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的角度介绍自己专业角度回答:我为什么要上大学

为什么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往往在境界上显得很深邃,在生活当中显得很幼稚?
同样的还有文学少女。昨天翻完好朋友的日记,平时觉得有点蠢生活困难的人,向我展示了她丰富的阅读量与无比细腻的少女心。 这不仅仅是我看到的问题,我自身也有同样的问题。 或者说,哲学、心理学并没有预期的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甚至他们的为人处事于常人无异,只是谈论到深刻问题时才会展路他们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 想到的原因是实践。就我自己来说,我经历的事物与苦难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多的了。但仍不能匹配得上书籍带给我的知识应该有的效果。或许就跟博弈论一样,形而上学的知识并不适用于现实,也有可能是我读书太少,其实满瓶不动半瓶摇。 请各位不吝斧正。 -补充: 很多人对“幼稚”这个词存有疑惑。这里的“幼稚”是“不会待人接物处事” 不仅是题干中的“文学少女”,我生活中其他这样儿的人,他们都很好,人很可爱。这里的幼稚没有任何贬义,只是在描述这种情况。
按投票排序
659 个回答
哲学系学生怒答。因为现在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严肃的世界”(serious world)里的。他们遵照社会的既有价值和固定准则生活的。他们内化社会的评价标准,把社会定义的价值当作自己的价值,把社会定义的成功当作自己应该追求的东西。他们上大学、找工作、结婚、买房、买车、买驴牌包CL鞋蒂凡尼珠宝,追求一种所谓的“幸福”的生活,一种所谓的“成功”, 却不知道这些对“幸福”对“成功”的定义都是社会-或说是他人-赋予他们的;他们20岁时就计划好了大学毕业前要做几个实习,毕业后要进哪些公司,35岁之前要升到什么职位,40岁时要拿什么薪水……这些人以一个社会赋予的价值指导自己的生活,为了一个社会赋予他们的目的而奔忙, 却从不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种价值是否是正确的呢?它是否对我是好的呢?我为什么想要它们呢?我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的,要关心这种“幸福”或“成功”? 当他们问哲学家:你为什么这么幼稚,不去追求一些实际的目标呢?哲学家会反问他:你为什么那么幼稚,让自己停留在表象的世界里,却不去审查自己追求的东西到底有没有价值呢?你以“严肃的世界”中的标准衡量哲学家,发现她似乎并没有在社会期许的方向走得太远。她没有什么钱,没有什么名望,也没有什么权力,然后你说哲学对她无益,这是何等荒谬。哲学从来不是为了把人束缚在严肃的世界里,而是恰恰是为了让人脱离这个“严肃性”,让她去审查自己的观念和生活,不再由社会或是他人定义的价值束缚自己的生活和个人发展,让她获得真正的自由, 去过真正的好的、自由的、有意义的生活。归根到底就是苏格拉底那句话: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补充——评论里有知友说我答非所问,且容我辩驳下,我并不觉得自己离题了。一般语境中所谓的“生活上幼稚”,归根结底往往指的是不知道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尤其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手段。比如说买菜不知道哪里新鲜又省钱,遇到坏房东不知如何处理;再比如遇到在酒席上不会“来事儿”,到大学暑假里不去找好实习,到毕业后不去做赚钱的工作,都会被称为“幼稚”、“不成熟”。这里“幼稚”似乎是指不明白某一些行为是实现某一目的(e.g. 买到好菜、减少损失、建立社交网、找好工作、获得富足安稳的生活)的方便的、高回报的手段。而我的意思是,这些目的本身是值得审查的。说哲学家幼稚,就好像是嘲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从中关村去颐和园。但为什么我们理所当然地把颐和园当目的地呢?为什么不能是别的地方,比如北海?如果你只是听别人的话要去颐和园,却没想过颐和园是不是你真正该去的地方,没想过你内心里到底想不想去颐和园,那么在你想明白之前,知道去颐和园路怎么走对你意义有多大呢? 当然,或许你想明白之后发现还是得去颐和园而不是北海,但要是自己不检查下目的地对不对就上路,岂不是把一切都交给运气?如果一个人反复审查自己的目的与价值,另一个人却未经反思、审查,就遵照社会、他人赋予的价值,把他们规定的“成功”当作自己的目的追求,或许比起前者不了解一些手段的“幼稚”,后者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的不审慎,才是真的“幼稚”吧。——又补充——澄清一下拒绝“严肃性”和“审查人生”的意思。严肃的世界不是说现实的、“世俗的”生活,拒绝严肃的世界也不是直指“追求精神超脱,贬斥饮食男女的欲求、拒绝追求功名利禄“本身。“严肃的世界”(serious world)是波伏娃“ethics of ambiguity”里的概念,指的是facticity,意思是把世界既有的价值和权威当作客观正确的事实(fact)来接受。身处“严肃世界”不是指参与社会本身,而是指把社会既有的价值内化,不加疑问地听从。脱离严肃世界指的认识到社会既有的价值和权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不再遵从它们规定的标尺生活。拒绝严肃性是不让社会的价值——本质上是别人的价值——决定自己的生活,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我写答案时刚交了篇存在主义的论文,就顺手用了这个概念。当时感觉自己解释清楚了,但现在一看大概是没有。结尾用苏格拉底那句名言,也只是觉得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哲学教人去审查所有价值、观点为什么对人非常有用。 苏格拉底本人认为对人生的“审查”只会得到一个唯一的正确的结果,即只有一种“好”的生活值得过。我个人倾向认同苏格拉底,但在这个答案里我并不想做这种“强论断”——即只有哲学的/道德的生活值得过——只想做一个弱论断,即不审视自己究竟想过、应该过怎样的生活,盲目遵循社会价值,并不是一种审慎的态度。如果因为我表述不清造成误解,非常抱歉。
有个哲学家叫胡塞尔,他区分了自然态度和哲学态度,这一区分可以追溯到δ?ξα[Doxa,意见]和?πιστ?μη[Episteme,知识]的古老争执。意见因为系缚在各种摇摆不定的情况上,所以从根本上是缺乏确定性的。具体又表现为:意见的结论通常都斩钉截铁,似乎充满确定性,但大多却是建立在不合法预设之上的τ? ?ν ?ρχ? α?τε?σθαι[乞题]推理。我可以举个典型的例子:我妈每次打电话过来问我,总是问我「你是不是又在玩游戏了?少玩点游戏!到时候成绩不好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且不论我是不是真的在玩游戏,也抛开对中年母亲操劳的敬意,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这个论断中充满了不言自明的预设:因为有好成绩才能找到好工作,且你要找到好工作,所以你要获得好成绩。因为不玩游戏才能有好成绩,且你要获得好成绩,所以你不能玩游戏。——她不会意识到「好成绩」与「好工作」之间并非必然的蕴含关系,也不会考虑到「玩游戏」和「好成绩」之间并不互斥。重要的是,就算我指出这一点,否定这一点;就算我妈听了,她以后也会在类似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在广义上——一个更偏向于实际生活而非单纯认识论的语境下——运用「自然态度」这个词汇的话,我们可以说,我妈的这种态度就是自然态度。自然态度里的人任凭自己的生存被捆绑在意见之网上。当我说「XX人都是小偷和骗子」的时候,我只是在提出一个难以验证的意见。可能它对我来说是真的,但支撑其这个意见的东西,往往是同样可疑的另一个东西(比如网上不知名发帖者的一个帖子)。一个意见的确定性回溯到另一个意见上,而另一个意见的确定性又得回溯到另一个意见上。人被束缚在这根无穷无尽的链条上,遵循着几千年堆积出来的成见而活着。在学习哲学之前,我不会问为什么我们得找个好工作,为什么女孩子25岁之前一定得结婚。我不会质疑伟大者的任何一个决策,不会对新闻里的东西产生怀疑。或许我曾经提出过疑问。或许我确实怀疑过,但这种怀疑要么遭到嘲笑,要么立刻就被另一个意见塞住了。而这些意见通常以「大多数人觉得」的形式起着作用。渐渐地,我习惯于沉浸在意见的浊流中,我开始为自己辩护,觉得这样活着也挺好。我放弃求真的责任,把这个责任让渡给一个外在的权威。我关注大V,让他们代替我思考。我把自己融入到「大多数人」里,或者是标新立异的「少部分人」里(这二者没本质区别)。渐渐地,我的脑袋里失去了所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开始以与大多数人的符合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我开始把那些和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一样的东西看做是有价值的,开始把那些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东西看做是没价值的。我们知道斯宾诺莎的那句话:「正如光明之显示其自身并显示黑暗,所以真理既是真理自身的标准,又是错误的标准。」知识与意见之间的关系,其实正如光与暗之间的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意见尽管是不确定的,但它总是将自己伪装成排除了所有可疑之处的知识——此时我们可以明白,意见的出现已经昭示了知识的存在,而哲学态度,正是意图探求这种远离一切「意见」的「知识」。普通人任凭自己被世界上的东西所左右,并且满足于顺应它的某种快感;而因为大多数人只能做到这一步并且沉迷其中,所以这种顺应自然而然成了一个标准,他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个陌生人是不是与自己贴近,属于自己中的一员。——「成熟」二字,在此无非意味着这个意思。如果我们把自然态度概括为一种不由自主的盲目的冲动,那么哲学态度中的人已经学会了止住自己的冲动——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在「业风」中稳住了身形——不再任凭自己沉湎于「别人说」的海洋里。因为对意见的反对其实就是对其反面的肯定,所以摆脱意见不意味着成为一个全然与世间对着干的叛逆少年。哲学态度中的人并不轻易把「别人说」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因为他明白「别人说」里可能掺杂着毒药或大便。这意味着哲学态度中的人必须从混沌的生存中抽身而出,以一种反思的清澈目光检视每一个「别人说」。——我们并不预先肯定它或否定它,既不觉得它丑也不觉得它美,我们只是把它一个个捡过来审查,像看一个剥光的鸡蛋那样去审查它的每个部分,直到其中不包含任何阴霾为止。于此,自然态度中的意见才得以上升为严格的知识,才被允许参与哲学家的信念组成。通常,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做一番这样的检视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对自己来说是没必要的。我没必要因为所谓「日后有用」而刻意结交谁,我也没必要在他人面前搔首弄姿。我没必要为了自己的工资或成绩而巴结老板;当我看到路边的乞丐或倒在路上的老人的时候,我也不会因为他们有可能是骗子而装作视而不见。我想,「成熟」的人应该会告诉你,你必须伪装自己,以使自己在看上去的时候比实际情况更强。「成熟」的人还会告诉你,所有乞丐都是好手好脚的骗子,所有倒下的老人都打算在你扶他起来之后敲得你倾家荡产。但在我看来,以上的推论中充满了臆断的预设,那些「成熟的」劝诫从而也成为了幼稚的。人永远是目的而非手段,而我只想把真实的自己展现给自己的朋友,同时也只结交愿意以诚相待的人;我施舍乞丐、帮助老人并非因为自己能获得什么好处,而只是因为「乞丐」这一群体应该被施舍,「老人」这一群体应该被帮助。这并不是什么「正能量」,也没有什么「优越感」。而是说,正如人应该吃饭以维持自己作为causa materialis[质料因]的肉身一样,人也应该遵循真理生存,以成就自己的causa formalis[形式因],也就是那个——使人成为人而不是其他东西的——「理」。而正如我们会觉得一个人不吃饭是奇怪的一样,哲学家也会觉得那些不遵循着真理而活着的人是奇怪的,至少是不成熟的——一个还未认识到人之为人的责任,并且不能身体力行地去执行它的人,又怎么能被称作是「成熟」的呢?我想说的是,成熟应该和「真理」、「知识」绑在一起——这才是「成熟」二字的真正用法。但现在反过来了。
这是一种返璞归真。喜欢心理学和哲学,不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去装得深邃,让别人去羡慕什么的。这不是学习和喜欢心理学和哲学的目的。相反,如果通过心理学和哲学的学习,了解到我们存在的意义,让自己的内心成长和强大起来,明白了是自身的喜悦而不是外物才能让我们开心快乐,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回归到一个最原始的状态---轻松,快乐,自在的状态。确实,这个状态看起来可能会“幼稚”,但是,这只是外人的感觉而已。对于内心强大,自在富足的人来说,别人怎么看自己,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你说他们幼稚也好,说他们装也好,他们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只会一笑而过。如果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不可能快乐的。老是戴着面具做人,好累的。戴久了,你就认同了戴着面具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你。返璞归真,放下你的面具,幼稚一点,你才会多点快乐少点压力。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世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周国平
因为学了心理学和哲学以后,你才会开始不去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不以别人的,社会的眼光来评判自身的价值。正因为如此,你也可以放心的去做自己,该笑的时候就开心的笑,喜怒哀乐行于色,这可能是题主所说的幼稚吧……
另外,学了心理学以后,你会不屑于伪装自己,不屑于耍各种小手段,当然我不排除某些专门学习心理学去操控别人的人。我认为心理学是让自己过的更好的一门学科,很多问题我们都以为是社会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其实很多问题出在自己心里,心理学就是让你在自我觉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本质,然后去解决他。
邀。最近有些忙,好长时间没有写回答了,对不住各位。得空赶紧回来找找手感。高票回答说得蛮好,我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一下吧。学习心理学、哲学,对为人处世方面并不能提供帮助。许多人觉得学了心理学,跟人交流时会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能够看穿对方的想法、引导话题走向、引导对方的情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原因有二: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的认知和行为背后的原理,涉及应用的内容很少。如同学了操作系统原理并不能帮你解决WINDOWS的故障一样,心理学很多时候研究的是「人面对某种情形时会怎样」以及「为何这样」,它并不能教会你辩术和看相。2)心理学研究的是统计规律,对于个体来说意义不大。当然,存在着心理咨询师这种以解决个体问题为目标的职业,然而那是建立在对来访者充分了解,以及来访者完全配合的前提上。生活中,如果你遇见一名心理咨询师,很有可能,他会比你显得更不擅言谈。在生活中显得「成熟」只有一个方法:体验生活。如同我在
中所说:当我们说一个人「成熟」时,通常是指,他能够正确地判断局势,作出合理的决策。但做到这一点,有一样东西是读书永远无法给予你的,那就是心态。看到喜欢的女生,是不是会结巴?看到身份尊崇的人,是不是会下意识变得怯懦?在人多的场合,是不是会担心出丑而不敢说话?人的心态是非常敏感而脆弱的。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无法做到,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心态太不稳定,不足以支撑我们的行为。那么,培养稳定、良好的心态有什么方法呢?有且仅有一种:就是多去体验生活。多跟人交流,多认识不同的人,多经历不同的场合。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是把敏感的阈值提高的唯一方法。很多事情,经历得多了,也就没那么可怕了。但是,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往往是偏内向的人,而体验生活,需要外倾的性格。这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因为心理学和哲学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关于「人」本身的学科,跟现实是脱节的。一个愿意去钻研心理学和哲学的人,他多半是对人本身的存在、思维和行为感到好奇,对他来说,处理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为人处世,就相对显得没那么重要。另一方面,心理学和哲学,都是需要大段的「整块时间」去学习、分析、思考,而(几乎)不需要动手的学科。会喜欢这种模式的人,多半是内向的人。相对来说,广泛地体验生活,意味着需要不时地转换目标、场景,迁移精力,这更适合外向者而非内向者。很难想象,一个精力旺盛,喜欢接触不同的对象、不同圈子的人,能沉得住气去思考那些形而上的问题。大概就是这样。
我很喜欢的一个心理学老师说,真正心理学学得好的人往往是头脑复杂而心境简单的。我觉得他是想说“大智若愚”。
这题目真是太棒了,给题主点个赞。心理学学生答一个。其一,我确实是因为自己觉知到自己的内心困扰,才被推动着转到这个专业来的。而我身边的人,排除被调剂这种非主动选择的同学,大多也有相似的遭遇。外加我们专业是心理咨询,就更一致的是因为自己的痛苦而学习。有人跟我说过,如果不是自己痛苦,谁特么会去学心理学。跟着导师上了不少专业培训,有精分有格式塔,在外的这种培训报名费很贵,但从不会报不满,于是我发现绝大多数学员都是富婆,富有,但却不幸福,甚至很多人并不是为了从事相关工作,而是为了治疗自己。课上会分享很多自身的感受、创伤,你会发现,真的,每个人都过得不容易。但是有的人天生灵敏度比一般人更高,同样的痛苦他们可能会经历得更为透彻,谈不上优点或是缺点,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懂。我一直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从未遭受创伤的人,但有的人会意识到内心的痛苦,而有的人不去碰不去看,或者干脆压抑、投射,甚至作为心理或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为什么会显得幼稚?因为理论和思维跑到前面去了,痛苦没有扫除,应对方式却又跟不上。就好像所住的房子有一个隐秘的地下室,里面埋藏着潜意识里所有的阴暗痛苦,散发着阵阵腐臭,一开始我压根就不知道地下室的存在,不知道味道是哪里出来的,当我不想忍受了大可以打开大门一走了之,当做味道从未存在就好了嘛。可是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小门,居然,居然有个地下室!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切都改变了,因为我既无法假装它不存在,又没有勇气一下子清理所有的阴暗。就好像艾利斯穿越兔子洞,即使可能通向的是光明,过程却是那样辛苦。有的人会说无知是福,迟钝是福,可以少经历很多痛苦。也许是的吧,但是有的人就有这样一种天性,他们敏感又脆弱,他们追求真实,所以做不到对阴暗视而不见。我所接触到的精神分析这一行,就连公认的大牛许多都很不稳定,“不稳定”都快成我们的标签了。我们是关注人性的人,我们是离痛苦最近的人,我们是受伤的治疗者。人生而创伤,而无往不在修复。5.21 补充:这个现象在我身边比较普遍,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心理咨询的人都是为了治疗自己。选择一个专业必然少不了那股好奇心,从自己的不圆满出发,发展出对人的好奇和关爱,最终学会真正治疗人,这样是极好的。不过我比较相信,人只能带领别人走到自己能走到的那么远。另外,我坦白对民间派持保留态度。呵呵。这个圈子很乱的,大家求助也要擦亮眼。
我来提供一个个人视角,或者说一个功利化的视角吧,毕竟咱就是个功利的人啊。个人视角,挂一漏万,包涵包涵。一、喜欢心理学和哲学,往往是因为其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有需求排除掉少数天生感兴趣和少数哗众取宠的人,大多数对哲学和心理学感兴趣并进行了解、学习的人,都往往在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上,存在一些问题,ta们需要心理学和哲学,来帮助ta解决问题。我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曾经两次陷入心理危机,这些之前的回答中都有涉及,就不细说了。学习哲学和思维科学也是没有办法啊,头脑混乱,没有方法意识,做事情只凭感觉和热血,付出巨大却没有相应的回报,痛定思痛,发现是思维出了问题。所以才学习思维科学和哲学的啊。有问题,有需求,所以感兴趣和学习。说起来,2009年考研时读到王若平的考试虫系列(举例而已,不是推荐书),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人居然可以不看内容,直接从题干中分析并选择答案,居然正确率还不低,当时震撼不已。方法,思维,技巧!再加上之前一段时间在感情上受挫,更是意识到方法才是效率之源,而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找到方法。所以,学习心理学和哲学,是很现实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这是个人特质问题,你不是这样的人,就不会意识到这样学习的必须性。二、对于具有这种特质的人,解决心理状态问题和思维方式问题是第一优先顺位问题,生活问题排位靠后第一优先顺位,因为必须先处理。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关于内心敏感脆弱的人如何学会并善于社会交往。我的看法是,在建立强大内心之前,学不会。(当然有没有必要学会是另一个问题)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学习技巧,而是内心的强大与否。因为你缺乏强大和稳定的内心能量,所以即使学会了很多技巧,也没有精力去使用。就像你的问题是没有汽油,那只要你的车还是烧油的,你再怎么优化你车辆的发动机,也只是南辕北辙而已。——关键在于获得充足而持续的油料供应,这才是核心。所以这样的人经常会沉浸于思考,沉浸于学习,他们好像不擅长于生活技巧和社会交往,因为他们顾不上。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沉迷于研究自己的心理成长轨迹,因为我发觉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其实不过是我心理问题的反应而已。这样的选择有它的无奈,也有主动选择的考量,我有一个逻辑,在我还年轻的时候,集中精力解决更为根本的问题,可能是更有效率的。一劳永逸,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好了,其他问题就不存在了。这样的想法当然是一厢情愿,但是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更为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其他方面的小修小补,根本不解决问题。第一优先顺位先处理根本的问题,有些人是被动无奈,有些人是主动选择,大多数人,两者兼有。三、只学习皮毛是无用的,反而会打破原本的心理、思维框架,所以,要深入学习、结合实际,建立新的更有效的框架人都是从皮毛学到深入的,但是如果只学个皮毛,就不如不学。(要循序渐进,不可浅尝辄止)因为人的心理和思维都有某种固定的框架,人们都是依靠这种固定的框架来认知世界和做出反应的。只学习皮毛,就相当于打破了原来的框架,却无法建立新的框架。只管杀、不管埋是不行的。那样,新框架的好处一点享受不到,原本框架的好处也丢了。心理学学到深处,应该是对人性和人心的深刻把握,同时产生对于他人和自己的悲悯和宽容,当然这一点我还没有达到,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经历叛逆和反抗的阶段。哲学的意义,在于提供具有巨大时间跨度、巨大空间范围和深刻意涵的思维模式和范畴。学习哲学的意义,在于大局观和深刻性。能够做到对自己的深刻认知,能够对人性和人心有深刻理解,能够对世界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大局观和深刻思考角度——这些都是学习心理学和哲学的优势。问题是,你能不能持续学习、结合实际、不断进步,最终建立自己的新框架。耐心、持续、最终建立。四、智者能与世宜,至人不与世碍——最终建立的新框架新体系,其实可以包容旧体系真正学习心理学和哲学到了一定境界,反而不一定和常人有什么分别。他们深刻的地方,当然具有,但是,只会体现在需要体现的地方。他们不会在不需要深刻的时候强行深刻,他们会很得体。当然,我并不是说人都需要达到这一步,我只是说,这是一个方向,一种境界。我们每个人能够修炼到哪一步,那要看人的努力,也要看造化,也看人的个人选择。我只是想说,你可以深刻,也可以浅薄。当深刻时深刻,当浅薄时浅薄,是为深刻。他们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深刻认识,也能够体会所谓俗世生活的乐趣,俗世并非真的俗,大俗大雅,那是一派人间烟火,那是一幅生机勃勃,那是多么让人着迷的红尘啊。智者能与世宜,至人不与世碍五、让上天的给予变成礼物最后写点鸡汤。是鸡汤,也非鸡汤。你是否不喜欢过你自己?你是否痛恨自己的性格?它让你痛苦、失败、疲惫……可是,你也明白,你不可能再活一次,这就是命运。我们学习心理学也好,哲学也好,文学也好,思维科学也好,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上天给予你的敏感、脆弱、深刻,就像未经打磨的剑胚,上面没有把手,布满了金属小刺,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被划伤、割伤。所以,我们要耐心地为它装上剑柄,耐心地把每一个小刺打磨,让它锋利却有用,让它不再伤害自己。这个过程中,你看到身边拿着木棍的他人,你好羡慕,他们没有这么麻烦,也不会伤到自己,也不用打磨小刺。我打磨的好辛苦啊,打磨了那么多年,何时是个头啊。可是,你还是只是慢慢打磨下去。心理学和哲学,就是打磨的机器,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一样,都是最好的打磨机器。你掌握不好的时候,还是会伤到自己,或者不会用,反而把小刺打磨得更尖利了……好惨。可是,终有一天,你拔出了自己的利剑,你削铁如泥,你势如破竹,你已经看不上他人的木棍了。宝剑锋从磨砺出。心理学学到深处,应该是对人性和人心的深刻把握,同时产生对于他人和自己的悲悯和宽容,当然这一点我还没有达到,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经历叛逆和反抗的阶段。哲学的意义,在于提供具有巨大时间跨度、巨大空间范围和深刻意涵的思维模式和范畴。学习哲学的意义,在于大局观和深刻性。能够做到对自己的深刻认知,能够对人性和人心有深刻理解,能够对世界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大局观和深刻思考角度——这些都是学习心理学和哲学的优势。让上天给予你的东西变成礼物,变成优势。六、降级,然后积累条件,慢慢上升不要高高地站在那里,要弯下腰,贴近泥土。学到了深刻的理论,思考两个问题。1、我能用在现实中吗?2、如果不能,我该将理论降级吗?降级。变通。有一篇写互联网从业人员的《降级论》,很有趣,也可以用在这里。很多高大上的理论都有适用的基础条件,它们威力很大,但是你没有条件适用。将它们降级。降到能用在你的实践中,为止。我一直在说,学习行业的圣经是必须的,但实际适用中,却要看看《…………十八法》、《……速成》这些东西。先活下去。高大上的理论肯定是重要的,没有它,你一辈子就在底层混,境界上不去,效率上不去。但是你还什么都没有,境界就高的可怕,只怕连底层都没得混。浅薄——普通——深刻深刻的知识和理论,要学会变通和降级。该打游击战的时候,就得打游击战。等到能打运动战了,再打运动战。等到能打攻城战了,也不含糊。等到三大战役前,战争理论也就成熟了。一开始的时候就搞大决战,那就是找死了。降级和变通。-------------------------------------------------------------------------总结一下。为什么喜欢心理学、文学、哲学的少年们在日常生活中反而有些迟钝和幼稚呢?1、他们很特殊,需求不一样2、他们很特殊的需求导致他们必须先处理心理和思维的问题3、他们先处理心理和思维的问题时,因为新的体系还未建立,旧的体系(往往是童年时被父母建立的)却慢慢崩塌,这一阶段,破而未立,两头不靠,是过渡期。4、持续学习,结合实际,不断改进,最终建立新的体系,这时候这些少年们,才会展现他的光彩。(时间很长,需要耐心和承受力,社会不见得给你这个时间和空间)5、建立新体系的过程中,不要一上来就高大上理想主义,要站在坚实的地面上,把高大上的理论降级,更接地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为实用和适用——积累基础和条件。6、先活下去,为自己的改变争取时间和空间,这比什么都重要。为了活下去,学会在坚持中妥协,在妥协中坚持。7、不管上天给你的是什么,用时间和耐心让它变成你的优势。8、敏感和脆弱,也具有力量,就看你能不能挖掘和发挥了。9、我是真能写啊。10、以上。
昨天刚刚好看到辛波斯卡的那句:尽管人生漫长,但是履历表最好简短。我们既然已经明白了那么多哲学,心理。人和人之间的猜疑,嫉妒,诬陷,妩媚,憎恨。那么就应该更简单,纯净的去活着。因为做这些太难。
长文,十八岁以下勿入————————分割喵——————————需求论心理思维有需求所以认知高。生活需求低所以显得幼稚。关于需求举个栗子吧,如果王思聪生活很幼稚,比如不重生活,不喜欢待人接物可以吗?反正有钱任性,冷嘲热讽别人甚至说脏话都有一大堆粉丝挺他。那么王思聪就无需显得生活不幼稚。追求心理哲学的人的人生是与常人相比不同的,因此需求差异比较大,最终产生了比较不同的行为模式。智商论是不合理的。如果研究心理与,智商一般不会低,生活智商显得低只是因为不愿意将智商分摊到生活之中。再举个栗子。各种著名科学家不近人情,爱因斯坦什么的天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搞科研。如果他们把智商精力分摊到生活一部分,自然可以游刃有余处理好。一句话总结人的行为是趋于自身总效益最大化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有可能变得生活不幼稚吗?答案是——是的。而且可以立刻做到。如果他们有重要的人去相处,(例如一个重要的客户,领导之类的)这时就需要表现出高生活智商,他们就把自己成熟稳重的一面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对于绝大部分老死不相往来的人或者不放在眼里的人,自己在这些人心里是不是幼稚的人完全没有关系。未完待续,有空继续补
在生活中处处显露自己的深邃才是真正的幼稚。
为了合群。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心理学哲学思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为了显得和别人一样所以幼稚 仅此而已所以
知心之交三两个
现实生活是形。。就是道家说的形而上的形所谓心理丰富者某程度在形之下,有某种悲哀因为融入现实,进入空间视觉适应是某种真快乐但有一种东西阻碍着深思者进入生活的形,一种东西阻碍着他们进入现实视觉的快乐这东西就是人脸因为不同人脸携带不同情绪,戾气重的地方的人脸甚至会携带着那个古老土地上的千年冤逆。。。这些冤、逆、恶,沉淀在人脸,成为现实“形”与“现象”的一部分于是问题产生:携带不良情绪以及枯萎面相的人导致一些看脸者的视觉崩塌,即空间觉察崩塌,即形崩塌。。。简单说是:人脸是”形“的一部分,看见臭脸与冤逆面相某些天真与擅察者的气质随即崩塌,然后视觉怨恨产生,生气,空间感崩塌。。让这些人逃离生活现场说的很严重是吧但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生活的小区全都是积极面容肤色健康身材丰满行为优雅乐观红润黑发红颜波大腰细明媚皓齿丝般顺滑,看上去每个人都让你产生表达欲搭讪欲每个异性的笑容与基于心灵认同的对视都让你在夜晚产生生殖冲动----的健康人类。。。那么这个人不会陷入所谓的心理与深思或哲学思考。。。因为看见美丽健康的人,积极脸孔,他已产生”欲“,他已产生对”生活现场“的冲动,产生人道欢喜。。人们在夜晚会回忆白天看见的优质面相导致人回忆那场合而得那空间记忆。。人因人脸而进入空间真实,而不是妖脸,魔脸,鬼脸你会问,你吃饱撑的整天看别人脸色?是这样,人类分人道者与物道者得人道者具有看脸识别他人脸色的反射(这种人不适应人道崩塌戾气重的的现代社会与城市)而未得人道者,他们仿佛不具有面部识别本能,他们核心价值是获得物质占有喜悦,与控制欲的得逞。。。由于这种人不看脸于是视觉不崩塌,导致他们进入到生活现场,得到某种现实的形而上并且在中国这种低积极面孔的地方”看脸“通常是找死。。或者说在中国这种人道崩塌的地方人们逐渐退出人道,进入物质道不信你从深圳过关去香港,大陆这边的公务员精神邪逆凶悍,到香港那边则是积极乐观,人的心情马上受到感染以上是关于本答案的铺垫:为什么心理者深思者往往看上去幼稚不入世俗形式之流?回答是:现实是表象,这些人不承认现实表象,是因为不承认人像,不承认人心相----被丑恶凶悍脸孔阻击——而进入不了现实表像与”形“之上——导致一些天真者,得人道者放弃克隆社会人际行为礼遇的行为表象非优雅回答是:我看社会人心相丑恶而不模仿他们,导致我丢失一些社会流行的人际方式显得我幼稚
思考的深度,和处世技巧的纯熟,很多时候,这是两个问题。高票答案我并不非常赞同,原因在于,哲学系的朋友还是从哲学出发去看生活,没有考虑到生活是自然性、生物性、世俗性、随机性、非理性等等因素形成的复杂系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生活应该是如何如何,我的内在应该是如何如何,客观世界应该是如何如何,那就还是处于题主所谓的一定的“幼稚”状态。思考分很多种,在这一题目下,我想,可以分成形而上的思考和形而下的思考。一个人,如果只会形而上的思考,不会形而下的思考,不会脚踏实地的行动,他注定没有明白人生的本质。理想的状态,我想应该是,上有一套价值体系可以指导自己做人,下有一套生活策略可以支撑自己做事。哪怕是一个和尚,如何只会念经,不会赤脚托钵云游化缘,没有吃过人生诸苦,终究也不会悟道。想说得更明白一点,就以我自己为例吧——没有自吹之意,毕竟“我”是我看得最明白的案例。前两天有人打电话来约稿,我老公听到了才知道我有在知乎上写东西,我说我都写了快200篇了,他就问我要我的知乎账号,想上来看看。没有给,以后也不打算给。这样处理是因为,我们并不一定需要自己的世俗生活过多介入精神生活。一个人的内在世界,体现在外在,能够让别人觉得“这人情商不错”,或者“相处蛮舒服的”,其实就可以了。除非有某些机缘深入的讨论或者长期的相处,才会发现“哦,原来他想的是这样的东西。”现实中,我有一份很喜欢的职业,要维持三代之家、一群闺蜜和一群插科打诨的哥们儿,还要读书。所以,在身边人看来,我绝不高深,相反,就一俗人,跟其他正在努力打拼的人一样。这就够了。我觉得不需要世俗世界了解自己今天又读了哪些书,写了哪些文字,做了哪些思考,有了哪些感悟。学心理学也不是因为要靠心理学吃饭,更不指望靠它出名,而是我知道它会让我更明白人生,更积极快乐,在短短几十年生命中,在深度上走得更深,在广度上走得更广,在清晰度上看得更清。我在知乎上写东西也不强求别人看,而是在回答的过程中,自己能有收获,而且,利他也是自利,仅此而已。学了心理学,不意味着就变成了比较完美的人。积极心理学的大师马丁塞利格曼也有过失败的婚姻。我这俗人身上的毛病更是说不完。但大方向上总归没有问题,幸福感强,复原力好,抗压力好,小事不计较,大事不含糊,认清自己的毛病,更努力发挥优势。想得深,做得实。有点儒商的味道。这是我向往的一种觉悟的人生。如稻盛和夫,就是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和欣赏的一个人。把境界的深邃摆在嘴上,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这也是没学透吧。————————分割线:写给习惯动情绪、习惯开炮的知友————————————在知乎上,你看到一个答案,你能听就听、不能听就算了,可以点个赞同或反对,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也不妨就事论事,理性的去辩一辩争一争,也许还能学到东西。但无论如何,请不要动情绪,更不要撕逼,因为,不管你如何的愤怒、不爽、厌恶,被你骂的那个你眼中的SB很可能根本不在意,更不会因为你而改变,你的情绪除了挑动自己的痛苦,其余的意义半点也无。当然,也有可能你的宣泄让对方也跟你一样不爽,那就是害人也害己,真真是脑残才会做的事情。知乎的戾气是越来越重了,跟外面的贴吧论坛距离不断缩短,但哪怕身处最糟糕的环境,每个人都还是可以选择,自己是要成为怎样的一个角色。PS:这几天在我的评论区动气的朋友们,抱歉我让你们不爽了,不过我没法做什么,你的情绪是你自己要负责的事,希望你们不要让这种无意义的不爽成为自己的不良模式。
前面已经有很多人说出原因了,我在补充一点吧,是大家比较忽略的,得明白一点,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心理学和哲学之后,才变得让人感觉生活中很幼稚。而是他们的性格或者应对生活的态度,使他们选择了喜欢心理学和哲学,偏偏这类人本身的问题,就是不太能匹配大众认为的人应该具有的样子。例如在特定的场合大家认为应该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以至于不会让大家觉得尴尬;或者在特定的场合应该不能说什么,不能做什么,以至于不会让人觉得讨厌。可是这一类人不能良好的应对这些场合,必然会被套上幼稚的标签。造成这样的事实,原因有三: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面对同一件事情,想到的东西也会不同。这会和大众的认识产生偏离,这些偏离,有一部分会被认为是不懂世故,不会处理事情(因为与大众的期待偏离了)。好处是,有时候提出的观点令人眼前一亮。②幼稚的另一面是成长,很多事情,是需要不断经历了之后,才能游刃有余。从没学过游泳的人,看了更多的书,更多的视频,第一次也不会游吧。没有演讲经验的人,第一次上台演讲,不可能左右兼顾,面面俱到吧。没有过长期的组织经验积累,办活动时,不可能毫无遗漏,连接顺畅吧。大部分的时间,有的人更多的是泡在了常识体系当中,方向指向外。有的人更多的在研究心理学与哲学,价值指向内。简单说来,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现在你要我来玩你的,那就玩不转了。③心理学与哲学更多的是宏观方向的研究,不是针对个体的。放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事,放在个体中,心理学与哲学的指导意义会被稀释,研究经济学的人,他就一定知道土鸡蛋多少钱一个吗?有亲戚知道我学生物工程的就问我,那你尝一下,这酒多少度……在③被否定的情况下,①和②的缺陷会人为放大。以上,也是给人造成幼稚印象的原因之一了。
有点奇怪呀,之前题主问的问题不是这个吧社交,不要讲那些科技含量高的话题,说说荤段子,小笑话,聊聊大家都知道的,不要极力表现自己有内涵。我本人喜欢看书,看纪录片,天文地理历史文学都看一点,一开始和别人聊天就是表现表现,聊了几句往往话题就聊死了。所以,我发现社交中共鸣是一个挺重要的指标,那就求同吧
这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吧。看清了生活的本质、洞悉了真实的本我,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以最赤诚最宽容的心面对这个世界。
有的人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探索世界的本质上,于是就疏于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因此显得不那么“熟练”
有的人因为习惯于思考事物的本质而对一些普遍认同的东西有所怀疑,不接受或者迟迟不能完全接受(也就是不照做),与大多数人做法不一致,在很多人眼中,这就是一种幼稚了。
不只哲学,只要是花太多精力在一些和日常无关的事情上,时间久了就会显得幼稚呢。
问出这个问题,大概是觉得学习哲学应当对日常生活有益吧,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要想把一些哲学理论应用于日常还是挺难的,很多都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另外这些理论本身就和真理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真理真的存在的话)。。。随着物理等其他学科的发展,我们探索世界本质越来越深入,感觉仿佛离生活的表象也越来越远,于是现实看起来就成了这个样子吧。
幼稚就幼稚,有什么关系
较真太累了,我知道你说的概念不是我说的概念,我知道你说的概念不是你想要表达的概念,我知道我纠正不了你的概念,何苦费力交流,不如呵呵装傻卖萌。
如果待人接物上被楼主你看出“成熟老练”了,那我们这些心理学哲学就全部白学了。假设两个人A和B,A讲话滴水不漏让人如沐春风,B不会讲场面话,有时说出来点话挺极品,偶尔还得罪人,一根直肠子通到底。你更愿意和哪位做朋友?如果你更愿意和A做朋友,那么正好我就是要排除你这种人。不是说我不愿意和你打交道,但我不会愿意和你做长久的知心朋友。如果你更愿意和B做朋友,那么我正好达到了我所要的效果。我会愿意和你做长久的知心朋友,因为你可以看穿我幼稚的表面,看到我明亮的内心深处。但是,不要以为,我只能是B,不会是A。如果是战略性的工作场合,我就可以是A,因为这个时候我有战略性目的,要讨论严肃的事情,要进行顺利的合作,所以我会呈现自己完美的一面,但我不需要你进入我的内心(除非战略需要)。但如果是私下里工作之外的情景,那我就是B,因为这个时候我的目的就是想找一群相知的朋友,我们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他们不会来考验我待人接物是否成熟,我可以笑着接受他们所有的怪癖。我喜欢一句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很多时候,就是要故意展露自己迷迷糊糊的一面(因为也的确是真实的),你们才能在我面前彻底放松下来,你们才有足够的安全感和我玩儿。否则如果我总是端着个女神架子,那也只能吸引到和我一样道貌岸然的男神,然后下半辈子过两个人整天出席各种高大上宴会的无聊日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