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照样有人一夜暴富的方法

为什么同样是被拆迁,有的人能够一夜暴富,有的人却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偿,甚至要通过自焚保护自己的权益?
按投票排序
不讲深层制度原因,会扯得太远。从技术原因上说,按照已被废止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或现行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各地制定的具体标准,拆迁补偿的法定标准都不高,和土地的增值收入相差很大,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满意,极端的情况就相当于无家可归且失去经济来源,以死相搏是可以理解并值得同情的。有的地方政府财力比较雄厚,或者为了维稳需要,在拆迁补偿上会给出比较合理(即高于法定标准)的货币补偿政策,如果地段碰巧又比较好,得到一大笔现金就有“一夜暴富”的感觉。问题是这笔钱实际能买到的房子和被拆迁的地段不可同日而语。城市的更新再造没错,基础设施升级也没错,错的是在这个连根拔起的过程中各方利益分配的不公和暴力手段的使用。而这种不公甚至还有法律在后面撑腰。
对Raymond Wang 说声抱歉,很久没上知乎,也没看到问题的邀请。看了以上几个回答,有的提及了制度,有的从土地增殖的层面分析,有的是从细节展开,角度都很独到,肯定比我写的好多了。我文笔不好,写的内容也不系统。大家凑合看。说道拆迁,大家身边都有例子,所以理解反而更趋向于片面。先说一下我对拆迁问题的理解:拆迁准确来说,是占地的一种形式。除了房屋拆迁外,还有耕地占用等内容。实际上,耕地才是核心。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就是以耕地为主要收入来源,耕地就是农民的生产资料,而且对于农民来说,没有退休这个概念。可是国家占地之后,给予了一次性的经济补偿(数额下文再说),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就失去了谋生的手段。所以,无论是国家项目的开发占地,还是开发商占地,只要是经过国土部门和住建部门的批准的占地,都必须给予当地农民办理一定数量的农转居,即从户口上,农业转为非农业,享受居民的用工及社保。看明白了吧?这个概念和理论,是建立在我国一直以来的城乡二元体系基础上的,而现实中,这种二元体系已经暴露了很多问题。所以,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关键。上面也提到了,占地、拆迁,要看开发的主体是谁:是国家项目(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基础建设等等等等),还是开发商占地(主要是住宅和写字楼)。土地资源的不平衡和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地价不等。位置好必然地价高,地价高必然占地补偿也多。一般来说,国家项目占地补偿要多于开发商占地补偿,京上广这类一线城市要高于二三线城市,重点项目补偿比中小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比能耗得起的项目多。即,拆迁款拿的多少,直接跟开发主体有关。单就北京来说,有一个最低的土地补偿的指导标准,但是也根据占地类型有差异。操作层面上说,一般补偿会高于此标准,但是层层盘剥的情况的确有可能发生;在村这一级别,村集体占用、村干部挪用拆迁补偿款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所以,拆迁款的落实过程容易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拆迁农民的经济利益。另外,在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违建/强拆/小产权等多种问题。简单提一句:违建是违法、违章建筑,理论上说,行政上的干预是可以进行强拆的,而且不用给任何经济补偿。扯了很多内容,不具体也不系统,只是分享一些概念和理解。
不清楚其它地方是什么状况 ,老家那边的确是拆迁致富。我猜这和当地的政府风格有关,有的是只敢暗地里贪,贪时还分给你一杯羹,大家相安无事;有的是明抢,就出现强拆自焚等等状况。
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分两方面来看:第一是农村的拆迁问题。除了各位说的过传统思想故土难离等因素以外,最关键的还在于对于农民,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农民来说,离开土地他们根本没有生存能力,给钱有什么用,迟早要花完的。各位城里人用的城里的想法,当然觉得难以理解。田里收成虽然少,但是一种长久的希望,但是到城里买房住下以后怎么办?没有一技之长怎么生活,城里生活开销那么大,日子怎么过?农民显然也不会什么投资的手段。最关键的是他们根本没有养老医疗之类的城里人的保障——即使这个保障现在看来也很危险,但总还是比农民强一点。当然还有不河蟹的方面就是,农村的官员基本都是土皇帝,几乎是不受制约的腐败。第二是城里的拆迁问题。这里的确有不少暴富的例子,特别是城郊农民被征地,因为土地多,所以通常可以得到更多的补偿,比如可以分到多套房子,以后的生活可以靠收房租过得不错,所以他们基本上每天都无所事事,打麻将过日子。但是对于市中心老城区的居民来说,矛盾就相对大一些,虽然也会有一些补偿不错的,但相对来说还是问题比较多。因为这种地方的居住密度很高,拆迁后如果按土地面积补偿的话,分到每个人头上是其实是很少的,那点钱除非是到远郊,否则基本上没办法再找到一个安身之所。上海这边通过建设动迁安置房什么的,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激烈的矛盾还是有。这通常是因为这种老宅的产权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具体到某些家庭的时候可能发生补偿分配的问题——比如老宅里住着一大家子,但因为诸如户口所在、与有关部门的私人关系之类的问题,结果大家庭中的一部分小家庭得到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补偿,另一部分小家庭就陷入困境。至于说那些自焚抗强拆的人都是为钱,真心不敢苟同。这个世界上要钱不要命的人还没那么多吧。不是被逼到绝路上,谁会想去死。要是中国人真有这么强的反抗力,怕是早就民主了吧。要说讹诈,真正会讹诈的人是那些知道怎么对付拆迁办的人,他们反而才是在拆迁中能够暴富的人。
一般补偿高的都是大城市,这些地方
监管好点,而且补偿比较高,大家都满意而那些自焚的,是自身利益受损,又投诉无门,最后只能玉石俱焚。
我是切身经历者,知乎一向喜欢说拆迁户是没文化的老农民,拿着钱除了存银行就是挥霍。估计难得蹦出一个拆迁户吧我家在北京有一个大宅子,当然不止一户住,住的是自己奶奶家兄弟姐妹几家人。后借棚户区改造之风被拆迁先说为什么同样拆迁钱不一样吧。然后再讲讲房虫和我见到的钉子户。拆迁主体不同:钱多钱少自然不一样,有政府征地,开发商征地的区别,也有政府改善民生的。如果开发商征地,漫天要价或价格过高,开发商可能会放弃拆迁换地儿。被拆迁房屋属性不同:宅基地、公房、私房等,在拆迁时拿到的拆迁款都可能不一样。拆迁前大家都会封院子盖房,但你住的要是公房,或者私房盖的是违章建筑,底气就要弱一些了,比不得宅基地。拆迁方要是不好说话,有可能单位收回房子,有可能不承认违章建筑。宅基地在这点上就不用担心。在自家院子内盖房就没事儿。三是被拆迁房在拆迁中的重要程度。不管是何种情况的拆迁,如果你家房子地理位置重要,自然可以多要一点,但只是多要一点。在北京因为漫天要价,开发商和征地放弃拆迁,修路时改变原来设定路线的不在少数。这个度要把握好。以我家拆迁时为例,拆迁办会组成几个拆迁小组,各负责9、10户,但我家因为占地大,专门有一个小组只负责我家的拆迁工作。虽说是为改善民生而拆迁,但因这次拆迁是中央下来人看过之后发话要拆的,所以任务必然要完成,如果我家不搬,其他人家即使都搬了,他们任务也只完成了一半。所以那时候总有邻居和房虫在我家门外转悠,接头交耳的议论,似乎都在看我家的意思。当然了,我爸他们兄弟几个都特老实,没多要,赶在奖励期结束前就签字了。如果是政府拆迁,生活困难分的房子完全没法住的,一般多坚持一下政府会多分一点给你,至少让你家都有地儿住了。也就是说,如果房子产权不清晰,还有违章建筑,正常分下来的够用了,再想多要出一套半套的,难!房虫。就是在拆迁公司的作价人员和拆迁户之间搭桥的人。一般没有通天的本事,最多多要出一套小房,或者几万到十几万块钱。多分的钱要给拆迁公司作价的一部分,房虫一部分,拆迁户再拿。拆迁公司和审核是不一样的,如果私自作价太高,不合理,即使签完合同还是会被打回来。当然可能是我没见过本事大的吧。当时也有房虫上门问我大爷需不需要帮忙,我大爷说不想跟这些“流氓”有来往,就把他们给赶出来了。总之,拆迁是有公式计算的,量房之后确定了多少平米,根据公式一算就知道了。你能做的就是该算的房,让拆迁办都承认都给你算进去。拆迁时都是用很便宜的钱买平米,但也不是赶上拆迁,您有钱就能想要多少要多少的,一般只能多买19平。假如你家算了221平,要了两套80平的房子,还剩61平,这时候可以舍弃一平(换成钱)再要一套60平的房子 ,也可以最多花钱买19平,凑一个80平的房子。想花钱买20、30平是不可以的。说到钉子户,那些城市中的传说我就不说了,就说说我家这边一个亲戚的亲戚家的事儿吧。他家有一栋两层小楼外加一个院子,因为拆迁结果不满意,一直没搬,周围已经是一片废墟,只有他家一户,停水停电,每天往山上挑水上去,坚持了一年多,中间也打了官司。最后分得7套房,现金不详。PS,跟他住在一起的,有一个八十多的老父亲,这也是他能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吧。但是这种坚持我家人做不到,这种苦也受不了。排名第一的那个答案我很认同,那种故土难离的感情没有体会过的人可能会觉得得了便宜卖乖。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其实你想搬也得搬,不想搬也得搬。我家邻居,其他被拆迁的,都是一排排的小破房,搬进楼房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家院子是这片唯一一户宅基地,姑且不说宅基地多值钱,就说我们在里面的生活吧。院子有上千平米,有花有草,枣树一棵,香椿树两棵,还有不知道多少年的一棵大槐树,特别高特别粗,上面的喜鹊窝都特别大。从我记事起院里就有只刺猬,后来他又找了个老婆,生了三只小刺猬,有一年冬天,公刺猬就在我家棚里冬眠过了冬。周围的家猫野狗什么的常往院里跑。虽然我是女孩,不过小时候也常在院里过家家、踢足球、跳皮筋、“上蹿下跳”。院里常住着四户,周末,嫁出去的姑娘都带着姑爷孩子和狗回来过周末。一家人在院里烧烤,有次正吃着烤串,看到刺猬一家沿着墙根正爬呢。现在每次给先人烧纸,还会回院子那里,不过我家院子现在已经改造成了一个公园,那棵大槐树成了公园一部分。如果没有拆迁,我们会把房屋的构造、保温和下水等重新改造,住的更舒适。也就跟楼房没有区别了,更多接了一份地气。我一个20来岁的姑娘,都会想念那个院子想念那时候的生活,更何况住了一辈子的老人,就算拿着钱,他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花?老人,还是不要离开故土的好,但是这也不是咱们能说了算的。
我曾經走進廣州一條相對偏遠一點的城中村。不像大多數人對城中村的印象——握手樓、農民工、髒亂差..那裡雖然周圍都被城市化了。但是村里依然還是以種田為生。那時我正在回老家的途中,剛好到了吃飯時間,就在這裡停了下來,在村裡的一家小飯館開了一桌。我是天生就坐不住的人。於是決定在吃飯前到村裡走走。走過了兩個路口。一位六十來歲的老人喊住了我。他把手上的紙擺到我面前,這裡問我是什麽意思。那裡問我是什麽意思。拿到手上一看。是拆遷的安置和補償通知。我對拆遷的東西實在只有半桶水。但憑著淺薄的法律常識和手上的google,花了很長時間還是把這位大爺的問題給弄明白了。於是我們就坐在轉角處的石板上聊了起來。「政府要征這裡,要給你一大筆錢呢。高興不。」「還高興呢。愁得很呢。」「怎麼會愁了?拿了錢,就可以到城市了住大屋了。不好麼。」「住大屋有什麽好的。要是能不搬的話我才不想搬吶。」「爲什麽不想搬?不捨得這裡么?」他嘆了一口氣。淡淡地說了句:「不捨得那是第二的。緊要的是,我拿了錢,去買房子。那房子我雖然住在裏面,但始終不是我的。在個地方,只要我不走,那幾畝地世世代代都是我們家的。只要有這塊地,有雙手,就不愁吃穿,也不愁住。現在要到城裡買房子,過個一百年房子拆掉了,那我的子孫以後該往哪裡擱啊...」...後來某天,看到了一張新聞照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拆遷臨走之前,跪了在地上,努力地曲著幾乎已經彎不了的身板,吻了吻他腳下的那片黃土。想起那天坐在石板上的對話,不知不覺中竟然流下了淚水。徵地拆遷,就算政府大發好心,給了一大筆錢,又如何?它已經把農民最根本的賴以生存的東西——土地,給奪走了。就像那些被割掉魚鰭的鯊魚。有的被直接放到海裡,有的遇到好心的,先喂飽了一頓再放回去。但無論怎樣,失去魚鰭的鯊魚,已經無法再去覓食了。死亡,對它們來說。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一夜致富也好,自焚抗拆也好,到頭來結果又有多大不同呢?這次以後。每次看到那些拿著煤氣瓶面對著拆遷隊以死相逼的農村人。我都會想起那一年,那個有點駝背的瘦削的背影。看到了,發生在這片黃土地上的,一場又一場的悲劇。
在区域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商业环境恶劣,只能靠低廉的土地价格吸引外来投资者,必然要苛刻盘剥原住民利益,这时候常见的就是暴力拆迁,自焚等事件当区域经济发达之后,则是原住民靠资源先占盘剥外来投资者,这时候基本就是天价拆迁费问题。 北京的房价涨了5,6倍,拆迁费涨了10倍
先说别人的事情。这个世界某些地方是原始村落性质的,政府保护了这些村落的高度自治,外人进入可被射杀,里面的人也不能出来,接受采访的族长很自豪的说:我们还保留了传统....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怎么办?年轻人怎么办?在这个世界上,同一件事情,老人和年轻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拆迁这个事情,在城里我不敢乱说,在农村,不同其实就来自年轻人和老人。我哪些哥哥姐姐们很开心,终于可以拿着钱去县城买房子了。我哪些叔叔伯伯们很难过很害怕,进城干什么?没田怎么办?以后吃什么?@周锦荣 的答案, 想象一下那个地方的年轻人会怎么想?当然,以上只是常态。非常态当然更多。同样的面积,支书老舅家和我家同样的面积,补偿的却多。同样的在拆迁前临时填的面积,他们家算了,到我们家拆迁办却说不合规定,不能办。支书给我们一个说明,上面是xx/亩,可是怎么乡里说是yy/亩?.....有些人忍了,有些人不能忍。~~~~~~~~~~~~~~~~~~~~~~~~~~~~:昨晚,弟弟妹妹们聚在我家里吃饭,谈到拆迁,每个人都充满期待。然后,我想,如果拆迁补偿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好,会发生什么?
就我从去年到今年的经历遇到的200多户拆迁户无一不是自己家赚了一大笔兴高采烈的当然,这不代表所有人
守着一亩三分地能干什么呢,现在传统的种田已经很难生活了,那些农民不肯离开原来的家这个中国传统思想还是有一定关系,“愚公移山”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宁愿祖祖辈辈去移山也不愿搬家,农民的出路要么做个新型的农民,要么融入到城市中开始新生活才有希望,谁说城里买的房子到了孙子就没有了,说不定到了孙子又买了更好的房子呢,目光看长远点吧
土地增值是全民的,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  从中国的法理上来讲,土地是国家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或者说,土地是大家的。  某地因为周边城市的发展,或者说有新的用途,其价值要比多年前获取这片地的时候要增值很多,甚至是增值翻很多番。  不过,一个基本的常识,土地的增值源动力是什么?那是全体公民的努力,是整个社会的发展,不是一个人就能够使得一片土地价值增值。  想想看,既然是全民的贡献,为什么赔付的价值都被被拆迁者拿走?  《关于拆迁的常识》
说句实话,能够谈得上拆迁就不算太悲催,至少证明那一亩三分地有额外价值了。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手里那些地除了种植农作物之外,还有什么其它价值?而农作物的价格,大家都很清楚,一直受到刻意的压制,导致种田的收入十分微薄。而拆迁至少能带来一次变现的机会。
要是政府对于每个拆迁户的补偿都可以让他们可以另寻一个差不多条件的栖息之地,你看还有谁誓死捍卫自己的房子,都是被逼的,你以为他们傻呀,没事自焚着玩
农村人鸡皮疙瘩狂起。而且我不知道这边歌颂农民的几个是农民几个见过农民。拆迁致富娶老婆,这么想的一定是被洗脑了,为了你们,农民就该是农民一辈子是农民,所以发财的都是被洗脑的。我呸。永远被代表。你们先有被拆迁的资本啊。等你们几个能拆迁,一拆迁就能拿几百万,别人做狗辛苦一辈子比不过你一夜暴富。你再说这话成么?
和政策执行有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正常都会暴富,代价是失去土地。
我觉得拆迁这个问题上很多人也怎么有仇富心理?想不通。我家前年拆迁的,小房子,小地方。我爸开始带头闹,我马上赶回去,一顿好哄,在协议上签了字,他那个团伙也散了。多要了万把块吧,总共三十几万。今年挺到最后的钉子户要了五十万吧,我妈有点不平衡。我说人家能多拿,是人家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安全去耗,你行吗?其实我这样说是忽悠老人家,我心底的真实想法是这样的:房子是个人财产,个人有处置的自由。人家愿意多卖,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你可以不买,但是你不能强买。你站在一边看,满满的酸意:靠,钉子户就是贪婪,指望拆迁致富,阻碍城市建设… 行啊,都听你的,不能让这帮刁民得利,给个封顶的价钱必须给我拆。那么请问,这个标准怎么定?谁来执行?如何执行?谁来监督它执行?谁又愿意被执行?只要开了强拆的口子,放进来的就一定是魔鬼。第一次,给足钱拆,收了钱不搬的强拆;第二次一定就是先给一部分就拆,不搬的强拆;第三次不给钱给张白条就拆…我家乡十年了,拆迁款都没给的都有,真没什么稀奇的。要我说:在权力寻租与产生食利阶层中选择,我宁可为钉子户说话,毕竟他拿到了钱后无非就是打打牌泡泡妞,我最多眼红一下。可要是另外一边得势了,你我很有可能就要曝尸街头了。
因为给的钱不够多,拆迁和强拆是2嘛事,拆迁致富,强拆可不是,条件谈不拢,人家不走,你非要拆迁,于是就闹出事情了,条件多数也是钱。
地段和政策。据我了解 通过内部消息得到某个良好地段要拆迁 然后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先买下来 再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赔偿 。。 也是现在某种赚钱方法。
有些人就是专门靠拆迁致富的呀财雄势大形容一夜暴富的成语有哪些啊?就是发了横财的成语.就是一下子发了横财,下半辈子都不用干活了_百度作业帮
形容一夜暴富的成语有哪些啊?就是发了横财的成语.就是一下子发了横财,下半辈子都不用干活了
形容一夜暴富的成语有哪些啊?就是发了横财的成语.就是一下子发了横财,下半辈子都不用干活了
(要多少是多啊?)沈阳:村民因征地一夜暴富 有家庭两代人不工作吃老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他们是朴实的农民,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有着让城里人都羡慕的机遇。他们因为占地补偿一夜暴富,可命运却截然相反,有人守财有道,有人纸醉金迷。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将继续,可能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一夜暴富,只希望他们能理智地对待,选择那积极向上的生活。
原标题:长白获补偿农民的10年悲喜人生
他们是朴实的农民,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有着让城里人都羡慕的机遇。
他们因为占地补偿一夜暴富,可命运却截然相反,有人守财有道,有人纸醉金迷。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沈阳也有这样一夜暴富的人。时过境迁,走过迷茫、混沌的他们,也演绎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新城镇居民&咋能捂好钱袋子?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沈阳的长白、长青、营盘等地区都曾发生过,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都不少见。这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
如何才能让那些悲催的事情少发生?首先新城镇居民应该完善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合理支配补偿款。其次,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培养他们掌握新技能,树立正确的理财方向。
加大引导力度、完善自我意识,相信经过不断磨合,&新城镇居民&将会捂好钱袋子。(柳云松)
一夜暴富后的纸醉金迷
&一家两代人都不出去工作,完全就靠老本活着&
站在如今的长白岛上,不会有人想到大概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矮的平房和耕地,更不会有人记得马总、夹河、沙岗子、金家湾这些村庄的名字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随着沈阳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从2004年起,长白地区开始陆续改造,于是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的命运也在发生着巨变。那段时间,甚至坊间有传言说沈城周边出了很多百万富翁,一度还引来城里人的羡慕。
李建(化名)是原沙岗子村的村民,2007年起,他们村开始征地动迁,因为时间较晚,在补偿方面政府又给了些照顾。&少的能拿几十万,多的都过了百万。&李建回忆说,当时的补偿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货币,一种是回迁房。但无论哪个方式,对于很多人来说都称得上是一夜暴富。
&过山车式的命运转变&犹如醉氧,致使很多不合常理的行为开始显现。李建说,最先改变的就是村里的小轿车多了。&有的人家是爹一辆、儿子一辆。&
随之而来的,就是洒脱的生活。年轻人,玩车的、出入夜店的越来越多。上年纪的,摸&小麻将&的越来越多。有时甚至一家两代人都不出去工作,完全就靠老本活着,大有此生无忧的架势。
昔日&富翁&卖房卖车
&当初的财富,对于好多人来说就是一个玩笑&
如今十年过去了,那些一夜暴富的人们过得可好?李建给出的回答让记者有些吃惊。
&说起来你可能都不信,有些人的钱早花没了。&李建的一位同学就经历了这样巨大的反差。虽然几经沟通,但这个还不到40岁的男人还是不愿向记者谈起曾经的回忆。
记者从李建那片段式的语言中了解到了一些有关这位同学的故事。据李建讲,他的这位同学原本有五门维持生计的手艺,还曾开了一家小门市部。但2007年他获得近90万元的补偿款后,&他的门市也不开了,还买了一辆小轿车。&李建说,单是这洒脱的生活,他还没有这么快散尽家财。之后,他结识了同样攥着大把补偿金的年轻人,几个人沉迷在一种名叫&二八杠&的赌博游戏中。
如今,李建的这位同学已经将所有的补偿款挥霍一空,拖家带口的他只能靠给别人开车维持生活,就连年近70岁的老母亲都得出去做保洁工。
&这里边的苦辣,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李建说,其实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挥霍的生活、不良的投资,甚至是恶习,早已掏空了这些昔日的富翁。&
&如今有些人开始卖房、卖车。&李建说,&当初的财富,对于好多人来说就是一个玩笑,就是一场梦。&
两种生活两种相反的命运
&一夜变成腰缠万贯的富翁,谁都不知道这钱咋花&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像我们上边所说的那样,有些人利用当年的补偿款作为基础,成就了辉煌的人生。也有的人像李建一样,虽然没有大的作为,但却踏踏实实地生活,守住了财富。李建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人要是倒着往回过,都能过得很好。&
&站在今天看昨天,谁都是明明白白。&李建说,可当年那样一笔钱砸下来的时候,有谁能理智、冷静地对待。&我也有过的冲动,我也想过和那些人玩两把。&李建说,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一夜变成腰缠万贯的富翁,谁都不知道这钱咋花,就别提理财了。甚至有时候,他们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眼里的肥肉。
十年后,再看看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他们演绎出了不同的人生,脚下也留下了不同的两种命运。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将继续,可能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一夜暴富,只希望他们能理智地对待,选择那积极向上的生活。
沈阳晚报、沈阳网主任记者柳云松摄影记者孙海
&大力出笨贼&
这是最近网上最火的视频。东陵区营盘村人赵某在占地拆迁时获得了30万元补偿,但他却将这笔补偿款全部用来买&大力&(摇头水的一种)。
2013年年底,散尽家财的赵某决定抢劫,他带着一把水果刀来到沈河区文化东路某银行自助营业厅内。结果上演了一出笨贼的喜剧:先是拿反了刀,之后抢劫的对象不是取钱的却是存钱的,最后被制服。以至于他自己都评价:&这次抢劫太失败了。&
新闻过后,透过这幕悲喜剧,我们仿佛能看到一群人的身影,和那些让人无法言笑的思考&&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PN04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亏损这么多,这些高管是干什么的?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夜暴富的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