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卫星发射11月三号凌晨发射的那颗卫星

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6:31:19
【<font color="#FF新闻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实现中国航天十大首次】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FONT color=#ff新闻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实现中国航天十大首次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0
网站简介:
[真人百家乐开户-真人百家乐完法-真人百家乐娱乐城-百家乐玩法/Html/JinRiZongHeXinWen0398/]中新社太原12月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回顾47年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十大“首次”。  长征系列火箭首次发射――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首颗自主研制的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中国由此成为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首颗返回式卫星――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日后被成功回收。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首颗通信卫星――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送入预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首颗气象卫星――日,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成功发射风云一号A星,中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能够发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首次发射国外卫星――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宣布长征火箭承揽国际商业发射业务后,首次发射国外卫星。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累计进行40次国际商业发射。  首次整星出口――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研制的尼日利亚一号卫星送入太空。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长征二号F火箭至今已成功完成11次发射任务,累计将12人次航天员、10艘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其中包括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日)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日)。  北斗导航系统的首发星――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的首发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升空。日,长征三号丙火箭托举中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顺利入轨,至此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  开启探月工程――以日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嫦娥一号卫星获得圆满成功为标志,分有“绕、落、回”三步的中国探月工程由此开启。日,长征三号丙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中国探月工程首次落月巡视探测获圆满成功。日,长征三号丙火箭将中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发射升空。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的首颗卫星――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搭载的三颗国外微小卫星随后成功分离,中国首次一箭四星发射圆满成功。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二号卫星,中国民用遥感卫星领域迎来米级时代。(完)(原标题: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实现中国航天十大“首次”)[真人百家乐开户-真人百家乐完法-真人百家乐娱乐城-百家乐玩法/Html/JinRiZongHeXinWen0398/]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4发现相似题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于日凌晨在天空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对接技术的国家,而这一技术是世界公认的_百度作业帮
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于日凌晨在天空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对接技术的国家,而这一技术是世界公认的
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于日凌晨在天空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对接技术的国家,而这一技术是世界公认的尖端技术。但成功的背后,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早在1966年,美国载人飞船双子星8号与阿金纳目标飞行器完成了世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苏联也在1971年成功完成了对接技术。未来,中国的航天技术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当前的科技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当前国际科技竞争,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2)①大力实施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②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③国家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当前位置: >
“嫦娥三号”明日凌晨携“玉兔”登月(组图)
11月3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台环抱嫦娥三号和长三乙火箭,目前已进入待命加注发射阶段。图/CFP 1959年,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在月球硬着陆坠毁。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 2003年,欧洲成功发射了智能1号探测器。 2007年
  11月3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台环抱嫦娥三号和长三乙火箭,目前已进入待命加注发射阶段。图/CFP
1959年,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在月球硬着陆坠毁。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
2003年,欧洲成功发射了&智能&1号探测器。
2007年,日本&月亮女神&卫星拍摄的图像。
  发射时间为1时30分,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开始燃料加注;发射场已制定了6套发射方案
  今后十年,不光要实现&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取样返回,还要进一步实现载人登月,逐步实施月球基地建设。中国不能止步于月球,要去探测整个太阳系,中国人应该飞得更远,飞到几亿公里、几十亿公里、上百亿公里。
  &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
  综合新华社电 经嫦娥三号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研究决定,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11月30日,承担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开始燃料加注。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测试结果正常,已完成全区综合演练,发射任务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发射窗口共6个
  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了解到,嫦娥三号卫星的发射窗口共6个,从12月2日至4日,每天两个。其中,第一窗口宽度为4分钟,第二窗口为1分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赵民说,目前,发射场已制定了6套发射方案。
  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表示,嫦娥三号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大、实施风险高。
  探月肩负4任务
  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介绍,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圆满完成了&绕月&使命,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是嫦娥三号&先导星&,为嫦娥三号的发射积累必要的基础和经验。具体来说,嫦娥三号的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验证月球软着陆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巡视器释放分离与转移,进行月面行走,验证月面巡视和遥操作技术;着陆器与名为&玉兔&号月球车的巡视器进行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验证航天器月夜生存技术;考核嫦娥三号探测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功能与性能,以及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系统执行任务的能力。
  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的科学载荷,还将开展一系列科学探测任务等。
  1 &三只眼&直播升空
  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三号发射时,安装在火箭上的3个摄像头,会直播火箭升空的全过程,大家可以通过火箭的眼睛体会奔月。
  据了解,由于嫦娥三号比二号重1000多公斤(1吨多),承担此次运载任务的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有4个助推器,一个助推器是75吨的推力,火箭点火升空时,一级火箭和绑在它身上的四个助推器一起发力,共同产生了600吨推力,这足以让火箭摆脱地球引力的控制。
  此外,火箭上还安装了三个摄像头,这在嫦娥任务中是第一次。三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二级火箭外壁、三级火箭发动机舱和三级火箭仪器舱。点火后,安装在二级火箭外壁的摄像头会拍摄下火箭升空爆发的强大火焰。约两分钟后,四个助推器被甩出去、一二级火箭分离,全被该摄像头尽收眼底。
  另外,仪器舱的摄像头可以观测整流罩分离和器件分离的动作;三级火箭发动机舱的摄像头可以观看发动机的工作情况,据了解,这个发动机也是我国目前在役火箭中技术难度最高的。新京报记者 邓琦
  2 6项&首次&实现历史性突破
  &嫦娥&飞天在即,浩瀚太空将再次见证&中国创造&的力量。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工程二期任务副总设计师裴照宇说,嫦娥三号任务将在六个方面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中国是继美苏之后第3个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过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等6个阶段的减速,实现从月距面15公里高度安全下降至月球表面。
  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巡视探测。全世界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苏联开展了2次月面无人巡视探测任务,中国是第2个实施无人月球巡视探测的国家。
  首次实现对月面探测器的遥操作。嫦娥三号巡视器遥操作,采用自主加地面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获取到的环境参数,在地面完成任务规划,而巡视器具备自主完成局部规划、避障和安全监测、应急保护的能力。
  首次研制我国大型深空站,初步建成覆盖行星际的深空测控通信网。通过探月工程的实施,我国完全掌握了大口径高效率天线的设计、制造、安装技术,远距离、弱信号条件下发射、接收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快速测定轨和月面定位目标。
  首次在月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测。嫦娥三号搭载8台科学载荷,用以完成3项科学探测任务。
  首次研制建设一系列高水平特种试验设施,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先进试验方法。
  &这6个首次,彰显了中国探月工程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又是一条跨越发展之路。&裴照宇说。 据新华社
  发射时间 为何选在凌晨?
  落月时间选在月球白天上午,限定火箭发射时间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介绍,月球围绕着地球转,相当于人造地球卫星一样,但是转得比较慢。地球本身在自转,自转比较快,月球有自身转动的轨道平面,当这个平面扫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时候,就是零窗口期,这样可以使嫦娥三号和月球在一个轨道平面上。
  在选择与月球交会的时候,有很多条件限制,比如日地月的运动关系、运载火箭的能力,探测器可携带的燃料总量、气象等等,都会影响到发射窗口的选择和飞行轨道的设计。
  他表示,嫦娥三号应该在月球的上午落月,月球上是白天的话,可以有更多工作时间,太阳能电池板也能接收能量,所以,等于是落月的地点和时刻已经限定了,以至于环月的飞行过程,火箭发射的时刻和弹道也就限定了。 新京报记者 邓琦
  运载火箭 为何选长三乙?
  嫦娥三号探测器重,运载能力要求高
  &火箭加注燃料,意味着发射真正进入倒计时。这将是长三乙火箭的第25次出征。&嫦娥三号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说。
  为什么选择长三乙火箭,它有何&过人之处&?
  &虽然火箭不是全新的,但为了质量把控,研制生产工作都是按照火箭首次飞行的标准进行的。&嫦娥三号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说。
  长三乙箭体直径3米多,高56.4米,相当于20多层楼,是三级捆绑式火箭,在长三甲基础上捆绑了4个助推器,运载能力远高于长三甲和长三丙。
  &嫦娥三号探测器比嫦娥二号重了1吨多。本次发射具有多窗口、窄窗口的特点。要把嫦娥三号直接精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可靠性要求更高。&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说。与嫦娥二号任务相比,嫦娥三号的入轨精度要求提高了三倍多。
  岑拯表示,虽然长三乙火箭已是&身经百战&,但为确保嫦娥三号&完美落月&,科研人员对火箭开展了6大专项技术攻关。包括高精度制导控制提高入轨精度;多窗口发射技术,实现多轨道窄窗口发射;新型支架为嫦娥三号量身打造&座椅&;遥测图像传输系统,直观反映发射情况;减轻自重;提高可靠性。 据新华社
  着陆地点 为何选在虹湾?
  地形平坦,能保证降落的安全性
  按计划,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虹湾区着陆。虹湾区地处月球的北半球、西半球,在月球正面的雨海区西北角,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长约300公里。
  焦维新教授介绍,着陆的地点,要安全、阳光要好,要相对平坦,别人尚未探测过,有科学价值,还要处于月球正面,即朝向地球的这一面,能直接测控通信。
  他表示,虹湾不是真正的海湾,因为外形看起来像海湾,所以因此得名。选择这里,主要因为比较平坦,能保证降落的安全性。月球赤道附近高原比较多,坑比较多,对于着陆不太安全。还要有阳光,这样嫦娥三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吸取能量来工作。
  焦维新说,最终也不一定会着陆在虹湾,他说,着陆器是智能的,大概飞到离月球表面比较近的时候,它会悬停,相机拍了照片反馈给它,如果下面有个大坑,需要挪个地方,它自己就会平移,一直挪到照相机告诉它地面平了,它才会降落。 新京报记者 邓琦
  世界各国探月工程
  1958年至今,世界上共有127次月球探测活动。
  苏联 绕月探测世界第一国
  探月初期,苏联领先于其他各国。日,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日,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并撞击月球,成为首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1958年至1976年,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64个探测器。为实现登月计划,苏联设计N1巨型火箭,共试射了4次,都以失败收场。
  美国 将人类脚印留在月球
  1967年1月,美国&阿波罗1号&发射失败,3名宇航员遇难。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第一个脚印,这是人类探月最辉煌的成果。1994年1月和1998年1月,分别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和&月球勘探者&号轨道器探测月球,为日后建立月球基地探路。
  欧洲 要在月球建&诺亚方舟&
  20世纪80年代,由欧洲17国组成的欧空局开始探月研究。日,欧空局将&智能&1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并完成多项探测任务。欧空局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弗英曾表示,欧洲希望在月球上建一个&诺亚方舟&,存储地球物种的基因,当地球遭遇核战争危机或小行星撞击时,人类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
  日本 陆续发射&月亮女神&
  1990年1月,日本成功向月球轨道发射&飞天号&卫星。但这一小型探测卫星很快失灵,于1993年4月坠毁在月球上。日,成功发射&月亮女神&号绕月探测卫星。2009年6月,&月亮女神&在完成调查任务后撞向月球表面,完成使命。日本预计于2015年、2025年分别发射&月亮女神2号&、&月亮女神3号&。
  中国探月大事记
  人类探月一般遵循&探&&登&&驻&三大步。中国探月工程将第一大步&探月&细分为三期&即&绕&&落&&回&三小步。
  【嫦娥一号】
  1998年
  原国防科工委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开展先期科技攻关。
  2004年1月
  绕月探测工程立项;2月,绕月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进入月球轨道
  2007年11月
  来自嫦娥一号的一段语音和《歌唱祖国》歌曲从月球轨道传回,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传到世界各地。
  2008年11月
  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
  2009年3月
  &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受控撞月。
  【嫦娥二号】
  &绕月&任务圆满完成后,进入探月工程二期&落月&阶段,&落月&主任务由嫦娥三号承担。嫦娥二号由嫦娥一号&备份星&转为嫦娥三号&先导星&。
  2008年10月
  国务院批准实施嫦娥二号任务。
  2010年10月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2011年4月
  嫦娥二号半年设计寿命期满,既定的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探测任务圆满完成。
  2011年5月底
  补拍月球南北两极漏拍点和再次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清晰成像。
  2011年8月
  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
  2012年12月
  嫦娥二号受控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
上一篇: 下一篇:王梦缘的日志
11月2日凌晨1:30直播嫦娥三号登月发射
热1已有 300 次阅读&
新华网西昌12月1日电(记者田野、余晓洁、李宣良)1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发射进入最后准备阶段(12月2日凌晨1:30将直播嫦娥三号登月,直播地址:图文直播嫦娥三号登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灰色的发射塔已经将运载火箭和探测器完全包裹起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日阳光明媚,地面最高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西昌发射测试站站长李本琪认为良好的气象条件对嫦娥三号的发射和观测都非常有利。“预计明晨大家可以看到二三级分离。”火箭常规燃料的加注已经在30日完成。李本琪说,1日上午的主要任务是状态检测。预计下午5点半活动塔将撤离,6点10分之后开始加注低温推进剂。目前,发射时间仍然定在2日凌晨1点半。嫦娥三号探月任务一旦成功,中国将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后第三个掌握月面软着陆技术的国家。承担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是中国目前纬度最低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该发射中心坐落于离西昌市中心六七十公里的山沟里。这里是中国首个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也是中国探月工程系列卫星的主要发射场。2007年和2010年,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均从西昌发射并取得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塔架是曾经执行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二号塔架,高97米,素有“亚洲第一塔”之称。与“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相比,“嫦娥三号”对火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担任此次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火箭是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该火箭总长56米多,捆绑了四枚助推器。“嫦娥三号”任务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说,“嫦娥三号”的火箭系统也实现了六大改进来应对发射嫦娥三号可能遇到的挑战。该火箭能够为“嫦娥三号”提供可靠的,舒适、安全的飞行。此外,火箭还安装了摄像头,可以看到飞行过程中的重要分离动作。一旦火箭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由着陆器和探测器组成的嫦娥三号将在半个月后在月球实施软着陆,并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巡视探测。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三号从工程和科学目标上讲,都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过去我们是在100公里、200公里的距离对月球进行观测,现在我们可以面对面了,踏踏实实地就在(月球)上面了。真正实现了(对月球)零距离的观察和科学观测。”对于即将来临的发射任务,长期生活于此的航天人表达了对成功的渴望。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站,一副红底黄字的对联上书“精益求精画壮美航程耀寰宇,众志成城助嫦娥落月震九天”24个大字。“尽管有风险,(我们会)充分识别,化解风险。我想我们还是会成功。”吴伟仁说。()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卫星发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