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奥特莱斯地址灰熊 想问问的情况顺便给我个地址吧

灰熊队上演了黑八奇迹,很高兴!真希望灰熊能迁回温哥华。。。。_温哥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966贴子:
灰熊队上演了黑八奇迹,很高兴!真希望灰熊能迁回温哥华。。。。收藏
除了湖人队,我只支持灰熊队! 希望他们能回来,与多伦多猛龙遥相呼应,共同提高加拿大的篮球水平。
灰熊很有活力啊 要是搬回温哥华 那就有拉拉队看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魔兽世界,我有个80的废号,不舍得扔,平时就做点日常什么的。想问问除了上层精灵的挽歌冰冠冰川和灰熊丘陵外哪儿还有日
网友答复:
索拉查盆地有俩声望阵营 神谕者和狂心者二选 选好声望阵营每天有仨日常 龙骨荒野龙眠者有日常 风暴峭壁女人村有日常 霍地儿声望也有日常 还有冬泳湖也有战场日常 差多些了 做完多估计日常日志应该满了
妈都有!内逼里
索拉查盆地有 狂心者和神谕者日常 2选一
历史上的今天:  支持楼主!
  继续。
  爱恨交织大统华(三)    我倒没有因为干的活重、上班时间不足而心里不平衡,到了我这个年龄的人已经可以以理智、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了。作为一个新来的人、一个年轻人无论新到什么地方都是最重的活,难道还把最好的活留给你吗?但就是这样我仍然干不下去了,不是我不能吃苦,也不是挣的钱不够生活所需,我可以再找一个其它的Labor工补充。我无法忍受的是屈辱,是没有尊严,是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无奈,是货真价实的欺负,是不加掩饰的算计。我可以举几个例子:从我第一天上班,直到辞职,我打的米就从没符合过M的要求,不是太干了就是太湿了,虽然所有原料的比例都跟原来一模一样。我切的北极贝,不是切掉脏东西的部分过多就是过少,差距据我分析在1毫米左右。有一次M径直走到我面前,用蹩脚的普通话对我厉声痛斥:我已经教过你两遍了,我不想再教你第三遍,Do you understand?(据我观察这是她会的唯一一句英语)有一回星期一早上给我打电话,问我1、2、3可不可以上班,每天上三个小时,我想都没想就说当然可以了。我缺钱,能多挣一点当然要去了。去了之后我欣喜的发现,原来是把我借给了面点部(面点部的Supervisor是M的同乡加好友)。她们为我量身打造了一套无与伦比的时间表:每星期一、二、三的早上去面点部和面,和好面就下班,每个星期四、五、六、日还回寿司部干。面点部没有人愿意干和面的活,就像寿司部没人愿意干打米的活一样,原来那个和面的员工干了几天就不干了。让我一个人把面点部和寿司部最重要的活都干了,在组织的巨大信任面前我都惊呆了!我当时都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怀疑:难道我外表就傻到了这样一种程度,能接受这样的时间安排?当然我拒绝了,但是你无法想象之后几天M女士给我的脸色和一双双精致小鞋。    
我永远无法忘记我辞职的那天:我完成了每天的例行工作,刚把寿司机清洗干净,M气势汹汹的走过来,“雷做灭呀,……”后面没听懂,意思就是:你他娘的干啥,没完成任务。我当时有点蒙,不是任务固定就这些吗?怎么会不够。M:让你做你就做,哪来的废话。做吧,做完了,第二次清洗了机器,M又过来了:“还是不够”。我当时火就上来了,咬着牙问:“怎么会不够,不是你告诉我多做的数目吗?”她看得出来我的愤怒,态度有所缓和,“这不是我说的,是Rose算的,我不知道,你有问题就找她。”我说:“我不找她,我就找你,不要往别人身上推!你不是Superviser吗?刚才也是你叫我多做这些的!”恐怕是我声音大了,有损她的尊严,她对我也提高了声音,“你知道我是Siperviser,那你就得听我的,我让你做多少就做多少,别问为什么!”一下子,这些天的屈辱、愤怒全都涌上心头,紧接着眼前出现好几个英雄,董存瑞、黄继光,还有圣斗士星失,这一刻我没有犹豫:“你少他妈给我来这套,我明天开始就不干了,不受你这鸟人的气了。你以为你是老几啊,整天在这人模狗样,吆五喝六的?干个寿司部的主管,管了6-7个人,你就找不找北了?”我太爽了,胸中这口憋了许久的恶气终于一吐为快!不过我估计她未必都能听懂,例如“鸟人”是啥意思,虽然她就是。我声音大的估计整个超市都能听见,她气的直哆嗦。本以为她肯定要和我大干一场,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太出乎意料了,M怒视了我一分钟,忽然转身走了,而且整个下午都躲着我。我静静的完成了最后一天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M还是明智的,和我闹起来,对我倒没什么,对她可是很不利。当时的背景是大统华留不住人,招聘来一批,不到几个月就走光了,甚至原来的老员工都走了许多,这成了当时大统华最头疼的问题。如果M和我闹到经理甚至是更高级别的负责人那里,我能怎么样,都已经辞职了,无所失,她可能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毕竟员工辞职是由她引起的。    
至此,我结束了在大统华的打工生涯。这一个月的时间给我留下了一张几百元的支票和一段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    
  楼主走得明智的!  这些中国人真太不像话了,大家同在异乡,相煎何太急!鄙视这群人!  年轻时吃些苦不是坏事,这能让你永远地保持做人的谦卑!    期待期待期待继续,太精彩了!
  关注中 期待下文
  LZ,在家园看了你写的文章,没想到在天涯又再遇见
  我已经不去家园了,现在能在天涯继续看你的文章真是太高兴了,期待你的精彩文字.          
  很精彩的文章,谢谢楼主分享。。。
  排队继续期待。。。。。
  爱恨交织大统华(四)    很久以后,和朋友一起喝酒聊天谈起了我这段经历,我仍然无法释怀,无法理解:M对我哪怕稍微客气些,给我一些尊严,我也能留下来,起码不会那么快就辞职。脏活重活都是我干,效率很高,还听指挥,安排任何时间上班都行,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比那些中老年女性朋友好用的多!朋友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朋友说,你知道这些人大部分是怎么来的吗?在加拿大还没有对中国大陆开放技术移民之前,她们都是偷渡来的,基本上卖光了全部家当、甚至借高利贷付给蛇头偷渡费,来了之后就黑下来,打黑工、拿最低的薪水,受尽了压榨。在以后的几年,十几年中看准个机会申请难民,加拿大政府批准了之后,才算有了个身份,然后就继续拼命的打工,但是合法的了。每人都打3、4份工(当然这份勤劳我无比钦佩),这样继续干个几年,十几年,慢慢的有了房子有了车,如果能干到Supervisor职位的,那对于他们来说简直等于当上了美国总统。加拿大对中国大陆开放技术移民之后,大陆的技术移民蜂拥而至,而且有知识,年轻,一般来说都不会打很长时间的Labor工,就能找到专业工作。这在他们的心理层面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他们用一生辛苦也达不到的程度,很多大陆移民这么轻松就获得了,他们不仅是嫉妒,时间长了简直就是恨,这类人在大统华、华人工厂里不在少数,我落在了他们手里能有好吗?我相信他所说的,因为他开了一个移民中介公司,帮助这类人申请难民身份是一项主要业务。    
在我辞职之后,大统华人力资源部的一个工作人员还给我打过电话,态度十分客气,是一个调查的性质,问我为什么只干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辞职了,想找出原因。他直言不讳的告诉我,大统华正面临一个辞职潮,负责人十分担心,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就算一个星期登几次招聘广告都不管用,因为走的比新来的多,而且新来的也留不住。既然他如此坦诚,我就给了他几条建议:    
一、 部门负责人员素质太差,对部门内部人员百般刁难,员工没有尊严;    
二、 工资太低,基本上就是加拿大的最低时薪,如果在哪干都是挣这些钱的话,换个地方也许还能轻松些,少受些气;    
三、 对于新人给的工时太少,靠这些工时根本无法养家糊口;    
四、 以上三条意见还不够吗,如果有其它的工作机会,需要多低的智商才会选择继续留下?    
听完我的话,这哥们儿对我说:兄弟,你说的我都明白,我这就辞职去。然后就挂了电话。我搞不清楚他是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反正我再没接到过他的电话。不知道我的意见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我想作用可能不大。紧接着的经济风暴导致的大规模失业化解了大统华的人力资源危机,大统华竟然也搞起了面试。    
全文完  
    今天去大统华买塘虱,招呼我的是个北方小伙子,应该是新手,2条鱼弄了快20分钟,当他把鱼包好递给我时,看到他额头鼻尖满是汗,眼镜都挂不住快要掉下来了,真的觉得挺不容易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诚恳的说一句谢谢,他很腼腆的扶了扶眼镜.              
  不错,明年来温哥华
  他们根本不是心地善良之人,  有侧隐之心的人是会帮助这些新来的移民!  而不是嫉妒!  
回复日期: 13:56:00 112#           今天去大统华买塘虱,招呼我的是个北方小伙子,应该是新手,2条鱼弄了快20分钟,当他把鱼包好递给我时,看到他额头鼻尖满是汗,眼镜都挂不住快要掉下来了,真的觉得挺不容易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诚恳的说一句谢谢,他很腼腆的扶了扶眼镜.  ------------------------------  每次看见他们,都会想起我自己的这段经历。
  作者:Bigcat992
回复日期: 22:33:00 114#       他们根本不是心地善良之人,    有侧隐之心的人是会帮助这些新来的移民!    而不是嫉妒  ------------------------------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楼主,我英语成绩不好,这几个月在家学英语。  我学的是新概念教材,效率不高!  照您说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我是抛下新概念,看《六人行》会好很多吗?  真心感谢!
  作者:Bigcat992
回复日期: 23:10:00 117#       楼主,我英语成绩不好,这几个月在家学英语。    我学的是新概念教材,效率不高!    照您说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我是抛下新概念,看《六人行》会好很多吗?    真心感谢!  ------------------------------  我不知道你的英语水平。但我不建议抛下《新概念》,这套教材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看《六人行》也很好,如果可能的话,可不可以同时进行?  浅见,仅供参考。
  呵呵。对啊。  楼主,这两天我进行了对比和思考,我发现新概念是非常不错的。  我已经学完第二册了。  这几个月攻克三,四册!  业余有时间再看《六人行》!  呵呵多谢啦!  
  中国人社会现在是唯钱是图,敢做敢为,敢于说真话,敢于给政府提意见的成了异类,比如广州的“口罩哥”。为了给广州的管理层提个意见,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才敢站在公众场所大声说,我们都支持他,但我们都是敢怒不敢言,你到广州的东风路市府、省府门口看看,来信访、拉个横额的群众,他们都被警察重重围起来。我们在东风路被抢劫了,报警警察只是记录下来就打发我们了,我们提供了时间、地点、贼人的电话号码.....等等线索,警察都不会有行动有下文的,我们如何看待在中国的生活?广州政府为了迎接奥运,要所有的市民背负沉着代价:交通严重堵塞、整个城市大粉饰、大肆破坏民宅,市民的住宅、财产安全受到了侵害,民众怨声载道,政府意见接受,做派照旧,因为如果不修路不整饰,不买四万元一盏的路灯,政府高官怎来的灰色收入?怎样支撑他们的“小留学生”?连负责粉饰工程的包工头都忍不住到电台爆料:接工程的报价是平时的3倍,实际到手的钱只有三份之一...........真是恨得牙痒
  深深赞同!
  对楼主的坦诚很感动,我是广州人,也有几个亲友家庭在温哥华,他们过去将近20年了,生活小康吧,住别墅开奔驰,有楼收租。工作是在HK人开的中餐馆做收银兼出纳,月收入3500加元左右,回国自我感觉有成就感的样子。每每说起餐厅里的新移民,表情都是邈邈嘴,说博士、硕士都是在洗碗、洗厕所,说他们就像广州的民工,很不以为然的样子.......我听了好茫然,出门在外,中国人怎么以这样的心态看待遭遇不好的同胞?看了楼主朋友的分析,算是明白了,唉,中国人...........祝愿楼主一切顺利,好人有好报
  富有小留学生的状况也知道一些,但也有好的,也认识了两个小留学生,一男一女,都是初中毕业到加上高中。女孩子在广州读名校毕业,自己在网上联系的高中,通过中介办手续,在政府推荐的西人家庭寄居,高中毕业杯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回国时见到她,好阳光好有教养有朴素的女孩子。男孩子在广州家庭条件好优越,偏科严重,音乐英语非常好,钢琴打鼓好棒哦,还自组乐队,整个文艺少年的样子,十分抗拒学校的传统教育,在屡教不改后,妈妈无奈将他送到多伦多的教会的高中学校,寄居在西人家庭,学校只有他一个中国人。一年后回国,整个人都改变了,非常享受学校的生活,生活井井有条,变得上进了,也懂得父母的用心,学会了体贴人,学会了多角度看事情,很可喜的变化。  亲戚说温哥华七成都是华人,不会说英文问题不大,会说广东话就可以找到工作了。但整天生活在华人圈子,不能真正融入社会
  写的太好。真是精彩至极。祝LZ事事顺心。
  呵呵忠实FANS 都是CAT噢!
  还真都是CAT呢。
  移民是不满足生活现状。还是对生活现状不满足呢?人到哪里都是有好有差。程度不同而已。在国内多赚点钱。何必去哪儿哪儿的刷盘子。幸福在哪里都是对个人生活现状的一种衡量。关键是个人。太大也不现实。也不太容易实现。努力的做个幸福的小老百姓吧
  我在北京时间2点钟发帖支持你,希望楼主能继续加油
  在这时候支持你,加油,Go for it
  楼主辛苦发帖,不要管那些唧唧喳喳。  我一直拒绝去多伦多,本来想去温哥华的,看完了好犹豫。
  LZ go on,go on please!
  作者:cat3128    亲戚说温哥华七成都是华人,不会说英文问题不大,会说广东话就可以找到工作了。  ------------------------------  温哥华的华人比例不到20%,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  不会说英语是没问题,只会说广东话也能找到工作,那就打一辈子LABOR工吧。
  作者:愫苏
回复日期: 4:16:00 130#       楼主辛苦发帖,不要管那些唧唧喳喳。    我一直拒绝去多伦多,本来想去温哥华的,看完了好犹豫。  ------------------------------  哪都这样,没有多大区别。区别的只是一些客观环境,例如气候、大学分布等,人还是这样的人。
  继续。
  加国华人众生相系列之三:May(上)     May是我在ELSA(加拿大政府为新移民开设的免费英语培训班)认识的一个中国南方中年妇女。加拿大的华人基本上每人都有一个英文名字。我很理解原因,这里不存在任何崇洋媚外的成分。很多汉语拼音西人不知道如何发音,有些汉语的音节他们很难发出来。有时候,你听西人叫你的汉语名字,想死的心都有。他们发不发的出来倒可以不去管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时候,例如去医院、保险公司等地方,他们叫你的名字,而你不知道是在叫你,会耽误事。而且,应聘西人的公司,他们看到你的名字,如果不知道怎么发音,为了避免尴尬,有可能第一轮就把你干掉了,连个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我不理解的是,华人中年妇女特别愿意给自己起May这个名字,难道觉得这个名字很“媚”?十个里面有七个叫May,剩下三个叫Amy。    
第一天去ELSA,我很早来到教室,只有我一个人。不久May就来了,看到我是新面孔,主动用广东话和我打招呼。西人很难分清楚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就像咱们很难分清楚英格兰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但是咱们自己却没有任何障碍,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是中国人,谁不是。我用普通话回答她。这个班非常奇怪,只有她一个华人(一般情况下ELSA每个班都会有很多华人的),看到我是她的同胞,十分高兴,主动坐在了我的旁边,问了问我的情况,并给我讲了讲这个班的情况。她的普通话我勉勉强强能听的懂。她非常自豪的告诉我,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经过了一年的学习,自己从ELSA一级升到了二级。从此以后,我每星期三次的ELSA课程她都愿意和我聊这聊那,而且无所不谈(实际上这点我也很奇怪)。虽然我上这个课程的时间很短,只有大概两个月的时间,但May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几年后的今天,她在我脑海中的形象仍然十分鲜明。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ELSA是就是加拿大政府为了使新移民迅速本地化,开办的免费的英语培训班,任何移民、难民等都可以申请。先去ELSA机构进行测试,根据你的英语水平把你分到相应的级别。说起ELSA,我还有个有趣的经历。温哥华的朋友告诉我,在报名测试的时候,尽量考的差些,就可以分到较低的级别,可以多念一些时间。我听了他的话,占便宜的心理又发挥了作用,结果我被分到了二级(基本上认识ABC就是二级,不认识的是一级)。后来我才发现,没有比这更愚蠢的想法,看来不是什么便宜都可以占的。我去参加ELSA班的时候,已经在西人的快餐店打了将近一年的工,听说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毕竟在国内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二级ELSA班从老师到学生都是移民,老师是个印度人,虽然流利程度绝对没问题,但口音比我还重,学生就更别提了,除了Yes不认识几个词,我在班里有点独孤求败的感觉。去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就认识到了,我开车20分钟来这,英语没什么长进,广东话倒是学了不少(和May学的),实在是得不偿失。老师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就问我想不想转到3级去。我说可以,她把我领到三级班,上了两节课。三级的老师又找我谈话,说我的水平明显高于这个级别很多,在这上课也是浪费时间,建议我去四级或者五级。但是这个学校没有四级或五级班,给了我几个其他学校的地址,让我过去试试。我看了看地址,路程更远,唉,算了。至此,我结束了我ELSA的学习生涯。    
言归正传。May来自于广东农村,不到20岁就结婚了,并生了一个女儿。由于农村的生活实在太艰苦了,而且受当地的风气影响,May通过蛇头偷渡来了加拿大,在温哥华的一家豆腐厂打黑工,偿还偷渡的费用以及申请难民的中介费用。现在中国大陆的偷渡客已经不是人们想象中坐船在海上飘一两个月的传统方式了,就我了解,一部分人是通过这样一种途径偷渡来的。首先是联系蛇头,蛇头负责伪造护照、签证,并负责送上飞机。到达偷渡目的地之后,马上销毁伪造的护照及签证。蛇头在当地的代理人把他们送到敢于接收黑劳工的工厂,一般是华人豆腐厂,海鲜加工厂等。并同时联系移民中介给这些人申请难民身份。就这点上讲,蛇头还是很讲道义的,当然也是为了确保生意能进行下去。这些工厂只付给这些人比法律规定最低工资还低很多的薪水,而且条件极差,每周、每天只休息很少时间。即使这样,他们也不可能拿到全部,大部分的钱要偿还蛇头的偷渡费用及移民中介的费用。至于申请难民的理由是计划生育还是宗教迫害,那要根据情况而定。而且审批下来的时间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期限。就目前美、加的情况来看,由于来自中国的难民申请人数每年以级数级增长,所以申请的难度越来越大,期限越来越长。如果难民的身份批准下来,偷渡费及中介费都还清了,那他们就成为自由之身了,开始为自己活着,有家属的开始办理亲属团聚。因为有了工卡,打工是合法的了,他们每个人都能找三到四个工作(和打黑工的经历比起来,这也算不得什么),拼命挣钱。开始买房子、买车,就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May基本就是这个情况。May虽然打了将近10年的黑工,但毕竟还算幸运的,拿到了身份,有些人永远拿不到合法身份,就只能一直黑下去。    
  独孤求败  哈哈楼主的文章太爽啦,深刻,睿智,幽默!  呵呵。
  这么好的文章大家要顶起来啊!  冲第一名呵呵!
  非常开心,终于在这个版块看到有滋味有水平的原创文章了。
  我在多伦多,想去温哥华,但在多市已经待了2年多了,有了朋友和交际圈子,想到去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突然会感到恐惧。越活越倒退吧。以前可从来没有这个感觉。在国内也是一只箱子就只身一人去了广州,后来还是一只箱子,又来到多伦多。可能我和社会脱节太久了吧。请楼主介绍一下温哥华的生活和学习,还有工作的大概状况吧。
  讨厌法国人和法语,所以请楼主讲完了温哥华讲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特别是蒙特利尔,移民加拿大的几乎没有谁提到它,它很神秘。
  愤青,没在一个地方生活过请问有何好讲?  需要了解百度就是了,不神秘!
  好贴要继续!
  作者:闲云吟草
回复日期: 13:20:00 140#       我在多伦多,想去温哥华,但在多市已经待了2年多了,有了朋友和交际圈子,想到去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突然会感到恐惧。越活越倒退吧。以前可从来没有这个感觉。在国内也是一只箱子就只身一人去了广州,后来还是一只箱子,又来到多伦多。可能我和社会脱节太久了吧。请楼主介绍一下温哥华的生活和学习,还有工作的大概状况吧。  ------------------------------  温哥华的客观条件,我不用多说,你到网上可以很容易查到。至于说生活,这我得说,这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吧,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继续。
  加国华人众生相系列之三:May(下)     May每次必和我谈的一个话题就是痛说加拿大如何如何不好,比之国内相差何止千万。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反问她,既然加拿大这么差,你怎么不回国。May告诉我,她之所以留下来完全是为了孩子?我又不识趣的进一步问她,既然你认为加拿大不好,你怎么就认为你女儿会觉得加拿大好?何必让你女儿在这受罪?May翻着眼睛愣愣的看了过半天。最后嗤了一鼻子说:你开什么玩笑?我始终没搞清楚她这话的含义。我确实没开玩笑。    
May难民身份批准了下来之后,马上就开始给老公和女儿办理亲属团聚,她来加拿大后已经有7-8年没见到自己的女儿了。一切都十分顺利,老公女儿都来到了加拿大,她老公也找了一家餐馆打工。可是没多久不幸的就降临到她的头上。在她老公打工的餐馆有个同样是广东偷渡来的小姑娘,不久就和她老公勾搭到了一起。估计她老公这些年在国内也没闲着。这个小姑娘死活就要嫁给她老公,至于是因为伟大的爱情还是为了取得一个合法身份,就只有天知道了。吓的她老公连工作也辞了,躲在家里不敢出去。即使这样也没跑的了,小姑娘不知道从哪知道了他们家的地址,白天到家里去闹,晚上用弹弓打他们家玻璃。最后,她老公去和小姑娘谈判,结果一去不回,过了一段时间她老公回来了,告诉May对不起她,还是离婚算了。覆水难收,May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她舍不得孩子,她老公乐得把孩子给了她。费尽心力把老公申请过来,结果成全了别人,好在剩下了个孩子足以安慰她受伤的心灵。    
May找到了一个给宾馆打扫卫生的工作,对于Labor工来讲属于相当不错的了,薪水不错,不怎么累,也不怎么脏。宾馆的老板是个犹太老单身汉,子女都大了不在身边。不久发现May虽然徐娘半老,但还有几分姿色,就主动发起了进攻。可能由于太寂寞了,May很爽利的就答应了,带着女儿搬进了犹太佬北温的豪宅。不知道是因为爱是盲目的,还是因为没有爱。本来以为能过上幸福生活的May不久就领教到了犹太人的厉害。犹太佬没给过May一分钱,而且生活费用她必须负担一部分,包括电费和取暖费,幸好取暖的费用不高,犹太佬为了节省费用,把温度调到和室外差不了多少。温哥华冬天不是很冷,才没出人命。犹太佬的两辆豪华车May是绝对不能碰的,May女儿的各种费用完全由May自己负责,他一点不过问。May到了犹太佬家里之后,原来那个钟点工佣人就辞掉了,完全由May负责全部家务。也就是说May原来全部的工作都继续做着,还要照料全家的饮食起居。犹太佬对May全部的恩惠就是带她和她女儿出去吃了几回饭,去了一趟西雅图。这样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在May还在琢磨如何改善和犹太佬关系的时候,犹太佬突然对May说:你和你女儿收拾一下,另外找个地方住吧,我马上就结婚了。就好像告诉May明天要下雨一样自然。May又哭又闹,但犹太佬不愧是老江湖,冷静的告诉May:你不要这样,一点用都没有,你再闹我就叫警察。May一听傻了眼,乖乖的收拾东西,租了一个房子,搬了出去,又开始过上了独身生活。    
我不知道怎么看待May这种不幸。你可以说她傻、说她识人不明,但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这种中国人和西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情况,鲜有幸福的例子。生活习惯不同还在其次,吃米饭也能改成吃面包,刀叉用起来比筷子也没难多少。最大的问题是文化背景差异太大,这个永远也改变不了。就拿May的例子来说,你不能说犹太佬有任何不对的地方,很多西人都是这样,喜欢对方就生活在一起,不喜欢就分开,谁在经济上也不负担对方,谁对谁也没有亏欠。没让May交房租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以May农村乡土的脑袋恐怕是很难理解到这点的。分开后犹太佬仍然让May在他的宾馆里打工,也没有因为其它原因辞退她。    
离开犹太佬之后,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交圈子,May每个星期都去一个运动场打羽毛球,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其实不用,还有比三四份Labor工更锻炼身体的了吗?),另一方面可以物色合适的对象,一举多得。我认识May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这个时候。    
随着我ELSA生涯的结束,我再也没见过她May,也不知道她现在生活怎么样了。对于May我很难下个定义,你很难说她是不幸的,或者说是幸运的,不幸的话,不幸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幸运又幸运在哪里。你也很难说她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她对人生对社会都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考虑的问题基本上没有超过三个月以后的事,但她却经常有一些天才的想法。对于她,我只能说:我曾经认识一个人,她是我的同胞,她的名字叫May。    全文完    
  想向在加拿大的朋友问点事,请加我MSN:或者QQ:
  致谢!!
  呵呵芸芸众生!
  继续。
  海钓三天(一)     接受朋友的强烈建议,我和我妻参加了一个为期三天的“海钓之旅”,地点位于加拿大BC省北部的夏洛特皇后群岛。三天的时间虽短,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了全新的体验。从回来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期待着有朝一日能重返那里,再次泛舟于北太平洋幽蓝、深邃的海面上,呼吸略带腥味的海风,感受同海鱼搏斗的紧张刺激。    
第一天    
我们到达位于Richmond机场之后,发现旅游公司的接待人员已经在那里给游客办理各项手续了,我们也排到了队伍中。手续并不繁琐,钓鱼证、登机手续、行李托运,很短时间就全部办理完毕。8点整,准时登机,是一架隶属于Pacific Coastal航空公司小型客机,满载乘客40余人。两个小时的飞行,飞越了BC省北部的崇山峻岭,飞机降落到了一个叫Masset 的小镇。Masset只有不到几万的人口,离机场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就没有去参观,换乘直升飞机向最终的目的地飞去。海钓度假村位于夏洛特皇后群岛最北端的Langara岛,和阿拉斯加隔海相望。    
又经过了30分钟的飞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Langara Fishing Lodge。一下飞机,工作人员迎了上来,带领我们熟悉度假村的各项设施,并给了我们一张这三天的作息时间表,最后领我们到了自己的房间。房间虽小,但设施完善,卫生间,淋浴间一应俱全。在去餐厅的路上,我们仔细的四处看了看,真的是美不胜收啊!度假村建在两个大型驳船上,足有十几米深的海水清澈见底,海底遍布海星、海葵、各类水草,不知名的鱼群畅游其间,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很多大螃蟹横行往来。岸上有一条小路延伸到丛林深处,树林密不透光,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况。远处海天一片,空廓无际。    
用完午餐,我们急不可耐的换好了钓鱼服,准备出海。这种钓鱼服是专门为海钓设计的,有三种功能——保暖、救生、防水。由于我们从来没有海钓经验,工作人员花了很长时间给我们讲解如何开快艇,如何使用快艇的各种设备,如何使用钓具,如何准备饵料等等各种应当具备的知识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太多的专门用语,太多的俚语,我和我妻都听的一知半解。管不了许多了,在实践中继续摸索吧。快艇很好驾驶,傻瓜型的,能开碰碰船就能开它,区别是不能碰。我们以四十公里的时速朝着目的海域出发了。今生第一次在海上开快艇,太惬意了,心情舒畅的像天上飞过的不知名的海鸟。到达了目的地,已经有很多海钓的小艇在那里了。根据工作人员的讲述,上好饵料,放下了四个钓竿。不久,天气转坏了,下起了大雨,海面上也阴沉的可怕。海浪大了起来,小艇随着海浪开始上下颠簸,我们遇到了海钓后的第一个严峻问题——晕船。刚开始是我,狂吐不止,用实际行动告诉其他人我中午都吃了些什么。我强忍着,以为过段时间就能能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越来越严重。    
突然一只钓竿的转轮猛的转动起来——有鱼上钩了,我一把抓过钓竿,开始迅速转动转轮,水下力量很大,我虽然没有海钓的经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鱼比我以往钓过的任何鱼都大,我转动一会转轮,再放出去一段鱼线,就这样来回的溜着它,消耗它的力量。这时候我妻已经把其他三个钓竿都收起来了(怕鱼靠近后四条鱼线搅到一起)。我暂时忘记了晕船,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条鱼上。我终于看见它了,是一条三文鱼,个头很大,银色流线型的身躯在水下剧烈的挣扎着,来回的甩动头部,想甩脱鱼钩,我岂能让它得逞,我始终保持着鱼线的张力,看来以往钓鱼的经验也同样适用,海鱼也是鱼,再狡猾的猎人也干不过老狐狸。我终于把它拖到了船边,用抄网把它捞到了船上。17磅,惊人的数字,我从小到大钓鱼的最高记录。经过了这番搏斗,我妻也开始晕船了,刚才还在嘲笑我,现在开始轮到她了。我的力量也没了,胃部又开始一阵阵的抽搐。这样不是办法,我们的脸色都苍白的不成样子,纵使再有鱼上钩,也没有力量把它弄上来了,我们决定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晕船的问题。    
回到了度假村,我们是当时唯一回来的一条船,从出海到回来总共不到两个小时。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十分惊讶,了解了情况之后,哈哈大笑,告诉我们很多人都这样,并给了我们每人一贴耳贴,贴在耳朵后面,10小时后起效,可以保证我们这几天不再晕船。我们将信将疑,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试试了。回到房间,洗完了澡,贴上耳贴,疲倦的躺在床上,不适稍有减轻,但感觉还像漂浮在海上,上下摇晃。不知不觉的,我们都睡着了。醒来已经是傍晚了,一条条的快艇先后的驶回港口。雨过天晴,太阳在海上慢慢的沉下去,海面上泛起红光,显得如此沉静,深邃。几只海豹在不远处嬉戏玩耍。有一些景象,你当时就知道,注定一生也不会忘记,我想这一定会成为其中的一个。    
来到了餐厅,已经有很多人就座了,我们选了一个靠近窗口的桌子,一边用餐一边欣赏窗外的美景。晚餐十分丰盛,并且加进了红酒。从开胃菜,沙拉,主菜到甜点,进行了足有两个小时。整个餐厅只有我和我妻两个亚洲人面孔,来加拿大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有身在国外的感觉,大家相互聊着天,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询问着当天的收获。    
其间,度假村的经理来到餐厅,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讲了讲明天的天气情况,和对明天海钓的建议:好消息是明天是个难得一遇的好天气,所有垂钓的区域都开放;坏消息是海岛周围发现了大群鲨鱼。并告诫大家注意,如果鱼线下沉较快,并且力量较大的话就有可能是鲨鱼,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鱼线绞断。最后,经理衷心祝贺今天海钓的冠军得主,大家绝对不会想到吧,这个冠军就是我,我的17磅的三文鱼是当天所有收获中最大的。谁能想到第一次海钓、没有向导、晕船不止、出海前后只有两个小时、并且只钓到了一条鱼的我们,竟然是当天的冠军。真是世事难料。大家鼓掌向我表示祝贺,很多人问我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艺和大家分享。我只能很矜持的站起来向大家点头示意,并表示纯属意外。    
我们回到房间,对刚才的一幕回味不止。今夜做梦也会笑。  
  谢谢楼主的分享~
  呵呵做梦也会笑  继续不要停,有时间便写写。  呵呵粉丝们分享你的快乐痛苦,呵呵!
  好贴!
  继续。
  海钓三天(二)    第二天    
经过一夜的休整,我和我妻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而且耳贴真的很管用,晕船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信心满满,期待今天能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做好了准备,甚至带上了午餐(度假村准备好了现成的三明治、热狗、水果和各类饮料,方便游客带到船上,中午在海上食用,节省下往返时间。当然也可以选择回餐厅用餐,但大部分的人选择前者),在清晨和煦的阳光中出发了。    
所有垂钓的海域都开放,十分难得,因为天气的原因或出于安全的考虑,大部分的时间只开放几个。既然这样,我们就想做一次远行,到较远的海域试试运气。我们沿着一条全新的路线出发了。疾驰了一个小时左右,海岛在我们后面渐渐变小了,周围一条快艇都没有,声纳系统显示水深已经超过了1000英尺,我妻开始害怕起来,我也有点犹豫。没油了怎么办,船坏了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出现其他特殊情况怎么办。我们决定不再冒险,到人多熟悉的海域去。根据后来了解的情况,我们的担心纯属多余,每条船的油量足够一天的行程,纵使出现上述问题,也可以呼叫工作人员前来救援。看来有时候,最大的问题还是出现在自己的身上,未必是条件不允许,是自己先退却了,心魔总是最难战胜。    
经过了一段跋涉,我们又来到了熟悉的海域,见到了众多的渔船,心里踏实了很多,放下钓竿,静等猎物上钩。可是不久我们就遇到了海钓以来的第二个问题——水草,昨天还干干净净的海面,不知从何处飘来了大片大片的水草,挂到鱼线上还是小事,只是浪费时间把它解开,更大的危险是绞进发动机的马达里,大家都在忙着用桨把水草拨开。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水草丛中冲了出来,看来这个地点得放弃了,好在钓鱼点众多,我们加大马力朝另一个地点冲去,水草浪费了我很多时间,我得赶回来。    
到达另一片海域,同样很多渔船,但没有水草,我们放了心。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篮的近乎透明,空气清冽的让人心醉,由于没有污染,导致紫外线格外强烈,看来无论什么问题都要一分为二的看,污染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的皮肤在以可以观察到的速度变黑,由于墨镜的阻挡,眼圈还是白的,造型很像熊猫,但熊猫眼圈是黑的,脸是白的,我们正好相反。温度迅速提高,好在我们带了足够的饮料和饮用水。    
不远处传来一声惊呼,我们朝着声音望去,是一头鲸鱼,体形硕大,在不远处的水面喷起了标志性的水柱,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水柱和鱼尾的形状来判断是何种鲸鱼。第一次看到鲸鱼,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但我们被它的优美深深的震撼了,多么美丽的庞然大物啊。它似乎也在远处观察着我们,但充满了友善,保持一定的距离的绕着圈子。过了一会它对我们失去了兴趣,悄悄的游走了。    
转轮又开始转动了,但速度奇快,我抓过钓竿,转动转轮,力量大的出奇,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来回游动,我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握住钓竿,这样相持了几秒,突然间一松,所有的力量都消失了,收上了鱼线之后发现末端被锋利的东西剪断了,鱼饵鱼钩都没了。我们遇到了第三个问题——鲨鱼。我向水面下望去,虽然不能看的很清楚,但隐约可以看到众多鲨鱼浅蓝色的硕大的身躯在水下幽灵般的滑过。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接近一天的时间,我们都在和鲨鱼做斗争,甚至有几回,钓上来的鱼,都已经被鲨鱼咬去了一大部分,换了几个地方莫不如此。    
直到下午4点钟以后,鲨鱼群退去了,我们迎来了这一天的黄金时间,不断的有鱼上钩,但都是石斑鱼和鲈鱼,虽然每条都有5、6磅重,但比起大三文鱼就逊色很多了,好在数量很多,四个钓竿都不断的有鱼上钩,我们在船上来回奔跑,基本上是放下鱼饵就有鱼上钩,到后来,我们看到体形较小的都放生了。钓了这么多年的鱼,还第一次拖鱼拖到手软。天色渐渐变暗,到了归航的时间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经理又来讲了讲对明天海钓的建议。并宣布当天冠军得主——一对父子,他们钓到了一条128磅的大比目鱼。    
  鹿湖居士的加国生活很精彩啊!祝你越过越好!
  作者:鹿湖居士 回复日期: 1:45:00        ------------------    热衷于内斗,互相拆台       中国人的内斗恐怕世界闻名,而且这种良好的传统也被完整的带到了海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内斗,华人似乎永远不知道团结为何物。有个朋友在一家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上班,经过几年的拼搏做到了部门主管的位置。部门主管有权招收自己部门的员工,有机会他就招聘了一个华人。过了一段时间他被叫到老板的办公室,告知他被解雇了。他非常震惊,也毫无头绪,问老板为什么。老板只是说了一些表面上的理由:什么你已经不适合这个工作了,和其他人相处不融洽了,其他的合伙人对他评价不高等等。他除了离开,毫无办法。后来其他的部门经理告诉他真实的原因:那个他招来的员工,到老板那告他的状,说他在国内大学期间有作弊行为,被学校处分过。西人老板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对员工的这方面要求非常高,诚信永远是第一位的。虽然这是彻底的谣言,但是老板宁愿相信,因为他认为:告发你的人也是华人,而且是你招收进来的,他所说的肯定是真的。并且老板也无法调查,因为他的大学是在国内读的。无言已对,我想他有生之年再有机会招收员工的话,是绝对不会再招华人了。血泪教训啊。       这种情况绝不罕见,程度不同罢了。我在打工的时候,最能算计我的就是我的同胞。       这种情况导致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一些薪水较高,条件较好,不需要较强专业背景的工作都被其他族裔的人占据了,鲜有华人面孔。例如出租车、建筑业、通信公司、保安行业,印度人的比例高的惊人。温哥华的华人,除了不工作的(大奶、二奶、留学生),打LABOR工都集中在餐馆、仓库、菜市场、豆腐厂、海鲜厂,干最辛苦的活,拿最低的工资。连打扫卫生都轮不上,打扫卫生的大部分是菲律宾人。少数靠自己奋斗找到专业工作的,一般都是男的搞计算机,女的做会计。       三、缺乏社会责任感,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       美国和加拿大的永久居民一旦加入国籍之后,就有权利参加选举。而且政府鼓励每一个具有选举权的公民行使你自己的权利,同时也是尽一份义务。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加,各个族裔也逐渐成了各种政治力量争取的目标。而且执政者会在取得权利之后进行利益分配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倾斜,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但具有相当数量的华人,无论怎么游说,也不去投票,拒绝行使自己的权利。慢慢的,很多地方华人群体就被忽视了,因为无论怎么做工作都不会成为他们取得政治地位的因素,那还不如把资源投入到其他方面去。显而易见,在利益分配时,华人群体也同样被忽视了。在北美,华人始终没有形成和人数相匹配的政治力量,也就很少有利于华人的政策出台,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  --------  说得太好了!
  这里有篇报道    『海外华人』 [人文地理]硅谷:印度人挤走了中国人(转载)      作者:althry   
原名:美国电脑软件业:印度人挤走了中国人        摘自世界日报是 北美地区最大的中文报纸, 总部在纽约       韩杰记者       现在美国人的普遍印象是:中国是世界大工厂,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而印度是个培训基地,专门培养资讯技术人材。资讯技术(IT)这一行,曾是华人移民的金 饭碗,曾几何时,愈来愈多的印度公司来美承包业务,重重地打击了行内的华裔精英。很多人都在问:在美国资讯科技市场,华人还有多少机会?                   印度人善用传帮带策略       许多华人认为,除了印度软体公司使用低价战术进攻美国市场外,在美国的印度技术人员也采取「传帮带」的策略,把一些技术和经验不怎麼样的菜鸟引入技术工作岗位,把其他族裔的员工逐一排挤出这个行业。       来自北京的黄倩对此体会最深。在一家美国大银行做资料库管理工作。       黄倩说,她过去的工作现在由印度来的工程师来做,因为公司这方面工作被一家印度公司承包了。「印度有四大电脑软体公司,还有多如牛毛的小型 谘询公司。」它们联手在美国承包工程,然後再把工作带回印度,印度公司再派人员来这裏做维护工作。她用一个同事的话说:「公司每个房间里都有印度人。」       她认为印度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有团队精神,具体的方法是传帮带。一个业务高手先把活承揽下来,然後再招聘两个新手,高手分配活计给新手做;… …       ;新手一两年後出头;然後,他们出去再带新人。       黄倩说,华人心态与印度人的不同,华人都是想把工作干好就行了;但是印度人不甘心做个程式师,眼睛盯住管理阶层。一旦当上经理,他们就有雇人的权 力,这样用不了多久,他的下级全是印度人了。有的印度人还向外放话:「如果不是身分问题的限制,这裏就会全是我们印度人。」黄倩离开的那家公司食堂就提供 印度餐,因为印度员工太多。       技术领域 不能退让       一般说来,华人新移民语言不行,但数学较好,因此,为了在美国这个新大陆生存,许多人放弃原来的专业,专攻与数学有关的会计和电脑专业。但自从外包兴起後,华人的擅长行业面临挑战,许多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被赶出这个行业,有华人惊呼 「狼来了」。       黄倩希望华人不要放弃这个行业,目前,许多华人纷纷离开这个行业,转行到其他部门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华人子女也不愿意做电脑工程师。她说:「这是非常危险的。」       她说,印度人把资讯技术行业看成让印度出头的一个绝好机会。她不止一次地听印度员工说:「电脑生产出来就是要拯救印度的。」(The computer is made to save Indi-a.)印度人的一个优势是英语好,因为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虽然中国人听不懂印度腔英语,但美国人能够听得懂。黄倩经常听到他们得意地说: 「我们说英语。」笑中国人英语不如他们。        她说,为了服务这些流动的印度工程师,美国现在出现一种叫 「工作签证住房」(H-1B visa housing)。许多印度工程师是通过工作签证来到美国,他们一般在一地做专案,三个月做完後再去另一个地方,因此,流动性高的他们不易租到房子。有些 印度裔美国人就把自己的房子向印度人出租,主人住在中间一层,上层辟为电脑室,能24个小时上网,地下室隔成一个个小房间,供这些工程师休息。       印度人取笑华人只会开餐馆,软件搞不过印度人。她的感觉是,狼已经来了。「他们采用团队精神有组织地进攻,集中力量攻打资讯技术。」中 国人已经被赶出资讯技术行业,而且毫无防备。印度人中还有一个说法:一个印度人在一部门做头,第二年这部门全是印度人;一个中国人当头,第二年就剩这个中国人。因此,她 呼吁中国人团结起来,夺回软件领域。       技术外包 降低成本       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资讯技术工作大量移到国外,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过去两三年中,这种趋势越演越烈,势不可挡。印度公司首先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短短几年间成为美国最大的承包国。       花旗集团(Citigroup)的一部门副经理戴安迪博士,亲身经历这一发展历程。他於1990年毕业於中国科技大学,第二年来美国伊利诺 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攻读人工智能博士学位;1995年… … ,他从该校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又在史丹福大学获得电脑硕士学位。他目前在该集团的公司与投资银行内做追踪市场趋势的工作,制订模型或提出报告,为交易员操作提供支援。       他说,这几年美国技术工作一直往外走。「公司都是要赚钱,不管工作丢失不丢失。」他认为外包也是一个创新,而美国就是靠创新而强大;限制外包,也就 是限制美国的发展。在2002年时,花旗集团光程式师就有6000人,比世界最大的软体公司微软公司(Microsoft)程式师还多。但上市公司每个季 度都要公布盈利报告,盈利不好就要走人,公司总要设法开源节流。节流的方法之一就是裁人,有的部门裁员达到40%。       他说,危机也是商机,印度人抓住这一机会。1998年时,千年虫(Y2K)的到来让美国公司人心惶惶,因为美国人没有时间做这个专案,印 度人就乘虚而入。有了这些专案的经历,它们更容易争取美国客户。2000年过後,印度公司用低价杀入美国市场;接著,外包兴起,也促进印度大型电脑公司的 发展。现在,印度有的软体公司程式师超过两万人,而中国的软体公司没有超过五千人的。       戴安迪认为,华人要想在该行业保住职位,只能不断发展完善自己,有的工作裁员的可能性很小。例如,级别越高,裁员的可能性越小;能力越强,走人的可能性越小。另外,越靠近交易前台,裁减的可能性也越小。他反问:「你总不能让印度人在印度帮美国人分析美国股市行情吧?」   
  金女士说             低价战略 攻占市场       人人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中国的产品之所以在美国无处不在,是因为它质量好、价格低;现在印度人无处不在,就是因为他们能以较低的价格做出质量较高的程式。低价是他们进攻美国的主要法宝。       台湾来的金女士亲身经历被印度人取代的过程。她於八○年代初从… …       q台湾移民美国,她有台湾东吴大学外文系的文凭,但在美国,外文等於没有专业。「那时候,华人都是学习会计和电脑。」因此,她在纽约皇后学院拿个电脑硕士学位,此後,她都是在美国大金融机构编程式,工资也不错。       但是,2001年情况发生变化;当时,她所在的银行准备更新系统,许多公司都来竞标,印度公司也是竞标者之一。这些公司所做的演示差不多,但是印度公司的出价最低,比其他的要低30%,而且交货时间比其他的要早,公司最後选择印度公司来做。       现在,人们把这些印度工程师称为低花费发展者(low cost developer)。他们的工资只有美国人工资的60%到70%。她说,这些印度工程师毕业於国内名牌大学,因为想来的人较多,来的人都是经过挑选出来 的;他们聪明、勤奋,又是单身。工作时间也很长,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工资由印度公司发放,生活补贴由美国公司提供,每人每月2300美 元。       接著,印度公司派人和他们一起工作,这些印度人把在印度写的程式拿到这裏测试。她的部门一开始只有七、八个印度人,後来印度人达到50 人。印度人主导他们的工作。她说:「公司让我们训练他们。」2004年3月,在训练完成後,公司就把她和其他人解雇了。她说,尽管她学历高,经验丰富,但 寻找原来的工作不太容易。她常常被认为是条件过好(overqualified)。
  朱女士说       华人观念 需要调整       现实情况是,印度人大举进军美国资讯技术产业时,华人大批离开该行业,这一方面有大背景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华人自身观念方面的原因;因此,有的华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调整华人自己的观念。       朱女士毕业於中国人民大学的企业管理系。到美国後,她进入一所大学攻读电脑硕士,1990年毕业後就从事资讯技术工作。她说,做这一行经验不太重要,有个两三年就差不多了,但因新技术不断出现,故人们还需要学习新的东西。       她认为印度人在语言上占有很大优势。对美国人来说,他们的英语就像中国人所说的外地口音,反正美国人能够听得懂。经理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和沟通,因此,印度人占了很大的便宜。她说:「我也不想当经理,英语不好没法管,而且,技术好,到哪里都有饭吃。」       她认为,印度人得势的另一个原因是能够与经理处好关系。她表示,许多印度同事喜欢拍马屁,见风驶舵;如果经理说是白的,不管是黑是白,他们 就说是白的。「这可能与他们的殖民地文化有关。」经理也需要摇旗呐喊的人,而华人还有凭本事吃饭的观念,干活比较认真。她说:「我对搞人事关系很反感,到 美国来不就是想逃避中国那样的复杂关系吗?」她认为美国人做经理比较公平,他们有人权和平等的观念。       当然,印度人的优点不能否认。为什麼外包都被印度包去了?因为他们的确有竞争优势。例如,他们工资低、敬业、像苦行僧一样生活。「光凭耍 嘴皮子不行。」像现在中国的产品一样,他们质量好,价格便宜,易於管理。「美国人也是抱怨,但是没有办法,经济国际化了。」现在美国人的印象是:中国是世 界大工厂,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而印度是个培训基地,专门培养资讯技术人才。       她说,华人第二代的职业取向也与第一代不同。华人孩子现在不愿意学资讯技术,都是要学商业和金融。她的儿子现在麻省理工学院读数学和金融,准备将来要做执行长或金融长,「野心勃勃」。很多华人的孩子去读工商管理硕士,要当经理;而印度的下一代还是要读工程和医学。   
  工作消失 热情下降       华人电脑培训班的冷热是电脑工作的晴雨表,在电脑热兴起时,纽约的华人电脑培训班到处开花;随著电脑工作大批向印度转移,华人电脑培训班纷纷倒闭,剩下的也另寻出路。       现在的蓝数据职业培训中心过去名为蓝数据电脑培训,培训中心总裁陈劲松说起过去的辉煌仍然激动不已。他说蓝数据1997年开办,正赶上电脑 热,当时,华人来学习电脑的特别多。「在这里培训三个月,出去就能找到好工作,一般的年薪为七八万,最高的有十多万。」因此,它的广告语就有「高薪工作发 源地」的提法。       培训中心员工最多时达到20人,教师有五六十人,学生上百人。「每天教室裏都是满满的。」当时开设的专业都是最好找工作的,如资料库管 理、程式设计和网路工程等。「学生一出去就能找到高薪工作,还常常回来向学校表示感谢。」但是,自从资讯技术工作外包以後,「华人学生逐步减少,後来就没 有了」。       他认为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这类工作流到印度去了;二是中国人不抱团,而印度人抱团。印度人当经理,部下都是印度人。「华人不请华人,怕位 置被挤掉。」於是,华人的结果是失业、转行或回国。因此,该校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美国人。他说,电脑热时,仅纽约有名的电脑培训学校达30多家,无名的 学校有60家,现在仅馀四五家。因此,该校很早就向主流社会转移,目标是将来办成正规的商学院。       纽约电脑学院的负责人费东宇博士说,该电脑学院有七年的历史,1998年和1999年两年非常好,那时候培训学校的广告有40多个,现在 仅剩下10%左右。过去是工作多,等著人去上班,学生一出去就是六七万的工资。「现在工作到印度去了。」因此,现在培训学校很难做。但他认为,接受电脑的 系统培训非常必要,「本领高的人会有出路。」     领头羊 作用大       印度公司来势凶猛有许多原因,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印度的资讯技术产业有几只领头羊,这几只领头羊先占领美国市场,然後再把其他中型和小型技术公司引入。现在看来,这种羊群战术颇有成效。       印度资讯行业最大的领头羊是资讯系统技术公司(Infosys Technologies Ltd.)。据其网站()介绍,该公司目前有员工3万9806人;截至2005 年3月31日,公司营业收入达15亿9200万美元,税後利润为4亿1900万美元,而且公司有现金和相当於现金的流动资金达6亿8800万美元。它从美 国外包中获得迅速成长。       但该公司的历史并不长,它於1981年诞生在印度,公司的战略是根据发达国家的市场需要开展自己的业务。例如,它於1996年开展电子商 务服务,1998年进行企业解决方案实践,1999年将业务重组成软体工程、技术实验室等部门。但是,它又立足印度国内,1993年首先在印度发行股票。 1999年,该公司来美国那斯达克市场挂牌,成为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印度公司。       它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作为主战场,1987年,它把第一个国际办公室设在美国,现在它在美国设有三个研究… …       发展中心。它的英国办公室设於1996年。1997年,它的另一个办公室在加拿大成立。1999年,它的办公室扩展到德国、瑞典、比利时和澳洲。它的法国和香港办公室设於2000年。日本发展中心成立於2001年。第二年,它在荷兰、新加坡和瑞士也有了办公地点。       到发达国家承包工程给该公司带来丰厚利润。成立之初,该公司在国内十多年间盈利一直不高。但是,自从它进入美国外包市场後,公司盈利猛增。例如, 1999年它承包一些千年虫工程後,当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一亿美元,第二年营收翻番,达到两亿美元。200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又翻了一番,为四亿美元。 2004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亿美元大关。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资讯技术承包公司,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
  中国机会 快要到来       目前,美国的资讯技术工作大部分转移到印度,不仅为印度培育出几个大型软体的跨国公司,而且使印度形成国际上著名的软体基地。印度也乘机发展资讯技术产业,试图称霸世界;但是,业内人士指出,印度的优势即将用尽,美国的外包将有可能向中国大陆转移。       普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于醒鹤认为,五到七年间美国外包印度将会停止,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 …       因所致。印度的专业人才储备即将枯竭;他说,现在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印度的软体工程师已经不足,一些高中 毕业生接受短期训练後承担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他举例说,一家印度公司把有关人员的简历传到美国公司,从简历上看,该印度工程师像是大学毕业,但从信的专业 水平看只是一个高中生。因此,有人估计印度可能找不到本科毕业生了。同时,转移到印度的成本开始上升,如果持续上升到高於中国大陆的水平,外包很可能向中 国转移。       于醒鹤是资讯技术的资深工程师。他从小随家人从台湾移民到南美,後来到美国的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读理论物理。毕业後他就到华尔街的大型金融公司做软体设计,最後做到程式专案经理。他参与设计的专案包括客户资料库、产品资料库和 交易处理系统。其中一个程式是在每笔交易後,终端可以立刻反应出整个系统的盈亏,以利经理及时处理。       他认为,美国资讯技术外包是一个趋势,过去三四年来,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外包量只是全部技术的10%,最终可能达到30%或 40%,不可能全部外包。然而美国外包量的80%到90%去了印度,为了承包美国的资讯技术项目,印度专门建立相关设施,其水平和美国一模一样,「美国有 什麼它就有什麼」。因此,美国人在那裏觉得很方便。印度过去不承认智慧产权,但为了拉美国的生意,印度的软体协会游说印度政府,现在,印度也有智慧产权保 护法。另外,印度的政治制度和英语让美国觉得比较熟悉和亲近。       但是,印度的价格现在开始上升。例如,过去在印度做项目可以节省一半的花费,现在只能节省30%,而在中国就可以节省一半。中国的工程师 数量充足,中国的智慧产权保护正在得到改善。但是,印度公司接的都是几亿美元的项目,而中国的项目仅为几十万美元。主要问题是,现在中国缺乏成功的样板, 一旦有成功的案例,美国企业就会走向中国。       于醒鹤认为,尽管技术语言都是英语,但谈项目主要依靠面对面的交流。而且,有关金融的项目只能在纽约谈,也可能只能在华尔街上谈,因此,他们公司就具有这样的优势。他认为资讯技术外包的大门就要向中国打开了,他们公司可以做领头羊的工作。   
  慢慢看~~~~~~~~~~~~
  火殇,你要发表那么长的篇幅就自己新发个帖子!  你这种是视觉污染你知道吗?  讨厌!  
  作者:aixiaoyu2001
回复日期: 21:49:00 74#    照片太朴素,最多是中国2-3流城市的水准。  ======================================================  这还是温哥华最繁华的地区    如果高楼大厦代表现代化,那么全球最发达的城市恐怕就在迪拜和上海了。这样一来,金钱和现代化不就画等号了吗?        
  还没更新~~~~~~~~~期待
  作者:1988OOOOOO
回复日期: 17:44:00 165#       作者:aixiaoyu2001 回复日期: 21:49:00 74#      照片太朴素,最多是中国2-3流城市的水准。    ======================================================    这还是温哥华最繁华的地区        如果高楼大厦代表现代化,那么全球最发达的城市恐怕就在迪拜和上海了。这样一来,金钱和现代化不就画等号了吗?  ------------------------------  高论。
  继续。
  海钓三天(三)    第三天    
最后一天海钓,我们对各种情况都已经基本熟悉了,也不再想做新的尝试,我们要好好的享受这一天。早上起来,我们做好了准备,但没有带午餐,中午度假村要在小岛上举行一个Party,并且备有精美大餐——烤全猪,令人期待。沿着熟悉的路线出发了,天空依旧晴朗,沿途多次经过的一个小岛,幽静神秘,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但靠近小岛有着大片大片的水草,让人望而却步。    
轻车熟路的来到我们钟爱的那片海域,放下钓竿,剩下的就是等待了。在我们的不远处是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对母女,住在我们的隔壁,这几天已经颇为熟悉了。母女谈吐不俗,穿着高雅,可以看出,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不知道是运气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两天基本没有什么收获。现在正热切的和我们打着招呼。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似乎有所不同,中国人更在乎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有形的东西,更愿意购买好车、名牌服饰等,在温哥华的大街上你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开着奔驰、宝马的人基本都是华人面孔。而西人更愿意把钱花在旅游、娱乐上,增加人生的经验,曾经和我一起打工的一个西人小姑娘,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钱,然后辞职独自去希腊旅游了,这种情况在华人中比较罕见。我并不是说这有高下之分,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就我个人来说,我想鱼与熊掌兼得。    
看来我的海钓经验还是差的很远,我现在也没有搞清楚,时间对于海钓是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许还有其他很多因素是我所不知道的,例如海流、温度等等。总之整个上午一条鱼都没有上钩,甚至连鲨鱼都没了,无聊到了极点,昨天最起码还有水草、鲨鱼什么的解个闷,今天什么都没有了。不远处的一头海豹上下翻腾、来回游弋,我怀疑就是这个家伙把鱼吓跑了,导致我毫无收获。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那对母女身上,愁眉苦脸的看着我们。    
中午两手空空的回到度假村。小岛蜿蜒的小路把我们引向一个海边的小屋,Party就在小屋前边的广场上举行,烤全猪在火上散发着浓烈的香气,让我们食欲大增,旁边的一排桌子上,放着各类食物和冰镇啤酒,大家随意取用。坐在海边的长椅上,吃着可口的食物,喝着清冽的啤酒,远眺一望无际的海面,心里涌起了一种感动。很久没有体会到这种感觉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心灵似乎已经被蒙蔽了很久,很少有什么东西能让我感动了,剩下的只是轻狂浮躁,丧失了信仰和理想,享乐成为生活的依藉,欲望成了生活的目标,人性的原始本能被放大了,越来越多地去追逐物质上的所谓成功,并以此作为回归个体的基本途径。很少能真正沉静下来,观照一下自己的内心。看来真的很有必要,经过一段时间,就远离一下尘世生活,放松一下心灵。    
下午钓鱼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趣事,我钓到了一条非常奇怪的鱼,从来没有见过,体形修长,相貌丑陋,在水中活象一条水蛇,吓的我妻都不敢看他。返回到度假村之后,很多人都聚拢来看我这条鱼,赞叹不已,很多有多年海钓经验的游客也不知为何物。最后还是工作人员告诉我,这种鱼叫做狼鳗(Wolfeel),以海胆、贝类为食,很难钓到,他工作这么多年,也只见过几回。由于日本人喜食,大肆捕捞,数量急剧下降,现在在加拿大属于保护鱼类,禁止捕捞,所以就不让我带回家了。    
我们在度假村度过了这次旅程的最后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乘机返回了温哥华。    
三天的时间过去了,对于我和我妻来说,钓到多少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一个难得的人生经验,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人生就像一个旅程,重要的是所经过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海钓三天”对于我们更像一个驿站,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再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力应对将来的生活。    全文完  
  拜读!
  呵呵楼主加油啊!
  加油!期待中~~
  感谢楼主,也给了我阅读上的享受。
  感谢楼主分享在加国的生活点滴。我也是8月移来加国,移民办的是从魁北克的,打算从温哥华登入。希望楼主能多写些初到加国需要办理的手续,会有哪些身份卡,怎样获得居民身份?及注意事项。真的很感谢。也希望楼主一家在加国一切顺利,幸福开心。
  继续。
  加拿大皇家骑警(上)    加拿大的警察叫做皇家骑警,这个称谓显示了自己英联邦国家的身份,是联邦制国家中独有的集联邦警察、省警、市警於一体的警察服务机构,也是加拿大的象征之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总是很不情愿和警察打交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国内更是如此。来到加拿大之后,由于我和我妻都是奉公守法的好青年,警察也从来没有找上我们。对警察的印象就是他们全副武装的样子很酷,骑自行车巡逻的时候有些滑稽,态度一般来讲都很友好,仅此而已。但时间长了,通过一些事情,对加拿大警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目前温哥华的警察局长叫朱小荪,是个华人,或者说是个完全西化的华人,他很小就随父母移民加拿大,他的妻子是西人,他本人似乎也无意认可自己的华人身份。但通过他可以看出加拿大的用人机制,无论你的族裔,无论你的出身,只要你真正有能力,就有机会得到重用。前一阶段温哥华市黑帮大火拼,很多帮会分子喋血街头。每一次大型案件,朱局长都要出来答记者问,虽然他一句汉语不会说,但是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他,总会给我们这些移民带来些许希望。    
我在快餐店打工时老板的女儿就是个警察,经常来她妈这里来蹭饭。每次点餐的时候,都非常客气,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老板的女儿而盛气凌人。老板还是颇以这个女儿为傲的。在美、加警察和消防队员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医生和律师是受人羡慕的职业,但未必多么受人尊敬。一个组织、社区或是教堂搞一个募捐活动,总会邀请一些警察或消防队员来参加,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老板定下一个规矩,凡是执勤期间的警察来我们这里喝咖啡全部免费。但几乎所有的警察都会坚持付帐,或者是把相等的金额投到募捐箱中。每个警察在点餐的时候,都会安静的排在队伍中,没见过哪个警察象国内那般飞扬跋扈。    
  咱这里的警察都是黑社会!
  期待更多文章!
  继续。
  加拿大皇家骑警(下)    一天晚上,我在停车场拣到了一把钞票,也许是哪个客人在掏钥匙的时候从口袋里掉出来的。周围没有人看到,我完全可以把钱放进我自己的腰包,但我毕竟是一个诚实的人,从小养成的习惯,让我很难心安理得的把拣到东西据为己有。我找到老板,问她该如何解决。她叫上了两个服务员,我们一起去停车场搜索,看看能不能找到钱包、信用卡之类的线索,也是看看有没有人回来认领。一无所获,我们只好返回快餐店。老板把钱整理整齐,清点了金额,竟然有750加元。她把钱放到一个信封里,拨打911叫了警察。911回复说,在我们附近有一组警察正在执行任务,在半个小时后,他们会赶来这里。    
两个警察如约而至。由于我的英语水平一般,老板向他们详细说明了情况,他们做了记录,并索要了我的身份信息,把信封放到了一个文件袋中。最后,他们中的一个郑重的对我说:你是个诚实的人,我代表失主对你表示感谢。如果有人来认领的话,我们会打电话通知你。但如果30天无人认领,根据加拿大的法律,这笔钱将归你所有。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会和你联系。    
一个月以后,我都几乎忘了这件事。一天上午我接到了警察局的电话,告知我:我拣倒的现金由于无人认领,这笔钱将由我获得。John(就是两个警察中的一个)正在巡逻,路过我家,可以把钱给我送来,让我在家里等待。过了一会儿,John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开门见山,John把装着现金信封交给我,让我当场点收,并在一个文件上签字。临走的时候他给了我一张名片,笑容可掬的对我说: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乐于做你的推荐人(在西方社会找工作、申请大学经常需要推荐人,而由警察做推荐人将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我在快餐店打工期间,每天晚上都是11点下班。由于工作的地方离我家不远,下班后我就步行回家。一天晚上,我正在回家的路上,一辆警车驶来停在我旁边。下来一个警察,问我为什么这么晚独自一人在街上步行?并索要我的证件。我当时十分紧张,并且也没带证件,英语本来就不怎么流利,现在更加磕磕巴巴。他很耐心的听我解释,并仔细的观察我,估计是看我是不是喝多了。当了解了情况之后,他笑着对我说,我打工的那家快餐店他常去,味道十分不错。最近本区发生了几起案件,我需要格外注意安全。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开车把我送回家。由于离我家不是很远,而且坐警车的感觉恐怕不是很好,我表示衷心的感谢之后,拒绝了他。他没再说什么,上了车呼啸离去了。    
通过这些和警察打交道的情况,比之国内的一些经历,我必须由衷的说: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全文完
  来支持了  想起我们的警察,虽然也有好人但是,哎~
  今天没有人顶,可能都忙,我顶一下。  在中国压力太大,为了活着而活着。一切都需要钱,所在每天都得努力。我也想学白攒钱游希腊的那个女孩,可是在中国的工薪可能吗?一直鼓着勇气要上成都旅游,但就是下不了决心。费用仅仅二千元而已。看来突破自己是一种勇气。  不要只是活着,要快乐地生活。生活,可能是在加拿大,或是下辈子的事了。
  徘徊在围城外的人....顶一个
  作者:新愤青123
回复日期: 17:27:00 182#       今天没有人顶,可能都忙,我顶一下。    在中国压力太大,为了活着而活着。一切都需要钱,所在每天都得努力。我也想学白攒钱游希腊的那个女孩,可是在中国的工薪可能吗?一直鼓着勇气要上成都旅游,但就是下不了决心。费用仅仅二千元而已。看来突破自己是一种勇气。    不要只是活着,要快乐地生活。生活,可能是在加拿大,或是下辈子的事了。  ------------------------------  理解。
  思想交流群         顶下楼主  
  继续。
  关于游历    记得看过一个电影,电影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这样一个桥段,印象颇深。一个新贵在获得了一笔巨大的财产后,想跻身上流社会,奈何自己出身贫寒,从小就没有受到这方面的熏陶,从骨子里就没有贵族的气质。他请教一个世家子弟,如何才能迅速的改变自己,不仅仅是穿着和用度方面的。这个世家子弟做了一番高论,要具备一个真正贵族的气质,需要几代人的沉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的气质唯有游历。他建议这个新贵去意大利的一些古城游历,例如罗马、佛罗伦萨等。果然,在畅游一段时间之后,他带着意大利优雅、浪漫的气质回来了。    
这个观点和我不谋而合,我一向这样认为,一个人的出身,没法选择,但仍有自我培养,自我教育的空间。而读书和游历实实在在的可以改变一个人气质。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一直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得意时,畅游于天地间,豪情万丈;失意时,寄情于山水中,遣忧忘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对这方面描述十分到位,值得一读。    
有的人也许会认为,现代媒体如此发达,可以坐在电视机、电脑前畅游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纵使亲身到达那个地方也为未必能了解到如此详细的信息。诚然如此,你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任何一个地方的旅游信息,对各个细节都会介绍的无比详细,图片比亲眼所见的景象都要精美。但我认为,无论怎样,到实地去体验、去感受都是无法替代的,就象菜谱上对一道大餐的介绍无论怎么详细,都不如亲口品尝一下。英国一个心里学家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现代社会进入到了工业时代,社会分工十分完善,很少有人自己缝制衣服,编织毛衣,给小孩子做玩具等,虽然省去了很多时间,而且买到的商品质量更好,做工更精良,但人们却因此而失去了人生很重要的一种经历,他称之为“生命体验”。我很欣赏这一观点,确实如此,小时候给自己做的小手枪,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而游历就是一种绝佳的生命体验。    
一个人通过游历,可以拓展自己精神层面的深度和广度,拓宽自己思维的横断面。见多才能识广。游历不必在乎去什么地方,不必非风景名胜不去。只要是没有去过的地方都值得一游,当然,故地重游的感觉也很好。有名的旅游圣地固然不错,但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你同样可以发现打动你心灵的东西。我始终这样认为,如果你整个一生都在过同样的一种生活,那一生就会等同于一天。但如果你经常游历不同的地方,尝试不同的生活,那你的人生就会大大的延伸。这也是游历的一个意义所在,它会带给我们不同以往的精彩,留给我们更多的回忆。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告诉我们,虽然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名望、财富等都是镜中花、水中月,都是“媚俗”。但如果不追求这些,那我们拿什么来支撑自我。这些东西会给自己带来一种“重”的感觉,人生也就似乎变得有意义了。游历的确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物质方面的东西,而且会消耗一定的金钱和时间,但这些都是值得的。我们需要这种体验,生命需要这种体验,需要这种“重”。    
当和朋友闲聊的时候,提起某个地方的时候,你漫不经心的说:哦,那个地方我去过,是这个样子的。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妙。这不仅仅是炫耀,也是人生境界的一个证明。我会用我的一生来增加我所到之处的名单,我希望是整个世界。  
  写得不错,支持一下!
  说一段去年夏天,在多伦多家里看电视新闻时的一段事:  昨晚看CBC News节目时,看到一则新闻:  
新闻报道了几个儿童因过敏,全身出现大块的、像风疹块似的红疹,腿部因肿块都快变形了。经诊断后调查研究,说是食用了添加“天然颜料添加剂”的食物,如各种水果饮料、酸奶等(只是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食物,生活中远远不止这些)。有这些添加剂的食物外包装上都注明添加了“Nature Color”!  
然后,它继续报道说,这些天然颜料是用甲壳类虫加工而成,屏幕上还出现几个像蟑螂那样的、背上有甲壳、肢腿上都是毛毛刺的甲壳虫。  
我感到非常震惊,以往一直认为天然颜料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来,没有想到尽然是用虫类加工出来的!  
当那些过敏性体质的人食用了含有这些添加剂的食物,就引发了疾病,严重的可能导致丧失生命。  
问题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现在貌似健康的、天然的食品中,竟会隐藏如此致命的东西。  
此事件也使我想到,如果这则新闻发生在中国,在中国的电视上报道,将会引发怎样的轰动?!  
世界之大,幸与不幸事件,任何地方都随时在发生着。只有加强自我学习,了解社会科学和时事,尽可能地避免损害自己的事和物吧。
  楼主说的大统华的工作环境,是确切而真实的。  那里聚集着很多通过办理难民移民的人,还有很多年轻姑娘是走“结婚”移民过去的,他们很多都是来自国内福建、广东等地区。可能是因为上辈们延续下来的习俗吧,喜欢移民出国,但是现在国内家里的生活条件和父辈们的环境是完全不同了,花费7~8万加币出去后,本在家娇生惯养、一到国外马上进到工厂、超市、餐馆等场所打工,非常辛苦,也很失落,但他们也知道不能再回头了,好赖都得这么活下去了。  再说,人很能适应环境,在做苦工的地方,看到那么多人就是那样子做工过日子的,时间一久也就麻痹、随大流了!
  好长的贴子,不过还是顶一个!
  继续。
  北美四大职业运动联盟(前言)    没来加拿大之前,我对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就已经颇为关注,对于一些球员更是耳熟能详。每逢电视转播的关键场次,甚至不惜请假回家去看。登陆温哥华之后才发现,在北美和NBA不相上下的还有其它三项职业运动,它们是:国家美式足球联盟(NFL)、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和国家冰球联盟(NHL),加上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并称为北美四大职业运动联盟(在下文我将逐一详细的介绍)。这四项职业运动在当地人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进入赛季之后,打开电视,赛事转播、点评、预测、球员采访、答记者问、相关新闻扑面而来。很多酒吧也把各项赛事转播作为一项卖点,招揽生意。每逢一些重要赛事,那更像是一个节日。各个酒吧提前很长时间就做广告,推出比赛套餐,例如一瓶啤酒加上一个汉堡、一份薯条11.99元什么的。一些汽车还插上了印有自己喜欢球队标志的小旗。有的公司甚至会给员工放假,让员工尽情欣赏比赛。    
相对于赛事,我更欣赏的是这四项职业运动无与伦比的商业运作模式。反观国内,哪一项职业联赛不是搞的不伦不类、乌烟瘴气。至于原因,我想每一个有识之士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不是我这篇文章的重点。我只是想说中国的联赛想要达到北美四大职业运动的水平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估计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在这强大的商业模式运作下,观众得以享受到高水平的比赛,运动员、教练获得丰厚的收入,球队获得高额的利润,一个多赢的局面。所有球队的运营都把球迷和观众放在首位。任何一个球星、甚至是超级巨星在媒体面前也会小心翼翼,生怕不好的言行被曝光(这是媒体非常愿意做的事),不好的公众形象,完全可以毁了一个职业球员的运动生涯,那他也就失去了一年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工资收入和更为巨大的广告收入。西人有时候很死板,他们对于那些他们认为形象不好的球员是坚决抵制的,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受不好的影响。所以各个球队在比赛之余都会从事一些慈善事业,以期树立良好的形象。各个球星也会以慈善人士的面貌出现,希望获得观众的更大的认同。例如NFL球队之一的温哥华Canucks队就长年资助温哥华残障儿童资金会,从老板到球员都经常去看望残障儿童,带去礼物并和他们一起游戏。当你看到电视上这些球星,这些个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在认认真真的和残障儿童打球时,不能不有一种感动。哪怕是纯粹的做样子,起码也会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带动一种社会风气,比之国内所谓的大牌球星连样子都不做不知强了多少。    
下面我就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四项职业运动联盟。    
  懒得看完全文了。太长了。  楼主有些观点正确有些不是。等你像我一样在温哥华呆了十年,从老留到小移,认识了不少同样是留学生的朋友,你会改变某些观点。  顺便更正一下,西人评论外来移民英文水平的好坏不在于口音,他们都知道移民不可能没有口音,他们看的是用词。中国人在国内学的英文很多组词方法,口语表达都是这里不适用的。真正在他们眼里,英文好就是意味着用词方法。
  楼主加油,最近去云南了,久未登录,更新了真多啊!  精彩,拜读。加油!  
  作者:Bigcat992
回复日期: 20:38:00 196#       楼主加油,最近去云南了,久未登录,更新了真多啊!    精彩,拜读。加油!  ------------------------------  我说那,怎么很久没见你了。  云南之行如何?
  马克一下,堪称经典
  北美四大职业运动联盟(NFL)    一、国家美式足球联盟(NFL)    
无论从影响力、观众数量、商业价值等各方面来看,国家美式足球联盟(NFL)(美式足球又叫美式橄榄球。我们一般所指的足球在美、加称之为Soccer而不用Football这个词)都是当之无愧的北美第一大赛事。联盟中共有32支队伍,被分为两大联合会:美国足球联合会(American Football Conference ,简称AFC)和国家足球联合会(National Football Conference ,简称NFC)。每个联合会有16支队伍,又分成4个分赛区: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每个分赛区有4支队伍。加拿大没有NFL球队,观众似乎也不是很多,但考虑到加拿大人口数量及市场价值,似乎可以忽略不计。加拿大人只对冰球狂热,对别的运动兴趣缺缺。就拿温哥华来说,曾经有一支NBA球队——温哥华灰熊队在这里落脚,但勉力经营了一段时间,由于实在是缺乏观众,只好搬去了孟菲斯,改名孟菲斯灰熊队。    
超级碗(Super Bowl)是NFL的年度冠军赛,一般是在每年1月份的最后一个或是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超级碗是比赛双方所争夺奖杯的名字,亦是比赛的名字。参加球队为该球季的美国足球联会冠军以及国家足球联会冠军。超级碗在美国已被视为非正式的国庆节。第43届(日)的冠军是匹兹堡钢人队。    
美国社会的运动风气很盛,尤其是球类运动,从青少年起,到高中、大学,都有健全的球队组织及联盟制度。这些普及美国社会的球类运动,又以美式足球最受欢迎,热爱的程度近乎疯狂。男孩子上了高中,最引以为傲的是被选入美足校队。女孩子不能参加美式足球,但能被选入啦啦队,也是一种殊荣。美式足球实际已融化成美国社会传统之一,在美国中学或大学每年秋天都选一个周末做“返校日” ( Homecoming Day),招待校友返校,有选美、营火会、舞会等活动,煞是热闹。返校日一定是选在美式足球在本校比赛的日子,那场比赛,也顺理成章,成为返校日节目的高潮。劳工节是美国人不成文的假期终结点,大家销假恢复上班,而美式足球也正式登场,办公室里便少不了一些美式足球经,Football Pool 也开始进行。    
美式足球的比赛,攻守双方共有廿二人上场,加上七名裁判,阵容庞大。他们人人职责各有不同,跑的路线又因不同战术而异,所以除非对美式足球比赛有一些了解,否则实在难以了解那些穿盔带甲的巨汉在球场上搞什么名堂。我们对美式足球的初步印象往往是太野蛮,其实美足是一种以战术为主的比赛。    
NFL基本规则说明:    
美足比赛开始前,有两件事情必须决定,一是由哪一队先进攻,一是哪一队防守哪一端的得分区。这两项决定,由每一队各选一种。决定的的方法是由总裁判掷铜板,由客队队长猜铜板落地是正面或反面,猜对时,客队先选择,猜错时,则由主队先选择。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先选择的一队会选择先进攻,也就是 “先下手为强”。但是偶尔会有球队选择先防守,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球队有非常坚强的防守队伍,自信可以压制对方的进攻,所以要让防守队伍先给对方来个下马威。      比赛双方各上11名队员,一方是进攻组,另一方是防守组。进攻组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将球向对方阵地推进,争取越过得分线进入对方端区得分。进攻的方法有两种,球员带球向前跑(冲球)或空中传球(传球)。另一方防守组的目的是尽可能阻止对方进攻,并迫使对方丧失球权。如果进攻一方得分或丧失球权,双方队伍互换攻防,也就是原来的进攻方换上防守组,而原来的防守方换上进攻组。比赛就这样双方轮流攻防地进行下去,直到四节比赛时间结束。    
比赛场地长100码,宽53码,场地中的细长白线叫码线,帮助球员、裁判和观众了解进攻方将球向前推进的过程。场地中最重要的地方大概就是端区了, 它是比赛场地的两侧得分线再各自向外延伸10码的区域。这块区域就是得分的地方。当持球一方将球推入对方的端区,他们就得分了。      比赛分为四节,每节15分钟。第一和第二节称为上半场。第三和第四节称为下半场。上下半场之间有12分钟的中场休息时间。下半场开始时,将和比赛开始时一样重新开球。    
上半场的第一节结束时和下半场的第三节结束时各有两分钟休息时间,双方队员交换场地,原来拥有球权的一方将在交换场地后继续进攻。进攻方在每次进攻结束后,必须在40秒时间内重新开始下次进攻,否则将受罚。比赛时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暂停:传球失败,球员持球出界,裁判处罚。当裁判重新将球放到启球处让双方开始进攻时,比赛时钟开始继续记时。如果双方在四节比赛结束时打平,将进行15分钟的加时赛,并按突然死亡法决定胜负,也就是先得分的一方获胜。加时赛开始时,双方掷硬币猜先,猜对一方先进攻。    
有兴趣的读者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可浏览NFL官方网站:/,及NFL中国/。    
  顶一下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船vs灰熊直播地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