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后轮向左平移了、右边大拇指都可以进、左边小拇指勉强进、车架是新的、轮组这是刚买的、会是什么问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120|回复: 119
『骑行相关知识』____不断更新中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3:59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咋了 于
13:50 编辑
由于本人骑行还是菜鸟一个,但喜欢这个运动,就只好不断学习了。相信有很多朋友像我一样渴望早日掌握骑行知识,所以,特从别处转来一些文章,集中放到这里!也欢迎各位把好文章发到这里,能共同掌握骑行知识,尽早体会到骑行带来的乐趣!
& & 第一楼放目录!其他楼顺延文章内容!不断更新,欢迎跟帖直接投稿,我来编辑目录!
1、山地车该如何配置——2楼&&(咋了)
2、自行车运动需要小心的几点误区——3楼&&(咋了)
<font color="#、正确的自行车骑乘姿势——4楼&&(不帅也是哥)
4、自行车骑行装备的介绍及选购要点!——5楼&&(雨人)
5、新手买车必看&&——6楼&&(雨人)
6、新手上路,买车宝典&&——7楼&&(雨人)
<font color="#、正确的骑行呼吸——调节你的供氧能力&&——8楼&&(雨人)
<font color="#、“正确”的骑车方法&&——9楼&&(雨人)
<font color="#、自行车安全圣经&&——10楼&&(雨人)
<font color="#、谈谈骑行服的选购&&——11-13楼&&(雨人)
<font color="#、碟刹和V刹的区别&&——14楼&&(雨人)
<font color="#、如何挑选自行车&&——15楼&&(雨人)
<font color="#、女性运动单车的选购和骑车要注意的&&——16楼&&(雨人)
<font color="#、单车保养手册 ——17楼&&(雨人)
<font color="#、如何选择骑行裤&&——18楼&&(雨人)
<font color="#、自然健康骑自行车减肥法&&——19楼&&(雨人)
<font color="#、自行车骑行装备和攻略&&——20楼&&(雨人)
<font color="#、头巾知识 ——21楼&&(雨人)
<font color="#、SHIMANO套件 从入门到精通&&——23楼&&(咋了)
<font color="#、山地车几个常见技巧动作的训练&&——25楼&&(咋了)
<font color="#、如何正确使用变速&&——28楼&&(咋了)
<font color="#、爬坡轻快的技巧&&——34楼&&(咋了)
过分谦虚了&
好贴.给新骑友的.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3:59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本帖最后由 咋了 于
19:30 编辑
山地车该如何配置
1. 车架& &
&&论通用性,钢架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适用性,一旦发生损坏,任何一个小县城,或者是汽车修理,都可以得到解决。只是
现在重量适中,结实耐用的钢架子已经非常难买到了。虽然铝合金架一旦损坏就只能找特种焊接的地方来修理,但因为轻量,廉价,一直在运
动自行车市场上大行其道,而其强度也随着工艺的提高,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所以铝合金架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选择铝合金架子,请尽
量选择带补强的,对于一些抽管较多,重量较轻的要慎重选择,它们不一定会在焊接相连的地方开裂,但是很有可能在抽管的地方受到意外的
撞击后开裂。碳和钛以及其他材料暂时不予讨论。提醒你注意的是,不少架子出厂后,后尾钩的螺丝都没有锁紧,一定记得拧紧,否则,后爪
钩脱落该有多麻烦,就不用我细说了。
2. 前叉& &
& &选择软叉还是硬叉,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硬叉显然效率更高,重量更轻,但是遇到颠簸路面,震的手臂发麻也是常有的事情。软叉可
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来自地面的震动,但是自然牺牲了效率,且重量较重,一旦发生故障,维修也很困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应该根据长
途沿途情况来与针对性的选择,如果主要是在平坦公路上跑,硬叉完全可以胜任,如果路况非常差,软叉是必须的。选择一根质量不错的带锁
死的避震前叉是个通吃的好主意,买哪根,听听山地达人的意见吧,我对山地的叉子是一无所知。如果要装前货架或挡泥板的话,一定要注意
购买的叉子是否有对应的螺丝孔。
& && && && && && && &
3. 碗组& &
& &现在的碗组质量都比较好了,哪怕是最普及的VP,正常使用也很少有损坏的,但是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安装好碗组后,一定记得固定好碗
组盖上的固定螺丝,锁的太紧,转向发皱,影响操控。太松了,碗组很容易被来自地面的震动导致变形损坏,架子头管就很容易在叉子的搅动
下裂开,那损失就更大了。另外,跑一定公里数后,就记得把车上所有应该锁紧的螺丝检查一下。
& && && && && && && &
4. 车把& &
& &毫无疑问,蝴蝶把是最佳选择。缺点是偏重,但是考虑到其对舒适性的大大改善,可以随意选择握把姿势,能有效的缓解长途中上半身的疲
劳,这点重量上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理论上来说,燕把比直把应该有更好的弹性,但是实际使用中,我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到这一点,这2
种把用来跑长途也是可以的,加装副把效果更好,但总的重量也自然接近蝴蝶把了。
& && && && && && &
& && && && && && && &&&
& &选择可调角度把立。其效果不仅仅是可以调整角度,其实也有效的调整了上管等效长度,能够更好的适应路况的变化,做有针对性的调整。
只是这种把立结构稍微复杂一点,重量也要重很多,市场上可选择的不多。实在买不到,找个尺寸合适,强度足够的把立也行。
6. 座杆& &
& &是否该选择减震座杆?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减震往往带来的是骑行效率的降低,所以很多人不太喜欢,但是长途旅行舒适第一,效率其
次,放弃了舒适性,往往会让人难以忍受,而最后被迫放弃计划。减震座杆可以有效缓解长途颠簸,值得考虑。现在几乎所有的品牌旅行车上
,都把减震座杆做为标准配置,相信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 &蝴蝶把自然要选择那种长长的把套了,那样你就可以用任何一种你喜欢的姿势趴在车上。其他车把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海绵的把套不是特
别耐用,很容易破,但是吸汗,硅胶的硬一些,但是握持感很好,也比较耐用。可根据个人喜好或大家的共同推荐来购买。长途旅行,带一对
备用把套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东西也很轻便。
& && && && && && && &
& &长途旅行车可以通过安装前后货架来达到大量负重的目的。货架一定要结实,且负重能力强。必须是在后三角上用螺丝固定的那种,通过座
杆固定的那种长途旅行非常不可取,不仅不能大量负重,而且对骑行影响很大,非常容易失控,还容易导致座杆断裂或车架变形。不少前叉还
有配套的螺丝孔,可以安装前货架,能进一步的提高车子的负载能力。
9. 轮胎& &
& &或许你喜欢1.50的光头胎带来的高速感觉,或许你喜欢2.35甚至更宽的胎带来的抓地力,但是长途旅行,这些都不是最好的选择。26X1.95
的内外胎是最常见,也是最通用的选择,内胎应考虑美嘴的,法嘴的适用性太差,另外,准备两个美嘴转英嘴(大街上最常见的那种气嘴)的
转接环,这样,随便找人借个气筒斗可以打气了,尤其是在你没有气筒或工具不能用的情况下。700C绝对不是一个是好的选择,试问:一旦你
的轮胎出了任何状况,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修车摊,能拿得出700C的内外胎吗?长途旅行事事难料,在伟大的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穿行,选择26
寸轮胎的山地车,绝对是最稳妥的选择。
& && && && && && && &
10. 牙盘& &
& & 宽大的裤脚是非常容易被牙盘刮到的,甚至卷进去,所以,带护盘的牙盘是个不错的选择(带护盘的牙盘多见于一些低端入门产品,有的
牙盘也可以额外安装护盘,只是不太容易买到),但并不强求,因为你完全可以用一根束腿带来达到同样的效果。个人非常推荐在牙盘上多加
投资,强度好的牙盘可以显著的提高效率,而且很少变形和快速磨损,需要提醒你的是:牙盘上如果有盘钉的话,一定要记得自己再锁紧一次
,而且长途途中最好定期检查一下,这是非常容易松动的地方,当你发现的时候,往往螺丝已经丢失,而丢失了一个,其他的也会跟风,旅途
难免半途而废。
11. 中轴& &
& & 拆装过车子的人都知道,中轴是非常难安装的,不仅需要使用专用工具,而且,稍不留意,就会损坏五通的螺纹,所以,在长途旅行中,
你几乎没有机会换中轴的,应该尽量选择结实耐用的,强度第一,对重量不必过分要求,毕竟这点重量,比起行李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 && && && && && &&&
12. 中轴螺丝
& & 选择一对防水中轴螺丝吧(注意:有方孔和ISIS等不同规格,需要和中轴配套使用),虽然不一定有什么太显著的防水效果,但是无论是
锁紧还是拆卸,用内六角就可以操作,是非常方便的。
13. 脚踏& &
& & 非自锁脚踏较好,如果使用自锁,推荐自己准备修补件,开拓者的培林脚踏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请一定注意,第一次上脚踏一定要上
紧,否则在大腿的驱动下,松动的脚踏会损坏曲柄上的螺纹,最后螺丝孔损坏变形,脚踏和牙盘都会报废,长途骑行也就变成户外徒步了。
14. 传动搭配选择& &
& & 很多人认为用大盘带小飞能跑的更快,或许这可以获得一个更快的极限速度,但是绝对不会提高你的平均速度,甚至说,这是个完全错误
的选择,大力气,低频率的蹬踏,往往肌肉很容易酸痛,短暂的速度或许很快,但长途绝对跑不起来,保持一个合适的频率,均匀的发力,往
往能让你跑的更远。而要做到这点,就要选择合适的传动搭配,所以,牙盘推荐42-32-22这个范围左右的,后飞选择11-30左右范围的,这几乎
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地形,千万不要选择48-38-28对11-21等类似这样变态的选择,你会很快的疲劳,而且无法坚持下去。
& && && && && && && &
15. 该选择几速的问题&&
& & 到底多少速才够用?21速,24速,甚至27速?有多个档位的组合,自然可以让变速更细腻,能更好的适应你,但并非档位越多越好。3*7和
3*8速都是常见的选择,并不推荐3*9,因为太专业的东西,在高档自行车并不普及的中国,其实是非常冒险的,而且配套的链条太薄,太脆,
往往没有7速8速的链条来的粗壮和有韧性。
& & 一直有人担心,快拆的花鼓是否安全?是否会在路途中脱落?实际使用中,只要安装得当,我还没有发现有快拆断裂,导致人受伤的事情
发现,而用螺丝固定的花鼓,也并不一定就坚固的很,考虑到快拆带来的调整和修补的便利,这点冒险还是值得的。至于SHIMANO为代表的滚珠
花鼓,还是NOVATEC为代表的培林花鼓,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滚珠花鼓不像你想的那么脆弱,几千公里一般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培林花鼓修复性
固然好,但是没有专业工具和配件,你也一样不好保养。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真的选择SHIMANO的花鼓,尽量选择档次高一
点的,大家有口皆碑,认为比较耐用的,而培林花鼓的话,前2后4的强度理论上来说比前2后2的要强度更好,修复性更好,虽然实际使用当中
,这种体会并不明显,考虑到价格差距不大,前2后4的更好。
& & 毫无疑问,V刹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沿途道路非常泥泞,甚至可以考虑吊刹(当然,现在好的吊刹不是很好买到)。我没有说公路的夹器
,因为我前面已经说过,跑长途最好还是用山地车,不推荐碟刹是因为不好维护,我有朋友的车在长途中,受到轻微的碰撞,就导致碟片变形
了,骑行非常费力,后来只好拆掉,慢行,才勉强对付回来。
& & 一定要购买双层圈,至于是刀圈还是平圈看个人喜欢,我个人长途旅行比较喜欢平圈,强度不一定比刀圈差太多,但弹性好一点,能非常
有限的缓解一些路途的颠簸,现在基本都是铝合金的车圈了,越贵的圈不一定越好,只是可能更轻量而已,便宜的圈不一定强度不好,只是厚
重一点而已。根据我的经验,只要圈编制的好,只要特别便宜、质量太差的圈,都可以支撑很长时间不发生较明显的偏摆。
& & 不一定非要使用特别昂贵的辐条,轮组强度其实更关键在编制,很多人抱怨车子的辐条总断或是轮子过一段时间就偏摆了,其实很多时候
,这并不是辐条质量的问题,更不是圈的强度的问题,而完全是编圈技术不过关。一般来说,几十块一套的辐条带条帽就可以了。找一个手艺
出色的老师傅(别去路边摊,他们连编圈器都没有)帮你多调整几次,轮组基本就稳定了。另外需要提醒你的是,不要用新轮子跑长途,一般
来说,因为物理特性或者是磨合等情况,一般新编制好的轮圈使用一段时候后,都会有一点变形,再重新调整一次两次,就很少会发生断条或
严重偏摆的情况了。
& & 首先你的链条要和你的其他零件配套,虽然9速的链条可以用在7-8速上,但9-10速的链条往往更薄,没有8速的来的皮实。还有一个小秘诀
可以告诉你的是,万一链条断了或坏了,把损坏的那几节拆下,在修车摊找一段国产变速车的链条装上,也可以支撑一段时间,足够你找到新
的修补零件。越专业的东西,针对性越强,通用性就越差,行走江湖,还是低调点好。
& & 和变速配套就好了,转把和指拨完全看个人喜好。个人喜欢指拨,一档是一档,心里感觉干净利落。转把也很有特色,变速快,而且总给
我一种骑摩托的感觉。
& & 前拨的类型和种类实在太多了,而且又偏偏要说山地的前拨,这是我最一窍不通的东西。总之,要和架子和牙盘配套,有的前拨是上拉的
,有的前拨是上下拉都可以的,另外还有安装在五通上的E型前拨等,而且有的前拨只支持最大42齿,有的可以支持48齿,SRAM的前拨还好些,
数量不多,SHIMANO的产品线拖曳前后二十年,型号多如牛毛,估计他们自己的技术人员,随便抓一个前拨和牙盘过来,都不敢一口咬定是否能
够配套使用。可能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前拨和牙盘是一套的,或是找老李这样装车经验丰富,擅长“八国联军”的老同志讨教一番才好。
& & 现在的高档自行车变速系统已经几乎完全是SRAM和SHIMANO的天下了(camp等也有山地变速系统,但是国内很难买到),建议后拨至少应该
选择A系列以上的(比如ALTUS、ACERA、ALIVIO),TY系列质量其实也不差,变速一样很准,但它们多数用于无后爪钩的架子等,而且一般最多
只支持到7速(也有例外,比如,TY22等就可以很好的支持8速),时间一长后,也难免不太好用,至于更高级的变速器,则是看个人经济情况
了,它们同样耐用,只是可能在精度和重量上有所突破而已。
25. 水壶架
& & 有的车架可以装3个,有的可以装2个,还有的只可以装1个,架子的选择看个人喜好,但一定要记住选择尽可能结实的,以用手大力的挤压
不会变形的为好,否则使用几次,就变形,让人的确郁闷。
& & 一个飞轮正常的使用时间是多少?要针对使用环境和使用强度来说,但一般情况下,足以支撑5000公里,完成长途旅行不成问题,个人推
荐HG50或同类档次以上级别的飞轮,这其中有点个人原因,我朋友上西藏用的使HG30-8的飞轮是新的,在途中居然发生了断齿。新飞轮和新链
条一般不会跳链,旧链条和旧飞轮,问题也不大,但是飞轮和链条新旧搭配,往往容易跳链,所以需要磨合。
& & 另外要说的是,我并不推荐给飞轮和链条什么的上太多的油,适可而止。否则,太多的油飞溅出来会弄脏裤子,而且可能沾染更多的沙子
和泥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 & 车线是易损耗品,一般几千公里就要更换一次,但长途在外,车线的修补件不好找不说,就是有,更换也不是很容易的,(你至少需要松
开不少地方,然后重新截线管和掐线),请一定注意车线的润滑和线管的防尘,还有接头一定要用线封掐紧封好,否则一旦散开,不仅不美观
,而且容易松脱。看看下面这些小东西,他们只增加很少的重量,却可以为你减少很多麻烦。
28. 前后泥板
& & 这个东西其实看路况,如果你确定沿途天气和路况不会太差,不装也完全可以,如果赶上雨天或是泥泞的道路,无论怎样防护,一要会弄
得浑身是泥。
& & 请你一定明白:永远不要背着包骑行。骑自行车的过程中,除非挺直腰板和向后仰着,我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身体向前倾的姿势,这已经
给了腰部一定的负担,如果再背着一个厚重的包,距离腰肌劳损的日子就不远了。旅行应该是快乐的,虽然过程可能艰苦,但你完全应该过的
更舒适一些。长途骑行能否成功,往往在于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意志再坚定,也不一定能抗得住身体的疲劳。东西不多的话,只选择后驮包就
可以了,最大容量有80升的,如果还不够的话,还可以在前叉上装货架,安装前驮包。2个加在一起容量足有120升,而且前后都负重,可以有
效地避免头轻脚重(否则上坡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后空翻)。有人喜欢装个车把包,这是可行的,地图、相机等常用的小东西,完全可以装在
里面(有的车把包还有地图袋,展开地图夹在里面,低头随时就可以看见),但千万不要装太多的东西,否则车把太沉,转弯会很困难,容易
发生危险。
& && && && && && &
30. 车头灯
& & 头灯主要用来干吗?自然是夜间照明,但严格来说,我是非常不推荐夜间行车的,尤其是在漆黑的夜晚,骑行在国道上,无数疯狂司机驾
驶着超载的货车,还可能不开头灯或尾灯就呼啸而过,而且再强的头灯也很难看清路面的详细情况,总之,夜间骑车非常容易发生危险,不过
旅途难料,如果真的要赶夜路,也没办法(这里提醒各位,做旅途计划一定要周密,你要确切的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具体里程来制定计划,
不可贪多,同时做好两手准备,如果赶不到,在哪里提前休息,都是要考虑的问题)。车头灯不一定需要照多远,十几米已经足够。但应尽量
选择电池容易买到,且亮度高,照明面比较大,而且密封比较好的,最好多准备一套电池和备用灯泡。至于究竟该买哪种,市场上大把的选择
,在这里不作具体推荐。
31. 车尾灯
& & 尾灯绝对不是用来照明的,而是用来提醒别人注意避让的。单纯的反光镜远远没有一闪一闪的红灯更能引起别人注意。这并不需要多大的
亮度,但是最好有很好的穿透力(这些正好与头灯相反),能够在雾天也让别人注意到你(有人在白天雾天骑车的时候,也把前后灯都打开,
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提醒了别人,也保证了自己的安全)。所以尽量选择一个穿透力强,一闪一闪的尾灯吧,还有,一定要选择安装牢固
、不易脱落的,长途的颠簸,容易导致尾灯丢失,而你也很难能及时发现。
32. 反光带
& & 反光带的效果同样是通过反光引起别人注意,而且安装方便,粘贴或捆绑后不容易脱落,价格也很便宜(虽然效果还是没有车尾灯来的好
),你完全可以在车上,骑行的衣服上都贴上一些,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33. 骑行裤
& & 有不少人抱怨说,骑行裤子并没有什么效果,造成这种原因,往往是穿着不当,或是裤子的造型不好、衬垫太薄造成的。多投入一点,买
一条COOLMAX衬垫厚一些,做工好一点的裤子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骑行类的服装多是涤纶面料的,透气性好,容易洗涤,而且干的也比较快,
长途旅行的话,穿一条,带一条,两条轮换足够了,需要特别提醒你的是:穿骑行裤是不穿内裤的!我是非常喜欢穿带背带的长裤的,因为背
带裤不会对腰部有束缚感,很放松,而长裤可以有效的避免腿部皮肤的灼伤(尽管我皮肤本来就很黑),唯一的问题可能是方便的时候有一点
不方便,其实不是太大的问题,这种衣服的弹性都很好,如厕的似乎后也不会太费劲。有一种骑行内裤也不错,像普通内裤一样穿在里面,外
面套一条运动裤子,至少从后面看上去,视觉上不会觉得臀部那里太龌龊。
34. 骑行上衣
& & 上衣并不一定是必需的,一件贴身的涤纶外套也一样可以替代,好的骑行上衣,只是更透气舒适,样式更美观,外形更专业,后面可能还
有3个小口袋,可以让你放点零食而已。我还是比较喜欢长袖子的,还是怕被晒黑。另外一个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如果选择骑行服,胸前的拉
链一定要选择开的比较长的那种,因为高强度的骑行会导致大量出汗,而开口过小,散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 & 我不想再强调头盔的重要性了,不带头盔不一定出事,带头盔不一定就没事,但有总是要比没有强的,人民币可以论张数,头却只有一颗
。长途旅行还是非常有必要带头盔的(长距离的上坡骑行,有不少人都不带头盔,甚至一些环法车手也是这样,上坡往往速度较慢,可以理解
,但最好还是佩戴为妙)。帽子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几乎对头部起不到任何保护效果。选择一个轻量、坚固、透气的头盔是应该的,有硕大
的透气孔,通风效果自然好,内有合金骨架,强度可靠,带COOLMAX内衬,佩戴舒适,有的头盔前部还有防虫网,是一个很体贴的设计。过去,
山地和公路头盔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山地头盔有帽檐,公路没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头盔设计成可拆卸帽檐,而越来越多的人戴头盔都不装
帽檐了,其实帽檐的主要作用是遮阳,但一定的负面作用是遮挡视线,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至于怎么样选
择头盔,在我的不少帖子中都有过说明,这里就不赘述了。
& &&&其实你完全可以路碑来确定自己的里程数,但是很多地方没有路碑,很多地方路碑不准(这种情况我遭遇过多次,最神奇的一次是刚才还
是80KM,突然就变成50KM了)。所以码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你可以根据它计算距离,调整自己的行程和安排,而且有的马表甚至还有背光功
能,在夜间也能看的清楚(SIGMA的新款码表在这点上做的非常之好,就是有一点点费电)。我并不是很推荐无线的码表(我的那套无线的,很
容易受到干扰,经常能看到我以轿车的速度前进),有线的理论上更安全可靠一些。SIGMA和CATEYE是国内卖的比较多的2个牌子,质量都不错
,防水也很好,值得推荐。另外提醒你的是:不要相信大超市里面三四十块钱的那种做工粗糙的码表,我和我的朋友买过和用过几乎所有的类
似这样的廉价码表,遗憾的是,它们都因为种种不如意和质量问题,被丢弃了,得不偿失。便宜不一定没好货,但太便宜了,质量的确值得担
& & 如果视力正常,那么恭喜你,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骑行眼镜,外表很酷,又有一定的实用效果,还可以防止小飞虫或灰尘进入眼睛。如果
你是近视眼,那么很遗憾,你还是就老老实实的佩戴你的近视镜上路吧。个人非常不推荐佩戴隐形眼镜,戴骑行眼镜骑车,长途旅行不比平时
,风吹日晒,不干净不说,眼睛也很容易干涩,加上不透气,对眼睛损伤极大。我曾经买过多副可以安装镜片的骑行眼镜,但是很遗憾的说,
没有一个能让我满意,骑行眼镜贴近脸部的设计和近视镜片的安装本身就有很大的冲突,而且这往往带来眼镜重量的显著增加,镜片也非常靠
近眼镜,不仅效果不好,也非常容易进水气,让眼前一片模糊。最后要提醒你的是,有的眼镜是多种镜片可换的,颜色不同,用途也不同(具
体内容参考我其他的帖子)。另外,如果选择骑行眼镜,一定要根据脸型选择,现场佩戴比较好,好看的镜子戴不上,戴上的镜子卡的头疼都
是常有的事情,鼻托一定要是那种柔软有弹性的,而镜腿可以保证大角度的弯折也不折断的比较好。
& & 我太喜欢这个东西了,每次出行都会佩戴,地面的振动很大一部分会通过车把传递给骑手,剧烈的长时间的振动,很容易让你肩膀酸麻,
手臂僵硬,手掌积血,把套固然可以缓解很多震动,而配合骑行手套共同作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我经常长短各准备一套的,长手套可以保
暖防风,短手套,适合天气温暖的时候佩戴,手指露在外面,操控手感也更好。选择做工结实,用料好的手套就是了,另外,手套也分尺寸的
,最好亲手佩戴选择适合自己的尺寸,否则,太大松框,太小压迫手掌,血液循环不畅,容易疲劳,还可能导致冻伤。
& && && && && && && &
& & 行李已经够多了,还要我带大量的工具?这简直太难为人了。所以,长途旅行,还是选择结实耐用、小巧方便的组合工具吧,我最喜欢的
是SIGMA的PT16口袋工具和JET的铝管气筒。PT16的好处在于,小小的工具几乎集成了所有自行车上最常用的几种尺寸的工具,而且还带有拆链
器和翘胎棒(这里要指出的是:那拆链器并不是很方便使用,而翘胎棒居然是塑料的,我已经折断好几个了,气筒选择铝的比较好,我过去那
个塑料管的已经坏了,而且该气筒带有气压计,可以比较方便的控制轮胎气压),再准备3根金属翘胎棒,一套补胎套装基本就够了。
& & 长途骑行,扎胎是难免的,但一副好胎垫可以降低扎胎的几率(你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每次扎胎的时候,都检查一下内胎扎在什么地方
,是靠近车圈的一侧还是靠近轮胎的一侧,如果是轮胎一侧的话,属于正常情况,安装前一定要记得检查一下外胎内侧,看是否有什么杂物残
留,如果有发现,一定及时清理,如果是内胎靠近车圈的一侧破了,则很有可能是胎垫的问题)
& & 管夹用于固定坐管,选择合适的高度后锁紧就可以了,主要有内六角螺丝固定和快拆的2种。多数情况下,坐杆的高度一旦固定,就很少调
整了,长途旅行中,调整坐垫的机会也不多。所以,选择固定的管夹或许更适合,快拆管夹不使用工具就可以很方便的调节高度,但是锁紧强
度差一些,而且如果夹的太紧的话,下次拆开时往往很难拆开。考虑到长途旅行是一定会携带工具的,所以非快拆的管夹是个更稳妥的选择。
& & 撑脚,顾名思义,用来支撑车子,我用过很多种撑脚,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特别结实可靠的(28大杠的撑脚设计是最棒的,但是现在的车
子好像很少有这样的设计了),又要支撑有力,又要灵活折叠,而折叠机构本来就不是很可靠。经常是时间一长,就开始变形,或是折叠或固
定机构开始松动,有时甚至会因为重力原因突然松脱,造成安全隐患。如果行李非常多,那撑脚更是很难支撑住车子的重量的,何况脚撑的重
量都不轻,长途旅行也是个不小的负担,所以,请慎重考虑是否安装脚撑。个人建议是:多数情况下,你并不需要。真的要停靠车子,找个干
净的地方靠边放倒也一样可以。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3:59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自行车运动需要小心的几点误区&&
误区之一:骑行的姿势。“错误的骑车方法不仅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武汉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系学生胡应昌告诉记者,他为健身爱好者做指导时,发现错误的骑行姿势很普遍,如双腿向外撇、点头哈腰等等。“正确的姿势是:身体稍前倾,两臂伸直,腹部收紧,采用腹式呼吸方法,两腿和车的横梁平行,膝、髋关节保持协调,注意把握骑行节奏。”  & &
误区之二:蹬踏的动作。“一般人认为,所谓的蹬踏就是脚往下踩,脚蹬子转一圈,能前进就行了。而正确的蹬踏应该分为:踩、拉、提、推4个连贯的动作。”曾在专业队当过运动员、教练员的石波现身说法:“脚掌先向下踩,小腿再向后收缩回拉,再向上提,最后往前推,这样正好完成一周蹬踏。如此有节奏地蹬踏,不仅节省力气还能够提高速度。”&&
误区之三:忽视频率,片面追求力量和速度。“许多刚入门的年轻人贪图‘多量’和‘快速’,如没有骑过长途的一下子骑了50公里,而且在途中,只追求速度、力量,这样其实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严重的膝盖会出现积水。”据北京东方红自行车队队长孙庭伏说,“运动量、频率和强度是运动的三原则。建议初学者找到合适自己的频率后再增强运动量,普通人每分钟的蹬踏频率在60—80次左右。每次骑行至少要有20分钟高频率低速度(即多圈少用力)的热身,使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否则突然大强度锻炼,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
想健身,选择正确的方法
  骑自行车健身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专家们介绍了几种骑车方法,并建议运动者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为:& &
第一种:有氧骑车法。要求中等速度连续骑行30分钟左右,骑行过程中注意加深呼吸,这种方法对心肺功能的提高很有好处,而且有助于减肥。&&
第二种:间歇骑车法。这是一种依靠速度快慢变化,有效锻炼人体心脏功能的训练方法。在骑行过程中先慢骑几分钟,再快骑几分钟,与跑步训练中的“跑走交替”相似。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群可将心率控制在120—160次/分钟。  &&
骑自行车的装备也要专业  &&
普通自行车和运动自行车并不一样。“一般想通过骑车达到健身目的的人有两种选择,山地车和公路车。前者速度慢,但能适应复杂的地形,适合在野外骑行健身;后者适合追求速度的健身要求,对人的肌肉、心肺功能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孙庭伏介绍说。同时,这几位专业人士都提醒运动爱好者说,与其他运动相比,自行车运动对骑车人自身的安全防护有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配备专业的防护装备,如头盔、手套和鞋。头盔在高速骑行中能对头部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注意戴时不要把额头露出来;手套可以防止打滑和擦伤;海绵底的运动鞋,蹬踏时间长了会脚掌酸胀,而专业自行车鞋是硬底,可以使蹬踏的力量全部集中在脚踏上。   &&
其次,在长途骑行中及时补充含糖、含盐的水分,以免形成“水中毒”。  &&
最后,注意车架的长度、高度都要和自己的身材相匹配,否则不仅影响骑行速度,还会对腰背、腿部和上肢造成伤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正确的自行车骑乘姿势
& & 很多人以为单车买了不就可以骑了?其实这是很不对的观念。因为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单车是真正适合你的身材。其实只要参考以下简单的“设定一撇步”,花一点时间、心思作一下调整,就一定能让单车乖乖地‘服侍’你喔!别懒惰,请花几分钟时间跟我们一起检查看看吧:
1、坐垫角度
& & 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 & 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
01.JPG (19.69 KB, 下载次数: 0)
10:14 上传
2、坐垫高度
& & 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
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
& & 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初学者只要先将“脚跟”放在踏板上,然后踩几下,慢慢地调整坐垫高度,等到踏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打直(如图B1),这时候的坐垫高度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依照这样的标准坐垫高度,再将“脚掌”放回原来的标准踩踏位置,如此一来,膝盖在踩踏的最低点时自然就会有一点点弯曲(如图B2),这样的伸展姿势既可以兼顾踩踏事的出力,也不会让膝关节再踩踏时受伤。当然,如果新手一下子无法习惯这样的高骑乘位置,也可以将这个“标准坐垫高度”再降低一、两公分、甚至三、四公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 & 设定坐垫高度时最忌讳将坐垫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中学生喜欢耍酷,刻意将坐垫拉得很高很高,假装自己脚很长的样子),这样的坐垫高度在踩踏时会让膝盖打直(如图B3),是很危险的动作!像单车运动这样需要双腿频繁地作踩踏回转的动作,这时如果还让膝盖打直,不仅会让踩踏有“顿点”发生,影响踩踏的连续性,而且打直时的膝盖也很伤膝关节及腿部韧带。虽然拉高坐垫后会有一种将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错觉,好像要这种姿势才能踏出去,但其实不然,不管是肌肉还是膝关节都很容易在这时(膝盖打直)磨损受伤。所以一点要记住!骑车踩踏是切忌不能让膝盖打直。
坐垫高度也不能太低,一般初学者由于不习惯高重心的骑车姿势,所以往往会将高度下拉,而且拉得太多,这样“蹲骑”的姿势会让腿部的力量伸展不开来(如图B4),虽然骑车时安心了些(因为重心低、而且脚掌可以踏到地面的缘故),但舒展不开的大腿、小腿、与膝盖不止会让你骑不快,长时间下来也容易造成肌肉与关节的磨损。
& & 因此,我们在这里建议,还是先将自己的“标准坐垫高度”找出来,之后可以稍微降低几公分,慢慢习惯重心的变化,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半公分或一公分)向上调整,一直到找到那个既可以让你安心自信、又可以兼顾踩踏出力、并且能避免身体受伤的好位置(如图B5)。
02.JPG (86.75 KB, 下载次数: 0)
10:14 上传
3、坐垫的前后位置
& & 坐垫的前后位置其实也与膝关节大有关系,但常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节。一般车友或车店往往以“好看不好看?”或“酷不酷?”等外观因素来决定坐垫的前后位置,这样是很不对的。坐垫的前后位置,与坐垫高度同样影响膝关节甚巨,所以设定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才对。
& & 坐垫前后位置的设定其实相当简单:先在坐垫上坐好,将脚掌放在踏板上正确的位置(如图C1)然后踩个几下,接着将踏板摆成水平,这是前脚的“膝盖下点”所垂下的垂直线要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轴),这样就完成了(如图C2)!如果垂线没有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调整坐垫的位置。(如图C3)坐垫位置就太过前面,而图C4则是太后面,坐垫位置太过前面或后面会影响到腿部的踩踏出力,与膝盖的磨耗也息息相关,所以不可不小心。
& & 这个位置当然也不是死的,而是有一点弹性:如果位置再后面一点点,可以让大腿的出力更好更直接,适合喜欢“大脚踩踏”方式的高出力型猛男;如果位置再前面一点点则可以染膝盖与小腿的回转更顺畅,适合喜欢“她会转速”的朋友(踩踏出力小一些、但踩踏速度快一些)。但不管是向前向后,移动的位置都不可超过标准位置2.5公分以上,超过的话很容易就会伤及膝盖与肌肉。
& & 一般车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坐垫放在过于后面的位置(如图C4),这样做好像能燃车子看起来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较容易有那种扎实的踩踏感,但这样硬操的结果,长期下来其实对膝盖时会有所损伤的。
03.JPG (47.18 KB, 下载次数: 0)
10:14 上传
4、龙头的高度长度
& & 龙头的高度长度主要是在调整体重压在单车上时的配重,同时也会影响操控的灵活度。正常骑行时,我们应该将身体的重量均匀分配在骑车的“金三角”:分别是“手把”、“坐垫”与“脚踏”上(如图D3)。不常骑车或没有骑车运动习惯的人,由于不善于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经常运动到,所以会不自觉地将龙头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体),让骑车的姿势好像平常坐着的姿势那样(如图D2)。但这样看起来技术富有自然的姿势其实会让身体的重量过于集中在“坐垫”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却只是点到为止。这样的设定一开始虽然可以感觉到很自然舒服,但将大多的身体重量压在臀部(坐垫)上,骑乘久了之后臀部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舒服,跨下的部位也容易会有麻木的感觉。另外,像这样太过于“正直”骑姿将使得骑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对地面所传来的冲击,久了后就会产生腰酸背痛,长期下来对身体其实是很不好的。所以设定龙头的高度与长度时,千万不要一味地想将龙头加高缩短;相反地,要将龙头设定在适切的位置,让身体的重量能够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与手臂的肌肉上)。虽然一开始时会因为这边的肌肉群平时很少用到的关系,所以会感觉比较无力而且容易疲惫,但骑过一两次车、等肌肉群习惯这样的使用方式与强度后,酸痛不适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所以设定龙头的长度高度时一定要记住“骑车黄金三角333配重原则”。
& & 龙头的长度则会随着车子上管长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由于每台车子的上管长度不尽相同,所以龙头长度也不是个固定的数字。龙头过短的话体重不容易压在前轮上,骑车时操控容易有些轻飘飘的感觉,上坡时前轮也比较容易浮起,产生危险或打乱节奏,而且上半身的力量也会有施展不开的感觉;相反地,龙头过长则会放太多重量在前轮上,除了会让操控碍手碍脚之外,下坡时重心太过前面、后轮载重不够容易浮起或导致抓地力不足,对骑乘安全也会大打折扣,上半身过于拉伸也会增加疲累感。所以选择适当的龙头长度往往是新车设定最要的一环,但也是店家最不容易(或不愿意)调整、而且是消费者最不容易马上感受到效果的一项设定。
& & 所以说,专业的单车店家一定要准备多种龙头长度供消费者设定或选换。把手可以适当锯短、坐管坐垫也都可以轻易使用快拆或工具调整,唯独龙头是得大费周章的更换,是最不容易调整的操控零件。不过,一定不能怕麻烦,一点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龙头长度高度才行!
& & 除了店家能为你建议设定外,我们也建议车友可以多购一些不同长度的龙头。偶尔更换一下,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最好最舒适的骑车黄金三角”位置。骑起车来才能更不费力、也更安全。
04.JPG (43.98 KB, 下载次数: 0)
10:14 上传
5、刹车把角度
& & 骑车前一定要先学会停下车,也就是刹车。这是安全骑乘的第一步。煞车把手的角度当然也就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 & 刹车把手一般可以先设定在35-45度之间,让骑乘时,手背与前臂可以打平为准(如图E1)。如果手背与前臂间的角度上弯(如图E2)或下弯(如图E3)太多,都表示把手的角度不对,得重新调整。
& & 正确的刹车把手角度可以让手臂手掌的肌肉能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与反应。记住,让车子停下来,也就是刹车,是骑乘单车安全的第一步。一点要将刹车把手放在最好最对最自然的位置,这样遇到意外时才能让危险发生的机会降到最低。
05.JPG (41.33 KB, 下载次数: 0)
10:14 上传
6、刹车把手位置
& & 刹车把手的角度对了还不够,手指是否能正确地控制手把也是关键。现在的自行车零件多以欧美人的体型作标准,因此对东方人来说。尺寸上往往大了一号,让人“指长莫基”。还好,经过多年的演化,现在的煞车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宽广的调整空间了。所以只要请店家老板将煞车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手指长度作调整,基本上食指与中指的第二节要可以稳稳地放在煞车把手上才算及格(如图E4),这样真正遇到危险时,刹车的反应时间与力道才够快够有力。
& & 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个设计给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实只要一丁点的调整,就能够让车子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安全是绝对不能偷懒的哦
06.JPG (27.16 KB, 下载次数: 0)
10:14 上传
7、把手宽度
& & 车把手的宽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宽一些些,至少要与肩膀同宽,这样操控室才会灵巧有力,而且胸部肌肉自然舒展,可以呼吸得很顺畅(如图F1)。
& & 太窄的车把手宽度会让转弯时碍手碍脚,既影响操控也危险,而且也没法大口呼吸(如图F3)。
但过宽的车把手宽度也不好,操作起来会像在开“拖拉机”(卡车),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倾,徒增气力、增加腰部的负担(如图F2)。
07.JPG (31.72 KB, 下载次数: 0)
10:14 上传
& & 所以,当你将坐垫的角度、高度、与前后位置、还有龙头的高度长度、以及把手的宽度都照以上的方法设定对后,骑乘的姿势便会像图G1
& & 这样,膝盖与腿部能真正使出气力并不容易受到运动伤害;上半身则是略成一个“弓”状,可以自然吸收路面的冲击与震动;而前手臂微张微弯,也稍微负载着上半身的重量(如图G2);手指则是很自然地放在煞车手把上,可以快速轻易地停下车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完成单车的设定了!准备开始骑车啰!
08.JPG (30.55 KB, 下载次数: 0)
10:14 上传
图文并茂!感谢支持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行车骑行装备的介绍及选购要点!(转帖)
1.【骑行头盔】:就是戴在头上那顶大蘑菇哈,由于其能对脆弱的头部提供保护,所以是骑行者必备的装备。
& && &【用处】防撞、防止树枝树叶击打、防止飞石击打、分流雨水、透气、提速。带有帽檐的头盔能够防晒,在头盔上贴上反光标志还能在夜间骑行时防止误撞。
& && &判断头盔好坏的【标准】包括质地、重量、内衬、佩戴舒适性、透气性、风阻效果:
& && &【质地】头盔一般使用发泡材料(普通或者高密度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其防撞效果)铸成,并有光滑的壳面;
& && &【重量】压在头上的东西可不能太重,这也是骑行头盔没有采用合金材料的原因;
& && &【内衬】就是头盔内侧与头部接触的部分,它可以在平时提升佩戴舒适感,在头部受到撞击时产生缓冲作用。做工精良的头盔其内衬覆盖面大,质地更好,和头盔内侧粘合得也更结实;
& && &【佩戴舒适性】主要是因为重量、内衬、系带以及头围是否合适带来的个人感觉,佩戴舒适的头盔可以极大地减少骑行者头部及颈项受到的压迫并在遭受撞击时最大限度地提升保护效果;
& && &【透气性】头部长期处于不透气状态会对头皮产生不良影响,也会让骑行者感觉不舒服。所以好的头盔或者是孔数比较多,或者是孔的面积比较大??这都是为了提升透气性;
& && &【风阻效果】头盔将人的头发收于盔内,本身就已减小了头部的风阻,而对于热衷于提升速度的朋友来说,头盔造型对风阻的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
& && &【骑行头盔的种类】:半盔式骑行头盔分为公路专用(无帽檐)、公路山地两用(配可拆卸帽檐)等。也有朋友使用类似于棒球或轮滑用的头盔。全盔式骑行头盔造型类似于摩托车用头盔,一般是速降或攀爬车爱好者使用。
& & 2.【骑行眼镜】:非常酷的一类骑行装备:)和头盔配合使用效果尤其显著。
& && &【特殊作用】骑行眼镜除了具备一般运动眼镜共有的作用外,其阻挡紫外线照射的作用值得特殊关注。大多数骑行者是在公路上骑行的,而在太阳天时,公路对阳光的反射效果比泥地或者草地要好。由于骑行姿势不同,骑行者比骑一般自行车的人有更多的时间直视路面,由此接受更多的紫外线反射??眼睛长期吸收紫外线是会引发白内障的!另外,骑车的朋友多半都有眼睛被风吹得流泪和眼睛里进异物的经历吧?骑行眼镜可以极大地保护你的眼睛不受这些伤害。
& && &【选购】骑行眼镜也很讲究佩戴的舒适性,这与它的质地和大小有关。同时,对镜片的选择也有讲究??不同颜色和质地的镜片透光度和防紫外线效果是不同的,如果你要在骑行过程中面对不同的阳光照射效果,选择一款有不同颜色备用镜片的骑行眼镜是不错的选择。近视的朋友还可以选购可以加装近视镜片的骑行眼镜,不过价钱要贵一些。
& && &【注意】普通太阳眼镜虽然也能阻挡紫外线和强光照射,但因其造型比较休闲,在阻挡风和异物入眼方面的效果不及骑行眼镜。
& & 3.【面罩及护耳】这些东西是在面临风沙或者寒冷天气出行时使用的,选购时一般要注意是否透气以及边缘的密闭性。
& & 4.【骑行上衣】颜色比较鲜艳,上身效果比较紧,很显线条的一款装备~
& && &【作用】提速、排汗,背后有包包的骑行服能装东西,长袖骑行服能防止手臂被晒,加绒骑行服还能保暖。骑行上衣提速的效果非常显著,追求速度的朋友可以考虑购买。骑行上衣的排汗效果与透气性如何取决于面料的选择。
& && &【如何选购】骑行上衣的价格一般在100元以上,选购时要注意面料(并非是越光滑越好)、走线以及上身效果,太紧或者太松的都不合适。
& & 5.【骑行手套】这是一款一直在默默奉献的骑行装备:)
& && &【作用】吸汗,防滑,透气,保护手掌及腕关节。吸汗、透气和防滑三者相辅相成。自行车处于高速运动状态时,骑手对自行车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上功夫。做工精巧的骑行手套无不在防滑效果上下足了功夫。透气性取决于手套的用料及大小。而对手掌的保护则主要体现在翻车时??骑手经常会用手掌先接触地面以使身体缓慢着陆,如果没有手套进行减震,这样的动作容易使手掌被磨破并严重损害关节部位。
& && &之所以说骑行手套是在默默奉献,主要是因为认识到手套保护腕关节的朋友并不多。事实上,由于骑行者采用了不同于休闲骑车的坐姿和握把方式,这就让腕关节长期处于非正常的紧张状态,其对神经和肌腱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终身性的。骑行手套的特殊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缓解对腕关节的压迫,将其与普通手套背面朝下平铺后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它的正面不是平的而是上翘的,这恰恰与骑行者握把的姿势是吻合的。
& && &【选购】骑行手套分为半指和全指两种,选购时尽量选择缝合部分坚固、手掌部位厚的。有些手套还在大拇指处加有毛巾材料,方便骑手揩汗。
& & 6.【骑行裤】骑行时不可避免要对会阴部位造成压迫,长期如此会埋下患上前列腺炎的隐患。同时,该部位如果长时间不透气,也会对个人卫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于经常骑行的朋友来说,骑行裤是必备的。
& && &【构造】从外表看,骑行裤与跑步用的裤子没有太大区别,但前者在裆部加了一层座垫??其基本效果就是缓解会阴部受到的压力,采用特殊材料的座垫还能增强透气性和抑制病菌繁殖。另外,好的骑行裤其表面也用的是透气性很好的材料,可以避免腿部汗水淤积。骑行长裤的紧身效果也很明显,其在裤腿处还有类似于健美裤的设计,或者加装有束带以防止裤腿被卷进牙盘里面。
& & 7.【骑行袜及骑行鞋】如果你使用的是普通运动袜和普通运动鞋,在长途骑行后是否感觉脚掌火辣辣地痛并觉得淤积了很多汗水呢?如果你热衷于速度,是否经常感到腿部有力而使不上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考虑添置骑行袜和骑行鞋了。
& & 骑行袜的透气性和耐磨度比普通运动袜要高,可以减少不断蹬车对脚掌带来的副作用。骑行鞋分为自锁和非自锁两种,后者类似于普通运动鞋,只是其更强调紧固性,前者需配合自锁脚踏使用,两者同时使用时,自己的脚掌就被拴在脚踏上了(当然,要取下来也是非常容易的),这样可以免除你对脚掌打滑的担心,全神贯注地提升速度。不过,在路况不好的地段还是谨慎使用自锁功能,因为从摔倒到解开自锁需要大概10秒的时间,如果路面很颠簸、车很容易失控,或者你还是新手的话,建议还是不要使用为好。
& & 8.【护膝和护肘】喜欢运动的朋友都知道这两者的用处咯,我就不赘述了,只是提醒一点,骑车时如果翻车,膝盖、肘部受到撞击的几率不小,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骑行,戴上两者还是有必要的。
& & 9.【运动水壶及水壶架】自行车运动水壶的特点在于可以单手开启(徒步及登山用水壶则需要双手开启),这对于喜欢边骑边喝水的朋友比较实用??不过这时要记得放慢速度并注意前后来车哦。水壶架通常安装在车架上,水壶置于其上可以减轻背负重量。
& && &【选购及安装】运动水壶有塑料和合金两种质地,选择时要注意壶内是否有异味、外表是否坚固等。千万不能图便宜购买使用有毒涂层的合金水壶或者使用不符合饮水标准的材料制作的塑料水壶。选购水壶架时要注意大小是否与水壶相符,结构是否坚固,还要注意是否可能对水壶造成刮花等伤害。安装时要注意是否牢固,左晃右倒、叮当作响的水壶架和水壶轻则影响心情和速度,重则会对骑手的操控产生阻碍。
& && &【其它饮水系统】常见的是水袋和吸水管。水袋放置于专用背包内(也有人将水壶加装吸水管后置于水壶架上),吸水管一头接在水袋上,一头接在骑行者嘴边,喝水时只需偏过头来咬住吸水管即可。
&&10.【骑行背包】这是一款方便实用的装备
& && &【构造】骑行背包的容积不大,但里面的分隔层及小包包较多且各有用途,如底部分隔层用来装水袋,旁边有小洞以方便布设吸水管;工具包内使用了大量的松紧带以防止各种工具互相碰撞;头盔一般可挂在背包外面,但也有隔离层保护其免遭刮花。骑行背包的背负系统讲究轻巧透气,并配有胸锁和腰锁。
&&11.【其它包具】主要有前后托包、座垫包和车架包等。为减轻背负压力,长途骑行时背包里面不能放置重物,前后托包由此承担了主要的载重任务,其讲究的是结实和防水。车架包通常置于车架前端??即把立后面那个位置,容积不大。座垫包置于座垫下方,容积很小,常用以放置小物品,适合于不用背包短途骑行以及比赛场合使用。
&&12.【码表】用以计算里程及速度的电子产品。由安装于前车圈钢条上的感应磁铁、前*上的感应器、顺着前*蜿蜒而上的连接线、置于握把上面的码表座和座上面的码表。码表的工作原理是:车圈旋转时感应器捕捉到感应磁铁带来的信息,通过连接线传输至码表,码表对此进行处理后计算出时速、里程等信息并显示给骑手看。
& && &【选购】码表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后者价钱更贵,骑行者一般使用有线码表即可。另外,相似的电子产品还有飞行甲板,除能显示码表显示的信息外,还能显示诸如变速档等更丰富的骑行信息,但是价格更高。
&&13.【工具】包括单车专用养护油、便携式打气筒、补胎套件、拆胎工具、组合工具等。长途骑行过程中会遇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车车又发生故障的情况,这时有套工具就很能救急了。一般而言,一支骑行队伍只需要带一套工具即可(易消耗品可以多带些,如补胎材料)。平时为了养护爱车,买上一瓶专用养护油,骑行回来为链条、飞轮、变速器等部位进行养护也很有必要,这样能提升车车性能并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 & 注意:光有瑞士军刀是不足以应付单车故障的,不过瑞士维氏军刀生产厂商曾经生产了一款单车套件(包括军刀和单车专用拆卸工具),如能买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14.【反光及照明系统】反光系统包括车圈上的反光片、前后被动式车灯、背包、头盔及骑行服上面的反光贴片。照明系统主要是电池或者自发电的前后灯。这些物品在夜间骑行时有助于标示自己的位置,方便队友及路上的行人和其它车辆进行避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手买车必看Q: 我听说自行车像衣服那样,也有各种尺码之分,是真的吗。
A: 是的,自行车有尺寸之分。矮个子的人应该选用较小的车架,高个子的人应该选用较大的车架。过大的车架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伤害你的跨部。过小的车架使你无法伸展自己的手臂和腿,影响你的速度,容易疲劳。当然较小的车架总是可以通过选用较长的座管,调整车座位置,选择把立来满足你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不只车架,就连车把的宽度、曲柄的长度都应该与你的手臂和腿的长度匹配。遗憾的是,国内的自行车厂商基本上只生产一个尺寸的车架,也很少宣传这方面的知识。一辆自行车最基本的要求不是零件的档次,而是是否适合你的体形。
Q: 骑自行车以后觉得私处难受,这是为什么?
A: 这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是车座不合适,或者是你的姿势不对。不管是因为什么,都不要勉强。长期这样会导致前列腺增生,这也是泌尿科医生反对自行车运动的一个原因。最常见的错误是把车座前端弄得向上翘起,实际上应该是水平或者略微向下的。如果车架的尺寸合适,运动自行车的车座高度至少应该和车把一样高,甚至还要高些。骑行的时候保持身体垂直是不合适的,那样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你的臀部,而且风阻最大。
Q: 我听说自行车有很多种,能介绍一下吗?
A: 自行车的种类的确很多,主要也就是两种:竞速型和技巧型的。前者主要有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越野自行车赛,双人绕标自行车赛,下山自行车赛)、公路越野自行车(cyclocross)、BMX(Bicycle-MotoCross)、场地自行车(单速,死飞)。后者主要是花式BMX,攀爬自行车等。由于笔者本身的知识局限,以及个人的好恶,本文提到的知识都限于传统的竞速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越野自行车。诸如BMX平地花式、自行车攀爬这样的运动表演成分比较大,和滑板比较接近,可以归入极限运动,比较受中学生喜爱。笔者对这类运动毫无兴趣,也不打算了解这类运动。
Q: 能介绍一下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的区别么?
A: 公路自行车应该是轮径为700C(C代表公制,700C并不是700mm,实际是26~27 inch之间的一个长度),轮胎宽度小于35mm,主流宽度为18C~23C。公路车使用单轴的车闸(行话:夹器),弯把(实际上还有别的形状的车把,入计时赛常用的托把),大盘通常只有两片(三片的一般很少用,在山地赛段可能会用得上),塔轮变化范围小(例如:12T ~ 23T)。车架管材较细,或者是扁平的(减小风阻)。山地自行车轮子直径为26英寸,山地自行车一般是直把(通常配有爬山用的幅把)或者燕把,牙盘为三片。塔轮变化很大,典型的是11T~28T/12T~34T。山地自行车看上去就比分公路自行车要结识。山地自行车的轮胎一般用英寸作为单位,典型宽度为1.95'。以前山地自行车采用吊刹(也就是国内最常见的刹车),现在都使用平行刹车(即V Brake,但这是Shimano的商标)和碟刹(摩托车上广泛使用的刹车,可以防抱死)。
Q: 运动自行车是否也有单速的?
A: 是的。自行车运动上的皇冠——场地赛车就是单速的。而且山地自行车运动中得一些中坚(hardcore)也有一种单速派别,他们热爱简单的自行车结构。但这是因为这些骑行者水平很高。我不推荐初学者使用单速车进行骑行,不合适的速比可能会伤害你的膝盖——正因为如此国际自行车协会禁止青少年比赛中使用较大的大盘。
Q: 我听说最好的自行车车架材料是碳纤维,但有人说是钛合金。
A: 事实上没有“最好”的车架材料。每种材料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钢比较便宜,但是比较重,镉镆钢是一种很好的材料,很多顶级公路车架都是钢架。钢架的疲劳值大概是强度的1/3,也就是说,如果钢架受到的冲击力小于损坏所需强度的1/3,钢架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而且由于材料特性,钢架可以吸收微小震动,比较舒适。铝架可以做的很轻,但是一般来说,铝架不如钢架舒服,而且铝完全没有记忆效应,每次受到冲击都会伤害铝材,寿命比较短。钛合金具有前两者的优点,不过重量和钢架差不多。钛合金的寿命几乎是无限的。它得致命弱点是价格。如果不考虑损坏,碳纤维是最好的,它可以做得很轻很硬,但是碳纤维没有金属的特性,一旦损坏无法修补(哪怕只是小小的擦伤),而且碳纤维可能会在无法预计的情况下断裂,结果通常是致命的。此外还有钪合金、镁合金材料的车架。如果你只关心速度,那么车架只有两个特点对你有价值:硬度,车架越硬,变形越小,能量损耗越低;重量,这个不需要我解释吧。
Q: 骑自行车需要什么行头?
A: 其实骑自行车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行头,当然,头盔除外。头盔是保护头部的关键装备,它的重要性和摩托车头盔相同。好的头盔非常美观,透气好,还能减小风阻。记住,头盔救了你的头一次后你得忘恩负义地扔掉它。别的装备都是有用的,你会逐渐认识到这一点。手套可以保护手掌,吸汗,防滑。骑行服透气好,排汗好。骑行裤的垫子可以更好的保护你的私处。风镜可以挡风,防止紫外线伤害你的眼睛。至于骑行鞋,它是人车一体的关键。
Q: 说了这么多,自行车运动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A: 自行车运动是一种高强度的运动,可以锻炼你的腿部肌肉和你的心肺机能。只需要看看自行车运动员的身材,你就明白自行车运动的功效了。据调查,骑行者的身材是最健美的。据说,骑行能提高你的性能力,当然前提条件是你不要因为错误的姿势患前列腺增生。自行车运动的坏处是你可能摔伤,可能被路上的汽车撞死(马拉松也是),可能会从山崖上冲出去摔死(当然,我还没听说谁是这么死的)。此外,自行车运动不适合心脏病患者和患有其他忌讳高强度运动的疾病的人。自行车运动不适合膝盖有伤的人。但是并没有绝对的事情,环法冠军Armstrong是前列腺癌患者(他的病并不是骑车造成的)。
Q: 能说说自行车旅行吗?
A: 自行车长途旅行是一种廉价健康的旅行方式。有专用的旅行自行车(Touring Bike),主要有两种:hybrid(混血)和一般的公路自行车。通常旅行车采用700C轮胎,使用平行刹车(v brake)或吊刹。国内由于很难买到这样的车,或者难以维修,一般人都使用山地车旅行(也有路况的因素,但实际上Touring bike也能适应较复杂的路型)。自行车旅行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舒适度。国内能买到的旅行车主要是GT和Rock Machine,都是国内的OEM生产商出口转内销得东西(实际上是未经授权的)。大名和Giant也有郊游车,但是很一般。
Q: 能谈谈自行车骑行的速度么?
A: 这与路况和车辆有关。公路车在平地上爆发速度很容易达到50kmph以上,很多爱好者能达到60kmph。对于一个公路车爱好者,100km平路平均速度达到30kmph就不错了,40km平地能达到40kmph可以算好手了。对于山地自行车,平地速度一般比公路车慢 10kmph以上。当然,100km保持25kmph并不困难。对于爬山,速度应该在10kmph以上,如果低于一个阈值,效率会很低。如果是长途旅行,15kmph非常轻松,如果体力好,最好保持在20kmph以上(非山地)。
Q: 为什么有些车的闸是左前右后?
A: 不是有些!而是大多数运动自行车都是这样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右手反应快,如果刹死前刹会造成前翻。如果可能,最好把你骑的车换成左前右后。关于使用前刹达到有效刹车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高速骑行时绝对不能单独使用前刹!
该用户从未签到
转贴_--新手上路,买车宝典(资料虽然有点老,但是还是有用的)
& &&&简单来说,自行车一般分为山地车和公路车。山地车是想骑长途的朋友的首选,车身结实,轮胎宽大,通过性好,爬坡能力强,易维修,骑乘姿势舒适且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适于长途旅行长时间骑行;公路车纯粹是追求速度的产物,跟山地车正好相反,骑乘姿势较特殊,易受损伤,轮胎细窄,路面通过性不高,维修不方便,一般适于城市里及城市周边较好道路的骑行。
简单来说,自行车一般分为山地车和公路车。山地车是想骑长途的朋友的首选,车身结实,轮胎宽大,通过性好,爬坡能力强,易维修,骑乘姿势舒适且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适于长途旅行长时间骑行;公路车纯粹是追求速度的产物,跟山地车正好相反,骑乘姿势较特殊,易受损伤,轮胎细窄,路面通过性不高,维修不方便,一般适于城市里及城市周边较好道路的骑行。
&&但是无论选用山地车还是公路车,由于自行车运动对器材的要求较其他运动为高,头等大事便是选一个适合自己身高的车架,不然骑行不但毫无舒适可言,反而可能受伤。这里推荐一个国外网站,
单击右下角的WS Sizing System :: Get fit for Road and&&Mountain Bikes! 会弹出一个小窗口,公路车就选road,山地车就选hard tail(即硬尾山地车),然后会弹出一个窗口,按照网站的提示依次测量并输入height(身高)、sternum notch(身长)、inseam length(腿长)、arm length(臂长)、shoulder width(肩宽)、flexibility(柔韧性)、weight(体重)、foot size(脚的大小)共8个参数,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五个参数,一定要按照网站的图示和说明测量准确,记得要用cm输入,默认是英寸。之后根据公路车还是山地车分别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 & 公路车的是HANDLEBAR WIDTH(弯把宽度),OVERALL REACH(车架上管中心距+把立两点中心距),FRAME SIZE(车架尺寸,即立管高度),RECOMMENDED SADDLE HEIGHT(推荐坐垫高度)。
& & 山地车的是OVERALL REACH(车架上管中心距+把立两点中心距),FRAME SIZE(车架尺寸,即立管高度),RECOMMENDED SADDLE HEIGHT(推荐坐垫高度)。不过车架尺寸是用英寸计算的,要换算一下,值得注意,1英寸=2.5400 厘米。
& & 得到上面的数据以后就找个本子记下来,买车的时候带根量衣服的软尺(1块钱1根,文具店有卖),按照测量得来的数据找车子,当然你不大可能在品牌成车里找到刚刚好的适合你的尺寸,overall reach和frame size可以有2cm左右的误差,不影响使用。recommended saddle height推荐的是最高坐垫高度,高于这个高度很可能在长期的骑行中劳损受伤,买车的时候影响不大,可以在以后慢慢调节。
& & 特别提醒的是,这个网站做的非常之好,左边一般有详尽的操作提示和注意事项,测量结果显示时左边的图片是可以点击的,教你测量的方法。不过是英文的。就我自己的使用来看,是非常合适的。当然你不可能像阿姆斯特朗那样按照自己的身体的一百多个数据由专业厂家为他定身打造一部车,但是找到基本适合你使用的车车是可以做到的。
& & 对于新手和鉴于我们是学生的现状,我个人不推荐购买2000以上的车,没有必要。2k以下的车已经足以满足我们的大多数要求了。所以组装车不在我的建议范围之内,因为在2k的范围内,我认为品牌成车的性价比较高,并且售后服务更有保障,有遍及全国的维修网点。当你的车车骑满了一万公里再谈换车的想法吧,那个时候相信你已经对车有了切身的感受和很深的理解。DIY一辆只适合自己的车车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国内能购买到的质量上乘的品牌成车只有捷安特和美利达,所以只做这两者的推荐。
山地车推荐
Atx 680 1298元 曾经的入门经典车型
Atx 690 1498元 比680贵一百,一些配置有升有降,车架工艺不一样了,外形更抢眼。
Atx 740 1780元 曾经的性价比之王,除了中轴垃圾没有大的缺点。
Atx 750 1798元 比740贵一百,一些配置有升有降,车架工艺不一样了,外形更抢眼。
Atx 755 2098元 新车,超过了2000,但是很值得推荐购买,使用了全套shimano的传动。
Atx 庆典车(v刹版) 1998元,除了一个shimano的牙盘,全车没有一个日本零件。推荐。
Atx 庆典车(碟刹版) 2598元,超过2千很多,但是性价比超高,没有一个日本零件。
勇士DX 898元,新车,不过用的是转把,不太爽。
勇士 998元,推荐的入门车型,好看,实用。
勇士pro 1298元,稍微有米点的推荐入门车型,几乎没啥子要改的。
公爵 1598元,性价比超高,米人一步到位的选择,推荐,并且18寸车架更适合高个子。
Giant 2000以下几乎没有用心做公路车,全是些垃圾,不推荐。不过风标x有点意思,有两套刹把,迎合了骑山地车的人的需要。可以购买,外形也不错。
风标X 1598元
F830 以前的road 元 除了没有手变,其他都好,要注意买新款,升级很大。
F840 以前的road 903, 2198元 平把公路,改装的好选择,可惜没有美利达经典绿色了。
F850 以前的road 904, 2248元 貌似已经停产了,全国公路自行车爱好者入门的经典车型。
Roadster& && && && &&&2248元, 取代road 904的新车,漂亮,实用。
& & Shimano产品档次划分
很遗憾,在全世界的高档运动自行车上面,装的最多的就是一个小日本公司?shimano禧马诺---生产的零部件,这个公司也奇怪,从来不产整车和车架及前*一类的东西,只做除此之外的其他自行车零件,比如变速、传动和刹车系统,并且按照公路车和山地车分类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命名规则。
山地车零件档次 从高到低 XTR、SAINT、XT、LX、DEORE、ALIVIO、ACERA、 ALTUS、TOURNEY
公路车零件档次 从高到低 DURA-ACE、ULTEGRA、105、TIAGRA、SORA、2200、A050
上面的型号指的是套件,整套全部包括上面说的变速、传动、刹车系统,最顶级的套件比如山地车的xtr套件和公路车的dura,售价都在1万元左右,2000左右及以下的整车,厂商在山地车上最多用到alivio,公路车最多用到sora,并且不会使用到全部的套件,都是挑几样关键部件用,最常用的就是使用shimano的变速系统。比如变速刹车杆、前变速器和后变速器,因为变速系统技术含量最高,小日本的shimano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其他传动系统和刹车系统,比如牙盘、链条等,都可以用台湾产品来代替。所以大家一般看看自己的前后变速器,就知道自己的车大概在那个档次了。
有人说这么多英文记不住啊,那你还可以看shimano零件上面的编号,越大越好,比如dura-ace的零件编号是78XX,xtr的零件编号是9xx,依次类推。
& && &看了最近关于“装备精良的骑行者是否娇贵”的讨论,作为一名装备还行的骑行者,我觉得有必要说说自己对于骑行装备选择的看法。不可否认,全套骑行装备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小子真帅”,这也由此会让某些人感觉装备好的骑行者是在摆酷、拉风,并由此产生心情的不爽。但是,骑行装备带给人更多的则是安全和健康??这也正是大多数户外运动爱好者??包括登山、穿越等??首要关注的问题。
& & 需要事先声明的是,如果你喜欢偶尔、慢速、休闲而且只是在很好的路况下短途骑着耍,那么过于重视装备反而会给你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显然没有此必要。但是,如果你打算经常或者长途骑行,或者打算成为自行车赛手,下文或许会为你是否选择骑行装备以及如何选择骑行装备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针对山地车和公路赛车运动而言,对于速降、攀爬及平地花式车运动并不适用。本文纯属个人见解,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并批评指正,先谢过了。
(注:下面文字为沙发的结尾,没有地方了,姑且放到这里)
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说:骑行可真麻烦,而且要购置这么多装备,即便每样并不贵,但全部买下来也是需要很大一笔钱的。刚接触自行车运动时,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每次出去都会发觉有些装备是很有必要添置的。没有保护装备时,小摔小打造成的小伤容易恢复,但若真的出了事故,很多伤害是要花费远远超过选购装备时花费的精力和金钱才能弥补??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灾难甚至是不可挽回了。很简单的例子是~我是愿意花88元钱买个捷安特的头盔保护头部,还是愿意在摔破头后花880元进医院治疗?是愿意花60元钱买副骑行眼镜戴着,还是愿意在以后承受白内障带来的威胁和病痛?或者说得温柔一点,我是愿意花7块钱买瓶养护油经常照顾车车,还是愿意让几百元的车车生锈坏掉呢?
& & 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骑行装备时,安全和健康应当是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在骑行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情况,面对各种挑战,遭遇很多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危险,有了好的装备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骑行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别的人和物体,比如穿越马路的行人、疾驰的机动车等。在这时,保持良好的车况和骑行效果、加装反光及照明系统等就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安全和健康、也是对别人的安全和健康负责的表现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正确的骑行呼吸——调节你的供氧能力正确的骑行呼吸——调节你的供氧能力
   以前老听到蓟门之树抱怨:“爬坡我腿部不累,就是喘不过气来……”事实上大部分骑行者并非喘不过气来,而是呼吸的带氧量不足以及时补充肌肉的耗氧量,致使引发蹬坡时头晕、口干、虚汗的症状。这里,知秋无法改变你的体力,但能从呼吸方法给予提示一二,希望大家能合理采纳。
   一、健康呼吸理论
  呼吸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的很,真要去讨论、研究可不是那么容易,不同的运动就有不同的呼吸特点。而一些好的呼吸方法也需要去养成的。(我前些日子呼吸系统就给搞差了,现在也特别注重这方面的恢复)为什么要注重呼吸呢?人与自然灵气的结合点就在这里!气功的东西我不懂,但人没气了一切都别谈。同样的两个,吃同样的饭,为什么一个跑10公里就累的不行了,一个跑了上百还在继续。原因就是出在这里,能量转化的效率高低与呼吸密不可分! 简单的说来就是只有充足的供氧,才能保证最彻底的物质氧化释放能量!肌肉动动的能量来源于肌肉中储存的ATP物质,但这ATP的量是相当的少的,只够提供8秒钟左右的消耗,当用完了之后,血糖会被转化为ATP来再供肌肉使用,但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氧的充足以否,氧不够的话,大量的血糖只会产生出相当少的ATP(还有其它途径转化为ATP)。所有,合理的呼吸方式带来的大量氧气对于我们骑行冲顶尤为重要。 另外,呼进的东西是对肺泡有刺激。空气污染,灰尘,细菌等等都会对肺造成伤害。流鼻涕也是一个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你迎风骑车,冷空气直下呼吸道、肺腔,对呼吸道是有些反映。可以考虑用鼻进行助呼吸。不要血盆大口,张个小口就行了。鼻毛、鼻腔对空气有过滤作用,也可以暖化空气。这样呼吸道不会受到刺激。
   二、骑行呼吸经验
  关于自行车运动呼吸同样重要。以前,我一上来喜欢快骑,快到一定的距离之后就很容易出现腹痛,后来得出的结论就是呼吸造成的,外界空气有部份进去与肠胃混合所至。于是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留意用肚子来呼吸而不是用胸,结果就好很多了。 骑行时用口呼吸是对的,尤其是爬坡,你想不用口也不行。但知秋并不是让大家吃饭早点后立刻大口呼吸冷空气,只是告诉朋友们如果在平路上骑行,鼻腔正常呼吸可以满足,那就不用大口喘气。而且,我所指的平路用口呼吸,是在口鼻向下、避开风头,自动收缩腹部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上坡时,需要大口供氧,尽可能地把口与鼻都用上(不用就等于浪费了),如果是天凉的时候,建议先让身体暖起来一下后再出外。嘴口自然张开就行了,舌头可以适当的上卷,有助于加热气体。 呼吸小贴士:无论是何种情况(那怕你是在念经),呼吸最忌的就是没有规律。
   三、在一些“死亡骑行”高山症状反映会扰乱你的正常呼吸节奏。爬4000米高度是嗓子红肿、扁桃体肿大、头晕脑涨是很正常的现象。原因很简单:空气稀薄,要加强呼吸来供血氧。这时,在必要的夜晚药物调理下,白天在鼻腔里涂一些凡士林油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冬季将至,骑车更要注意保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正确”的骑车方法健康是可以“踩”出来的!对于苦无运动休闲机会的现代人来说,骑自行车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然而不要光只是用力地骑,还要注意正确的骑乘姿势,才不会造成运动伤害。以下是一些骑乘观念供车友参考。
& &&&我很清楚唠叨的嘱咐“不要做什么”是没有用的,与其把话题放在“你不该”上头,还不如告诉各位如何会好一点不论你骑的是何型车种(从路跑车到技巧车),你会发现这里面还有不少你可以加强技巧的空间。& && && && && &
一、在车队行进中勿作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一定要保持稳定的骑乘动作。自行车车队行进中没有什么比出现一个毛毛躁躁的车手还会扰乱整体车行进度的了。有些人会作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整个车队中的成员的安全受威胁。不管任何情况都应该保持动作流畅及预先掌握路况的骑乘原则,车队行进是一种相当需要互信的运动。& && && && && &
二、在车队中不要放开双手骑车,一定要保持将手掌置于刹车握把、下弯车手柄或接近竖管的车把顶端在车行之中。之所以万万不可把手置于休息把上骑车,有好几项理由:首先,你会被其他车手责骂,虽然这已是老掉牙的问题,但犯这些毛病的人仍是大有人在。第二,放双手意味着你主要是用手肘来控制车行动作,其操控性远不如将双手置于握把上——着并非是让你在集团中受欢迎的方法。最后一点,若遇上紧急事件,由于你的双手离刹车握把过远,你还得骤然坐起来找寻它们的位置。当然了!在车队行进中,我们是不会想到要减速的,但如果真有需要时,你就得手忙脚乱地找刹车了。& && && && && &
三、不要在爬坡时变换至最高档齿位,一定要选择可以让你顺利通过坡段的适当档位。在穿越艰苦路段的时候,常有人会因受不了而变换至大齿位。虽说,如果维持冲力,在你碰上石头或树根时可较顺利跨过;但反之,若你的速度不够快,就可能会“原地踏步”了,如果你的体力够强且技术也足以应付上坡路况的话,当然很好,但是一旦你的齿位换过了头,那就会一下子就停在半路上了。所以在爬最陡的上坡时,最好将齿位再低一些为宜,在遇到石块或地上突出冒出的突出物时,便可游刃有余的撑过障碍,而不至于拖着沉重的脚步过不去。& && && && && &
四、不要到上坡就死命的踩动踏板,一定要善用齿位变换,使你在上坡时施力情况维持稳定。你过去的骑法可能也和这些人一样——每遇到上坡就猛力冲刺,并将臀部挪离车座,拼命猛踩。这样不但会破坏集团的连贯性,也会害每个人都累断了腿。即使在最轻松的比赛中,到了最后十里路程时,大伙也常会因疲累而落队,爬坡是一段很艰苦的阶段,但在此时最重要的不是拼命想跟上主集团,而是要设法维持速度的稳定。在比赛过程中不要有过分的英雄主义行径。& && && && && &
五、不要死盯着路线或路上的障碍物,一定要专注于你单车的行进动线。你是不是也曾在行进中发现大石头,明明想避开它——但却不偏不倚的朝它撞了上去?理由很简单:车子的动向是随你的视线而移动的,如果你的眼睛盯着障碍物不放,你的单车便会自然而然地朝它行进,战斗机飞行员称之为“定向地标”——只要他们全神贯注于地标上,便能正确返航,在陆地行进中,也会发生相同的情形,解决之道便在于把目光焦点放在前头路况良好的路线上,千万保持心无旁骛,自行车便会十分神气地自动随着你的视线前进。& && && && && &
六、爬坡时不要突然站起身来骑,一定要以缓和平顺的动作,慢慢的将臀部挪离车座。当你突然站立起来爬坡时,你的自行车会有轻微的后顿倾向,车身左右摆动会抵消前轮的动力,或者,最起码也会把同行的伙伴吓出一身冷汗。如果你不断以这个方法在行进中骚扰同伴,你在车友之间的风评势必很差。平顺地从坐姿站立起来,将齿位变换至比你坐时还重一、二齿位,配合踏板的上、下转动,向上、向前转动臀部,并使臀部离开椅座,让你的体重顺着踏板转动,同时不要死握着车把不放。你的目标是要能从坐姿到立姿变速一气呵成。& && && && && &
七、转弯时,内侧踏板不要在下面,一定要将重心置于外侧踏板。最令人捏把汗的莫过于见到车手在过弯时,将内侧的踏板向下,再几公分就触地了。一旦踏板撞及地面,后轮就会碰到路面,发生不折不扣的摔车事件。要安全地过弯,在你接近转角时便得停止踩踏的动作,让外侧的踏板朝下(如果你要左转,则将右踏板朝下;反之亦然)。踩着踏板的同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车身外侧,并微提车座。确定内侧踏板在上,以远里伤害。另外再把重心放低,才能安全帅气的过弯。在交通高峰时段,选择空置的停车区多多练习你的过弯技术。& && && && && &
八、不要绷紧上半身,没命地骑车,一定要放松手掌、手臂及脸部肌肉。你可能有过跟在紧握车把骑车的车手之后的经验,他的肌肉过度僵直、指关节变白、手肘僵死、牙关紧闭、颈部青筋外露,如果你也是个这样的车手,给你个良心的建议——放轻松,试着将你的上半身当作车上的另一个避震器,放松肩部及手臂来吸收路面传来的震动,如果你在紧绷中的车把上作轻触的动作,可能会造成刹车握把咬死,这样突然的改变会传至前轮而导致摔车。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行车安全圣经(转载)
1.你永远是非机动车,所以你在骑车的时候也永远不要和机动车去激动!!
2.你身后的司机不是全能的先知,不可能知道你在路口的时候准备左转右转还是直走,所以你最好给他一点提示。
3.带上头盔,头盔比你的生命便宜,而且更加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
4.刹车的意义是在于控制车的速度而不是瞬间停下,如果你想停下就必须提早刹车!!
5.你的能量来自体内的糖元,是不能给你车上主动光源提供电能的,所以你车灯的用途是在于让别人看见你而不是让你去看见别人。
6.你是高素质的骑车人么?如果是,请尊重路上所有会动的东西。并且牢记:任何情况下,行人和机动车都有优先通过权(行人的权利靠法律保障,而机动车的权利仅仅是因为长的比自行车强壮)。
7.家人很重要!! 为了你的安全和他们,你出去骑车应该告诉他们你去哪里。
8.有时候你会认为保险公司是在骗钱,但是当你因车祸住院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如果有一笔保险赔偿金的话,那个该死医生的脸色会好看很多。
9.你是人,不是太阳能发动机或者是永动机,上路前,请保证你有充足的燃料??碳水化合物。
10.你骑山地车的话,可能会骑到一些蛮荒野地,虽然我相信你去野外如同进自己家的后花园,但是还是请你带上通讯工具。
11.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骑车的时候带上一点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12.当你看不见别人的时候,他们可能在你的后面。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