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采用先_后_的方法介绍秦兵马俑的神态神态各异的特点

《秦兵马俑》体现训练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我的图书馆
《秦兵马俑》体现训练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教学完《秦兵马俑》,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了前不久读到的《小学语文教师》上一篇文章:《训练: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访谈录》,想到了访谈录中关于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理解、积累、表达。&吴忠豪教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训练也要讲究三个维度。首先,应当承认,当下语文课盛行的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感悟也是一种语文训练,这应该是语文训练的一个维度。理解文本内容的训练方式应该有两个路向:一是通过文字符号理解文本旨意,即课文“说什么”,二是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即课文“怎么说”,但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教学的重点,因此出现了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历史课、常识课等倾向,而“怎么说”被严重忽略了。语文课固然要理解文本内容,但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重点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如果语文课上经常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即:研读课文是怎样把事件表达清楚,把人物描写具体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文营养,而且可以对课文的人文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反观自己对教学实践:片段(一)师: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生: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怎么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的?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读想想,在感受深的地方做上记号。生:(默读课文,圈画批注)(交流)师:课文是怎么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生:用了列数字的写法——19120平方米、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8000个、230米、62米、14260平方米、6000个、师:选择一两个数据,谈谈自己的理解生:我们的校园估计有10000平方米,三个俑坑面积19120平方米,就相当于我们两个校园那么大。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1000人,8000个兵马俑就相当于我们全校学生的十倍。师:这些数据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兵马俑规模宏大。师:除了列数字的写法,你还注意到了什么?生:还运用了作比较的写法师:具体说生: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把俑坑和足球场作比较。师:这样的比较有什么好处?生:更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师:还有什么发现吗?生:作者抓住了一些关键词,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巨大、恢宏气势、一行行、一列列、大军等等。师:真会发现!为了使叙述条理清楚,作者是怎么写的?生:采用了“中心句组段”的方式。生:有详有略,总共有三个坑,详细介绍的是一号坑。师: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作者用生动细致的笔触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体现得淋漓尽致!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一段文字。(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反思:从学生的交流和朗读来看,他们对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是能体会到的,不仅如此,学生还知道了作者是如何构段,如何遣词造句的。这钟方法的习得,对他们今后的表达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积累语言是语文训练的第二个维度。反观现代的语文教育,学生语文能力不过关,是否与学生读书少、语言存量不足有关?语言学家克拉申说:“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谁违反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指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本文中有不少语言,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不仅写出了兵马俑的特点,而且还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应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悉心品味,感悟内化。如:描写兵马俑“神态各异”的片段:“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段话,运用排比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各种神态,描写时,不仅注意了细致观察,而且,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兵马俑描绘得栩栩如生。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这段话的“中心词”——“神态各异”,然后,围绕中心词,让学生进一步细读文本,思考:作者笔下的兵马俑,都有哪些丰富的神态呢?学生潜心会文,找到了“微微颔首”、“眼如铜铃,神态庄重”、“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凝视远方”,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视角的独特,语言的精妙?我采用了比较的方式:出示:“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有的凝视远方……”和文中语句比较,怎样写比较好,为什么?学生一致认为文中写得好,理由:这样写更生动形象,这样写更具体,这样写把兵马俑写活了,再来看看作者在观察时注意了什么?学生发现了——作者不仅看得仔细,而且展开了想象。领悟到了这些语言的“秘妙”,让学生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学生的感受更深了。运用文本语言的表达训练是第三个维度。“理解”是前提,“积累”是基础,然而学语言终极目的是“表达”。因而运用文本语言的表达训练应该成为语文训练的重点。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也指出:“语文教学首先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能力必然需要在相应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而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写”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写”既是阅读的目的,也是阅读教学的归宿。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以及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后,我让学生尝试模仿课文中的写法,也来展开想象,说说兵马俑还有哪些神态呢?同学们静思默想后,有的说:“有的张大嘴巴,好像在喊:‘为秦国统一天下,冲啊!’”,有的说:“有的高高擎着利剑,正指挥军队奋勇向前。”有的说:“有的眉头紧锁,神情严峻,好像在思考作战计划”,有的说:“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和远方的母亲说:‘这回,我们可能再也不能相见了,但是孩儿是为秦王统一天下而牺牲的,母亲,你不要难过,你要为我感到骄傲!’”……同学们的描绘也是惟妙惟肖!在说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文中的语言进行了感悟内化,又通过自己的想象,思考表达,把课文的语言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方式,积累和表达获得了“双赢”,“输入”与“输出”在和谐中达到了统一。
TA的最新馆藏秦兵马俑教学方法资料(教师发言合集)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秦兵马俑教学方法资料(教师发言合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会员整理
  秦兵马俑参考资料(教师发言合集)
  ◆在小学常识课中,运用幻灯、电影、电视等电化教育手段,可以直接、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它的形象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古城西安》一文时,可先投影“秦兵马俑坑”,然后问:“这个景观要到哪个城市去才能看到”,从而引出课题。这样,用投影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惊奇,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爱西安、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首先,联系比较,举一反三――合理地整合利用教材。
  细读课本,我们发现许多课文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进行纵、横向比较。沟通文本之间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学习冰心老人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可以联系她的《寄小读者》感悟其语言的魅力以及对儿童的关爱;学习《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引导学生领会它们在写法上的相似点后,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利用精彩语段仿写.
  帮助学生加强内化课文词句,丰富语言积累,应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仿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教学中教师抓住文中的特色句式进行仿写训练.如:《秦兵马俑》一课中,在介绍兵马俑神态各异时,用了"有的 ,好像 ."的句式,从兵马俑的神态联想到了将士们当年的内心.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式练写,通过对其他兵马俑神态及内心的描写,来进一步加深对神态各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句式写作的训练.
  ◆学习文本,适当地作一些拓展是必要的。但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可以看到过度拓展的情况。有个老师教《秦兵马俑》,让学生收集秦始皇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本来是无[1]&&&&
文章录入:09ping&&&&责任编辑:Gaoge&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 新 推 荐
最 新 热 门> > >秦兵马俑的资料200字第一篇:《兵马俑资料》
兵马俑(古代用来殉葬的兵马形象的陶俑)
兵马俑(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坑。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先后有200多位国家元首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世界经度109.2733E,纬度34.3853N。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市区约35公里,是秦始皇嬴政陵墓的一部分。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 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58年之久。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俑坑内有8千多个兵马俑。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也是最大的,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杨志发老先生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日下午1点多,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兵马俑,不过刚出土不久就氧化了。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古代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现已挖掘出4个俑坑,其中一个俑坑(四号坑)因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里面什么都没有。
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 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秦始皇时期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当年工匠犯了一个错,他们在烧制过后才上色。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一个小时瞬间消尽,化作白灰。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第二篇:《秦兵马俑试题及答案》
19* 秦兵马俑
1 我能为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兵马俑(tǒng yǒng) .
鹖冠(é hé) .
颔首(hán hàn) .
统率(shuài lǜ) .
目光炯炯(tóng jiǒng) .
2 汉字双胞胎,比比再组词。
3 巧手填词语,我能争第一。
4 积累大比拼(借助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绝无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向披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能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段话。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我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课文第八段的主要内容是(
A.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B.仔细端详兵马俑,他们神态各异。
C.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2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秦兵马俑不仅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个性______________。
(2)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3 关于兵马俑,有很多的故事。我要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检索等途径了解得更多一些,在班里开一个秦兵马俑的交流会,让大家在一起讨论。
我的收藏夹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我要收集一些自己喜爱的名胜古迹的资料,粘贴在下面。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首先要确定自己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最好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写。这样,既可以描述那里的自然风光,也可以介绍那里的文化古迹,还可以讲述与景点相关的故事、传说,,,,
写作小锦囊
1.抓特色介绍。作为导游词,应该着重介绍景点的特色,如介绍桂林,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便是介绍的重点;介绍景山,崇祯皇帝的故事就不得不提,,,,每个景点的特色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
2.要尽量做到用导游的口气去引导游客去看、去听。内容尽可能丰富,语言要亲切自然。
故宫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萧萧,欢迎大家到北京来做客。今天我将带领各位去游览世界闻名的故宫,希望我们能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故宫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
故宫分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大臣的主要场所,其中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文华殿和武英殿分立两侧。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嫔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
故宫共有9 000多间宫殿,雕梁画栋,殿宇辉煌,极尽华丽威严,是我国古代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的结晶。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镀
金的,上有金龙盘绕,雕刻栩栩如生。透过栏杆往大殿里看,你们会看见大殿里满是金碧辉煌:宝座是镀金的,扶手是镀银的,4个香炉是用香木做的,真是精美绝伦、富丽堂皇。最让人们惊叹的是保和殿后的一块石雕。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有200多吨重。上面雕刻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和腾云驾雾的飞龙。看到眼前的景象,我们都会不禁从心底里赞叹:故宫真不愧为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呀!
游客们,我们的游览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喜欢北京,有机会再来北京参观其他20处文化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案:概(气概) 征(征用) 敢(勇敢)
慨(感慨)证(证明)瞰(鸟瞰) 3答案:决心 命令 远方 家乡 战袍 宝剑
4(1)答案:世界上仅此一样。
(2)答案:形容作战勇敢的样子。
5答案:南征北战 神态自若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我的话:略。
2答案:(1)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鲜明 (2)绝无仅有
第三篇:《秦兵马俑修改后》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 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 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些难懂的词、句。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 搜集关于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总面积20000平方米
“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有的,,有的,,有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我们感受了横贯东西的长城,游览了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带 大家去西安看一看,(幻灯片出示兵马俑图片):这是什么?你认识吗?
2、谁能说说看了这组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壮观、雄伟、威严、逼真......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适当点评)
3、秦兵马俑以它的规模宏大、壮观震惊全世界,秦兵马俑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宝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兵马俑带给我们的震撼。
(幻灯片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5.解释课题中的“俑”的含义:中国古代坟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以下词语:兵马俑、享誉世界、规模宏大、鸟瞰、统率、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不仅、身材魁梧、鹖冠、铠甲、昂首挺胸、战靴、身着短甲、手执缰绳、撒开四蹄、颔首低眉、目光炯炯、发誓、拼搏、惟妙惟肖、模拟、千乘
殊死拼搏 绝无仅有
2、这里有几个字音要注意一下:所向披靡的靡是第三声;不仅的仅是前鼻音;身着短甲的着念zhuó,它还有什么读音啊?千乘的乘念shèng,它的另一个读音是?还有模拟的拟字需要注意一下,它是提手旁的,单人旁的似念?
3、解释千乘中的乘的含义:古时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这里的千乘就是形容兵车很多。
三:初读感知,理清层次
1、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作者评价秦兵马俑的语句,并说说哪几个词最能体
现作者对秦兵马俑的高度评价,把它框出来。
预设1: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师:这句话是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体现作者对兵马俑
的极高评价。
生: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生说师板书)
预设2:生: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师: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对兵马俑的极高评价呢?
生:绝无仅有。(生说师板书)
师:为什么说秦兵马俑绝无仅有呢?
生:因为“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
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里的绝无仅有和刚刚我们说过的哪个词意思相近啊?
生:举世无双。
师:是呀。作者在开头时说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结尾时又说它是古
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的,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板书:首尾呼应)
我们一起来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读一下,一起去感受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的壮观景象。
2、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文中有句话概括得好,你能找到吗?用双横线把它划出来。
(第三自然段)我们一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全班齐读)有谁能说说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呢?(过渡段、承上启下,概括文章大意,中心句)
3、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本课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能
找到相应的段落吗?(学生自由回答师板书:规模宏大&2&,类型众多&4-7&,个性鲜明
四、交流讨论
1、感受规模宏大
(1)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并想一想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预设1:生: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师: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列数字,作比较
师:大家可能对20000平方米没什么概念。我们留下小学的整个占地面积是34亩,
也就差不多相当于22666平方米,也就是说,秦始皇兵马俑的三个俑坑差不多
有我们学校那么大。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要是我们学校各个角落全都铺满兵马
俑,那场面会不会很壮观啊?
预设2:生: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
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师: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凸显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呢?
生:列数字。
师:这里仅仅只是运用了列数字吗?想一想,秦兵马俑被发现的三个俑坑中,这里
介绍了一号俑坑,这种方法叫?
生:举例子。
预设3:生: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
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
大军。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写它的规模宏大。
师:观察地真仔细呀,这里把秦兵马俑比方成了秦始皇当年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
大军,真是壮观。
(2)找了这么多句子,我们发现这些句子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第一句:兵马俑规模
宏大。)所以,这一段作者采取了(总分)的结构来写。
(3)我们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感受种类众多。
过渡:从同学们的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兵马俑规模的宏大,但是,是不是光凭规模宏大就能成为世界奇迹的呢?课文除了描写规模宏大外,还写了什么?(种类众多,个性鲜明)
(1)、读读课文的4-7段,课文描写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2)、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俑啊?为什么?
预设1:生:我最喜欢将军俑,因为将军俑很魁梧,很威武。
师:我们一起先来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在描写将军俑的时候
主要抓住了它的什么来写呢?(外貌、动作、神态)你看描写时都采用四字
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啊!想必这一定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
预设2:生:我喜欢武士俑,因为他们身材差不多,所以看起来一定很整齐壮观。
师:没错,这里啊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武士俑的体型,还介绍了他们的
衣着和动作。请男生来把第5自然段读一读。
预设3:生:我喜欢骑兵俑,因为他们看起来很干练。
师:这里从骑兵俑的衣着和动作来写。请女生来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预设4:生:我喜欢马俑,因为它很生动,跟真的一样。
师:作者不光抓住陶马的特点,还加进去自己的联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观
秦兵马俑时,说过:“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我们一起来读读第7
自然段,读出陶马的栩栩如生。
(3)这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只有这4中种吗?老师再来介绍几种。(幻灯片出示)
但不管我怎么介绍都介绍不完,那里可是有近八千个兵马俑啊!而且每一个都是(神态各异)。
4、 感受个性鲜明。
过渡:刚刚我们跟着作者的笔触,借助详实的数据让我们感受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通过细致的描绘让我们认识到了几种栩栩如生的兵马俑类型。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下到坑内,俯身去端详那个性鲜明的兵马俑吧!
(1) 默读第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里作者介绍了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呢?(4种)发
现有什么特点吗?(有的......好像......,分号,排比句)
(2) (出示一组兵马俑的头像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想用文中的哪个词来形容?(神
(3) 我们看看图片,一眼看感觉都差不多,但你仔细看发现都不一样,都个都有每个的
样子啊,这样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有近八千个,必须一个个做,这说明了什么?(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辛苦,细心,智慧)是呀,不然能创造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吗?
(4) 这句话以省略号结尾,在这里是什么作用?(列举的省略)作者省略了什么?现在,
假想我们已经到了拱形大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让我们接过作者的笔,也来用“有的,,,,好像,,,,”写写我们眼中的兵马俑。(课堂练笔)
(5) 通过作者描写,让我们又进一步走近兵马俑,“似乎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声”,
也更加体会到了兵马俑的逼真、栩栩如生。难怪作者说,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五、总结升华。
1、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作者说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吗?如果不是“极为精美”,怎能展示中华民族的而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秦始皇兵马俑自1974年发现,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迎来了几千万中外游客来参观,其中有200多国家领导人,他们纷纷题词(课件出示)
现在让我们再来读第一和第九自然段。
2、这节课我们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第四篇:《14、秦兵马俑文档》
14、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同学们,我们感受了横贯东西的长城,游览了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西安看一看,知道去看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秦兵马俑,了解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宝库。(写课题,齐读课题)
2、这兵马俑究竟有多壮观呢,我们先欣赏一下图片。
3、刚才的图片中用泥土做的好多兵马,那么你明白什么是“俑”吗?(课件出示)俑是殉葬时所用,我们了解一下殉葬。(课件出示)课题中的“秦”又是指什么呢?(秦始皇)了解一下秦始皇与兵马俑。
4、秦始皇身体力行,成为第一个结束殉葬制度的君王,而改用俑来陪葬,为这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陪葬的兵马俑究竟有多雄伟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1、检查生字词
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能说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呢?(第3段)你能说说这段话的作用吗?(过渡段,承上启下,概括文章大意,中心句)
哪个自然段写了规模宏大呢?(2)哪些段落写了类型众多?(4-7)个性鲜明呢?(8)
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呢?
三、教学首尾段
1、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写了兵马俑的什么呢?(地理位置、世界地位)作者一开始就怎样称赞它?(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是什么意思呢?(独一无二)谁能通过读把秦兵马俑的“享誉世界”的地位读出来。
2、我们再来看看第9自然段。第9自然段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刚才大家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段中有一个词语跟“举世无双”的意思相近。(绝无仅有)
从“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两个词语中你读到了什么?(珍贵、非常少有)
为什么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呢?(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吧!
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最后一自然段又说它绝无仅有,那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3、研读“规模宏大”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
(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
(2)作比较
想象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啊,看见没有,要是这些兵马俑都来到哲商小学的操场上,一定站不下啊!如果作者不用篮球场作比较来说明,你能想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吗?
(3)作者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一段作者还采取看总分的结构。
让我们读一读,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秦兵马俑被发现的三个俑坑中,作者介绍了哪一个?(1号)这种方法叫举例子。作者是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一号坑(鸟瞰)你知道“鸟瞰”的意思吗?(站在高处往下看)
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规模宏大呢?(一行行、一列列)看了这样的兵马俑,作者觉得真像是(大军句子)是啊,当年秦始皇就是命人按照自己的军队塑造了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啊,他死后仍要统率六军,南征北战,让更辽阔的土地,更多的人臣服在他的脚下!
看看图片,再次感受一号坑的规模宏大。(课件出示)让我们的朗读来表现吧!
四、教“类型众多”部分
1、课文除了写“规模宏大”外,还写了什么?(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读读课文的4-7段,课文描写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你最喜欢的兵马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3、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俑啊?
(1)将军俑:先读读课文。作者在描写将军俑的时候主要抓住了它的什么来写呢?(外貌、动作、神态)你看描写时都采用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啊!如果你在当时的战场,你一定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一起再读读,现在你就是将军了,你指挥的就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
(2)武士俑:体形(列数字)、衣着、动作
(3)骑兵俑:衣着、动作。老师看到了骑兵俑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4)马俑:衣着、动作。“跃跃欲试”是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试试)你能读出“跃跃欲试”的样子吗?作者不光抓住陶马的特点,还加进去自己的联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观秦兵马俑时,说过:“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
这4种兵马俑各有各的特点,你会连一连吗?(课件出示)
4、这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只有这4中种吗?老师再来介绍几种。
但不管我怎么介绍都介绍不完,那里可是有近八千个兵马俑啊!而且
每一个都是(神态各异)
五、教“个性鲜明”部分
1、下面我们一起再进一步靠近秦兵马俑,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特点的?默读第八自然段。
2、作者介绍了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呢?(4种)发现有什么特点吗?(有的,,,,好像,,,,,分号,排比句)作者先写兵马俑的什么?(神态)
听老师读读:有点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如果作者仅仅只是把神态写出来,能写得生动逼真吗?后面还写了(作者的联想)。让我们结合兵马俑,一起读一读。
3、我们看看图片,一眼看感觉都差不多,但你仔细看发现怎样(都不一样)都个都有每个的样子啊,近八千个啊,一个个做,说明了什么?(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辛苦,细心,智慧)是呀,不然能创造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吗?
这句话以省略号结尾,在这里是什么作用?(列举的省略)作者省略了什么?现在,假想我们已经到了拱形大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让我们接过作者的笔,也来用“有的,,,,好像,,,,”写写我们眼中的兵马俑。(课堂练笔)
4、通过作者描写,让我们又进一步走近兵马俑,“似乎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声”。你从这体会到什么?(逼真、栩栩如生)难怪作者说,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六、总结升华
1、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作者说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吗?如果不是“极为精美”,怎能展示中华民族的而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秦始皇兵马俑自1974年发现,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迎来了几千万中外游客来参观,其中有200多国家领导人,他们纷纷题词(课件出示)
现在让我们再来读第一和第九自然段。
2、这两段有什么联系呢?(前后呼应)
你发现课文的结构了吗?(总分总)
3、我们随对着作者的文字,一起观赏了秦兵马俑,同时还认识了一些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知道了总分总的文章结构。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查找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向家长介绍秦兵马俑。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第五篇:《秦始皇兵马俑》
年在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
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100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干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面部形态无一雷同,栩栩如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
第六篇:《《秦兵马俑》备 课 主 讲 稿》
《秦兵马俑》备 课 主 讲 稿
五年级语文组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的前两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本课课文较长,但思路清晰,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纲”,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纲举则目张,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又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上,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一篇文章有其独特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充分的读会使学生的情感找到突破口,从而激发出丰富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过渡句在文中的运用。
3、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理解课题
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秦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今天,老师和
同学们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究。(板书课题)
2、这兵马俑究竟有多壮观呢,我们先欣赏一下图片。
3、刚才的图片中用泥土做的好多兵马,那么你明白什么是“俑”吗?(课件出示)俑是殉葬时所用,我们了解一下殉葬。(课件出示)课题中的“秦”又是指什么呢?(秦始皇)了解一下秦始皇与兵马俑。
4、秦始皇身体力行,成为第一个结束殉葬制度的君王,而改用俑来陪葬,为这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陪葬的兵马俑究竟有多雄伟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二、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词
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能说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呢?(第3段)你能说说这段话的作用吗?(过渡段,承上启下,概括文章大意,中心句)
哪个自然段写了规模宏大呢?(2)哪些段落写了类型众多?(4-7)个性鲜明呢?(8) 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呢?
三、教学首尾段
1、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写了兵马俑的什么呢?(地理位置、世界地位)作者一开始就怎样称赞它?(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是什么意思呢?(独一无二)谁能通过读把秦兵马俑的“享誉世界”的地位读出来。
2、我们再来看看第9自然段。第9自然段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刚才大家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段中有一个词语跟“举世无双”的意思相近。(绝无仅有) 从“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两个词语中你读到了什么?(珍贵、非常少有)
为什么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呢?(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吧!
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最后一自然段又说它绝无仅有,那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研读“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
(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
(2)作比较
想象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啊,看见没有,要是这些兵马俑都来到我们学校的操场上,一定站不下啊!如果作者不用篮球场作比较来说明,你能想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吗?
(3)作者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一段作者还采取总分的结构。
让我们读一读,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秦兵马俑被发现的三个俑坑中,作者介绍了哪一个?(1号)这种方法叫举例子。作者是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一号坑(鸟瞰)你知道“鸟瞰”的意思吗?(站在高处往下看)
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规模宏大呢?(一行行、一列列)看了这样的兵马俑,作者觉得真像是(大军句子)是啊,当年秦始皇就是命人按照自己的军队塑造了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啊,他死后仍要统率六军,南征北战,让更辽阔的土地,更多的人臣服在他的脚下!
看看图片,再次感受一号坑的规模宏大。(课件出示)让我们的朗读来表现吧!
四、教“类型众多”部分
1、课文除了写“规模宏大”外,还写了什么?(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读读课文的4-7段,课文描写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你最喜欢的兵马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3、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俑啊?
(1)将军俑:先读读课文。作者在描写将军俑的时候主要抓住了它的什么来写呢?(外貌、动作、神态)你看描写时都采用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啊!如果你在当时的战场,你一定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一起再读读,现在你就是将军了,你指挥的就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
(2)武士俑:体形(列数字)、衣着、动作
(3)骑兵俑:衣着、动作。老师看到了骑兵俑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4)马俑:衣着、动作。“跃跃欲试”是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试试)你能读出“跃跃欲试”的样子吗?作者不光抓住陶马的特点,还加进去自己的联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观秦兵马俑时,说过:“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
这4种兵马俑各有各的特点,你会连一连吗?(课件出示)
4、这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只有这4中种吗?老师再来介绍几种。
但不管我怎么介绍都介绍不完,那里可是有近八千个兵马俑啊!而且每一个都是(神态各异)
五、教“个性鲜明”部分
1、下面我们一起再进一步靠近秦兵马俑,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特点的?默读第八自然段。
2、作者介绍了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呢?(4种)发现有什么特点吗?(有的……好像……,分号,排比句)作者先写兵马俑的什么?(神态)
听老师读读:有点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如果作者仅仅只是把神态写出来,能写得生动逼真吗?后面还写了(作者的联想)。让我们结合兵马俑,一起读一读。
3、我们看看图片,一眼看感觉都差不多,但你仔细看发现怎样(都不一样)都个都有每个的样子啊,近八千个啊,一个个做,说明了什么?(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辛苦,细心,智慧)是呀,不然能创造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吗?
这句话以省略号结尾,在这里是什么作用?(列举的省略)作者省略了什么?现在,假想我们
已经到了拱形大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让我们接过作者的笔,也来用“有的……好像……”写写我们眼中的兵马俑。(课堂练笔)
4、通过作者描写,让我们又进一步走近兵马俑,“似乎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声”。你从这体会到什么?(逼真、栩栩如生)难怪作者说,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六、总结升华
1、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作者说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吗?如果不是“极为精美”,怎能展示中华民族的而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秦始皇兵马俑自1974年发现,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迎来了几千万中外游客来参观,其中有200多国家领导人,他们纷纷题词(课件出示)
现在让我们再来读第一和第九自然段。
2、这两段有什么联系呢?(前后呼应)
你发现课文的结构了吗?(总分总)
3、我们随对着作者的文字,一起观赏了秦兵马俑,同时还认识了一些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知道了总分总的文章结构。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查找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向家长介绍秦兵马俑。
作业设计:
“五一”走出去,游览家乡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习作,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第七篇:《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博物馆
秦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陵陵园东侧1500米处。目前已发现三座,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并出土仿真人真马大小的陶制兵马俑8000件。陶俑神情生动,形象准确,轩昂;陶马造型逼真,刻划精致自然。兵马俑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布局排列如同军阵,气势凛然。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两组形体较大的彩绘铜质车马,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铜铸马车。它与兵马俑交相辉映,为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研究秦代历史、铜冶铸技术和古代车辆制作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及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
景区简介: 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东1.5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经过四年多的筹建,至1979年9月底,雄伟的一号俑坑遗址展览大厅及部分辅助性建筑竣工落成,同年10月1日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从此,这块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热闹起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秦俑博物馆开馆以来,每年接待着一百多万的中外游客,许多名人都曾来这里参观。
整个博物馆占地近200万平方米。馆区内树木葱茏,花草清香,环境幽雅。
门票价格:淡季65元/人 旺季90元/人(12月、1月、2月为淡季)。
相邻景点:华清池 、翠华山。
开放时间:每天09:00-18:00。
景点特色:世界第八大奇迹。
交通方式:在火车站乘东线旅游车、306、307路公交车到兵马俑站,票价5元。营运时间早8:00-晚上6:00,这趟车可顺路到华清池。
地理位置: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路,南依骊山,北临渭水。
特别提示:
·浏览时间:1小时,需导游讲解(导游费30元)
·门口有安检,还有武警站岗。
·不管什么时候这里游览的人都会比较多,蹭导游不成问题
·首先参观了铜车马展区,再陆续参观了一、二、三号坑和环幕电影。
·铜车马更值得一看,请勿遗漏。
·兵马俑外有好多便宜的水果,可以买些柿子和石榴。
·记住兵马俑大门外小贩卖的盒装兵马俑2~3元/盒(有土制和铜制,铜制贵些也就4元)。
第八篇:《秦兵马俑教案》
14、《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7生词,重点指导写好“戈”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分类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能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作用。并利用中心句理清文章结构,概括主要内容。
4、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5、迁移运用,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秦会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学生主持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秦兵马俑的知识(课件出示:秦兵马俑知多少?)
1、这是一支地下的军队,它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1974年的春天,西安临潼县农民杨志发抗旱打井,结果一个镢头下去,竟然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就是(生齐读)秦兵马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秦兵马俑》,领略它的雄壮、威武。
2、板书课题,读题。
3、解题: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先理解关键字,再连起来说一说。
秦:秦朝。“俑”是指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兽形物,多为木制或陶制。秦兵马俑: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学检查:出示前置作业,了解完成情况,指名学生上台展示。
一生读写兵马俑装扮、动作的词:
(1)出示下列词语,分行指名读,正音。
教师补充:
①出“铜戈”图,认识铜戈:铜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②出“戈”的象形字图,书空识记“戈”字。教师指导写好“戈”字。
③正音“擎”(后鼻音),了解意思:擎:向上托;举。做动作理解“擎宝剑”。
看,这些词组的第一个字都是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多准确呀!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一生读描写神态的词:
(2)出示下列词,齐读。
①看看这些词,它们都是写——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神态的词语? 一生读描写秦国大军的词: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①读着这些词,秦始皇统率的这支军队给你什么感觉?(气势恢宏、队伍庞大)
②再读这些词,读出这种恢弘的气势来。
(4)指名汇报易读错的词。
①结合图片理解多音字“乘”的用法:乘:量词,古代用于四匹马拉的兵车。 ②“靡”是“倒下”的意思,那 “所向披靡”呢?
(5)教师补充多音字的词:
兵俑、马俑相间
2、课件出示:用文中的词来概括:
)的兵马俑
快速浏览课文,圈词。
指名口答并出示幻灯片。(板书: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享誉世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同学们,这里有两个词语意思非常相似,请马上找一找。(“举世无双”和“绝无仅有”)
找到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意思差不多) 小结:“像这样意思差不多,分别出现在开头、结尾的句子,我们称为首尾呼应。”
3、那么兵马俑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得好,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用笔画下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
师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指导分段。
(1)哪些地方写它规模宏大,哪些地方写它个性鲜明、类型众多呢?
(第二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4—10自然段写兵马俑个性鲜明,类型众多。 )
5、指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这个过渡段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兵马俑的特点,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
容。以前我们用的是归并层意法,,,,现在老师要交给大家一个新的方法:用重点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我们读文章时,要学会抓住这样的重点段,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
1、过渡:作者是怎样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
①小组合作阅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2、交流:四人小组上台汇报
●预设一:抓住数字体会宏大。相机引读和指导朗读,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1)面积大:“2000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
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是7140平方米,弯小校园占地面积9971.82平方米,两个弯小那么大.
(2)数量多:“近8000个”“6000多个”组成巨大的长方形军阵。(同学们,用数字来说明是说明文中常见的,但我们读的时候,别让它一晃而过,也应该让它和我们熟知的事物比照一下,就更能体会到它的宏大了。)
请同学们强调着数字来读一读,读出气势来。
●预设二:大厅整体的阵容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通过“巨大”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规模宏大。(巨大,就是很大很大。文章本节出现两个“巨大”,重复使用是为了突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2)一行行 一列列
长方形军阵(关注叠词的运用。)
(3)“看上去真像是,,”是作者的想象。所见+所想,同时反映“规模宏大”
3、(CAI出示图片并配解说词,生欣赏。)
4、(抓住“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充分发挥想像说话:看到这战阵威严,规模宏大的兵马俑,我的感官仿佛穿越了历史,来到了两千多年前,我仿佛看到了____,听到了___。
5、老师想让大家从真实的历史中印证你们的猜想。
出示补充资料:史书记载:魏国军队身穿重装铠甲,以强悍闻名。然而,公元前293年,秦军斩首魏军24万,魏国从此败落。
赵国民风剽悍,十分善战。但是,公元前260年,秦军消灭了整整45万赵军精锐,赵国元气大伤。
自商鞅变法以来,130年的时间内,秦军歼灭六国军队160多万。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
公元前228年,灭赵国;
公元前226年,灭燕国;
公元前225年,灭魏国;
公元前223年,灭楚国;
公元前221年,灭齐国;
六国军队伤亡总数超过了200万,从此,战国时代结束,强大的秦帝国诞生了。
有了这些信息的铺垫,再读这句话,你的感受一定会不一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老师引读:所以走进大厅的人们,,,,(生读)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7、师:CAI出示句子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折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变为肯定句怎么说?变为感叹句呢?请你再读第二自然段,读出被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的感觉来。
8、小结:课文的的第2自然段先总写兵马俑规模宏大,再运用列数字、作比较、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运用所见+所想的表达方式,具体说明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四、拓展练习:仿写。
1、范例引入。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在参观完文庙之后也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写了一段话,有请XXX
2、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也尝试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来描写某个事物的特点吗?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吧!
第九篇:《秦兵马俑导游词》
《秦兵马俑导游词》
各位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们这回西安之旅的导游。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徐导好了。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世界遗产之一,秦兵马俑。景点位于西安临潼,我们坐的车也是去临潼的,行程大约四十分钟。我想提到西安的临潼,你们肯定会想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桶。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秦始皇陵园,请大家按次序下车。你们知道秦兵马俑的来历吗?原来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后来到了秦朝,一个大臣对秦始皇说:“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觉得这样对您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们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要不是那时候秦始皇的一点头,今天就见不着这气魄雄伟的兵马俑军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时的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一号坑,也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平方米,你看都点了三个俑坑总面积一半还多呢!既然面积那么大,那么数量也非常多,有6000多个。一号坑上面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可以走进大厅再细细游赏,游览时也要注意安全哦!  
你们请看,那身材魁梧,头戴曷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就是将军俑。有的神态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有的则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虑如果作战,战胜敌人。满是大将风范。  
再看那些武士俑,各个体格健壮,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上翘起的战靴,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  
接着继续来看骑兵俑,仔细观察,它们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左手持弓箭,仿佛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打仗时期,肯定少不了一群良驹。看前方,那陶马跟真马一样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如果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跳上征程。  
不管是将军俑、武士俑还是骑兵俑,都好像在暗下决心,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连陶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报国,走进它的身旁,似乎能感爱到轻微的呼吸声……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慨。  
各位亲爱的
游客们,时光飞逝,今天的秦兵马能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现在我们准备启程回宾馆,接着后几天的活动内容……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秦兵马俑的资料200字”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秦兵马俑的资料200字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兵马俑的神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