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第二中学到南审浦口校区怎么走

在南京审计学院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按投票排序
101 个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下面一些学弟学妹的回答,我挺失望的。如果说你们现在还会把自己的大学作为耻辱,只能说你的人生还远没有开始。1,我曾经在申请出国的一段时间也曾经有过如果我不是南审的假设,当时我很希望自己是211或者985。不过最后我还是申请到了一直排英国前五的大学,而且可以告诉你们的是,你们也有学姐申请到LSE的。2,我自己本身是很高的分数进的审计系,入学考了ACCA,说后悔,有过,觉得可以上更好的大学,但是现在没有了。回过头来看,大学就是从头开始,静下心来学知识学做人。可以这么说,在这里我的情商被大大的提高了,周围的人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品质。3,关于学习,不管你在哪个大学,永远都是以自学为主,学校的好老师不多,但是身边有很多一起琢磨的小伙伴,每天八点半到图书馆,十点离开图书馆的体验一生都不会忘记。学习到底有没有用,考证到底有没有用,我想说,如果你没有背景完全要靠自己的话,学习是最好的出路之一。我看过不少例子,你们的学长学姐手持着ACCA CPA,毫无家庭背景,从四大辞职后进了更好的单位,拿着非常丰厚的薪水,得到领导赏识,成为单位最年轻的科长副科长等等。这些一方面靠学习钻研,一方面靠做人,一方面靠你对人生对工作的宏观把握能力。生活是很不易,但是总有更好的出路。4,关于什么南财南审的比较,我自始至终觉得很无聊,不要把学校作为你们的标签,你们的自信,你们的骄傲,来自于你这个人本身。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站在那儿就很优秀的人。当然,我相信有一天南审也会成为你们的骄傲,为什么,因为涌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校友,也因为即使有很多问题南审也在不停地探索进步。5,眼光放长远一点,人生是场马拉松,高考只是一小站,怎么立足当下,去过最好的人生才是关键。你们也有学姐出国后拿了全奖,最后在国外的投行做着你们认为非常理想的工作,这些都是靠自己的努力的。6,最后很现实的跟学弟学妹们说两句,提升个人魅力非常重要,如果你们希望将来过上成功人士的生活,一定要开始从内到外地打造自己,以我目前的人生经验来说,那些混得最风生水起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在学校最优秀的,而是最有个人魅力的。至于如何提高,今天就不说了,大家慢慢探索。今天的回答没什么逻辑性,也没有很全面地写,跟题干也不是很契合,但是我希望分享一些对学弟学妹们有用的,正能量的东西,大家见谅。希望大家都能过上美好的人生。
几位基友已经讲得很中肯了,略做补充。首先声明,我一直站在批评南审的立场上,在读时是,毕业后亦是。(但这不妨碍爱母校和校友资源的凝结。)说在前面:题主既然问体验,那所有的回答应当偏向感性而非理性,并无对错之分,亦无争论之要。高考尴尬分数的最佳选择想当年我高考那年,南京审计学院的名称还没那么响亮,经常被无知的群众安慰“上专科也无妨,以后努力专升本,未来的路还很长”(真事)。他们不知道南审早在若干年前已然稳坐本二学校本一分数线的王者,有些年还出现了神奇高分,甚至出现985落榜生来南审就读的情况。还是本二的时候,很多人将南审作为二批次的首要选择;自从部分专业升为一本后,由于一本学校选择面宽,在志愿数有限的情况下,南审反倒不占优势,分数也趋于稳定。基本上现在的情况是,分数超一本(或低于一本线不多),又无冲刺东部211的希望,南审或许是最佳选择。为什么呢?一来,就业去向尚可。金融行业稳中有升,财务人员需求量保持较高水平,审计成为新时代重要不饱和职业。这保证了南审毕业生有的去,去向还尚且不错,基本上可以处于社会中层。二来,调剂风险较低。南审初期设置专业上,尽量保证了与金融、经济、财管契合,以至于学生进来即便调剂,也不会走出这个范畴,调剂风险降低。这点上和努力营造综合性大学的南京财经大学(南财也有新闻、社会等学科专业)来说,个人看来是一大优势。有些莫名其妙的书院制我在校的时候还是挺正常的,按照学院-专业进行学习生活,陡然某一天改成了书院制。改革后的书院制打乱院系,按照宿舍区域划分(具体的请在校学生补充)。我有两个疑问:一是书院制之后的管理是否会存在问题?简单的例子,一个书院一个学生会,是否可能造成润园没有干事,澄园没有部长,泽园的部长只有女生这种情况?二是以南审的通识教育能力来说,能否支撑书院制继续走下去?纵观国内实行书院制的高校中,较为出名的复旦大学,支撑书院制的核心就是通识教育能力和学生社区化两方面。这两方面,不敢说南审会做的好。不算可以的学术氛围基佬曾经和我讲述在国外名校读书友人的话:“学习氛围可能要好些,但人性是一样的。”此言有二,氛围很重要,人性才根本。首先,学术能力不算扎实的师资团队。的确是有些名师,但毕竟是少数。南审在各大学术能力排行榜上排名向来堪忧,当然审计由于是特色,的确也能独占鳌头。就我这个学渣的体会来说,很少有这门课老师讲得真的好,我很想听的感觉。在疯狂扩招的状况下,保证学时只能采用大班制教学,上课纯粹的老师讲,下面听(玩),授课效果不佳。其次,不重视实务能力培养。可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大部分专业是没有专门的实践课程的。暑期实践活动你也知道很水的是吧,实务这块完全是靠个人努力。当然这点在国内诸多高校中是个共性,但南审给予实践的指导,资源、资金的提供都太太太少了。加上通识教育能力很弱,曾当面听用人单位HR说“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后劲差”的感官评价。不谈恋爱就特么太浪费这校园环境了刚才说到,校园的地理位置着实有点蛋疼,想当年我们做个汉江线要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真正的南京市区,现在通了地铁、有了隧道,交通已然方便很多,故这点我就不多说了。初到南审,被这校园环境给震呆了。这道路!这花草!这山泉!这教学楼!这图书馆!(图就不给了真的是太美)谈恋爱还要去啥景点啊,这里就是你绝佳的接吻圣地!你看,每每入夜,小竹林、情人坡就聚满了小情侣们戚戚我我!走在操场上、大伙音乐台一定要注意脚下!小心一脚踩到俩情侣!许多人口中的“高中式”管理师本位思想严重。身为人民教师,甚至是辅导员,都让人觉得是天王老子,制定的事情学生就一定要照着执行,很难有反驳的余地。在我在校期间,团学社科主席团基本上由老师决定,没有民主选举的风尚;入党名单深受辅导员操控,有次提名名单受班级同学不满,我们提名召开党员大会,我记得那时候还带了党章翻读了有关规定,才得以进行民主选举。还有大一英语没过80分的不能参加第一次CET-4考试,这事儿好基友曾去闹过,教务处承认无特别理由,确为保证通过率,亦是无功而返。有些只能动用老办法的管理规定。例如晨跑还要签到(锻炼身体是好事),如查逃课、查宿舍卫生(打分)、寄送挂科通知单……当然有些东西是需要的,只不过尚未探索一个更好的管理模式。发展还算可以的学生组织学校对学生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大,大部分学生组织依靠领导人带领、自身刻苦发展发家,可谓举步维艰。如君和、618经济学社、轮滑社的兴起,都是当时社长鼎力指导、社员全力配合的结果,很难说学校有什么建设性支持。不过反过来讲,学校对于学生组织自由发展,给予了很大的空间。本人从大三起在校外组织任职,基本上较少过问校内组织事务。走过那么多学校,仍然感叹别人家的学校主动提供各类资源、资金,感慨有个自由、民主、开明的学校领导层有多么的重要。至于此,个人觉得在南审想拓展自己除了学术之外的能力,环境尚未有,牛人都是在靠自己打拼,但出去大多也是相形见绌。个人建议是,虽在南审过,但借着南京市高校云集,多出去走走,亦不是坏事。那些值得怀念的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没有老死不相往来),遇到火力师范的让人震惊老太(不告诉你们是谁!),结识几位好基友(他们都正在走向人生巅峰!)。另外不得不说的还有在
领导下的南审网络(包括BBS、PT等等等等),爽歪歪的校园无线!内网游戏平台!急速的内网资源下载(电影几分钟下一部)!最后:曾经一度有传言南审会并入南大,其实我倒是希望这么来着。南审想发展成名校,必当在“独特性”上有所发展,莫要想这个那个的,免得最终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呀!
我是南审2010级审计学应届毕业生,现在在就职于某银行个人零售部,准确说就是做销售的。南审不足的地方楼上都说的很对,不是985211学校将来就业会被限制,就好像我现在这份工作,如果我是985211的我会被调到对公做,因为这个限制我只能做零售,但是据我了解对公需要看很多财务报表,做分析,写报告完全是我们专业的强项啊!此处省略一万字。985211限制还是很多的,出国进四大进国企往往名校的学生更受青睐,我可以说如果你成绩一般的话,你哪怕是南审审计的,可能还比不过上外学外语的(四大专业不限制,最重要的是语言,如果你在校考了注会就是另外一回事)扯远了,我直接说我们班就业情况吧,三分之一读研了,一小部分出国,很多进了银行和国企事业单位。很少很少有人进了会计事务所包括四大,据我了解有不少人拿到四大offer最后不选择去,原因是四大真的太辛苦,拿着两个人的钱做着五个人的事,我们班有个学生考研遗憾没成功就业也不顺利,在最后拿完毕业证签了普华永道,这个我们很多人都没想到。其实说这么多我想告诉楼主的是,南审就业就这样,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像一楼说的,南审是个跳板大学,大多数人都是冲着审计这个招牌来的,我也是。如果你志向是想进银行,金融机构,并不是特别向往事务所,事业单位审计(据我了解审计这个肥差已经是清水衙门了,自从严抓腐败后),你的分数如果已经可以上南审的审计会计了完全可以选央财,中南财经政法,或者是厦大。这些名校会更有文化底蕴,和周边学校的交流更多,资源也更多。说了很多就业的瓶颈,我还是要说说南审的长处,审计确实蛮牛的,很多课程只有我们学校才有,拿舞弊审计说吧,我们上课都没有教材,就是老师的讲义这些都可以看出审计专业在全国的领先性。有人说到在图书馆的人只是准备应试的,确实,但是其实每个大学都差不太多,我不太欣赏自己不注重综合素质是学校的原因,进了学校你就要和过去说再见了,更多的是靠自己的积累,自己更愿意接触学术外围的东西,更愿意接触校外活动的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本人。如果你还是抱着高中的心态读大学那自然还是一个大点的高中。大多数上了南审的人都是郁郁不得志的,他们会后悔自己那么高的分数都被坑了,每年都在沉湎于自己高考多少多少分,其实毫无意义。说了那么多,我更想表达的观点是,只要是进了重点大学,你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问题是你自己有没有选择和昨天挥手,四年积累是一个过程,会对你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就业进了什么名企也不会决定你今后十年的路能走的多远,看你有没有开窍吧(都是题外话,没有谈大学生活怎样,只是更多的提示学弟学妹们如何过大学生活)
校园环境和非985,211平台什么的已经被说烂了,我就从自身专业的角度谈谈学习环境。先陈述一个事实。南审计算机专业每年都会从全国招收大约160个学生,我们那年有20个左右在军训后转入特色办学的专业,十几个在大一结束后转入其他专业学习,实际留下来的其实只有100多一点,这一百个里估摸着有一半(从大三大四的专业选修课选课人数推断)以后是不想从事本专业相关(不包括CISA)工作的,剩下的五十个人里有宅宿舍天天游戏考试只求60分的,有想学却找不到方向或走弯路的,有绩点前10一让编程就啥也不会的。当然也有牛B的人,但走出南审也很难避免被碾压的命运。我很欣赏那些即使当初被迫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依然靠自己四年的努力走上了自己想走的道路的孩子。他们很辛苦,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真的不是那么好受的一件事。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那些想学计算机的孩子所面对的压力,无形中被贴上的“二本”,“差专业”的标签让太多的人不敢走这条路了。这可能是非综合性院校的一大特色,审计会计等学科的影响力太大了,我猜测全国高校计算机系要必修审计学、会计学的只此一家。这就是南审的大环境,文科院校的氛围对于一个理工科学生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关键是要学会往外看,南审很小。如果你想用文科生的方式去学习,那就别怪毕业时招聘单位不把你当理工科生看待。再说教学,在校生应该都知道我们专业招生时是挂名(计算机审计方向)的,大部分想学审计的孩子待了一年后会有一种自己被“骗”进来的感觉(π_π特么怎么全是编程),想学计算机的孩子又因为审计会计课程而苦不堪言(→_→审你妹啊还不如去敲代码),还有一部分真的走了这个方向去考了CISA(o﹏o艾玛好像两边都学的不精啊)。其实系里老师在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也是很为难的,他们不可能偏向任何一边,只能两边讲一下,交叉的也讲一下,最后你们滚蛋的时候有工作就行,至于工作质量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不过这年头学计算机哪会真的找不到工作呢。接下来的话对直系学弟学妹说,南审CS专业课的课程强度完全达不到本科的水准,大部分同学毕业后的专业素养可能连C9大二的平均水平都到不了,请你相信这是在陈述事实而非猜测。我曾就这个问题向专业课老师探讨过,为了避免挂科率太高,期末考试出现名词解释这样的题型我那四年也见怪不怪了。最后说说感想吧,作为几个少数想学计算机的孩子的一员,其实一路走来真的挺孤独的,看到一本好书时的喜悦,解决一道难题时的兴奋都无处与人分享,翘了无数的课自学导致渐渐脱离了大部队,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成了习惯。记得有一天外校的朋友问我最近过得如何,我是这样回答他的,“每天回宿舍都能看到5台电脑开着魔兽,感觉还不错呢。”当然有时也会这样“在哪个房啊,打完叫我,我去对面拆你们”
首先,位置偏僻,在我大浦口,毗邻安徽马鞍山。从火车站到学校,地铁1号线转2号线再换乘公交D7。现在好了,到江浦的地铁开通了,更方便一点。不过如果你们想感受一下连着四五辆D7都挤不上去的绝妙体验的话,还是可以去试试哒,就是这个feel,倍儿爽。ps:周六周日晚最佳。其次,环境非常好,校园很干净。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还有好多果树,桃子、桑葚、山楂、李子、石榴,还有四年了我都没弄清是苹果还是梨子的奇葩果子。南审美到我去其他学校的时候心里都不自觉的“矮油,啧啧啧”。。。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南审到处是台阶到处是坡儿。所以呢,敞开肚皮吃吧~你胖不了哒~对了,爱穿高跟鞋的妞请换上平底鞋吧,不然你会崴脚的,相信我。。。曾经有一天为了凹造型穿了高跟鞋,然后。。。然后我的宿舍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高跟鞋了。说到吃,南审食堂的食物种类还是蛮多的,快餐、盖浇饭、面条、鸭血粉丝、石锅、铁板。。。润园和沁园食堂好吃,泽园就算了,我是靠着我坚强的毅力在泽园食堂吃了四年。如果你俩腿够勤快,还可以到学校外面的小街上吃,那些摊贩们就是靠咱南审的吃货们发家致富啦~住宿问题。南审的宿舍条件非常好(要不是一个月前才装了空调,我才不会说非常好呢,哼)。说说我住的泽园,一间大宿舍里头有客厅、洗浴间、厕所和三个小房间,客厅里有书桌书柜,洗浴间有俩洗澡坑(我习惯叫它坑,其实就是两个淋浴间),厕所有三个坑,每个小房间住六个人,有衣柜有阳台。嗯,差不多就是这样。以前宿舍是没空调的,夏天基本待不下去,我宁愿去图书馆坐地上也不想回宿舍躺床上。不过在南审兄弟姐妹们多年的努力和抗议下,终于装了空调,可是毕业狗来不及用啊!空调上那封条都没拆。已哭晕。。。谁要是住进了泽园二站11栋601-3,请替我给劲儿用那空调。那可是已下架的学姐们省下来留给你们的啊,祖国的花朵们!好了,终于说到学习问题了。 已经说得挺清楚的了,如果你的分数不够上审计、金融、会计类的专业,而你又不想安安稳稳混四年的话,那还是别来了。不是说其他专业不好,只是因为南审就靠这几个撑门面的。曾经跟金融学院学生聊天,我说我是xxx院的,那人一脸惊恐:“啊,我们学校还有这个院啊我怎么不知道!”学校对大院和对小院态度都是不一样的,院里要办活动的时候,大院就可以跟学校申请资金补贴,而我们。。。少得可怜。额,没有要黑学校的意思,昂,就是心里不爽嘛怎样?不过话又说回来,修行靠个人啊是吧,进了不喜欢的专业也没关系啊,努力一下,期末考好一点,大一下学期学校会给每个专业几个名额转专业哒。说到这个,我悔得想掐死自己,转专业申请表都拿手里了硬是没填,现在好了,细胳膊细腿的,搬砖都不够格啊!最后,重点推荐图书馆。各种舒服,学习氛围超级好。我在那里头待着一天都不想出去,饿了呢就去二楼咖啡厅啃个玉米吃个茶叶蛋啥的。我们班几个妞给粽子+茶叶蛋的组合起了个名儿,叫“学霸餐”。这么霸气的餐我可不敢随便吃啊,还是啃玉米去吧,咩哈哈。额,咖啡厅好像不卖咖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它就起了个名儿叫咖啡厅了呢。真心建议别老看考试的书,书架上辣么多书,多看看有益身心健康呀是吧。不过图书馆容量有限,平时还好,尤其是临近考试的那段时间,不起早去几乎是没有位子的。记得冬天的时候为了能有个位子,我五六点就爬起来去图书馆排队了(具体时间记不得啦),嗯,你没看错,是排队。。。那时候南审还在雾里头睡着呢。附图两张。
谢邀~三个月后才回复这个问题,抱歉。这里先表达一下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四年大学生活让我发生了蜕变,感谢大学,感谢南审!这里我想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叙一下我在南审的四年学习生活,反正这里是发表自己言论的场所嘛,一来呢,可以大家一起讨论碰撞;二来呢,也可以让后来者参考参考,当然我说的不完全对啊,请挑着采纳。时光这个时候回到五年前(答主已经毕业一年了)......刚来到学校时,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开放.....然后我就去找我的学院所在的地方,好不巧,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后来我居然来到了国审院(国际审计学院,现在的审计与会计学院)所在地,看到一个穿着志愿者服的学姐(真美.....),然后我就死皮赖脸地上去:“姐姐,你能带我去泽园15栋么....我是经济学院的.....不认识路.....”,让人非常幸运的是,姐姐真的带我过去了,还帮我拿行李....(太感动了有木有)然后一路上听着姐姐跟我普及各种常识,比如:ACCA啊之类的....后来我没有考上ACCA.....太遗憾了,失去了一次跟美丽姐姐再一次邂逅的机会,一直到现在都懊悔不已(我女票看到会不会打死我),开篇讲这些主要是为了让学弟学妹们知道,南审是一个充满着人情风味,诗意的地方....嘿嘿,接下来由于今晚头比较晕,将略过细节,着重讲讲我自己觉得比较骄傲的经历。大一,进入学生会,加入AIESEC,去土耳其交流大二,做学院外联部部长,创下南审外联记录吧.....(不谦虚,可查证,而且我欢迎不服气的人与我辩论)大三,放弃社团联合会主席团机会,做学院学生会主席,创办社团,赢得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去澳洲交流(继续刷新南审历史上的外联记录)大四,自己创业,赚了点小钱,更重要的是遇到一位伯乐学长(带我进入互联网行业,让我踏实工作的人,现在FACEBOOK)好了,我的经历讲完了,我从一个刚上大学时说话都脸红,面部紧张到抽搐的人,到最后毕业时,能当众稍有气势的演讲,能随口喷商户,大方的人。南审对我的改变非常大,提供给我的平台和机会非常多,我很感谢南审,感谢朋友们,感谢大学!所以,如果你想改变,想做一点事情,大学就不要混.......至少,你还有一颗渴望改变的心。最后,引用一下《中国合伙人》孟晓俊的话: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是改变,改变身边每个人,改变身边每件事,唯一不变的就是此时此刻的勇气,如果能做到这点,我们将改变世界。好了,扯了这么多远的东西,我明天还要上班.....今晚还喝了很多酒......晚安!KEEP DA DREAM ALIVE!!
一个校领导只要想就能分分钟搞死你的地方。闹个空调隔壁工大动荡成什么样子了都没事,南审就要各种开除(开除的还不是砸水瓶的,只是个替罪羊),还开门查水表,社交网络禁言,书记院长找喝茶。某些辅导员各种一手遮天,用入党啊,奖学金啊,各种为难你,要好处。院里各种后台硬的人占各种名额。搞各种形式主义,晨跑,早晚自习,现在大一的小孩都逃不掉,不去各种扣分批评。活动没人就看强制,依然是与奖学金挂钩。去年居然出了一个规定,每天晚上11点必须关灯(不断电,人为关),还派人去查不关灯上报批评,不让入党,神经病。。。想让人家考研的怎么办?神马书院制改革,搞得二级学院和书院之间分工不明确,顿时学校里从上到下各种混乱。不要说学生势利,是学校和辅导员老师们做了最势利的示范,不要说学术不自由,人身自由尚且没有实现呢。(虽然说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学校能够学术独立)。在学校里面,从奖励机制到辅导员老师评价来看,注重的是你在校期间考了多少证,学分绩点多少,有没有入党,活动让你去你有没有去,宿舍是不是文明宿舍…换句话说就是一点:你听不听话?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就这样的体制氛围,你想让学生们怎样?但凡有点自己想法的都被虐得很惨。吐槽结束,其实想过怎样的生活,成为怎样的人,只要问问你的内心,处于这样的环境里面,最重要的是别被学校的机制和别人的看法束缚住,要敢于做自己。
08级,ACCA,跟上面那位同届校友是完全相反的类型。基本上我就属于那种消极的,现在也觉得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进了南审,反正我是不会叫它母校的,一毕业就跟那段时期完全断绝了联系,人生的污点吧。现在某985读研中,开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校园的路上骑车时都几乎哭出来,觉得这才是我本来应该拥有的大学生活。以上纯发泄太不理性,请谨慎观看。关于学校本身上面的各位说得挺清楚的,升级版高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些领导非常恶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素质培养几乎没有,就是考证考证和考证。和现在学校的本校本科生一比就能看出学校教育方式的差别。优点的话,图书馆条件确实很好。风景不错,但是从宿舍到大门要走个半小时不能骑车,谁管风景借用上面一句话吧,无论你有怎样如画的钢筋水泥,都掩盖不了我卑微的出身。
我不想进四大,然后发现周围除了四大这样拼体力的地方已经没有什么更好的平台了,当初咱的分都不差,但出来感觉路却并不宽。在这样一个功利的社会,南审算是里面比较功利的学校了,大学几年做了团学,也做了社团,目前还在一个国际性的学生组织,这几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南审的学生,而是其他名牌大学的学生,比如南京的某985大学,感觉他们起点比我们高,甚至比我们更努力,当时办了一个活动,负责finance的前前后后出了将近20版budget,却依然能搞学习搞论文。
学校的老师也大多数局限在会计审计这行了,基本没有什么大师级的人物。但真正的management远不只这个方向,HR,marketing也是社会需求很大的岗位,但我估计南审学HR的也没学进太多精髓,反而随大流去学什么会计审计,然后拼命地考证,结果一工作发现说会计并不适合自己。我觉得南审这样的学校可以有太多这样的人。我负责的海外实习项目,面试那些大三大四的人问起对方的职业发展规划,很多学finance的人就告诉我,他要在海外市场上做一份finance相关的工作。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来评价这句话,要我说,就是根本没想清楚到底要干什么,finance有那么多方向,银行,证券等等。
总之总结下来,这是一个目光比较短浅,缺少人文精神和深刻思想的学校。
我只读了一年,也不算是什么好专业,工程管理。今年学校突然改革,把我们划分到不知道啥学院了,感觉很意外很震惊,同学们有更加激烈的,去找老师院长校长们谈,好像他们想要争取一些什么,但是我一直没有明白同专业的同学们在争取什么。冷静下来一想,改革不一定是好事但也不是坏事,至少领导们是奔着发展的目的改革的。但是在今年招生简章上面尽然没有我们专业,还是感到特别愤恨。学校环境很好,学习氛围也浓厚,也许是许多寂寞的妹子无处发泄,就以学习为男友造成的吧,也许有人说学校的师资硬件什么都很不好,但我感觉不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独特的人生独特的教学,每个老师身上都有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一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也有许多985,211名校的同学,照样包夜玩游戏一年挂几科。在说就业问题,我从来不觉得一个名校的毕业生会比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好找工作,自从大学变成平民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后,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个宝贝了,也许名校会有一个较高点的基础,我不觉得会高到哪去,到社会上还是拼的人脉能力,如果说一个大学生只关心到毕业后的一两年,只能说眼界太低。我看到上面第一个就是在说南审哪里不好什么的,我觉得发展总是一步步来,没有能一蹴而就的事情,短短三十年从专科到部分地区一本,已经很是快的,但确实有些显得底蕴不足,话说不仅学校,就算是个人也是一个积蓄的过程,我认识一个学姐英语六级650+,今年是青奥会语言类志愿者,下学年去南非做交流生(ps:南非是发达国家我以前居然都不知道),很有女强人的感觉,老是风风火火的。她也是一点点的积蓄发展学习的。很是羡慕这种强人。。。。。。自己学渣不解释。说了这么多,感觉也没有说到重点,就这么觉得,大学不过是走到社会上的一个中转站,也许南审发车有点慢,但该有的她都拥有,风景更是特别的秀丽,如果没有极好的选择南审还是不错的。(ps:第一个回答里牛粪味没有了,学校后面没有养牛场了)·······················································································分割线··································································································看到又有人转发,看到了好多新评论,突然又有兴趣再来说几句,我看到好多童鞋引用一楼的“无论你有怎样如画的钢筋水泥,都掩盖不了我卑微的出身。”突然想到了深圳这座城市,拥有如画的钢筋水泥,曾经也是一座不知名的小渔村,拥有千万人口,而这些人里不知多少人上三代却是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深圳有穷人也有富人但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说一句我是深圳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所有同学校友都能自豪的说上我是南审人)想一想当年的北上广变成如今的北上广深,却是多少人努力的结果。前两天看到一篇时评说香港的出路,当中国全面开放的时候,香港不再是中国和国际接轨的不多的出路之一,香港的地位不复当年,但是香港不思进取,大陆人买光了奶粉不知道开源却只想到节流,大陆人疯狂的旅游购物,不知道顾客是上帝却嫌弃大陆人素质差(时评里说有新闻香港人和大陆人因在地铁上吃东西产生口角说大陆人没素质,旁边一个西方人拿着面包啃着看戏),对大陆人抱有很大的偏见,如此下去又如何能够发展呢。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路都是自己走下去的。我只想问一句,当你站在国家的角度,你是不是也会说:我在中国长大,无论中国有怎样如画的钢筋水泥,都掩盖不了我卑微的出身。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市浦口区第二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