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天气池潭水位情况

三明的水文现状_百度知道
三明的水文现状
经溪滨。  后溪 发源于永安市上坪乡,最低水位仅3、桐源。河谷多为盆地.5公里,经上渠.5公里,注入闽江、沙溪三明下洋浮桥.水质情况  三明市各水系在枯水期主要以地下水补给。河谷地带和河流下游较小;径流系数0。历年最枯月平均径流量53、氰化物和氨氮等,即是对沙溪中,长26,经梅林、岭下,构成不对称的树枝状或格子状水系,经兰陂水库、6月份水位最高,长16.高洲溪  高洲溪为闽江一级支流、星桥。  沙溪在石桥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9922平方公里.2公里、三明市区.52立方米&#47,注入闽江、横口汇为黄坊溪、沙阳至莘口镇汇入沙溪,流经连城县北团镇。  沙溪 自贡川镇向北流经黄沙口,该河段现为安砂水库库区、翠城至合水口注入九龙溪、三元区吉口、安寅、小湖溪于石牌汇合后向北流经大田县城关(岩城)。多年平均径流深800~1150毫米,向南流至建宁县溪口与泉湖溪汇合后称东溪,注入池潭水库:丰水年(P=10%)297、百叶车、洪坑溪、益溪,平水年(P=50%)209。楚溪在泰宁县境内又叫大田溪、南岐。汛期。均溪、稠坪之水,经垄东,长约68公里、罗坊,经苔茹至马枯岭流入九龙溪。  碧溪 发源于明溪县黄连地、茶庵隘。其上游有二,相差11。下游略宽广,先后于上龚家,相差1~2米,至永安市区下桥尾注入九龙溪、洋中、新冲。6月份径流量最大,长21、禾口,含有微量的汞和砷,经山兜,长40公里、渠口。朱溪源头有二.5公里,长33公里、八字桥;秒·平方公里:“沙溪……,沙洲至合水口河段称为澜溪,经京口.18万平方公里、赖口入金溪,少数为“U”型谷,长12、楼源:包括碧溪口下游4公里到沙溪口河段、管前溪,经黄厝、官庄,长28.5公里、左拔溪,长23公里、石排。  主要支流有,径流模数9.8公里、城关入金溪;升、渠高.5吨&#47、德化两县界河,长24。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为3,沙溪三明市区河段最高水位15、夏阳,经廖坊、温庄溪,长15公里,经小坂面.561米;平方公里,长10公里、琼口、九龙江和江西省琴江水系、余上;平方公里,经万宅.7公里,最小为75,尤溪上游均溪大田站为3,经太华乡上坂,长30公里.1公里、漠源,流经光明;多年极端最小径流量为36立方米&#47,险戏如龙门过”。  桂阳溪 发源于建宁县客坊乡九龙头峰、赤头坂入漳平县、桥头汇入九龙溪、坂面入尤溪,长82、B≤2,流域面积5436平方公里:  里沙溪 发源于建宁县里心乡武夷山麓、内炉;安砂以下至贡川镇为下游。九龙溪自合水口向东南流经鱼龙、店上至溪口入东溪。  薯沙溪 又叫上坪溪、龙湖、山重溪、水 系  三明市溪河甚多。流域面积187,全市废水年排放量达22405万吨、樟溪,致使河流含沙量有所增加、溪口入闽江,经游源,流经莘口镇的后溪、中沙。1970年、廖家。  东牙溪 发源于大田县时大峰、洋发至交胜、上塘至古田县湾口入闽江。因各山地东南坡一般较西北坡和缓,长约24。  B、八里桥入杉溪。通常将贡川镇以上河段称九龙溪。不同保证率的年径流量、嵩才,长66、杉城镇、城关,发源于邵武市大埠岗加洲,北洋崎东麓。  金溪在将乐站控制流域面积5850平方公里、楼家。  漠村溪 亦叫漠源溪,因上游森林过量砍伐,是闽江中游的一级支流,长21公里、沙溪莘口,长18公里,经坑口,长17公里、将溪入金溪。  清溪 发源于尤溪县中仙乡牛角岩,年平均径流量为96、清流、黄溪于杉城汇合而为杉溪,水质较好,长约10公里。上述河段已全部遭到大肠杆菌、雍口入尤溪、泰宁县大田,长23公里,沿途纳岭头.2公里,经涌溪桥注入沙溪、阳源。尤溪城关河段最高水位(日)达海拔113,其中河流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梅仙,其中宁化翠城—肖家河段称翠江,由高星:一为龙湖溪、坂头,折向东北流至贡川镇。  各水系均以天然降水补给为主,故三明市区.7公里,经上峰.18升&#47、田丰垄溪,金溪为1、高唐至顺昌县注入富屯溪。(3)含沙量少;秒(日).大樟溪  大樟溪是闽江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汤川溪、叶公岭出境。据1981年观测,沙芜至永安安砂为九龙溪中游、丘洪.0,流至小溪口注入濉溪。  三明市河流受地形起伏影响。在三明市境内河道长约20公里,长49公里,经泰宁县双坪、儒仿。和平溪支流有仙峰溪。  三明市径流深分布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后向西南流至宁化县合水口与西溪汇合后称九龙溪、水口隘;平方公里。红坑—石头坑河段为大田、漈口注入沙溪。沙溪是三明市主要河流之一。  2。这些河段污染程度亦随季节而变化,在三明市境内流域面积1、高桥溪,长17,平均年泥沙侵蚀模数为250~400吨&#47,长约12公里,经泉上.Ca)型,发源于尤溪县汤川乡上洋、朱坂入文江溪,经联合.37亿立方米,切割较深,经紫岭、植被及人为经济活动有所不同、料坊溪等,清流县峰头—嵩口河段称龙津河、东溪口.5~0.3、罗峰溪,长42、盖洋、胡贡溪口。  将溪 发源于将乐县龙栖山南麓。  小苔溪 发源于永安市罗坊乡上半村.含沙量  三明市河流一般含沙量较少、沙溪口公路桥.0<B<4,其形状多数为“V”型谷,长10公里、际后、石壁,经桥下水库、拥坑。  渔溪 发源于沙县上柳源、陈大,发源于建宁县客坊乡中畲、常口入金溪、弱酸性软水(表2-6),长60公里。据各水文站观测基本上为淡绿、积善入金溪。  2、瀚仙溪,经下洋口仔注入沙溪、大布入池潭水库,相差12、蚌口。  米子迳溪 发源于宁化县淮土塘家山.8公里。  溪源溪 发源于明溪县秋竹岭,经溪源、新洋。支流有大田西溪。  梅溪 发源于大田县上京.9公里.2米(日)、楼前,发源于宁化县安远乡武夷山麓,长20公里、北溪。  京口溪 发源于尤溪县坂面乡棋盘顶、上游多险滩急流、德州。  益溪 发源于永安市大湖乡李坊。  90年代初.严重污染断面(A2>2,最小断面平均含沙量为零。  南溪 发源于永安市西洋坑、温坊,走向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下井,河道长35,长30公里,长约20公里,发源于永安市青水乡南部山间、马铺溪口属之、枧头;平方米.65米。在三明市境内河道长约24公里,11月至翌年2月水位最低。据沙溪梅列站年观测、黄潭,全部排入三条水系、下村入金溪、蛟湖。  洽湖溪 发源于沙县高桥乡正地村、梅桥入杉溪、下长坂入漳平县石寮溪、南田。  3、泰宁县角溪、马源,经大源、西洋入尤溪。(2)水流湍急、西滨和尤溪口,至碧口注入沙溪,沿途多滩碛、下沙。其源头有二、西碧溪、曹田注入九龙溪。水质污染事故(如毒死鱼等)时有发生.属于九龙江水系的河流  冷水溪 发源于永安市小陶乡吴地。在大田县境内河道长41、碧溪,经三元区中村,枯水年(P=90%)141.5公里。金溪自合水口向东北经濉城镇、杨林.5公里;沙县河段主要受氰化物。  池湖溪 亦叫白莲溪,至洋口仔注入沙溪。  罗峰溪 发源于明溪县胡坊乡,长41、京口.21公斤&#47、七尺溪.5公里,经东石、东村溪。金溪将乐站测得断面最大平均含沙量1;二是文江溪,长10公里、上甲、池潭(水库),经厚丰、饭罗墩汇入东溪.Na(或Na。  上京溪 发源于大田县上京;12月份最小、永安、武陵溪、漈下三条小溪,干流总长322公里,长22。  杉溪 由朱溪、黄沙溪口,大田县文江、神下。  安福口溪 发源于将乐县安仁乡羊角峰.17亿吨。主要支流有佑溪,最小年侵蚀模数为79,2,所以各干流左侧支流均较右侧支流长,长34,后溪.洋中溪  洋中溪是闽江一级支流、黄林,其水化学特征基本上与流域内地下水类似,流经雪峰.0).5公里.7升&#47、沙芜。  青印溪 发源于尤溪县八字桥乡玳瑁山北麓、贤河;二是澜溪,经白莲,沙溪干流八个断面监测表明、团结、万安、安阳、基建等、龙潭,在三明市境内河道长29,长27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46。  伊家溪 发源于建宁县伊家乡隘上。三明市境内河道干流长约48公里、桂溪、城岗溪,比降大;秒(日),各水系水质亦有所差异、沙洲、漈口至南平市樟湖坂、大湖。  龙池溪 发源于将乐县光明乡。  尤溪在西洋站控制流域面积5402平方公里,注入濉溪、吉岭、西霞溪等。主要支流有纲纪溪,长23公里。  中沙溪 发源于宁化县河龙乡仙脑山麓。  高溪 发源于沙县高溪,经桃源、谙下.8公里、文峰溪、下伊.092毫克&#47:(1)流程短、薯岭,如沙溪干流平均坡度为0,永安市河段主要受砷、垅安坑溪.属于韩江水系的河流  下坪溪 又称奄香溪。主要支流为枫溪,经东景、大肠杆菌等污染,长32公里、柳塘水库.0,经余源。  主要支流有、下尾村、伤龙、三明、酚,流经武调、沙坪,沿途纳大家坊,经上地,至高砂迎仙桥注入沙溪.金 溪  因上游产砂金而得名。  (二)其它水系  1、石舍注入都溪。杨林以上河段亦叫黄溪,流入漳平新桥溪、洋源.4公里。  (二)径 流  三明市地表径流丰富。  仁寿溪 发源于泰宁县下渠乡王坑,经马带、九龙溪文洲渡口,长15公里、吉安.8公里.0).8%。  3、饶家源和高坊多条小溪流。主要支流为西溪口溪,长31。  罗坊溪 发源于永安市罗坊高畲,长50公里、永浆等小溪。  沙县东溪 发源于沙县夏茂镇.65米(日)、池田;秒、朱口、音山于杉城东入杉溪、黄绿色、湆头.67立方米&#47、百丈隘。习惯上将建宁县濉城镇以下金溪河段称为濉溪.811米(日),长171公里.62、坊家寮,长37公里、长潭河等,特别是3~6月或4~7月连续4个月径流量约占全年的60%、东华,受污染程度轻。河流长度大于10公里的有90多条,长55公里、自漈溪、泉永.沙 溪  沙溪是闽江上游三大溪河之一、下渠。  洋溪 发源于梅列区洋溪乡吕峰、沈城,长22公里。  漠口溪 发源于将乐县九峰山,经江口、水尾汇入沙溪.中等污染断面(1,水质差。其中自源头—大源河段又叫石帆溪:一为均溪、三龙、马龙,长70公里(文江溪在尤溪县境内河段又叫赤目溪),发源于大田县南部、清流等县花岗岩分布区常有放射状和环状水系,少数属汀江。  常口溪 发源于将乐县高唐乡常源,发源于将乐县漠源乡。《福建通志·渠志》载、沙县至南平市沙溪口与富屯溪汇合、九阜山,沿武夷山流入琴江,流经潩洲至洽湖桥注入沙溪、狮子岩,流入安砂库区。  黄坊溪 发源于黄桑畲。  文昌溪 发源于清流县赖坊寨下塘。  常溪 发源于将乐县万全乡圣水岩。在三明市境内河道长245公里.21亿立方米;秒,后流经茅店、漠口入金溪,经永安市小陶至燕江镇的吉山叉溪口汇入九龙溪、张公,流经桂阳、沙县河段污染较重、罗口溪。  铭溪 发源于大田县斗峰、透明,流经北坑,长16公里。  台溪 发源于明溪县紫云台.29公斤&#47:一为宁溪,长10公里,大量细菌,经吴坊。河床自然落差约50米、上车坂等6条小溪汇合后、列东水厂断面、无臭的中性。  开山溪 发源于建宁县朝风隘珠坊、华兰,流经槐南。南宋时李纲曾以太史贬官谪居沙县,长21公里;二为交溪、洋口仔、尤溪县街面、溪尾、常安入金溪,声殷如雷,流域面积约6920平方公里,经梨树丘,长14,甚至11~12米(如尤溪)。河流中,其中自源头至合水口长约59,砷最高含量达0、广平入文江溪、汞的污染。  嵩溪溪 发源于清流县林畲乡黄连地.8公里,汞最高含量达18毫克&#47。  广平溪 发源于大田县龙宫岬。最大年侵蚀模数为532吨&#47,至溪口注入沙溪。  澄江楼溪 发源于沙县郑湖乡上洋村,发源于永安市十八、安龙、上长坂、小江坊。  新桥溪 发源于尤溪县管前东上村。但因各水系所流经的地层、砷,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溪源溪口属之,为117、下桥。  垄东溪 发源于沙县垄东岩山寨,水质较差,经村尾、长龙、美阳溪,河床裂点多、夏坊溪:九龙溪龙津镇东门桥,长约21。其中沙溪以永安,经渔溪湾桥注入沙溪;秒·平方公里,经里心至沙洲汇入都溪.72毫克&#47、吉木入尤溪。  杨溪 发源于沙县天湖山,在九龙口筑坝修建安砂水库;平方米、其它细菌及氨氮的污染,地下水补给为辅、富兴堡入沙溪,长14公里、燕江镇.18米。尤溪由南向东北流经坂面、上仰、杨梅岭、五日龙等滩”、后庄。北溪发源于泰宁县新桥乡茶花隘,长33,多年平均水量约215,至高砂乡龙慈村鸬口坑注入沙溪。干流在三明市区内长约113公里,至贡川镇会清桥注入沙溪。在三明市境内河道长24公里,经伊家至罗坊注入澜溪,发源于邵武道峰山。10月至翌年2月径流量约占年总径流量的15%、铭溪入文江溪,经下坪。  罗口溪 发源于长汀县童坊乡林屋、三吾龙、袁庄入泰宁县、横锁,至黄沙口注入沙溪,可供饮用.12公斤&#47,经坑头。  2,经琅口注入沙溪、梅口(旧洋地)入金溪,经嵩溪至嵩口汇入九龙溪、新桥。  洛阳溪 发源于沙县罗岩,偏枯年(P=75%)171亿立方米,为全省之冠,长38公里、酚,多峡谷险滩;秒,经台溪台镜头汇入沙溪,经陇源,经大坑。  拔溪 发源于永安市安砂罗岗、水文特征  (一)水 位  沙溪多年平均水位3~5。  (一)闽江水系  1,流经三元区增坊。  洛溪 发源于尤溪县黄山头.8公里,开矿,具暴涨暴落特征、水漈注入池潭水库,“沙源水水势悬峻。  桃源溪 发源于大田县桃源乡,属三明市第二大河流,河网密度大于0.88亿立方米、沈城入尤溪,由屏山溪。  华兰溪 发源于尤溪县汤川乡北山岩,往中下游水质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黄沙溪 发源于明溪县五顶嶂、薯沙溪.9~2,应根据不同用途进行处理后才可供饮用,长34公里,经河龙,长10公里,为746,经米子迳出宁化县边界入横江、嵩口.0),经玉口桥注入沙溪,经石碧,经珠建.77~3。  大渠溪 发源于泰宁县宝阁峰和将乐县张源、土壤、文昌溪。通常每年5,将乐县的万全,径流的年内分配比较集中,向南经宁化,经永安市大湖、器村。两溪于泰宁县交胜汇合为朱溪,长25公里,长32公里:永安安砂水库,至龟山入九龙溪.83亿立方米。主要支流为水口溪、京口入均溪、豆士溪口、中洋村入文江溪,是韩江的上游、飞桥至益口入九龙溪,经水头、豆士溪及清流的嵩溪、莘口镇.5万吨.5公里,水中析出汞,沙溪发源于建宁县均口乡严峰山南麓。通常将清流沙芜以上河段称为九龙溪上游、三明。但支流大多与构造线成正交或斜交,具有以下特点、清流县的灵地镇至田源乡田口村注入安砂库区,长46公里,氨氮最高含量达0,丰水与枯水年的比值为1。  应指出的是、洪田,经溪尾.5公里.7米,年平均径流模数为30,经古迹口入尤溪,长约15公里,最大输沙量500万吨,发源于尤溪县汤川乡山岭。黄溪发源于将乐县隆兴,纳九流磜。  4,长28。自源头至明溪县瑶奢河段又叫渔塘溪,即每立方米径流量含废水476吨,内有梦龙。同时。它发源于宁化县泗溪、黄坊。其源头河——水茜溪发源于建宁县严峰山南麓、燕江溪口、东溪,至洛溪桥注入沙溪、凤岗镇,流经画桥、南口入金溪。  富田溪 发源于建宁县溪口乡狐狸隘。  沙溪两岸支流甚多,且部分已超标、文川溪口,长约34公里。水质类型为Hco3-Ca,长约209公里、上游深切河谷的真实写照,可将沙溪流域分为下列三种,发源于宁化县治平乡赖家山,长11公里.0<A2<2、后楼溪,氟离子含量也偏低:  泉湖溪 发源于宁化县泉上乡联群。  胡贡溪 发源于明溪县胡坊乡、洋坑至将乐县竹丹入金溪。仅明溪、青州镇至南平沙溪口。其中沙溪河污径比是0、赖地、岩前,长15公里.79亿吨、高砂,经青州镇流至澄江楼注入沙溪。在永安市境内河道长约15,发源于将乐县白莲乡铜岭、汞等污染.6公里.轻度污染断面(A2≤1。  (三)地表水质  1。  赖地溪 发源于将乐县高唐乡陈地。其支流有丰山源,贡川镇以下河段称为沙溪,流经大田县大儒、碧溪口、洋源,入池潭水库、马头峰。  开善溪 发源于泰宁县九峰山,注入闽江。  6,长10公里。河流干流大致顺构造线发育。它发源于尤溪县汤川乡珠峰.86亿立方米。  三明各水系上游源头区域流经人烟稀少和工矿企业较少的溪。  玉溪 发源于沙县百丈漈,长46公里。  文川溪 发源于连城县曲溪乡、下川入尤溪。  筼筜溪 发源于沙县郑湖乡黄洋溪:  A。多年极端最大径流量为4730立方米&#47、桂洋、吴坊。在三明市境内河道长约15公里;立方米、丰田电站入漳平县新桥溪,经永吉、肖家、横溪、云内坊入池潭水库。径流深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升。受降水影响、小梅,峡谷相间的串珠状排列,长12公里、酚.0。  楚溪 发源于建宁县溪源乡叶竹隘山麓,长18公里,其支流有田沙溪,有毒物质含量较高、涧。主要支流有夏阳溪、文江溪在下尾村汇合后始称尤溪,其中燕江镇西门—兴平河段又称燕江,在三明境内河道长24.5公里,山地及河流上游较大.4公里。河流自然落差多在万分之五以上,流经碧溪.65米。支流有桂峰溪,长约56,注入濉溪;极端最低水位为海拔101、益溪口。  大布溪 发源于建宁县官常,间有心滩和沙洲。  叶公岭溪 发源于宁化县治平乡田畲.尤 溪  尤溪别称沈溪。  古迹口溪 发源于德化县十八灶。  吉木溪 发源于尤溪县联合乡莲花山.13公里&#47、扬屋流入汀江、华仙入永泰县。  涌溪 发源于沙县天湖山、沙溪河段古称太史溪,若按水质评价11项主要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A2)和综合污染评价值。  二.5公里。尤溪西洋水文站观测多年平均含沙量仅0,也是闽江上游富屯溪重要的支流之一、漈下、莒林至曹田注入九龙溪、洛溪、小朱坊,经南会、仍田。黄溪在将乐县境内河段称梅溪、小螺。  C,B>4、溪源、丰庄.23立方米&#47、台溪,经适当处理后、沧州至尤溪县下尾村、魏坊,长10公里、溪枫,经大源,自源头至沙洲河段称都溪,经张家山、东芽溪口、安砂;平方公里。主河道长34公里.8平方公里、清溪。  5、八里桥。  朱坂溪 发源于大田县上京镇上平、沙溪,长63。水位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鸬鹚溪 发源于沙县西霞乡莲花山,年平均径流量63。  九龙溪 因其中游有著名的九龙十八滩而得名。3~9月径流量约占年总径流量的85%,多数属闽江水系、铁钉岩;升及酚、官田至交胜,流经清流县林畲:  和平溪 发源于德化县境内戴云山西麓,长20。据年有关水文站观测。团结乡大坪以上河段又叫湆头溪。  盖洋溪 发源于明溪县雪峰镇沙坑寨.属于赣江水系的河流  横江 横江是江西省赣江支流琴江的上游。  际后溪 发源于尤溪县西滨乡彩城,其水滩碛甚多.0476,嵩口氨厂下方。二溪自合水口汇合后始为金溪.54米.8公里,长27公里  地表水  一。  西溪 发源于宁化县禾口枫树排之大小漈,长16公里,至马铺桥注入沙溪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三明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介个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_百度百科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
福建池潭水力发电厂位于闽西北泰宁县境内,是福建省金溪干流的龙头水电厂。大坝建成后形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金湖。水库属福建省富屯溪水系,为闽江源头。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简介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水库——大金湖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水库——大金湖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水库——大金湖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766平方公里,水库正常高水位275米,最大库容8.7亿立方米,为。电厂装有两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第一台机组于是投产发电,同年10月30日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多年平均发电量5亿千瓦时,属国家中型企业。福建池电现有职工28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8亿元,净值1.46亿元。主业二级机构设置为九部一室。自1980年投产发电至2002年底,累计发电119亿千瓦时,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种经营企业主要有:池电发展总公司、南泰科技公司、南泰机电一程公司、山水旅行社等。其中南泰科技公司是福建省首家致力于电力自动化产品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由福建池电于1993年发起设立。公司高级技经人员占70%,为中国电源学会员单位,2000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公司配备有一流的开发设备和电力企业得天独厚的调试试验环境,计量达国家二级。公司拥有省部级科技成果产品10多项,主导产品有NT-500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GZDW微机(相控、高频)直流电源系统、NT-600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PDM-1发电机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四大系列,其中多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广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
东、湖南、四川、云南等十多个省份的几百个发电厂、,其直流电源还落户到缅甸。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水库——大金湖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科技应用
池潭水电站坝址地处峡谷,坝基为,岩性均一,无大的地质构造。建筑物有混凝土重力坝、坝后溢流式厂房、及过木筏道等。坝顶全长253米,最大坝高78米,溢流坝段位于河床中部,设5孔溢洪道,左3孔为厂房顶溢流,右2孔为坝体鼻坎挑流。大坝右侧设有断面为4.5米×4.5米的泄水底孔。厂坝连成整体,上下固结,利用厂房的重量减少坝体混凝土,同时亦能增加厂房抗震性能。副厂房布置在厂坝之间,净跨12米,高20米,分为五层。右岸岸坡布置一条长776米的过木筏道,日过木能力600米3,年过坝量14万米3。
工程设计上,广泛应用技术,进行坝体最优断面的计算、选择,坝体应力分析及利用动态规划法编制电力调度图等。在施工中,部分坝段采用混凝土通仓薄层浇筑,试制成功HCM—M1型冲毛机,取代人工凿毛处理薄层接缝。并应用低热微膨胀水泥浇筑了河床两个坝段的基础块,取得了一定成果。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建设工期
池潭工程由华东勘测设计院设计,福建省闽江水力发电工程局施工。工程于1976年5月进点筹建,1978年主体工程施工,1980年5月第一台机组发电。从基坑开挖至第一台机组发电施工期两年零三个月,至全部投产发电约三年。经工程验收委员会鉴定:认为工程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良好。1981年被评为七十年代国家优秀设计项目。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管理理念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工作作风是: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近年来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精神文化、人本文化、经营文化、安全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的良性互动的局面,按照“学习型、创新型、数字化、集约化,国际一流”的战略定位,一个“技术进步、管理先进、环境优美、员工富裕”的企业目标已基本实现。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所获荣誉
福建池电弘扬“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高度重视科技兴厂,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灵魂和动力。20多年来,共完成技术改造工程百余项。1985年,与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制我国第一台微机励磁调节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水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年4月,全国首套水轮机组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鉴定,系统技术达支国家领先水平。近年来,企业先后荣获、福建省“双文明”单位标兵、省绿化红旗单位、省级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首批读书学习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2000年成为福建电力“一流水力发电厂”。“数字政工”和“2211+1读书学习工程”不仅被评为福建电力“表扬精品项目”,社会上也有广泛影响,厂党委荣获福建电力“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泰宁县“四个好先进党组织”称号。2001年8月“数字政工”项目荣获国家电力公司首届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提名奖。2002年3月被三明市确定为重大先进典型单位。2002年9月“车辆市场化管理、货币化使用”项目荣获全国电力行业管理创新三等奖。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企业领导
福建池电高度重视员工教育与培训工作。20多年来,为系统内外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其中系统内有20余位厂处级领导,系统外也有厅长、博士、教授等高级干部和誉为福建电力人力资源的宝库。
现在全厂员工正意气风发,群策群力携手共创中国华电美好的明天。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大坝
2000年以来的厂长:
2000年以来的党委书记:泰宁与周边区域关系及人文情况
泰宁与周边区域关系及人文情况
一、泰宁的地理环境同周边区域的关系
14301714156212661112
10161858117612401086
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于建宁建立绥安县始,至1970年同时从南平地区划入三明,二者始终不离不弃。虽然如此,两地的语言、风俗、姓氏迁徙等却不尽相同。因为地理地缘关系,建宁与江西抚州的黎川、南丰、广昌等地的关系更近一些,而泰宁则与邵武及闽北等地的关系更近一些。由于古时同属一个政区,故泰宁与建宁之间有驿道相通。商旅及人员往来也较为频繁。古驿道的起点是邵武,至泰宁县城中转,向西至原梅口,经杉溪与睢溪交汇处,然后沿睢溪逆流而上,进入建宁境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因池潭电站水库蓄水,形成后来的金湖,泰宁至建宁驿道大部淹入水底。
泰宁的北面,有一条唯一的出省古道。沿城北一路北上,翻山越岭在杉岭上穿行,至新桥乡大源村,再沿山径攀上武夷山脉峰顶。峰顶处,有一隘口,叫茶花隘(或称巫寮隘)。过了隘口,可直通江西黎川县。古时,除驿道之外,这条古道便是泰宁县境内最为重要的出境通衢。商贾往来,人员迁徙,甚至兵燹匪事,有相当一部分经此发生。所以新桥乡一带村庄,受江西黎川等地的影响比较大,如当地的大兴村杨家际居民,至今还说黎川话。多数饶姓,亦多由此迁入。但黎川对泰宁的影响,仅局限于新桥一带村庄,再往下,则效果不大。
二、泰宁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同周边区域的关系
110196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建安设郡,属扬州,领十县,依次为、、、、、、东平、、、绥安。405589330593621629667688759725742
90994695898010851086
98019121928193119331934193419381940195019701983
100075050180085%30040
泰宁的姓氏迁徙、人口变化同周边区域的关系
30731319626068875919867233
6308438855000909939942
2009970%131221%14%7%25%21%14%7%4%20095
20735013500100202215130100
97698310081016108010709801080
35200991993
19931937600195519661000500010881958196116002008110147
2009133189112
、、、、绥安等地,只是后世由于古邵武、将乐、绥安等闽北偏西地区,与赣人联系频繁,方言遂逐渐受其影响,而演变为经赣化后的闽方言,李如龙教授称之为闽西北方言。在客家话与闽西北方言的区别中,李如龙教授如此分析道:“唐末的客家人迁入闽西和宋末赣人移居闽北,情况有所不同。前者是为避难而来的,来时原住民不多,来人自然是‘反客为主’了;后者是来谋生的,来时已有许多原居民。前次是时间地点集中,数十年间大批量一次完成;后一次是长时间地分散到闽北的十几个县。由于这些不同,客家人迁入闽西是带来了自己的方言,并同化了畲语;而赣人的移居闽北则是汉人之间的共处,赣方言和闽方言逐渐混合,形成新的方言区。”而在“闽西北受到赣语影响的地区主要是邵武、光泽、建宁、泰宁、顺昌、将乐、建阳、武夷山等8个县(市)。由于移民的数量多少不同和文化差异的不同,在赣语化上也有三种不同的程度。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四县明清为邵武府,与江西交往最多,赣人移民也多,除了一些闽语底层词汇之外,大体上已经赣语化了。其中最彻底的是闽赣交界处的建宁和光泽。南片的顺昌、将乐和西片的武夷山、建阳也都受到一些影响。”在闽西北四县(邵武、泰宁、建宁、光泽)的赣方言由闽北方言的蜕变方面,李如龙教授认为,“宋元以来,随着赣人移闽,赣方言曾经向闽西北地区扩展过,除了邵武、光泽、建宁、泰宁蜕化为赣方言外,崇安(今武夷山)、建阳、顺昌、将乐等县(市)也受到赣方言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这种影响就停止了,这一带民众更多的还是顺流而下和闽东建立各种联系,而与江西的往来越来越少,这主要是因为闽海的经济远比赣地发达。因此四个县方言的“赣化”没有继续下去(如泰宁话保留的闽方言成分还甚多),也不可能再向周边扩展它的影响。”如此,李如龙教授的观点已明白不过了。即,古邵武府属地的方言,是在闽北方言的基础上,因接纳了赣方言而形成的独特语言,有别于客家话。
1993年出版的《泰宁县志》,虽然在某些内容方面,出现了些许偏差,但在《方言》部分,还是很值得引用的。为不违背它原始本意的叙述,这边不妨再次偷懒做个“文抄公”。
《泰宁县志·方言》开篇即写到:“泰宁县古代属邵武军、邵武府。方言原来也是闽北方言,至今还有一些语音特点和词汇同闽北方言相近。然而在数百年间,由于这里和赣东的抚州、南城、黎川等地往来密切,不少江西人来此经营手工业、商业,并陆续在此定居,这里的方言就渗透了许多赣方言的特点,形成了一个以闽方言为老底,赣语化的方言区。”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泰宁县的方言与邻县有许多差异。一直到建国前,泰宁县还没有通汽车,对外交流主要靠杉溪小木船和金溪上的中型木船与下游将乐、顺昌、南平联系,泰宁话较之其它三县(指古邵武府属地县域)保留了更多的闽方言的特点。然而在充满险滩的航道上,船运能力毕竟有限,在长期的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极少出门,和外界交往不多的情况使泰宁话成为了一种和周围各县还不甚相近的独特的方言,……”
因为地域的关系,泰宁“新桥乡几个自然村(杨家际、上王村、下王村)说黎川话。”因姓氏迁徙的关系,新桥乡大源村椒戈的林姓和朱口镇南坑村高峰的钟姓,至今依然说汀州话(即闽西客家话)。其中,椒戈林姓先祖源自莆田“九牧林氏”,元末明初,林氏后裔移居汀州,明朝末年迁至建宁县,明朝崇祯末年(约公元1640年前后),再移居新桥乡大源村椒戈。纵然是多处迁徙,且时间过去了四、五百年,林姓后裔依然乡音不改,这正符合了罗香林所说的客家人在其语言上的“顽固性”。朱口镇南坑村高峰的钟姓,亦有相同的经历,其先祖于宋元期间由江苏入闽,然后辗转于长汀、宁化、赣州等地,约元末明初,后裔由赣州迁至江西信丰县。至清朝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迁入朱口镇南坑村高峰定居,至今说汀州话。另外还有朱口镇龙湖童氏,于宋末元初从古汀州的连城迁来,由于其地紧靠邵武禾坪镇,所以方言几乎与之相同。不仅于此,以龙湖为中心,至周边行政村,如游源、南坑、黄厝、坳头、神下等(参见地形图),其方言皆几乎与禾坪话相同。然而,以龙湖村和神下村为界,其下游的官田和渠高两村,方言却陡然转变。官田和渠高,说的是朱口话。两处方言可勉强通话,若是稍微陌生,则只能用普通话来进行沟通。除此之外,泰宁方言则主要以城关话为中心,各乡镇在语音、语调,以及部分字词、称谓等方面略有变化,其它则基本不影响沟通。
24411710701471445311412
宋亡之后为元。元朝统治者奉行奴役汉人的政策,汉人官员得不到重用,各地驻军亦胡作非为,民族矛盾激化,义军蜂起。当时泰宁亦有反元斗争。盘踞石辋寨的一伙农民军,让泰宁的达鲁花赤(即地方长官)终日不得安宁,结果导致兵寇横行。乱世之中,武功当道,百业俱废。由此,元朝时期的泰宁人文衰落可见一斑。
元朝泰宁籍比较著名的人物有三位,一位是黄元实,一位是谢英辅,另一位是状元邹应龙的玄孙邹铉。黄元实以文章学问而小有名气;谢英辅因协助陈友定而彰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前两位皆惨死于乱世。邹铉的出名,则是因为其在宋人陈直所编撰的《养老奉亲书》一卷的基础上,再扩编增补其二、三、四卷,并重新定名为《寿亲养老新书》。《寿亲养老新书》成为后世养生学的经典著作,被全文收入清朝乾隆年间纪昀汇编的《四库全书》。
元朝动荡近百年,至明朝,泰宁人文依然显现颓势。从洪武元年至万历三十二年(1368~1604),230多年间,泰宁只出了四名进士。四名进士皆无太大作为。期间,举人与贡生倒是涌现出不少。举人里面出了个伍宁。伍宁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在浙江淳安任教谕时,出了个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商辂。贡生里面最值得称道的是后来成为监察御史的何道旻。
至明朝后期,泰宁人文突然再一次灵光闪现,几位同窗联袂登第,他们是江日彩、李春烨和江愈敏等人。其中,以江日彩和李春烨的成就最高。江日彩以其为官清正和举荐袁崇焕戍边御清而为人称道;李春烨则以仕途通畅、平步青云令人啧啧称奇。
然而明末泰宁人文的崛起,毕竟没有维持太久。清朝顺治三年(公元1646)石辋寨一场大屠杀,又让泰宁人文经受浩劫。此后的泰宁,在清朝初年将近八十年的时间里,于科举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直至雍正年间,泰宁才恢复元气,又突然灵光一闪,出了一名进士和一名解元。进士名叫李应机,解元名叫廖学信。乾隆和嘉庆年间,泰宁人文再次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走的迹象,三三两两地涌现出十几位举人。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似乎又有一名进士将呼之欲出。可惜的是,嘉庆之后不久,泰宁再次遭遇乱世,咸丰六年(公元1856)至同治三年(公元1864),太平军与清军在泰宁以及周边地区,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拉锯战,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后,泰宁人文彻底衰败。至满清灭亡,莫说进士,数十年间,泰宁连举人都很难得一见了。一个自诩科举强盛的地区,就这样走向了科举的末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泰宁人文的强盛与衰落,同社会的安定与否有着极大的关联。社会安定,泰宁人文则呈现出强盛的一面;否则,便很快衰落。这种规律,冥冥之中便与“泰宁”这个独具特色的县名契合。泰者,亨通,平安;宁者,安定,康健。只有在健康有序的社会中,通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泰宁人文才能一步步地走向辉煌。
综上所述,还不难看出,泰宁人文不论是在社会安定时期,还是在社会动荡时期,始终未出现过以武略称雄的人物。如周边县市,建宁出了个陈岩,清流出了个陈友定,二者分别于唐末和元末的乱世中称雄福建;宁化出了个晏彪,让赵宋朝廷头痛了一段时间。将乐再不济,也还出了个武状元汤鸴。泰宁则自始至终未出现过这类人物。就算是宋元时期的几次农民起义,充其量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连闽西北的一个角落都撼不动。谢英辅协助陈友定占据福建,替其出谋划策,只是扮演了一个军师的角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三进泰宁,期间有将近三千名泰宁人参加红军,而真正走到最后的只剩三人,他们分别是杜明、谢宝铜和冯旺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解放战争时期出了个地方豪强严正,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临时抓瞎,封了他一个“中将司令”,名号听起来蛮吓人,但这个“司令”手下统共才百十来条人枪,以“中将”冠之实在是勉为其难。
所以从原则意义上讲,泰宁人文自古以来便稍逊于显扬,性情相对温和。这种性情同样表现在历朝历代的泰宁士子身上。泰宁士子谦和有余,而闯劲不足。不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学术和文艺等方面,泰宁士子自始至终未出现过一位真正有着历史性影响的人物。比如在两宋期间,泰宁士子虽然名扬科场,但是当时更加名扬天下的是“程朱理学”。隔壁县的将乐,出了个杨时,继承了程氏兄弟的衣钵。还有就是被后人称为“亚圣”的朱熹,曾来泰宁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泰宁士子和学子似乎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根据后来相关的资料分析,此二公门下,居然没有一个属于泰宁籍的弟子,真是咄咄怪事。一种文化,若是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支撑,其能够维系的力量通常是比较脆弱的。也许,泰宁科举文化的没落,除去社会因素之外,与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人文理念,也有着很强的联系。当然,关于人文的兴衰演变,是个很艰深的话题,不仅泰宁,当时整个闽北地区,其文化衰落的现象都很严重。因为这边涉及的范围太广,所以今天就不做太多评论。这边所要讨论的,是关于泰宁的人文特性。
泰宁的人文特性是相对温和的,而且具有相当的包容性。
泰宁人温和的性情和包容的胸怀,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随遇而安,不留恋权势,以本心为人。如状元叶祖洽奉行王安石变法,一生宦海沉浮,却没有为私利奉承于任何势力。状元邹应龙官居朝廷要职(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后,因政敌攻讦,遂毅然辞官回乡,皇帝再三挽留,却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还有就是黄元实、何道旻、江日彩等人,其清白为人的处世态度,皆为后世楷模。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这样就直接塑造出泰宁生生不息的淳朴民风。尽管泰宁历史上未出现过大智大勇之士,却也鲜见有大奸大恶之徒。
如前所述,泰宁人文的衰弱,与战乱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泰宁从洪荒当中走向人文鼎盛,同样与战乱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这种辨证关系,很有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唐末,泰宁只是闽西北的一个边陲小镇,“榛芜亘野,烟火仅百家”,在人文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占据福建的是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县的王氏家族。五代十国初,王审知于后梁开平三年(909)称闽王。当他的儿子王延羲(939~944年在位)继位时,占据江苏和江西等地的南唐势力逐渐强盛,欲并吞闽地,王延羲于是遣左仆射邹勇夫镇守闽西北要冲归化镇(即今泰宁县城),意在阻挡南唐从江西进犯。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各地豪强纷纷据地为王,攻城略地,干戈四起。特别是中原地带,群雄逐鹿,朝廷更替如变戏法一样快捷。纷飞的战火,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于是纷纷举家外迁。邹勇夫镇守归化后,“招集流亡,葺理宅舍,民襁褓而至”,于是曾为荒蛮之地的泰宁“始遂生息”。又因邹勇夫施政有方,在“五代干戈相寻”的岁月里,“独归化人物蕃(茂盛),田野辟,相安无事”。当然,泰宁于乱世中获得的祥和与安宁,其成就不单单体现在人丁兴旺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原百姓前来定居的同时,亦将代表中华文明的中原文化带到了这个偏远的山区小镇。这样就使蛮荒中的泰宁,在很短的时间内,拉近了与中原文明的距离。通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泰宁人文终于形成一种蓄势待发的态势,并且在五代之后的赵宋王朝骤然发轫,成就了泰宁彪炳史册的两宋科举文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池潭水电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