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30种篮球犯规动作图解那么强

澳大利亚篮球为什么会变的这么强?_虎扑
没有身材劲爆的黑人球员 也不属于欧洲不经常和欧洲球队交手 也一直是自己在玩我们经常抱怨无法和欧洲球队对抗 所以很弱 可人家不也自己玩吗?照样很强别说人家NBA球员多 今年亚洲杯有几个NBA的不照样无悬念夺冠再来他们的联赛还没CBA好 工资低 队伍少 但实力照样还是很强实在相处同为什么澳大利亚为什么会这么厉害
人种问题和社会发展阶段问题
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澳洲NBL联赛应该水平不会比CBA高太多啊?墨尔本老虎队啥的,也就这样啊?
以前看足球,经常有人科普,错误的技术动作,需要更多的体能去弥补。导致体力不足。回到篮球,澳大利亚人技术粗糙,但身体强壮,很多球直接靠身体过你。而亚洲球员防守脚步和身体,跟不上,卡不住位置,就需要消耗更大体力弥补,最后造成体力不足,崩盘。回到我们自己,罚球,传球,投篮,运球,四个篮球最需要的基本功都不过关。加上身体还不行,输球很奇怪?要想变强,不说别的,先把传球投篮练好吧。
一只很强 08年国家队跟澳洲俱乐部打都很费劲 虽然都赢了
澳大利亚的人身材看上去属于精壮的那种,没有很多的肌肉但感觉肉很硬。人体密度感觉比亚洲人要大,他们速度没有美国黑人那么快,投篮的柔和性身体的爆发性也没黑人好,看动作也比较生硬但就是能把球弄得进
其实说白了就是篮球的大环境所致,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多,这么说吧,中国小学生有多少是经常打篮球的,打篮球这些学生里有多少是接受过正规教练指导的,又有多少是踏踏实实练基本功的,太少了,而且几年前中国要想走职业篮球这条路就只能送到体校,市体校、省体校、专业队的预备队、然后三队、二队、一队,还要一边训练一边学习,怕考试成绩不好,上不了大学,甚至到了16岁该上高中了就得做出抉择是上学还是打球,有的上体校,但是体校也得有分数线。有点进了预备队,没工资,没多少比赛机会。等到了18岁以上该出头的年龄就没剩多少人了,估计万分之一都不到,一路努力上来,家里还得话着钱(有多少普通家庭能支撑孩子10几年的费用),到了一队还不一定有上场的机会,上场了还得围着外援转,到了24.25岁估计就没有那个上进心了。
都是在美国大学体系里培养出来的,接鸡孵蛋
人家篮球一直都强好不好,百度下澳大利亚篮球历史并不难
08奥运会赢了澳大利亚吧。。
记得赢了安哥拉还有德国
一直都挺强,而且风格都没怎么变过。
引用9楼 @ 发表的
08奥运会赢了澳大利亚吧。。
记得赢了安哥拉还有德国
你在做梦吗?08奥运怎么赢了澳大利亚?
引用11楼 @ 发表的
你在做梦吗?08奥运怎么赢了澳大利亚?
有必要用这么强烈的语气吗。。
这么多年了,有些记忆模糊很正常,而且我用的也是猜测的语气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有必要用这么强烈的语气吗。。
这么多年了,有些记忆模糊很正常,而且我用的也是猜测的语气
那你应该没怎么看过那届吧
作为篮球迷
如果经历过
08年奥运会打了哪些球队应该很清楚的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有必要用这么强烈的语气吗。。
这么多年了,有些记忆模糊很正常,而且我用的也是猜测的语气
中国与澳大利亚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碰面5次,从来没赢过
引用13楼 @ 发表的
那你应该没怎么看过那届吧
作为篮球迷
如果经历过
08年奥运会打了哪些球队应该很清楚的
我擦嘞,我没看过??
之前的斯坦科维奇杯都场场不落,奥运会我没看过?
就因为记错了澳大利亚就被开除了??
引用15楼 @ 发表的
我擦嘞,我没看过??
之前的斯坦科维奇杯都场场不落,奥运会我没看过?
就因为记错了澳大利亚就被开除了??
08年奥运会中国队的比赛,讲实话甚至不需要记忆,稍微回忆下就知道打过哪些对手……
澳大利亚一直很强 对抗特别猛 进入2000年国际篮联为了压制美国改了规则之后
更是猛上加猛了
不得不承认有些团队项目从小开展,对于集体合作意识会有很大促进作用。这些人长大以后,学习其他任何项目都会随时注意队友的位置,彼此之间能瞬间领悟他人的想法。我意思是橄榄球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的孩子们在小时候拥有一块完整场地从事一些活动还是挺难的。
引用16楼 @ 发表的
08年奥运会中国队的比赛,讲实话甚至不需要记忆,稍微回忆下就知道打过哪些对手……
咱能别这么装吗?你说这句话想要表明什么呢?在我看来,你这是暴露了看球少,因为看球少,所以08的比赛印象才深刻。04 06 10 12 14哪年呃呃比赛不精彩?你敢说你全部记得赛程结果吗?
引用19楼 @ 发表的
咱能别这么装吗?你说这句话想要表明什么呢?在我看来,你这是暴露了看球少,因为看球少,所以08的比赛印象才深刻。04 06 10 12 14哪年呃呃比赛不精彩?你敢说你全部记得赛程结果吗?
08年情况能一样? 从06年到现在
我能搞的欧冠 ,西甲,欧锦赛的比赛我都看过,nba季后赛(常规赛这几年倒没怎么看)甚至CBA都看了很多,更别说世锦赛和奥运会。你说比赛看得多能模糊一些比赛,我承认。比如有届欧锦赛西班牙小组第三出线,你问我小组赛打的哪些对手,我还真记不得所有对手了。
但08年奥运会能一样?中国队作为主场征战奥运会,作为一个看过的篮球迷能不记得有哪些对手,也是蛮有意思滴
其他人正在看三足鼎立?——欧洲篮球冠军联赛在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体育专电(记者林德韧)说到欧洲篮球冠军联赛(简称“欧冠篮”),对国际篮球感兴趣的球迷们可能并不陌生。在2016年,这一囊括了几乎所有欧洲顶尖俱乐部的联赛在中国的曝光度逐渐增加,以颇为强势的姿态冲向中国篮球产业市场。
  随着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机遇向世界敞开,尤其是作为中国最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的篮球,更是成为众矢之的。NBA和国际篮联频频在中国亮相,发布针对中国市场的最新版战略,而不甘人后的欧冠篮,也通过日前举办的一次“中欧篮球峰会”传递出了自己的信息。
  欧洲篮球冠军联赛在很早以前就曾有过在中国市场进行开拓的尝试,不过一直不温不火。去年7月,华录百纳与欧冠篮方面签下一份为期15年的长约,组建欧冠篮中国公司,整合了优质资源后,欧冠篮进军中国的步伐开始加快。
  在2016年,欧冠篮最为引人瞩目的动作将是“2016欧冠篮中国行”,上赛季冠军莫斯科中央陆军队将于9月底访华,分别与CBA劲旅四川队和广东队进行较量,3队代表了中国、欧洲职业篮球的最高水平,他们之间的对决被球迷广为期待。此外,欧冠篮还将与CBA合作举办欧洲篮球国际教练训练营,并在成都和广州这两个比赛的城市举办公益活动。
  欧冠篮中国公司执行副总裁张子竹说:“在欧冠篮中国公司成立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土篮球文化的成长,扩大欧洲篮球联赛与中国篮球的交流。2016欧冠篮中国行将极力做到创新和求变,以原汁原味的欧洲顶级篮球赛基因,打造整个赛事、品牌、球迷和全方位的营销品牌,为中国的球迷奉献全新的观赛体验。”
  从比赛到培训到公益,欧冠篮这套组合拳打得相当有力。当天参会的双刃剑体育副总裁李宏亮就对欧冠篮在中国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说:“欧洲篮球、NBA、CBA,我内心非常期待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足鼎立,这是欧冠篮雄心勃勃的目标,不过与运作成熟的NBA以及占据本土优势的CBA相比,根基尚浅的欧冠篮在中国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时差,欧冠篮大部分重头比赛都在北京时间凌晨进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一观赛时间并不理想。其次,强调整体的欧洲篮球在传统上并不十分推崇“造星”,这也使欧冠篮球员在中国的知名度与NBA顶尖选手有着不小的差距。另外,由于进入中国时间并不长,欧冠篮在电视转播、产品包装、球迷文化培养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乐视体育副董事长马国力在发言中也提到了时差的问题,他表示欧冠篮要增强在中国的直播效果,就需要把比赛时间安排针对中国市场“慢慢调整”。马国力就欧冠篮提出了三点建议,分别是“保持耐心”、“创新产品设计”和“重视比赛外延内容的扩展”。
  面对诸多挑战,欧冠篮公司国际商务主管斯卡法蒂显得信心十足,他说:“CBA是一个非常棒的篮球联赛,他们整个打球的风格跟欧冠篮是很相似的。我们今年已经开始有一些合作了,比如一些针对中国教练的培训班等等,我们也需要有一些商业模式的改变,加强数字化体验,对比赛进行更好的市场推广。”斯卡法蒂认为,虽然观赛时间并不理想,但利用欧洲距离中国相对较近的地理优势,欧洲球队可以更频繁地到中国进行线下活动,同时通过教练和球员的培养,高水平赛事在多个电视、网络平台上的直播和转播等等来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张子竹透露,明年将会在中国安排6到8场有欧冠篮球队参加的表演赛,并争取与NBA和CBA的教练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乐视体育公关总监刘文娣从传播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她提出能否探索将中国球员甚至中国球队引入欧冠篮竞赛系统中,这样可以用比较快捷的方式增加中国球迷的关注度。关键之道CEO张庆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要通过线上、线下不同的活动,把球迷聚拢在一个平台上,然后展开我们的设想,这样市场就会更长久、持续。”
  除了表演赛、培训、公益等线下活动之外,欧冠篮还与微软等公司活动达成了线上合作,意图通过高科技的转播手段和数据分析技术,为球迷们呈现更全面、精确的高水平篮球赛。
  欧冠篮进入中国的脚步正在向前迈进,未来的广阔天地,还需要各方面一步一步地去耕耘。
[责任编辑:立陶宛的篮球为什么会这么强?
立陶宛的篮球为什么会这么强?
既无明显身高优势,人口也不足 300 万的立陶宛,却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篮球强国,造就这个奇迹的,是偶然的历史巧合,也是多舛的国运。文|吕北客篮球对运动员的身体天赋要求极高,特别是身高一项。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身材普遍较高,那它很有可能就是个篮球强国。人口基数也是成为篮球强国的重要条件,在国际篮球联合会上排名靠前的国家通常不会是人口低于一千万的小国。如最近三年篮球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中,美国人口是 3.19 亿人,阿根廷 4800 万人,西班牙 4640 万,法国 6620 万——但只有一个例外,世界排名第三的立陶宛,人口只有 300 万。稍微资深的篮球迷应该记得 2000 年悉尼奥运会的男篮半决赛,那是自美国组建 " 梦之队 " 参加国际赛事以来,第一次被人逼到输球的边缘:比赛时间只剩下 1 分 12 秒,比分还焦灼在 80:80,与这支不可一世的美国 " 全明星 " 打得难解难分的,正是人口小国立陶宛。▍ 2000 年,NBA 球星文斯 · 卡特在对阵法国队时惊世骇俗的 " 死亡之扣 "美国之所以会从 1992 年起开始选派 NBA 球员组成 " 梦之队 " 征战奥运会,也是来自立陶宛人的刺激—— 1988 年,由大学生球员组成的美国奥运篮球队在半决赛输给了苏联,美国舆论忿忿不平说:" 我们居然输给了俄国人!" 其实苏联队首发五人中并没有俄罗斯人,除了大前锋来自乌克兰,其余四人都是立陶宛人。最爱篮球的国家立陶宛是个人口小国,却盛产巨人球员,很容易给人 " 立陶宛人天生身材高大,拥有打篮球种族天赋 " 的印象。2005 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立陶宛 19-24 岁男性平均身高为 177.2cm。按统计学规律,立陶宛人的这个身高,相对平均身高要矮得多,但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来说,的确在选材上可以大大弥补人口总数的差距。▍立陶宛征兵记录里的身高分布(按地区划分)但是,立陶宛人的这个身高数据与俄罗斯 24 岁男性的抽样结果相仿,略低于欧洲平均水平(177.6cm),与荷兰、德国、瑞典这样高人辈出的国家相比,身高有明显差距。立陶宛人显然没有什么特别的 " 种族优势 "。但立陶宛有一项优势是独一无二的。立陶宛可能是全世界最热爱篮球的国家,即使发明了篮球运动的美国也无法相比。最能说明这一点的莫过于 2014 年世界杯篮球赛,这个国家有 222 万人看过国家队的比赛直播,占全国人口的 76%。其中最热门的一场比赛当然是与美国对决的半决赛,至少有 74 万立陶宛人看了直播。而 2015 年欧锦赛,意大利国内观众最多的一场也只有 58 万;法国篮球队的历史最高收视纪录也只有 70 万。立陶宛人爱篮球,甚至给该国收视调查造成了一种奇特现象:只要有国际篮球大赛的年份,当年的收视冠、亚、季军就都是立陶宛队的比赛。如 2015 年收视率最高的 10 个节目有 7 个是球赛,总统新年致辞被挤到了第 19 位,还不如欧锦赛前立陶宛与澳大利亚的友谊赛观众多。超高热情带来了可观的参与人数,据欧洲篮联估计,立陶宛注册及非注册篮球运动员的总数为 147733 人,是俄罗斯的一半,德国的五分之一,其中半数为青年球员。虽然绝对数依然不算多,但立陶宛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质量应高于周围的体育强国,原因很简单:立陶宛把绝大多数体育资源都投在了篮球运动上。虽然人口不足 300 万,但却拥有 17 座可容纳千人以上的篮球场馆。▍立陶宛最大的体育馆——绿林体育馆,也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体育馆在立陶宛这个人均收入并不高的小国,唯一能挣到百万美元年薪的运动员就是篮球球员,虽然立陶宛篮球最顶尖的选手还往往不会留在国内。在成人多级联赛体系之外,立陶宛还有一个大学生篮球联赛,其中男篮联赛还分为两级。每年有 500 多名球员被大学生联赛培养成材,为成人球队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在欧洲,只有立陶宛一国拥有这样完善的一套体系。有这样的基础,立陶宛篮球能达到今天的地位倒也无足为奇。然而,欧洲本是足球的热土,几乎每个欧洲国家的第一运动都是足球,为何立陶宛人却偏偏要这么热爱篮球呢?▍甚至有人将篮球比作立陶宛的第二宗教——仅次于天主教北美移民的种子立陶宛本该是最不会发展篮球的国家之一,因为篮球是基督教青年会培训学校的一名体育教授发明的,基督教青年会这个新教团体把它传遍全球——包括中国,而立陶宛是个天主教氛围浓郁的国家,基督教青年会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更没有带着篮球去立陶宛教学。当时最受基督教青年会照顾的东欧国家是立陶宛的邻国拉脱维亚,他们把该国的国际化都市里加变成了东欧篮球的中心,也让拉脱维亚成为欧洲最早的篮球强国。1935 年的第一届欧锦赛,拉脱维亚勇夺冠军。▍ 1935 年的拉脱维亚篮球队当时立陶宛曾与拉脱维亚对决,但被对方以 123:10 的比分狂虐。输球的立陶宛人也未必会多么在意,毕竟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篮球在立陶宛人心目中,还只是一种与先传入立陶宛的篮网球(Netball)相似的 " 女子运动 "。但是,这场比赛刺激了三个美国人,他们改变了立陶宛的历史——当年立陶宛临时首都考纳斯的世界立陶宛人大会上,一群美籍立陶宛裔篮球运动员也在其间。看到母国体育如此落后,其中三人当即决定留下来。▍三人中的康斯坦丁纳斯 · 萨维奇卡斯(Konstantinas Savickas)教练(右),站在他身旁的是立陶宛著名球星阿维达斯 · 萨博尼斯(Arvydas Sabonis)他们成了立陶宛篮球的种子,两年后,更多美籍球员加入立陶宛篮球。其中最重要的 " 外援 " 当数 1936 年柏林奥运会上,带领美国队夺得金牌的主力中锋弗兰克 · 卢宾。卢宾的父母是立陶宛移民,成为奥运明星后,一家人荣归故里,他的妻姐却摔断了腿,必须留下来养伤。立陶宛人趁机提出邀请,让卢宾做了国家篮球队的第一任主教练。▍这是身着立陶宛球衣的弗兰克 · 卢宾,1936 年柏林奥运会上美国队的主力中锋,一年后,他就任立陶宛教练,并在 1939 年第三届欧锦赛上兼任球员上场立陶宛裔移民在美国移民中的数量少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却能贡献如此多的篮球运动员,也是一桩巧合:19 世纪末飘扬过海去美国的立陶宛人把芝加哥选作重要聚居地。这里正好是美国篮球运动发源地,早期的篮球推广活动主要在这里的学校。立陶宛移民后代只要爱体育,最容易选择的运动就是篮球。以美籍球员为主,贯彻美式训练的立陶宛队很快成为欧洲篮球的一支强队。1937 年的第二届篮球欧锦赛,他们首次获邀参赛,结果竟五战全胜,并在决赛以 24:23 力克意大利,夺得最终的冠军。这次夺冠激发了立陶宛人参与、从事篮球的群众热情。一夜之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都装上了篮筐,农村的谷仓也被改造为没有座位的篮球馆,立陶宛真正变成了一个篮球国度。1939 年,为举办第三届欧锦赛,考纳斯修建了欧洲第一座专业篮球馆,立陶宛队在这里成功卫冕,奠定了考纳斯篮球之城的地位。▍ 1939 年建成的考纳斯体育馆(Kaunas Sports Hall),是欧洲第一座专用于篮球比赛的体育馆民族意识的沃土一个国家在某项运动上强盛一时并不稀奇,但要保持下去则并非易事。不少东欧国家曾在一些运动上占据霸主地位,但政治动荡和缺乏商业市场让他们很快跌落。曾在世界足坛不可一世的匈牙利,如今已多年缺席世界杯;二战前与立陶宛争得难解难分的拉脱维亚篮球队,90 年代独立以来从未参加过奥运会与世锦赛。立陶宛的国运更加多舛。二战前的苏德秘密协定中,它被划给苏联,从此失去独立地位。在抵抗苏联吞并时因屠杀和流亡而人口骤减,篮球事业也被摧残殆尽:美籍球员被迫离开,本土球员要么流亡,要么加入游击抵抗力量。但正是这种境况,令篮球在立陶宛人精神上的地位大幅提升。由于对自己在苏联的处境不甘心,任何可被作为民族标志的事都被捧为立陶宛人的珍贵传统,在战前刚刚夺取欧洲冠军的篮球被视为仅次于天主教的民族主义象征。立陶宛群众体育也因为民族意识而重视篮球,哪怕是被送往古拉格,立陶宛人也要把篮球带在身边。二战后重建的立陶宛专业篮球明显带有民族主义意味。1944 年在考纳斯体育馆门口组建的俱乐部扎尔基里斯(? algiris),在立陶宛语里是 " 绿色丛林 " 之意,与德语里的格伦瓦尔德(Grunwald)同义,取的正是六百多年前,立陶宛 - 波兰联盟彻底击溃条顿骑士团的格伦瓦尔德之战的典故。▍扎尔基里斯队徽正是强大的群众基础为立陶宛篮球延续着活力,让它在苏联体制稍有松动时即获复兴。立陶宛篮球的再度崛起是从苏联国内联赛开始的,扎尔基里斯俱乐部利用苏联体制的漏洞,提前为本土的优秀青年球员备好可以免除兵役的专科学校录取通知书,避免篮球人才被中央陆军队以一纸征兵令强行调走。1985 年,倚靠这批球员,扎尔基里斯打破了中央陆军对联赛冠军长达九年的垄断,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实现了三连冠。凭借联赛中的杰出表现,立陶宛球员占据了大多数苏联国家队的主力位置。1988 年奥运会上苏联击败美国奥运篮球队的那场比赛,立陶宛球员的表现打动了 NBA 球探,一年后,马修利奥尼斯成功加盟金州勇士队,并把上篮动作 " 欧洲步 " 带到了美国。▍ " 欧洲步 "1991 年 9 月,立陶宛成为第一个脱离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他们的第二信仰——篮球终于可以重返国际赛场。迎面而来的便是 1992 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留给立陶宛的准备时间并不充裕,新国家没有预算拨给球队。这一次,又是大洋彼岸的立陶宛篮球人支撑了祖国,靠着马修利奥尼斯等人在美国发起募捐,立陶宛队凑齐了参赛费用。这一届立陶宛队虽然被乔丹领衔的 " 梦一队 " 挡在决赛门槛外,却意外地与独联体队争夺铜牌。这实在是立陶宛人最梦寐以求的对手,最终,他们以 82:78 战胜了对手。▍站在领奖台上的立陶宛篮球队,他们穿着感恩至死乐队(Grateful Dead)设计的球服——一款可能是史上最叛逆的奥运常服 T 恤对这份荣誉,队中球星萨博尼斯感慨地说:" 在汉城,我(为苏联)拿到了金牌,但巴塞罗那的这枚铜牌,才是我们立陶宛人的灵魂。"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专家解读欧洲篮球联赛:比赛战场次多贫富差距大(图)_网易新闻
专家解读欧洲篮球联赛:比赛战场次多贫富差距大(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频频传出欧洲球队向易建联、郭艾伦等中国球员示好的消息,欧洲篮球联赛也随之走入中国球迷视野。不过由于NBA的影响力,许多人对欧洲联赛的情况仍比较陌生。昨天,本报记者请篮球评论员杨毅和王猛对欧洲篮球联赛进行了全面解读。
  阿联的未来依然迷茫  赛制 双线作战场次多
  欧洲各国的联赛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赛制相对统一。据杨毅介绍,“双线作战”是其最大的特点,特别是强队要同时参加本国联赛与欧洲篮球联赛,这一点与欧洲足坛豪门颇为相似。“每个国家联赛的球队不像NBA那么多,甚至还不如CBA的规模,打欧洲联赛也是为了让球员有球可打。”杨毅分析道,“本国联赛也就每周一场,欧洲联赛一般安排在周中,算下来双线作战的球队如果能杀到欧洲联赛的‘总决赛’阶段,一个赛季能打40多场,跟CBA打到季后赛的球队差不多。”
  王猛则告诉记者,欧洲联赛也有常规赛和季后赛之分,采用主客场制,这与NBA和CBA一样,但不同的是,欧洲各级联赛执行国际篮联的规则,因此对FIBA规则的熟悉是欧洲国家征战国际赛场的优势。
  财力 豪门弱旅悬殊大
  贫富差距是普遍现象,欧洲的联赛同样不能避免。杨毅告诉记者,老牌篮球强国如俄罗斯的联赛,所谓的豪门和排后几名的球队财力差距相当悬殊。“莫斯科中央陆军是欧洲最有钱的俱乐部之一,再加上有军队背景,在本国联赛基本上处于‘无敌’的地位,能对他们构成威胁的也就两支球队。这几年,不少能源业的富豪开始加大投入,一些球队也因此得利,实力有所提升。”他说。相比之下,NBA各球队财力虽有差距,但不至于这般悬殊,而且有“工资帽”制衡,各家投资也都有上限。
  在王猛看来,尽管赛制统一,但欧洲各联赛的推广运作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这一点远不如NBA成熟。“我们听过的俱乐部比如西班牙的皇马、巴萨,希腊的帕纳辛奈科斯,都是欧洲篮球联赛的常客,在国际上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一些东欧国家像拉脱维亚、克罗地亚,国家队是有竞争力的,不过联赛的影响力跟前面提过的这些国家是不能比的。”
  球员 基里连科是榜样
  据了解,欧洲联赛的球员虽然收入不会像在NBA球队一般高,但整体收入不算低。“NBA停摆期间,巨星们纷纷去欧洲打球,不少俱乐部也都开出高薪,说明他们养得起大牌。”王猛告诉记者。
  不过杨毅告诉记者,在NBA的工资体系下,一个新秀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未来三至五年的收入状况,这一点在欧洲是做不到的,球员收入浮动范围很大。
  另外,欧洲球员的实力不俗已被公认,基里连科无疑是标志性人物。31岁的俄罗斯人在回国效力一个赛季后,今年将再次回归NBA。作为俄罗斯联赛走出的巨星,他的实力得到了NBA的认可,被业内人士称为“同时具备了欧式的进攻技术与美式的侵略性打法”。他的队友谢尔盖·莫尼亚虽然没有NBA经历,却是俄罗斯的本土巨星,两届奥运会和2010年世锦赛都进入主力阵容。正如杨毅所说,高质量的联赛是国家队强大的保证。(来源:北京晨报(北京))
本文来源:齐鲁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立陶宛的篮球为什么强|大象公会
既无明显身高优势,人口也不足 300 万的立陶宛,却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篮球强国,造就这个奇迹的,是偶然的历史巧合,也是多舛的国运。
文|吕北客
篮球对运动员的身体天赋要求极高,特别是身高一项。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身材普遍较高,那它很有可能就是个篮球强国。
人口基数也是成为篮球强国的重要条件,在国际篮球联合会上排名靠前的国家通常不会是人口低于一千万的小国。如最近三年篮球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中,美国人口是 3.19 亿人,阿根廷 4800 万人,西班牙 4640 万,法国 6620 万——但只有一个例外,世界排名第三的立陶宛,人口只有 300 万。
稍微资深的篮球迷应该记得 2000 年悉尼奥运会的男篮半决赛,那是自美国组建“梦之队”参加国际赛事以来,第一次被人逼到输球的边缘:比赛时间只剩下 1 分 12 秒,比分还焦灼在 80:80,与这支不可一世的美国“全明星”打得难解难分的,正是人口小国立陶宛。
▍2000 年,NBA 球星文斯·卡特在对阵法国队时惊世骇俗的“死亡之扣”
美国之所以会从 1992 年起开始选派 NBA 球员组成“梦之队”征战奥运会,也是来自立陶宛人的刺激——1988 年,由大学生球员组成的美国奥运篮球队在半决赛输给了苏联,美国舆论忿忿不平说:“我们居然输给了俄国人!”其实苏联队首发五人中并没有俄罗斯人,除了大前锋来自乌克兰,其余四人都是立陶宛人。
最爱篮球的国家
立陶宛是个人口小国,却盛产巨人球员,很容易给人“立陶宛人天生身材高大,拥有打篮球种族天赋”的印象。2005 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立陶宛 19-24 岁男性平均身高为 177.2cm。按统计学规律,立陶宛人的这个身高,相对平均身高要矮得多,但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来说,的确在选材上可以大大弥补人口总数的差距。
▍立陶宛征兵记录里的身高分布(按地区划分)
但是,立陶宛人的这个身高数据与俄罗斯 24 岁男性的抽样结果相仿,略低于欧洲平均水平(177.6cm),与荷兰、德国、瑞典这样高人辈出的国家相比,身高有明显差距。立陶宛人显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种族优势”。
但立陶宛有一项优势是独一无二的。立陶宛可能是全世界最热爱篮球的国家,即使发明了篮球运动的美国也无法相比。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莫过于 2014 年世界杯篮球赛,这个国家有 222 万人看过国家队的比赛直播,占全国人口的 76%。其中最热门的一场比赛当然是与美国对决的半决赛,至少有 74 万立陶宛人看了直播。而2015年欧锦赛,意大利国内观众最多的一场也只有 58 万;法国篮球队的历史最高收视纪录也只有 70 万。
立陶宛人爱篮球,甚至给该国收视调查造成了一种奇特现象:只要有国际篮球大赛的年份,当年的收视冠、亚、季军就都是立陶宛队的比赛。如 2015 年收视率最高的 10 个节目有 7 个是球赛,总统新年致辞被挤到了第 19 位,还不如欧锦赛前立陶宛与澳大利亚的友谊赛观众多。
超高热情带来了可观的参与人数,据欧洲篮联估计,立陶宛注册及非注册篮球运动员的总数为 147733 人,是俄罗斯的一半,德国的五分之一,其中半数为青年球员。虽然绝对数依然不算多,但立陶宛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质量应高于周围的体育强国,原因很简单:立陶宛把绝大多数体育资源都投在了篮球运动上。虽然人口不足 300 万,但却拥有 17 座可容纳千人以上的篮球场馆。
▍立陶宛最大的体育馆——绿林体育馆,也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体育馆
在立陶宛这个人均收入并不高的小国,唯一能挣到百万美元年薪的运动员就是篮球球员,虽然立陶宛篮球最顶尖的选手还往往不会留在国内。
在成人多级联赛体系之外,立陶宛还有一个大学生篮球联赛,其中男篮联赛还分为两级。每年有 500 多名球员被大学生联赛培养成材,为成人球队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在欧洲,只有立陶宛一国拥有这样完善的一套体系。
有这样的基础,立陶宛篮球能达到今天的地位倒也无足为奇。然而,欧洲本是足球的热土,几乎每个欧洲国家的第一运动都是足球,为何立陶宛人却偏偏要这么热爱篮球呢?
▍甚至有人将篮球比作立陶宛的第二宗教——仅次于天主教
北美移民的种子
立陶宛本该是最不会发展篮球的国家之一,因为篮球是基督教青年会培训学校的一名体育教授发明的,基督教青年会这个新教团体把它传遍全球——包括中国,而立陶宛是个天主教氛围浓郁的国家,基督教青年会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更没有带着篮球去立陶宛教学。
当时最受基督教青年会照顾的东欧国家是立陶宛的邻国拉脱维亚,他们把该国的国际化都市里加变成了东欧篮球的中心,也让拉脱维亚成为欧洲最早的篮球强国。1935 年的第一届欧锦赛,拉脱维亚勇夺冠军。
▍1935 年的拉脱维亚篮球队
当时立陶宛曾与拉脱维亚对决,但被对方以 123:10 的比分狂虐。输球的立陶宛人也未必会多么在意,毕竟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篮球在立陶宛人心目中,还只是一种与先传入立陶宛的篮网球(Netball)相似的“女子运动”。
但是,这场比赛刺激了三个美国人,他们改变了立陶宛的历史——当年立陶宛临时首都考纳斯的世界立陶宛人大会上,一群美籍立陶宛裔篮球运动员也在其间。看到母国体育如此落后,其中三人当即决定留下来。
▍三人中的康斯坦丁纳斯·萨维奇卡斯(Konstantinas Savickas)教练(右),站在他身旁的是立陶宛著名球星阿维达斯·萨博尼斯(Arvydas Sabonis)
他们成了立陶宛篮球的种子,两年后,更多美籍球员加入立陶宛篮球。其中最重要的“外援”当数 1936 年柏林奥运会上,带领美国队夺得金牌的主力中锋弗兰克·卢宾。卢宾的父母是立陶宛移民,成为奥运明星后,一家人荣归故里,他的妻姐却摔断了腿,必须留下来养伤。立陶宛人趁机提出邀请,让卢宾做了国家篮球队的第一任主教练。
▍这是身着立陶宛球衣的弗兰克·卢宾,1936 年柏林奥运会上美国队的主力中锋,一年后,他就任立陶宛教练,并在 1939 年第三届欧锦赛上兼任球员上场
立陶宛裔移民在美国移民中的数量少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却能贡献如此多的篮球运动员,也是一桩巧合:19 世纪末飘扬过海去美国的立陶宛人把芝加哥选作重要聚居地。这里正好是美国篮球运动发源地,早期的篮球推广活动主要在这里的学校。立陶宛移民后代只要爱体育,最容易选择的运动就是篮球。
以美籍球员为主,贯彻美式训练的立陶宛队很快成为欧洲篮球的一支强队。1937 年的第二届篮球欧锦赛,他们首次获邀参赛,结果竟五战全胜,并在决赛以 24:23 力克意大利,夺得最终的冠军。
这次夺冠激发了立陶宛人参与、从事篮球的群众热情。一夜之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都装上了篮筐,农村的谷仓也被改造为没有座位的篮球馆,立陶宛真正变成了一个篮球国度。1939 年,为举办第三届欧锦赛,考纳斯修建了欧洲第一座专业篮球馆,立陶宛队在这里成功卫冕,奠定了考纳斯篮球之城的地位。
▍1939 年建成的考纳斯体育馆(Kaunas Sports Hall),是欧洲第一座专用于篮球比赛的体育馆
民族意识的沃土
一个国家在某项运动上强盛一时并不稀奇,但要保持下去则并非易事。不少东欧国家曾在一些运动上占据霸主地位,但政治动荡和缺乏商业市场让他们很快跌落。曾在世界足坛不可一世的匈牙利,如今已多年缺席世界杯;二战前与立陶宛争得难解难分的拉脱维亚篮球队,90 年代独立以来从未参加过奥运会与世锦赛。
立陶宛的国运更加多舛。二战前的苏德秘密协定中,它被划给苏联,从此失去独立地位。在抵抗苏联吞并时因屠杀和流亡而人口骤减,篮球事业也被摧残殆尽:美籍球员被迫离开,本土球员要么流亡,要么加入游击抵抗力量。
但正是这种境况,令篮球在立陶宛人精神上的地位大幅提升。由于对自己在苏联的处境不甘心,任何可被作为民族标志的事都被捧为立陶宛人的珍贵传统,在战前刚刚夺取欧洲冠军的篮球被视为仅次于天主教的民族主义象征。立陶宛群众体育也因为民族意识而重视篮球,哪怕是被送往古拉格,立陶宛人也要把篮球带在身边。
二战后重建的立陶宛专业篮球明显带有民族主义意味。1944 年在考纳斯体育馆门口组建的俱乐部扎尔基里斯(?algiris),在立陶宛语里是“绿色丛林”之意,与德语里的格伦瓦尔德(Grunwald)同义,取的正是六百多年前,立陶宛-波兰联盟彻底击溃条顿骑士团的格伦瓦尔德之战的典故。
▍扎尔基里斯队徽
正是强大的群众基础为立陶宛篮球延续着活力,让它在苏联体制稍有松动时即获复兴。立陶宛篮球的再度崛起是从苏联国内联赛开始的,扎尔基里斯俱乐部利用苏联体制的漏洞,提前为本土的优秀青年球员备好可以免除兵役的专科学校录取通知书,避免篮球人才被中央陆军队以一纸征兵令强行调走。1985 年,倚靠这批球员,扎尔基里斯打破了中央陆军对联赛冠军长达九年的垄断,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实现了三连冠。
凭借联赛中的杰出表现,立陶宛球员占据了大多数苏联国家队的主力位置。1988 年奥运会上苏联击败美国奥运篮球队的那场比赛,立陶宛球员的表现打动了 NBA 球探,一年后,马修利奥尼斯成功加盟金州勇士队,并把上篮动作“欧洲步”带到了美国。
▍“欧洲步”
1991 年 9 月,立陶宛成为第一个脱离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他们的第二信仰——篮球终于可以重返国际赛场。迎面而来的便是 1992 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留给立陶宛的准备时间并不充裕,新国家没有预算拨给球队。这一次,又是大洋彼岸的立陶宛篮球人支撑了祖国,靠着马修利奥尼斯等人在美国发起募捐,立陶宛队凑齐了参赛费用。
这一届立陶宛队虽然被乔丹领衔的“梦一队”挡在决赛门槛外,却意外地与独联体队争夺铜牌。这实在是立陶宛人最梦寐以求的对手,最终,他们以 82:78 战胜了对手。
▍站在领奖台上的立陶宛篮球队,他们穿着感恩至死乐队(Grateful Dead)设计的球服——一款可能是史上最叛逆的奥运常服 T 恤
对这份荣誉,队中球星萨博尼斯感慨地说:“在汉城,我(为苏联)拿到了金牌,但巴塞罗那的这枚铜牌,才是我们立陶宛人的灵魂。”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篮球比赛计时规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