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as pro 13英文版 视频vegas预览窗口不见了时颜色都是正常的,但是输出mpg格式后颜色就加深了,甚至有

VegasPro渲染设置参数详解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VegasPro渲染设置参数详解(仅视频格式)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如果你入行超过三年,或者说你除了非编本身,还经常学习编解码的知识,那么Vegas的渲
染设置对你而言其实根本不是问题。
很可惜,太多的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总是问出“什么格式渲染出来最清晰”等这类问
题,懂的人都知道,只要你会设置参数,任何格式都可以是最清晰的。所以,本文旨在引导
你进入编解码格式的大门,也仅仅是告诉你一般情况下,每一种格式和编码器的选择和使用,
不要指望我会讲解的很透彻,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渲染而渲染,这篇文章足够应付你上传到网
上,或者发布到DVD设备等。
如果你还想深入的了解并且希望能够自由的使用各类编解码器,那么本文就只能算是一篇引
在这里我先说明一下,这篇文章只讲述一个成品的渲染模版选择要点,因此,我姑且认为你
已经选择以及设置了正确的工程项目属性,这里不讨论出现黑边,场序,以及位置不对等情
言归正传,我们先来看看Vegas渲染按钮打开后的面板,如下图: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在渲染为的面板中我个人强烈建议你勾选红框“查看所有设置”复选框。勾选这个复选框后
你每一次选择一个渲染模版,都会在下方出现对应的解释,方便你查看以及作出后续的修改。
接下来我们就从上到下,看看Vegas中所有的渲染格式(注意:如果你安装了Prodad防抖
插件,或者帧服务器DebugmodeFrameServer等某些插件滤镜,渲染模版中可能会出现其他
的渲染格式等,这些在本文中不予以讨论和讲解)
这个渲染格式是图像序列,所谓图像序列,就是将影像按照一定的时间码标准,以连续的图
片形式作为输出的一种格式。图像序列广泛运用于影视后期的各项工作,有些电影摄影机甚
至拍摄时的记录格式就是图像序列,比如Blackmagic近期发布的2K电影摄影机。
图像序列格式一般的渲染要求就是无视体积大小,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始素材清晰度,色彩宽
容度等细节。图像序列同时也是素材交换格式的其中一种,而且兼容性强,绝大部分的后期
非编,特效合成都支持图像序列格式,甚至在跨平台的合作中,图像序列是使用最多的交换
格式之一。
在这个渲染格式中我们经常会使用的就是Png和Tiff两种,这两种格式都带有透明通道。
BMP和JPEG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图像序列,其中BMP位图文件体积大,无压缩,很少用到,
JPEG压缩率高,如果不需要透明通道的话也是一个运用广泛的图像序列格式。
WMPhoto格式,微软的一种图片格式,比JPG/JPEG更清晰,支持无损/有损压缩,支持
CMYK,应用很少,基本不予以考虑。
DPX,数字图像交换格式,红绿蓝位图(Bitmap)文件格式,用于存储和表达运动图像或
视频的每一幅完整帧。在数字中间片,视觉特效等领域运用广泛,一般大众很少使用。
EXR格式,大都为OpenEXR文件,一种HDR标准。运用较少。
图像序列格式的每一个都是默认选项,无法自定义里面的参数,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
不是特殊需要,不是为了交换文件,不太会使用图像序列作为最终的成品格式。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细心的朋友应该知道,Vegas中默认一共有三种Mp4格式,接下来的两种在后面会进行讲
解,先来看看这种。
MainConceptAVC/AAC(mp4)格式,采用的是H264的编码。
MainConcept是国外大名鼎鼎的编解码器公司,Vegas很早就采用了该公司的编解码器作
为自己MPG等格式的编解码器。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格式最适合的输出平台,就是一些便携设备以及作为网络流媒体格式,
因此,当你的输出平台属于以上的一些需求,并且客户也同时需要MP4格式的话,那么选
择这个编解码格式是不会有问题的,其内置了大多数常见的分辨率,包括标清,高清,宽屏
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看到下方自定义模版的按钮可以点击了,点击进入: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在自定义模版的参数设置中,我们经常会进行修改的有以下一些:
帧尺寸(分辨率)
像素宽高比
(当然还有音频标签下的设置)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很特殊的场合,我们一般在自定义设置之前就会选择一个和我们希望渲
染的分辨率相同的来进行进一步设置,如果我希望播放全高清1080P,那么我在进一步自定
义前就会选择一个1080P的模版进行修改。因此,帧尺寸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修改的,
如果需要修改成工程项目属性相同大小,那么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合适的或者自定义的就可以
了。相同的道理,帧速率,像素宽高比理论上都应该根据你的工程项目属性来设置,这样才
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渲染输出的正确性。
这里我也说一下场序问题,现在大部分的输出平台都已经开始支持逐行扫描,因此,在以前
很重要的场序如今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在这里不多做解释,只是想说明一下,场序问
题,不要试图自己去决定,到底是上场还是下场,很多软件自己都没有一个标准,因此,你
就更不会有标准了。所以个人建议你全部使用无场来制作,最终输出的时候,也输出无场的
编码格式,即确保你输出的成品是逐行扫描的,将来什么平台需要播放,再用相应的转码软
件(小日本,CC3等)转码,让软件来决定场序的问题。
接下来是比较重要的比特率设置,默认状态下,使用的是可变比特率模式,一次编码。
在这里普及一下基础知识
恒定比特率:只需设定一个恒定的比特率数值即可。
视频影像从头到尾采用一个恒定的数值,优点是渲染时间固定,不需要对画面进行预先的侦
测处理,直接采用一个比特率数值进行全局渲染。缺点是比特率大的话,虽然能够保证画面
的质量,但是文件体积较大,而且某些静止画面或者相对运动较少的画面依然使用较大的比
特率进行计算,属于浪费之嫌。
可变比特率(动态比特率,智能比特率):预先设定动态范围最大最小以及平均值。
渲染时,计算机会根据实际画面信息,动态计算当前帧画面需要的比特率。可变比特率当初
的出现应该为了网络传输,我们知道,很早以前,因为网络环境较差,带宽限制,不可能保
证即好且快的传输网络流媒体视频,遇到运动量大的视频,往往会卡住,而可变比特率则会
在运动较小的画面时预先缓冲后面的信息,等到大比特率的高运动画面出现时,其实已经在
之前进行了缓冲,也就可以流畅的播放了。
可变比特率中的二次编码,在第一次编码时并不产生文件,仅仅计算画面信息,在第二次编
码是才会产生文件。二次编码的质量极高,但是渲染速度极慢,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
因此,个人对于比特率的设定,建议遵循以下设置:
本地播放(包含移动设备的本地播放)
标清,比如360p,480p,
如果采用恒定比特率,建议比特率设置不要小于2M,最大限度的保证视频清晰度。
如果采用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值在3-5M左右,最小值在1M左右,平均值(如有)2M。
高清,720P
如果采用恒定比特率,建议比特率不要小于5M。
如果采用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值在10-12M左右,最小值在5M左右,平均值(如有)6-9M。
如果采用恒定比特率,建议比特率不要小于8M。
如果采用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值在15-18M左右,最小值在6M左右,平均值(如有)9M。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网络视频(这里指的不是上传到优酷等视频网站,而是指拥有自己的视频服务器和视频播放
框架,流媒体权限等)
如果采用恒定比特率,建议比特率设置512K-1.5M。(很多地方的网络条件是有限的)
如果采用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值在1.5M左右,最小值在512K左右,平均值(如有)1M。
高清,720P
如果采用恒定比特率,建议比特率1M。
如果采用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值在2-3M左右,最小值在1M左右,平均值(如有)2M。
如果采用恒定比特率,建议比特率2-3M。
如果采用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值在2-3M左右,最小值在1M左右,平均值(如有)2M。
其他的标签不需要多改,音频标签只需要修改比特率即可,本地播放128K以上,网络播放
64K左右。采样率没有特殊情况不要修改。
我给出的参数,并不是最完美的,但要比Vegas默认的低很多,我只能说,在保证质量的前
提下,我的码率会尽可能的低,因此后面的设置也是基于这样的情况。
这里特别声明一点,自己架设服务器的情况下,其实播放网络高清的情况很少,即使H264
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编码了,但是对于网络播放,1M码率下并不会显得特别清晰。
如果在接下来的详解中没有特殊的情况,我就不会在说明什么本地播放网络播放,高标清
下比特率的数值了,基本上都差不多,只不过类似于h264这样的编码可以将数值适当的改
小从而减小体积。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看到这个渲染格式,很多像我一样做了多年的,以及一些不是特别发达地区的朋友会很有感
这是现在很少还能看到的VCD格式。同样采用了MainConcept公司的编解码器。
选择任意一个点击自定义模版,进入自定义设置界面: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在这里经常会修改的有以下一些:
宽度、高度
既然选择了这个VCD的模版,那么我想一般情况下分辨率什么的就很少会去修改了。至于
下面IPB帧,一般运用的人不需要去研究,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里需要将质量的滑块拉到31最高,一般情况下,无论那一个渲染模版,都希望你能这样
看到下面的比特率设置,会发现VCD的默认比特是就是恒定的。
因为年代的问题VCD当年的视频比特率并不高,也只不过就是1、2M左右。因此,这个
分辨率下这样的比特率设置,足矣保证视频的输出质量了。
至于音频标签,可修改项多一些,可以设置单双声道,比特率。一般默认即可。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这个应该是大部分人使用最多的渲染格式了。其后缀根据你设置的渲染参数不同会有不同的
同样的MainConcept公司的编解码器。在这个格式下,应该这么说,这些其实都是光盘格
式,区别就是分辨率不同,标清和高清的不同。
我们先任意选择一个标清DVD,进入自定义模版设置: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一般需要修改的以下几项:
宽度,高度
像素比(纵横比)
选择标清DVD模版,一般没有什么需要大改的,,宽高比一般是720*576,帧速率25,只
有像素比可能需要你自己检查一下,一般如果你做的是宽屏DVD,那么其实在之前选择模
版就已经可以选择好宽屏了。当然,在这里也是一样可以修改的。
场序的问题我在刚才其实就已经说过了,个人建议做无场,理由可以翻到前面去看看。
质量滑块拉到31。
比特率个人建议不需要更改,目前绝大部分的DVD播放器都可以播放这样的比特率设置,
如果你的DVD播放机比较老的话,那么可以采用恒定比特率的6M设置。
总之,无论是恒定还是可变比特率最大值的设置最好不要超过9M,不然可能会导致DVD
播放机无法解码。
高级视频标签不需要更改,除非你非常了解IPB。
音频标签可能需要改的同样是单双声道和比特率,其他的不用修改。
至于下面的DVDArchitect前缀的一些渲染模版,就是输出到DVDArchitect的DVD格式,
基本设置是差不多的,这里不多赘述了。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接下来我们看看HDV前缀的高清:
在这里,需要修改的和之前标清DVD差不多,不过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输出类型中如果
使用默认的HDV,那么渲染后的格式是m2t,同时可以看到,下面比特率设置在m2t下默
如果将输出类型修改成mpeg-2的话,那么输出格式就会变成mpg,同时,比特率自动变换
虽然这两者后缀格式并不相同,但编码其实是同一个,但是不同的容器格式往往会决定不同
的比特率,而且m2t高清会比较明显的比mpg清晰一些。所以到底选择哪一种,则要根据
你的需要了,有些人可能没有那么大的硬盘空间来存放,那么可以选择mpg格式。
同样的,音频标签下没有什么好多修改的,比特率和单双声道。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Blu-ray蓝光DVD格式
这里需要注意,输出类型HDV最大的分辨率是,如果分辨率达到,
那么,是不能称之为HDV而应该称之为HD,切记,否则,随意修改这些参数,可能会导
致Vegas渲染直接报错,因为你的设置是错误的。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输出类型中默认就是mpg-2,这个类型在最终的渲染输出后的格式是m2v。
一般用户很少会用到蓝光DVD的渲染格式,同样的编码公司同样的编解码器,因此修改的
东西也是一样的,不多说明。
其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比特率的设置,默认20-30M,恒定是25M,这个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修
改,但是最小不能小于15M,最大也不要超过35M,否则一是浪费你的硬盘空间,二会导
致视频清晰度下降,三是产生后期转平台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音频还是老样子主要是比特率。
相对而言,只要不是多音轨,只要不是对音频有太高的需求,都可以设置在128-384K之间。
Quicktime格式,Apple公司出品的编解码器,大量运用于Apple电脑,PC上需安装Quicktime
才能解码和编码。
从图中可以看出,貌似是个很简单的格式,其实不然,真正的渲染设置在自定义里面。
选择任意然后进入自定义设置。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在这里需要修改有以下几项:
在这些修改项中,很多都和之前的差不多,但是有一个是重中之重,就是视频格式,它拥有
一个下拉菜单,点击后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选项,这些,就是不同的编解码器。
很多人选择这个mov格式的目的我想是为了得到其中alpha透明通道,那么在这里就需要对
视频格式进行选择,在这里,要想拥有透明通道,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下面的压缩深
度必须是32bpp颜色才可能拥有透明通道,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视频格式,只要达不到这个
压缩深度,就不可能拥有透明通道。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个人建议选择无
压缩的视频格式。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如果你不需要透明通道,而仅仅是需要一个mov格式,又希望体积小清晰度高,那么可以
去网上搜索一下Microcosmcodec这个编解码器,这是一个专门用来压缩mov的编解码器。
能在较小的比特率下保证较高的质量。
安装了Microcosmcodec编解码器之后,在视频格式下拉菜单就会看见这个编解码器了。
至于音频,就没什么好多说的了,还是老样子。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这是一个很老很老的编解码器和渲染格式了,现在除了那些电影字幕组以外,估计很少有人
在这里继续普及一下基础知识:
RealMedia在当年是最为流行的网络流媒体格式,在当年那个平均带宽不到1M,甚至只有
几十K的年代,RealMedia绝对是当时的视频编码神器,这个编解码器就两种格式,其中恒
定比特率的后缀为RM,而可变比特率的就是RMVB,其中VB的意思就是可变比特率。
在低带宽的网络流媒体时代,曾经RealMedia风光了好一阵子。但是,由于RealMedia的不
开放,直接导致RM格式无法直接进行编辑,直到现在也是,而同样的,随着网络的发展,
Xvid,H264的兴起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RM风光不再,而且RealMedia已经许久没有更
新了,估计再过不久,这个格式很有可能从我们的眼前消亡。
说了这些,相信大家对于RealMedia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在这里需要修改的比较少,音频模式和视频模式没有特殊需求的话不需要修改,帧尺寸根据
项目来设置,场序建议无场,像素比根据项目和素材来设置。
在第二个标签观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了,RM/RMVB绝对是为了网络而开发的视频格式,
这些都是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设置的不同的模版。
第三个视频滤镜的标签基本没什么好动的,除非你需要对视频进行修剪裁切,或者黑电平的
总之,这是一个在将来很有可能被淘汰的视频格式,因此,我并不建议你在将来的实际运
用中直接渲染这个格式,即使你需要这个格式,最好也先渲染一个高质量的成品后通过转
码来获取。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这是Vegas中的第二个MP4格式了。那么这个SonyAVC/MVC和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呢。
之前我说了,MainConceptAVC/AAC(mp4)格式针对的主要是移动设备和网络流媒体,
那么这个呢,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来,主要针对的是记忆棒,以及蓝光格式。我们都知道,
Sony是蓝光技术的发起者之一,因此,在这个领域,Sony拥有绝对的发言权。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渲染播放的平台基于蓝光以及硬盘式的高清播放器,那么最好就是选
择这个MP4格式。
Sony自家的设备中,记忆棒记忆卡的格式最大貌似只能是标清,甚至有些格式非常的小,
因此在自定义模版中需要修改的部分很少,和其他的格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对于标清视频来
说,最大的比特率也就是6M左右了,再高也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记忆卡本身的读取速度是
有限的,如果设置的太高,那么你在PSP等设备中就没有办法流畅的观看了。
第二类,AVCHD,后缀为m2ts,在蓝光DVD的文件结构中,其实视频文件就是这个格式。
可以看出,AVCHD的建议渲染分辨率是在以上,也就是说720P并不建议采用
这个渲染格式和编解码器。
根据帧率的不同,分辨率的不同,个人建议分辨率的比特率设置为10-15M。
比特率设置为14-18M。
真正需要注意的其实是蓝光格式。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在音频标签中可以看到音频选项是灰色无法够勾选的,也就是说,这样渲染出来的视频其实
是没有音频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真正的蓝光DVD中的音轨起码也是5.1甚至7.1声道的,不光是声道,音轨也是多
音轨的,比如有不同国家的语言,因此选择默认的蓝光MP4,只能渲染纯视频的avc,而不
能带有音频轨道。音频是用其他手段混进最终成品里的。
但是当我们把标签页切换到系统,可以看到在格式中有选项可以被选择,如果我们选择mp4
或者m2ts,那么此时音频就可以勾选了,而且渲染出来的格式同时也会变成mp4或者m2ts
而不是原来的avc。这点需要十分注意。
至于其他的一些选项和参数,默认就可以了,因为蓝光格式相对于本地播放,网络播放,对
码率等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做蓝光盘,你还会在乎那么点比特率的大小
么?当然是越清晰越好了。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SonyMXF格式,知道的人都知道MXF是一种素材交换格式,主要用于不同的平台或者不
同的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因此,一般情况下运用的层面是非常狭窄的,很多人说不定一
辈子都用不到这样的格式。
如果你需要渲染这样的素材格式的话,只要选择和你的工程属性相匹配的就可以了,而且你
可以在自定义面板中看到,为了保证数据能够高质量的被交换,是没有比特率的修改参数
的,包括音频也是一样的。
这个格式比较简单,普通用户也用不上,因此可说的基本上就这些了。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Avi格式是微软自家一直沿用至今的视频格式,对这个格式来说,是让人很头疼的,avi作
为一种容器格式,几乎什么编码都可以弄进去,但弄进去之后的avi格式,却都不是标准的
avi,也是广大非编人员使用的最少的格式,情愿看到那些AVCHD也不愿意看到的格式。
但是不管怎么样,avi格式依然是有其生命力的。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任意选择一个之后进入自定义面板,其中要修改的为以下几项:
像素宽高比
渲染alpha通道(仅无压缩格式)
上面绝大部分的参数设置和其他的格式没什么两样,需要注意就是两个,其中最重要的是视
频格式。我刚刚说了,avi是一个能压缩多种编解码的容器格式,也就在这个选项中,就是
你所安装的vegas可以调用的所有编解码器。现在很多流行的x264,只要你安装了,就都在
这个选项下面。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我如果需要渲染avi格式了,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alpha
透明通道,而在avi中透明通道只有无压缩的格式才可以渲染,而无压缩的视频又往往会产
生巨大的体积,因此,同样是alpha通道,是选择avi还是之前我说过的mov就需要有你自
己来决定了。
对avi格式,我的建议就是,既然选择了,就不要纠结于他的体积,只要质量高就行了。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Wmv格式,目前为止,也是网络流媒体两大格式之一,除去视频网站,一般公司,个人等
架设的流媒体服务器都会支持wmv格式的网络播放。
而且,对于很多情况,比如PPT的调用,比如电脑上的展示,我最常用的格式不是mpg,
而是wmv,wmv的编解码器相对固定而且统一,也就是说,只要你的电脑装的是windows
系统,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播放wmv格式,如果你连wmv格式都不能播放,那么我无论给你
什么格式都是没用的。
既然这个格式在win平台上是那么的普及,我们就来看看里面的参数设置:
音频设置没什么好多说的,不是mp3编码就是wma的编码,有体积要求的就设置64k,没
有要求的就设置128-256k,这两个音频编码,你设置再大的比特率对音频的效果提升也是
没什么用的。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再看看视频标签下面,这才是主要的设置:
重要的修改参数:
CBR和VBR,恒定比特率和可变比特率,已经解释过很多次了,但是这里的修改会直接影
响到后面的参数设置以及第三个毕业率的标签,需要自行注意。
图像尺寸、像素比、帧率根据项目属性设置来走,这不多说了。
视频平滑这里我一般都是拉到100,使其最锐利,毕竟我要的是清晰度而不是模糊度。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比特率设置:
这个标签是不是可以修改,取决于你刚才第二个标签选择了什么样的模式。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比特率神马的总是有一定的规律来遵循的。接下来会有总结,先不说,
另外两个标签可以直接无视了。
在wmv格式中,根据播放平台不同,参考以下设置:
网络流媒体
标清:恒定比特率建议采用512K-1M,视网络情况而定。
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1M,最小256K,平均值512K。
高清:恒定比特率建议采用1M-1.5M,视网络情况而定。
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1.5M,最小512K,平均值768K。
本地播放或其他平台
标清:恒定比特率建议采用4M。
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5M,最小2M,平均值3M。
高清:恒定比特率建议采用6-8M。
可变比特率建议最大8M,最小4M,平均值5M
本文来自摇摆时间线ZHLMI
新浪微博:
腾讯微薄:
XDCAMEX的MP4格式,这是第三个MP4格式了,这个格式从名字上应该就能看出来了,
这是为了Sony自家的摄像机而开发的格式,比如EX1R,EX3,还有最近的EX280等。
一般情况下,只要你不是需要回录到摄像机中去,那么这个MP4就不是你的菜。
当你需要回录了,我的建议就是你不需要修改任何参数就可以了。
毕竟这些等于是Sony内置的那些编解码设置,如果你修改了,也就和原来摄像机的参数不
能匹配了,既然是根据设备来的模版就不要去修改里面的参数。
即使你点击了自定义你也会发现,很多选项其实是不给你修改的。
写了几个小时,终于是写完了,但愿这篇小小的文章可以给一些新手带来一些方便,这其中
可能会有一些错误,也希望能有人告诉我,如果你有更好的渲染参数的设置,也希望你多动
手多试试,很多时候根据视频的动态幅度,说不定渲染的比特率就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浮动。
总之希望看完这篇文站朋友可以对渲染参数的设置有一定的了解,至少不用在迷茫的问哪个
格式最清楚这样的问题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2782|回复: 27
Vegas Pro 12无法使用QSV加速输出
在线时间 小时
64位Windows 7+64位Vegas,i7-4770+HD4600,没有独显,但输出AVC编码总是不能用QSV加速是怎么回事?
QQ截图28.jpg (31.81 KB, 下载次数: 7)
22:11 上传
QQ截图44.jpg (50.82 KB, 下载次数: 11)
22:12 上传
QQ截图59.jpg (12.29 KB, 下载次数: 8)
22:12 上传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yuran 于
08:01 编辑
&&从第一张图证来看, QSV 是存在而且有效的。
如果你想区分出: 究竟是不是 Vegas 的自身问题。 不妨先用Vegas 率先输出 其它格式的 AVI 视频文件, 再用第三方视频编码器(支持 QSV 加速引擎的),例如,我以前。
进行 H.264/AVC 编码。试试看,
如果,其他的编码器,可以玩转 QSV, 那就是 Vegas 的设置,需要调整或核查了。
&&本来是想给楼主加分的,毕竟反映问题时,图文并茂。 不过,还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vegas 12 的版本,有很多,究竟是哪一种?! 你升级了吗?!
比如,我目前使用的,是这个 Vegas 12 的升级版本。
捕获.jpg (17.73 KB, 下载次数: 6)
07:49 上传
在我这里,Vegas ,只是评估、对比用。所以,版本不一定是最新的。&&不过,我也会频繁升级的。
&&毕竟,版本的每一次升级(打补丁),都有不少,(性能)改善的地方。
不管怎样,若想提高效率,减少问题,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及时跟进,升级(打补丁)。
再有,核显的驱动,也得及时更新。
在线时间 小时
yuran 发表于
从第一张图证来看, QSV 是存在而且有效的。
如果你想区分出: 究竟是不是 Vegas 的自身问题。 不妨先 ...
版本号忘了,是770,打了或缘的汉化,核显驱动也升级了,我先试试老师的办法查一下哪里有问题,谢谢
整体叙述图文并茂,便于分析。值得表彰。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easports2006 于
13:38 编辑
yuran 发表于
从第一张图证来看, QSV 是存在而且有效的。
如果你想区分出: 究竟是不是 Vegas 的自身问题。 不妨先 ...
老师,刚才我下载了Sorenson Squeeze试了一下QSV发现可以正常用,编码速度明显比CPU快很多,应该是Vegas的问题,之前系统是Windows 8.1的时候也是这样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yuran 于
14:43 编辑
easports2006 发表于
老师,刚才我下载了Sorenson Squeeze试了一下QSV发现可以正常用,编码速度明显比CPU快很多,应该是Vega ...
我不建议使用 Vegas 汉化版。
&&当然,汉化工作者,无私奉献,特别优秀。值得敬佩。
但是,软件,最好不要改动。
我以前就讲过,本人计算机上安装的,全都是英文原版。 绝对不装 汉化版、绿色版等。
&&多了一次修改,就多了几分隐患。
像你这样的问题,还得装回到英文原版去试试。
&&当然,我们不是绝对怀疑汉化的原因。 但还是无奈。只能一步步倒推。
因为,以前发生过汉化版不稳定的案例。
&&再有,避免中文名(文件命名)。
在线时间 小时
yuran 发表于
我不建议使用 Vegas 汉化版。
&&当然,汉化工作者,无私奉献,特别优秀。值得敬佩。
确实是,我看看会不会是汉化补丁导致的
在线时间 小时
新手,多多学习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也有楼主一样的问题,不过略有区别,我是QSV quality不能用,但是QSV speed可以用。
没有独显,只有核显HD4600。
版本号是714,CPU是4570
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在线时间 小时
追加一下,我的问题解决了,原来是默认的码率太低了,16Mbps的话无法用quality
只要更改成更大的,比如21那个 就可以了
在线时间 小时
zhangbowst 发表于
追加一下,我的问题解决了,原来是默认的码率太低了,16Mbps的话无法用quality
只要更改成更大的,比如21那 ...
我改成更大的码率也不行,真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egas全屏预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