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基因有

经实验测得衣藻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以上数据主要说明(  )A.基因在染色体上B.衣藻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C.衣藻的遗传物质是DNAD.衣藻染色体您好,您目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比较旧,无法使用学优题库的新功能,建议您更换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学优网,成就我的梦想。 |
| 题文经实验测得衣藻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以上数据主要说明(  )A.基因在染色体上B.衣藻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C.衣藻的遗传物质是DNAD.衣藻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可以将本题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给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纠错难度评价:做题心得:官方解析【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分析】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其次基因的载体还有叶绿体、线粒体.【解答】解:A、衣藻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说明: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其次基因的载体还有叶绿体、线粒体,A错误;B、衣藻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说明衣藻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B正确;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衣藻的遗传物质是DNA,但是题干并没有说明这一点,C错误;D、衣藻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但是这不是题干说明的内容,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载体,也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有的选项本身不错,但是不符合题意,不要被其蒙蔽.我要解析巩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之后的五六年,科学家揭示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心法则由此得到公认.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所有的细胞中,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B.②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生的RNA都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C.③④只发生在RNA病毒入侵细胞时;转基因生物中能够体现①~⑤过程过程&& &&&D.①⑤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是①与其他过程的配对方式不同&&&&关于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B.线粒体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但是两者催化的底物不同&&&&&&&&&&&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不变,而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Nature基因治疗里程碑成果|染色体|线粒体 - 分析行业新闻
Nature基因治疗里程碑成果
从DNA携带突变的一名妇女处获取核,将它们放置到一个供体人类卵子中,可使得该名妇女拥有不遗传其缺陷线粒体的孩子。这一技术生成的正常人类胚胎中包含的母亲线粒体DNA少于1%。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这一成果在线发表在10月2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费城儿童医院专攻线粒体疾病的儿科医生Marni Falk(未参与该研究)说:“这非常令人感到兴奋。你可以采用染色体转移确实有效地减少受累母亲的线粒体DNA负荷,这一想法真是了不起。”
每个人类细胞的细胞核中通常只包含一套共46条染色,,而在每个线粒体中则存在有数万的微小染色体拷贝。在诸如肌肉和大脑等有高能量需求的组织中线粒体数量丰富。如果存在很多的突变线粒体DNA拷贝就会引起多种神经肌肉疾病,如疲劳、偏头痛、视力丧失、肌肉无力、心脏问题和锻炼不耐受(exercise intolerance)。
线粒体DNA通过母亲的卵子传递给后代。如果一名女性知道她有突变线粒体DNA(例如她自身罹患线粒体疾病),她会想防止其传递给她的孩子。然而修复成千上万的突变(卵子中可以包含多达50万个线粒体)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生殖和发育生物学家Shoukhrat Mitalipov因此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法,将母亲的核染色体转移到一个自身核染色体已经被移除的新卵子中。“这样生成的卵子包含了来自患者的所有核DNA以及来自卵子供者的线粒体DNA,”Mitalipov解释说。
3年前,Mitalipov研究小组在猕猴中实现了这一壮举。“这一次我们证实这一程序同样适用于人类卵母细胞。但研究人员无法像在猴子中所做的那样达到100%的成功率。用10个猴子卵子我们能够生成10个健康的胚胎。但在新研究中只有一半的染色体转移人类卵子能够正常受精,”Mitalipov说。
那些正常受精的卵子继续发育为了表面上正常的胚泡期胚胎。Mitalipov 说:“因此这有可能仍然是可以接受的,且足够好至继续进行临床试验……我们估计我们仍然有足够优质的健康胚胎来生成一个体外受精周期的妊娠。”
Mitalipov的自信部分来自于这一事实,3年前他和他的研究小组生成的猴子胚胎已经发育形成了健康的后代。“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英国牛津约翰o拉德克利夫医院线粒体遗传学教授Jo Poulton说。
但Poulton也谨慎地表示:“目前有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提供给受影响最大的家庭。例如,许多患者会选择全卵子捐赠。母亲也许不是遗传意义上的母亲,但她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因为在她的子宫中孕育了胚胎。这是对于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法。”
对于那些不高兴拥有无亲缘关系孩子的女性,Poulton质疑她们是否会转而接受这样一种新技术。“如果是我,我会对此非常的谨慎。”
Falk对此表示不同意。“这将是一种积极的干预,我认为将存在巨大的吸引。父母们都希望拥有他们自己的遗传意义上的孩子。”
本文来源:
生物通&&&&
分段浏览: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news/253701.html
其他网友还关注过
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Copyright (C)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粒体染色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