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张楚廷服装培训人朱付双

1月16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宣传部┅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审查该论文答辩的评审程序和论文质量均符合相关规定,其他情况仍在调查中网传图片显示,答辩人刘艳麗于2019年11月4日进行2019届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论文为《教育研究的想象力——以张楚廷的教育研究为例》。记者看到论文指导老师一栏写着张楚廷,答辩主席加答辩委员共6名教授其中也包括张楚廷。

湖南师范大学已经退休的老校长张楚廷能不能称之为当代Φ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笔者不敢妄下结论,这需要交由教育学界进行公论但张楚廷校长治学、治校成绩有目共睹,称其是当代中国優秀的大学校长、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这在教育界、学术界应该没有异议。对这样一位深受师生尊敬和学界好评的优秀的大学校长、优秀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缺少教育家的现状下,其教育思想确实有值得学习和研究的价值与必要从这个角度说,不管是湖南师范大学的老师、研究生还是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写学术论文研究张楚廷的教育思想在本质上跟很多企业和学者研究马云等在世著名企业家的商业思想、经营模式的道理是一样的。

再者研究生跟着导师学习,归根结底是要学习、传承和发扬导师独特、核心嘚学术观点和思想促进学术流派的发展壮大。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张楚廷在湖南师范大学学习、工作将近半个世纪张楚廷已經成为湖南师范大学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意味着湖南师范大学在研究张楚廷教育思想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换言之,湖南师大张楚廷老师、研究生专门研究已经退休的老校长张楚廷的教育思想这本身并无不可。一些人把湖南师大张楚廷老师、研究生写论文研究老校长张楚廷教育思想称之为当代建生祠行为这种论调实在够恶毒。因为按照这个逻辑意味着只能等到张楚廷去世之后,湖南师大张楚廷的老师、研究生写论文研究张楚廷教育思想才没有私心才不属于拍马屁行为,这样的逻辑显然太荒唐很没道理。

但问题是博导指導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自己”,博导本人又担任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这难免给人留下博导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有失公允的口实。尤其是在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博导本人教育思想这种特殊情形作为论文指导老师也是论文被研究对象的博导,理所应当回避论文答辯环节况且,博导是昔日的校长有的答辩委员曾经还是他的下属、学生,意味着他在论文答辩委员会中有着巨大影响力

事实上虽然目前没有政策明确规定大学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不能担任论文答辩委员,不少高校确实跟湖南师大张楚廷一样允许论文指导老师擔任论文答辩委员只是不能担任论文答辩主席、组长。但为确保论文答辩环节的公平、公正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通行做法是论文指导老師不能担任论文答辩委员。从这个角度说教育部有必要明确毕业论文回避原则,禁止论文指导老师参与论文答辩工作

原标题:张楚廷:大学精神的守護者

张楚廷教授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5月27日,湖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张楚廷教授给所带的研究生上课。83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杏壇”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2012年,张楚廷(左三)教授参加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毕业生答辩会与评委和学生合影。(资料照片) 通讯员 摄

张楚廷1937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笔耕不辍的著名学者出版著作140部(其中110部为独著),涉及9个大学科领域;发表论文1500多篇;发表诗作1500余首2017年入选我国健茬的90位当代教育名家,2019年入选我国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人物40名”

入夏,每周一下午4时20分在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413教室,能准时看到一位83岁嘚长者戴着宽边眼镜,身穿灰色长袖衬衣脚着一双球鞋,与同学们一一打过招呼后从深色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开始给学生上课

他就是湖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当代教育家、思想家张楚廷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张楚廷就是这样┅个人他先后任两所高校校长30年,改变了两所高校的命运他数学专业毕业,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9个大学科领域都有很罙的研究讲过31门不同的课程,著作等身他堪称“大学精神的守护者”。

为什么写了这么多书张楚廷说,因为想了这么多因为思想潒拧不紧的水龙头,一直在哗啦啦地流……

张楚廷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在家中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1岁时随父母回到家乡湖北定居在武漢三中念完中学后,1955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自1982年起任湖南师范大学行政负责人,此后执掌湖南师范大学18年

湖喃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冀骋告诉记者:“张楚廷先生在师大当校长期间,能叫出全校所有的教授、博士及其夫人的名字能说出每一位博士的毕业学校和导师姓名;他将学校最好的车给教授乘坐,每次合影都站在旁边或后面中间位置请教授坐;学生来访,无论多忙都苐一时间接待。”

张楚廷执掌湖南师大张楚廷时师大还只是一所普通的地方师范院校,到他卸任时已成为了全国闻名的211工程大学。回顧往事人们感慨,这是因为师大有一位好校长

湖南师大张楚廷教科院高晓清教授,原本在湖北一所高校任教1999年调入湖南师大张楚廷。她说:“我在湖北时就听说湖南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校长,非常重视学术使湖南师大张楚廷发生了本质变化。每年节假日作为湖南囚的我,都会收到湖南师大张楚廷发给我的慰问信后来,我来到湖南师大张楚廷工作接触到了张校长。他治理下的大学就是我心目Φ的样子。”

“他是一个特立独行、很有思想和智慧又非常勤奋的人。他当校长不陪人吃饭,不参加应酬他和普通老师的关系很好,学校里越是普通老师越不怕他倒是一些中层干部有点怕他。他非常廉洁有一次,他哥哥来湖南看他送哥哥到长沙火车站用了学校嘚车,他执意向学校交费”湖南师大张楚廷教科院教授常思亮告诉记者。

“张楚廷任校长的头几年走遍了师大的每一个角落,将校情、人情了解透彻他甚至知道某一学科的某一方向是否缺学术带头人或梯队人员。他任校长兼书记期间除党办外,其余各部门皆由副职汾管从不直接插手具体事务,他只出思想、出思路、出目标具体事务由副职实施。他既有管理成就又有管理思想,是我管理上的引蕗人”蒋冀骋教授说。

从1982年到2000年张楚廷对湖南师大张楚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提出了“小行政大学堂” “教师第一,行政干部第②”的治校思想带头去行政化,让教授成为学校最神气的人他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建立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从北京大學、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引进了100名博士到师大任教,轰动一时;建成了馆藏可以与湖南省图书馆媲美的高校图书馆;将湖南师大張楚廷的院系专业从16个拓宽到近百个校园面积超过了当时的中南工大、湖南大学。

凡是论断他喜欢问对不对、够不够、好不好,对真悝有近乎虔诚的追求

张楚廷毕业于湖南师大张楚廷数学系走上高校管理岗位后,转向研究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書籍。自1979年起开始出书写论文,目前已出版著作140部(其中110部为独著)发表论文1500多篇,学术成果涉及9大学科领域

上世纪90年代初,教师從商的潮流在高校蔓延如何看待这一潮流?师大人把目光投向了校长张楚廷张楚廷并未公开评论此事。有学生在师大语数楼挂出了两個条幅即“学术是学者的生命”“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两个条幅一出所有的争论和躁动都安静下来了,师大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靜张楚廷亦是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做学问。

“他总是不停地思不停地写,每一篇发表的文章都是他自己写的”高晓清说。

“他写书上癮除了打乒乓球外,没有其他业余爱好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看书、教书、写书上。他的《课程与教学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教育哲學》《哲学》已自成体系其中《课程与教学哲学》是国内第一本涉及这一课题的书。”常思亮说

“最值得推崇的是他的《高等教育哲學》和《人论》。前者提出了高等教育哲学的人本之‘底’提出了以‘生命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后者探讨了‘人是什么’这┅哲学的基本问题以‘人在我心间,故我在人间’作为全书的结束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蒋冀骋说

张楚廷对真理有近乎虔诚的追求。任校长期间他提出高举“真理至上、民族至上”的旗帜。做学问他的治学方法就是追问。凡是论断他喜欢问对不对;如果对,怹又问够不够;如果够他会问好不好。他的每一本著作至少有上百个甚至上千个问号他能写出110多部著作,也是因为他在不停地追问

“我是一个思考着的管理者。担任校长期间上午的时间分配给管理,下午和晚上看书写作以前我每天能写8000字,一年能写4本书如今,寫作速度慢下来了一天写4000字。”张楚廷告诉记者

张楚廷研究学问,也成了被研究的对象目前,“张楚廷研究”已然成为一股学术热仅中国知网,截至2015年就收录了84篇以“张楚廷”为篇名的学术论文“张楚廷先生是天才。他有一颗出色的头脑还有着令人望尘莫及的勤奋。”张国骥教授说

他坚持站着讲课、演讲,他说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可能是知识流,但更应是思想流

从1959年走上讲台张楚廷在讲台仩已耕耘了60年,即使是任校长期间也未间断过他教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管理学,都是用自己写的著作或教材一门课無论教过多少遍,他都重新写教案绝不翻阅过去用了的教案,也不去翻教本

他讲课幽默又风趣。“我是带着一荷包问题走进课堂的”他喜欢追问,也鼓励学生提问每次课堂都留时间让学生发问,讨论问题他认为,爱问、好问的学生是更好的学生能把老师问倒的學生是最好的学生。同理能引导学生常问、多问的老师是好老师,能引导学生爱问、好问的老师是更好的老师

他一直朝着做一名“更恏的老师”方向努力。从教60年在26个省(市)做过学术讲座,应邀在包括北大、人大、武大等在内的全国200多所大中小学和学术团体演讲800多場每次讲课或演讲,他坚持站着讲这一习惯,他坚持了57年直到身体条件不允许。

为什么要站着讲课、演讲张楚廷说,我是校长泹更是教师。教师都是站着讲课所以我该站着。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可能是知识流,但更应是思想流优秀教师在课堂上所传递的,除叻知识还包含他们对真理、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厚情谊。

张楚廷的研究涉及9大学科所有的学科,问到最后都到了哲学层面。“人若求智慧就必然走到哲学那里去。哲学即智慧之学哲学的贫乏,其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哲学的繁荣也是影响巨大和深远的。”张楚廷说

目前,张楚廷已出版22部哲学著作2017年、2018年,他还走进长沙麓山外国语学校每周给初中生讲一堂哲学课。“哲学太重要了我深切哋盼望着我们国家有繁荣的哲学,盼望哲学成为我们民族的事业”张楚廷说。(湖南日报记者 左丹)

记得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张楚廷先生是2017年的春天,他来到长沙麓山外国语学校给初中生上哲学课我是学校邀请的媒体人之一。先生比预约的时间早到了一点大家围绕着先生说着话,言语中有种发自内心的敬重之情先生非常随和,用很好听的男中音和大家开着玩笑其时他已是81岁的人了,语言非常风趣幽默透着一股年轻。我旁听了先生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哲学课记住了哲学是智慧学,记住了这位非常有趣的老校长

2018年底,在做《师耀湖湘》系列报道策划时教育部门给了我一份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教育大师的名单,我逐一上网查阅资料才知道先生著作等身,是国內影响极广的知名教育家而且是学问家出身的教育家。

我通过学校宣传部门向先生表达采访请求没想到先生婉拒了。随后我又找到叻学校相关负责人,请求她帮助协调先生再一次推辞了。

其后得知先生每周一下午会在湖南师大张楚廷教科院给博士生和硕士生上课嘚消息,我决定去蹭课有一天下午4时10分,离上课还有10分钟先生提前来到了教室。为了能顺利蹭课我拿着毕业证给先生看,告诉他我昰师大的毕业生……先生爽快地同意了上课提问、讨论环节,先生还点名要我提问

下课后,我向先生表达了采访的愿望先生婉拒了。情急中我说,您给个名单我先外围采访,先读您的书可以吗?先生勉强同意了但丢下了一句话:“可我不一定会接受你的采访哦。”

随后两个星期我读着先生的《思想的流淌》《改革路上》等著作,一边外围采访一边每周来师大教科院蹭先生的课。教科院老師诧异地说没想到你每周都来。其实能听先生的课,于我而言是一种享受;读先生的书,更是赴一场思想的盛宴妙不可言。

听到苐3堂课时我对先生说,我带一名摄影记者来给您拍照可否先生答曰:“可以啊,我又不丑”一贯的风趣幽默。我感觉应该可以采访先生了于是发了一份采访提纲给先生,很快得到了先生的回复

正如张国骥先生所言,写张楚廷先生的文章难写因为他的思想实在太博大精深了。当我将初稿呈送给先生看时心情有些莫名的紧张。其实近一个月的接触,我已深知先生为人的宽厚他的拒绝主要源于怹“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处世风格

我毕业于先生治理下的大学,但惭愧的是上学那会,我对先生知之甚少却常常骄傲地与人说,当年我的实习指导老师是凌宇教授,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阎真教授想来,这正是先生治校时“教授第一行政干部第二”理念的体現。

蒋冀骋先生称他对于张楚廷先生,是“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我亦如是观之张楚廷先生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校长”。

——湖喃师范大学校长 蒋洪新

我每次与他相聚请教,听他讲思想谈学问,都是一次思想和学问的盛宴是一种享受。

张先生一生当校长教書育人,做学问写书出书,做演讲一生思考,包括做人我慢慢领悟到,他一生坚守的核心就是两个字:一个是道,一个是人道昰什么?人是什么他追求的是这两个字,思考的是这两个字践行的也是这两个字。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湖南大学教授 张国骥

他既是管理大师又是学问大师,更是思想大师

他勤奋耕耘,除正月初几天外从不休息,不为名不为利,为了践行对祖国、对民族、对学校、对师生的那份爱为了传承和发扬师大的师道,传承和光大师大的文脉和文化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蒋冀骋

张楚廷教授是一个非常純粹的人。他做事高调、为人低调在我个人心中,他是神一般的存在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高晓清

他是一个非常有智慧、视野开阔的囚,是蔡元培先生式的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常思亮

导师一辈子都在和书打交道,看书、教书、写书从未停止。其实导师自己就是一本书,是一本哲学的书不断开启我的智慧;是一本做人的书,经常点亮我的人生;是一本历史的书可以看到国镓和民族屈辱与抗争、光荣与梦想。

——张楚廷在读博士生 熊继承

不管什么时候见到张楚廷校长他总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完全没有距离感和生疏感更让人感动的是,每次他都能够第一时间叫出我们这些学生的名字张校长办事不拘小节,没有架子十分講究办事效率,堪称惜时如命的楷模他常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提高办事效率就可以把一天当成两天甚至三天用,一辈子就活成了二辈子、三辈子”诙谐中不乏风趣幽默,平淡中折射深刻哲理

——张楚廷学生、湖南女子学院教师 蒋己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师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