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真明福智富广场 后悔01的博客

常熟真武观
常熟真武观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初年(公元502年),距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为常熟市道教重要的宫观之一。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在中国土生土长,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
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期方士的修炼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真武观内,道教文化氛围浓厚。东西两边环廊内挂有真武灵验图,建有文化碑廊,刻有老子像碑、颜真卿书道德经碑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东铺村和通真观
& &&东铺村与通真观
& ——地名故事之十七
& & 王村镇东铺村原称齐家庄,也叫东齐,后改称东铺。东铺在王村东三里许,现王吕矿铁路支线东侧,新王潍公路以北。东铺村北有一座道观,因墙体为暗红色,老百姓俗称“红庙子”,关于东齐村名的记载就在红庙子的石碑上。
&&&&淄川县志载:“通真观,邑西五十里东铺庄,北有古柏、古白杨各一。”这座道观,在东铺村北一里之处,坐北朝南,庙门直冲东铺村的南北大街,门前有从西铺村流过来的泌泉水,村里人去红庙子必须经过河上的平板桥。泌水河直至改革开放之初还有潺潺溪流,流至村东与白泥河汇流。现在红庙子前向西一段河床已经硬化为村级公路,小桥早已拆除。据老人们回忆,那棵古白杨直径有一米,人站在树这边看不到树那边,庙内的古柏、古白杨早被被伐掉,现在庙内还有二代柏树,杨树各一棵。通真观离地面一米半多高,门前有十几层台阶。进观以后,门东侧有一棵大槐树,有一搂多粗;迎门是影壁墙,影壁墙之北为浆水庙。从浆水庙向东向西各有一拱门,东院为真武殿,西院为僧舍。道观最北面还有一座大殿,现在人们已经记不清里面是供着哪路神灵了。建国后,庙内神殿陆续拆除,西院被夷为平地种了庄稼,东院做了东铺小学,文革时期扩建为双铺联中,现在是村委会办公室了。
&&&&这道观本为出家人出家人修行之地,不想它还和一桩命案有关。
&&&&东铺村以孟姓人家为主,另外也有梁姓、曹姓、商姓、王姓等人家。东铺和西铺紧邻,坐落在现王铝矿铁路支线东西两旁,建国初期曾是一个高级社。自古以来,两个村的关系都比较密切,一些红白公事也经常相互照应。直至民国时期,东铺和西铺村里出了“三害”,根据他们为害轻重,村里人分别管东铺的孟“鱼子”为“家害”、孟“三正”是“村害”、西铺毕“公四”是“乡害”。
&&&&毕公四本来是西铺村里的明白人,村里婚丧嫁娶他当大总、分家卖地他做中人。查《淄西毕氏族谱》可知,毕公四父亲还是同九品,算是官宦人家,家境自然不错。但是毕公四本人并非正人君子,族谱上说他是“北逸人”。毕公四凭一张嘴吃饭,能说会道,办事也利落,随着他在村里的地位越来越高,其行举越来越不正,不仅是养成了说一不二的坏脾性,而且还经常看人下菜碟而办事不公。
&&&&且说东铺村有个木匠叫梁鹏鳌,以做“木筲”有名,人称“筲木匠”。梁鹏鳌有个儿子梁宗伟二十来岁,也跟他学会了木筲。那时候家家户户打水都离不开木筲,爷两个就走街串巷凭手艺吃饭,日子过得也不错。梁鹏鳌与他的嫂子为邻,哥哥早已去世。在梁鹏鳌家里的墙跟前稆生一棵小枣树,几十年过去了,这棵枣树渐渐长到一楼来粗,梁鹏鳌就盘算着伐掉它做木筲的板材用。但是这棵枣树的树身长在两家的骑缝之地,根部虽然在他家,树冠却倾斜在了嫂子那边,往年都是嫂子打枣。没有哥哥,梁鹏鳌也不和嫂子计较,一家人没必要为了几颗枣子惹是非。但是梁鹏鳌要伐树,嫂子却不让了,于是就找毕公四评理。岂不知,嫂子早就和孟鱼子、孟三正串通好了,毕公四听信了一面之词,就把这棵枣树判给了嫂子。梁鹏鳌不服,和毕公四辨理。毕公四说:“我就这么判了,不服气找县官去,我在大堂上等你!”梁鹏鳌知道打官司也打不过毕公四,心里很大不快,加上他老婆整天嘟囔,说什么一个男人家连个寡妇都不如,明明是自己家的树却让别人占了去等等。这梁鹏鳌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气,加上老婆白天黑夜穷嘟囔,就起了豁出命来也得讨个公道的想法。梁鹏鳌把自己的想法和儿子一说,儿子二十来岁火气本来就旺,一看父亲有这个想法,自然是一拍即合。父子二人去通真观真武殿烧了“齐心纸”,跪在神灵面前发誓,父子齐心除恶贼,不杀仇人不罢休。
过了几日,村里马家有丧事,请了毕公四来当总管,孟三正、孟鱼子也都跟着他来喝酒,梁家父子觉得这是个报仇的好机会。父子俩从小店铺里买来老烧酒,在家里炒了菜喝得差不多了,估计那马家丧事应该完事了,这会儿正是招待乡亲们吃饭的时候,梁家父子便拿了凶器出门了。梁鹏鳌拿了一把伐树用的大砍刀,梁宗伟就拿了平时干木工活用的锛,也叫“铁扁嘴”。气在心底,酒壮人胆,这平时安分守己过日子的老实人今天就要开杀戒了。爷俩来到马家院子,看到孟鱼子、孟三正都在院子的酒席上喝酒,便凑了过去。家里有公事,出来进去的人自然就多,谁也没在意梁家父子带着凶器来到跟前,说时迟那时快,梁鹏鳌举起砍刀冲着孟鱼子的脖颈就砍下去了,只见血冒老高,人头落地,嘴里含着的肉丸子还未来得及咽下,就做了刀下鬼。众人一看出了人命,都吓得四下逃窜。这孟三正看势不妙,撒腿就跑出了院子,被梁宗伟在胡同里追上,一锛就锛了下去。筲木匠就指望这锛做活,可以说使锛是得心应手,削木如泥,那孟三正的脑袋怎经得起这一锛,只见脑浆迸裂,一命呜呼。
&&&&再说毕公四作为总管是为座上宾,自然在屋里喝酒,但是外边发生的一切他是看得真真的。心想得瞅个机会赶紧走人,不能把命丢在这儿。再说这梁鹏鳌父子杀死孟鱼子和孟三正之后,就提着凶器一边一个贴在门口两边,毕公四在屋里是看不见他们的。这时院子里已经没有了动静,毕公四就想出门逃命,哪想到梁家父子就在墙根等着他,一露头就被梁鹏鳌的大刀砍上了,仗着毕公四抽头快,没有当场毙命。
&&&&村里出了命案,自有村正派人去县衙报告,一个时辰的功夫,淄川县衙的捕快就飞马赶到。梁家父子自知杀人偿命,也不逃跑,甘愿跟着捕快去淄川见官。只是那股酒劲还没下去,两人吵吵嚷嚷不让带刑具,直至过了冶头村,酒劲也下去了,加之捕快劝说,总算带上刑具老老实实跟着去了。
&&&&随后,县老爷带着仵作来到东铺查看了杀人现场,然后去毕公四家里验伤。毕公四伤势严重躺在床上,见县官来了就问:“你验完尸了?”县官说:“刚从东铺过来.”没想到毕公四挨了刀还不改旧脾气,张口就说:”你先验完尸才过来,你嫌我死的慢啊!”这毕公四的名声,县官早有所闻,没想他敢说到自己脸上,心想死了才好呢!没过几天,毕公四就死了,他儿子去报官,县官说:“你爹死得不冤。”
一棵枣树引出一桩命案,“三害”一块都死了,村里的人都拍手称快,说话没有向着他们的。这淄川县衙派人调查此案的时候,听到的都是为梁家父子说好话的,没有为“三害”喊冤的。最后县官判了个“情急杀人”,也没判梁家父子死刑,梁宗伟很快就释放了,梁鹏鳌在监狱里服刑。到七七事变之后,淄川县衙也撤了,梁鹏鳌自然也就放回家了。
父子俩在通真观烧香起誓杀人报仇,有预谋有现行。看来这神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流浪】访大同玄真观
**:我决定将过往的足迹与车辙汇聚于笔尖,多少记录些“无关紧要”的遗迹。
<font STYLE="font-size: 18" COLOR="#12年4月4日,山西大同,看过五龙壁后直线向东,寻找地图上标注的大同市玄真观。在一片片废墟瓦砾旁,这座建筑孤独的屹立于荒地之上,上面似乎尚有人居住,大门锁闭。塞上的沙尘本身就十分厉害,加之此处系空地,又无遮挡,风沙更是吹得紧,大有吃人之势。
玄真观系大同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文物保护碑未曾找到。从后面看,建筑本身虽未坍塌,但也应属于高危房屋,台基部分,房屋后墙均有裂开。裂口下有一洞,不知何故。建筑有砖券门,门额刻字清晰可见,称广智门。绕到建筑前,屋顶菱形琉璃瓦依稀可见,正脊西端鸱吻尚存,呈歪斜状。远观木结构建筑总体保存尚属完整,但似乎不甚协调,以为是角度问题,雕工相对精致,雀替处有明显装饰。除此以外,下部台基部分有砖券门与后面相同,类似于城门建筑(后据资料表明这里确实为门)。
由于前期资料准备不足,猜测眼见这组建筑只是寺院建筑一个单独个体,或许是门,寺院整体应规模较大。后来在看过《从“广智门”的发现考证明朝代王府格局》后方知,这里的确是门,而且是代王府北门。它与九龙壁基本确定了代王府的位置以及进深,非常难得。据《从》一文介绍:玄真观现有主殿用材健硕,与它本身的体量极不协调。我们考虑在历史上有改建的过程,且极有可能在改建过程中用的是“广智门”原有建筑的材料。这或许正是“不甚协调”的缘故所在。
&& 但是尚有两处十分不明:
1、《从》中介绍:“广智门”三个大字,以阳刻形式在方砖上出现。书写顺序为从左至右。
而我所见,三字亦是由右向左,与文中有差异。
2、后见大同市《关于玄真观修复问题提案的答复》中有“道教古刹玄真观历史悠久,是北天师寇谦之的道场,在道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应当尽快选址建设。”不知何以说是寇谦之道场。寇谦之生活于南北朝,若此处系其道观,后为代王府北门,而后又回道观,恐不足信。或许是两处玄真观?或许民间讹传所致?尚不可知。
玄真观位置:(+40° 5'
55.18", +113° 18' 14.0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吕真观:《实证佛教导论》内容简介
《实证佛教导论》内容简介
  我们现在把这本书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第一章是〈实证佛教导论〉。其实当初写这一章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找个学术期刊来发表,但是没有落实,主要是这个内容对一般学术界来说还是太震撼了,我的老师看了以后都说学术期刊不太可能採用。所以后来没有投稿,而把它放到这本书的第一章,让大家看完第一章之后,就能了解整本书大概的内容。不过,在三乘见道裡头,只有讲声闻见道。因缘法和大乘法的实证虽然很重要,但这一章对整本书来讲,只是一个概略的介绍,所以没有包括缘觉和菩萨见道的法义。
  第二章是〈绪论〉,这个部分我们上礼拜六介绍过了。传统佛教徒跟不信佛的欧式学者,他们学佛的态度,或者说处理佛学的态度,差异非常大。传统佛教徒会以信仰作為一个入手的方便,所以他们会接受佛经的说法。以信仰作為一个入手的方便是很好的,只是不要停留在信仰当中太久,因為必须要有实证才能得到解脱。实证就是要有现量。佛陀说:只是听闻教理的话,但是没有现量,仍然是无明。这是针对传统佛教徒而说的。
  在欧式学者这边,他们是以不相信佛教作為研究的立场,用现代西方人的常识去判断佛教。例如早期佛经记载,佛陀三个月以后要入涅槃了,这个消息出来以后发生了地震。英国学者渥德尔就说:这个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添油加醋,以后发展出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来。他们只要碰到比较神奇的、比较特别的超自然现象,如天堂、地狱、鬼神等等,他们一概不相信,这个是欧式学者的研究态度。
  第二章对於这两种研究方法都有评论,但这本书是学术著作,所以对於欧式学者的这种态度,在第二章第二节〈现今佛学研究方法的检讨〉做集中的评论。这一节很特别的地方是轮迴,它探讨轮迴对人类的意义,以及轮迴存在的证据。我们為了证明佛教的教义符合事实,必须要先证明六道轮迴、因果报应。如果说六道轮迴跟因果报应是虚假的,不符合事实的话,佛教全部的教理都会崩解掉。也就是说,如果说没有因果报应,人死掉以后一切统统都没有,统统都归於乌有的话,我们今天就不用认真去学佛,只要吃喝玩乐,逍遥自在过完一生也就罢了。因為你再怎麼认真的修行、行善,想要去极乐世界、天堂,都变得任何意义都没有了。
  六道轮迴、因果报应的证明,对欧式学者来说也很重要。因為他们的理论,都是假设六道轮迴、因果报应是不存在的,一旦证明了轮迴,他们就可以放弃那些错误的理论,回归到实证佛教的学术研究来。欧式学者不相信佛经的记载,所以轮迴的证明,必须引用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大概在五十年前,準确地说,是1961年,有一位学者伊安.史蒂文生出版了《二十个与轮迴有关的案例》。那本书记载了二十个这样的案例。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小孩子,大概从两三岁开始说「你不是我爸爸」、「你不是我妈妈」、「我真正的爸爸、妈妈住在什麼地方」、「我应该是叫做什麼名字」,这些孩子记得自己上辈子的事情。
  从那时开始,一直到2007年去世,史蒂文生研究了将近三千个这样的案例。其中有不少案例,还有身体上的证据,称之為「前世印记」。这类的案例有268个。什麼叫前世印记呢?一般是这样的,如果这个人过去世是被刀子砍死的话,它在那个地方常常会出现一条胎记,看起来很像伤口。如果有人被枪打死的话,那个地方有时候也会有胎记,看起来很像是贯穿的枪伤,前面一个,后面又一个,前后都有胎记。
  还有就是催眠,很多人在被催眠时看到过去世的经歷,虽然你没有办法看到他到底看到什麼,但是他所讲出来的这些事实可以在考古学裡头或者是在歷史裡头找到证据。
  现代很多西方学者已经认為:轮迴的存在是非常可能的。他们治学的态度很严谨,所以不愿意讲说轮迴已经被证明了。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欧式学者的假设已经错了。他们有一个预设立场,认為超自然现象是不可能的,不让人家来质疑他的立场。他们认為说:「我不相信,不相信才是客观的。」其实,相信跟不相信都不客观,只有实证才客观。
  我们现在针对学术界这一点来看,他们那种不相信毫无道理,他们是用自己的常识判定:「佛教的这些东西不可能存在,没有什麼轮迴的。」他们认為没有,可是从证据上来看是有轮迴,你看光是儿童的前世记忆就有三千个案子,如果再加上催眠的案例,那是不计其数的。很多催眠师都做回溯治疗。
  有一个回溯治疗的案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对蓝色的空间非常害怕,特别是蓝色狭窄的空间,会使他非常害怕。他被催眠以后,发现自己过去世是潜水艇裡头的士兵,他们的潜水艇被深水炸弹炸到,海水全部都涌进来了,那一幕是他临终的一幕,所以这一世只要到了类似的场景他都非常害怕、不敢进去蓝色的小空间,因為这就是他过去世临死时的景象。回溯到这裡,他知道原因了,离开催眠之后,恐惧就消除掉了。这种回溯治疗,在催眠裡头已经很普遍了,这方面的书有很多。
  催眠回溯也有因果报应的案例。有一个女人,她的婆婆非常地厌恶她,不管她再怎麼孝顺婆婆,婆婆还是对这个媳妇很不客气,找不到理由。她在催眠回溯的时候,看到自己过去世是一个神射手,觉得一头牛很蠢,就放箭把牠射死了。看到这一幕她就知道了,她过去世不该杀了那头牛,那头牛已经变成她的婆婆。
  我们从这些证据看,轮迴应该是存在的,所以欧式学者的那一种研究方法其实是有问题的,我们不用被他们的头衔和名声给唬了。他们的方法有预设立场,这种预设立场已经被证明违背事实,所以不是科学理性的方法。
  第三章是〈论证的方法和解脱的原理〉,这是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论证的方法其实就是因明学。因明是五明之一。五明是因明、内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后面三明我们现在不学没关系,但是因明跟内明佛教徒非学不可。佛教的内明就是三乘见道,也就是要怎麼样出离生死。因明就是论证的方法,相当於现代的逻辑学、知识论和方法论等学问,它是一套思辨的方法原则。有关这个部分,一般的佛教徒知道得很少,市面上虽然也有讨论因明的书,但是支离破碎,没把因明和内明的关系讲清楚。
  这一章把古代的因明学,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新詮释,并且以现代逻辑学和语意学,补充古代学说不足之处。现代人看古代的因明学很不容易看懂,第三章等於是现代化的因明学。因明学是很重要的工具,因明不通的人,根本没有办法做观行,也没有办法见道。因明不够好的人,如果运气好,跟到一个善知识,还是可能见道,但是见道之后智慧很难发起,很多微细的法相差别,无法自行通透。所以,如果想要透过观行得到智慧,一定要把因明学好。
  第三章第二节提到三量:现量、比量跟正教量。你亲眼看到的东西是现量。你看到一部分,比方说「见烟比知有火」,就是你在老远的地方看到有浓烟冒上来了,虽然你没看到火,但是你从看到浓烟这件事情知道应该有火,这个叫比量。一般人以為,佛经是正教量,但是我现在把它重新定义,正教量其实是有现量经验的人讲给你听,那你听到以后的理解,这个是正教量。
  上次我们举一个例子,佛陀讲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徒认為是正教量。按照本书的定义,佛陀必须在现量上知道有极乐世界存在,然后说给你听,你得到的理解称為正教量。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佛陀的现量,我们听了没有办法立刻得到现量,只会得到正教量,必须我们亲自到了极乐世界,那才是现量。
  除了知道有极乐世界之外,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也很重要,极乐世界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往生的方法则是规律。对事实跟规律这两个部分有确切的认知,能够达到百分之百,或几乎百分之百,让你不会怀疑,这个叫现量。以上就是三量的差别。
  一般的佛教徒只有正教量,没有现量,因為没有现量,所以没有办法解脱。书裡头提到一件事,如果你没有现量的话,你的心态跟行為取向不会改变。我们為什麼提到这一点呢?其实我们都知道很多佛教徒还是会干坏事,他平常可能都很守规矩,可是说不定哪个时候就会贪污、侵占、诈骗等等。我们不敢保证佛教徒不会做坏事,对不对?為什麼会这样呢?因為因果报应这件事情对他来讲不是现量,只是正教量,如果是现量,他绝对不会这麼做,差别就在这裡。
  我们曾经举例说明,假设你开车或者是骑脚踏车、电动车都好,你如果看到有一个人突然衝过来,每一个人都会踩刹车,都会减速,為什麼?因為你在现量上知道,没减速的话会撞上去,撞上人的话你自己要倒楣的,所以说你再怎麼不守规矩,碰到这种事情都会减速。车子急转弯,你也会减速,因為你知道不减速会翻车。这都算现量。因為这个是现量的关系,所以你的行為会配合现量而运作,你会觉得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你不会觉得麻烦,也不会觉得勉强。我们只有到了这种地步,才可以确保自己在任何状况之下都不会干坏事,这是现量的威力。所以说声闻见道(声闻见道就够了,不用到缘觉、大乘见道)的人,只要你已经声闻见道,你会有四种成就:第一个是对於佛不坏的信心。第二个是对於法不坏的信心。第三个是对於僧,你会產生不坏的信心。这裡的「僧」不是指出家人,而是指已经证果的人。对於佛、法、僧你会產生不坏的信心,这就是心态上的改变。第四个是圣戒成就。这裡的「圣」是指佛陀和圣弟子,也就是说你会自动遵守圣人的戒律,因為你知道违反圣戒的后果就是自讨苦吃,声闻见道者他会有这种功德。所以佛经裡头特别提到,声闻见道的人绝对不可能犯五逆重罪。
  第五节是〈因认识真相而解脱烦恼〉,这跟刚才的圣戒成就是一样的道理,因為你知道犯戒一定会自讨苦吃,所以你会心甘情愿地遵守戒律,不会觉得勉强,最后必能解脱三界万法的繫缚。因為到后来你一定会发现眼睛乱看,耳朵乱听,乃至心裡乱想,都会自讨苦吃,所以你会自然成就守护根门的功夫,断掉三界爱,到时候就能够取证无餘涅槃、永断诸苦。这个部分是就声闻道而说的。
  第四章〈三乘皆是佛法〉,这个是写给学术界看的,因為学术界一直有很多学者认為「只有《阿含经》才是正确的,大乘佛法是后代的佛弟子偽造的」,这裡会证明不是这个样子。如果你不是学者,这一章可以跳过去,或者挑你自己喜欢的来看。
  第五章〈声闻法的实证〉。这一章你一定要很仔细地看,因為声闻见道是三乘佛法共同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六见处,六见处就是六个命题──你要证明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无常,然后你还得知道有一个常住法的存在。这个常住法就是生死轮迴当中不变异的主体,它会酬偿因果,你干坏事它会让你有恶报,你干的好事它会让你有善报,这叫酬偿因果。
  第六章是〈因缘法的实证〉。我们都知道十二因缘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因缘法比较少人知道,叫十因缘法。这两个都是因缘法。这一章的特点,是它把十二因缘的每一支,从无明、行、识,一直到老死,都把它列出来了,而且解释得很详细。如果说你已经看完了声闻见道以后,看得很仔细,看完以后,你也会想要知道缘觉见道的内容,你就再读第六章。
  第六章第五节是〈赖耶缘起〉,也就是说,这是以阿赖耶识為根本因的缘起法,所以说这个地方有一个特色,从第一支到第二支,乃至到第十二支,都会告诉你第八识在这裡面有什麼重要的地位,我想你以前一定没有看过写得这麼仔细的书。这本书对於传统佛教界,或者是对於这个学术界,都是会让他们觉得很惊讶的一本书。
  第七章〈大乘法的实证〉,第一节是〈大乘见道的内涵〉,这裡头讲到阿赖耶识有三个意思,你可能以前都没有特别注意过的,它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个意思。阿赖耶识它是真妄和合,它有一个常住的心体(能藏),但是心体含藏的种子念念变迁(所藏),所以这个叫真妄和合。因為真妄和合,它才能够执持一切的业种,而且这个业种它可以有变化。如果全部都是真的话,就不能被改变。如果全部都是妄的话,种子会散失。
  比方说,电脑的硬盘,它就是有的地方不变,有的地方不断改变。光盘的话就是全体都不能被改变,对不对?光盘的特徵就是单向的输出,就是你可以播放音乐、视频等等,但是你要写资料进去就不行了。所以说如果你的第八识像这个光盘一样的话,你干坏事干好事都对第八识不管用啊。如果说它全体都不能被改变的话,它全体皆真的话,全部都是无為法,无為法就是不能有作用。那如果说它全部都是有為法,这个是无法想像的事,為什麼呢?全部都是有為法的话,它就没有一个心体,你把种子放在哪裡?没有地方放。
  比方说电脑的硬碟,它的使用寿命可能就是五年,如果说你的第八识也是只有五年的寿命的话,你干好事的话,在五年之内要赶快希望它能够业报现前,你如果干坏事的话,你希望拖过这五年,第八识毁坏以后业报就一笔勾销了,是不是这样子?所以第八识一定得是真妄和合,有些地方是常住法,有些地方是无常法,这样子和合在一块儿,不可分割,这样它才可以酬偿因果。
  再来是〈胜义諦与世俗諦〉,这个地方很难,非常地难,所以我在这裡暂时不说。
  接下来是〈《宗镜录》的四种心〉,这个也很难,我现在也暂时不说,因為我们现在只是大概的介绍。
  你会发现这本书写得非常的仔细,有些东西你可能从来没想到要这麼分别。但是在这本书裡这麼分别以后,你会发现很有道理,符合经教、符合事实,然后对於你的修证很管用。这是重点。
  第二节是〈中观与唯识〉。中观派是以龙树菩萨為祖师,龙树菩萨有一个论叫《中论》,大家对《中论》特别地重视,但是各家的解释不同,就导致中观派出现了分歧。有人把龙树原来的中观称為中观根本派,歧出的中观派主要是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密宗的红教、花教、白教是中观自续派,黄教是中观应成派。这两派其实都有问题,这裡就指出这两派错在什麼地方,写得很详细。
  第二节第三项,说明《中论》的真正意义,我们会发现龙树的《中论》还是离不开第八识。
  第三节〈教与禪〉。禪宗是教外别传,我在《禪宗的开悟与传承》裡也有讨论这个。「教」是语言文字的教法,那教外它能够传个什麼东西?它是直指,直接指向第八识的所在,所以叫做直指。禪门的机锋,能够离开语言文字而直接指向第八识的所在,所以叫教外别传。教与禪,只是指示的方法不同,它们所证的东西都一模一样。那这裡头又有三个部分,也是很深入,现在暂时不解释。
  我们这本书是《实证佛教导论》,所谓的实证佛教是什麼呢?在唯识裡头把修行分為五个阶段,最初是资粮位,资粮位要积集福德、积集信心,才会对比较胜妙的佛法生起信心,才会发菩提心想要修行。再来就是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究竟位。我们定义的实证佛教,就是见道位以上的佛法,包括见道位、修道位跟究竟位。见道位是从第七住一直到初地都算是见道位。初地以上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没成佛以前,都算修道位。究竟位就是究竟佛所演说的最深妙的法义。
  我们这本书只是导论,所以基本上都集中在见道位上面,没有提到十地菩萨的果证。但是它的好处也是在这裡,它把见道位的法义说得非常地仔细。你会发现见道位的法义从来没有解释得这麼详细过。例如十二因缘法,一支一支解释得那麼详细,还有这一支跟前一支的因果关系交待得这麼清楚,我从来没看过,我相信你们以前也没看过这麼详细的书。
  第八章,我们总结出一个结论来,三乘佛法统统离不开第八识、阿赖耶识。為什麼说三乘佛法统统离不开第八识?大乘见道就是证解阿赖耶识。因缘法则是以阿赖耶识作為缘起的轴心,必须有第八识作為根本因,十二因缘法才能现起。声闻法為什麼也是以第八识為核心?我们前面有讲到,必须知道有常住法才能声闻见道。常住法就是在生死轮迴当中能够酬偿因果又不会变异的主体,这其实就是第八识啊!
  因為第八识可以记录你的善行跟恶行,而且碰到缘的时候会流注种子,流注种子出来的时候就变成果报,乃至全部的三界万法。所以说,六道轮迴必须以第八识為根本因,才有可能现起。阿罗汉消灭了蕴、处、界诸法,取证无餘涅槃。无餘涅槃因為有第八识作為涅槃本际,因此不落断灭;第八识并非三界有,因此不落「有」。如果没有第八识,无餘涅槃便与断灭无异。因此说,如果没有第八识,无餘涅槃也不可能存在。
  所以说整个三乘佛法都是以第八识為核心,三界万法也是第八识的显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我们最后的结论。
吕真观讲述
甄不弃记录
&...............................&
欢迎大家常进我的空间日志:
我的QQ号码,我的微信号码:hytxhzp,我管理的理性佛学群:
我的新浪博客日记&
推荐电子佛学杂志《实证佛教通讯》&下载地址:
推荐一位善知识——吕真观。详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福智富广场 后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