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不清零实施结算时可以用流量吗

中国移动最近是不是有一个半年一结算流量钱的业务?就是流量当月不清零,下个月还能用的这个事。是真的吗_百度知道
中国移动最近是不是有一个半年一结算流量钱的业务?就是流量当月不清零,下个月还能用的这个事。是真的吗
是真的吗?就是流量当月不清零,下个月还能用的这个事?急急急中国移动最近是不是有一个半年一结算流量钱的业务
提问者采纳
那是季包和半年包,营业厅可以办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国移动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楼下的说的很对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流量不清零后被指消耗快,运营商如何自证清白?|监管|流量费_凤凰资讯
流量不清零后被指消耗快,运营商如何自证清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提网速、降网费”的背景下,如果运营商在实行“流量不清零”之后,阳奉阴违地搞流量“跑得快”,性质无疑十分恶劣。当然,消费者流量“跑得快”的主观感觉,也并不一定就准确。但必须明确的是,无论运营商是否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抑或是消费者自己安装的软件在偷流量,面对舆论质疑,运营商都应该及时站出来自证清白。因为用户没有办法精确判断手机流量使用情况。
原标题:流量不清零后被指消耗快,运营商如何自证清白?导语:三大电信运营商自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已有20多天,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据了解,通信计量是公众最关注的民生计量问题之一,也是消费纠纷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不是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或是消费者安装的软件“偷流量”,运营商都应该站出来自证清白。如果近期电信计量确实有问题,消费者有权索赔。运营商该如何自证清白?补全监管的短板如果说以往的电话费、短信费消费争议还可以通过消费者打印相关的通话、发信记录与运营商当面理论的话,现如今,流量快速流失是否属正常消费假若完全由消费者举证,显然是困难重重的,缺乏第三方技术支撑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撑腰,消费者恐怕除了“哑巴吃黄连”,别无他法。假如运营方真的“动手脚”了,伤害的消费群体是何等的庞大,侧面也折射出补全监管的短板是何等的紧迫。首先,手机流量往往以打包的形式出现,而打包价格10元30兆,30元100兆是如何定价的,定价的依据是什么?需要第三方技术单位确认和职能部门代表公众利益予以审核,否则,“霸王条款”和“垄断价格”的出现是不难想象的。其次,作为运营方的三大电信公司与消费者之间,需要职能部门为双方搭建一个博弈的平台,或通过价格竞争、或通过优质服务,让消费者有选择的余地,让运营商有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压力和动力。最后,对消费中产生的争议和纠纷,需要一个专业的、公信力较强的协调、解决平台。一方面能利用技术的、信息的手段厘清流量的使用情况,为双方争议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事实说服力;另外一方面,能对运营商起到足够的威慑力,令其合规经营,挣取适中的利润。作为全世界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度,手机流量费无疑是牵涉面最广的民生大事,解决好流量费的相关质疑,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对此,相关部门不能“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了。(徐义闯)监管要“看得见”在“提网速、降网费”的背景下,如果运营商在实行“流量不清零”之后,阳奉阴违地搞流量“跑得快”,性质无疑十分恶劣。当然,消费者流量“跑得快”的主观感觉,也并不一定就准确。但必须明确的是,无论运营商是否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抑或是消费者自己安装的软件在偷流量,面对舆论质疑,运营商都应该及时站出来自证清白。因为用户没有办法精确判断手机流量使用情况。除了呼吁运营商自证清白之外,其实更大的问题还在于监管的缺失。要验证流量是否“跑得快”,关键要让监管“看得见”。动辄缺斤少两的市场,往往都是监管乏力甚至虚设的市场。如果某个市场完全依靠经营者的自觉,消费者也就难获公平秤,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也就毫不奇怪。所谓“流量不清零”,决不能演变成运营商通过偷流量“帮助”消费者清零。在经济利益面前,诚信经营不会是嘴巴上说说就有了的,监管“看得见”流量才不至于“跑得快”。(舒圣祥)应建立起规范的处理机制对于公众“流量不清零后消耗快”的吐槽,运营商们别只是澄清。对于类似的投诉,运营商应建立起规范的处理机制,对于每一起流量异常的成因,都应调查清楚,给民众看得见的公正。如果是运营商的问题导致的流量异常,该问责问责,该道歉道歉,绝不能大事化小。如果非运营商方面所致,也不意味着运营商可以无所作为,通过技术手段帮助用户做好流量监控,对用户出现流量异常及时进行告知,对恶意软件进行封杀和阻拦,这些运营商在技术上都不难做到。从监管层面讲,对于流量消费这样一种新型消费,目前监管手段显然没有跟上,此外,流量消费作为通信消费的一种,监管权力较分散,由通信和质监两家掌管,其日常的监管情况公众也并不了解。所以,将监管权力有效整合,并动态公开监管过程和结果,这才有助于打消公众顾虑。总之,流量不清零后,公众获得感很弱,反而觉得跌进“偷流量”陷阱,一个惠民政策引出这样的“故事”,相关各方需要好好想一想了。(于平)别让质疑之声淹没流量福音如果一项惠民政策非但不能使民众满意,反而可能激起民众的不满情绪,那么毫无疑问是在政策具体执行当中出现了偏差或漏洞。针对流量不清零后消耗过快的质疑,运营商理应通过自纠自查证明自身计量体系的准确性,并通过典型案例查访分析总结出用户流量消耗的真实原因,从而化解民众心中的层层疑问。否则,一旦质疑之声蔓延,淹没流量不清零的福音将使流量不清零政策难以发挥实效,甚至会导致运营商逐渐丧失用户的信任与支持。(据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红网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884565
播放数:235065
播放数:260272
播放数:111315
48小时点击排行手机流量不清零在大庆实施 剩余流量可转至次月底前使用-手机流量|不清零-东北网黑龙江
省领导活动报道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手机流量不清零在大庆实施 剩余流量可转至次月底前使用
作者: 王玲玲   来源: 大庆网     频道主编: 王辉.
  东北网10月14日讯 最近有关&10月1日起,手机流量不清零&的消息在网上、朋友圈中不断出现,备受消费者关注,这是真的吗?记者采访我市三家运营商了解到,自本月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已推出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并开始执行。不过,需要提醒市民的是,由于新政是从10月1日开始执行的,首次结转的是10月的流量,受益则要等到11月。
  次月优先使用上月剩余流量
  自本月起,三大运营商同时推出手机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即月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结转至次月底前使用。记者采访我市三家运营商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全面实施该项优惠政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2G、3G、4G用户,自10月1日起都可享受,并且不用申请,自动开通。
  昨日,在东风新村的一家中国联通营业厅内,市民邹女士查询流量后发现,上个月的剩余流量没有转到本月的流量中。&不是说从10月1日起开始执行吗,为什么剩余流量没转到账户里来?&邹女士向工作人员咨询。
  &政策是从10月1日开始执行的,因此第一次不清零的时间是10月底,剩余流量将顺延结转到11月的账户里。&营业厅工作人员说。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结转流量将在次月优先使用。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剩余流量只能顺延一个月,并不是无限期不清零。
  &加油包&等灵活周期产品会被清零
  据介绍,三家运营商推出的&流量不清零&新政针对的是按流量计费的手机月套餐,如果是当月购买并使用的流量加油包、季度包、半年包、假日流量套餐等灵活周期产品,以及促销赠送的流量,当月未用完将被清零。
  举例来说,如果用户手机月套餐内含有500M流量,本月没有用完,剩余流量可顺延至次月使用;如果用户月套餐内含有的500M流量10月份用完后又订购了10元100M的流量加油包,但加油包当月未使用完,则加油包部分的剩余流量将会被清零。
  此外,在采访中,有客服人员提醒消费者,在新开通套餐、变更套餐、销号等情况下,套餐流量不清零服务将受到影响,消费者可在办理业务前进行咨询。同时,三家运营商将提供流量提醒及流量查询服务,告知消费者从上月结转的流量及当月套餐流量综合使用情况,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发送相关流量查询短信代码进行查询。
&&精彩推荐
孙俪竟是这样的人...
杨丽萍终身不育内幕
龙江24小时新闻排行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信流量自10月起不清零 剩余流量可转下月用
提速降费备受瞩目,然而用户反映,“雷声大,雨点小”。之后话题转冷,似已音灭声消。然而有些事不期而至,今日下午突然就有网友发了微博,说收到电信“流量不清零”的执行通知。
下午14点04分,网友@看啊就是這只猫发布微博并艾特中国电信上海网厅,称收到流量不清零的执行通知,电信用户10月开始套内流量可延至下月使用,同时附加“关于印发套餐内流量单月不清零实施方案的通知”截图。图片显示:该方案自日起开放服务,10月剩余流量可转结至11月使用;开通方式为系统默认开通,用户无需申请。网友发布微博后,中国电信上海网厅进行了转发。以此看来,电信流量不清零的消息基本属实。千呼万唤始出来,看来这次电信走在了响应政策、顺应民意的前面。电信用户要高兴了,或许,移动联通的不清零通知也会紧随而至。但愿如此。
[责任编辑:study875]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三大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宣布从10月1日开启将会实施月底流量不清零的业务,当月剩余流量可转至下月使用,但奇怪的是流量不能延期超过三个月哦,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一起看看九三酷小编的解答吧!
流量不清零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营运商将于日起向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月套餐跨月流量不清零服务,即10月份开始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结转至次月底前使用。
其中,&单月&两个字格外显眼。单月不清零,即当月手机套餐内的流量,如果有剩余,可以转移到下个月优先使用。比如,9月没用完的流量,顺延到10月先用,10月若还没用完,则清零,不再顺延到11月。
也就是说,流量的生命期限由单月延长到了双月。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剩余流量为何不能延期超过第三月?
对此,运营商的解释是:
1、国外不多的几家提供流量不清零的运营商,也大多只能滚存一个月;
2、从客户消费行为来看,流量滚存一个月,可以解决绝大多数流量使用波动客户的需求。
此外,有运营商负责人解释称,如果永久不清零,就失去了原本套餐流量的意义。如果没有期限,直接用普通流量计费就可以,而普通流量计费价格高于套餐流量。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流量不清零政策,不少的用户却表示说,并非每个人都能从不清零中得到实惠。对于每个月流量过剩的人,本来就不需要,而对于流量总不够用的用户,则谈不上有剩余流量。
更有电信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流量不清零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让利,但运营商的营收会受到影响,压缩了其他降费的可能性,让降资费变得更加困难。
&流量不清零&到底谁说了算?
但也有普通用户表示对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还不是特别了解,对此,记者进行了梳理。
1.我能享受&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吗?
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涵盖所有的手机月套餐客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所有按流量计费的手机月套餐用户,包括2G/3G/4G,自日起均可享受,不用申请,自动开通。
但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卡不在此次服务范围内,流量加油包、季度包、半年包、假日流量套餐等灵活周期产品以及促销赠送的流量也不在此范围内。据统计,100%月套餐客户可自动享受,受益客户占全部流量客户的80%。
2.&当月流量不清零&究竟是怎样的&不清零&?
根据运营商公布的细则,用户当月套餐内未使用完的流量,可以结转至次月使用,次月将优先扣减上月结转的剩余流量。也就是说,用户10月份没用完的流量在11月份可以优先使用,但10月份剩余流量如果在11月份也没用完则12月份将不能再用,以此类推。
3.哪些情况会影响我享受&当月流量不清零&?
用户发生主动变更行为,例如过户、销户、携号转网、变更套餐等情形下,原套餐剩余流量不享受此服务。但是当用户停机时,若套餐月费成功扣费,剩余流量可结转至次月,用户状态恢复正常时可使用。
4.如果我符合条件,但没用完的流量没有自动转存到下个月,怎么办?
用户不用担心&缺斤短两&。运营商表态称,在业务开展初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广大用户积极反映意见,遇到问题会随时纠正,确保消费者利益。
5.怎么查询我没用完的流量?
运营商将提供周到的流量提醒及流量查询服务,流量提醒短信会告知用户当月从上月结转的流量及当月套餐流量综合使用情况。用户可以通过短信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等多种渠道掌握自己的使用流量情况。
6.我是境外的用户,有没有国际运营商实施&当月流量不清零&?
该服务并非国际主流,从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国际主流标杆运营商来看,只有5家运营商(还有一种说法是仅有4个国家的4家运营商面向部分用户提供流量延期服务)从2015年开始逐渐推出&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且设有限定大流量套餐、4G套餐、需要长周期合约捆绑、设定滚存流量门槛等前提条件。
日本NTTdocomo仅针对5GB以上大流量包客户进行流量次月滚存,剩余流量不足1GB时不可滚存, 优先扣减套餐内流量,然后再扣减滚存流量;美国AT&T限制分享流量包的剩余流量可滚存,优先扣减套餐内流量,然后再扣减滚存流量。
三大运营商实行的月套餐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可为所有月套餐客户提供服务,消费者无需申请,默认开通,且次月优先扣减上月结转的剩余流量,与国际运营商相比力度更大。
三大运营商推&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业内人士怎么看?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
运营商推出&流量当月不清零&的政策,既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又践行了其社会责任,回应了社会上的普遍关切。他表示,&流量当月不清零&是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提速降费&要求的一部分,但&提速降费&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
运营商的这一做法是有法律依据的,按照《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所谓附期限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设定一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根据。合同中所附的期限与合同中所附的条件一样,都能够直接限制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失,但作为条件的事实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而期限的到来却具有必然性。期限是以一定时间或期间的到来对合同的效力起限制作用,因此只有尚未到来且必然到来的时间和期间才能作为附期限的合同中的期限。至于附期限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附生效期限,又称为延缓期限或始期,它是指合同的效力自期限到来时才发生。这就是说,在期限到来以前,合同已经成立,但其效力仍然处于停止状态,待期限到来时,效力才发生。这就是《合同法》第46条所称的&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所以,这次的所谓月底不清零,实质上是由原来的附一个月的延缓期改为附两个月的延缓期。
事实上,绝大部分国外运营商,包括美国的Verizon、英国的Vodafone、澳大利亚的Telstra,他们的月流量套餐也都是当月用不完自动作废的。在英国,电信运营商包括O2、沃达丰、Orange等,每月15镑(约合150元人民币)的套餐,在沃达丰能获得200分钟的英国国内通话时间、600条短信和100兆的上网流量,但是,流量套餐无法累计。而在澳大利亚,手机的网络流量费是不会滚动到下个月的,如果用户使用话费和网络流量费未超过合约计划标准,月结算日后所有的套餐内剩余通话时间、网络流量等都会清零,月计划重新开始结算。
只有少部分国家的运营商,例如新西兰,推出了流量可转移到下个月的套餐。但是这些套餐,也限定未使用的流量只能转移1~2个月,而不能多次转移。因此,这些可以转移流量的套餐实际上只是把时间限制由一个月放宽到2~3个月,但这也是一种附期限的合同。
短评:流量费阶梯定价是方向
从有资费无套餐到有套餐是一个进步,从套餐营销到流量费阶梯定价更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流量面前人人平等,多用多付费,越多越便宜。
流量费阶梯定价的前提是电信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体现的是社会公平。统一的流量资费标准,以民众为本,使大众明明白白消费。流量费阶梯定价是一种智能套餐,用户不用担心自己选500M还是选1G的套餐更划算,而是直接使用,月末系统会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自动进行计算。同时,用户也可以有&定向流量&等个性需求,运营商还可以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免费流量。
最新热点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量不清零消耗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