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存储过程。。。

Delphi中过程的使用_李文顺_新浪博客
Delphi中过程的使用
在Delphi语言中,过程(procedure)和函数(function)被统称为例程,是用来实现特定功能的语句块,当该过程或函数被程序所调用时,它就会执行某种特定的功能。
过程和函数类似,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函数必须要有返回值;过程没有返回值。
&1、过程的声明
过程遵循先声明后使用的原则,它是一个独立的语句块,没有返回值,被调用时Delphi会将该过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语句执行:
procedure 过程名(var 参数:类型);
&局部变量名&
begin​
&过程体语句&
使用保留字声明过程,过程名可以是任何有效的标识符,当调用该过程的时候,只要调用过程名就可以了。若过程中有多个参数,则用分号隔开。过程声明参数为形参,如无参数,则成为无参过程。例如:
procedure Myproce(var str:Sint:Integer);
&procedure Myproce(); //无参数
2、过程的定义
过程的定义是在该过程中编写所要实现某些功能的代码。当在程序中声明了过程后,可以按下键,程序将会自从的声明该过程的定义部分,例如定义一个过程,代码如下:
procedure TForm1.Myproce(str1,str2,str3:String);begin
Edit1.Text:=str1;
Edit2.Text:=str2;
Edit3.Text:=str3;end;
此过程实现了给文本框组件赋值的功能。
3、过程的调用
在调用过程的时候过程中的参数的个数、次序以及类型必须要与该过程中的参数一一对应,否则将会出现错误,如调用上述自定义过程,代码如下:
procedure TForm1.Button1Click(Sender:
& Myproce('姓名','年龄',‘youxing’);
​end;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737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过程-蛋堡, 过程MP3下载,歌词下载 - 虾米音乐
Loading...
@微博好友,送歌给Ta!
离开世界之前 一切都是过程
活著不难 最难的是做人
在移开的眼神里 代表著默认
这一切过程 我们曾经爱或恨
那些以为是结果 其实是每一站
每过一站 不断开始著每一段
每一晚 每个抉择没选的每一半
都在疑问你有没有遗憾
你没有看过的陌生的脸
更热或更冷的水
更软或更狠的嘴
更深刻的 怎麼体会 谁的眼神最深邃
怎麼体会 哪种笑容最珍贵
最忘不了 什麽事是你最放不掉
忘不了的黑暗 忘不了的光
忘不了的安心 忘不了的慌
正经历的人们呐 那都是过程...
我们把希望寄托在道路城市
精神寄托电影音乐文字
人们记录著 他们说的真实
如此 你只知道结局的故事
写下结果 因为人们爱追溯
省略过程 因为时间爱催促
他们挥舞手跟脚 追捕著分秒
你归属感真小 又正巧没有退路
文字没灵魂 是散落的笔画
我起身又捡起散落的笔
再创作时重新排列散落的记忆
下笔重现 每个看过的你
每个散落的你 被捕捉在底片
有时一个转身感动产生在裏面
如果不屑纪念 没结果的经验
於是 过程是风景 结果 是明信片
文本歌词最后由
编辑于 23:55
你可能会喜欢的歌单
那些以为是结果 其实是每一站
来自蛋医师的过程 那段小号萨克斯的solo我不记得循环了几百遍
过程是风景 结果是明信片
都是来做任务
为了做任务呀
我是来做任务的
一切都是过程
哦哦哦 哈哈哈
(第1页, 共631条)
使用手机扫码收听单曲
打开虾米音乐APP
点击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
收藏过程的人们
听过程的人也听
关注虾米:博客访问: 463388
博文数量: 158
博客积分: 2077
博客等级: 大尉
技术积分: 2351
注册时间:
IT168企业级官微
微信号:IT168qiye
系统架构师大会
微信号:SACC2013
分类: LINUX
先说一下DNS的几个基本概念:
就是所谓的“.”,其实我们的网址在配置当中应该是.(最后有一点),一般我们在浏览器里输入时会省略后面的点,而这也已经成为了习惯。
根域服务器我们知道有13台,但是这是错误的观点。
根域服务器只是具有13个IP地址,但机器数量却不是13台,因为这些IP地址借助了的技术,所以我们可以在全球设立这些IP的镜像站点,你访问到的这个IP并不是唯一的那台主机。
具体的镜像分布可以参考。这些主机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二. 域的划分
根域下来就是顶级域或者叫一级域,
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互联网刚兴起时的按照行业性质划分的com.,net.等,一种是按国家划分的如cn.,jp.,等。
具体多少你可以自己去查,我们这里不关心。
每个域都会有域名服务器,也叫权威域名服务器。
就是一个顶级域名,而却不是顶级域名,他是在 这个域里的一叫做www的主机。
一级域之后还有二级域,三级域,只要我买了一个顶级域,并且我搭建了自己BIND服务器(或者其他软件搭建的)注册到互联网中,那么我就可以随意在前面多加几个域了(当然长度是有限制的)。
比如a.,在这个网址中,变成了一个二级域而不是一台主机,主机名是a。
三. 域名服务器
能提供域名解析的服务器,上面的记录类型可以是A(address)记录,NS记录(name server),MX(mail),CNAME等。
(详解参见博客:)
A记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记录一个IP地址和一个主机名字,比如我这个域名服务器所在的域,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二级的域名,然后我在里面有一条A记录,记录了主机为a的IP,查到了就返回给你了。
如果我现在要想这个域名服务器查询a.,那么这个顶级域名服务器就会发现你请求的这个网址在这个域中,我这里记录了这个二级域的域名服务器的NS的IP。我返回给你这个地址你再去查主机为a的主机把。
这些域内的域名服务器都称为权威服务器,直接提供DNS查询服务。(这些服务器可不会做递归哦)
四.解析过程
那么我们的DNS是怎么解析一个域名的呢?
1.现在我有一台计算机,通过ISP接入了互联网,那么ISP就会给我分配一个DNS服务器,这个DNS服务器不是权威服务器,而是相当于一个代理的dns解析服务器,他会帮你迭代权威服务器返回的应答,然后把最终查到IP返回给你。
2.现在的我计算机要向这台ISPDNS发起请求查询这个域名了,(经网友提醒:这里其实准确来说不是ISPDNS,而应该是用户自己电脑网络设置里的DNS,并不一定是ISPDNS。比如也有可能你手工设置了8.8.8.8)
3.ISPDNS拿到请求后,先检查一下自己的缓存中有没有这个地址,有的话就直接返回。这个时候拿到的ip地址,会被标记为非权威服务器的应答。
4.如果缓存中没有的话,ISPDNS会从配置文件里面读取13个根域名服务器的地址(这些地址是不变的,直接在BIND的配置文件中),
5.然后像其中一台发起请求。
6.根服务器拿到这个请求后,知道他是com.这个顶级域名下的,所以就会返回com域中的NS记录,一般来说是13台主机名和IP。
7.然后ISPDNS向其中一台再次发起请求,com域的服务器发现你这请求是这个域的,我一查发现了这个域的NS,那我就返回给你,你再去查。
(目前百度有4台的顶级域名服务器)。
8.ISPDNS不厌其烦的再次向这个域的权威服务器发起请求,收到之后,查了下有www的这台主机,就把这个IP返回给你了,
9.然后ISPDNS拿到了之后,将其返回给了客户端,并且把这个保存在高速缓存中。
下面我们来用 nslookup 这个工具详细来说一下解析步骤: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
&&&&&&&&& 第一行Server是:DNS服务器的主机名--210.32.32.1
&&&&&&&&& 第二行Address是: 它的IP地址--210.32.32.1#53
&&&&&&&&& 下面的Name是:解析的URL--&&&
&&&&&&&&& Address是:解析出来的IP--112.121.162.168
但是也有像百度这样的DNS比较复杂的解析:
你会发现百度有一个cname = www.& 的别名。
这是怎么一个过程呢?
我们用dig工具来跟踪一下把(linux系统自带有)
------------------------------------------------------------------------------------------------------------------------------------------------------------------------------------------------------------------------------
Dig工具会在本地计算机做迭代,然后记录查询的过程。
第一步是向我这台机器的ISPDNS获取到根域服务区的13个IP和主机名[b-j].root-servers.net.。
第二步是向其中的一台根域服务器(Servername就是末行小括号里面的)发送的查询请求,他返回了com.顶级域的服务器IP(未显示)和名称,
第三步,便向com.域的一台服务器192.33.4.12请求,,他返回了域的服务器IP(未显示)和名称,百度有四台顶级域的服务器
&&&& 【此处可以用dig @192.33.4.12 查看返回的百度顶级域名服务器IP地址】。
第四步呢,向百度的顶级域服务器(202.108.22.220)请求,他发现这个www有个别名,而不是一台主机,别名是www.。
---------------------------------------------------------------------------------------------------------------------------------------------------------------------------------------------------------------------------------
按照一般的逻辑,当dns请求到别名的时候,查询会终止,而是重新发起查询别名的请求,所以此处应该返回的是www.而已。
但是为什么返回的这个域的NS呢?
我们可以尝试下面的这个命令:dig +trace&
看看有什么结果。。。。。。。。
你会发现第三步时这个顶级域的域名服务器和这个域的域名服务器是同一台主机(即:)!
当我拿到的别名www.的时候,我本来需要重新到com域查找域的NS,但是因为这两个域在同一台NS上,所以直接向本机发起了,
域发现请求的www.是属于这个域的,
于是就把的这个NS和IP返回,让我到这个域的域名服务器上查询www.。
于是我便从ns X .中一台拿到了一条A记录,最终的最终也便是的IP地址了.【此处也可以用dig +trace www.】跟踪一下
用一个图来说明一下(图中第三步的全世界只有13台是错误的)
以下内容为在虚拟机中搭建local dns服务器得到的实验数据,纠正上述结论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用dig工具进行了追踪,但是dig没有继续追踪当我们从拿到cname和ns2.的IP之后的事情。
我们就所以然的下结论认为local dns会向ns2.请求www.a.shifenc.om。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在自己的本地搭建一个local dns,抓取整个解析过程中是所有包,看看就明白拉。
实际的结果是虽然返回了域的服务器地址和IP,
但是local dns并不是直接向上述返回的IP请求www.,而是再一次去请求com域,得到域的服务器(也就是的那四台),
然后又请求www.,返回的域的服务器,最后才是去请求www.,
虽然上面已经返回了IP,但是实验的结果就是再走一遍域的查询。
上图就是localdns在解析的抓包全过程。蓝色那条就是在收到cname和响应的的域名服务器IP地址之后,继续向com域请求。
这个图充分说明了返回cname的同时也返回了ns2.的IP。
因此总结一下便是
&&&&&&&& ①本机向local dns请求
&&&&&&&& ②local dns向根域请求,根域返回com.域的服务器IP
&&&&&&&& ③向com.域请求,com.域返回域的服务器IP
&&&&&&&& ④向请求,返回cname www.和域的服务器IP
&&&&&&&& ⑤向root域请求www.
&&&&&&&& ⑥向com.域请求www.
&&&&&&&& ⑦向请求
&&&&&&&& ⑧向域请求
&&&&&&&& ⑨拿到www.的IP
&&&&&&&& ⑩localdns返回本机 cname www. 以及 www.的IP
阅读(43634) | 评论(3) | 转发(2) |
相关热门文章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检测DNS记录全球解析,还有简体界面。
使用wireshark抓包的吧&&过滤命令是啥呢?
请登录后评论。生产过程_百度百科
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资金循环的第二阶段。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借助于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成。因此,生产过程既是产品制造过程,又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和的消耗过程。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开始直到制造成为产品之间的各个相互联系的全部劳动过程的总和。
生产过程简介
什么是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使之按人们预定目的变成。机械加工生产简述: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机械产品的全部过程。工业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活动是供、产、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生产合格的工业产品,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增加价值,并作为商品出售满足社会需求。的对象是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围绕完成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所以生产管理就是对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1]
生产过程正文
人们在一定的下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要生存,就必须有吃、穿、住、行等各方面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要获得这些生活资料,就要进行生产。任何社会,如果不从事生产活动,人类就无法生活下去,更谈不上进行政治、文化、教育、科学、艺术和其他社会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必需的原材料的储备阶段,劳动者使用生产工具作用于的,以及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挥作用的过程(如酿酒的发酵)等。
生产过程,不但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而且是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因为,人们在进行时,不仅要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们之间也必然要以一定的方式结成相互关系,而绝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地、同别人毫无联系地进行生产。这种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就是狭义的生产关系。K.马克思说:“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生产关系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个过程的承担者、他们的物质生存条件和他们的互相关系即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过程”(《》第25卷,第925页)。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生产过程的统一。
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如何,每一个生产过程,从连续的角度看,都是再生产过程。再生产过程,或称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生产这个环节,就是直接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在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处于首要地位,是决定性的环节。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这是因为,交换、分配、消费这三个环节的物质内容都是产品,必须从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同时,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性质也是由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决定的。但反过来,交换、分配、消费对于生产也发生重大的反作用。
生产过程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以生产者自己占有生产资料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条件下,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的统一。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家追逐和占有的过程。
生产过程结构
按照的构成要素,可以将生产过程分为物流过程、信息流过程和资金流过程。
1)物流过程  采购过程、加工过程或服务过程、运输(搬运)过程、仓储过程等一系列过程既是物料的转换过程和增值过程,也是一个物流过程。
2)信息流过程  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流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其有关的原始记录和数据,按照需要加以收集、处理并使之朝一定方向流动的数据集合。
3)资金流过程  生产过程的资金流是以在制品和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动力、燃料设备等实物形势出现的,分为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资金的加速流转和节约是提高生产过程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生产过程分类
企业的生产根据各部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划分为以下三部分:
1.。基本生产过程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艺加工的过程。如机械企业中的铸造、锻造、机械加工和装配等过程;纺织企业中的纺纱、织布和印染等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是企业的主要。
2.。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的过程。如为基本生产提供动力、工具和维修工作等等。
3.。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性工作。如供应工作、运输工作、技术检验工作等等。
上述三部分彼此结合在一起,构成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其中,是主导部分,其余各部分都是围绕着基本生产过程进行的。
生产过程组成
狭义的生产过程指产品生产过程,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运行过程。
广义生产过程是指企业生产过程或社会生产过程。
企业生产过程包含基本生产、辅助生产、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服务等企业范围内全部生产活动协调配合的运行过程。
产品生产过程由一系列生产环节所组成,一般包含加工制造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和停歇过程等。有一些产品生产过程中还包含自然过程。
生产过程原则
生产管理的对象是生产过程。组织好生产过程是企业能否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以合理的消耗水平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基础。
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是要满足生产过程运行的连续性、平行性和节奏性(均衡性)、生产过程构成的比例性及其对生产对象(产品)变化的适应性。以上这五个特征是反映生产过程组织的先进性、合理性的主要标志,也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所追求的目标。
1.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应包括生产过程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空间上的连续性是要求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空间布置上合理紧凑,使加工对象所经历的生产流程路线短,没有迂回往返的现象。
时间上的连续性是指生产对象在加工过程各工序的安排上紧密衔接,消除生产中断和不应有的停顿、等待现象。
2. 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生产过程的平行性是指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并行交叉作业。提高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可以缩短整个产品或整批产品的生产周期。
3.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要保持适当比例,使其与承担生产任务所需求的能力相匹配。
4.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节奏性)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指企业的生产任务从投料到最后完工能够按预定计划均衡地完成。所谓“均衡”是要求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大体相等的生产工作量。
均衡性一般取月均衡、旬均衡、日均衡,而节奏性则以小时和分、秒计。所以“节奏性”一般用于大量生产。
5. 生产过程的适应性
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是指当企业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或品种组成发生变化时,能够由生产一种产品迅速转到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应变能力 。[1]
生产过程内容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两方面内容:采用合理的组织形式和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生产过程空间
为了使生产过程达到连续性、协调性和节奏性的要求,必须在空间上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合理地组织起来,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这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重要内容。
企业的生产组织系统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一般可以分为若干层次。
大型企业:工厂—分厂—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
中小型企业:工厂—车间—班组—工作地
生产过程组织的主要问题,是以专业化分工的原则把这些工作地组织起来,使产品生产过程能有效地运行。通常有两种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即生产工艺专业化和产品对象专业化。
(1) 生产工艺专业化。按照不同的生产工艺特征来分别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这种分工原则称为生产工艺专业化原则。
(2) 产品对象专业化。按不同的加工对象(产品、零件)分别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这种分工原则称为产品对象专业化原则。
生产过程时间
研究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归结到研究物流的距离与速度。进一步说,要研究在制品(零组件和部件)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问题。
以批生产来说,在制品移动方式有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等3种。
● 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在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整批送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优点:零件连续加工,设备不停机,零件整批转工序,便于组织。
缺点:零件等待时间长,生产周期加长。
● 平行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在一道工序加工完一个零件后,立即将这个零件送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优点:整批零件的生产周期最短。
缺点:各道工序加工时间不相等时,会出现停工现象。
●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这种方式指每批零件在一道工序上连续加工没有停顿,零件在各道工序的加工尽量做到平行。所以,零件在工序之间移动是平行和顺序相结合。
生产过程机制
为使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必须采用恰当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生产过程运行机制。
1.生产任务的性质
2.生产人员的组织和管理
3.生产计划系统
4.生产过程监控系统
5.生产考核制度[1]
生产过程组织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是指把生产过程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很好结合起来,使产品以最短的路线、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并且使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高产、优质、低耗。合理组织生产过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指产品和零部件在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上的运动,自始至终处于连续状态,不发生或少发生不必要的中断、停顿和等待等现象。这就是要求加工对象或处于加工之中,或处于检验和运输之中。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可以充分地利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力,可以缩短,加速资金周转。
(二)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道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必要的比例关系。它要求各生产环节:之间,在劳动力、生产效率、设备等方面,相互均衡发展,避免&瓶颈&现象。保证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也进一步保证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为了保持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在设计和建设企业时,就应根据、结构以及生产观模、协作关系等统筹规划;同时,还应在日常和管理工作中,搞好综合平衡和计划控制。
(三)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生产过程的节奏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从投料到成品完工入库,都能保持有节奏地均衡地进行。要求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大致相同数量或递增数量的产品,避免前松后紧的现象。
生产过程的节奏性应当体现在投入、生产和出产三个方面。
其中出产的节奏性是投入和生产节奏性的最终结果。只有投入和生产都保证了节奏性的要求,实现出产节奏性才有可能。同时,生产的节奏性又取决于投入的节奏性。因此,实现生产过程的节奏性必须把三个方面统一安排。
实现生产过程的节奏性,有利于劳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时间的浪费和损失;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保养,避免因超负荷使用而产生难以修复的损坏;有利于产量质量的提高和防止废品大量的产生;有利于减少的丈量积压;有利于,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
(四)生产过程的适应性
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是指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要灵活,能及时满足变化了市场需要。随着市场凋节的开展,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这就给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如何朝着多品种、小批量、能够灵活转向、应急应变性强的方向发展,为了提高生产过程组织的适应性,企业可采用&&等方法。
上述组织生产过程的四项要求是衡量生产过程是否合理的标准,也是取得良好的重要条件。
生产过程核算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将原材料等劳动对象投入生产,经过工人的劳动加工,制造出适合于社会需要的产品。生产过程一方面从实物形态看,把材料通过加工变成产品,是产品的制造过程;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耗费,形成,具体来说,发生了材料费用、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所以这一过程的经济业务室对各种耗费的发生、归集、分配、结转,核算费用,[2]
计算产品成本,产品完工后验收入库。
一、生产成本的构成内容  生产过程的生产成本,它由、和等构成。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生产费用。这些生产费用最终都要归集、分配到一定种类的产品上,形成各种产品的成本。有些费用在发生时,就能直接确认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称为,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的成本,如直接材料、;有些费用在发生时,不能直接确认是为生产哪种产品而发生的,称为。间接费用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到某种产品的成本中,如车间制造费用。因此,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以及产品成本的形成,就构成了核算的主要内容。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需要而发生的,如、、,因其不能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其费用额容易确定,但所归属的产品难以判断,所以,应作为处理,而不作为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主要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
该账户属,主要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提供劳务、自制材料、自制工具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表示当期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登记减少数,表示已转出的数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生产费用,该账户需按产品种类、规格分别设置明细账户,进行。
该账户属成本类账户,主要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在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不能直接记人“生产成本”的各种间接费用,即企业制造部门(车间、分厂)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表示本期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如人员的工资、车间房屋、工具修理费、照明费,以及其他不能直接记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如机器设备等;登记减少数,表示企业按一定标准分配记入借方并由各种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数额。该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该账户应按不同部门和成本项目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账户
该账户属,主要用于核算和监督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及、办公费、折旧费、、、、、、、、等等。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表示本期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登记减少数,表示期末转入“”账户的管理费用,结转后应无余额。该账户需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三、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的核算  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部门需用材料时,应填制领料凭证,一般称为领料单,向仓库办理领料手续。仓库根据领料凭证发出材料后,应将领料单传递给财会部门。财会部门根据领料的车间及领料用途的不同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并以此编制。
[业务-1] 华兴公司本月领料情况如表1所示。
生产A产品耗用
生产B产品耗用
生产车间管理耗用
厂部管理耗用
这项经济业务汇总了本月材料的耗用情况。对于发生的材料费用,应根据其用途的不同,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为生产产品直接领用的,应记入的借方,为领用的,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为厂部管理领用的,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同时,企业减少,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00 000
——B产品 120 000
制造费用  6 000
管理费用  8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20 000
——乙材料  114 000
(二)工资费用的核算  工资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企业劳动者还可以享受各种集体福利待遇,因此,国家规定企业可以按工资总额14%的比例计提,以保证企业诸如职工困难补助、医药费、探亲费等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这些计提的福利费与一样,也应根据员工的岗位不同分别计入到有关的成本费用账户中。为了核算和监督工资的结算、发放及福利费的计提和使用情况,设置了“”和“”两个账户。
“应付工资”账户:该账户属,主要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应付,包括各种工资、奖金和津贴等。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表示本月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工资数额;登记增加额,表示本月应付给职工的全部工资数额。该账户一般无余额。如果贷方有余额,表明本月应付工资大于实发工资,其差额为应付未付的工资;如为,表明本月实发工资大于应付工资,其差额为多支付的工资。
“”账户:该账户属负债类账户,主要用于核算和监督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困难补助、医务和福利人员的工资等福利费提取和使用情况。为保证企业职工身体健康,改善和提高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可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从成本、费用中适当提取职工福利费。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表示企业实际支出的职工福利费数额,登记增加额,表示企业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结余的福利费,属于应付未付的费用。
下面举例说明及应付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业务-2] 华兴公司月末,计算并分配本月职工工资: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的工资40 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的工资30 0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4 000元,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6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费用增加了,应记入到应付工资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应根据职工岗位的不同,将工资费用记入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对于生产产品的工人的,应记入的借方;对于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对于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0 000
——B产品 30 000
制造费用  4 000
管理费用  6 000
贷:应付工资  80 000
[业务-3] 按上述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A产品生产工人应计提的40 000×14%=5 600元
B产品生产工人应计提的福利费30 000×14%=4 200元
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应计提的福利费4 000×14%=560元
厂部管理人员应计提的福利费6 000×14%=840元
合 计 80 000×14%=11 200元。
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企业应付职工的增加,应记入应付福利费账户的;另一方面,计提的福利费应根据员工岗位的不同分别记入成本费用账户:生产工人的福利费记入生产成本账户,车间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厂部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A产品  5 600
——B产品  4 200
制造费用 560
管理费用 840
贷:应付福利费  11 200
[业务-4] 从银行提取现金80 000元,并发放本月职工工资。
这项经济业务,其内容可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自银行提现:一方面现金增加了80 000元,应记入现金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减少80 000元,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其二是以现金发放本月的工资:一方面现金减少80 000元,应记入现金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应付职工的工资因发放而减少了企业的负债80 000元,应记入应付工资账户的借方。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借:应付工资 80 000
贷:现金 80 000
【关键提示】 目前,许多单位采用,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应付工资”,贷记“银行存款”。
[业务-5] 以现金支付职工的医药费及其困难补助共3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企业的现金减少了3 000元,应记入现金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职工福利费因支付而使企业减少了负债3 000元,应记入应付福利费账户的借方。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福利费 3 000
贷:现金 3 000
(三) 其他费用的核算  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除了发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等费用外,还要发生一些诸如的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等其他费用。这些费用都是间接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要经过归集、分配后,才能计入某种产品的成本。
1.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有较长的使用期限,而且其价值会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等原因而逐期减少。通常,将固定资产使用中的磨损或因科技进步等原因而逐渐转移的价值,称为。这部分转移的价值以折旧费用的形式计入成本费用中。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在于:不仅使企业有能力在将来重置固定资产,而且也满足了的要求。
为了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进行核算,会计上需设置账户。 “累计折旧”账户:该账户是一个。该账户专门用来反映固定资产累计所计提的折旧额。从性质上来说,它与其他的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有所不同,即其登记增加数,表示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借方登记减少数,表示因固定资产实物的减少而的累计折旧额;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的固定资产已累计计提的折旧额。
累计折旧账户是固定资产账户的。期末,固定资产账户的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可求得固定资产的(亦称净值),以反映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在企业时,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用途不同分别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其中,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管理费用;同时增加固定资产的折旧总额。
[业务-6] 华兴公司计提企业本月的固定资产折旧5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计提4 000元,厂部计提1 000元。
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增加,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另一方面,生产车间和厂部的折旧费用增加了,应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4 0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累计折旧 5 000
2.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是指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后续支出,为了维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使它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就必须进行必要的维修。但该项支出不应计入到固定资产的价值之中,而应作为企业的一项成本费用加以反映。固定资产的修理分为日常修理和大修理,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可以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式核算。
“”和“”账户,是根据的要求,为划清各的费用界限而设置的。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项费用。预提费用主要是指应该由本期负担、应预先计入本期的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待摊费用”账户属于一个资产类账户,主要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已经实际支出但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下的各项费用,如数额较大的生产设备修理费、全年的报刊订阅费、全年的财产保险费、领用等。该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表示已经支付或发生的各种费用,登记减少数,表示分摊的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余额在借方,表示已经支付但尚未完的费用数额。该账户应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属于负债类账户,这种费用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应付而未付的性质。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别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修理费用等。该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表示实际支付数额,贷方登记增加数,表示按计划预先已经提取并记入的数额。余额在,表示已经提取但尚未支付的数额。该账户应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业务-7] 华兴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份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300元,其中生产车间负担200元,厂部负担100元。
在此例中,一方面,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应根据其使用情况,生产车间的修理费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厂部的修理费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200
管理费用  100
贷:银行存款  300
[业务-8] 华兴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厂部汽车的修理费3 600元,分六个月。
每月摊销额=3 600÷6=600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3 600元,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借方;应由以后五个月负担的3 000元,应记入的借方。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600
待摊费用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业务-9] 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机器设备的大修理费用1 000元,其中车间应负担540元,厂部负担46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本期负担的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应按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不同分别计入成本费用账户,即车间应负担的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厂部负担的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企业按月预提的款项增加了,应记入的贷方。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540
管理费用 460
贷:预提费用  1 000
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按我国现行制度的规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等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同一样,它的价值也会随着使用而不断减少。因此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在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中,应设置“无形资产”账户来核算无形资产的增减变动及摊销。
“无形资产”账户:该账户是一个资产账户,借方登记各种来源的无形资产价值的增加;登记无形资产的投资转出、等的减少及各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无形资产的期末余额。“无形资产”账户一般按无形资产的类别设置。
[业务-10] 华兴公司外购专利权,价款120 000元,分10年摊销。
每月摊销额=120 000÷10÷12=1 000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摊销无形资产使无形资产减少了1 000元,应记入无形资产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本月摊销费用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 000
贷:无形资产  1 000
4.办公费、水电费的核算
[业务-11] 以银行存款支付企业的办公费2 400元,水电费1 600元,其中生产车间负担2 200元,厂部负担1 8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企业的银行存款少了;另一方面,车间负担的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厂部负担的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2 200
管理费用  1 8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5.差旅费的核算
出差人员预借的差旅费应通过账户反映。
“其他应收款”账户:该账户是资产类账户,反映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除产品销售、劳务供应之外所发生的各种应收及项。如应收的罚款、赔款,预借的差旅费、及等。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表示发生的;登记减少数,表示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该账户应按不同的设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业务-12] 厂长出差预借差旅费1 000元,以现金支付。
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企业的现金减少了,应记入现金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企业应向厂长李明收取的款项增加了,应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李明  1 000
贷:现金  1 000
[业务-13] 李明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800元,退回多余的款项,结清前借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厂部负担的差旅费发生了800元,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同时企业的现金增加200元,应记入现金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收回李明前借的差旅费款项1000元,应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的贷方。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800
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李明 1 000
(四)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车间内为产品的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这些费用的发生一般都不能直接确定其受益对象,所以,制造费用在发生时,应首先通过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期末在所有的受益对象间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再计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
1.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的归集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车间管理用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理费,车间管理的日常耗费等。
通过以上的业务,说明了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及其。期末应将企业本期所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按车间或部门进行归集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归集汇总的工作是通过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形式来完成的。在中,我们将通过登记制造费用的T字型账户的形式加以说明。下面将以上述生产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来说明该账户的登记及制造费用的归集。
业务(21)6 000
 业务(22) 4 000
 业务(23) 560
 业务(26) 4 000
 业务(27) 200
 业务(29) 540
 业务(31) 2 200
业务(34)17 500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17 500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17 500
通过上述制造费用的T字型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我们知道该企业本期累计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为17 500元。
2.制造费用的分配
在归集完制造费用以后,期末应将所有的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账户,以计算本期的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如果某车间本月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归集的制造费用可直接转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若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则要将归集的制造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去。
分配制造费用,首先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一般常用的分配标准有生产、机器工时、生产工人工资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制造费用/各种产品分配标准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业务-14] 将本月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17 500元按生产A、B产品的工人的工资比例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17 500/(40 000+30 000)=0.25
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 000×0.25=10 000元
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7 500-10 000=7 500元
上述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企业的制造费用总额因分配结转而减少17 500元,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生产A、B产品的成本分别增加了10 000元和7 500元,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0 000
——B产品 7 500
贷:制造费用 17 500
(五)产品成本的计算及结转  生产过程加工完成的产品即产成品,通过“”账户核算。
“商品”账户:该账户属资产类账户,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等待对外销售的产品。主要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已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的可出售的的实际生产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登记出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产成品的实际成本数额。该账户应按产成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前已述及,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部分构成。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称为直接费用,它们在发生时可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制造费用又称为间接费用,它们在发生时,应先计入制造费用账户,期末汇总后再分配计入生产成本账户。这时,本期为某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均已计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形成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产品完工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结转。
企业当期生产的产品可能有的已完工,有的尚未完工(),因此,在计算时,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
期初+本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所生产产品品种等的不同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以计算各完工产品的和单位成本。
[业务-15] 企业生产的A、B产品均为本期投产,无期初在产品,其中A产品本期全部完工,完工产量1 000件。 B产品的期末在产品成本3 700元(其中直接材料2 000元,直接人工1 200元,制造费用500元),本期完工2 000件。计算并结转完工A、B产品的成本。
下面通过表2生产成本计算A、B完工产品的成本。
生产领用材料
  100 000
生产工人工资
生产工人福利费
分配的制造费用
  10 000
 生产费用合计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转出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生产领用材料
  120 000
生产工人工资
生产工人福利费
分配的制造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及单位成本后,就应结转其完工产品成本,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在本业务中,一方面,企业的增加,应记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因产品完工入库使生产成本减少,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A产品  155 600
——B产品  158 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155 600
——B产品  158 000
由以上业务可以看出:生产成本账户是一个归集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并据以计算产品成本的账户,产品完工验收入库后,能够确定其完工产品成本,表明产品生产过程己完成。
孙春华.CAD/CAPP/CAM技术基础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00-260
李伯兴 周建龙.会计学基础.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racle 存储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