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是哪个洲里

为其他国家贡献了那么多妖人,为什么阿尔巴尼亚队就是硬不起来?
26回复/1亮 5098浏览
阿尔巴尼亚,一个神秘的小国。因为其自然风光与瑞士有许多相似之处,被誉为“巴尔干的瑞士”。阿尔巴尼亚国家足球队,一支神秘之师,几乎未曾在大赛露面过。球队里大牌也不多,比较知名的就是大扎卡和洛里克卡纳。众所周知的是,瑞士国家队里有许多阿尔巴尼亚裔球员,比如小扎卡、贝赫拉米、泽马伊利、沙奇里、塔拉沙伊、卡萨米、迈赫迈蒂等等。还有一些JRs众所周知的球星,比如德国的穆斯塔菲,比利时的贾努扎伊,瑞典的费祖拉乌,他们的身上都有阿尔巴尼亚血统。东欧南欧的人足球天赋都不差,不论是前南国家的欧洲桑巴流、东斯拉夫人的简洁实用流还是希腊猛男的快乐大巴流,都曾在足球史上书写过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相比之下地缘相近的阿尔巴尼亚队却一直浑浑噩噩,一直到今年才靠各种盘外招淘汰塞尔维亚闯进欧洲杯决赛圈。问题来了,阿尔巴尼亚队为什么可以给其他国家贡献众多球星,自身成绩却始终不能取得突破?相比之下,土耳其、克罗地亚、波兰都是欧洲的移民输出大国,但这些国家的国家队实力都不算差。难道就是因为阿尔巴尼亚穷吗...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这些回帖亮了
阿尔巴尼亚本国青训不行吧?你提的这些阿裔球员都是别国青训培养出来的,就像苏里南,本身足球水平不行,但是苏里南裔却在荷兰青训培养下成为了荷兰足球的重要力量
阿尔巴尼亚本国青训不行吧?你提的这些阿裔球员都是别国青训培养出来的,就像苏里南,本身足球水平不行,但是苏里南裔却在荷兰青训培养下成为了荷兰足球的重要力量
引用1楼 @ 发表的:
阿尔巴尼亚本国青训不行吧?你提的这些阿裔球员都是别国青训培养出来的,就像苏里南,本身足球水平不行,但是苏里南裔却在荷兰青训培养下成为了荷兰足球的重要力量
说得对...应该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而且好像在外国俱乐部青训的球员大多数也不愿回到阿尔巴尼亚,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了...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引用2楼 @ 发表的:
说得对...应该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而且好像在外国俱乐部青训的球员大多数也不愿回到阿尔巴尼亚,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了...
其实完全依靠外国青训借鸡生蛋也行,就像阿尔及利亚,几乎是“法国二队”,国家队成员基本上都是法国青训的成果,归根结底,阿尔巴尼亚裔出的好球员还是不够多,否则即使其他国家挑走最顶尖的苗子,剩下的球员也可以组建一支足够好的国家队。苏里南的问题在于,这个国家禁止双重国籍,荷兰的苏里南裔球员是不可能放弃荷兰国籍去拿苏里南国籍的,阿尔巴尼亚没有这个问题
引用3楼 @ 发表的:
其实完全依靠外国青训借鸡生蛋也行,就像阿尔及利亚,几乎是“法国二队”,国家队成员基本上都是法国青训的成果,归根结底,阿尔巴尼亚裔出的好球员还是不够多,否则即使其他国家挑走最顶尖的苗子,剩下的球员也可以组建一支足够好的国家队。苏里南的问题在于,这个国家禁止双重国籍,荷兰的苏里南裔球员是不可能放弃荷兰国籍去拿苏里南国籍的,阿尔巴尼亚没有这个问题
这么说,可能还是因为战乱+贫穷,导致阿尔巴尼亚足球人口少,所以球星也少。
但是这些年巴尔干半岛上明显波黑塞尔维亚局势更乱,结果这俩都踢进世界杯了,这就应该是足球底蕴的问题了。
所以说阿尔巴尼亚足球面临的问题很多啊...呵呵,就像我大天朝一样。哭。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引用4楼 @ 发表的:
这么说,可能还是因为战乱+贫穷,导致阿尔巴尼亚足球人口少,所以球星也少。
但是这些年巴尔干半岛上明显波黑塞尔维亚局势更乱,结果这俩都踢进世界杯了,这就应该是足球底蕴的问题了。
所以说阿尔巴尼亚足球的问题很多啊,就像我大天朝一样。
这次能进欧洲杯,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已经证明了阿尔巴尼亚的水平是在进步的,地处欧洲,下限也不可能低到那里去,而上限是可以通过那么多阿裔球星看出来的;中国足球的问题嘛,这个太复杂了,就不讨论了
引用5楼 @ 发表的:
这次能进欧洲杯,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已经证明了阿尔巴尼亚的水平是在进步的,地处欧洲,下限也不可能低到那里去,而上限是可以通过那么多阿裔球星看出来的;中国足球的问题嘛,这个太复杂了,就不讨论了
因为喜欢卡纳所以对阿尔巴尼亚队一直有关注。阿尔巴尼亚国内的动荡和战乱主要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算算的话,下一代的阿裔球员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了,青训条件会更好,崛起的希望应该也就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了。科尔察和游击队貌似也踢过几回欧联,总体来说态势不错。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可能教练也有关系,要等成名球员退役后当了教练,再观察他们的国家队
引用6楼 @ 发表的:
因为喜欢卡纳所以对阿尔巴尼亚队一直有关注。阿尔巴尼亚国内的动荡和战乱主要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算算的话,下一代的阿裔球员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了,青训条件会更好,崛起的希望应该也就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了。科尔察和游击队貌似也踢过几回欧联,总体来说态势不错。
嗯,顺带一提,明年阿尔巴尼亚就要加入欧盟,情况应该会变得更好
引用7楼 @ 发表的:
可能教练也有关系,要等成名球员退役后当了教练,再观察他们的国家队
现在看来比较有成为教练潜质的应该就是卡纳了 期待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引用8楼 @ 发表的:
嗯,顺带一提,明年阿尔巴尼亚就要加入欧盟,情况应该会变得更好
卧槽,这事我还真不知道,对阿尔巴尼亚足球来说这算是天大的好消息了吧。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青训是一方面,其次,瑞士的阿裔移民有80%都是来自科索沃,剩下20%大多来自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本土人很少的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0楼 @ 发表的:
卧槽,这事我还真不知道,对阿尔巴尼亚足球来说这算是天大的好消息了吧。
嗯,阿尔巴尼亚球员去五大联赛会更加方便,绝对是好消息
引用11楼 @ 发表的:
青训是一方面,其次,瑞士的阿裔移民有80%都是来自科索沃,剩下20%大多来自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本土人很少的
阿尔巴尼亚本国也有好多在科索沃出生的球员。貌似很多所谓的科索沃球员本身都可以代表阿尔巴尼亚国家队的,至于是不是“有阿尔巴尼亚血统”就可以,这点我确实不清楚。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引用12楼 @ 发表的:
嗯,阿尔巴尼亚球员去五大联赛会更加方便,绝对是好消息
谢谢大神 受益匪浅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引用14楼 @ 发表的:
谢谢大神 受益匪浅
大神不敢当,只是一普通球迷,因为科索沃问题,关注过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而已,下一代阿尔巴尼亚球员不用像他们的前辈一样颠沛流离,可以专注于足球本身,未来可期
引用15楼 @ 发表的:
大神不敢当,只是一普通球迷,因为科索沃问题,关注过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而已,下一代阿尔巴尼亚球员不用像他们的前辈一样颠沛流离,可以专注于足球本身,未来可期
期待阿尔巴尼亚的表现...突然想起当年博格达尼在利沃诺时还进过我妇的球,啧啧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引用16楼 @ 发表的:
期待阿尔巴尼亚的表现...突然想起当年博格达尼在利沃诺时还进过我妇的球,啧啧
嗯,期待下这次欧洲杯吧,阿尔巴尼亚的第一次大赛
就记得阿尔巴尼亚人搞黑社会貌似很厉害。
引用11楼 @ 发表的:
青训是一方面,其次,瑞士的阿裔移民有80%都是来自科索沃,剩下20%大多来自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本土人很少的
这才是真话,阿裔球员不一定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9楼 @ 发表的:
这才是真话,阿裔球员不一定都是阿尔巴尼亚人
不是阿裔,只是阿族而已,科索沃其实就是阿尔巴尼亚族的又一个聚居地,瑞士的阿族球员基本都是来自科索沃。。。
不过阿尔巴尼亚不算啥好鸟,以前霍查在的时候,中国勒紧裤腰带援助,结果尼克松一访华,霍查立马翻脸,然后太宗决定不再援助阿尔巴尼亚。。
结果苏东剧变以后,阿尔巴尼亚立马投奔美国,加入了北约,成为了巴尔干最亲美的国家。。
纯粹逗比国家一个,现在还是欧洲最穷的国家。。
对尤文来说,胜利不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唯一需要做的事情。
by 博尼佩尔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390人参加识货团购699.00元688人参加识货团购248.00元329人参加识货团购629.00元667人参加识货团购439.00元182人参加识货团购489.00元79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元103人参加识货团购379.00元220人参加识货团购449.00元96人参加识货团购348.00元256人参加识货团购378.00元588人参加识货团购668.00元42人参加识货团购128.00元走近今日的阿尔巴尼亚 _阿尔巴尼亚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阿尔巴尼亚,在许许多多现今40岁以上的中国人的心里,是记忆颇深的!因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12级风暴的特殊时刻,中阿两国人民曾像亲兄弟一般心连着心,肩并着肩,结下了令世人敬羡的战斗友谊。        那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谊之歌唱遍中阿两...走近今日的阿尔巴尼亚 ">
走近今日的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在许许多多现今40岁以上的中国人的心里,是记忆颇深的!因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12级风暴的特殊时刻,中阿两国人民曾像亲兄弟一般心连着心,肩并着肩,结下了令世人敬羡的战斗友谊。
    那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谊之歌唱遍中阿两国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的年代!
    然而,国际风云变幻急骤,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于大家都知晓的原因,十分熟悉、亲切的友邦,变得陌生起来。然而,中华民族一向是热烈多情的,对待在艰难岁月里结识的战友,更是如此。今日的国人,无论是雪发霜鬓的年老者,还是求知欲极为旺盛的青少年,都很关心和渴望了解阿尔巴尼亚这个与我们曾有过特殊友谊的国家。
    笔者青年时代曾在阿尔巴尼亚学习、工作过4年,度过了一部分难忘的青春年华。回国后当过10年《人民日报》翻译、记者,为宣传阿尔巴尼亚和增进伟大的中阿友谊,尽了一点绵薄的力量。在最近3年里又连续两次赴阿工作,前后时间共达一年之多,期间对今日阿尔巴尼亚的国情时政、世俗民风有了比过去更加深入、细致、全面的洞察与了解。
    方兴未艾的建房热
    毋庸讳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这一破坏性极大的风暴,也给阿尔巴尼亚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特别是1997年前后的政局动荡,更是使国民经济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援建的100多个工业项目绝大多数已经停工停产,大批大批的工人陆续失业,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却被许许多多平地而起的雅致漂亮的现代化楼房和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别墅楼群给掩盖了。15年来,勤劳智慧的阿尔巴尼亚工人、农民,凭着自己能吃苦能耐劳的双手,从城市到乡村,盖起了一座座、一片片很讲究、很坚固、很时髦的高大楼房和别墅楼。如今的阿尔巴尼亚城乡,确实是比15年前漂亮多了,好看多了。这一点是近来到过阿尔巴尼亚的“老阿们”的共识。
    让我们漫步在拉那河畔,把近年来新出现的颖异别致、令人拍手叫绝的精品建筑仔细地欣赏一下吧!
    先瞧瞧伟岸、庄严的“喜来登”宾馆!那高大宽舒的前厅,柔和细腻的灯光,精心布置的客房,精巧典雅的设备,气势堂皇的多功能厅和具有高科技水平的舞台,分明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五星级水平的国家一级宾馆。站在这所宾馆的凉台上向北望去,那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就以阿尔巴尼亚全国最高级的王牌宾馆而闻名的“达依迪”宾馆,如今显得多么土气、矮小、原始。几十年来,它一直是很有气魄的。然而,到了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它只能以历史文物的资格而存在了。
    作为一个首都,地拉那如果只有一个“喜来登”,那是难以显示她在市政建设方面的喜人成就的;同她齐肩媲美的还有“埃克利普斯”“巴拉蒂塞”“优美风光”“麦蒂”“伊利里亚”“贵宾楼”等富丽豪华的宾馆。地拉那现有人口近50万,笔者想有这么多的高级宾馆足够了。
    这些年来,地拉那的市政建设是全面开花的。30多年前,拉那河南岸的新地拉那只有两条街,如今已发展成为真正的新城,它的面积已拓展到南山坡上。新城的西南部,自拉那河山脚下,是整个地拉那最亮丽的风景,那里是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阿尔巴尼亚人建起来的别墅区。因为工作需要,笔者所服务的单位要购买一栋别墅,为此先后到20多家认真地参观、研究、欣赏过很多栋别墅楼。阿尔巴尼亚人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伊利里亚人的后裔,他们非常爱美,有着强烈的审美追求。建筑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这一大片别墅区里,每栋小楼在式样、结构、用料和色彩上,都是百花争妍,别具千秋,甚至连凉台和院子周围的铁栅栏也都各具风格,互不雷同。毫不夸张地说,每栋别墅楼都是一件精妙无双的艺术品,充分地展示了一个民族的艺术特性和文化素质,说明阿尔巴尼亚民族的确是一个超凡脱俗的民族,是一个很有创造力和智慧的民族。笔者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因循守旧、脑子僵化的建筑设计者,是应当很虚心地向阿尔巴尼亚同行学习的。
    至于“大学生城”周围那一大片荆棘丛生的坡地,早已被色彩鲜艳的高大住宅楼和质地良好的外交人员公寓所覆盖,成为一个新的居民区。而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制片厂以北那片宽阔的坡势平缓的丘陵地上的葡萄田,如今已变成由北方山区移居来的山民们的新家园。排排房屋看上去略显简易,但那毕竟是新砖新瓦新木材建成的新房舍,自然要比从前居住的世代相传的泥土房和简陋笨拙、具有中世纪堡垒特色的石筑塔楼要开化得多,先进得多。时代总是要前进嘛!
    除了老地拉那的住宅依旧还是老样子之外,整个地拉那到处都是一片蒸蒸日上的兴旺景象。据权威人士向笔者讲,这10多年,住进新宅的地拉那市民占全市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其中住进别墅楼的富裕者占新房居住者的20%以上。在全国经济尚未复苏,各方面还有许多困难的情况下,不到50万的地拉那市民能取得这样的筑房成就,委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难道只是首都地拉那在大兴土木吗?不是,建房的热潮席卷到全国城乡。从地拉那到海港都拉斯的39公里公路的两旁,新建的大型企业、公司的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而且根据地拉那城建规划,未来在这片坦平空旷的原野上,还要建起更多的外国投资企业、公司,地拉那将与第二大城都拉斯连成一体。你说这气魄有多大!这不是空口说大话,你看那围起来的一块块工地和堆山成岭的建材,分明在向人们昭示:这宏伟的首都扩建工程,正在充满希望和活力地实施中。
    从都拉斯海滨到戈茉姆的滨海松林里,那数也数不清的色彩绚丽、巍巍壮观的宾馆,更是一块令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的诱人之地。座座楼房的质量是上乘的,样式和装潢也都是最时髦的。这里的一切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尽管阿尔巴尼亚闭关锁国几十年,目前的经济发展从整体上来说还比较滞后,但是,在楼房建筑方面,他们却很会赶潮流,十分擅长与时俱进。
    为了工作,笔者还曾到希雅克和采立克两市郊区的几个农村的几十户人家做过客,亲自目睹80%以上的农家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盖了别墅式的新房或彻底地翻新了旧房。一家家小园果木蓊郁,鸟语花香。那一栋栋小巧玲珑的白墙红瓦的漂亮农舍在繁茂的青枝绿叶掩映下,显得格外的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一马当先的筑路湖
    要想富,先修路,阿尔巴尼亚人也很懂得这个常理。阿尔巴尼亚是个山国,77%的面积是山地,全国的交通主要靠汽车。笔者当年任《人民日报》记者每次访阿时,全凭汽车四处奔波。因此,对阿尔巴尼亚公路的实况,心里很有数。不过,那时候,路再凹凸不平,汽车扭再大的秧歌,也不觉得有多颠、有多苦,从来也没幻想过,在阿尔巴尼亚有朝一日还能乘车在高速公路上跑一程。然而,30多年后的今天,高速公路也降生在阿尔巴尼亚这个多山的国家里。如今,她不仅有了地拉那到费里到发罗拉高速路(这条路是全国的交通大动脉)、落果齐恩到爱尔巴桑到波格拉德茨到马其顿高速路,还有地拉那到茉查到斯库台高速路。有了这三条最主要的高速公路,就基本上解决了全国的交通运输问题。这些路的质量如何?一句话:相当不错。笔者在阿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有相当多的时光是在这些高速公路上度过的。笔者总的印象是:汽车奔驰在路面上,觉得是那样的平稳,就跟乘坐空中列车在万米高空飞行时的感觉差不多。当然,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十全十美,目前,这些高速路两边的辅助设施还欠完善,有待于今后逐步去解决。据笔者所知,有关方面对此项工作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除了高速公路之外,这些年来,还铺设了一些新的公路,其中主要有巴尔什到台佩茉纳公路,道罗维策公路,福舍克鲁亚到米辽特公路、发罗拉到奥利库姆公路,以及布特林特公路等。
    对原有公路维修加固,也是公路建设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地拉那通往爱尔巴桑有一条高山公路。它已有70多年的历史,原来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十分难行。当年在阿访问每次从这里路过,汽车都颠得笔者头晕脑胀,再加上山石崎岖、峰回路转,有两次甚至还呕吐过。如今这条路修复、护理得非常好,全部路面平展宽阔,汽车跑得再急再快,也不会有头晕目眩之感。据几位司机朋友介绍,全国许多老龄公路都修复到了这个水平。朋友的诚挚话语给笔者增加了老地重游的情趣,得闲时定再到板栗和李子之乡巴依兰姆?楚里山城逛一逛,看一看,品味、分享诚朴、憨直的北方山民的幸福与快乐。
    善于思考与追根问底的读者朋友一定在想:阿尔巴尼亚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失业者又是如此之多,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钱用来修建住宅和筑路呢?照实说,笔者刚刚重返到阿尔巴尼亚这片热土时,脑子里也出现过同样的问号。后来生活的时间长了,客观事实和有关材料渐渐解开了笔者心中的疑团。
    阿尔巴尼亚自从取消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私有化经济以来,有三种人首先富了起来。第一种人是到国外的打工者。阿尔巴尼亚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统计,全国共有人口340万,到国外打工谋生的人超过70万,他们每年由国外给亲朋好友寄回的外汇超过6亿美元。侨汇不仅对弥补国家的贸易逆差、增加就业岗位、稳定社会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大大地解决了家庭的经济困难,不少人家有了剩余的钱,积累了造房的资金。据笔者了解,近年来的造房人家,特别是农村中新盖房户,半数以上在国外有打工的人。这些打工者在国外的薪水一般要比在国内高出5~7倍,甚至10倍,安下心来,埋头干上个三五年,多则七八年,积累一笔修建一座2~3层小别墅楼的钱,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种人是经商者。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有一批与市场经济同乐共舞、水乳相融的人。这些人起跑很快,发展市场经济的号子刚刚一响,他们就一马当先地抢上前去,跑北京,赴罗马,胆子大,谋略高,不到几年工夫,就成了腰缠累累的大富翁。不要说造一栋小楼,就是平地拔起一座上星级的大酒店,也不在话下。
    第三种人是眼光远大、富有韬略的企业家。他们瞧不起那些小打小闹,整天动肝火、费口舌的小本商人,孜孜以求的誓当那种横扫千军、独霸一方的大老板、总经理、董事长。这种人非但有独吞大海的鲨鱼胃口,更有占山为王的豹心虎胆。这种人口袋中的钱是难计其数的,盖上几栋豪宅别墅,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参差不齐的生活水平
    今天,如果你是第一次到阿尔巴尼亚访问,人们整齐的穿衣打扮和脸上流露出来的坦然平静的表情,商店和农贸市场还算充足的货物,以及遍地皆是的“奔驰”轿车,都会让你感到,如今的阿尔巴尼亚人生活得蛮不错嘛!是的,笔者也认为从整体上来说,人民群众的日子过得还是可以的。
    先说工作人员的工资情况。上个世纪60~80年代,是阿尔巴尼亚有史以来人民生活最富裕、士气最旺盛的黄金时期。那时候,城市里工人、市民每人都有一份稳定的工资。普通工人的月薪平均为500列克左右。6级以上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大约为600~700列克。大学教授平均在800列克左右。工人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工资存有差别,但并不悬殊。一个大学里的勤杂工,商店里的售货员,每月可以拿到450~500列克的月薪。60年代中期以前,阿尔巴尼亚没有不上班的专业作家和艺术家,绝大多数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在固定的文化机关或艺术部门工作,他们的工资比一般知识分子略高一点,但再高也超不过1000列克,即使是人民演员、人民艺术家、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也是如此。作家的稿酬很低,写一部300页的长篇小说,作者只能拿到相当于自己5~6个月工资的稿酬。艺术家演出那是自己应尽的义务,除工资外不再拿任何其他报酬。那时候,社会上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全国无一个百万富翁。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以后,工资差别日渐加大。目前,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为列克,临时工的日工资为400~600列克。退休者每月的退休金为列克。国家干部中局级人员每月工资为3万左右列克,科学院院士每月可拿到4万多列克,特聘律师每月工资在4万左右列克。国家会议议员工资最高,每月为15万列克。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的人,每月可得到社会救助金3200列克。目前,百万富翁的数量很可观。
    了解了工资的大致情况,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物价情况。80年代末以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制定全国统一的物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物价一直保持稳定;总的来讲,物价趋于逐渐下降。那时候,物价很低,比如说,大学生食堂一天三餐8个列克,中晚两餐有肉菜,另有一个素菜和汤。早餐必有一个鸡蛋、牛奶和奶酪、果酱,面包不计量,可以随便吃。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有240~250列克就足够了。总之当时阿尔巴尼亚人虽然比德国人、南斯拉夫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低一些,但比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却要高出不少。一个普通工人靠工资养活三口人之家,是没有问题的。那时候,书籍的价钱也极低廉,一本500多页的小说才5~6个列克,大学生们在节日或生日时送礼互相赠书,是很平常的事情。
    1990年底以后,社会制度发生剧变,物价不稳,有时简直是飞涨。1997年社会党执政以来的七八年间,情况逐渐好转,通胀率不断下降。一个普通家庭只靠一份工资,生活是很困难的。要知道,生活的含义不仅仅包括吃饭一项内容,每个家庭每月还要支付住房费、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人生了病还要买药支付医疗费。有读书学生的家庭,还要支付天文数字的学费。想想看,普通的阿尔巴尼亚公民,当今的日子过得是多艰难吧!退休者的生活状况比在岗人员还要难。一年多来,笔者结识了好多退休者和失业者,他们说家里人一个月能吃上一两次肉就很不错了,老婆孩子连牛排是啥味道都已经忘记了。
    在阿尔巴尼亚工作期间,不论是在首都地拉那,还是在其他一些中小城市,随时都能看到市中心广场、电影院门前、纪念碑附近聚满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人们聚来帮忙。后来才知道,那些人是失业者。失业是阿尔巴尼亚当前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由于绝大多数的工厂企业倒闭、停产,失业者的队伍逐年增大。有条件的人出国谋生去了,无条件的人无事可做,整天不是坐在咖啡馆、酒吧里消磨大好的光阴,就是聚在街头巷尾闲聊神侃过日子,显得十分无聊。失业大军中不仅有普通工人、国家干部,还有许多留学归国的高级工程师、专家、讲师……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为了糊口养家,到处寻找工作。就为笔者服务的单位亲自出面接待过联合企业的厂长、高级会计师、中学语文教师……这些人因为急于找到一份工作,求职的条件降得很低,哪怕是当洗碗工、清洁工都心甘情愿,只要一天能拿到500列克,干什么活儿都可以。走进欧洲穷国阿尔巴尼亚 看当地人怎样生活 _ 东方财富网()
走进欧洲穷国阿尔巴尼亚 看当地人怎样生活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这是我在阿尔巴尼亚见到的一个身材夸张的辣妹。她见到我的镜头就开心地不停跳跃,以至我都无法对焦。原来她从父母那里知道中国是对阿尔巴尼亚最好的国家。  阿尔巴尼亚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从熟悉到陌生的国家。冷战时期,我们曾经把最好物资运送到这个国家。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人民还记得吗?阿尔巴尼亚人的长相和性格又是什么样呢?行走40国很想知道。  作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阿尔巴尼亚老百姓对中国人的印象还是不错。毕竟中国曾经给过他们很多的帮助。在地拉那,一个在靠近科索沃的北方开金属矿的浙江人告诉我,他们很容易跟当地人打交道。全赖以前的中阿情分。不过现在年轻一代与我们疏远了,彼此间也神秘了很多。
  阿尔巴尼亚隔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向往,山多,金属矿物质储藏也很多。可这个国家的发展总是让人跟到差强人意。  比起邻国那些高高的斯拉夫人来说,阿尔巴尼亚人身材还是偏矮小,与中国南方人的身材差不多。  可阿尔巴尼亚人的倔脾气可是全世界知名的。
否则,就不会出恩威尔霍查这样的人物。也不会出现曾经的这盏西方的明灯。下面就用我的一组图片来认识一下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人  她是阿尔巴尼亚一家餐厅的服务员,月薪只有300欧元(2700人民币),得到我送的魔术头巾她特别开心。
  这个在宾馆前台工作的姑娘愿意做我的阿尔巴尼亚语老师,教了不少阿尔巴尼亚语给我。  这个身材火爆的姑娘是唯一一个通过爸爸妈妈知道中国曾经援助过阿尔巴尼亚的女孩,因此她见了遥远东方来的我特别兴奋。她的女伴见了我的镜头,则害羞地把脸遮起来。
  街头少女提到中国,则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因为他们买的服装和很多用品都是来自中国。  阿尔巴尼亚还是一个拐卖儿童案频发的国家,因此,小孩子看到我这个拍照的外国人,都入惊弓之鸟跑掉了。阿尔巴尼亚的小伙子。
没有生意,兑换钱币的这个姑娘不停地向我的镜头摆浦士。瞧她隔着玻璃开心的样。  这些半大小子们正在全阿尔巴尼亚最大的购物广场内溜冰。他们最渴望与外国人交往。
  还是毛泽东和霍查时代的老年人对中国人最好。瞧,他主动拿出不知名的果子送给我吃。这里有一帮对阿尔巴尼亚感兴趣的中国人。接下来是另外一位驴友为您带来的阿尔巴尼亚最具特色的房子和碉堡。
  说起几年前阿尔巴尼亚的新市长刚刚上任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而已,做个市长做个城市改革者也最多是玩玩的性质。阿尔巴尼亚国家算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30年之前所建造的那些前社会主义特征明显的居民楼房。现在当你站在”天空大楼的顶端俯视整个城市,还是可以看到很多色彩斑斓的楼房。  有的楼房其实很普通,被市长下令灌上了涂料后,就真的为市容的美丽增加了光彩。
(责任编辑:DF102)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穷十大城市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