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飞鲸漆业 总监最大么?

  一己私欲称帝伪制,中国近代从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宪政局面走向几十年军阀混战的罪魁祸首!这种混战局面,大大消耗了国力,拖延了强大步伐,这是最终日本侵略者染指东北,并全面侵华的导火索;
  还有外蒙古不会独立,甚至民主中国将乘俄国十月革命收回俄国侵占的北方国土,不会存在西藏问题,民主中国也会乘一战机会重新多会东南亚被法国,英国侵占的属国,中国在民主宪政改革开发的局面下,成就将不可限量,伟大复兴将在1950年左右实现,成为世界霸主!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这么大好的局面和机会,被袁世凯这个败类一己私欲葬送了,变成了军阀混战,后来的南京大屠杀,我们在斥责日本侵略者的凶残的同时,自己国家出的袁世凯这样的败类,也应该揪出来!他才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中国理应在中山陵前,还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塑袁世凯的猪身人面像的败类跪像,以此让袁世凯这个败类给中山先生和30万亡魂下跪认罪,以此惩奸镇恶,让亡灵安息!  还有外蒙古,北方大片被占领土,东南亚,南海问题,袁世凯这个败类祸国之重,简直罄竹难书,该让这个败类下跪认罪的地方何其的多,唉.........   众叛亲离,全国声讨,遗臭万年,就在83天中发生了,民主宪政,国家前途,也在83天里完蛋了,我的天!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说起民族败类这四个字,大炮比大头更称职一点,毕竟大头卖国还有些犹豫,有些心疼,  而大炮卖国却是极为豪爽。
  @听雨i
10:13:07  说起民族败类这四个字,大炮比大头更称职一点,毕竟大头卖国还有些犹豫,有些心疼,  而大炮卖国却是极为豪爽。  ------------------------  大炮是谁?
  1918年国务会议决定,由陆军部牵头,在奉天、吉林两省,抽调陆军进驻图们江,保边护侨。  控制东北的北洋奉系,与控制北京的皖系立即抽调了大批兵力进驻图们江,保边护侨。张作霖还在华侨中推广自我保护办法:“一、财产造册送交俄官,以为损失索赔根据。二、紧急时悬挂国旗,标示华侨。三、各商设团自卫。”  日,海军部指定了林建章率“海容”号巡洋舰担负出国护侨任务。日,“海容”号巡洋舰进入海参崴港口,会同此前已经到达的悬挂中国五色旗的商船“飞鲸”号撤侨。  此后,针对华侨的暴力行为大大减少。虽然“海容”号的进驻,为中国侨民打了气,但对于百万侨民而言,实属杯水车薪。随着俄国内战愈演愈烈,各国积极筹划出兵俄罗斯,北洋政府也表示,将随同各国一起出兵西伯利亚。  日—8日,日、美、英先后发表出兵宣言,正式对俄国内战实施武装干涉。日军的人数,最多时高达72000人,美、英、意、法等国军队分别达到9000人、5800人、1400人和1200人。  日,北洋政府正式发表出兵宣言,陆军第九师抽调了相当于两个团的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和机关枪部队,共4000人,陆续开进西伯利亚,由团长宋焕章负责指挥。  仅年,中国军队就从内战最为激烈的伊尔库茨克一线,抢运出3万多名被困华工。
  1917年12月,哈尔滨中东铁路路区发生暴动,在俄方请求下,北洋政府派兵干预,解除了暴动武装,并部分收回了中东铁路的管理权与监督权,为撤侨工作及不久后的出兵提供了保障;  1919年8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宣布在哈尔滨正式成立警察总局,从俄国人手中又收回了大部分警权;  1919年11月,出兵外蒙,废止《中俄蒙协定》,外蒙古成功回归中国;  1920年9月,发布大总统令,废除俄侨领事裁判权,收回俄租界;  1921年年初,海兰泡、伯力等地再度发生排华事件,应侨胞要求,北洋政府在6月份再度“派军舰‘江亨’赴黑河,‘利捷’驻三江口,‘利绥’、‘利川’赴伯力”,“专备保护侨民之用”,这是北洋政府最后一次向西伯利亚派兵护侨。  1921年8月,《中俄伊犁条约》第四次十年届满,因无俄方政府可谈判修约,1922年1月发布大总统令,宣布废止俄商陆路减免税特权;  ……  苏联政权曾经发布了两次对华宣言,宣布放弃俄国攫取的部分在华特权。而实际上,其所宣布放弃的特权,大多已经被北洋政府在此期间实际收回,苏联政府即使不放弃,也无法实际行使。
  脑子不好使了,瞎扯淡  
  袁世凯是想搞“君主立宪制”,类似于日本和英国这样的政体。  袁当时的大总统制,总统职位被架空,当时的总理根本不鸟袁,导致袁一怒之下..
  多读点史料史籍,少看点教科书
  这逻辑。。。。小粪青一枚  
  2B!比起卖国,孙大炮更牛B,先后投靠日本人、美国人、苏俄,与日本、苏俄先后签订秘密协定出卖国家利益,只是这家伙没有真正掌权;所谓“二次革命”完全是一已私利发动内战,导致后来军阀混战,要说罪魁大炮应当排第一
  @怎么老被封号 2楼
11:05  @听雨i
10:13:07  说起民族败类这四个字,大炮比大头更称职一点,毕竟大头卖国还有些犹豫,有些心疼,  而大炮卖国却是极为豪爽。  ------------------------  大炮是谁?  -----------------------------中山先生  
  弱智,傻B,脑残,水货,该用哪个送给楼猪呢  
  一代伟人---蒋经国
  最大罪魁不是丘处机?  1、假如当时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 那么,秘密跟踪他的那些金兵就不会死在郭,杨二人的院子里,同样,完颜洪烈也不会见到包惜弱而对她念念不忘。   2、那些金兵不会死在丘处机手里,而郭,杨两家以后不会受到牵连。   3、郭,杨两家不受波及,李萍不会流亡大漠,郭靖和杨康将会平平安安出生在牛家村。江南七怪自然也不会前往大漠。   4、而要是没有郭靖和七怪相助,铁木真就会死在扎木合他们手里,蒙古各部也就不能统一。   5、蒙古不能统一,也就不会有什么西征。火药就不会传入欧洲。   6、没有火药,铁甲士在欧洲的统治就不会动摇。因此,黑暗的中世纪将延长一千年,也就没有文艺复兴。   7、没有了文艺复兴,自然也没有大航海。北美洲将始终是游牧的印第安人的家园。   8、同样,西班牙人不会将铁炮传入日本。长筱会战是武田方面获胜,日本战国时代将一直持续不能统一。   9、在另一国度,完颜洪烈没有包惜弱,只能全力参加*争。金国因此会内乱。   10、没有蒙古,金国又内乱,因此,宋不但不会灭亡,反而会统一。宋朝注重商贸,因此,资本主义萌芽将在中国出现。   11、如果发展到今天,中国将是最发达的国家,远远领先于日本,西班牙,西欧,美洲。   12、今天的金融危机也就不会出现,所有的一切,都怪丘处机,你说你一道士,没事干嘛路过什么牛家村嘛   都怪丘处机!!!
  我只能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且不说袁世凯后来犯的错有多大,看看推翻清朝政府最大的功臣其实就是袁世凯。人人都把孙中山伟大化,看看孙大炮的整个革命生涯全部都是失败的,后来逃亡国外,武昌起义的成功跟孙中山没有任何关系,据说当时还在国外打工给人端盘子呢,再看看当时孙大炮的革命经费都是从洪门拿来的,后来革命成功他当选临时总统的时候鸟都不鸟洪门。不要把孙大炮想的那么伟大。  
  每个人看历史的角度不同。我就倾向于袁世凯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更甚于称帝的后果。不过楼主的说法也有道理,但大可不必如丧考批般歇斯底里。
  从现在回过头来看,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更好。
  @怎么老被封号
11:05:00  @听雨i
10:13:07   说起民族败类这四个字,大炮比大头更称职一点,毕竟大头卖国还有些犹豫,有些心疼,   而大炮卖国却是极为豪爽。   ------------------------   大炮是谁?  —————————————————  孙大炮  
  @凉热春秋 16楼
12:13  从现在回过头来看,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更好。  -----------------------------  君主立宪是人家皇家准备搞得,但是袁大头想搞联邦,所以逼迫青帝退位。  
  @怎么老被封号
11:05:00  @听雨i
10:13:07   说起民族败类这四个字,大炮比大头更称职一点,毕竟大头卖国还有些犹豫,有些心疼,   而大炮卖国却是极为豪爽。   ------------------------   大炮是谁?  —————————————————  孙大炮!  
  袁世凯晚死十年!中国将另一个模样!上天给袁的时间太短,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日本侵华,苏联赤化!  
  @侠风清扬
23:43:46.0  最大罪魁不是丘处机?   1、假如当时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 那么,秘密跟踪他的那些金兵就不会死在郭,杨二人的院子里,同样,完颜洪烈也不会见到包惜弱而对她念念不忘。   2、那些金兵不会死在丘处机手里,而郭,杨两家以后不会受到牵连。   3、郭,杨两家不受波及,李萍不会流亡大漠,郭靖和杨康将会平平安安出生在牛家村。江南七怪自然也不会前往大漠。   4、而要是没有郭靖和七怪相助,铁木......  —————————————  分析得条条是道,天衣无缝。  
  既然说民族,好啊,你们定义一下,怎么划分?记住革命军里提皇汉民族是包含小日本的哦。  
  扯淡,张学良才起最大的卖国贼  
  回望九一八  楼主:hook169 时间: 23:19:00
  时空悠悠,83载过去了,硝烟与血泪,罪恶与阴谋,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然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却总觉得该做点什么来纪念这个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20世纪的中国历史,由于国共党争,许多本不复杂的事件被搞得神神秘秘,面目全非,有些是不了解,也有些是别有用心。希望大侠们,有理的说理,有料的贴料,不要吵,不要骂,喜欢骂人的请绕过本楼。  近代以来,在中国从上国的美梦逐步滑入几乎亡国灭种的深渊的过程中,九一八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东北轻易失守,日本以极其轻微的代价获得了东北的大片河山,几千万人口与劳力,无数的资源,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极大地增强了日本的实力,极大地改善了日本的战略处境。使日本放弃了小心翼翼蚕食中国的步骤,猛然加快了侵华步骤。(甲午和日俄战争的大胜,日本都未敢割东北而据之,当然原因很复杂)可以这么说,九一八事变,开启了中华民族通向地狱的大门,或者,至少使这条通向地狱的门缝大大的加宽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危险,最悲惨的一叶将接踵而至。  八十多年以来,谁该为东北的丢失负责任一直是众说纷纭,“不抵抗”说,有密令说,有自主说,不一而足。然而某认为,作为东北军政主官的张学良,无论他有一千条理由,有一万个原因,不战而弃东北,他是东北失守的第一责任人,他就是罪人,中华民族永远的罪人,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几十年来,无数影视作品中,无数文章小说中,总有人隐隐约约的意味着,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出于蒋介石的密令,甚至有密电存于银行保险柜等荒诞之说今天某谈谈我的观点与认识。蒋作为老练的政客,虽无政治大家的雄才伟略,但其精于算计,就算他内心有此意,也不会落行迹于人,所以,密电说,我基本认为是戏说。当然,蒋也是918的责任人之一,下文再说。我认为,不抵抗的命令,正是张学良自己下的,或至少是其同意或默许的。  那么,风流倜傥的张少帅,那根神经搭错了呢?怎会不战而弃三千里江山?怎叫三千万父老一朝皆成亡国奴?要知道,东北军兵力雄厚,装备精良,拥有当时蒋都很稀罕的空军,装甲兵等先进装备。   回顾918,我们还得回顾在此之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另一场战争------中原大战。1930年,蒋介石与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因为地盘与编制的问题大打出手,蒋先败后胜,战争后期,小张公子加入蒋家阵营捡便宜,抽调部分东北军(注意均为整编后的精锐之师)进关收拾残局。  张公子忘形之下常驻平津,大麻与美女,玩得不亦乐乎,早就把危如累卵的东北形势,把家仇国难忘到九霄云外了,在这节骨眼上,倭寇策动了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军阀石友三与张对峙,张便将驻守关外的东北军精锐几乎抽调一空。至此,东北空虚,这是广东军敢于冒险的重要前提。  当918事变发生后,日军攻打沈阳等地时,不学无术的张惊慌失措,首先判断失误,其次应对失误。当时日军在东北有正规军一万挂零,另有可动员军事力量两万余人,而东北军在关外还有接近20万兵力,其中在沈阳还有一支经过整编的精锐部队,该部拥有飞机,坦克,重炮等先进武器,可以说打起来的话,虽不一定能取胜,但鹿死谁手还很难讲(此时,日军的行动也还仅仅是一部分激进军官的冒险行为,坚决打垮它,等于切断了炸药包上的导火索),哪怕就是输了,如果能拼掉两万以上的关东军,也能狠狠打击倭寇气焰与野心,为关内备战赢得时间。随后爆发的128战斗,装备明显弱于东北军的19路军与第5军共杀伤日寇三千余人,后来的东北军在全面抗战中也能奋勇杀敌,再看看抗命还击的“散兵游勇”与艰苦决绝抗联的战果,这说明,918当时,如果张学良敢于打击日寇的话,东北军的士气绝不会象后来在长城抗战中的东北军那样一触即溃的,有着优良装备的东北军能给日寇重大杀伤。  今天的新闻终于说是张学良下的命令了  -----------------------------  这么多年都找不到所谓的密电原件,再加上文我们的分析,明白人早知道缘由了!呵呵   回顾918,,真的很痛心,应该为之负责的民国大人物有很多,但我认为有几个基本的是否问题应该明确。张是918的第一责任人;无论如何,他应该受到惩罚与谴责,他将为此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当然,918的发生是全民族的悲剧,全面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下文为再谈。  张学良这个花花公子,无知,无能,无勇,当然这个人,还是有担当的,他从未推脱责任,在相关当事人逝去多年以后,他也未将脏水泼向对方,作为一个江湖混混,他讲义气重感情,是够了。但作为一方诸侯,关键之处,是否之地的军政领导人,他的学识,才能,个性,那时的精神状态,都是他个人与国家的双重悲剧。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中国历史上最无耻的逃跑将军张学良是中华民族和东北人民的历史罪人!  举报 | 回复
  作者:虎距龙盘0194
时间: 11:13:26   描述张学良,他就是彻彻底底的败家儿,中日战争之罪人,26万东北军,不放一枪一弹,被日本关东军2万人,赶出东三省,及大的增强日本进入中国决心,为全面进功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看历史张学良就是罪人,永远挂在耻辱柱上。  楼主:hook169
时间: 11:59:44   那么,在整个918事变的前前后后,张学良犯了哪些致命的错误呢?1,对日军的戒备远远不够,他考虑过一方大员的守土安民之责吗?他考虑过东北的复杂形势吗?2,1929年鲁莽的挑起中东路事件,结果一败涂地,破坏了奉,俄,关东军三万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关东军进一步看清了奉军的虚弱,减少了关东军的顾虑,助长了其野心3,张作霖当年被炸身亡,就说明了这条铁路是极不安全的,张学良在抽调精锐入关时考虑过东北的安危吗?考虑过大军的回程票吗?考虑过东北有几万日本武装力量吗?或者是军阀抢占地盘的心态使他忘乎所以了呢?这是最致命的失误之一.4,事变骤起时,惊慌失措,没能及时准确的判明日军意图?没有正确的应对预案,也没有能采取准确的因对策略:坚决抵抗,秘密动员,求助国府,联结诸侯,这是最为致命失误之二.5,与同时代的大多数国民政府高层一样,过度“恐洋”与“(依)赖洋”。从三国干涉还辽起,政府高官迷信“以夷制夷”,张学良与蒋介石亦然,总想委曲求全,息事宁人,寄望于国联对日施压,盲目恐惧日军武力之强大,结果是,息事宁人与拖延待变的策略反而使小事变大,吊起了日寇的胃口,加速了全面战争的到来(在这一点上,真的很佩服毛的胆略与勇气,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维护民族根本利益上,毛是20世纪中国领导人中最有胆略,勇气,做的也最好的领导人,远远高于其同僚和国民政府历任领导)  楼主:hook169
时间: 12:24:18   以下,我们就详细列出该为918负责的民国大佬们。  918事变的第二责任人,就是时任国民政府世纪领导人蒋介石先生。首先申明本人对蒋公毫无偏见,本文只是理性的分析而已。  蒋介石作为孙先生实际上的政治继承人,到此时为止,已经做了几件大事,领导北伐,主导分共,力行削藩。正是由于蒋先生与一群大老们的分共,削藩,导致内战连连,民穷国弱,招致外祸。  尤其由于中原大战,使东北军精锐尽赴关内,东北空虚,使日军有机会冒险。而且在事变发生后,蒋先生同样恐惧于日军武力,没有给张学良明确有力的支持,(目前为止,尚未找到蒋或国府高层给明确指令张学良坚决抵抗的电报这与77后给宋哲元和韩复渠的情况不同)。  综上所述,蒋先生作为国民党和国府领导人,负有当然的领导责任与某些具体责任  楼主:hook169
时间: 12:49:04   其他的该为918事变多少负的责,民国人物。我一并叙述。  1,民国大佬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等大大小小混战一起的军阀们,尤其有一个卑鄙的小人石友,  2,民国政坛的风流人物们如热衷环于“串联”的汪精卫等政客,以及部分第三党人,他们的某些行为使得国内局势更复杂,更不稳定,客观分流了国民政府的注意力,帮到了在暗中冒险的日寇。但是,陈布雷所谓“捣蒋”,“倒蒋”之说,某也不认同,蒋作为领导人,控制不住局面,应该反省自己的策略,手段,而不是 推卸责任。  3,袁世凯所代表的北洋势力,也该为918负点历史责任,象一幅画一样,这是背景性的原因。我是这样理解的,没有要思考和北洋势力对共和的背叛,也不会有北洋的分裂,也不会有连绵的军阀混战,中国也许有机会在一战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下,获得迅猛的大发展,也许不会有残酷党争,血腥内战,也许就是另一个土耳其。袁世凯若为凯穆尔,中国绝不会有918.
  @凉热春秋
12:13  从现在回过头来看,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更好。  -----------------------------  @zsc-01-02 12:31:53  君主立宪是人家皇家准备搞得,但是袁大头想搞联邦,所以逼迫青帝退位。  8888  满清搞君主立宪的最大问题是民族问题,汉人是大多数,走民主对满族不利。  袁世凯搞君主立宪就避免了民族问题,皇帝作为国家的象征,内阁负责管理国家,内阁由选举产生,如英国、日本,这有利于避免党派的恶性斗争,泰国就是典型。  现在,台湾国民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准党主席朱某人就提出了内阁制,总统虚位。
  @zsc86826 18楼
12:31  @凉热春秋 16楼
12:13  从现在回过头来看,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更好。  -----------------------------  君主立宪是人家皇家准备搞得,但是袁大头想搞联邦,所以逼迫青帝退位。  [来自QQ浏览器]  -----------------------------  说得是呢,想想男的女的都一个大辫子,都有一个满足主子,真心不错。  
  这货,根本就是在吸引眼球————高级副黑啊
  历史是强人的历史。导致大规模日本侵华的罪魁蒋难逃其咎,罪过最大。27年的4。12开出两党相争靠军事的先河,南京政府建立又不能搞稳各方,整合国内力量,进退失据,最后导致日本大肆入侵;反观共产党毛刚建国时50年国内尚有许多地方还在国军手中,国军在大陆尚有几十万,各路绿林好汉也有百万之众,朝鲜战争开始,毛完全有理由讲:安外必先安内。其高瞻远瞩地挡美军于三八线外,国内迅速获得高度统一,共产党军队在朝鲜战争的表现,使国内外任何想使用武力对付新中国的对手,气馁。国家也迅速进入到和平建设中。1931年时期的国民党蒋介石,虽然那时有红军在江西闹,当时红军的实力和1950年的国民党在大陆的实力是无法相比的;国际环境,1931年英美法都和民国政府关系很好,就是苏联也没有和民国对立,关系还是好修补的。蒋要是集全国力量抗击日本对东北占领,全国人民会支持的,夺回东北主权,做出强人的事来,国内会迅速统一的。政府最主要的是保护国土,政府要在确保国土不受外族入侵,一个政府连这个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大炮远不如大头
  历史不可假设,这应该是每个读史人应该记得的,  
  楼主纯粹放屁  袁世凯是民族英雄,如果没有袁世凯,楼主这种垃圾现在还要留辫子,跪着当奴才  大炮闹革命,逼得袁世凯英年早逝,无人掌控局面,才会有后来的军阀混战,日本侵华,特别是传入苏俄邪教,害苦害惨我大好中华
  支持,
  扯淡,袁世凯虽说不上完人,绝非卖国之人。  
  拉倒吧,内阁制的宋教仁被大头与大炮双重打压,英年早逝!
  @凉热春秋 16楼
12:13  从现在回过头来看,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更好。  ------------------------------  幸好没君主立宪,不然到现在还呼一个满人为国君。给鞑子当那么多年奴才还没当够?何况中国人历来都是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一定吃到豆
14:15:21  这逻辑。。。。小粪青一枚  -----------------------------  这个可是挣钱的
  @夏木水城
14:09:35  @侠风清扬
23:43:46.0  最大罪魁不是丘处机?  1、假如当时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 那么,秘密跟踪他的那些金兵就不会死在郭,杨二人的院子里,同样,完颜洪烈也不会见到包惜弱而对她念念不忘。  2、那些金兵不会死在丘处机手里,而郭,杨两家以后不会受到牵连。  3、郭,杨两家不受波及,李萍不会流亡大漠,郭靖和杨康将会平平安安出生在牛家村。江南七怪自然也不会前往大漠。  4、而要是没有......  -----------------------------  高,小弟佩服
  你狗日的胡写,罪魁祸首是狗日的日本人。不懂就不要乱写。  
  丘处机眼皮直跳,又有人准备怪我罗  
  冤大頭先是背叛光緒,然後背叛大清,最後背叛民國,整個三姓家奴。中國當時誰都能當皇帝,就他不能。當皇帝要麼是滿清復辟,要麼是某個革命者摘果子。他背叛大清得罪了大清的遺老遺少,背叛民國得罪了革命青年,連手下北洋三傑都不肯捧他當皇帝,還有什麽前途呀。他私心太重,真的害了中國。
  @怎么老被封号
16:27:00  一代伟人---蒋经国  —————————————————  被斯大林软禁了十几年,啥也没学没干,只是讨了个苏联老婆。回国后,老蒋一心要让小蒋接班,用尽手段(可以写出厚厚的一本书,陈诚,陈立夫......长长的一串人名),堪比朝鲜金家。  反观毛岸英,参加苏联红军,作为坦克连指导员直接对德国法西斯作战。回国后在基层默默无闻,抗美援朝牺牲。  谁是伟人,高下立判。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小题1】(6分)(从结构、内容两方面作答。)
(1)承上启下(1分),前文将自然四季与生命四季巧妙联系起来,此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夏季的作用(1分),引出下文对夏的感悟(1分)。
(2)两个“最”的反复和反问句式的运用(1分),突出了对夏天的赞美之情(1分),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1分)。
【小题2】(7分)
(1)(4分。大意对即可。)
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酷热的夏天充满快乐(2分);遭遇人生的艰难后,难熬的夏天象征了人生的苦难(2分)。
(2)(3分。大意对即可。)
苦难从根本上说(1分)能磨砺人的意志,让人成为生活中的强者(2分)。
【小题3】(3分。大意对即可。)
突出了作者对夏天的独特感受(或喜爱)(1分),强调(衬托、或呼应了上文)对夏天的深刻认识(1分),丰富(或充实)了文章的内容(1分)。
【小题4】(6分,每点3分。大意对即可。)
(1)夏天酷热难耐,象征人生的苦难(1分);但苦难能使人坚韧苦斗,成为生活中的强者(2分)。
(2)夏天用自焚的形式创造出火一样辉煌的顶点(1分),启发人们迸发昂扬的斗志和激情,充分发挥才干,创造人生的辉煌(2分)。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早春时节,虽然乍暖还冷,但冬天的严寒已经过去,大自然不慌不忙将春意一点一点透
露出来,出其不意地给人惊喜。古人描绘春意的诗句,今天读为还会让人产生共鸣,会让人
情不自禁会心而笑。现代文明的发展,无法改变大自然的规律,我们感受到的春天号象,还
是来自天地万物。那些美妙咏春古诗,也因此而常读常新,生生不息。
暖风徐来,冰雪消融,春意在大地上悄悄蔓延。春意最早在什么地方露头?苏东坡有名
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河里游泳戏水的鸭子最先感知到温暖的春意。这其实是诗人的想
象,苏东坡诗中没有具体描绘鸭子们如何感知春意,但就这么巧妙一点,已经可以让人联想
春意如何不动声色地悄然而至。鸭子们在水中欢腾的模样,读者可以自己去想象,那一片被
欢快的脚掌和翅膀搅动的春水,正带着春天的暖意,缓缓而来。苏东坡写早春景象,在他的
词中也有佳句:“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这几句诗中,东风是早春信使,吹
得柳绿花发。鸭戏春水,表现的是瞬问景象,而东风播春,却是一段较长的时空。
在我的记忆中,古人描绘大自然最初春意的佳句,可以举出很多。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有两句诗写得传神:“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寒冬的冰雪在梅花的幽香中消融,柳条在和煦的春风中爆出了金黄嫩绿,这也是最早的春消息。同样的意境,在李白的诗中可以找到不少,如《早春寄王汉阳》中:“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落日忆山中》
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杜甫的《腊日》中,也有两句妙诗,和李白的诗意异曲同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这样的早春诗意,李清照也感受到了:“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从柳和梅在暖风中的变化中感觉“春心动”,是李清
的创造。宋人张耒的《春日》中有两句写得很生动:“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在冰棱滴水融化中,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梢的新绿中,发现春天已偷偷归来。同样的
意境,也可以在宋人张枝《立春偶成》中看到:“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春
到人间草木知”和“春江水暖鸭先知”,属于相类的思路,“草木知”,也可以引动读者的丰
富联想,春风中,草木复苏,大地泛出新绿。韩愈咏春,曾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
红紫斗芳菲”,也是草树知春,不过却已经春深似海了。他这首诗题为《晚春》,所以会有万
紫千红的景象。
韩愈的《春雪》,写的也是早春景色,却与众不同:“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二月初,正是春之头,在刚刚解冻的田野里看到草芽,
心生惊喜。对盼春心切的人来说,这一丝春色初露,实在不过瘾。于是诗人笔锋一转,请来
了白雪,这当然是春雪,是冬天的尾巴。雪花在已经萌动春芽的草木间飞舞,仿佛是在向诗
人预示春花烂漫的盛景。
多年前我曾以(《早春》为题写过一组短诗,每首六行,写这些诗时,眼前漾动着大自然的春意,心里也出现古人的诗句。其中有《芦芽》,描绘的是我当年下乡“插队落户”时的感受,每年初春,看到河边芦苇发芽,总是心生喜悦和希冀:
出土便是宣判冬天的末日,
尽管寒风仍在江边呼啸横行。
纤细的幼芽竟能冲破冻土,
地下搏动着何等强韧的春心。
不要再为自己的柔弱哀叹,
且看这遍野迎风而长的生命。
(摘自《人民日报》日第14版。有删节)
“古人描绘春意的诗句,今天读来还会让人产生共鸣,会让人情不自禁会心而笑。”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作者说“韩愈的《春雪》,写的也是早春景色,却与众不同”,“与众不同”主要体现住哪些方面?(6分)
文中的‘‘春意”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作简要概括。(6分)
请说说《芦芽》一诗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出嘉峪关,戈壁渐渐开阔,沙漠也雄浑起来。有人说,这皇是诗人想象的翅膀张扬得最恣意、最自由的所在,其实,诗人独占不了,这里也是内地各色人等流放巨大梦幻的地方。
沙海蜃景,时现于前方,动辄是清漾漾的湖泊,波湛水碧,淡烟浩渺,舟巧岛碎,倒影历历,明明在前边不远j飞一样的小汽车无论如何也撵追不及,车速太紧,竟消失了,没有了,车外只留下一片炉渣样的戈壁,望之悚然。传说,河西上古时代为西海,汪洋恣肆,鸥飞鲸扬,是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隔断印度洋,水退了,水鸟水族,能走的走了,走不动的灭了,海底就现亮出沙砂石块儿来了。如今,这古老的海底沉积物仍做着残留的清波梦,海魂在斜阳梦境里时时来撩拨燥热,爬行的汽车像水底的小甲虫,我们坐在车里,窥见这梦影了,竞一时发昏,想企及它、进入它,怎能呢?
嘉峪关西北边的黑山,灭绝人迹,黑山崖石上却有稀奇古怪的石刻,石刻被仿制成方砚形的块儿,正摆在嘉峪关的大玻璃窗里出售。光怪陆离的刻纹,表示什么,谁刻的,刻于何代,一下考证不来,但听考证者说,这黑山石刻的纹样,与内蒙古的阴山石刻,与广西的花山石刻,三地竟一模一样。于是,有人怀疑这是别星球上的天外来客的作品了。买的人也就一下子多起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诗苑里著名的佳句。小车司机和同行的画家老冯,还有一位地质队的陈师傅,是经常在沙漠行走的人。他们认为,“孤烟直”里的烟实际上指的不是烟,而是大漠上的龙卷风。此说我在书本上见到过,死活不敢信。车行数日,夕阳沉没之时,远际天边不时见到龙卷风旋起的沙柱,笔直插天,似乎豕动,至此我才信服了:古人行经大漠,渴热得要死,还要烧什么呢,光溜溜的沙上,又有什么可烧的呢?即便是无风天里的烽燧狼烟,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磅礴的长河落日相般配。千年前的王摩诘,能化此迷离远景成好诗,眼力不俗,笔底也真绝。
疏勒河畔桥湾附近的沙漠上,距公路不远,有一寂寞古城,黄土版筑,粗率简陋,但见城垣尚好,雉堞女墙犹齐,城外城里,尘沙铺地,空空如也。中原土地上的城是砖城,十有九被拆了;河西沙漠上的城尽是土城,十有九还存在。此城叫梦城,起因是康熙皇帝夜晚做了个梦,梦见一座奇幻的城,翌日上朝,就要臣子把这个梦在生活里给寻找出来。人稠的地方,臣子不便撒谎,于是就在这远远的荒漠上捏造了个土城,驿马飞递,传报京都,去证实康熙皇帝的英明、远见……城还在,可惜闹不清楚,当时的康熙听到驿报,是怎么表态的,笑呢,怒呢,还是缄默?
尘沙幻影,人臣伪真,搅得我乏困的头脑晕晕忽忽。黄昏时分,小车飞似的驰进了安西县城。安西乃又名的“风库”。一年里,八级以上的大风达90多天,吹得天昏地暗。我们赶得巧,天光晴和,微风不兴,满眼水晶宫似的空明。县城新筑,典型的洁净之乡。一律青砖平房,玻璃明窗,房前统一是砖砌花墙,花墙间门楼低矮,格式雅致。街道水泥地面,宽直干净,没有坑洼补块,没有尘沙纸屑,也不见一个清洁工人。“风库”多风,秽物大概全都刮走了,吹得没影儿了。
千百年来,这里走过骆驼客和牧羊女,走过单于与可汗,也走过戍卒和将军。刀戈、长鞭、鼙鼓、羌笛,都像是风库里的风一样,远远地去了,一去不返了。眼前的安西城,崛起的是一尊崭新的勇敢的生命,是一个强健的、弓箭样的灵魂。
我们从旅途上的梦幻状态进入了安西城,安西城却绝不是一个短暂、甜蜜的清梦,它是一颗在风地里闪射光彩的沙海明珠。(节选自《炎黄春秋》)
“这里是诗人想象的翅膀张扬得最恣意、最自由的所在”,沙漠哪些特点触发了诗人的想象(请分条概括)(6分)
请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1)古老的海底沉积物仍做着残留的清波梦,海魂在斜阳梦境里时时来撩拨燥热(3分)
(2)眼前的安西城,崛起的是一尊崭新的勇敢的生命,是一个强健的、弓箭样的灵魂(3分)
文中写到了“王维的诗句”和“康熙的梦”,试分析其作用?(6分)
结尾“安西城却绝不是一个短暂、甜蜜的清梦,它是一颗在风地里闪射光彩的沙海明珠”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剁香蕉树多汁的茎,然后把剁碎的小块茎丢入灶上大锅中,与潲水同熬,准备去喂猪。
我从大厅穿过后院跑进厨房时,正看到母亲额上的汗水反射着门口射入的微光,非常明亮。
“妈,给我两角钱。”我靠在厨房的木板门上说。
“走!走!走!没看到忙着吗?”母亲头也没抬,继续做她的活儿。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终于看了我一眼。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粘了一些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没有钱给你买金啖。”母亲用力地把柴刀剁下去。
“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我怨愤地说。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没有就是没有!”母亲显然动了肝火,用力地剁香蕉茎,柴刀砍在砧板上咚咚作响。
我那一天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冲口而出:“不管,我一定要!”说着就用力踢厨房的门板。
母亲用尽力气,将柴刀咔的一声立在砧板上,顺手抄起一根竹管,劈头盖脸地就打了下来。
我一转身,飞也似的奔了出去。平常,我们一旦忤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掉,她就不再追究。
那一天,母亲大概是气极了,并没有转头继续工作,反而快速地追了出来,像一阵风。我心里升起一种恐惧,想到脾气一向很好的母亲,这一次大概是真的生气了,万一被抓到一定会被狠狠打一顿。母亲很少打我们,但只要她动了手,必然会把我们打到讨饶为止。
边跑边想,我立即选择了那条有火车道的小径,那是家附近比较复杂而难走的小路,整条路都是枕木,通常母亲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选这条路逃跑,母亲往往不会继续追来,而她也很少生气到晚上。
那一天真是反常极了,母亲提着竹管,快步地跨过铁轨的枕木追过来,好像不追到我不肯罢休。
“哎哟!”我跑过铁桥时,突然听到母亲惨叫一声,一回头,正好看到母亲扑跌在铁轨上面,砰的一声,显然跌得不轻。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想:一定很痛!因为铁轨上铺的都是不规则的石子,我们这些小骨头跌倒都痛得半死,何况是母亲?
我停下来,转身看母亲,她一时爬不起来,用力搓着膝盖,我看到鲜血从她的膝上汩汩流出,鲜红色的,非常鲜明。母亲咬着牙看我。
我不假思索地跑回去,跑到母亲身边,用力扶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说:“妈,您打我吧!我错了。”
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这时,我才看见她的泪从眼中急速地流出,然后她把我拉起来,用力抱着我,我听到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来。
这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薯田里去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地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新开的芒花一般高。芒花雪一样的白,母亲的发丝墨一般的黑,真是非常美。那时感觉到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还经常上演的一幕是,父亲到外面喝酒彻夜未归,如果是夏日的夜晚,母亲就会搬着藤椅坐在晒谷场说故事给我们听,讲虎姑婆,或者孙悟空,讲到孩子们都睁不开眼而倒在地上睡着。
有一回,她说故事说到一半,突然叫起来:“呀!真美。”我们回过头去,原来是我们家的狗互相追逐着跑进前面那一片芒花地,栖在芒花里无数的萤火虫霍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衬着在月光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真是美极了。我再回头,看到那时才三十岁的母亲,脸上流露出欣悦之情,在星空下,我深深觉得母亲是那么美丽。
于是那一夜,我们坐在母亲的身旁,看萤火虫一一飞入芒花地,最后,只剩下一片宁静优雅的芒花轻轻摇动。
不久前,我回到乡下,看到旧家前的那一片芒花地已经完全不见了。现在那些芒花仿佛都飞来开在了母亲的头上,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想起母亲年轻时候走过芒花的黑发,不禁百感交集。
童车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缩放的光泽,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母亲。
(选自《散文选刊》2009年第1期)
开头一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从我因要钱而与母亲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品性?(3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意在表明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文中描写了母亲的三幕镜头,从剪裁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芒花”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班驳的古书爹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问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问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你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寡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昊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获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竞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第一段中“惧怕”指什么?这样开头有怎样的作用?(4分)
文中第三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请结合全文,说说姑苏水的“造化”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3分)
&(2)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3分)
作者认为姑苏的水具有怎样的灵性?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6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生命的瀑布
——行走在林则徐的流放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来到遥远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
提起林则徐,人们立刻会想到虎门、广东,而少有人想到伊犁。虎门销烟,广东禁烟,震惊中外,写下了永载史册的光辉篇章,铸就了林则徐一生的辉煌。此时,林则徐的仕途也达到了一生的顶点。而伊犁,是林则徐的流放地,是他一生中最苦难最落魄的日子。
林则徐足足走了四个月才到伊犁。途经兰州、嘉峪关、玉门关、星星峡、哈密、阜康、乌鲁木齐等地。他孤独地跋涉在西域荒凉寂寥的大地上,忍受着恶劣环境和气候的折磨。身边没有前呼后拥的卫兵,只有两个儿子和七八辆马车同行。路,越走越偏北、越荒凉、越寒冷。玉门关外,赤地千里,荒漠连天,气候干燥寒冷,冬长夏短。林则徐进入新疆境内时,已是塞外冰天雪地的严冬。沿途人烟稀少,到处是荒漠戈壁高山。戈壁滩上无路可走,林则徐的马车只能硬碰硬地在满地乱石上颠簸前行;天山脚下大雪封路,林则徐的马车常常陷进雪坑冰窟。若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林则徐只好夜宿马车上。
站在林则徐当年的流放地,我难以想象,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一个曾居高位的功臣,当年是怎样顶风冒雪,走过风沙滚滚的大漠戈壁,走过冰天雪地的天山山脉的。我耳边隐隐听到,从大漠深处传来车轮碾压乱石的隆隆声,和天山峡谷中传来马车失陷的惊叫声。
在流放伊犁三年多时间里,林则徐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呕心沥血。他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二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亲自设计修建的“林公渠”至今还起作用;他积极推广的“林公井”(坎儿井),现仍造福百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巨大落差,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这一著名诗句,正是他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
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虎门销烟、广东禁烟等的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
虎门销烟、广东禁烟,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亮点,成为林则徐青史留名的标记。但这并不足以体现林则徐人格和精神的全部精彩。时势造英雄。危难的时局,百姓的呼声,肩负的职责,把林则徐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给他创造了成为英雄的历史机遇。而流放伊犁,使林则徐远离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如何生存,如何作为,坚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赖于他本人主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他个人意志和品质,这对他的英雄人格和品质恰恰是个严峻的考验。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人在顺流中顺势而为容易,但要在逆境中坚守慎独难。
林则徐经历的是真正的大起大落,这是一般流放者永远无法达到和经历的“人生落差”,这是由他原有的高位和功绩决定的。他似乎更有理由,或更容易选择怨恨、消沉、放弃和绝望。但是,没有。在极端的逆境中,林则徐选择了忍辱负重、舍身为国。
流放伊犁,不仅未使林则徐倒下,反而给了他演绎人生精彩的舞台,反而给了他彰显英雄本色的机会,使他灵魂中最深刻、最本质、最精彩的内涵得以显现。正如他亲手所书《观操守》中所言:“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饿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人生如戏。如果把林则徐的人生看作是一出戏的话,那戏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伊犁的这段经历。
第三段中,作者为何要详细描写林则徐到达伊犁的过程?(6分)
从林则徐被流放到伊犁的经历来看,他的精彩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如何理解下列两个语句的含义?(6分)
(1)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
(2)生命的瀑布——行走在林则徐的流放地。
从全文看,林则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文中的语句作答。(6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飞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