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歌声第三名国考成安第三名

执着“国考”源于中国年轻人缺乏安全感_新浪教育_新浪网
执着“国考”源于中国年轻人缺乏安全感
  张军瑜
  从大四到现在,小陈已经参加了6年国考:“我现在是合同工,活做得不比他们有编制的少,但工资很低,福利更没法比。我已经奔三了,如果考进体制里,就不一样了,找男朋友也会顺利些。不少考生也认为,公考,是最低成本改变命运的途径。(《现代金报》11月25日)
  今年“国考”大约是99万人参加考试,51个人里边能录取一个。虽然报名的人里边,最终还有大约40多万考生弃考,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公务员热”在降温。相反,依旧火爆。
  你像小陈那样,连考数年还在坚持的,估计也不是个例。
  公务员考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国考”,部分地承担起了以前大学毕业还管分配那时候“高考”的作用。“进到体制里就不一样了。”这大约是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考公务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工资、福利,所谓的“五险一金”,还有稳定的上升渠道,这都成了年轻人看好公务员的理由。
  以前还有哈尔滨千万富豪报考公务员的。说到底,公务员热的本质还是中国年轻人缺乏安全感,不愿意去企业,哪怕待遇高。在房价飞涨、物价飞涨,小生一次病、小住一次院都可以干掉一年工资的社会现实下,除了“土豪”们,在人们心里,公务员这一职业似乎成了躲避社会风险而且又前途敞亮的最安全堡垒。
  曾经,网上流传一句话,被很多人思考。这句话是:“当下拼命挤进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未来命运必然跟十年前的下岗国企工人一样:人到中年被体制抛弃,浑身没有一样市场需要的技能。”公务员会不会下岗?如果我们知道曾经很多特别吃香的国企,似乎一夜之间就被拍死在沙滩上,当年姑娘都要争着嫁的国企工人,很多都成了下岗职工,我们就知道现在完全是香饽饽的公务员,也未必永远会这样。而且最重要的是,公务员队伍的过度臃肿已经受到关注和重视,所以公务员制度迟早也会改革,铁饭碗不会一直铁下去的,那些备受期待的种种福利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是政府推行社会公正必然会走的一步。
  百度李彦宏招聘的时候说过,如果中国优秀的毕业生都去政府单位,那将是中国的悲哀,这表明中国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会停滞不前。“国考热”未必就是国家之福,但是去“国考热”,从根本上来说,还有待于“同工同酬”的彻底执行,有待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待于一个更为公平的社会环境的创造。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电话:010-&&|&&&&|&&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公务员国考20年 薪水不多安全感来补齐
关键字: 公务员公务员薪水公务员待遇公务员国考公考公务员考试
距离第一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有20年。从名报考者(参加1995年度国考)、招录462人,到2014年报名者152万、招录近2万人,20年间,其中报考人数增长超过300倍。
以下为《经济观察报》文章《:国考20年,难舍的&安全感&》(曾建中、李凤桃、张婷/文)
原来的公务员同事遇到朱学东时,还会惋惜当时他的&离开&。
朱学东在1994年参加了第一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成为当时新闻出版署的&国家干部&,又在2000年辞职,是为&离开&。
有人退场,有人进场,国考报考热一年胜似一年。从名报考者(参加1995年度国考)、招录462人,到2014年报名者152万、招录近2万人,20年间,其中报考人数增长超过300倍。
如果152万报名者全部是应届毕业生,那么也就意味着每5个毕业生中就有1个报名参加今年的国考。在职业多元化的时代,公务员的待遇等条件并非&独好&,但在拥泵看来,它胜在稳定、有保障,是一份有更多安全感的职业,值得他们去奋斗和坚守。
公务员考试(资料图)
公务员&凡进必考&
&当时考公务员是为了离开大兴黄村,当初的大兴黄村和现在不太一样,那是北京的化外之地。&1994年时,朱学东27岁,是北京印刷学院的讲师。学院所在地黄村,与北京市区只有两路公交往返,其中一路晚上6点即停开。因实属偏僻,他每月还能获得学院发放的15元左右的&郊区补贴&。
朱学东以&报纸到大兴也得晚一天&来形容这里的闭塞,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所幸在1994年,通过同学介绍,朱学东从北京印刷学院被借调到它的上级机关新闻出版署工作。按照惯例,他可能留在这个机关或转调到其他下属单位。
恰在这一年,根据中央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副处以下干部的选调,要试行统一公开面向社会的招考,不许再以借调的名义曲线调入。朱学东形容自己&中了头彩&。
在1993年8月,国务院即已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确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要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1994年,当时的人事部下发《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凡进必考&成为录用原则,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正式建立。&推荐、递条子、介绍、转入&的模式得以改变。
朱学东最终决定参加这次国考,最大的动力是离开黄村,另一重要因素还在于他认为新闻出版署未来有可能分房,&当时(我)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需要房子。&
1994年8月,包括新闻出版署、国务院办公厅、建设部在内的近30个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正式招考,成为国考开端。考试内容分为笔试与面试。
朱学东记得&笔试题目很简单,但量很大&。最终他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在1995年年底正式调入新闻出版署,成为报纸司的一员。
他记不太清那年有多少人考进了新闻出版署,但知道那是新闻出版署组建以来,第一次批量招考进了一批大学毕业生,不乏很多年轻人,&毫不夸张地说,当年我们这批人的素质,绝对是一流的。如今留在机关的人,大多已是栋梁干才。&
朱学东说自己那批人在机关比较受欢迎,年轻、受过良好教育,工作也努力。那时的他&混得说不上好,但领导信任,同事关心,自己努力&,所以&羡慕的人还是蛮多的&。但在2000年,朱学东还是决定辞职。在他之前,已先后有两个一同考进的同事辞职,当会计师或进入国企。
辞职的缘由中,更多是他自己的兴趣一直不在这个地方,在新闻出版署已工作6年(加上借调时间),他知道&机会&在什么地方,&所有机关都一样,能看到自己接下来几年的样子。&
离开时他已是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的秘书,但他觉得这几年收获很小。在知晓他要辞职时,朱学东有两位关系很好的朋友建议他别走,其中一位从事半导体销售与管理的金领朋友还承诺每月给他5000元作为补助,但不会找他办事,不是贿赂,就是希望他能继续留下来,这样自己的朋友能在各行各业发展。
朱学东婉拒了朋友的好意,选择辞职,经营自己的传媒事业。
报考者&稳定&增长
让中途&退场者&朱学东没想到的是,自己辞职后不久,即是公务员考试火爆的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正谋求&进场&。就此现象,曾有朋友问他是否后悔辞职,&谁谁都是司长、副司长了。&
朱学东说:不后悔。他发现,和自己当初一起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大多数人的目的相对简单,而这些年的参考者&欲望非常明确,我要求一个安稳、安逸有保障的生活,比任何时候都明确。&
公开数据显示,从第一次国考到2001年,参加国考的人相对稳定,报考总人数不足5万。但2002年报考人数超过前几年的总和。
这一年,正值大三的李辉决定报考公务员。这个决定也是他所在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里绝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因为在这个与政治密切关联的高校,国家机关是他们认为最理所当然、也是最好的选择。
李辉报考了2002年中央组织部的某公务员职位,虽然成绩突出,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被录取。但他留有后手。他在国考的同时参与了北京市的公务员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恰好,北京市东城区某机关正在招聘科员,虽然不是核心部门,李辉认为好歹是一个正式的政府机关单位,最终应聘成功。
2005年,《公务员法》出台,&凡进必考&的公务员制度被强化,公务员职位也相应增加。这年的国考报考人数为31万,相比前一年的18.2万增加近一倍。而这之后,国考报考人数每年递增。
姜力是2008年80万报考人之一。但他未能被录取,于是转而参加江西的省级公务员考试,填报了某市辖区检察院的职位。对他来说,公务员只是就业的一个选择而已,学法律的他当时已进入南昌市某律师事务所实习,准备成为一名律师。2个月后,他离开律师事务所,成为某大型银行的法务人员。此时他通过上述职位的面试,体检、政审通过后,就可以成为一名公务员。
当时他很犹豫。一边是省会、大型银行,另一边是小市、基层检察院,前者若能转为正式合同工,职业发展前景光明,后者由于缺乏了解,前景如何尚难预料。
后来,亲朋好友给出了共同意见:公务员工作稳定,比市场化银行更有保障。姜力听从了这一意见成为了一名检察官。
到2011年,国考报考人数达140多万人,报录比例为59:1。洪杰是这一年90余万参考人的&刚需者&之一。在大学毕业前,他就计划着一定要考公务员,因为&稳定&。
从2009年毕业到2011年下半年,洪杰已先后参加了七八次公务员的考试,包括江西省省考、广州及深圳市的公务员考试,还有广东省省考,&有好几次我是进入了面试。&
洪杰说自己&有点追求&,报考的都是好单位,诸如税务局、市直机关等,只招一两人。最后他通过省考考上了江西省某沿长江城市的市直机关单位。工作不久,他想有更好的发展,在2011年年底报名参加了2012年的国考,职位是上海某口岸单位的职员。这一职位招五六十人,报录比是三百比一。&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方式都不懂,不了解,就是要考上。&他最终成功了。
洪杰说,除了自己发展的考虑,妻子不愿意在小城市生活,也给自己一定的压力,考上上海的公务员,既可以一起去上海,还有个&铁饭碗&。
不愿放弃&安全感&
成为新闻出版署的公务员后,朱学东每月工资400多元,5年后离开时,工资在1000元左右,待遇并不算好,但他在辞职前赶上了福利分房,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小两居,地处地段不错的东直门。
分房时,正值公房改革开始,朱学东以1平方米1000元左右的价格买下了这座房子。2009年,他以1平方米2万元左右的价格将此房出售。
朱学东曾说,离开公务员岗位后,他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写那些公文总结,他重新拿起了自己的笔,学会了用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立场。&这感觉,就像鱼儿归了大海。&朱学东说。仍在体制内的李辉等人却似乎没有这种感觉。目前为止,他们都没有享受到福利分房的待遇。洪杰说,大致在八九年前,自己的单位还能集资建房,有一个住宅小区。这些房子当时价格1平方米三四千元,现已涨到两万多元,&所以后面的人就不平衡嘛,但也没办法,我们只能在下面抱怨两句。现在每个单位都是这样的,拿到就是拿到,没拿到就是没拿到。&
没有分房之外,工资不高且工作量大,也让他们有所怨言。洪杰每月拿到手的工资为五六千元,期间加薪一次五六百元,&我不太出门、不太逛街,基本都是网购选便宜的东西。&
已工作12年的李辉还记得入职第一年的月工资是1080元,此外能享受大型节假日几百到1千元不等的补贴,以及约1万元的年终奖金。在2009年,李辉享受副科级别待遇,月工资达到3千元。现在他的月收入在4900元左右,这里面包括近年来公务员的节日补贴和年终奖金。
在一家国有保险公司上班的同学的年收入已是他的七八倍,他感觉到了落差,因他也曾被这家公司录用,但选择了当公务员。李辉在2011年还曾通过去西部某省支边,为自己的仕途加分,但今年归来发现晋升空间未变。
姜力现在是副科长,晋升速度&算是正常&,但科长一职将是他晋升的天花板,突破了就能继续往上走,否则将长期&原地踏步&。所谓的隐性福利,甚至灰色收入,仍算是基层员工的他,并无机会触及。
姜力说自己经常加班,精神压力也大,如果办案出现差错,轻则处分,重则开除甚至判刑。他的前同事中有辞职当律师的,也有通过个人努力或关系调往更好单位的。他计划继续&骑驴找马&,通过遴选或公务员考试,成为省一级或市一级单位机关的公务员。
在他看来,目前自己级别和积累的资源,尚不足以支撑自己跳出体制,相比市场化的职业,他说公务员的身份让自己&更有安全感&。
已有上海户口的洪杰亦不想跳出体制,虽然新国家领导班子上台后,传统的&年夜饭&也已取消,最近还有降薪的传闻,但对于现在的工作,整体比较满意。&不想(出来),我买了房子就更不愿意出来了,我一出来压力多大啊?&
(除朱学东外,其他人物为化名)
原题目:国考20年,难舍的&安全感& 作者:曾建中、李凤桃、张婷
责任编辑:李程& &轻点蓝色名即可关注整个 广州龙粤南都讯 由于在自然界中发现天然的金属铀,来自中国的科研团队将改写全球的化学教科书。此前,人们一直认为铀元素只能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纯净的金属铀必须经人工提取。近日,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李子颖研究员为首的团队,向外界披露了关于金属铀的新发现。值得注意的是,首次检测出天然金属铀的矿石来自粤北。李子颖团队的研究文章,已在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发表。全球首次发现金属铀存在铀元素是重要的核能原料,1789年被科学家首次发现,主要有3种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核工业的是其中的铀-235。浓度约2%- 5%的铀-235为低浓缩铀,可用以发电。它的特点是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极易氧化,所以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由于铀的不稳定性,自然界的铀矿石如果在暴露地表或是含氧较多的环境中,很容易氧化。这也是分析发现自然界中存在金属铀的难点之一。此前,人们从没有在自然界中发现过天然的金属铀。据科研团队首席科学家李子颖介绍,此次研究是以我国南方典型热液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光电子能谱方法,分析了天然沥青铀矿中元素组成、价态及含量,并开展了与人工金属铀和氧化还原铀的对比分析工作,于自然界沥青铀矿中首次发现了零价态金属铀的存在。2011年已发现金属铀的存在团队成员黄志章介绍,其实早在2011年,科研人员就开始用光电子能谱方法对沥青铀矿石进行分析,并发现了金属铀的存在。但在当时,这一发现没有经过完全的验证。在之后的4年多时间里,研究团队采集分析了各地的铀矿石,并把探测结果与人工金属铀和氧化还原铀进行反复对比,确认无误后,才于近期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地质学报》(英文版)上。值得注意的是,最初检测出金属铀的沥青铀矿样品,采自我国著名的贵东330铀矿床和诸广302铀矿床。两矿床位于广东省北部,属于南部重要的热液型铀矿床。不过,黄志章也强调,他们在各地铀矿中都发现了天然金属铀的存在,不仅仅是在粤北。“只不过,粤北两处矿床属于我国开发较早、规模较大的花岗岩矿床,早期媒体报道时将其当做了典型。”初衷只为验证已有铀成矿理论事实上,研究团队的初衷,只是为了验证已有的铀成矿理论。据李子颖介绍,团队长期致力于铀成矿理论及深部探测研究,相关工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展开。其中,黄志章、李秀珍两位研究人员都已年近80岁,退休后至今还在坚持工作。铀成矿理论对探矿、采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前,国内对于热液成矿流体迁移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国外。该理论认为,含矿热水溶液从地球深部将六价铀化合物带至近地表,其中的铀元素在与氧接触后,被还原为四价化合物。而李子颖及其团队对此提出了质疑:按理说,越进入地球深部,氧元素越少,为什么铀元素会以六价化合物形态存在?他们认为,热液应该以低价铀的形式进行迁移富集,地球深部的铀元素应当以零价态存在。在这样的理论假设基础上,团队对铀矿石中的铀元素价态展开了研究,而结果证明了之前的猜想。李子颖表示,金属铀的发现,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机理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部分研究人员曾长期待在粤北矿床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研究团队的成员不超过10个。对此黄志章笑称,相关研究涉及理论机密,不能牵涉过多人员,“我们都是偷偷进行的”。这位1961年就开始从事铀成矿理论研究的老人,曾长期待在粤北矿床,积累了大量的取样经验。以至于研究院的后辈拿来粤北的铀矿石样本时,他一眼就能看出这块样本取自哪个区域。这样丰富的经验,在发现金属铀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铀矿石的成分、颜色、纹路都有讲究。”黄志章介绍,开展研究的重要保障,是选择合适的铀矿石样本。为此,研究团队常常要下到矿井里。由于铀矿石多少具有放射性,取出样本之后,还要将其仔细包好才能带回北京研究,以防转运中出现泄漏污染。而在黄志章看来,发现金属铀,只是为现有的铀成矿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支点,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的地质学界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地质上有很多理论都是值得怀疑的。”他表示,地球就像一个大烧杯,金属铀的发现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化学反应,在烧杯内,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探索和验证。释疑1. 含金属铀的矿石只在粤北有吗?从空间上看,我国的铀矿床分布在南、北两个大区,北方以伊犁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的砂岩型矿床为代表;南方则以广东、江西的花岗岩型矿床为典型。据了解,粤北有下庄、诸广两个铀矿大基地,目前有翁源铀矿、郴州铀矿等多个厂矿。虽然首次被检测出金属铀的矿石来自粤北,但李子颖特别指出,各地采集的铀矿石中都有金属铀被发现。考虑到研究的信度问题,经过反复的取样、检测、对比分析,研究团队才确认铀矿石中确实有金属铀存在。2 .铀矿会不会被人盗挖?如第一个问题所说,从铀矿石到核燃料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铀矿石的开采也是如此。据了解,铀矿可能在山上、地表,也可能在地下。目前中国最深的铀矿钻探已达到2800多米,而矿井深度也可深达500米。受地热影响,矿井内温度会随着深度而升高,外国甚至有这样的案例,下井时须携带冰块降温。即使是地表的铀矿石,没有专业的技术和工具,也难以进行大规模开采。此外,铀矿石也有不同的成色,需要开采者具备足够的经验去判断。最关键的是,铀矿床属于国家财产,受到严格管控,非工作人员禁止出入。想要盗挖,没那么容易。3 .以后可否大规模工用?需要注意的是,发现金属铀并不意味着能直接对其大规模工用。将铀转化为核燃料,仍然需要对铀矿石中的铀-235同位素进行提取和浓缩。也就是说,天然金属铀并不能取代现有的人工合成铀。相比之下,研究成果对铀矿理论的影响更为显著。据了解,金属铀的发现,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机理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具有重要实际价值,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寻找深部富大铀矿等均具有重大意义。李子颖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铀成矿理论及深部探测研究。他表示,此次突破说明深部找矿具有较大的前景。近年来我国热液铀的找矿重点已经由表层转移到第二空间,即500-1500米,“将来可能发展到1500米-3000米的第三空间”。不过他也指出,深部空间的铀资源开发还需要考虑经济成本因素。关注微信公众号龙粤环保机械,更多有趣的新闻等着你!龙粤环保机械(longyuehuanbaojixie)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longyuehuanbaojixie环保型带式压滤机 广泛应用于:建筑打桩、造纸、印染、矿山、电渡、洗沙厂泥浆、洗煤、城市生活污泥专用脱水设备,国内优质知名厂家,处理量大,耗能低,脱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利润空间巨大!脱水后可制作成燃料、填埋土、陶土!热门文章最新文章longyuehuanbaojixie环保型带式压滤机 广泛应用于:建筑打桩、造纸、印染、矿山、电渡、洗沙厂泥浆、洗煤、城市生活污泥专用脱水设备,国内优质知名厂家,处理量大,耗能低,脱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利润空间巨大!脱水后可制作成燃料、填埋土、陶土!&&&&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银行国考面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