,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狠抓关键性增产措施和抗灾应变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好大面积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三是加大打假护农保秋播的行政执法检查力度,防止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进入市场,确保秋播生产安全。
5.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大力推进专业化社会服务,切实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购统施、机械化统一耕种收获的覆盖率,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水平。
二O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您的位置:
分类名称:小麦
品种名称:镇麦168
国家级审定编号:苏审麦200701
品种来源:原名“镇麦02168”,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苏麦6号/97G59杂交,于2002年育成。
选育单位: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长芒,白壳,红粒,纺锤型穗,籽粒硬质。幼苗直立,叶色淡绿,株型较松散,株高83厘米左右,耐肥抗倒性较强。生育期209天左右,与对照相当。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千粒重高。亩有效穗33万左右,每穗35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接种鉴定结果:中抗赤霉病,感纹枯病,高感梭条花叶病,高抗穗发芽。田间表现中感白粉病。品质分析两年平均结果:粗蛋白含量14.0%,湿面筋含量33.5%,稳定时间7.1分钟,属强筋品种。1、适期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2、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以15-18万为宜。3、肥水运筹:高产水平下亩施纯氮18公斤左右,其中60%作基苗肥,40%作拔节孕穗肥。配合施用磷钾肥。田间沟系配套,防止明涝暗渍。4、病虫草害防治:抓好麦田化学除草,注意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5、及时收获:蜡熟末期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年度平均亩产450.2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3.2%,年度平均亩产453.7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1.1%,两年平均亩产452.0公斤,与对照扬麦11号相当;年度组织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5.3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6.3%。
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名贵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