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联: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在哪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黄鹤楼游记
我的图书馆
黄鹤楼游记
    黄鹤楼游记  黎秋山    日,我携夫人来到湖北武汉黄鹤楼游览。  黄鹤楼座落在武昌长江边的蛇山西坡,属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景区东、西、南三个方向均有入口。南大门的城楼墙上,镌刻有米芾“天下江山第一楼”的草书,十分醒目,远远就吸引着游客。     黄鹤楼之所以能吸引天南地北的众多游客,首先在于其与楼并生的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屡遭劫难的沧桑身世。据历史文献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本是一座供军事卫戍的瞭望塔楼。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记曰:“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三国归晋后,该楼失去军事意义,被商家据为酒店,并逐渐演变成为游人观光赏景的楼阁。而与楼名有关的种种神话传说也衍生、传播开来,并在一些颇有影响的野史志怪小说中得到辑录,如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述异记》、萧子显撰的《南齐书》、唐朝阎伯理转述之《图经》、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清朝褚人获的《坚瓠集》、以及《江夏县志》所引《报应录》和鲁迅先生辑录的《古小说钩沉》等。传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说曾有人得道成仙,在此楼驾驭黄鹤升天而去。二说有仙道云游至此,为答谢店家热情款待,在楼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这只画在楼墙上的黄鹤能随歌声乐曲婆娑变幻,翩翩起舞,酒店因此声名远噪,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后来有一地方恶霸企图霸占酒楼,道仙重来,召下黄鹤,乘鹤飞去。关于黄鹤楼的传说富于想象力,趣味盎然,浪漫动人,充满神异色彩,而现实中的黄鹤楼却频经兵燹焚祸,屡建屡废,劫难重重。仅在明清两代,黄鹤楼就曾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最后一座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遗址上唯一遗留一个铜铸楼顶,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如今的黄鹤楼,是1981年10月重建的,1985年6月落成开放。  黄鹤楼名闻天下,吸引游人,还在于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后所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至唐时已颇具规模,登高望远,长江汉水交汇,潇湘原野渺茫,湖沼丘陵逶迤,享有三楚胜境,天下绝景之誉,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往往诗兴大发。据粗略统计,今人收集到歌咏黄鹤楼的诗词共有1700多首,其中从唐朝到清代的著名诗词就有二百多首。历代名士如鲍照、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杜牧、夏竦、苏轼、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贾岛、杨慎、张居正、孔尚任、袁枚、林则徐、康有为、毛泽东等都曾在黄鹤楼留下不朽篇章。被称为千古绝唱的首推唐朝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诗歌摹景抒情,感情真挚,自然宏丽,气概苍莽,奔放不羁,把黄鹤楼的环境、雄姿、传说和登临感受写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以至于严羽《沧浪诗话》高度评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传说大诗人李白登临黄鹤楼,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一度搁笔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尔后李白曾写过不下五首与黄鹤楼相关的诗词,最为著名的是七言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与崔颢的诗同为人所称道,堪称珠联璧合,千古流传,黄鹤楼因此名气大盛。  黄鹤楼之所以引人入胜,更重要的原因是其瑰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色。黄鹤楼自古以来都不是一座孤立的楼阁建筑,进入景区,茵青叶绿,花红水碧,可以看到鹅池、碑廊、落梅轩、紫薇园、岳飞广场、涌月台、白云阁、文苑、紫竹苑、崔颢题诗图、搁笔亭、毛泽东词亭、九九归鹤图、千禧钟等池、亭、轩、廊、坊仿古建筑群,前呼后拥,高低错落,布列有序、构思精妙,无不突显渲染神话、传说、历史的文化氛围,让人浮想联翩,如临仙境,如入世外,为黄鹤楼平添几分神秘与诗意。尤其是黄鹤楼台阶前的黄鹤池人工喷雾时,烟绕雾罩,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的铜雕在云蒸霞蔚中忽隐忽现,栩栩如生,更让人觉得神秘莫测,飘然若仙。  黄鹤楼在景区高坡上巍然耸立。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物,平面设计为中国古建筑传统的四面套八边形,象征“四面八方”。楼高约五十余米,分五层,每层均设抱厦(俗称跑马廊、回廊),形成“外五内九”层次结构。72根红色大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支撑着大楼。层层飞檐,每层飞檐有12个翘角,共计60个。飞檐斗拱,昂然向上,凌空舒展,仿佛鹤翼举翅腾飞。每个翘角下均悬挂铜铃,迎风清韵,悠远雅馨。各层檐面及楼顶上均铺黄琉璃瓦,屋顶正中置彩色琉璃砖镶嵌而成的葫芦形宝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十分瑰丽堂皇。古朴里饱凝隽逸,雄伟中流露精致,庄重而不失典雅,大方而个性张扬,极富韵律与美感。正如时人所誉:“黄鹤楼,有一个腾空而起的雄姿,也有一个从天而降的气势”。  徐步环绕仰瞻黄鹤楼,东南西北,以西为正,四面皆有名家撰写题书的牌匾楹联。顶层檐下博凤板之间有四块黑底金字巨匾。西方匾额为“黄鹤楼”,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老人所书。楼东匾额为“楚天极目”,取自毛泽东词句“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楼北匾额为“北斗平临”,形容楼之高。楼南匾额为“南维高拱”,南维:指南边星宿;高拱:高高在上。楼底层四面门廊门柱中,亦悬挂匾额联语。西门匾额“气吞云梦”,为赵朴初先生所书,出自唐孟浩然诗句“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极言黄鹤楼气魄之盛;联语为“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东门匾额为“帘卷乾坤”,联语为“龟伏蛇盘对唱大江东去也,天高地阔且看黄鹤再来兮”。北门匾额为“云横九派”,取自毛泽东诗句“云横九派浮黄鹤”;联语为“鹤舞帆飞两水浪开东海日,楼成景换五洲客醉楚天春”。南门匾额为“势连衡岳”,联语为“飞阁出重霄环顾三楚风云顿觉诗情来眼底,名城留胜迹相迎五洲宾客常怀友谊话楼头”。这些匾额楹联笔力雄厚,意境深远,给黄鹤楼平添不少风韵,读之胸怡襟畅,神气荡然。  走进黄鹤楼,沿楼梯逐层拾级而上,各层雕梁画栋,都绘有以仙鹤为主体,龙凤、云纹、花草为陪衬的图案,围绕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进行精心布置和陈列,层层内容不同,风格各有特色。一层大厅墙壁镶嵌一幅高达9米的《白云黄鹤图》彩色陶瓷壁画,绘有黄鹤楼,白云江水,仙人横吹玉笛,骑鹤腾空,非常生动逼真。厅柱悬“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楹联,厅内陈列着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作和绘画的影印本或复制件。二楼大厅正面墙上用大理石镌刻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两侧墙上分别镶嵌主题为《孙权筑城》、《周瑜设宴》的瓷画。三楼厅内系列壁画名为《文人荟萃风流千古》,绘有崔颢、李白、杜牧、白居易、刘禹锡、王维、孟浩然、贾岛、顾况、宋之问、岳飞、陆游、范成大等13位唐宋著名人物的绣像,并将他们歌咏黄鹤楼的诗词题录旁边。四楼以红木屏风间隔,展示一些当代名人书画作品,供游客欣赏、选购。五楼厅内墙上悬有10幅壁画,以“江天浩瀚”为共同主题,表现长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采及黄鹤楼的沧桑变化。厅柱悬“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楹联,与壁画相得益彰,气概非凡。然而,走出厅堂,站在顶层回廊凭栏眺览,我更感觉心旷神怡,虑清气爽。李白笔下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情景已不可眼前再现了,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意境尚能够萦绕心头。黄鹤楼上擎青天,临江而立,楼阁重叠,飞檐交错,似与云霞比翼。蛇山匍匐,龟山逶迤,长江烟波浩渺,长江大桥犹如巨龙卧江蜿蜒,桥上大小车辆川流不息,桥旁高低楼厦星罗棋布,一派都市繁华气息。民谚云:“国运昌则楼运盛。”我想,这也许才是黄鹤楼受人青睐、被人吟诵的真正因素所在?!
馆藏&14453
TA的最新馆藏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黄鹤楼上的四块牌匾上写的是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正门,悬挂“气吞云梦”金光灿灿大字的牌匾,两侧是刘海粟龙飞凤舞题的对联:  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入得主楼,迎面看到黄鹤巨画,厅内柱上一幅对联书写着黄鹤楼的“名家”气势: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千古愁;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汇总 小结 初中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高中语文《奇妙的结联-对联鉴赏》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高中语文《奇妙的结联-对联鉴赏》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43:0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高中语文《奇妙的结联-对联鉴赏》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散文家》2013.3期“行走群山间”
&&&&&&&&&&&&
19721659272527
1958&&&&&&&&&&&&&&&&&&&&&&&&&&&&&&&
20133163 + 14150
085.124.520134.203
198719851979
719604.93600010
18911728013.96664601860---1900100200
31290%2000300
602170180190182017190
childhoood memory()
200190034001500100540020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怒江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