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队队长容志行 中国足球

容志行 - 人物评价
容志行驰骋绿茵容志行 近照18年,代表广东队和国家队参加过百余场国际比赛,屡建战功。尤其可贵的是在球场上受侵犯不计较,获荣誉不骄矜,他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体育道德,被誉为“志行风格”,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国各行各业所发扬光大。
容志行 - 技术特点
头脑清楚,反应迅速,足球意识好,技术全面、娴熟,脚法精良,控球能力强,传球及时准确,射门有力,善于带球过人,既能个人突破、又能带动全队整体攻防,主要踢、和左边锋位置,是广东队和国家队的核心队员。
容志行 - 履历年表
容志行运动员员照1948年出生在开往印度的英国“沙丹拿”号油轮上。原籍广东台山。1953年从印度回国。1958年上小学时,进入广州市宝岗业余体育学校儿童足球班接受训练。1962年考入广州二沙头业余体校足球队,后入选广州市少年足球队。1964年入广州工人足球队。1966年被选入广州足球队。1969年进入广东足球队。1970年被选入国家足球集训队,1972年入选国家队。1974年参加过第七届亚洲运动会,1975年参加第六届预赛,1976年参加第六届亚洲杯决赛,1978年参加第八届亚洲运动会和第七届亚洲杯预赛,1980年参加预选赛和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1982年挂靴后,入大学深造,毕业后一度担任青年队教练,后又任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1991年任深圳市体委主任。
容志行 - 个人经历
8岁进广州海珠区宝容志行 近照岗体育场业余体校足球班,16岁被选入广州工人足球队,1966年入广州市队,1969年进广东队。1972年被选入国家队。在国家队先后担任边锋、前卫、中锋等位置。他在比赛中头脑冷静、情绪稳定、自控力强,传球和过人突破都很出色,前后参加了第7、8届亚运会和第6届亚洲杯比赛。1980年2月至1981年1月香港举行的第12届世界杯亚大地区第四组的预赛上,中国队先后战胜中国香港、日本、澳门、朝鲜等队获小组第一名,取得决赛资格——容志行是中国队主力前锋,被授予“最佳进攻队员”奖。 1981年,在该届世界杯亚大赛区决赛对科威特的一场关键性比赛中,他头球建功,为中国队以3:0干净利落地战胜亚洲冠军科威特队立下汗马功劳,这一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时至今日,这场比赛仍然是中国男子足球队的经典之战;当时,全国许多城市的群众自发结队游行,欢呼“振兴中华”的口号,容志行也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体育道德,被誉为“志行风格”,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全国各行各业所发扬光大。比赛后,国家体委授予他体育荣誉奖,尽管随后中国队输给新西兰无缘世界杯,不过容志行的威名还是成为那个时代国足的最有代表性的记忆。容志行1982年挂靴后入大学深造,毕业后一度担任广东省青年队教练,后又任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1991年,任广东省深圳市体委主任,2008年退休。1994年,容志行荣获建国45周年体坛英杰之一,2009年入选60位最具影响力的新中国体育人物之一。
容志行 - 获得荣誉
1980年获称号。 容志行 近照1979年、1980年、198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之一。1980年第二十二届奥运会预选赛和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被评为世界杯预选赛亚大区第四组的“最佳进攻队员”。 1981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手。
容志行 - 人物故事
出生在轮船上容志行在比赛中1948年秋季的一天,在漫无边际的印度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一艘由中国开往印度的客轮在风浪中颠簸着,一群白色的海鸥追逐着船后涌动着的浪花,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了,他就诞生在船舱里。 “我在大海上出生,因此父母给我起名叫。”容志行说,在上学之前,父母都叫他海生,希望他像海鸥一样,不畏暴风雨,敢于面对一切困难。 容志行也是听着的故事长大的,母亲时常提醒他,他出生在海上,所以要像海鸥那样勇敢、坚强。容志行的父母都来自广东省的农村,家境贫寒,在容志行出生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为了养活孩子,寻找生计,他们背井离乡,登上了开往印度的客轮。船长是一个外国人,认为新生命诞生在自己的船上是一件吉利的事情,一定有好兆头,于是特意向婴儿的父母表示祝贺。&小海生牙牙学语一天天长大,母亲有时会对他讲起海鸥的故事。当海生准备入小学念书前,母亲又给他起了一个学名——容志行。“做人要志在必行啊!”母亲的叮嘱,让少年容志行一生铭记在心。背着足球进学堂 出生在海上的容志行并没有和大海结缘,几年后,他随父母返回祖国,住在美丽的越秀山下,家附近的街头小巷,成了他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好地方。 容志行最喜欢玩的,就是踢足球的游戏,每天晚饭前,他都要玩一会儿球,直到听到母亲的叫喊:“志行!”他才会跑回家,乖乖地坐到母亲面前,脚心朝上,给母亲看一看,然后再放下。这是母子之间的“约定”,因为踢球,容志行的小脚板经常遭受“皮肉之苦”,做母亲的当然心疼了。 其实,容志行的父母对他踢球都很支持,尤其是父亲容宝琛,从容志行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带着他踢球了。 在容志行的小学同学王志廉的记忆中,容志行是上三年级的时候来到广州市小学的,刚到班里的时候,他瘦小的身材,穿一件翻领汗衫,红色的短裤,和大家一样光着脚板,与众不同的是他斜背着的书包里装着一个圆溜溜的东西——蓝白相间的胶皮足球。 “上课前,容志行总是邀请大家在篮球场上进行超小型的足球赛,因此,这位新来的小伙伴很快便融入了集体,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他盘球的技术特别好,射进的球数也多。”据回忆,到了六年级,班里的足球队即便与比他们高出一头的青年工人比赛,只要容志行在,也一定能取胜。赛后,同学们不说容志行的功劳大,而是夸他的父母。 有一段时间,王志廉和容志行被分在同一个学习小组,晚上一起在容志行家里温习功课。“一次,志行的母亲给他补鞋,他的父亲看了便说,‘你每双鞋都是右脚的鞋头破,如果你左脚也能踢,两脚的内侧、外侧也能踢,那么你的鞋就不会仅仅穿一个月就坏了。可能会用一年或更长时间,还能练就左右开弓的本领’。
球技吸引了教练的注意1958年仲夏的一天傍晚,附近一条名为“牛奶厂街”的尽头,一场街头足球赛激战正酣,其中一个黑瘦的男孩吸引了一群观战者的目光:他的盘球、过人动作连贯,表现抢眼,球一到他脚下,对方三、四个人来抢就是抢不走。他的速度不是很快,却很会掌握时机:明明要对脚,他却轻轻一垫;被两人夹击,他会180度突然转体,异常灵活。容志行的球技在“牛奶厂街”独树一帜,也惊动了宝岗业余体校的足球。15岁的时候,容志行去报考广州市二沙头业余体育学校,报考的人在学校门前排起了长龙,每人只许带一下球,射一次门,他的动作未见惊人之处,初试便落选了。好胜心强的容志行非常难过,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复试那天,容志行夹在参加考试的人群里进入球场,他神情看上去有些胆怯,好在身体瘦弱,并没有引起考官的注意。可是打起比赛来,“野路子”出身的容志行却颇有大将风度,他司职中卫,视野开阔,球路多变,颇具足球天赋,很快就被教练相中了。 一年后,16岁的容志行又面临一次选拔考试,又是有惊无险地过了关。那次是广州市工人足球队在“招兵买马”,首先进行的是体能测试,容志行的成绩排名要倒着数:百米跑15秒2,30米冲刺跑5秒1,立定跳远1.9米,教练看着他的测试结果,无奈地摇了摇头。 容志行的体能也是一个大问题,那时他身高1.62米,体重41公斤,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他能否入选呢?大多数教练的意见是:不能!可是容志行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在随后进行的分组比赛中,他司职前卫,表现出了判断准确、意识超前等良好的技战术素养。结果,没过多久,教练就统一了意见:这是一块很好的踢足球的材料!
遭遇文革打击容志行获得荣誉1966年,容志行加入广州队,师从教练。对来之不易的新的训练环境,他格外珍惜,那时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然而,一场风暴突如其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政治风浪会那麽深的触及所有人的灵魂,从“停课闹革命”、“革命大串联”,到停工、停产,容志行所在的足球队被解散,由于埋头苦练,他也被扣上“白专道路、技术第一”的帽子,不得不挂靴停止训练。
成名之战1969年,容志行被教练选入广东队。1971年5月,古巴国家足球队来穗访问,容志行被告知立即备战待机。比赛那天下午,迎来了大量广州球迷。客队凭借南美特点的技巧,一开场就攻入一球,战况表明,5年未打国际比赛的广东队脚头生疏,特别是中场人员急需加强,换谁能扭转危局呢?教练员在摊牌时逐一衡量了新手的斤两之后,决定换上容志行一试头角。容志行的出场,引起一阵骚动,因为大多数球迷对陌生新手通常是抱怀疑态度的。容志行不辱使命,一上场就运用出色的控球和跑位,打开了局面。在一次反击中,容志行传出一记高吊球,埋伏在门前的队友迎个正着,一射破网。终场前,容志行快速运球突破,大脚猛扫,又入一球,广东队以2:1赢得了这场国际比赛。 这一仗是容志行的“身价球”,他从此在广东队站稳了正选的位置,转年便入选了、执教的国家队。 容志行正在练习头球
为练球吃安眠药包括容志行的朋友在内,大多数人都习惯叫他“志行(háng)”。他说:“我的名字叫容志行(xíng),上学之前,父亲把我的名字‘容海生’改为了‘容志行’,希望我‘志在必行’‘言出必行’。” 在教练、队友的印象中,容志行的确是一名“志在必行”的优秀足球运动员。原中国足球队教练张俊秀一提起得意弟子容志行,便有说不完的话:“容志行不仅技术过硬,而且素质高,人品好,诚实守信。” 有这样一件事情给张俊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队里为了教育队员,让大家忆苦思甜,规定每天中午吃一顿“忆苦饭”,主食是用和豆皮做成的窝头,北方人吃粗粮还能适应,但让吃惯了大米的南方人吃窝头,的确有些不习惯,容志行也不例外。 一天早上,容志行在吃早点的时候多拿了一个包子,藏在了自己的碗里,准备午饭的时候吃,恰巧被食堂的工作人员看见了,那时容志行刚进国家队,工作人员对他又不太熟悉,只得找教练告状。“我们教练问队员,是谁吃早点时拿了包子,容志行承认是他拿的,并主动向教练说明了原因,所以我们不仅没有批评他,而且还表扬了他。”张俊秀回忆说,“队里不允许队员抽烟,但是给容志行开了个‘后门’,允许他抽,只是规定不让他在宿舍抽,对他进行‘特殊照顾’就是因为他自觉,而且诚实守信,言出必行。” 原天津泰达队主教练、现厦门足球俱乐部顾问是容志行的老队友、老朋友,他说:“容志行刚进国家队的时候,从广东省来到北京市,生活很不适应,有一段时间长期失眠,但又要坚持大运动量的训练,为了不影响训练,他甚至服用过。”蔺新江说,队里考虑到容志行的身体状况,为了保证他每天上、下午的两次训练质量,特别批准他可以不出早操,“可是,容志行没有耽误过一次早操训练,更没有缺席过一次白天的高强度训练课。”
挨踢被踩不报复在容志行的左大腿上,至今还留着一块两寸见方的伤疤,提起那伤那痛,容志行总是淡淡地一笑,然后平静地说:“在足球运动的激烈争夺中,踢不到球而踢到人是常有的事情,多半原因是没有掌握好时机,或者是技术不过硬,不应该计较太多。”&他腿上的那块伤疤是1977年在北京举行的甲级联赛上留下的,广东省足球队与一支兄弟球队进行比赛。一次激烈的争夺中,容志行的左大腿被对方后卫踩了一脚,顿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他疼得倒地不起。当他被担架抬着离开赛场时,还不忘提醒队友:“继续打好比赛,特别要注意动作!”容志行回忆说:“个人受点伤无所谓,只是当时观众比较恼火,一些队友的情绪也不对劲。我最担心的是队友搞报复,把事情闹大。其实,要相信别人是会改正错误的。” 足球比赛的对抗性很强,规则也允许“合理冲撞”,在每场比赛中,对手都会把容志行当做“危险人物”重点看护,因此他挨踢、被踩的次数就特别多。他右膝下面有伤疤,左足踝上也有伤痕,难得的是,他从来没有动过报复之心。
受到胡锦涛接见2009年10月,在即将开幕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16日下午在济南亲切接见了原中国足球队中场核心容志行。胡总书记接见容志行时握着他的手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退役后的容志行容志行在济南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参加这次接见,心里是又兴奋又尴尬。兴奋的是能够得到如此巨大的荣誉。尴尬的是身边不是奥运冠军就是世界冠军,而自己连个亚洲冠军都没得过。容志行说:“去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的首位,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但是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中国男女足的表现都不佳,作为一名足球工作者,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虽然我们的足球水平在全世界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我认为,中国足球一定能够搞起来,凡是中国人想办的事情还没有办不成、办不好的。胡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足球事业的高度重视,更是给了我们信心。”
容志行 - 人物性格
在足球的王国里,容志行挥洒自如,尽情展示这项运动的美妙和动人心魄的生命力,只有在绿荫场上,他才觉得奔跑是自由、快乐的,他年轻的生命充满着向上的梦想。容志行为人诚恳、谦让有余,他从未故意伤害过对手,也未同任何人发生无谓的争执。他对挨踢受伤早习以为常,从不介怀。比赛之后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人上门道歉来了,容志行先是一怔,接着,他会腼腆地耸耸肩,表示他并未注意到有谁故意踢过他,或者说:“事情过后就完了,没有必要那麽认真。”对方的态度越诚恳,容志行的样子就越尴尬。 对于员的错判、漏判,容志行历来都宽宏大量,即使面对有意的“偏哨”,容志行也主张采取正确的途径去解决,而不主张和裁判斗气,打意气波。
容志行 - 志行风格
告别足坛时的容志行中国体育界唯一用个人名字命名的精神“志行风格”,就源自他在赛场上高超的技术和对对手充分尊重的良好赛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训练,技术出众,从不做粗野动作,不报复对方球员,不与裁判争执,不乱吐唾沫……直到今天,“志行风格”仍被称颂。 在举行的世界杯附加赛上,人们看到了国家队队长容志行的精彩表现:4∶2破朝鲜,四球中他助攻三球;3∶0大败科威特,他拖着刚缝了十几针、被纱布裹得密密麻麻的小腿上阵,并首开纪录,下场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致敬,高呼“祖国感谢你,人民感谢你”。这一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当时全国许多城市的群众自发结队游行,欢呼“振兴中华”的口号,容志行也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 容志行绿茵百战,两条腿上的伤痕像是打上的绑腿,可他却从未故意伤害过对手,也未同任何人发生无谓的争执。在中东一场国际比赛中,容志行带球杀入对方禁区,2名对方后卫从左右两边向容志行飞身撞来,被他变向闪开,2名后卫却撞到一块双双受伤倒地。已面对空门待射的容志行见状立即停球,主动上前伸手将2名后卫扶起。观众看见容志行放弃了功成在握的射门机会,在片刻的惊奇之余,场上响起了掌声。 赛后,当地一家媒体的评论如下:“在洪水暴风一样的比赛激烈气氛中,中国队的11号竟能取得一种节制,避免了比赛流于过火,他是在经受了多次粗暴攻击后吹起良心道德号角的。”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4:33:01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对话容志行:胡总书记接见让我既激动,也不安
30年前,容志行是中国足球队中场的灵魂人物;3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接见容志行时,握着他的手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
网易新闻独家对话容志行先生&
最近,高层接连对中国足球表示关注,引起坊间热议。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德国访问期间提到了“一定要下决心把中国足球搞上去”。此后,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青岛举行的足球工作座谈会也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中国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10月16日下午,胡锦涛主席在济南接见体育界人士代表时,对原中国足球队中场核心容志行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
容志行是中国七八十年代的著名足球运动员,曾经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0月20日,容志行打破三十年来不与媒体谈中国足球的惯例,在济南接受了网易新闻的独家专访。
1、一个高水平的队伍是各有特点
网易新闻: 胡锦涛总书记16号接见您的时候说,我们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您能具体给我们讲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容志行 :我是11号接到电话通知,让我赶到济南,说中央领导要接见我们。后来了解到被接见的有28个人,是教练和运动员代表。那天我们很荣幸坐到了第一排。胡总书记进来的时候是四点多,他跟我们逐一握手,对每个人讲了话,其中跟我讲的就是志行风格还要发扬。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也不安。激动是因为第一次见到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不安,因为我旁边都是共和国60年以来,为国家确实做了重大贡献的运动员,他们都是多次破世界记录的奥运冠军,确确实实为国家争光、做了重大贡献。
网易新闻: 对“志行风格”,老球迷都比较了解,可能年轻一点的球迷不太了解这个志行风格的由来,您能给我们说一说吗?
容志行 :我尽了一个足球运动员在球场该做的事情——“人家踢你,不报复,骂你,不还口”,做一个运动员,要认识到足球是一个比较激烈的对抗项目,在场上难免会出现碰撞,有一些人不小心踢到你了,应该把它看的很正常一件事。但是有一部分的运动员,他就没想到这个。人家一踢了,好像是人家有意踢的,我就非想的要报复你。非要踢你一脚,要不就没完了。
我对这个的问题是这样的认识。(叫‘志行风格’)这种叫法过奖了,对我评价太高了,形成一个风格。
网易新闻: 我们说志行风格,都在说您的技术是最好的
容志行 :不是说我技术,我只是有特点。一个高水平的队伍是各有特点,有些抢截能力强,有些传球意识好,有些注意配合,我有我的特长,并不能说就像我这样的水平就很高,那不是。体力方面,我就没有过去很多队员的体力好,但我的传球,前场突破、过人,是我的长处。所以不能说什么都好,只能说是有特点。
网易新闻: 我记得您原来受伤,然后被抬下场的时候,球迷都在喊感谢你。现在回忆起当初火爆的球市有什么感想?
容志行 :当年参加世界杯,确实打了几场精彩的球。那时候观众发自内心的高兴。那时还是“振兴中华、为国争光”这样的口号,很鼓舞人心,我听到以后心里非常激动,对科威特那场球,我上一场跟新西兰比赛后裂开一个口,缝了八针,14天后(刚好两个礼拜),我就参加科威特的比赛。那场比赛,第一个进球是我头顶进去的,顶进去以后,结果是3:0,在完场前的10分钟的时,教练把我换下来了。 我出来就听到观众说感谢我,内心非常激动,到休息室后也开始流眼泪。后来又收到了很多信,都是关心、慰问、鼓励的。由于信太多了,当年也没有办法逐一回复,所以也借着这个机会说一声对不起,感谢当年球迷对我的支持和关心。
2、“锁喉功”很不应该
网易新闻: 您怎么看现在年轻球员违规?像李玮峰,网友说他有锁喉功。您怎么看?
容志行 :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很不应该。他需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认识--足球运动就是激烈对抗的项目。老是觉得老子天下摸不得。
你要是水平提高了,人家就重点防你。你说当运动员,对手非要盯着你,说明你威胁到对方了。人家很认真的对付你,还重点研究怎么防你。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没辙,说明你是水平到此为止。
人家一重点防你,你就需要过他、射门,或者传好球,无形中,你的技术就提高了。如果对手防你时,动作大一点你就报复了,你的水平肯定提高不了。
网易新闻: 如果现在的国家队跟那时候您的队伍进行一场比赛,谁会赢?
容志行 :这就等于把关公和秦琼拿出来比较一下,看谁武艺高一样。他不可比,现在肯定他们身体素质、身材各方面都要比我们过去好。
3、中国足球至少要满足球迷的愿望
网易新闻: 中国足球改革从94年甲A联赛就开始了,然后变成中超,但是我觉得我们球员的水平,是一直没有提高的,您觉得原因在哪里?
容志行 :94年到现在,已经15、16年了,当年的10岁小孩,现在得25、6岁了。所以青少年、少年儿童的基础训练没有抓好,他等到成年,足球水平也是有局限的。
网易新闻: 那您觉得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它有没有触及到这个问题的实质?
容志行 :中国足球职业改革现在的问题是,俱乐部他关心的是一线队员,可能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后备力量培养这一块。
假球、黑哨、假年轻等这些事情不是个人力所能及可以解决的问题,得通过一个系统工程。但在青少年建设上,可以在好教练的带领下慢慢的起来。以后水平肯定也不一样。
而且这个环境是比较干净的,别让他一上来又想那个、想这个。让教练不要想到假球,行贿什么之类的事,绝对不要出现。
网易新闻: 这种干净的环境,要谁来创建呢?
容志行 :那肯定要共同创建,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系统领导。如果现在出现严重进入仕宦进入,把假球、赌球能够干净一点,搞的干净一点,环境一好,小孩的培养就好一点了。
网易新闻: 您觉得中国足球未来要走哪条路,走专业体制,还是职业化、市场化?
容志行 :现在既然走了职业化道路,肯定是走下去。
事物总是发展的,相配套的政策、决定,把它们配套好,我觉得还可以走下去。
网易新闻: 现在看我们联赛,一到打国家队的时候,就会把联赛的队员抽出来,您觉得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影响球员本身的职业化进程。
容志行 :这个并不矛盾的,足球改革搞俱乐部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水平。提高水平,就是要为国家争光。
我想中国人想办的事,肯定能办的了的,肯定可以办好的。
网易新闻: 我们的球迷,包括国家主席,包括习近平同志、刘延东同志最近都在表达对中国足球的重视,这些重视,会不会让您对中国足球的未来更有信心?
容志行 :肯定的。现在中央主要领导对足球这么关心,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我充满信心。
有很多人说中国足球要发展、要从娃娃抓起,多年以前我们的总书记小平同志也讲从娃娃抓起,讲了好多年了,到现在足球的水平是这样。我们看了心里很不安。作为一个老足球工作者,我从事足球18年。虽然后来搞了行政工作,心里一直是惦着足球,由于工作关系看的足球少了,但经常关心它。现在说从娃娃抓起是讲了,但很多地方还很难落实,比如说抓基础足球教育的教练,应该是一个好的教练,不能说因为基础就随便一个人去教,这样到时候球员基础没有打好,以后发展水平也不会很高。所以我想从娃娃抓起,必须是好的教练,搞好这个基础。那以后发展的潜力、前景都是非常好的,也非常大。
网易新闻: 您对中国足球有什么样的希望?
容志行 :从我的角度,我肯定希望中国足球的水平越踢越好,水平越来越高。真正为国家争光,最少要满球迷的愿望,对不对?大家都有个高水平的表演,让人看着如痴如狂的。不愿离开,这样呢有一个良性循环在里面,球迷把小孩有送到足球队了,那足球人口也多了,足球的水平就高了。
网易新闻: 最后,现在还有很多的老球迷都特别关心您,可以跟他们讲一讲您现在的生活吗?
容志行 :去年我退休了,近年到一些山区去,比如广东的梅州、普陀、杏林。那边足球的群众基础还是不错。去关心一下他们,也有足球教练到那边辅导,我也跟着看一下。
网易新闻: 谢谢您!
(本文来源:网易
没有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论坛帖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5843条
评论5086条
评论4252条
评论4167条
评论4146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举报与反馈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对话容志行:胡总书记接见让我既激动,也不安
[30年前,容志行是中国足球队中场的灵魂人物;3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接见容志行时,握着他的手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
对话容志行
最近,高层接连对中国足球表示关注,引起坊间热议。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德国访问期间提到了“一定要下决心把中国足球搞上去”。此后,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青岛举行的足球工作座谈会也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中国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10月16日下午,胡锦涛主席在济南接见体育界人士代表时,对原中国足球队中场核心容志行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
容志行是中国七八十年代的最著名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曾经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0月20日,容志行打破三十年来不与媒体谈中国足球的惯例,在济南接受了访问。
<font COLOR="#、一个高水平的队伍是各有特点
胡锦涛总书记16号接见您的时候说,我们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您能具体给我们讲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容志行:我是11号接到电话通知,让我赶到济南,说中央领导要接见我们。后来了解到被接见的有28个人,是教练和运动员代表。那天我们很荣幸坐到了第一排。胡总书记进来的时候是四点多,他跟我们逐一握手,对每个人讲了话,其中跟我讲的就是志行风格还要发扬。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也不安。激动是因为第一次见到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不安,因为我旁边都是共和国60年以来,为国家确实做了重大贡献的运动员,他们都是多次破世界记录的奥运冠军,确确实实为国家争光、做了重大贡献。
对“志行风格”,老球迷都比较了解,可能年轻一点的球迷不太了解这个志行风格的由来,您能给我们说一说吗?
我尽了一个足球运动员在球场该做的事情——“人家踢你,不报复,骂你,不还口”,做一个运动员,要认识到足球是一个比较激烈的对抗项目,在场上难免会出现碰撞,有一些人不小心踢到你了,应该把它看的很正常一件事。但是有一部分的运动员,他就没想到这个。人家一踢了,好像是人家有意踢的,我就非想的要报复你。非要踢你一脚,要不就没完了。
我对这个的问题是这样的认识。(‘志行风格’)这种叫法过奖了,对我评价太高了,形成一个风格。
我们说志行风格,都在说您的技术是最好的
容志行:不是说我很有技术,我只是有特点。一个高水平的队伍是各有特点,有些抢截能力强,有些传球意识好,有些注意配合,我有我的特长,并不能说就像我这样的水平就很高,那不是。体力方面,我就没有过去很多队员的体力好,但我的传球,前场突破、过人,是我的长处。所以不能说什么都好,只能说是有特点。
您原来受伤被抬下场的时候,球迷都在喊感谢你。现在回忆起当初火爆的球市有什么感想?
容志行:当年参加世界杯,确实打了几场精彩的球。那时候观众发自内心的高兴。那时还是“振兴中华、为国争光”这样的口号,很鼓舞人心,我听到以后心里非常激动,对科威特那场球,我上一场跟新西兰比赛后裂开一个口,缝了八针,14天后(刚好两个礼拜),我就参加科威特的比赛。那场比赛,第一个进球是我头顶进去的,顶进去以后,结果是3:0,在完场前的10分钟的时,教练把我换下来了。我出来就听到观众说感谢我,内心非常激动,到休息室后也开始流眼泪。后来又收到了很多信,都是关心、慰问、鼓励的。由于信太多了,当年也没有办法逐一回复,所以也借着这个机会说一声对不起,感谢当年球迷对我的支持和关心。
2、“锁喉功”很不应该
您怎么看现在年轻球员违规?像李玮峰,网友说他有锁喉功。您怎么看?
容志行: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很不应该。他需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认识--足球运动就是激烈对抗的项目。老是觉得老子天下摸不得。
你要是水平提高了,人家就重点防你。你说当运动员,对手非要盯着你,说明你威胁到对方了。人家很认真的对付你,还重点研究怎么防你。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没辙,说明你是水平到此为止。
人家一重点防你,你就需要过他、射门,或者传好球,无形中,你的技术就提高了。如果对手防你时,动作大一点你就报复了,你的水平肯定提高不了。
如果现在的国家队跟那时候您的队伍进行一场比赛,谁会赢?
容志行:这就等于把关公和秦琼拿出来比较一下,看谁武艺高一样。他不可比,现在肯定他们身体素质、身材各方面都要比我们过去好。
3、中国足球至少要满足球迷的愿望
中国足球改革从94年甲A联赛就开始了,然后变成中超,但是我觉得我们球员的水平,是一直没有提高的,您觉得原因在哪里?
容志行:94年到现在,已经15、16年了,当年的10岁小孩,现在得25、6岁了。所以青少年、少年儿童的基础训练没有抓好,他等到成年,足球水平也是有局限的。
那您觉得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它有没有触及到这个问题的实质?
容志行 :中国足球职业改革现在的问题是,俱乐部他关心的是一线队员,可能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后备力量培养这一块。
假球、黑哨、假年轻等这些事情不是个人力所能及可以解决的问题,得通过一个系统工程。但在青少年建设上,可以在好教练的带领下慢慢的起来。以后水平肯定也不一样。
而且这个环境是比较干净的,别让他一上来又想那个、想这个。让教练不要想到假球,行贿什么之类的事,绝对不要出现。
这种干净的环境,要谁来创建呢?
容志行:那肯定要共同创建,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系统领导。如果现在出现严重进入仕宦进入,把假球、赌球能够干净一点,搞的干净一点,环境一好,小孩的培养就好一点了。
您觉得中国足球未来要走哪条路,走专业体制,还是职业化、市场化?
容志行 :现在既然走了职业化道路,肯定是走下去。事物总是发展的,相配套的政策、决定,把它们配套好,我觉得还可以走下去。
现在看我们联赛,一到打国家队的时候,就会把联赛的队员抽出来,您觉得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影响球员本身的职业化进程。
:这个并不矛盾,足球改革搞俱乐部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水平。提高水平,就是要为国家争光。我想中国人想办的事,肯定能办的了的,肯定可以办好的。
我们的球迷,包括国家主席,包括习近平同志、刘延东同志最近都在表达对中国足球的重视,这些重视,会不会让您对中国足球的未来更有信心?
容志行 :肯定的。现在中央主要领导对足球这么关心,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我充满信心。
有很多人说中国足球要发展、要从娃娃抓起,多年以前我们的总书记小平同志也讲从娃娃抓起,讲了好多年了,到现在足球的水平是这样。我们看了心里很不安。作为一个老足球工作者,我从事足球18年。虽然后来搞了行政工作,心里一直是惦着足球,由于工作关系看的足球少了,但经常关心它。现在说从娃娃抓起是讲了,但很多地方还很难落实,比如说抓基础足球教育的教练,应该是一个好的教练,不能说因为基础就随便一个人去教,这样到时候球员基础没有打好,以后发展水平也不会很高。所以我想从娃娃抓起,必须是好的教练,搞好这个基础。那以后发展的潜力、前景都是非常好的,也非常大。
您对中国足球有什么样的希望?
容志行:从我的角度,我肯定希望中国足球的水平越踢越好,水平越来越高。真正为国家争光,最少要满足球迷的愿望,对不对?大家都有个高水平的表演,让人看着如痴如狂的。不愿离开,这样呢有一个良性循环在里面,球迷把小孩有送到足球队了,那足球人口也多了,足球的水平就高了。
现在还有很多的老球迷都特别关心您,可以跟他们讲一讲您现在的生活吗?
容志行:去年我退休了,近年到一些山区去,比如广东的梅州、普陀、杏林。那边足球的群众基础还是不错。去关心一下他们,也有足球教练到那边辅导,我也跟着看一下。
容志行简介&
容志行,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
1948年出生,广东省台山市人,出生在开往印度的英国“沙丹拿”号油轮上,1953年从印度回国,身世颇为传奇。
8岁进广州海珠区宝岗体育场业余体校足球班。16岁被选入广州工人足球队。
1966年入广州市队。
1969年进广东省队。
1972年被选入国家队。在国家队先后担任边锋、前卫、中锋等位置。他在比赛中,头脑冷静、情绪稳定、自控力强,传球和过人突破都很出色。
在1980年12月至1981年1月香港举行的第12届世界杯亚大地区第四组的预赛上,中国队先后战胜香港、日本、澳门、朝鲜等队获小组第一名,取得决赛资格。他是中国队主力前锋,被授予“最佳进攻队员”奖,第二年,在该届世界杯亚大赛区决赛对科威特的一场关键性比赛中,他头球建功,为中国队以3:0干净利落地战胜亚洲冠军科威特队立下汗马功劳。这一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当时,全国许多城市的群众自发结队游行,欢呼“振兴中华”的口号,容志行也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体育道德,被誉为“志行风格”,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全国各行各业所发扬光大。比赛后,国家体委授予他体育荣誉奖。
“志行风格”成为当时最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口号。当时有媒体对“志行风格”的诠释是:尊重裁判,顾全大局;尊重对手,强调体育风格;尊重队友,重视合作;其中最核心内容是为祖国荣誉奋不顾身的拼搏精神。
1981年他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年,他连续三年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
1983年退役后先当足球教练,后到深圳市任体委主任。
2009年10月退休。
《中国观察》·新闻眼:一个足球,举国闲愁
“什么运动揪心?足球!什么运动最揪心?中国足球!”除了作为小品段子博人一笑之外,很长时间里中国足球都未能给13亿国人以欣喜。近来中央高层罕有地接连关注,希望是一个福音,但难免又让人担心,作为曾经的体改先行者,中国足球能否摆脱行政干预、政绩功利的阴影,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使足球更为职业化……
中央高层连番表态重视足球
中国足球代表大会年内延期举行 酝酿重大改革
党和国家领导人近期接连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关心,引起国内足坛的极大反响。备受关注的中国足球代表大会因种种原因从原定的上半年推延至今。目前,中国足协已初步定于11月至12月间举行足代会。南勇9月底在广州透露,即将召开的足代会将从运行机制到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改革,重点肯定是青少年足球工作。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国足
胡锦涛指引中国足球方向鼓励发扬志行风格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6日下午在济南亲切接见了原中国足球队中场核心容志行。胡总书记接见容志行时握着他的手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
习近平透露很喜欢足球要下决心搞好中国足球10月12日,习近平表示,中国有一流的球迷和全世界可观的足球市场,但目前水平比较低。他说:“举办完奥运会之后,中国下了一个决心,既然我们其他的运动可以拿到金牌,那么足球啊,一定要下决心搞上去,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
刘延东:抓紧研究提出符合国情的足球改革与发展刘延东强调,要立足国情,借鉴足球强国的经验,吸收我国其他优势运动项目的成功做法,积极探索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足球管理体制、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加强监管,规范行为。
水平太低与综合国力不相称——中国足球水平太低 让全国人民很不满意
中国的足球水平太低下,让全国人民很不满意,而且与我们竞技体育的辉煌成就相比落差极大,和我们国家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很不相称。把足球搞上去,是体育界、足球界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央视一套直播中超难救足球
中国足球和中超联赛的这些顽疾不是仅靠央视一套直播几场联赛就能解决的,它们都是日积月累遗留下来的,要解决难度非常大,也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程,可他们为什么趟进了中国足球这趟浑水呢?
如何夺取咸鱼翻身全面胜利
人民日报:中国足球难在持之以恒,贵在持之以恒
如今,把足球搞上去已成自下而上期望、自上而下的要求,利用全运会的杠杆调动各地开展青少年足球活动积极性,一两届全运会未必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全运会的周期不算短,从现在做起,4年过后总会有所收获。
黄健翔:中国足球发展请学习近邻日本的成功经验
我们的近邻日本,已经给亚洲,特别是东亚足球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合理的可行的成功道路,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让我们不必摸着石头过河,不必失败999次之后才发现那种可以用来做电灯泡灯丝的材料。
容志行:未来十年,中国足球水平还是不会很高
容志行去年退休了,这位1948年出生在开往印度的英国游轮上的孩子,1953年回国,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谈到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足球水平,容志行说:“中国足球的最终出路就像邓小平所说,必须从娃娃抓起。”
李承鹏:高层关注不是救世主 中国足球莫走回头路
我最担心的是,当高层领导重视之后,过往失去既得利益的行政力量又会卷土重来,以加强领导为由再次把足球拖回专业时代,再辅以纯专业时代的朝鲜国不是也打进世界杯了吗……如果他们这么说,我们,还真的不好反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容志行放弃射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