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海淀高三二模物理人大附中高三语文刘伟老师

高考链不变,减负只是如来手中的孙行者
高考链不变,减负只是如来手中的孙行者
  精彩导读
  多少家长这样教育子女,为了高考,你必须进重点中学,为了进重点中学,你必须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抓起;城市的要好上加好,农村的要改变命运。既然社会祭起了“高考”这根意味深长的“神棒”,孩子们便要虔诚地揖拜其下,便要背上沉重的书包,这一难解的高考链不改变,“减负”只能是如来佛手掌中的“孙行者”。
  【作者简介】
  肖远骑,人大附中副校长
  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也是同理,对教育的有关常识,我们缺少哲学思考,导致人们认识混乱,看不清、说不明,影响教育的发展。
  1关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问题
  把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轮岗,就能推进教育公平?
  有人将教育的均衡发展看作是教育的“蜀道”,言下之意就一个字:难!也有人认为,推进教育公平,就是把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轮岗。我认为这都是认识和做法上的简单化。对全体国人来说,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但如果把教育均衡看成教育的平均发展,要求全国、或一个地区的绝对平均,这是对均衡发展的误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首次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其实质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的群体的素养,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信念,积极推进!
  在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时,“削峰填谷”,眼睛老盯着名校的教育资源打注意,期望通过名校教育资源的转移,使得逐步缩小名校与薄弱学校的差距,这样出来的均衡是不可取的。
  我们所期盼的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要通过国家的政策调控,鼓励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创造性地工作,推动区域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我国教育的发展水平。
  教育的均衡发展决不能稀释名校的教育资源
  因此,我认为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必然是一个从“不均衡——相对均衡——不均衡——相对均衡”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来看,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而这中间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均衡,尤其是名校,一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大做强,才有可能发挥名校的优势,去帮扶薄弱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决不能稀释名校的教育资源。
  如果以牺牲名校的资源,来推动均衡,这就有违教育均衡发展的初衷。这样的“削峰填谷”是事业的倒退,教育的均衡发展,既要填谷,更要扬峰,是一个水涨船高的不断飞跃前进!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的最佳路径是内涵式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法定责任。教育要均衡发展,学校是基础,师资是关键。我们只有切切实实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办好了每一所学校,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关于“减负”问题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对这个话题,我们几乎是带着非常复杂的心情,从20世纪中叶,一直议论到今天。应该说,最近十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寻找“减负”的良策,但事与愿违,随着“减负”的议论声,学生的书包在一天天增加份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成了横亘于几亿中国人心中难以解开的精神绳结。
  为何“减负”总是事与愿违?
  ▼原因一:对“减负”这一“教育病”的认识欠深入
  多数人讨论问题的着眼点在于“负担”的量而不是在“负担”的质,因而总是从减轻负担的数量上找对策,减少几本教科书,减掉几节课,减少作业量……这样机械地去减负,治表不治本,只能给人以虚假的表象。
  当前减负重要的是要讨论负担的质,要认真思考学生哪些负担太重,而哪些负担不重甚至太轻;哪些负担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减负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是要打破捆绑学生心智的锁链,给他们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减负才是良策。
  ▼原因二:“减负”这一“教育病”的病理很复杂
  它至少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就业、生存等方面。
  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
  千百年来,在我们这个崇尚儒学的东方古国,读书意味着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意味着金榜题名,读书意味着光宗耀祖,读书意味着一劳永逸,这一美丽的光环演绎出多少“头悬梁,锥刺股”的动人故事,同时也也浸染了多少代国人的心灵。
  从现代文明社会的视角审视:
  21世纪知识社会,是知识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综合国力竞争,一句话新的千年是在竞争中发展的社会,而这一切竞争的成败,都将归结于教育,没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培养不了一流的现代化的人才。
  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是,基础教育还刚刚普及并非到处都是一流,有实验学校、示范初中、省重点、国标之分,大学也有重点大学,“211”“985”、一般院校之分,这明摆的现实,由此所生发着、积聚着、引领和操纵着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上大学要竞争,上中学、小学亦然。难怪多少家长这样教育子女,为了高考,你必须进重点中学,为了进重点中学,你必须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抓起;城市的要好上加好,农村的要改变命运。既然社会祭起了“高考”这根意味深长的“神棒”,孩子们便要虔诚地揖拜其下,便要背上沉重的书包,这一难解的高考链不改变,“减负”只能是如来佛手掌中的“孙行者”。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允许中小学生的负担日复一日的沉重下去,而是说明问题的复杂,治好这一疾病,既要有“猛药”,还得有耐心,要从全局的高度,运用系统的方法,打立体战。奢望有一两个红头文件,开三五个会议,就能解决,那是行不通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原因三:升学率成为评价教育工作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造成教育内容和课程内容旧、难、涩,再加之师资水平低,少数人师德缺失,教学不甚得法。满堂灌、注入式,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再碰上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会学习,由此而产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怎能不重。
  学生的课业负担好比吃饭,关键在“度”的把握
  “减负”是当务之急,但如何减负?要掌握一个度,我个人觉得就学生而言为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必须保持一定的课业负担;又为了不损害其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又必须避免过重的课业负担。这好比人总是要吃饭的,不能不吃,又不能过饱。关键在“度”的把握,这个度,我们称之为合理负担。
  ▼区别负担的合理与不合理,主要界限有:
  其一,内容是否精选
  如果学习的内容是必要的,其课业负担应视为合理的,否则,即使轻负担,也是不合理的。
  其二,学生能否掌握
  如果经过努力学生能掌握,即使看似负担重,也应视为合理的。反之,如果要求过低,学生轻易就能掌握,即使负担不重,也应视为不合理。
  其三,学生能否承受
  如果学生因种种因素,具有较强的承受负担的能力,那么,即使负担多一些,只要能承受,不影响其身心健康,那么,也应视为合理负担。
  其四,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如果课业负担是在低水平上重复,或是学生根本不能接受的高难度,那么,即使作业量很少,也应视为不合理。当然,课业负担的合理是相对的。对于不同学生,即使是同一学生,其在不同时间、空间,因种种因素影响,对同一量的负担,可以是合理的,也可以是不合理的。这些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健康状况、心理品质、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习惯和方法,甚至外部的环境、老师的素质和对老师的心理认同等等。
  落实“减负”,我们能做哪些工作?
  “减负”减不断,理还乱,但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目下,我们该怎么办?我想至少有下列几项工作要做。
  ▼第一,宣传正确的人才观:硬要孩子挤“独木桥”太自私
  家长望子成龙,本属正常。但如果将“龙”的含义仅限于上大学,则太狭隘了,如果硬要孩子挤“独木桥”未免太自私了。
  古今中外,有所建树的专家并非都受过大学教育。英国的有关机构曾对20世纪世界400多杰出人物进行研究,竟发现其中有60%在中小学时学习成绩平平,有的竟是困难学生。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我们这个社会,持有博士,硕士和学士执照而不知如何营业者,实是大有人在,富有朝气和前景的社会一定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氛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做人的志气。
  这种全新的人才观,家长明白了吗?教师已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了没有?如果还没有,那么,必须尽快端正教育思想,只有从上到下,从领导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切实端正了对教育的认识,我们的面前,才会呈现出一片阳光灿烂的蓝天。
  ▼第二,学生“减负”,老师要提效
  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注重教育效率。“减负”不是目的,“减负”的着眼点要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上。重复无效、机械模仿的作业要减去,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东西要减去,同时要提供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学生“减负”,老师要提效。
  因此,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艺术在目前尤为迫切,我希望广大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与必要的合理负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要站在对学生发展全面负责的高度、理直气壮地强化教学质量管理,防止以“减负”为借口,降低工作质量,要善于把握“减负”的度和法。
  这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源之于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为人师者,你具备了这深厚的教育底蕴吗?还不具备,那你得自个儿“加负”,赶快学!
  ▼第三,走出一边要减负一边要完成教学目标的困惑,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的课程设置越来越难,教科书越编越厚,越编越深,小学课程中学化、中学课程大学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至于许多中小学生穷于应付课程,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学校的苦恼则是一边要“减负”,一边必须按规定完成教学目标。
  要走出这种困惑,一位教育学专家认为,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必须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从根本上改革过多、过深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理念,建立开放、灵活、充满生机的教育制度,真正变革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单纯地吸收,转向分析、判断、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他认为孩子的头脑不是等待灌满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炬,只有被点燃,才有能量。
  3关于教育的起跑线问题”
  中国的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误导了许多人。好的教育应根据“效法自然”的原理,按人的成长进程的顺序:依次是“躯体—情感意志—理性灵魂”。由此说来,教育的规律是人在12岁以前主要是“躯体—情感意志”优势地成长,12岁以后主要是“理性灵魂”优势地成长。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应当遵循人的这种自然进程,通过体育、美育、德育、智育、劳育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和谐的发展。
  人的成长就象“春、夏、秋、冬”展开的次序一样,有一个内在的节奏。可是,我们的教育违背了人的内在成长节奏,过度的重视知识性教育的开发,让孩子在“语文、数学、英语”的习得中超前介入。
  从一开始就重视理性灵魂的训练,使得中国的孩子普遍地缺少“春天”,缺少感性春天的玩耍、活动、野性、清新、舒缓、浪漫与原始生命力的勃发。理性夏日的暴晒、煎熬、辛苦与重复的劳作,到了秋天就多半收获空壳的果实。从学校毕业后,走到社会上就经受慢长“冬季”的人生煎熬,缺少人文教养与内心的强大和强健的体魄,从而人格萎缩、不敢挑战人生的极限。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情感与理智严重地失衡,连一个正常人都不是,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创造性的培养与人生浪漫的情调。其结局,在国际大舞台的竞争中,往往提前出局。
  我们知道:教育是“心脑手合一”的结构,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与常识。当代欧美国家的教育体系是从“心”开始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从“躯体—情感意志”开始的。主张学习与教育要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以兴趣为中心,反对压抑学生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的死记硬背,强调从做中学,强调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多动手做项目,努力培养兴趣、体力、观察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于是中国的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西方教育的孩子“输在起点,赢在终点”。
  教育切切不能染上急功近利的浮躁病
  “拔苗助长”的教育体系,侧重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核心课程的系统训练,这是一种重知识、重理性、重科学、重智商开发的左脑型教育,缺少自由玩耍与体育,缺少艺术活动的浪漫,缺少劳动与品格的塑造,缺少“爱心”与生态世界观的培养。
  过早的让孩子在12岁以前接受太多的知识灌输与逻辑思维训练,抑制了形象思维与情商的生长发育,使右脑神经细胞由于缺少外在的形象化物象的刺激而全面萎缩,从而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生命激情与创造性、失去了生活的丰富与生命的诗性。这显然是教育的失败。
  人生就象是与自己比赛的马拉松赛跑,需要“先慢后快”,人格先成长,智能与技术后成长,体能与意志先成长,知识与技能后成长,这样培养的人就越来越有后劲。如果刚开始就起跑快,拼命往前冲,也许会赢前面的几公里,但由于过早地耗散了孩子的元气与能量,就多半会输掉后面的几公里、或是坚持不了跑完全程。
  教育是要打好人生的基础,就要有全局观念,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以人文教育为中心,重视体育、音乐、文学、美术、手工、人文历史地理、科学、数学、写作、社会研究、外语等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切切不可以“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初中高中化”,染上急功近利的浮躁病。
  还少年儿童本纯真和快乐的童年、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春,遵循“自由—选择—责任”的人格建构规律,强调“体验—理解—实践”,使“身、心、灵”在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过程中得到健康、自主、快乐而尽性的发展。
  不应把素质教育搞得玄而又玄
  教育是很朴素很真实的工作。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格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优秀就是一种好习惯。习惯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是一生花不完的利息;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是一生还不清的债务。我们搞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不应把素质教育搞得玄而又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 &
深圳学而思数学名师:亲切活泼的刘伟老师
来源:&&&&&&&& 20:03:33
  毕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
  授课风格:教学经验丰富,循序渐进,善于引导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成果:2010年所教82名学生在北京中考中共有26人获得中考满分,每年有多名学生升入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等著名高中
  功底展示:原北京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负责人,对各省市的初中中考试题及初中杯赛试题都有所研究。
  格言:做一万道题不如掌握一种好的解题方法
  关于教育的文章:
  如何学好数学
  一、课内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课堂随拍: 
刘伟老师激情讲解~
认真听课做笔记~
课间追着老师问问题 融洽~
侧面来一个 帅~
听的都很认真哦~
课后和刘伟老师合个影~
2016深圳各区中考录取分数线
2015深圳各区中考录取分数线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深圳中考网,2016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深圳中考指南
深圳中考指南
2014新学年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深圳中考网编辑团队将深圳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精心编撰了《深圳中考指南》......你现在的位置 : &
第三届乐加乐英语“卓越奖”评选结果出炉 海淀区
人大附中分校
人大附中分校
北达资源中学
北达资源中学
北达资源中学
北达资源中学
北达资源中学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
首师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首师大二附中
首师大二附中
首师大二附中
理工大学附中
理工大学附中
理工大学附中
北交大附中
北交大附中
北交大附中
北交大附中
北京市八一中学
上地实验学校
上地实验学校
上地实验学校
上地实验学校
海淀教师进修实验学校
海淀教师进修实验学校
海淀教师进修实验学校
海淀教师进修实验学校
海淀教师进修实验学校
海淀区外国语学校
海淀实验中学
第二十中学
中关村中学
中关村中学
中关村中学
中关村中学
建华实验学校
阜成路学校
石油学院附属中学
石油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105中学
百科词条: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家长在看
热门文章推荐
热门话题推荐语文课,少一点山寨,多一点原创
——刘源工作室活动花絮
4月26——28日,美丽知性的温江中学迎来了一批语文教学的求索者。我有幸零距离接触这些求索者,全程观摩了为期三天的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会。
此次观摩课教学同课异构,精彩纷呈。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北京的王君、韩军,江苏的徐杰,浙江的肖培东,广州的熊芳芳。也有“土著”居民,温江中学的罗婧、邱艳,盐道街中学的岳国忠,德阳的贾国友,资阳的宾亚军,宜宾的陈俐。他们中有的早已是语文届的泰斗,有的还是初露头角的小荷。教学风格虽然大相径庭,各有所长,但都带给我全新的理念和心灵的震撼。
一直以来,我是个情感供过于求的人。听课的这些天,总有一份感动,软软地在心头升起。感动于语文人的艰难,感动于与语文人的执着,感动于语文人的悲悯情怀,感动于语文人那份不懈的探索与付出。这份感动让我深夜扪心,枯坐电脑前,诉说那漾在心头无法排遣的感动。
&&&&&&&&&&&&&&&&&
(一)美人如花课如虹
朋友,当你突然空降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一群没有书的学生,面对完全不兼容的电脑,所有的既定程序均崩盘,所有的信息需要重组,你会不会方寸大乱呢?
不幸的是,以上这些都让眼前这个女子遇到了。
是意外还是故弄玄虚?
当所有的人都为她捏着一把汗时,她已气定神闲地选定了“男一号”“女一号”“男二号”“女二号”的四人朗诵团。瞧,她那的镇定自若,吐气若兰,那些飞速重组的信息,撩拨起孩子们对生命解读的渴望,那双双渴慕的眼睛告诉我,姑娘小伙子们正迫切地想要去体验冰心的“生命”。
&&&&&&&&&&&&&&&&&&&&&&&&&&
初识&“整容诵读法”
合: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
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男一号)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他从生命最高处发源,
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
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
向下奔注。
(男二号)
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削壁,
冲倒了层沙积土,
挟卷着滚滚的沙石,
快乐勇敢的流走,
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男一号)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
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
(男二号)
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
直到他过了,
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
(女一号)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
斜阳芳草里,
看见了夹岸的桃花,
他快乐而又羞怯。
(女二号)
静静的流着,
低低的吟唱着,
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惯常的散文,我是如何教的呢?虽然也曾作过种种尝试,但大半也就按部就班,不曾有过这样的创新。面对眼前这个眉飞色扬的女子的“整容诵读法”,不能不产生一种新奇感。
何谓“整容诵读法”?大约就是将这样一篇不分段的“浑”文章经过简单的重组、排列成诗歌样式,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旋律吧!
此处作者有提示曰:停顿最需琢磨,语句谨慎划分,合理分担角色,牢记抑扬顿挫,酣畅淋漓释放,诵中自有深意。
如此一裁弯取直,孩子们读得满堂生香,余音缭绕。极富感染力,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
&&&&&&&&&&&&&疑读,疑悟——引领学生走进“盲区”
生命,一个多么浩瀚的话题。八年级的学生来解读生命,解读“生命像一棵树”,解读生存与死亡,这样的话题未免大了些,一旦驾驭不准,可能会成为清谈、玄谈,也可能架空分析,成为教师自己一个人的表演。不过,王君的课堂不是这样的。
此时,朗读团队变成了教师,变成了全班同学,读为疑之始,大读则大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思想内涵的学生变得亢奋,变得活跃而多情。
此时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盲区,读出学生看不到的东西呢?质疑问难适时而来,很快就有孩子提出精彩两问:第一,冰心先把生命比喻成“春水”,接着又把它比喻成“小树”,能否删去一个?第二,为什么精彩地活了一辈子后,最后却“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凉?”
两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了课堂的气氛,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孩子读出自己读不出来的东西。
&&&&&&&&&&&&&创读,创悟——让生命开出灿烂之花
超链接——乔布斯的精彩人生,回应开题之初视频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刘伟
课堂如行云流水,干净利落,看似无痕,实则匠心独运。正如写文章,初写者,大多喜欢堆砌一些佳词妙句以求出彩,但大家笔下,甚少这样。多是质朴中见真情,平淡中显魅力。一如朱自清的《背影》,一经问世,感动无数代人。平淡的文章最需功底,那么素面朝天的课堂也是如此吧!
当聊天似的话题,一旦揭开匣子,孩子们就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此环节应运而生——摘录文中的句子,制作一张生命卡送给谁?
答案层出不穷,虽不免幼稚,但绝对令人动容。
而最令我难忘的是,教者口中不时跳出来的柔软、俏皮而略带悲悯的话。
当学生人云亦云时,她说:“重复别人是可耻的。”
当学生不做笔记时,她说:“生命中要留下足迹,读书也要留下足迹。谁是书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是有罪的。
当学生怯场时,她说:“教室就是容错的地方。”
当与学生意见发生分歧时,她说:“哪怕我坚决不同意,但我坚决捍卫你的话语权。”
当学生暂时无法理解生命时,她说:“你们和生命的距离,就是我们与月亮的距离。”
那些片言只语,那些满含悲悯的眼光,告诉我,一个真实的王君,谦卑地,敬畏的,悲悯的,奋进的,努力的王君。口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目中有学生。她的课堂,多的是厚重,多的是原创,少的是山寨。从重庆那方灵秀山水中走出来的她,或许生活中不是每天都是鲜花和美酒,但注定每天都会开出一朵花,哪怕那是一朵苦涩的花。当她的那些日子像鲜花一样绽放时,在给孩子快乐的同时一定也让自己暗香盈袖。
这个如花的女子是谁?她,就是王君,北京人大附中西山校区的普通教师。
(二)激情飞扬慨而慷——韩军
教文与写文,都讲究创新。道人之所未道,发人之所未发,这是需要智慧的,也是需要激情的。如何发人之所未发,道人之所未道?
爱情,一个永久的话题。在中学生面前谈爱情,很多教师都有些扭捏,有些含糊,“犹抱琵琶半遮面”。但藩篱外,学生早已是春心荡漾,情窦初开了。如何才能坦坦荡荡地与孩子谈爱情,让孩子不致于有一天一自由就堕落?但若是就爱情而谈爱情,是低俗呢?还是媚俗?
韩军老师潜入文本,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一举达到了以上目的。
一上课,韩老师想着法子和孩子们拉家常,由一个很俗的话题——美女话题引入,给学生造成这个老师很“色”的印象。先入为主,为本文定下一个“俗”的基调:这只是一堂普通的课,一个普通的老师,有着普通“俗人”臭毛病的男子而已。一席话大大缓解了孩子们的紧张情绪,激发了他们的激情,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敢于开口说,也找得到话题说。
接着,大屏幕上打出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教者带着学生读诗、纠正读音,没有什么新奇的,都是惯常的老师那套。何来高明之处呢?但见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寡淡无味地读完全诗。评价是差的,师接着示范朗读,大声如雷霆,气势感极强,那气场估计是吸引孩子了,跟着纷纷读起来,分析起首联的气势、内容、情感。在我听来,也无甚新鲜,与前一位执教者的构思大同小异。
专家不过如此,大约也是名不副实,不定也是虚妄的作秀者吧!想到此,遂停笔打盹,以一种挑剔者的眼光去审视正在进行中的表演。许是别的学习者也是以这样的心态来听吧!
彼时,教者突然由首联的豪迈品读中抽身出来,话锋一转。突然以自嘲的口气对孩子说:“我发现自己实在是个庸俗之人,居然在诗中读出了爱情。你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发现呢?”
学生们都怔住了,半晌才有一个女孩子慢腾腾地站起来,缓慢地说:“我没有读出爱情。”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均如是答。第四个答:“我只读出了思念家乡、思念祖国山河,思念父母之情。”之后便是瞬时沉默,沉默的课堂,对执教者是一种挑战。
如何让孩子们品味出其间的“爱情”呢?徐老师不急不缓,或慷慨淋漓泛读,或旁征博引佐证,或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或与文本对话,或文本与超链接对话。终于学生们渐入佳境,果然发现了其间的爱情。
但这是谁对谁的爱情?是妃对帝,还是帝对妃?
“一去(去去)紫台连朔漠,独留(留留)青冢向黄昏”,当缠绵婉转的“去”和“留”随着手势和声音被叠加成“去去去”和“离离离”时,学生们醍醐灌顶般醒过来,这不正是柳永笔下“念去去千里烟波”的伤痛吗?这不是帝对妃的一见钟情吗?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那不是明妃的魂魄对情人的呼唤吗?
于是那些苍凉,那些颤音在这个微醺的课堂上反复回响“一去(去去)紫台连朔漠,独留(留留)青冢向黄昏”。
此刻,那个美丽、悲凉、幽怨的女子仿佛穿越时空,从那亘古的大漠走来,与自己爱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的男子执手相看泪眼,那是一颗心和另一颗心的碰撞,一片浮云对另一朵浮云的追逐,一朵浪花对另一朵浪花的聆听,是一个魂魄与另一个魂魄的交融。
那不是李易安的“一种相思两地闲愁”吗?那不是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情感吗?那不是金岳霖对林徽英的守候吗?那不是张茂渊的选择吗?那又何尝不是《离骚》和《无题》中的幽怨吗?不是君子与兰草的感情纠葛吗?不是艾青振聋发聩的呼唤吗?为什么我的眼里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末两句怎么讲的,我忘却了,只觉自己仿佛在白居易的琵琶声中漫溯,别有幽愁暗恨生,读出心中无限伤。
到此,泪水已悄然润湿我的双眼,而台上师生更是情郁于中,情不能自已。压抑的朗读声不时响起,苍凉和颤音在台上反复演绎,反复催逼着人们的眼泪。
此时,屏幕上打出16字:
咏怀古迹=咏古+抒怀,卒章显志。行课至此,戛然而止。教师自由地主宰着自己的情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明的导演,时时酝酿着学生的情绪,也时时掌控着听课者的情绪。
我就这样被他感动得一塌糊涂,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痴痴地想着那个大漠深处的女子,深深地叹惋,深深地失落。若是昭君泉下有知,可否知道有人曾深深地读懂了她,读懂了她内心的悲与伤?
这就是从山西走到北京的韩军的一堂诗歌赏析课。
韩军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人能感动就能幸福。他也告诉我:潜入文本,读出自我,就能幸福。所以他会对朱自清那篇只有1317个字的《背影》作出八万字的解读,才会有“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才会读出虚幻,读出责任,读出道义,读出背弃,读出负担,读出悲,读出背井离乡,读出背信弃义……而这一切都是他人未曾解读过的。想必他每日走过的清华园,看过的荷塘里必定有朱自清的魂魄所在,那魂魄一定凝聚在那荷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种——对语文教学现状的忧患。所以他大声疾呼,“少一点山寨,多一点原创”。
他也是昭君,他也是朱公,他也是荷,堂课。想必他就是也或是,课。
(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名著导读课怎么上?怕是每个语文老师都感到棘手的问题吧!要么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落入窠臼,即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回顾,艺术特点分析,千篇一律,面目可憎;要么望天收,即我给时间你看书,看到何种程度得看个人自己的造化;要么种了它田,荒了己地,剑走偏锋,脱离文本开展演讲辩论等,虽然热热闹闹,却是虚空的精致,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实际上是教而无所得。
而徐杰老师的名著导读课可谓有计划有步骤,精彩纷呈,美妙绝伦。结合他上的《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课和其后的讲座,我做了点滴的记录,存着留着,时时拿出来看看,想想,期待能对孩子们的读书有一点帮助。
“同学们,你读了《海底两万里》有什么感受呢?能说说吗?
这位同学,你跟我有了眼神的交流,先回答,好吗?
你的回答,不但符合了题目要求,而且用了整齐的句式说话,说明你很聪慧……”
这就是《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课的开头一幕,执教者是来自江苏南菁中学的徐杰。最初,他吸引我的不是课堂,而是那不温不火,温润如玉的声音。一如女性的温婉甜畅,圆润亲切。但随着课堂的深入,他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和课堂的掌控能力深深地吸引了我。
同样是提问,他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几乎不主动抛出问题,几乎都是以学生的发问为基础,慢慢地一步步地试探着“摸底”。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到了何种程度?哪些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学生已经解决的,哪些细节需要执教者的点拨?怎样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好自己的教学计划与策略?怎样将听说读写思,融入课?环节与环节之间如何自然过渡,不显山不显水?基于一整本阅读,如何在40分钟内导好?
诸多疑问弥漫在我的心头,在徐杰柔婉的声音里,很快就有了答案。此为听课之感悟吧!
听课者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地走进《名著阅读的实践与思考》讲座中去了。
以下是摘录徐老师的讲座要点:
一、&为什么要开设名著导读课
名著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
名著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
课标有名著阅读的明确要求
师生共读有利于心灵的沟通
经典阅读是学生享用一生的财富。
二、&名著阅读的基本思路
1、确定书目(包括出版社,版本等。&如《居里夫人传》《草房子》《飞鸟集》
2、设计导读
3、读中推进
4、交流提升
5、精段重读
6、反馈检测
三、&名著导读的几种基本课型
1、陌生状态下的导读(引读课)
例如:《东周列国志》导读课
第一节:读成语故事
第二节:讲成语故事
2、读中推进课
例如:《平凡的世界》——读书交流
话题一: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话题二:最打动我的一个场景
话题三: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平凡”与“不平凡”的理解
话题四:为小说续写结尾
原则:忠于原著(人物性格、情节发展、语言风格)
&&&&&&大胆想象(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重读建议:围绕“苦难”进行名著重读
内容上:主要描写了哪些苦难?
语言上:丢“苦难”的描写有哪些艺术手法?
内涵上:苦难中有责任(浪漫、温馨)
3、交流提升课
例如《草房子》,
导语:有一种成长,让人回味悠长……
概述成长的历程
重温成长的细节
感悟成长的内涵
有一份美丽,让你心驰神秘
水乡景物的优美
风土人情的淳美
道义人性的恒美
选景——炼词——用句——手法
例1&:《新月集》重读
核心:泰戈尔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人的爱、对神的爱
例2:《巴黎圣母院》的四次导读
观看电影《巴黎圣母院》,写观后感。
给每一章重新拟定小标题
话题讨论:一部优秀的长篇名著具有哪些要素?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4、片段重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A、如何写出做人的冷漠?
B、艾斯梅尔达提水写了哪些细节?
C、对下文情节有何作用?
四、名著导读的几点体会
1、精选书目是前提
2、教师的深读细读是前提
3、尊重名著的个性开展导读是关键
4、有效的管理是保障。
A、学生准备小本子写读书随笔
B、每天读1000字,家长签字
C有意无意间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与成就是境界
五、名著导读中尚存的几个问题
1、选书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
2、如何更好地尊重学生阅读理解的不同层次?
3、如何协调好整体阅读进度与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
4、如何创建科学的名著阅读评价体系?
如何区别?
以上是听徐杰老师的课写下的听课笔记。但听了他的课,感觉有些东西更难了。初中阶段的名著导读究竟怎样才是合理的呢?这和大学课堂的文学赏析有什么区别呢?记得当年读大学时,一本《红楼梦研究》就上了整整一学期,在那样有闲的时间内,还有很多同学压根没读完原著。记得我当年也经常挑灯夜战,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圈定的书目。那么初中的孩子,照作者的操作看来,初中三年,要完成17本名著导读,不是耗时更多吗?怕是最后还是草草收场吧!
此次观摩阅读大赛,耗时三天,个人感觉大师级别的王君、韩军、徐杰确实不错,带给我许多新的体验和感受;但是确实也有一些表演性质很浓的课,是虚空的精致,让人感觉索然无味。组委会在专家和大师的界定上还有待提高。虽说智者千虑或有一失,但毕竟高额的门票应该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让虔诚学艺的听课者们确有所得,才对得起大家的付出。
记得去年在成都十八中举办的作文大赛,余映潮和连中国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也都是先实践后理论,而今这个阅读课也是这样的思路,但总觉得有些大师的讲座有些在糊弄人,含金量不够,仓促了些,敷衍了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淀区人大附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