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学习你觉得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结合他生平中的某一首诗来分析一下吗?

[转载]古诗文教学:目标与方法
古诗文教学:目标与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时,是以“古诗文”这一概念来统括的,由此可见,诗歌和散文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重点。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选录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了古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体裁。再从内容来看,其中的“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和以叙事抒情为主的文学性散文。顾之川博士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代作品绝大部分是文学作品。即使是古代的书信等应用文,其实也可以看作文学作品”(《语文教材既要守正又要出新》《现代语文》2004.7)。
古诗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而言,《语文》(七年级上)课本中选录了古诗1课,选录古诗5首;散文5课,17篇(段);另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由此推知,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约占六分之一。再看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选录文言文两个单元,历史散文4篇(段),诸子散文4篇(段)。第二册文言文两个单元,选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散文12篇(段);第三册选录文言文两个单元,散文8篇(段),古诗两个单元,25首。第四册文言文一个单元,古典小说一个单元,选录散文2篇,文言小说2篇,白话小说2篇;此外,还选录了古代戏剧2部(节选)。第五册选录古诗一个单元,选录诗歌8首,诸子散文一个单元(《孟子》专题),文言文5篇(段)。第六册古典小说《红楼梦》专题一个单元,选录文言小说4回(段);文言文一个单元(《史记》专题),文言文4篇(段)。高中阶段,古诗3个单元,古代散文8.5单元,古典小说2个单元,古典戏剧0.5单元,合计14个单元,64课,高中语文34单元,136课。可见,高中阶段古诗文占五分之二左右。
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在古诗文教学方面,要特别注意研究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二是古诗文教学的方法。
一、古诗文教学目标:语言、文学与文化的整合
(一)从整体上说,古诗文教学目标以从语言、文学、文化这三个维度来分解
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古诗文?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就必须弄清楚的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语文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高考语文大纲》)等重要文献,并根据这些文件来进行分析和梳理。通过梳理和归纳,我们发现,从整体上说,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语言(准确地讲就是“文言”或“古代汉语”)、文学和文化三者的有机的统一。
具体说来,古诗文的教学目标应当包括下面四个方面:
1.背诵与积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积累”,这不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传统,也非常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背诵”是为了“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同时,背诵也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性地运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四学段(7~9年级)“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明确要求。在“课程目标”“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诵读的习惯”。在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从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唐宋词以及白话诗文等方面分类列举了一些篇目供学生背诵。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的练习中也要求学生背诵《兵车行》《蜀道难》《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古代诗词以及《过秦论》《师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等散文名篇(段)。
《高考语文大纲》也明确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有联系也有区别。现代文是现代汉语的典范,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典范。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文学的意蕴,就必须结合古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第四阶段的“阶段目标”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明确地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识记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要“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必修课程”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举一反三”;在“实施建议”“阅读与鉴赏”中提出,“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在“评价建议”“阅读与鉴赏的评价”中提出,“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
《高考语文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方面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方面的要求是:“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说明,古诗文教学必须要求学生要学习古代汉语的初步基本知识,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不太艰深)的文言文,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这些“古汉语常识”,高中《语文》课本中也附有相关的“知识短文”。
3.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章”,都是流传千古的文学名篇,其中大多是感情真挚、文笔优美“散文”。我们让学生阅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阶段目标”“阅读”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相对而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鉴赏评价”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一些,强调“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高考语文大纲》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方面要求“识记中国重要的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的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培养学生理解和评价中国古代文化著作的能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周一良先生曾经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狭义文化,指的是哲学、文学、美术、音乐、宗教等;二是广义文化,指的是典章制度、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三是深义文化(又名“深层文化”),指的是隐藏在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若干共同的东西,也是难以“言传”的东西。深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的充分体现。
注重发掘和探究古诗文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这一要求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总目标的“感受·鉴赏”部分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在“必修课程”中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在“阅读与鉴赏的评价”中提出: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还要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此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在高中阶段开设“文化论著研读”的“选修课程”,其中自然包含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论著。
《论语》《庄子》《孟子》《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选入中学《语文》,除了可以让学生以这些“典范”的“文言文”来学习“文言”之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化著作,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为重点高中所编写的教材中《文化读本》和《文化作品选读》更是非常明显地突出了这一理念。
(二)不同阶段古诗文教学目标的重点各不相同
从整体上说,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语言、文学和文化的整合,就一首诗歌、一篇课文或一个“专题”的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也必然包括这三个方面。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就一首诗歌、一篇课文或一个“专题”的学习而言,其具体目标又会因为诗文的自身特点、教材结构和学生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肯定是各有侧重的,同时在整体上又大体上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序列”。
1.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重点在于朗读和背诵,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否则就可能让学生“读”了一辈子也不能领悟古诗的意境和玄妙。举两个例子略做说明。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如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里,至少要让学生明白“但”的意思是“只,仅仅”,“响”的意思是“回声”,“景”的意思是“影子”。特别应当注意“响”的意思,很可能解释为“响声”,实质上,在古汉语中,“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回声”的意思。不然,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即使能够背诵,也无法真正接受艺术的熏陶。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传世名篇。茅盾曾经将其化用为长篇小说的题目《霜叶红似二月花》。但是,有人却是将“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的意思理解错了,认为是杜牧把车子停下来,“坐”在小径旁的嶙峋怪石上,欣赏者深秋枫林的景色。甚至有人为本诗所作的插图就是以白云为远景,以枫林为主体,再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石板小路斜斜地穿过画面,而诗人杜牧则是“坐”在小路旁的石头上。显然,这是对学生的误导,甚至可能会贻误学生的终身。因为这个“坐”是“因为”的意思。杜牧是因为枫林的美才停下车来,忘情山水。
2.初中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古诗和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阅读古诗要注意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情意,为创造性的阅读积累经验。比如,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意象和表现手法,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结构;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可以让学生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差别。这样可以使学生积累一些阅读的经验,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方法,为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探究读打下基础。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言”的基本特点,理解汉字的特点,积累一定数量的古代汉语实词,了解最基本的文言虚词的主要用法。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揣摩文章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根据“文本”结构去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高中阶段应当以文学和文化为重点,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个性化地阅读。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研讨、评价文化著作的能力。《文言读本》前言中指出:“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来看,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所以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进一步深造和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仍然以《山行》为例,如果将这首诗放在高中阶段来学习,我们就应当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寒山”“石径”“白云”所构成的宁静、幽深的自然境界,联系杜牧的身世来感受他对这种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因为时世的艰辛和仕途的曲折使他在“理想”失落的痛苦中转向了对自然深处的闲静和无为的爱慕与向往。这让人自然就会联想到李白《望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还会让人联想到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句子:“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甚至,我们还可以由此而联想到一种人生的态度:当你在失意或失败的时候,甚至是遭受种种打击的时候,你不妨改变一种态度,在“自然”中去寻求一种清净和满足。这不是回避,不是畏缩,而是智者的选择。
再如《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从描写的层次上看,这首诗描绘的是生活的一个“细节”,写出了“牧童”的天真、率性、闲雅。这是对生活的真实而美好的描绘,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乡村的喜爱,对牧童喜爱,也引起了作者和读者对“童年”的回忆,对无忧无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喜爱。这是就着诗歌本身的内容而开展的适度的“联想”,这也是欣赏诗歌必需的“品味”。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再“延伸”。我们可以由“鸣蝉”联想到生命。“鸣蝉”声音是动听的,是自然的,是纯美的,这是自然的力量,是生命的美丽吸引了“儿童”,吸引了诗人。
高中阶段学习古代文化专著,目的在于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合理地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批判精神。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散文和《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散文的时候,不但要引导学生理解其文学价值,更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精神。
李白和杜甫的代表作集中在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指导学生比较李杜诗歌作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比较李白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豪放旷达的人格精神和杜甫忧时伤世的爱国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格精神,并且使学生从而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志趣。
《史记》作为一个专题安排在高中《语文》第六册,还配有韩兆琦的文章《司马迁和〈史记〉》。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及《语文读本》中所选录的《史记》中的文中组合成一个“专题”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重要的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从“古代汉语”的角度,结合课本中的练习,从常用实词、常用虚词、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文章涉及的重要的语言知识进行整理。二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的文学常识(如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史记》的体裁和分类等),指导学生分析《史记》在刻画人物、叙述情节方面的主要成就。三是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这几篇作品中所包含的正道直行、忍辱负重的人格精神,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诚实守信、礼贤下士的君子风范。这些目标的落实与背诵《史记》中的名句和重要段落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撰写读书札记、文学短评等形式的短文来促使学生深入地研究课文。
再以《庄子·逍遥游》“庖丁解牛”为例,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来感受和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对蕴涵其中的“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进行研讨,引导学生对隐藏在文章所表现的“养生之道”背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进行评价。
二、古诗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目标决定方法。中学文言文教学目标决定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必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文言文教学要体现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同于现代文教学,也不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或古代汉语教学。要按照它自身特有的规律,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文言阅读训练,切实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必修)《文言读本·前言》2003年6月第1版)
(一)朗读与背诵、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1.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通过诵读来感受和理解古诗文的内容。
 从总体上说,古诗文教学的最为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尤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更是如此。因为要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诵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韵味。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读”为中心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各种阅读方法的特点。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因其阅读目的不同,阅读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参见拙作《文言文:阅读方法、练习设计与教学程序》,《语文教学之友》月刊2000.12)二是要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创立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教学模式。比如,“五步阅读教学法”(即“预读、抄读、解读、品读、诵读”)就是一种很实用很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参见拙作《五步阅读法与文言文教学》,《语文教学之友》月刊,1997.12)
吟诵也是古诗文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传统方法。前人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更重要的还是结合教学的实际,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
特点和需要来引导学生吟诵。这让我想起高2004级在高中《语文》第三册“古典诗词”单元的教学之后,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那次语文活动。都是三五个同学一个小组,有的是以歌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的是用联句的方式将古典诗词中的名句组合起来朗诵,有的则是用现代流行歌曲的曲调来演唱古代诗词,有的甚至从古典诗词中的名句选录出来组合为一体并在其中隐含了对老师的祝愿(“安全好”,因为鄙人姓李名安全),有的则扮演成屈原、李白、杜甫、李煜、苏轼、辛弃疾等“角色”来吟咏“自己”的作品。总之,形式是多样的,感情是充沛的,理解是基本准确的,“展示”是十分投入的。这是让我难忘的一次“语文活动”。
2.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是语文学科综合性特征的要求。
李密的《陈情表》虽然是一篇“表”,但其中的“情”却是感到古今,动人肺腑。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还要让学生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不但有助于促使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课文,还有助于促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忠”、“孝”和“义”等传统的道德观念进行理性的思辨和研究,而且,在课本“练习”中也涉及有相应的写训练。
再如,在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有“《孟子》专题”,在指导学生学习《孟子》专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自己作文一篇,立意不限,题目不限,文体不限。结果,学生不但都完成了作业,还表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有的从其中选择一个片断进行改写,写出了曲折动人的情节,血肉丰满的人物;有的就其中的名句所包含的哲理发表议论,“用现代的眼光审视作品”,表达自己对“仁”的理解和批判;有的将孟子与孔子比较,分析二者在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方面的异同;有的用“戏说”的笔法,采用荒诞的艺术技巧来表现孔子和孟子在现代社会遭遇的尴尬和喜剧;有的用孟子、韩非子和屈原(因为他们大体是同一时代)的“对话”来表现不同的思想和个性的“冲突”和“对立”;有的则用“梦”的形式来表现自己以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向孟子请教所遭遇的困惑。形式不一而足,内容“千奇百怪”,“答案”丰富多彩,这些都表现了学生想像力的丰富,创造力的旺盛。
另外,结合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在广泛地查阅资料的前提下,指导学生编写“中国古典诗人小传”“中国古典散文家小传”“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等方面的短文,甚至编写这一方面的词典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二)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语言”
1.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阅读与鉴赏”提出:“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的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作为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钻研精神。与此同时,对于语言上的重点和难点(有些是语文课本的注解也不太详细甚至不太科学的),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力求获得准确理解。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准确”,要注意古今异义的文言实词,要注意古今汉语的细微差别。“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胡适的话固然是为了证明学术无高低之分别,但从另一个角度则说明要“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也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要真正准确地理解一个“古字”的意思确实也是十分艰难的。现已发现的5000多个甲骨文字不是仅仅只大体“解释”了2000来个吗?
比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一句中的“能”并非一般注解和翻译中所说的“能够、可以”,而是与“能言善辩”“能工巧匠”“能歌善舞”的“能”意思相同,当是“擅长”的意思。
又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哄如钟鼓不绝。”(《石钟山记》)按照传统的注解,这里的“鼓”是一种乐器。《语文》课本练习的答案也是采用的这种理解。但是,细心体会,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鼓”应当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振动”。为什么呢?第一,文章中所写的种种声音“款坎镗嗒”“噌哄”都是钟声,没有鼓声。第二,文章意在考察为什么石钟山叫石钟山,而且是从声音的角度在考证,其结论是因其“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有如钟声。第三,在古汉语中,“鼓”作“振动”也不乏实例,如“微风鼓浪”(《石钟山记》)。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接触”课文。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除了诵读之外,非常重视“串讲”。客观地说,串讲有时也是必需的,尤其是《尚书》《左传》《诗经》等艰深、古奥的文言文和诗歌,教师不给学生适度的“串讲”,一味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可能使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收到相应的成效,还可能“消磨”学生的士气,甚至使学生因此而畏葸“文言”,甚至丧失了对于语文的热情。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除了诵读与串讲之外,我们还要创造种种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接触”课文。比如,在指导学生欣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反复欣赏王菲演唱的这首词的MYV;在指导学生阅读陆游的诗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剧或电影;在引导学生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英雄》(也可以是片断)。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创作歌曲、MTV、改编课本剧并表演。
(三)引导学生运用文学的眼光去欣赏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大多是情文并茂的“散文”。我们不但要借助这些“散文”来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来欣赏这些“散文”,从而培养学生阅读、鉴赏中国古代散文的能力。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人生经历”去想像、感受和体味。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古代散文的名篇,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领会其中的琐碎细节中所包含的细腻而深沉的情感。“迨至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不是写大家庭的热闹,而是形象描绘“诸父异爨”之后的杂乱。不该有门的地方有了很多的“小门”,不该有墙的地方到处都是墙,客人要穿过一个个厨房到另外的地方吃饭,家禽住在迎接客人的厅里堂,还有东家西家都喂了狗来相互“防范”。平整空阔的庭院被篱笆和围墙隔得乱七八糟。这种种“反常”的情景中包含着的是大家庭败落之后的杂乱和凄凉,其中也暗含了作者的无限哀伤和凄楚。
李密《陈情表》中,“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性岁四年,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自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幼年丧父失母,疾病缠身,九岁了还不能走路,可谓孤苦零丁。祖母刘年老力衰,疾病缠身,无依无靠,晚景凄凉。读着,想像那相依为命的难堪情景,谁不黯然泪下?谁不为之悱恻?
2.知人论世,联系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来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以柳宗元《愚溪诗序》为例。从文本分析,作者以愚溪“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将“愚溪”与“予”联系在一起,实质上是以愚溪自喻。换言之,愚溪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其流甚下”实质上暗喻自己了出身的卑微,也暗示了作者的被贬;“峻急多坻石”暗喻自己性格鲠直不阿,棱角分明;“幽邃浅狭,蛟龙不屑”则是暗喻自己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实是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以入”,“不能兴云雨”,是具体地表现愚溪之“无以利世”,是暗喻作者之无所作为,换个角度思想,则是暗喻的怀才不遇,志不获骋。从另一方面看,愚溪“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似乎就象征了柳宗元美好的品德和才能——他慧眼独具,了悟事理,明辨是非;他人格高洁,晶莹透彻,白璧无瑕;他才能卓著,深谙“经济”,擅长诗文;他接人待物,平和冲淡,善良厚道。“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一句则是非常直接地表白了自己的高洁德行和坚贞人格。
然而,作者“以愚触罪,谪潇水上”。“以愚触罪”,这是什么罪过啊,难道“愚”也是罪过吗?联系下文,“今予遭有道而违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这里的“愚”当是不识时务,“不合时宜”,有违当道。联系柳宗元的生平,其有违当道者,就是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受到牵累,与唐顺宗永贞元年被贬为永州司马。由此可见,作者为文的用意是借自己的不幸命运来讽喻时政。
文章写到:“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而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将自己与历史上的宁武子和颜子相提并论,意在证明自己是“真愚”,因为当今是“邦有道”。实质上,作者是正话反说,隐含着多么深重的激愤和沉痛,是对当今现实的无情讥讽和嘲弄。
3.瞻前顾后,把作品放在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察。
不管是解读一篇作品,还是认识一个作家,我们都要联系文学发展的历史,瞻前顾后,在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这就是说,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注意与文学发展史上的相关的作品和相似的表现手法“接通”,联系起来理解。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苏轼面对人生的不幸,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香草美人是象征,这已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屈原。屈原楚辞中的香草大多是象征自己不凡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而“美人”则常常是象征理想中的君主或帝王。对这一文学传统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可以理解苏轼是希望受到帝王的赏识和重用,才要“望美人兮天一方”的。然而,现实中的苏轼却是“不得志”的,于是他“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于是他希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虽然是“客曰”,但实质上是苏轼变化了一个角度来表现自己的心境),其中隐含着的怀才不遇的幽愤。最后,苏轼由“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水流和“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明月领悟到人生的感慨:“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去奢望,包括功名利禄。这就是豁达开朗,乐观旷达。这里,我们还应当注意的是,从孔子感叹生命如流水开始,后世的文人就以此为通用的技巧来表现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而“明月”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至少在陶渊明和李白的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意象。苏轼在此也是由“明月之诗”引出人生的感慨。
又如,要真正地理解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自然也会“瞻前”,联想到先秦的神话传说,联想到屈原的浪漫主义,联想到魏晋风骨。这是追本溯源。同时,我们还会联想到李白的豪放对苏轼的旷达的影响,联想到李白的洒脱对关汉卿的放浪的影响,联想到李白的游仙对《西游记》的神奇想像的影响。这是“顾后”,是从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来理解礼拜的浪漫主义精神。
(四)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的观念去审视
1.引导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优秀作品更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 (1)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让学生学习古诗文并不仅仅是要培养形式阅读和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哪些著作,有哪些著作还特别需要现代的中学生学习,这是我们深入研究的。“四书五经”《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史记》《资治通鉴》等中的一些精彩篇章无疑应当是中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也有不少的文章是这些著作的精华。
这里,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关键是“正确认识”。不可否认,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悲观的一面。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精华,学习其乐观开朗、经济上进的精神品格。比如,学习《论语》,要让学生领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要让学生理解孔子教育思想和政治理想中的民主精神;学习《孟子》,要让学生感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崇高理想,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舍生取义”的积极意义,要让学生懂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学习《庄子》,要让学生明白,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你可以顺应自然,你可以“明哲保身”,你可以用“无为”的躯壳来掩护你的孤傲的精神;学习《韩非子》,要让学生懂得,治国有道,既要德化天下,也要以法度绳墨来规范社会。
(2)让学生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概括归纳出优秀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对传统文化的概括和抽象。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能够兴旺,我们的文化为什么能够发展,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中包含着怎样的“灵魂”?我们的民族文化所包含的“深层文化”精髓何在?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掘和提升的。概括地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克己奉公、舍生取义、勤俭节约、亲亲敬长、宽厚待人、慎独自律等方面的内容。
于此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对文化传统进行科学客观地辨析。比如,“勤俭节约”,这是中华民族最为基本的品格之一,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为基本的表现之一,是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赖以生存、奋发抗争、有所作为的精神品格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讲,“勤”即勤劳、勤奋;“俭”即俭朴。“勤俭节约”是在事业上要勤奋努力,在生活上要节俭朴素。可是,这种“节俭”的品格发展到“极至”则是吝啬是自私,是临死也会因燃烧了两根灯芯而不瞑目的严监生,是爱财如命冷酷至极的守财奴。这样的辛苦积攒一辈子却清苦一生甚至自己对自己刻薄的“节俭”与时代相悖的,应当倡导、引导合理适当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才是有利于自己“更好地挣钱”,有利于国家民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的。
又如,“亲亲敬长”,《孟子·尽心上》:“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其本来的意义是说,要亲敬自己的父母,实行孝道;要尊敬兄长,躬行悌道。《孟子·梁惠王上》又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我们必须明确,孟子的主张认为最重要的首先必须做到的还是尊重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子女,这实质上是维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道德规范,显然与当今的时代精神不完全一致。我们现在更加需要的是:尊敬所有的老人、长辈,爱护所有的儿童、下一代。另外,传统意义上的“孝敬”、“孝顺”除了亲近、敬奉的意思之外,更重要的意思是“顺从”、“服从”。这也不利于培养青年一代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时代品格。
再如,“慎独自律”,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自省”、“自讼”、“内省”。非常强调自我反省,自我反思,一日三省,这在当代来说无疑仍然是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的。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中国的今天,正处于改革开放之际,一个国家不能闭关自守,要广泛地学习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长处。一个人呢?当然也应当勇于、善于吸取“外援”,向他人学习,向他人请教,主动接受别人的帮助乃至批评,积极地投入群体之中,与人合作,团结互助,这也是21世纪的青年必须具备的品格。
再如,“宽厚待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宽厚”即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亲切大方。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要“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要“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显然,这里非常强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强调忍让谦和,上下和谐,“一团和气”,宽厚温和,《论语·阳货》中强调“恭赏信敏惠”,《论语·学而》中强调“温良恭俭让”,其中的“恭”、“宽”、“信”、“温”、“良”、“让”等都是说的要宽厚、诚恳、善良地对待他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一传统美德也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忍让、宽恕、谦和,甚至发展到不言他人是非,以致于没有原则可言。这样的行为规范当然不利于同志之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时甚至有害于对敌斗争,容易使人放弃是非观和原则性,然而,明辨是非和坚持真理恰恰又是当今社会尤其需要的。
2.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提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这里最关键的是“作出自己的评价”,就是要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用现代的观点去分析。像张远山《韩非寓言札记》(《名作欣赏》月刊2004,4)就是一个非常典范的实例。下面举两个例子略做分析。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王羲之《兰亭集序》开头的文段。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的意思,要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去体味那热闹而自由的情景,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文化风尚去体会蕴涵于其中的人生情感和人生观念,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的观念对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评判。照文章的注释,“禊”是一种祭祀,“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行祈福消灾仪式”。但是,我们首先要看到,王羲之并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去记述和描绘“祭祀”活动,而是集中笔墨描述“群贤”“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热闹而且悠闲的场景。这里的“幽情”当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对宇宙万物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这其中固然有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也包含了超越历史和阶级的共同的人生情怀,那就是对自然万物的体察,对人生荣辱的忘怀,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庄子的《逍遥游》以前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现调整到第五册,意在引导学生探究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和谐与统一,追求人的精神的自由和宁静。庄子不是自由主义的哲学家,庄子的“自由”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要平等,要和谐相处,庄子的“自由”中所包含的身处逆境和困境中要旷达,要通达,要超脱。这不完全是逃避,不完全是放弃,也不完全消极。这是一种舍弃眼前而着眼未来的“圣贤”风范和智者选择。“逍遥”包含了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为而无不为等多层次的内涵。《逍遥游》所表现的“无所待”的绝对的自由则是超越物欲、超越感性甚至超越生命的一种绝对的自由,是一种精神上绝对的“无所待”的极至。我们学习《逍遥游》不是要一味地继承这种绝对的“自由”的人生理想,也不是要简单地否定这种包含了强烈的个性的哲学观念。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分析,甄别。当然,庄子的世界也是非常复杂的,作为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分析,要批判更是困难。值得庆幸的是,《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有一些文章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像《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使我上瘾的几个理由》《永恒的乡愁》等都是很典范的实例,必要的话,还可以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资料,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究。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