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百团大战心得体会会1500字左右

观《百团大战》有感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观《百团大战》有感
&&&&&&&&&&★★★
【字体: 】
观《百团大战》有感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根据组织的安排,9月11日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
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进入最艰难时期。欧洲战场,纳粹军队闪击波兰后,连下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挪威。日,号称世界列强之一的法国投降,希特勒在凯旋门前阅兵,叫嚣将实施“海狮行动”,进攻英国。一直支持中国的苏联,为避免两面受敌,只能和日本签署满蒙边界停火协议。而在中国,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残酷的枣宜会战中,中将张自忠以身殉国,江汉平原以至华中大部又落入日本人之手。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轰炸机频繁的轰炸下,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他们决定在这个时候,共产党和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要挺身而出,要打破亡国和投降的论调,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注入希望,要向侵犯中国的日军打下当头一棒。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通过观看电影,深深的感受到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用事实告诉我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c) 2011 Www.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联通路306号 邮 编:255000 鲁ICP备号
淄博市审计局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百团大战观后感1500字左右
> 百团大战观后感1500字左右
百团大战观后感1500字左右
来源:作文网
  百团大战观后感_篇一:
  观影归来,心潮澎湃。仿佛身处当年战火硝烟,久久不能平复。
  提起百团大战,想来大家都不陌生。那是抗战时期,我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此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我军何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我们从电影中即可窥见一斑。
  一是领导有方。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足可见将帅之重。毛主席、朱老总在延安预筹帷幄,彭德怀、左权身在战场亲自指挥,我军多位将领联合行动主动出击,构建了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从战前突破&囚笼&时的豪情到设定方案处的缜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相交织;从一条提气的皮带到一双染血的布鞋,将帅们清廉自守、爱兵如子的作风跃然眼前。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军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是三军用命。我大好儿女,不吝己身卫我家国。为扳动轨道毁敌装甲,顶着日寇的炮火以血肉之躯守住开关;为拦敌骑兵,以血肉之躯抗千军万马。一声声都是&跟我上&,一句句都是&向前冲&。千军万马纵身闯,一身是胆好儿郎!
  三是正义必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军举正义之师,扫日寇卫国土,堂堂正正气宇轩昂。我们从来不曾孤军奋战,我们永远和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对百姓以命相护,而百姓为我掏心掏肺。所谓军民鱼水从来不是纸上一句空话,那是用生命书写的壮丽篇章。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值此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正当述往事,思来者。
  百团大战观后感_篇二:
  值此抗战胜利70周年,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去宝龙广场电影院观摩了最新上映的主旋律抗战大片&&百团大战。
  电影一开始就是一段旁白,大体的意思是说,国民党被日军干的hold不住,同时我党也被日军包围,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接下来是邓超(饰张自忠)的打酱油时间,约用时五分钟,目的是再次强调国军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日军步步紧逼,八路军要是还只会在西北眯着不出来,中国就要完蛋了。以此来彰显我党和我军主动出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紧接着,画面切换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西北的黄土地上,叉着腰,说电影名字怎么还没出来啊,于是电影的名字马上就出来了
  电影的主角是彭德怀,第二主角是左权,大体的过程是,先是彭德怀被日军包围了太久了,于是偷摸着给日军来了一炮,把日本那个军官(记不住名字了)当时就给搞蒙了,趁着日军没搞清情况的时候,进攻了日军一个重要据点,锤的日军军官蛋嗷嗷疼。日本痛定思痛,遂在我军内部打入一内奸,并且派出一支小队入侵了我军一重要军工厂,彭德怀亲自前往督战,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最终这股日军在我军强力进攻下被歼灭。
  当然,这三段战役之间一直穿插各种煽情片段,或是伟人高瞻远瞩式感慨,或是战士们前仆后继式壮烈牺牲,或是八路军和群众的鱼水之情。
  然后,在另外一段旁白中,百团大战宣告胜利,伟大领袖毛主席再次站在黄土地上,叉着腰,对底下的八路军战士们进行画饼式洗脑。
  原想着电影就应该在毛爷爷的慷慨致辞中结束,结果后面似乎彭德怀和左权又来了段富有基情的感慨,于是乎左权就在1942年的战争中牺牲了。
百团大战观后感1500字左右相关推荐《百团大战》观后感1000字以上 - 观后感
& 欢迎分享本文到你的博客~
《百团大战》观后感1000字以上
作者: 关注人气:348℃ []
【导读】永不泯灭的记忆――《百团大战》观后
总有一种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痛彻肺腑,就如电影《..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本文《《百团大战》观后感1000字以上》由整理,仅供参考。
永不泯灭的记忆――《百团大战》观后
总有一种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痛彻肺腑,就如电影《百团大战》。8月28日,我和李响来到万达影城,跟随镜头一起重温那炮火轰鸣的战争年代,再现抗日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的英雄本色。
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当年的战争场景,从“七七事变”到京津失守,再到淞沪沦陷,大半个中国已经被日军的铁蹄践踏。枣宜会战中,中将张自忠以身殉国。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轰炸机频繁的轰炸下,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在抗战危急时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没有任由日军肆意侵略,身在山西武乡的彭德怀指挥长和左权参谋长谋划了一系列反击行动,敌后根据地多点开花进行破袭战,炸铁路、炸桥梁、攻据点,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注入了希望。
1939年冬,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将中国牢牢地“囚禁”起来,在日本侵略者的不断胡作非为中,彭德怀指挥长终于坐不住了,与参谋长左权讨论如何拆开“囚”字。他说:“‘囚’字?用笼子把人圈在里头不留任何出口,想要破了这个‘囚笼’,就要拆他个七零八乱!”。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拆了日寇的重要的铁路。
作为山西的东大门,娘子关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路军在此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娘子关车站战斗时,一团战士们为了让火车与侵略者的支援车撞在一起,拼死抢到道岔,战士们一个倒下去了,后面的战士还是英勇的冲上来。战士们一个又一个的牺牲在道岔下,鲜血洒遍了娘子关。看着惨烈牺牲的战士们,一团团长强忍着悲痛,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去,扳动了道岔,顿时,子弹穿透了他的躯体,鲜血直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坚持将身体压在道岔上。黎明的时候,鲜艳的战旗迎着东方灿烂的阳光,飘扬在鲜血染红的娘子关的上空。这一战,我们胜利了!这一战,将日寇打懵了!
指挥长彭德怀开始策划攻打日本的心口基地,参谋长左权说:“我们就要先把他们打懵,再把他们打痛!”他们带领105个团来到日寇停留的山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士们伤亡惨重,百般无奈之下,他们派出了新七团,从山下开始挖地道,并塞满了炸药,在新七团已经完工需要引爆时,发现引火线被打断,一名战士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接上引火线,就在站起来请示引爆时,被日寇残忍的打了不知多少枪,浑身鲜血直流。炸药被引爆了,整个山头炸了,日军最后全部灭亡。我们又一次胜利了!这一炸,对得起多少战士的牺牲!这一炸,点亮了多少人民的希望!
这部电影有太多太多震撼的场景,新七团的旗手曾经宣誓:“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左权对彭德怀说:“其实旗手已经换了好几个了,但是鲜艳的队旗一直在硝烟弥漫的天空飘扬着。”彭德怀指挥作战的大气沉稳、敢打敢拼、爱兵如子、重情重义;左权在日寇大扫荡中不幸牺牲,画面令人伤感……
历时4个多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代价。百团大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我深深地被当年的先烈所感动。他们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意志,洗礼着我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深入骨髓感染我的灵魂。
想想我们自己,生长在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的枪声,没有战争的硝烟,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坐在冬暖夏凉的教室里听课。可是在学习上总是缺乏毅力,一遇到难题,就想放弃。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长辈顶嘴,闹矛盾。和革命先烈当时的处境相比,难道不应反思?
虽然现在我们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着战火的硝烟,但我们要面对的还有很多,征服不期而来的自然灾害;把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送往浩瀚的宇宙;去探求未知的世界等等。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而努力!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各位先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时代条件,创造出无悔先烈、无悔时代、无悔家国、无悔青春的绚丽篇章!这才是《百团大战》给我的最深的启迪!
======本文到此结束,欢迎浏览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 不是您想要的?去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百团大战》观后感1000字以上的相关评论
站内导航:
推荐栏目:
热门专题:观百团大战有感1500字
> 观百团大战有感1500字
观百团大战有感1500字
&#160;&#160;&#160;&#160;来源:文学网
  今日有幸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的公映前媒体看片会,影片之后是主创见面会。影片耗资巨大,战争场面气势磅礴,真实震撼。全片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观众热血沸腾。
  今天来参加见面会的主创人员有两位,是两位穿着军装的帅哥,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脸有点生,一位是该片的制片,一位是此片中的一位演员,但我一直没弄清楚他演的是哪个角色。我始终认为,军人是最帅的,军容振奋,刚强血性,飒爽英姿,远远秒杀娱乐圈一切娘炮小鲜肉、小白脸男神。据两位主创介绍,此片拍摄耗资巨大,动员的人力堪称八一厂出品影片之最。他们说,此片的幕后工作人员多达860人,群众演员参演人次更是多达9万8千人次。此片全部实景拍摄,场面极为浩大,战争场面大视角空前展现,演员们也都凭着一腔热血冒着生命危险在漫天炮火中拍摄出精彩的影像,无怨无悔。爱国主义精神与敬业之心支撑着全体工作人员艰苦拍摄、再现了先烈之路,把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如此恢弘壮烈的全景展现。
  说起来,百团大战是日打响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响的。此次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片的献礼意味很强,也正当其时。今天来影院参加观影的还有老兵代表 ,那慷慨激昂的讲话,赢来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年轻人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抗日英雄不朽,爱国精神长在!
  此片最值得称道的绝对是全篇不断的大场面,这部电影的战争体量应当说是国内战争片之最,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各种大场面,全景战场激战画面,日寇三光运动的惨烈特写,日机轰炸阵地的狠毒与毁灭性,短兵相接的激烈交锋,高地攻坚战的残酷惨烈,都淋漓尽致地全景展现。许多视角也是比较独特的,比如战场的广角度俯拍,比如从日机飞行员的视角观察投弹前的战场,与冯小刚《1942》的空中轰炸桥段有类似之处。
  《百团大战》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百团大战我军投入兵力高达105个团,40多万人,毙伤日伪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伤亡也高达将近两万人。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武器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军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硬顶上。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全方位真实展现,还是很靠谱的,不像许多抗日雷剧演得那样胡扯,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凛然气象。我们看腻了手撕鬼子的闹剧,我们鄙视裤裆藏雷的龌龊,我们拒绝虚伪的阿Q精神,我们厌烦了无尽吹嘘的自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之真实状况的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的冰冷与残酷。
  主要人物陶泽如饰演的彭德怀和刘之冰饰演的左权还是演得不错的。彭德怀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司令、前敌总指挥,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两位英雄人物演绎各有千秋。彭德怀指挥作战的大气沉稳、敢打敢拼、爱兵如子、重情重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左权是黄埔一期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儒将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战场的把控,对于军人的原则,和彭德怀的深厚战友情感,都有不俗的展现。片尾左权在日寇大扫荡中不幸牺牲,画面令人伤感。左权倘若活着,一定能进入十大元帅的行列。
  片中加入了几个虚构的人物,即印小天和吴越饰演的抗日青年。因为是史诗性的战争大戏,留给他们的空间有限。若有若无的感情,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含蓄隐藏,无法倾诉,但也炽热的爆发。悲剧结局,更增抗日悲歌之惨烈。
  片中对于国军正面战场还是有所触及。比如片头枣宜会战中阵亡的国军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由邓超客串。片中百团大战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时,林森劝蒋身为三军统帅应当通令肯定嘉奖。片中对于国军同时期的抗战介绍得还是有些少,也不愿多触及,略显狭隘的历史观。通观抗日全局,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不应该被忽略和小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组织了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等大战,大兵团作战,投入浩大的兵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国军高级将领就有200多人壮烈牺牲,郝梦龄、佟麟阁、陈安宝、李家钰、饶国华、唐淮源、赵登禹、戴安澜等名将,都是中华民族彪炳千秋的忠烈英豪,民族英雄!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百团大战曾经是历史的冤案,曾经在文革中作为批判彭德怀的罪状,理由是过早暴露我军实力,导致日军调集大批部队对华北晋察冀战区、八路军占领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剿杀,极大挫伤了八路军的元气。另外导致蒋介石提防八路军的实力扩张及对付新四军的皖南事变。但,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的锐气!打出了共产党军队的血性!打出了肩负民族兴亡、同仇敌忾的壮气!
  片中毛泽东代表的中央军委是绝对支持彭德怀打这场硬仗的。这场由正太铁路破袭战演变而成的大规模大兵团作战,我感觉一定是经过了中央高层的同意通过的,虽然当时彭德怀的报告没有批复,这成了历史之谜。我感觉,毛主席一定是下了决心要打这场仗,因为,这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援,避免国民政府在山穷水尽之时投降日军联合剿灭共军,另一方面,响应抗战呼声,可以争取全国民众的支持。战略上应该来说是利大于弊。
观百团大战有感1500字相关推荐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观百团大战有感750字
时间:栏目:
  观百团大战有感750字(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团大战》就是为纪念这个而拍摄的。我是在我院组织的"红色电影展播月"活动上观看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每当观看类似的抗日影片时总觉得热血澎湃,特别是看到日本军人残杀我国平民时真恨不得到屏幕中去和敌人战斗。而看完后冷静下来时又总令人深思,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肩上的担子感觉又重了些似的!
  《百团大战》不仅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样意义重大,改变了整个抗日的格局。影片的目的是选择用电影的艺术手段,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这段历史。我觉得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的。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年轻一代,在这思想开放物欲横流的时代尤其是西方意识文化的渗透下对于近代我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感觉很远了,现在没必要记住这些,有时间还不如去看看股市房价实际些。更有甚者对当年革命先烈的伟大抗日事迹有质疑的态度,对于这一部分人我觉很是愤怒和可怜以及无奈,愤怒他们忘记了耻辱,可怜他们已经被西方的敌对意识渗透而不知,无奈自己明知其有错而不能帮他们改正!以前也有类似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但由于其制作质量情节太差,不但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反而被吐槽成抗日神剧适得其反!而
  新拍的这部《百团大战》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日本军官的野心和残忍。片中改变一味的突出我军如何英勇而日军如何腐败无能战斗力极其低下,这反招人反感也和历史上日军的战斗力不符,而是通过日军的战斗力基本与历史相符,战争场面极其惨烈我军伤亡也惨重来才衬托我军抗日的英勇的惨烈!同时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有温度。加入现代战争片的类型元素让电影《百团大战》抵达好看的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影片的历史背景是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囚笼政策",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于影响全国的整个抗日局势,克服国民党投降的危险,日至12月下旬,八路军总部先后使用105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向华北敌占据点和交通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和反"扫荡"作战,故名"百团大战".整个战役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正大铁路为重点,开展交通总破击战(8月20日至9月10日)这次进攻战役于8月20日首先从正大铁路发起。
  第二阶段: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9月22日至10月上旬)
  第三阶段:反击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作战(10月6日至12月下旬),百团大战的发动,使日军的部署陷入混乱局面,敌痛感中国共产党军队威胁极大,为稳定战局,巩固其在占领区的统治,日伪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以坦克开路,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晋西北地区的反"扫荡"作战一直延续到1941年1月下旬。
  片中最让我难忘的场面是梁山同志驾着火车和日军的装甲车相撞的画面,为了抢得轨道变轨的控制权,我军和日军展开了殊死的争夺战在那小小的不到两平米的站台上一个叠一个全是致死手都还伸向扳手的敌我双方战士的尸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惨烈!因为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
  观百团大战有感750字(二)
  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没有了
 ★读了本文的人也读了: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课心得体会15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