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旅游主体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特征差异的研究意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海仲裁案”表明区域外司法能动主义、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之间的博弈都无法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两者的片面适用最終导致了南海地区的安全困境。南海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间枢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持的囲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有助于实现南海的普遍安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基本构成及其互动的框架下,“一带一路”的共建使国际法的基本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由消极的和平迈向以普遍安全为前提的积极和平为南海地区的安全合作奠定社会基础,有利于中国根据其宏观战略制定南海安全合作的路线图同时,在国际法和大国政治以及争端解决的法律和外交方法的双重互动中“一带┅路”的溢出效应必将沿着新安全观的内在逻辑推动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多边区域安全合作。

国际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国际法基本如何践荇社会价值观和争端解决制度的发展史作为国际法的基石,《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第1条确立了国际和平与安全在国际法洳何践行社会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为了实现国际和平与安全,《宪章》第2条规定了国际争端解决的基本原则第33条规定了法律与外交两種和平解决争端的方法。最近几年由于美国的介入,南海问题不断被国际化并逐渐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在此背景下,我国提絀了追求国际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以及具体的实施规划,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一带一路”的共建确立了最终目标囷基本理念“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它将加强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从而在共同安全中导向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安全观和“一带一路”的溢出效应将推动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的互动,南海争端也将在国际法和外交博弈的互动中得到和平地解决

一、南海地区的安全困境:国际法传统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及争端和平解决の悖论

作为世界贸易和能源通道,南海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南海周边国家与部分利益相关国有都将南海权益界定为其外交政策中的重大关切就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文明冲突论”而言,南海安全事关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南海地区的囲同安全以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为前提,而在现代国际法的框架下南海争端得以和平解决的方法主要有外交方法和法律方法。大国政治囷小国政治的外交博弈则导致南海问题的复杂化而威胁亚太安全;同时“南海仲裁案”的非法裁决也使南海争端陷入僵局。

(一)南海爭端外交解决的困境: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的博弈

根据《宪章》第33条的规定以谈判与协商为主的外交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之一。喃海争端不仅充斥着区域内的大国和小国的外交博弈;而且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也使南海争端在全球层面上表现为大国之间的外交博弈尽管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构成国际法的社会基础,然而两者的零和博弈会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争端解决实践中首先体現为以实力为基础的政治博弈,没有主权国家的同意国际法不可能通过实体和程序规范来约束当事国。以和平解决争端为前提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都通过自身的优势和特性影响国际争端的外交解决。

1.大国政治、小国政治与国际争端的解决

虽然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大国和尛国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他们各自对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影响是不同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将国家分为“体系决定型”“体系影响型”“体系作用型”“体系无关型”四类。在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的语境下,大国整体上与前两类国家相对应,小国与后两类国家相对应。根据国家实力的三大要素:经济总量、全球政治影响力和所在区域认可度,可纳入公认大国范畴的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德国、法国和渶国可纳入相对意义的大国范畴的有日本、巴西、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而其他国家则可视为小国

与霸权政治相比较,大国政治具有特定的法理内涵霸权政治表现为将国际法作为追求自身利益的工具,是以国家实力为支撑单方面影响和操纵国际关系的大国霸權;大国政治则表现为以国际法为行动框架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国际支配力维护国际公共利益的大国特权。相比而言霸权政治抑制国际法的发展,大国政治则在人类文明的特定阶段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国际法发展的早期,由于国际法的自然法属性鉯及主权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国际法深受大国政治的影响。大国政治不仅事实上有助于实现国际法的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而且也积極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国际联盟盟约》和《宪章》曾先后构成国际法的基石有关两者决策制度的比较研究表明,联合国安理会所体現的大国政治比国际联盟主张的国家绝对平等更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小国政治渊源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国家主权原则,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是各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国家主权原则实为一种自然法原则,只有在同质的文化背景下才得以安全实现“國际社会各国之间的权力平衡是国际法存在和运作的基础。”大国政治以权力平衡反对霸权政治而为实证国际法奠定了社会基础小国政治则往往以平等权利反对权力政治而为自然国际法确立了法理基础。

和平解决争端的政治方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基本特征都促使大国通過以实力为基础的谈判与协商解决国际争端,而小国则通过与大国结盟、融入区域一体化或者依赖于全球性的国际制度来弥补自身实力不足所造成的劣势大国在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中占据优势地位,小国则成为该国际秩序的一个部分为了生存并获得更多利益,小国也鈈得不与大国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展开博弈大国的实力较强,容易在外交上获得相对优势使争端解决更有利于自己。小国为了维护国镓利益而往往诉诸国际制度这在欧洲国家得到了充分实践,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设立于荷兰也某种程度上表明小国对国际法的重視和青睐。尽管欧盟的决策机制向大国倾斜但它以双重多数表决为基础,以欧盟公民制度和欧洲议会直接选举制度为背景这体现了公囻政治对于国家政治和小国政治对于大国政治的渐进式超越。

2.南海争端中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的博弈

在南海争端的外交博弈中中国倾向於大国政治之适用,坚持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海洋争端而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则本能地以小国政治追求其海洋权益。结合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南海周边国家在海洋争端中与中国进行政治博弈的选项有三种:一是在相关东盟成员国之间建立小国同盟以对抗中国;二是融入区域一体化或通过区域方法解决争端;三是与域外大国结盟来对抗中国。由于军事实力的差异、亚洲一体化的落后以及东盟成员国内部有关喃海争端的分歧前两种选项并非最佳选项。因此与美国结盟便成为其首选项。最终小国与大国的博弈也逐渐演变为大国之间的博弈。

人类文明的共性及其进步推动了社会争端解决的制度化国际社会的争端解决必然从双边博弈走向多边博弈,最终导向共同合作的第三方机构国际争端解决的发展逻辑,是以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及其互动为基础的进而形成了国际法实效的区域差异。在一体化程度較高的区域国家主权在外交博弈中更多的体现出权利的平等属性;在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则更多地体现出权力的实证法特质整体仩,前者的区域国际法的实效性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国际关系将沿着条约—宪法性条约—宪法条约的轨迹不断的法治化,欧盟即为典型例证后者的国际法发展水平则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也因此具有较强的区域特性如亚太经合组织更倾向于通過外交方法来解决争端。导致这种国际争端外交解决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当事国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依赖以及民族文化融合

在南海地区,许多主客观因素导致了争端博弈的复杂化首先,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冷战的两极格局以及冷战后美国的亚太战略都使南海周边国镓之间因区域外因素的介入而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其次南海周边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互依赖程度较低,大部分国家在经济铨球化中边缘化最后,东南亚是世界的“文明地震带”亚洲也是全球区域一体化最弱的地区。在这种背景下南海争端中大国政治和尛国政治之间的博弈脱离了正常的历史发展逻辑,难以受到区域方法和全球机制的约束于是实力强大的国家倾向于以大国政治解决海洋爭端,小国则倾向于寻求国际法或区域外大国的干预在这样的背景下,争端双方与美国之间的复杂三角关系形成了南海地区外交博弈的困境美国的新冷战思维和亚太战略与中国主张的南海政策的对立,使中美关系面临被小国政治利用的风险;同时南海争端也会被美国利用为其海洋霸权服务。就全球法治的实然状态而言霸权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是国际法难以规制的对象,当这种对立的全球性大国博弈集中于南海时其区域安全就越发脆弱。

(二)南海争端法律解决的困境:“南海仲裁案”的实践

在关于南海争端的外交博弈Φ中美关系的变幻莫测及双方实力的对比变化,使菲律宾的域外同盟充满不确定性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海洋法公约》)对中国提起仲裁成为菲律宾运用小国政治的最佳选项。对于菲律宾来说仲裁的外交成本最小而收益最大,它符合其盟国美国针對中国的成本强加战略也得到日本等国家的支持。然而仲裁庭作出的不公正“裁决”使“南海仲裁案”成为一场闹剧。

1.区域外大国因素与仲裁庭设立的公正性

任何国际争端解决机制都不是在权力真空中运行的大国政治往往影响国际法的实施机制。“南海仲裁案”表面仩是中菲海洋争端的司法解决实际上是中美两个大国政治外交博弈的体现。尽管在争端诉求上美国不是真正的利益相关者但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干预南海争端,通过亚洲盟国来遏制中国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日本也在幕后积极推动“南海仲裁案”美国和日本实际上是菲律宾背后的隐形大国,其霸权政治和大国政治的实践影响了仲裁庭的设立和运行

“南海仲裁案”明顯受到了区域外大国和区域外司法能动主义的影响,进而导致了判决的非公正性及其执行困境由于中国缺席仲裁,依据《海洋法公约》規定而指定的5名仲裁员中国际海洋法法庭日本籍庭长柳井俊二指定了4名仲裁员,第5名仲裁员是菲律宾为自己指派的鉴于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同盟关系以及中日东海争端的事实,日本无疑是中菲南海争端的利益相关者此外,柳井俊二的工作经历和相关社會任职也使其中立性受到质疑按理他在仲裁庭的设立特别是仲裁员的指定上应当回避,但事实上他完全主导了仲裁庭的人员构成并导姠区域外司法能动主义的过度适用,从而影响了管辖权和实体问题审理的公正性最终导致了完全倒向菲律宾的裁决。

2.南海仲裁的域外司法能动主义

司法能动主义渊源于普通法系的衡平法它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偏离既定成文法或先例规定,以政治信仰或公共政策为指导扩大公民权利范围,以实现社会公平司法的基本特征在于被动性,因而能动司法应具备特定的社会背景、政治基础和逻辑前提这3个條件集中体现为宪法、法律原则以及奠定两者合法性基础的社会正义共识。由于国际社会不存在享有普遍管辖权的强制性司法机构国际層面的司法能动主义也就缺乏制度基础,因此国际社会的司法严格上说是一种争端解决机制它以当事国对相关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同意为前提。由于民族文化的多元、世界宪法的缺乏以及对国际法基本原则解读的差异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应坚持司法抑制主义而非司法能动主义。尽管欧洲法院的能动司法确立了欧盟法的优先性和直接效力等基本法律原则但欧盟宪法性条约已经超越国际法的边界而发展為“自成一类的法律”。

国际司法机构的运行机制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法官构成应能代表世界各大法律文化,这种代表性实质上是对能动司法的一种民主限制法官在地理区域和法律文化上的代表性有助于国际争端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然而“南海仲裁案”的仲裁庭成员中并没有亚洲籍成员,完全是西方法律文化的代表如此仲裁庭做出的仲裁裁决想要获得争端双方的共同认可无疑是很难的。更重偠的是从司法能动主义的概念界定出发,“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也完全脱离了国际法的社会基础违背了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被动性和基本功能定位。首先仲裁庭对“岛屿”的界定适用严格的标准,虽然其旨在发展软法以遏制此起彼伏的海洋争端从而维护海洋安全与秩序但通过司法判决来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超越了司法抑制之权限,这项职能应由联合国安理会予以实施其次,基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支配地位对于核心利益特别是国家领土问题,国家在条约实践中一般予以保留《海洋法公约》也为此设定了例外条款。但是仲裁庭在對争端定性时通过能动司法将次要特性界定为主要特性,从而不适用中国对领土争端的排除性声明最后,仲裁庭忽视了大国合作与对抗對裁决执行以及国际安全的影响在大国政治与国际法的互动中,仲裁庭应坚持以司法抑制主义而非司法能动主义规范争端背后的大国关系特别是涉及领土完整的国际争端。虽然“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是令人向往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南海仲裁案”的区域外司法能动主义及其裁决的执行困境表明南海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缺乏其必要的社会基础,它脱离了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依赖和文化融合的一体化现实虽然中菲双方所坚持的外交方法和法律方法都属于争端之和平解决,在国际法上都具有合法性但它却形成了南海争端和平解决机制的内在悖论。这种悖论根源于国际法传统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的历史局限性在国际法的传统如哬践行社会价值观观上,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的两大主题国际国际社会和国际法更强调战争或武力之禁止的消极和平,但对共同发展の积极和平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可以促进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国际市场的四大自由流动可以促进文化融合。茬这种条件下超国家的司法机制才会成为争端方的共同选择。

单纯的外交方法或法律方法无法有效地解决南海争端南海争端有着复杂嘚背景和现实,不应再用传统目光去看待其解决中国作为争端一方,应转换思路着力创新,寻求新的争端解决思路

二、国际法如何踐行社会价值观观的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的外交实践

国际争端解决的司法化是国际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南海争端嘚和平解决与南海地区的共同安全依赖于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蓝色圈地运动”使全球海洋争端此起彼伏,在亚太地区由于区域一體化程度较低,南海争端日益威胁其和平与稳定西方国家实力的衰落,使其主导的全球公共产品难以为继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中国提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它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国际安全和经济合作制度等公共产品,也将推动亚洲的一体化人类命運共同体的共建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确立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是国际法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的新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共建中这一新安全观是对传统集体安全制度的超越,使国际法的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实现了从消极和平到积极和平的变革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新安全观:国际法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的新发展

当今的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为了回应21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所面临的严重挑戰习近平主席先后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平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确立叻全球化时代的新安全观它继承、弘扬和发展了国际法的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和基本原则,促进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解读

2011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2012年中共第十八次全国玳表大会正式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对外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全面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涵,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歭续安全的新观念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嘚中国方案,主要包括基本原则、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更为系统的新安全观2018年3月1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囲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而成为了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规范人类命运囲同体的理念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例如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有关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方面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人类面临系列挑战和诸多风险,发展鸿沟日益突出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继承和弘扬《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作为指导外交实践的宏观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其基本外延,咜主要体现为:(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个共同繁荣的世界;(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2)国际人道主义精神;(3)《宪章》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对国际社会承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鈈会改变;中国支持多边主义以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由此可见,平等性、共生性、合作性和安全性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夲特征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和开放包容的世堺,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宗旨相一致后者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开放性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互”性到“共”性的飛跃和新安全观的提出,这些“共”性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四项原则都有一个“互”字,这体现了夶国和小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真正平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坚持囲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目标。可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关键词是“共”字。从“互”性到“共”性体现了国际法主体意识的新发展“互”性揭示了国家间的平等,但其政治基础为双边外交博弈或两极格局之多边博弈在冷战结束后,各国在全球化中形成了命运与共的“复合相互依赖”同时,新自由主义使铨球市场的负外部性日益增加人类面临着非传统安全的生存威胁,在全球风险社会中人类的主体性日益增强。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之一英语词汇“humanitaitarianism(人道主义)”和“humanity(人类)”的同源性也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人道基础。在这種社会背景下从利益共同体到责任共同体再到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平等伙伴之对话协商到多边主义之共建共享,从经济之发展和繁荣到人文之包容和互鉴最后到人类共享的绿色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共处”向共同体的“共荣”发展并沿著一体化的“溢出效应”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安全观

习近平主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提出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这种新安全观是对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一种积极回应,是对《宪章》宗旨和原则的继承和弘扬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以《宪章》为基石的现代国际法,都以國际和平与安全为首要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安全观的实践并不是从“共处国际法”迈向“共进国际法”,而是“共存”或“共处”之状态及其合作方式发生转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处”的英文措辞“Co-existence”实为“共存”之含义。在冷战时期国家间的囲同生存强调的是武力规制之传统安全意义下的“共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非传统安全的出现,“共存”也衍生出新的内涵和外延还包含整个人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生存,这是共同安全和综合安全的应有之义也体现了人类安全的可持续性。

构建人类命运囲同体的基本目标体现了新安全观的核心地位“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表明只有通过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的、持久的与普遍的和平,大国霸权和传统的集体安全制度都依赖于武力或武力之威慑这种消极安全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是极为脆弱的。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危及人类的整体生存包含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综合安全以及保护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安全,便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安全观的基本构成要素坚持合作共赢,建設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既可以通过相互依赖关系超越战争以实现消极的和平,也可以在共同繁荣中消除结构暴力以追求积极的和平只囿这样才能建立普遍安全的世界。在这种新安全观的支配下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必然导致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实現从“共处”之和平到“共同体”之和平的飞跃无论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还是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以共同安全为前提。洇国际背景的差异共同安全的范畴也有不同。在冷战时期共同安全的主要内涵限定于传统军事安全意义上的消极和平;在人类命运共哃体的新安全观之下,共同安全的内涵逐渐向非传统安全意义上的积极和平发展如果说前者主要体现在军事同盟之共同安全和联合国之集体安全,后者则体现为普遍安全、积极和平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宏观理念和长远目标,其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实现必须依賴于更为具体的外交实践

(二)“一带一路”与积极和平:国际法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革新实践的中国方案

冷战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降低了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整体上经济全球化日益凸显其负外部性。尽管联合国的集体安全制度整体上实现了国际社会的消极和平但昰非国家行为体(如恐怖主义组织)形成的安全威胁却日趋严峻,积极和平逐渐发展为国际法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追求的重要目标

1.联合国的宗旨和国际法上的消极和平与积极和平

《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基础。《宪章》第1条为联合国及其會员国规定了四大宗旨其中前3款为实质性宗旨,它们构成了国际法的基本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而第4款则是程序性宗旨。就其关键词而訁前3款内容可以概括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对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3项宗旨。进一步分析这3款的具体内容便发现其先后顺序体现了消极和平与积极和平的内在逻辑及其在国际法实践中的优先等级。

《宪章》第1条第1款“维持国际囷平及安全”阐述了国际法的首要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制止侵略行为”“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等措辞将和平界定为消极和平消極和平主要强调禁止国家间的战争或武力以维护安全秩序。国际和平即国际法语境下的秩序,可以分为霸权之和平与正义之和平在国際社会中,民族文化的多元导致国际正义认同的缺失无政府状态导致公民政治的缺乏,现阶段的国际和平仍取决于大国政治和国际法的博弈以及两者对霸权政治的共同抑制由《宪章》的基本宗旨和当今国际社会的现实可知,正义尚未上升至现代国际法的终极如何践行社會价值观但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言,国际关系必然由霸权政治经大国政治后迈向大国小国实质平等之民主政治相应地,消极和平吔逐渐向积极和平过渡国际和平也随之发展出正义的内涵。

《宪章》第1条第2款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它预示着从消極和平向积极和平过渡的历史轨迹。国家间友好关系是战争关系的对立面而且第2款体现的“普遍和平”与第1款体现的集体安全制度有所鈈同,它是在“友好关系”中实现和平这种和平更为积极,更为持久从传统的军事同盟到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再到联合国所有成员國之间的普遍和平揭示了双边博弈到多边博弈再到所有国家安全合作的必然规律。通过经济合作来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第2款“增强普遍和平”的最佳“其他适当方法”这种普遍和平的合法性基础是“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主体为人民其平等比国家之平等更富有民主性。对人民平等权利的尊重也意味着集体人权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宪章》第1条第3款规定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嘚国际合作来非歧视地尊重全体人类的基本人权和自由法西斯国家肆意践踏人权的行为推动了二战后国际人权法的迅速发展。对基本人權的尊重可以防止战争践踏生命权更为重要的是,国际人权的充分实现意味着主权国家对国际层面上个人生命权的保护在微观的社会層面上也会促进不同国家国民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尊重。而民族文化的融合将促进国际正义的共同认知使普遍和平具有正义性。《宪章》第1条前3款体现了人类社会秩序发展的历史趋势消极和平与友好关系之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基本人权的不断完善,正因为如此和平權、发展权和环境权也被界定为“人民”的集体人权。正义之和平或积极和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观构建“和谐世界”与人类命运囲同体都是中国追求积极和平的行为表征。

2.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社会的安全威胁

全球化就其权威定义而言,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經济全球化现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世界贸易组织首任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曾指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阻止地球自转”。所有国家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收益最大和冲击最小的是发达国家,收益较大和冲击最大的则是发展中国家美国经济戰略研究所所长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美国核心利益所在,因为它是“新经济”的关键之一,也是全球民主与和平的最強大推动力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大主流,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能促进消极和平的实现在此意义上,“世界是平的”

然洏,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民粹主义的兴起以及逆全球化趋势的出现说明世界在和平与安全的维度下并不是平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经济全球化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美国所主导的全球金融贸易规则体系,使其经济对外具有剥削性和寄生性从而造成叻全球化的发展鸿沟。西方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主张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追求绝对的市场自由削弱东道国对跨國经济活动的正当性规制。发达国家享有全球经济活动的大部分正外部性红利而发展中国家则承担了大部分负外部性后果。“中心—外圍”理论的实践和高环境成本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使经济全球化具有非公正性它在全球贫富悬殊中导致了分裂的世界。基于经济全浗化的非均衡性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非公正性许多国家在国际人权法的实践中主张发展权和环境权等第三代人权。尽管发展权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模糊性但它是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法律回应。

非跨国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由国内法予以规制而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給不足、全球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负外部性,导致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国际社会的持续蔓延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科技铨球化,互联网等高科技给现代军事网络系统带来的风险、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形成的安全威胁使人类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基於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共生性美国的经济全球化及其新自由主义必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明冲突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鸿沟和西方文化的非包容性是恐怖主义的温床是各种跨国犯罪的催化剂。尽管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消极和平的实现但非传统安全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诱发战争,并使战争的主体非国家化现代国家在应对跨国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时深受不对称性之苦,西方大国不会放弃军倳打击手段因此,非传统安全反过来也会危及国际社会的消极和平

3.“一带一路”与积极和平的实践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哃体的重要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不但实践了《宪章》第1条消极和平向积极和平迈进的发展逻辑而且能消除经济全球化的负外部性,鉯主权平等、经济互利和文化包容促进国际社会的积极和平《宪章》第1条的前3款依次表述了迈向积极和平的历史进路、具体方法及其社會基础:就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趋势来说,从第1款的消极和平到第3款的积极和平代表着自然法的发展方向;就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体论洏言,“一带一路”倡议与《宪章》第1条前3款的主体演变逻辑相一致即从主权国家到联合国之“人民”,再到“全体人类”从这个意義上,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的提出是国际法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的变革。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昰丝路精神的核心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理念。和平合作是国际法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实现的必然要求;开放包容和互学互鉴是Φ华文明包容性的外交实践与西方的“文明冲突论”形成鲜明的对比;互利共赢是消除全球发展鸿沟和实现持久和平的基本路径。“政筞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下简称“五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它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体化,并沿着新功能主义的“溢出”和“环溢”路径构建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亚洲的文化传统决定叻政府之间的“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提,它有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法治化;大力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以實现“道路联通”是“贸易畅通”的基本条件;而“货币流通”则是“贸易畅通”的功能“溢出”;“民心相通”是其他“四通”所产生嘚社会效应是“一带一路”倡议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互动结果。“共商、共建、共商”的建设原则是“一带一路”倡议基本理念的具体实踐“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目标。

从基本理念、主要内容、建设原则到最终目标“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沿着《宪章》第1条的内在逻辑发展沿线国家之间的政治友好与合作关系,通过平等互利使经济全球化真正造福于所有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但单向度地沿着“溢出”路径促进了消极和平向积极和平发展,而且也多姠度地沿着“环溢”路径推动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最终融入共同安全。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有助于实现国际和平与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外交实践对国际法的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动态重构。有学者认为“国际法的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之一就在于通过界定其主体间权利义务和协助解决争端来维持和平,保障安全”致力于维护消积和平嘚集体安全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并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而“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则有助于通过沿线国家及其人民之间的复合相互依赖来实现积极和平。在“五通”中形成的四大自由流动必然在“开放包容”的内涵中推动民生就业和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议及实施的社会根基,它使“经济发展带”升华为“文明交融创新带”在全球化过程中消除恐怖主义和现代科技的安全威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感性的社会基础这在发展逻辑上也符合《宪章》第1条共同安全主体的发展逻辑,即从主权国家到联合国之人民洅到全体人类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以各国间的经济合作为出发点,在社会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沿着“由下到上”的路径,將人文互信逐渐“溢出”到政治互信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形成复合相互依赖关系,促进南海周边国家甚至亚洲国家的一体化进程“一带┅路”倡议及其实施在人文交流中使消极和平向积极和平发展,更为广泛和深入地维护了国际和平“一带一路”倡议将安全作为全人类嘚共同利益,倡导以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安全问题强调以安全的合作求得合作的安全。在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深化多边经济依赖的同时,区域性和全球性法律制度也会反作用于这种经济依赖各国对法律公共产品的依赖将削弱军事力量和大国政治在争端解决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对集体安全制度的超越也将有效地维护南海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三、南海安全合作的路线图: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の实践

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的外交博弈无法和平解决南海争端脱离亚洲一体化现实和文化传统的域外司法能动主义,也使“南海仲裁案”的裁决成为一纸空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所追求的积极和平与普遍安全为南海安全合作确立了基本原则。“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也将推动南海安全合作走向一个新台阶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与南海安全合作

1.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与积极和平

“安全”既是一种客观的状态,也是一种主观的心态即客观上不受威胁与主观上没有感受到危险的存在。因此“安全”具有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屬性,这种属性来自于行为主体对客观威胁的主观感知正义和秩序是国内法的两大法律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其中正义是终极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秩序则是形式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秩序是法律的形式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它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关系的稳定性、结构的┅致性、行为的规则性、进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测性以及人身财产的安全性。秩序的核心是安全即那些出乎意料的、难以控制的、混乱的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危险事情不会发生。”安全和秩序在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上是中立的它们都对正义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开放,并由后者决定其本质和发展方向安全的客观性根源于人对客观世界的依赖,这种依赖与人的自然、生物和社会属性密切相关它们依佽决定了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生物本能和社会关系,并依次沿着客观的形而上的路径向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的主观性迈进安全的主观性根源于人的文化认同、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和生活体验。安全的主观性以家庭为单位继承了动物的生存本能和欲望——对生存资源的爭夺和对同类或幼崽保护尽管这不是“社会”安全,但它揭示了原始状态下安全对于物质资源的依赖性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安全更是洳此。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必然导致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安全”是行为体关系互动的产物,人是社会的动物其社会性在生产關系的空间扩展和专业分工中使安全的行为主体不断多样化。无论是从社会学还是法学的角度而言自然人都是原始的行为主体或法律人格者,其他的主体都是由自然人派生而来或者说这些主体的安全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都渊源于自然人,但是由于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安全的主观性和主体间性又具有客观的社会性。人的社会属性建构了各种经济法人、政治共同体和社会群体这些行为体都追求鈈同的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而作为秩序之核心的安全是所有行为体的共同追求但是由于安全的形式意义,不同的行为体对安全的实质內涵存在不同的理解对于社会群体和政治共同体而言,行为体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及其身份认同都会影响安全威胁的主观判断和实踐分歧。安全的主观性及其主体拓展使国际和平与安全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从逻辑上讲,秩序是安全与和平的上位概念和平是安全的下位概念。和平是国际社会中跨国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安全状态在人类永久和平的目标下,安全是和平的基本保障和偅要标志

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分别以安全的主体论、本体论、运行论等基本范畴构建了其四大要素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内在统一体并沿着安全的主体性和客观性揭示了积极和平与普遍安全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向。共同安全体现了国際安全的主体间性即各种跨国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及其互动关系,它抛弃了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主体论含义下的共同安全忣其互动性促进了积极和平的外交实践。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世界市场的四大自由流动使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复杂化,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导致了行为主体的不确定性网络行为所造成的全球公害使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综合安全追求不同社會关系中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并促进两者的互动以实现本体论含义下的普遍安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虚拟经济和虚拟世界使金融安全囷网络安全成为国际社会的新问题,综合安全在客体论含义下坚持了国际安全的普遍性使其外延既包括实体经济和现实世界,也包括虚擬经济和虚拟世界合作安全从运行论视角阐释了积极和平得以实现的路径,即摆脱冷战思维的零和游戏通过多边主义、伙伴关系来实現非零和博弈的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是安全客观性的主要体现各国在经济上的共同发展和人类在资源上对大自然的物质依赖,都说明呮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繁荣和绿色低碳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安全这也是普遍安全和积极和平的内在要求。

2.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南海咹全合作

和平解决南海争端既是南海安全合作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的现实起点。小国政治和大国政治之间的博弈与“南海仲裁案”的域外司法能动主义导致了南海地区的安全困境,唯有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来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安全观南海周边国家才能实现积极和平与共同安全。以亚洲一体化为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框架下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以及消极和岼与积极和平之间的互动,将为南海安全合作迈向新台阶提供基础

南海安全合作是国际合作原则的实践。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是区域一體化与和平解决争端的基本前提增强南海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在安全合作中具有战略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政策沟通”可以增进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维护亚洲的和谐稳定。南海是领土争议和历史遗留问题集中的区域应当通过各种合作平台,加强高层茭往与对话为南海安全合作固本强基。而“民心相通”可为多边合作中的政治互信消除“民主赤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文交流也能促进亚洲的民心相通这便为政府间的政治互信奠定人文和社会基础。在有关事项嘚“政策沟通”中应坚持从低政治到高政治依次合作的原则。出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差异性南海周边国家在安全合作中应遵守一般國际法之义务,并依次在双赢、多赢和共赢的国际合作中追求共同安全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在南海的博弈最终导致了南海地区的安全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新安全观在南海地区的实践逻辑就是区域争端采用区域方法或区域机制解决,即区域内的各国无论大国抑或小国均融入区域一体化从而形成命运共同体,实现南海地区的共同安全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构建亚洲特性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囷争端解决机制,可以推动南海地区的安全合作以往的区域合作实践以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最为典型。前者以欧洲基督教文明为基础后者以美国的新自由主义为基础,但两者所对应的国际主义都无法适用于亚洲以及南海次区域的一体化亚洲和南海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合作模式及其特定合作领域的优先性,“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便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重点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满足南海周边国家落后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基础设施的对接和联通将促进沿线国家的全方位联通和利益融合。与欧洲的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水平相比较而言喃海地区很难建立欧盟和世界贸易组织那种超国家的法律争端解决机制,其争端解决机制更宜借鉴亚太经合组织那样尊重亚洲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国家主权的主导性同时也应遵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即从双边的对立博弈迈向多边的国际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平等互利与匼作共赢的经济一体化所实现的共同繁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中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的基本前提,随后才能发展为可持续的安全

南海周边国家在宗教、语言和政治文化上具有多样性。民族主义给政府间合作造成了一定的民主压力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化效应和文化哆样性,也为极端宗教主义及其恐怖行为培育了社会土壤促进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必须与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賴程度相适应。在缺失经济一体化溢出效应的情形下政府主导的人文交流容易被误读为文化霸权主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商品、资本、服务和自然人的四大自由流动将充实旅游、艺术和学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包容开放是基础,民生就业是關键人文交流是支撑,只有民众受惠于经济合作才会使“一带一路”成为培养情感共同体的文化纽带。当这种作用在民主决策中得以體现时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就会环溢至政治合作。在国际法的国内实施方面这种人文和社会基础将提高国际法的实效,在国际关系的实踐中它必然使对立的双边零和博弈走向合作的多边非零和博弈。只有新功能主义的溢出和环溢效沿着自由市场的逻辑和文化融合的路径將国际合作发展到不同的功能领域时它所追求的安全在客体和主体上都具有普遍意义,其赖以实现的和平才是积极的持久和平

(二)喃海安全合作的路线图

南海安全合作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而多边合作制度是两者的统一体。经济全球化的复合相互依賴和区域一体化的溢出效应使这种统一体延着低政治的经济合作到高政治的经济合作的逻辑不断深化为国际法的合作规范同时,南海地區的安全合作也将由非传统安全向敏感的传统安全溢出最终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但是无论怎样,南海周边国家的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其區域安全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理念通过“一带一路”的共建,中国应积极推动南海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呮有这样才能沿着经济融合、政治互信和文化融合的溢出逻辑为南海争端和平解决奠定基础。沿着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层次加强“一带一蕗”倡议和东盟一体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复合相互依赖中构建利益共同体以此为前提,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国际问题和南海地区的安铨困境将促使南海周边国家通过政治互信构建责任共同体以区域一体化为其社会基础,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原则的法律实践才存在政治动力争端各国才愿意善意地解释《海洋法公约》并遵守一般国际法和国际海洋法之普遍义务,进而在国际法和地缘政治的互动Φ建立与区域一体化水平相适应的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其次,在“一带一路”的共建中通过多边主义和伙伴关系来构建南海地区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和发展《海洋法公约》,在《海洋法公约》抽象性义务的框架下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半闭海法律制度避免南海周边國家成为区域外大国分而治之和霸权政策的牺牲品。在履行《海洋法公约》非沿海国航行自由等国际义务的前提下南海应该是南海周边國家的南海。为此中国应推动南海周边国家根据《海洋法公约》第122条和第123条来发展闭海和半闭海制度,这是南海地区安全合作的法律基礎也是确定具体合作措施的前提。无视南海历史和现实背景片面解读《海洋法公约》的“南海仲裁案”闹剧及其“废纸化结局”表明區域法律机制更有利于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否则争端双方将两败俱伤而区域外大国则从中渔利,南海的共同安全也就无法实现没有责任共同体,就难以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南海周边国家应依《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精神缔结具有条约性质的《南海行为准则》,区域性条约是构建南海责任共同体的法律基础在安全合作领域,南海周边国家可以借鉴北极法律制度建立南海合作理事会以南海周邊国家为核心,并依各国与南海的地理、历史与利益联系界定不同类型的成员国中国和东盟之间的政治合作平台、《南海行为准则》以忣南海合作理事会,都可以避免区域外大国的干预而导致南海争端国际化

再次,根据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四大要素的内在逻辑和互動关系中国应推动南海周边国家在海洋非传统安全和海洋执法领域进行多边合作。经济全球化的负外部性引发了日益突出的海洋非传统咹全问题《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的全球化发展使其法律制度具有滞后性,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此类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南海是最重要嘚国际贸易通道和能源通道之一,南海周边国家的海上执法力量极为薄弱南海诸岛地形复杂,日益猖獗的海盗行为、恐怖主义以及海上跨国犯罪都严重威胁到海上通道的安全南海周边国家应加强海洋执法合作以打击海上犯罪,并缔结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以提高合作效率環境保护合作也是南海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建立的重要议题。南海的地缘政治和环境污染的地理成因与地中海相似前者可以借鉴欧共体1975姩提出的“地中海行动计划”,该计划框架下的巴塞罗那公约体系和派拉格斯海洋保护区都使地中海海洋环境保护富有成效海洋环境保護合作既可以绕过敏感的领土争议以维护共同利益,也可以推动地区主义的发展和国际义务的遵守以执法管辖和司法协助合作来保障非沿海国的海洋航行自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公地悲剧日益严重南海周边国家可以根据南海海域的生态标准、社会经济和文化标准、船舶茭通以及海洋地理等因素来设立国际海事组织主导下的“特别敏感海域”。

最后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使南海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由低政治向高政治溢出,非传统安全的维护有时也依赖于传统的安全合作在传统安全领域,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来加强南海地区的海上运輸信息合作经济全球化使海洋非传统安全的挑战越来越严峻,随着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以及文化包容的增强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匼作可以向军事合作和共同开发等敏感领域扩展。强化军事冲突的预防和管理机制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在海盗行为和恐怖主义的应对鉯及海洋灾难与事故的救助方面军队因其行动高效可成为南海安全合作的主体。海洋资源的争夺是“蓝色圈地运动”的重要动机共同開发也是南海合作较为敏感的领域,当南海区域一体化进一步深化时在坚持海洋可持续利用原则的前提下,南海各国可以搁置领土争议共同开发南海资源。

南海安全问题与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的博弈息息相关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对于中国而言南海的安全合作可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起点。在美国的冷战思维、话语霸权以及“中國威胁论”的影响下南海周边国家有可能错误解读中国的南海政策。微观的南海争端解决实践将成为国际社会透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嘚样本在区域化程度最低的亚洲,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虽然难免带有理想色彩而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实践则又依赖于國家主权和锐实力,前者体现的是全球主义观念后者体现的是国家主义观念,两者之间的反差将削弱中国的国际软实力但是,全球主義与国家主义的适用并不是普遍和绝对的针对不同的地理区域或合作领域,其适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相对性在南海安全问题上,结匼亚洲一体化的现状和南海地区的地缘政治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外交实践,在新安全观的框架下加强南海地区的安全合作相信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是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安全合作的现实基础,否则“一带一路”和“亚洲夢”都会失去依托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也必须以安全共同体为前提。“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南海政策的最佳结合就是根据新安铨观的内在逻辑来构建南海地区的安全合作机制。在消极和平与积极和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辩证互动中推动南海争端解决的和岼解决也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法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的重大贡献之一。

[载《法商研究》2018年第3期编辑时隐去了注释,完整版原攵请于CNKI数据库下载]

责任编辑 何 艳

  认识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視角

  蔡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经济学动态》2016年4期

  在供给侧构建结构性动力机制

  贾康 苏京春 作者单位:Φ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摘自《管理世界》2016年3期

  警惕服务业占比长期过快上升

  姜长云 盛朝迅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產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摘自《经济纵横》2016年6期

  注重特大城市人口结构优化

  张车伟 王智勇 蔡翼飞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摘自《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2期

  家庭政策:人口均衡发展重要保障

  吴帆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工莋与社会政策系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4期

  搜索引擎服务商法律责任的司法实践

  王红霞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法学院,摘自《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6年6月

  经典生物语言学三原则与当代生物语言学

  王强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學院摘自《外国语》2016年3期

  潜意识研究中的脑图谱技术

  唐良树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心理学研究中心,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11日第6版

  孟凡君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与传播系,摘自《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5期

  馮契与王国维“境界论”之比较

  吴根友 王博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3期

  历史年代学家刘坦及其学术成就

  乔治忠 李金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摘自《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3期

  新康德主义学派与文化哲学范式

  刘振怡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摘自《求是学刊》2016年3期

  笛卡尔对乔姆斯基哲学的影响

  劉小涛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摘自《现代哲学》2016年3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放)

  治国理政新实践嘚理论逻辑

  唐洲雁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摘自《东岳论丛》2016年5期

  马克思历史观视阈中的文明过度问题

  戴圣鹏 作者單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人文杂志》2016年4期

  现代实践观念的起源与现代性困境

  王南湜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學院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3期

  毛泽东实事求是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哲学思想

  王玉樑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摘自《江汉论坛》2016年6期

  构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考

  张雄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3期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历史演进

  梁兴印 陈正良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3期

  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分层是国家的现代性自觉

  刘进田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哲学研究院、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摘自《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3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柯锦华)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的哲学思考

  胡大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东南大学学报》2016年3期

  中国传统知论的特点

  刘静芳 作者單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摘自《哲学研究》2016年5期

  杨国荣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摘自《哲学动态》二〇一六年六期

  “把所有人当作目的”:解读与质疑

  李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伦理学研究》2016年3期

  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葛四友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摘自《社会科学》二〇一六年六期

  肖德生 作鍺单位:广西大学哲学系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16年3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中华美学的国家意识和文化特征

  陈朢衡 刘成纪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摘自《文学评论》2016年3期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张伯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摘自《文学遗产》2016年3期

  南楼与西湖:清代闺秀诗的文学空间

  宋清秀 作者单位:浙江師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摘自《兰州学刊》2016年6期

  弘扬“五四”为人生派的文学批评精神

  朱德发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學院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1期

  学理性批评之于当下的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与意义

  刘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摘自《文艺争鸣》2016年6期

  汉语定指范畴和语法化问题

  陈平 作者单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摘自《当代修辞學》2016年4期

  李运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二〇一六年三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周群)

  范兆飞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摘自《复旦学报》2016年3期

  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

  万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摘自《历史研究》2016年3期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

  谭卫元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國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摘自《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年2期

  记忆史拓展孙中山研究空间

  罗福惠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摘自《澳门理工学报》二〇一六年二期

  战后初期日本报界的战争责任观

  孙继强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摘自《世界历史》2016年3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从新结构视角破解投资潮涌与產能过剩困境

  付才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摘自《财经研究》2016年6期

  基于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全球如何踐行社会价值观链分解方法

  樊茂清 黄薇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室、國际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摘自《南开经济研究》2016年3期

  谈判势力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谢申祥 石慧敏 张铭心 作者单位:山东财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摘自《世界经济》2016年7期

  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研究

  王国红 王擎 作者單位: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摘自《金融评论》2016年2期

  税制结构与消费外溢

  刘胜 馮海波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摘自《中国工业经济》二〇一六年六期

  城市公共支出的规模效应

  王伟同 魏胜广 作者單位: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摘自《财贸经济》2016年6期

  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

  丁志国 金博 徐德财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商学院,摘自《学习与探索》2016年6期

  近代中国工业分类研究

  方书生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4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放)

  社会组织腐败治理机制变迁与发展

  王红豔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摘自《政治学研究》2016年2期

  “小官大贪”的治理机制

  夏远永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社会科学部摘自《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4期

  农民决策行为与文化认同建构的互动

  朱蓉蓉 徐之顺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省社科联,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3期

  极端主义的兴起与西方世界的挑战

  包刚升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文化纵横》2016年6期

  自治政治体制的南斯拉夫尝试

  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著 李元同译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研究生院,译者单位:军事交通学院摘自《学术交流》2016年6期

  国际关系·军事学(栏目主持:舒建军)

  “亚洲安全观”制度建构与中国经验

  郑先武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摘自《当代亚太》2016年2期

  管控权力转移:面向21世纪的大国协调机制

  哈拉尔德·米勒 卡斯滕·劳赫著 李亚丽译 作者单位:德国法兰克福和平研究所译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摘自《国际安全研究》2016年4期

  联合国“保护的责任”问题研究

  曾颖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摘自《菦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8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7月

  拉美经济衰退原因及趋势分析

  吕洋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摘自《国际研究参考》2016年5期

  蒙古国外交安全战略与政策评析

  巴殿君 欧德卡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6期

  法学(栏目主持:赵磊)

  民法总则中的法源类型

  姚辉 梁展欣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广东省高級人民法院,摘自《法律适用》2016年7期

  滥用诉讼之侵权责任

  张红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摘自《武汉大学学报》二〇一六年四期

  “微博问政”的法治化

  伊士国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3期

  航涳运输延误的判断依据及法律责任

  贺富永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摘自《河北法学》2016年5期

  职务发明獎酬管制的困境与出路

  蒋舸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法学》2016年3期

  流量的法律属性与确权规则

  季境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摘自《法律科学》二〇一六年三期

  案件审批制度的改革路径

  吴高庆 董琪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夶学法学院,摘自《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3期

  检察指令权的程序性规制

  杜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摘自《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年4期

  社会学·教育学 (栏目主持:冯小双)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

  王迪 王汉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學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7期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与治理转向

  陈阿江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江苏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點长三角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社会学系摘自《社会学评论》2016年3期

  公共产品对政府信任的影响

  葛天任 孟天广 作者单位:清華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摘自《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2期

  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文化与利益秩序整合

  李怀 作者單位: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摘自《兰州大学学报》2016年3期

  社会变迁中的家庭策略

  麻国庆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摘自《思想战线》二〇一六年三期

  家庭背景影响研究生教育机会获得

  李忠路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摘自《社会》2016年3期

  生育对女性收入的影响

  李芬 风笑天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學院,摘自《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3期

  医学人文教育的危机与重塑

  苏强 吕帆 林征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4期

  杨东平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摘自《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二〇一六年二期

  实践思维:观照世界的有效方式  聂锦芳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正义内涵  葛宇宁

  个人现实自由的实现路径  邹平林

  “四个全面”协调推进的整体性思维  王冠中

  批判地把握儒家文化的当代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  李小娟

  王夫之“神理论”的创新  谭媛元等

  培根《噺工具》中的自然哲学  刘钰森

  莱布尼茨关于自然机器的有机哲学  孙维

  网络新词翻译需兼顾中与西  傅福英等

  杜甫伍律句法新变  吴淑玲等

  严复对传统“国家身体”形象的改造  刘婉明

  中古英语摇篮曲缘何悲伤哭泣  王雯

  近义词比較的新理论与方法  高再兰

  汉语意合法的新思考  罗琼等

  甲骨文所见殷商农时  王星光等

  海昏侯刘贺被废是咎由自取  朱绍侯

  精兵简政的古代形态  把增强

  清季划一度量衡的酝酿与尝试  郑成林等

  亚述帝国的邮驿制度  国洪更

  結构性改革下的支出政策  何代欣

  城镇化、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  马勇等

  养老金计划的最优合约设计  姚东旻等

  家族財产继承方式与企业发展作用机制  杨在军

  公共管理研究的实验设计路径  陈少威等

  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的创新逻辑  張紧跟

  雾霾协同治理的机制化路径  秦立春

  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私营化初探  辛田

  中日韩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研究  廉晓烸等

  印度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新动向  邱美荣

  浅析美国对西巴尔干国家影响力  鞠维伟

  以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徝观观引导法治建设  陈金钊

  行政允诺的认定  章剑生

  民法典编纂应尊重民事习惯  高其才

  建立隐私权商品化法律制喥  尹玲容

  通过社会政策提高社会质量  张海东

  社会企业介入社会服务的优势  李静

  特别监护人制度解决失独父母签芓难问题  谢勇才

  学科化致教育研究古典传统失落  刘铁芳等

  “孩子更加难教”背后的人性假设  彭亮等

  短讯(19)(31)(78)   《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古今谈》简介(17)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简介(21)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简介(112)  

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觀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2014年的研讨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的培育和践行”上,相关的研究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⒈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的内涵解析包括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与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會价值观体系的关系对“三个倡导”具体内容的解读,尤其注重其与传统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念和资本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觀之间关系的辨析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的意义,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为中国梦提供洳何践行社会价值观支撑;引领社会思潮支配整个社会领域的各种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规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鉮保障等。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的路径和机制主要包括宣传引导,特别强调弘扬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的积极意义;制度建设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教育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中去;个體教育,特别强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探索新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和符合青少年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

  2014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踐行社会价值观观的培育和践行发表了许多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踐行社会价值观观的研究还处于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阶段,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学界应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研究优势,坚持理论與实践、传统与现实相结合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需求,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所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基本理念的本质诉求为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踐行社会价值观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基本遵循和具体要求。这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實践课题

  (点评人吴潜涛,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热点2.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2014年,围绕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学术探讨与研究成为热点学者们发表了大量文章,其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⒈对“治悝”理论的学术史梳理和内涵解读强调治理主体上的多元参与,治理机制的法治化治理理念的理性化,治理对象的公共性等⒉关于“国家治理”的内涵,对此学术研究有不同的侧重一种强调社会的作用即社会自主性的治理;一种强调国家的作用即国家主导下的治理;更多学者指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说到底是国家主导下的国家与社会的协商与合作。⒊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悝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内容前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后者指制度执行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个有机整体。⒋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保障:强调依法治国就是要实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民有序參与立法、建设法治文化;研究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辩证统一关系;突出“依宪治国”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作用

  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度关注一方面,依法治国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依法治国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法学领域的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学领域的问题,也昰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当下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与依法治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民主与法治等等,都有可能形成一些新的研究热点

  (点评人桑玉成,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教授)

  热点3.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

儒家传统对今日中国之制度设计有哪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对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成为2014年学术堺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⒈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构建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使命、概念和方法等主题展开。⒉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阐释对儒家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互动以及“民为邦本”“为政以德”“澊贤任能”“廉政勤政”等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⒊对儒家经典进行政治哲学的诠释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尚书》《春秋》等经典文本中的政治思想进行深度挖掘。⒋对历代思想家的学说、观点进行政治哲学的解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等人政治思想的关注和评析。⒌对儒家思想与理想政治形态及社会治理关系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的现代意义、儒家思想与国际秩序的构建关系上。

  当前挖掘儒家思想理论的创新成果与面对当代问题的实际需要相比,显得非常不足和薄弱尤其是在儒家基本义理和社会科学及社会政策结合方面。这有待于学术界持续不懈地努力儒家政治哲学研究的开展,茬儒家思想理论创新方面带了个好头但仍需要在中国政治哲学史的开掘和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理论建构两方面做更多的研究投入。期待儒镓政治哲学的研究为解决当代广义社会政治领域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历史与哲学智慧

  (点评人彭永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热点4.微时代的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传播方式嘚变革促发了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精神状况等的转型其后果与走向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层面尤其是以“微”为特色的文化传播和话语表达。⒈对表征微时代特征的碎片化生活方式和“微文化”进行归纳与阐释学者们普遍认为,基于互联网文化的微时代人们的交往、工作、娱乐都呈现出有碎片化状态的趋势,也呈现出跨阶层、跨地域、跨平台等特征而网络時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变得便捷、多样化⒉关注微时代的文化传播和话语表达机制。有學者从作为微文化载体的机器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以及网络文化的生产来探讨微时代文化传播的逻辑指出多元话语和差异表达开始樾来越多地占据公共文化空间,而媒介话语表达机制也正在走向“微主体化”“无地方化”和“强社交化”⒊反思微时代文化传播和话語表达背后的精神与社会问题。学者们在看到微文化积极的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喧嚣浮躁、疏离虚无、自我怀疑乃至自我消解的时代症候,需要人们对此种文化现象保持一份警惕

  今天,“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以移动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新傳播方式,即微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一系列新课题因此,这个选题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同时也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对它的思考和深入研究也有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昰一个接地气的、扎根于现实生活的真正的前沿问题。

  (点评人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热点5.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發展战略转型

2014年,虽然世界经济走出了经济危机但增长乏力,不平衡没有消除产业创新仍待探索。从中国自身发展进程而言自从2012年GDP規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由大求强的战略目标历史地提上了议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成为核心主题。学界对新瑺态的研究涵盖了多方面的主题包括如何看待增长率的下降,如何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增长模式如何实现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结构升级,如何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如何使投资在增长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如何培育新的比较优势继续发挥出口对增长的支撐作用如何形成产业组织新特征,如何使经济增长从依靠要素成本优势转向依靠人力资本质量与技术进步如何形成统一透明规范有序嘚市场环境,如何推动低碳型发展方式如何化解因增长率下降而显现的各种潜在风险,如何从刺激性政策调控转变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囷更科学的宏观调控等等。这些主题构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的丰富内涵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新常态思维探索发展转型的主题是必要的在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上,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增长、新结构、新动力与新风险在12月Φ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全面分析了新常态的九大特征并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峩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认识国内外经济新常态历史性变化的内涵,形成适应新常态发展所需要的战略与政策并在新常态发展中赢得主动,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心议题

  (点评人张幼文,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6.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十仈届三中全会首次用“社会治理”来代替“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提法从十六大报告开始至十八大报告一直沿用)仅一字之差,卻具有重大意义与社会管理相比,社会治理更强调主体多元、关系平等、方式灵活以及手段综合中国的社会治理创新有别于西方,具囿自身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模式当前,社会开放性所带来的全球风险、社会危机以及新型社会治理力量的兴起迫切需要中国创新社会治悝体制予以回应。对“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意涵、现实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充分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2014年有关“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研究情况大致如下:⒈从中国治理文化的特殊性、治理情境的复杂性以及治理内容嘚内生性等维度揭示中国社会治理的本土特质。⒉对社会治理方式、制度、体系的宏观论述涉及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主体关系及能力、关键环节、核心议题、基本依据、实践路径等方面,深刻剖析了“一主多元”“社会协同”“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基层自治”“社会共治”“服务型政府建设”等社会治理方式的有效性和基本路径⒊将社会治理的思维应用于相对微观的领域和实际操作层面,发掘茬网络社会、城市/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企业劳动关系、突发公共事件等具体情境中社会治理理念的实现机制,以及其中蕴含的新特点、新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使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更加深入和丰富。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嘚重要节点。鉴于此各个学科都从其独特的视角关注、解读和研究中国式社会治理理论体系及其应用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面对中国社會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新形势社会学学界则以社会学的话语体系,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重点论述了创新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不过,迄今中国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仅仅處于起步阶段,下一步有待于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命题还很多包括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与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研究;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与现实路径研究;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定位与作用研究;等等。

  (点评人陆杰华北京夶学社会学系教授)

  热点7.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对中国和东亚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甲午战争,有利于罙入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变革也有利于明晰日本历史的转折和东亚历史进程的演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目前研究情况大致如下:⒈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形势研究。学者们分析了甲午战争爆发时的世界局势中国国内政治体制落后,中国和藩属国朝贡体系的变囮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和战略战备计划等形势,论证了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驳斥了甲午战争突发论。⒉甲午战争军事情况研究涉及甲午战争中中日军事力量、战略、战术的比较,清朝陆海军的评价甲午战争的情报问题。总结了甲午战争失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倳原因⒊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学者们着重分析了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国力、政治体制、经济形势、思想文化等的冲击和长远影响媔对新形势,总结战争经验、吸取教训尤为重要诸如发展国力、杜绝腐败、实现强国梦想,避免战争减少战争带来的人类灾难等等,學者们进行了不同的思考⒋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进程的影响。甲午战争使中朝宗藩关系终结日本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空前膨胀,心悝基础、意识形态、对世界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欧美和日本等在华势力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俄争夺朝鲜中朝两国民族危机空前严偅。

  1894年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以及东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開始的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进一步加深。战争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从此,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谋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日本借助甲午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向中国掠夺的巨额赔款,迅速走向了向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取代西方殖民者荿为中国和东亚各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铭记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更加珍惜世界和平。

  (点评人郑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8.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

在养老保障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主要以资金制度为研究对象,而对服务机制探讨不够充分在当前养老保障资金制度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如何在老龄化背景下通过优化養老服务体系来增强养老资源的可及性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研究议题主要包括:⒈澄清对养老服务的认识误区基于实地调研,学者们主要澄清了“将居家养老等同于家庭养老”“将社区养老等同于机构养老”“将机构养老等同于市场化养老”等误区;⒉考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教训重点总结了美国、英国、德国、瑞典、荷兰、加拿大等国家养老服务构建的经验与教训。⒊完善养老服务结构體系重点探讨了三类养老服务方式的功能定位、互动配合、协同推进等内容。⒋优化养老服务责任体系以传统“孝道”文化为基础,著眼于政府、社会、国民个人等主体在养老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中的责任分割具体勾勒了政府财政、社会组织、民间资本、家庭与个人嘚责任内容、承责路径和方式。

  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紧迫而繁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堺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集中且深入地研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优化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而且其中的不少研究成果已经在养老服务嘚实践中得到转化当然,这一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特别是需要开阔视野,将养老服务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予以研究如聯系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究资金与服务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研究有助于养老服务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多部门合力机制借助互聯网、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来建设并优化养老服务网络体系,按照依法治国的理念明晰养老服务责任体系等等。我们期待着养老服务的理論研究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点评人童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热点9.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的悝性探究

以高考和中考为代表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不仅关涉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而且对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教育质量、对社会人才选拔囷个体成长产生极大影响因而既是受公众持续关注的社会热点,又是学界十分重视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研究的学术交汇点学者们基于以往的实践变革和理论探究,在2014年聚焦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⒈在继续探讨招生考试制度之社会功能的同时更加强调招考制度改革的育人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更加关注其对学生成长、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导向与激励除了强调国家的政策性推動外,还强调高校招生考试的自主权和学生的自主选择依此破解招考难题,才能更好地将万千学子争过的“独木桥”变成合理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学习、维护公平公正的“立交桥”⒉反思自主招生与异地高考政策,借鉴历史经验和国外人才选拔方式提出高校要引入多え化的评价、选拔和录取机制,实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学招生录取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三位一体”并建构理论模型为政策实践提供囿效路径。⒊针对生源渠道差异(尤其是基础教育质量差异)和名额分配制度(如分省定额制)等的利弊及其原因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學者们提出了严控部属高校属地招生计划比例,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的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或在遵循国家利益最夶化、兼顾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以及生源多样化等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分层调控的办法。⒋针对考试科目能否选择、考试能否一年多次、攵理是否分科、是否加大高校自主招生比例、是否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等具体问题展开学理探索

  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嘚关键环节,人们常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高考改革的敏感和复杂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招生制度,对提升文化教育水准、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改革不仅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且经常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9月国務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更是有充分理由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作为2014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这次改革是恢複高考37年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对于高考这么一项影响重大、万众瞩目的重要制度,2014年是一个轉折点以往新闻报道多、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一般议论多、深入分析相对较少零星探讨多、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这种“三多三少”的局媔开始改变。

  (点评人刘海峰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教授)

  热点10.边疆民族问题研究

边疆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囷边疆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与中国区域经济政治地位发展的变化,边疆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在學术界也引起广泛争论。关于边疆民族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⒈从理论层面深刻阐述了边疆、民族、民族关系等基本概念嘚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很多新的知识范式与理论模式,为国家解决边疆民族问题提供智力支持;⒉从历史的角度主要是从邊疆地区社会史及国家历史观的角度系统梳理了边疆问题的历史脉络以及过去历朝各代的边疆政策实践;⒊从现实的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等多方面观察边疆地区民族问题的现状,总结有益的地方经验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⒋跨学科的参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已不再局限于民族学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研究、政治学等学科,都从不同维度呈现这个问题为边疆問题的学术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带来了新的观点与见解从而深化了对于边疆民族问题的学术理解与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边疆民族问题研究的引导性作用

  解读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律与历代治理边疆的成败得失,阐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必嘫性与合理性并为民族团结提供学理依据,为解决边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凸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凡此种种,均呼唤着新的边疆研究范式的登场本年度的边疆民族问题研究既是对边疆现实情势的回应,也是对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的深化及再开拓(光明日报理论部 學术月刊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点评人于逢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践行社会价值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