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第二中学六中学高中部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今日聚焦]
&& &&& &&& &&& &&& &&& &&& &&& &&& &&& &&& &&& &
主办:遵义市新舟高级中学&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 邮编:551803 电话:9
备案号:黔ICP备号-1当前所在位置:
奋力谱写“十三五”时期守牢底线走好新路率先小康新篇章——中国共产党遵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
信息来源:遵义市政府网站发布时间:日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王晓光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制定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遵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王晓光作重要讲话 魏树旺作说明)
  中国共产党遵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1月25日至26日在遵义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我市“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审议《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制定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39人,候补委员7人。 &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光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听取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光同志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制定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魏树旺同志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任务、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描绘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我们在新的起点上以中国梦为引领,转型跨越、后发赶超,全面开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度彰显了省委班子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高度彰显了省委班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超驾驭能力和精准谋划能力。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
  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市“十二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市委常委会过去一年来的工作。一致认为,“十二五”遵义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很不平坦、很不平淡的“V”型发展历程,是我市撤地设市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最大、前进中面临问题最多、结构调整最阵痛、发展最艰难的五年,同时也是经济实力提升最快、改革开放创新力度最大、破除瓶颈制约成效最显著、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特别是面对我市政治、经济形势的严峻考验,市委常委会坚持从打开思想“总开关”入手,从整治“四风”着眼,把深入开展“五梳理三带头”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把“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作为推动工作的主线贯穿始终,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提振士气、比学赶超,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竞争力、后发赶超支撑力、社会和民生保障力显著增强,得到省委“发展思路很清、发展举措很实、发展态势很好、干事创业劲头很足”的充分肯定。 &
  会议认为,“十二五”以来的生动实践,为遵义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求创新,必须坚持守牢底线走新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破瓶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必须坚持从严治党转作风。同时,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认为我市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的阶段特征没有变,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市情没有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经济特点没有变;面临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双重考验,面临“赶”和“转”的双重考验,面临扶贫攻坚和率先小康的双重考验。“十三五”时期,我市处于弯道取直、培植优势、后发赶超的重要关口期,处于改革红利、生态红利、政策红利叠加释放的重要关口期,处于从传统增长点向新增长点交替接续的重要关口期。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投资与消费出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搭平台与引资金建项目五个关系。 &
  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市要守牢底线、走好新路、率先小康,奋力谱写“第一个百年目标”遵义新篇章。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主基调主战略,以弯道取直、培植优势、后发赶超为主题,以守牢底线、走好新路、率先小康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实施大数据、大扶贫战略行动,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城市的发展新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
  全会明确,今后五年,要牢牢守住“速度、收入、脱贫、安全”发展底线和“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生态底线,大力推动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实现新突破、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新突破、社会建设和法治保障实现新突破,确保201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协调进步、民族文化繁荣、生态优势突出、民主法治健全、人民幸福安康的美丽遵义。 &
  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建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的现代特色工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大数据、白酒、大健康、新材料四个千亿级产业,着力培育机电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型建筑建材、烟草、化工六个百亿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饮用水、石材等产业。实施“1351”产业园区成长计划,加快推进“绿智园区”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深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行动,深入实施提高民营经济比重行动计划和“万户小老板工程”。 &
  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规划引领。在中心城区建设上,走产城景一体、铁公机联动、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中心城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海绵城市、公交都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 &
  在中小城市建设上,突出山水田园特色,优化城镇形态、功能和结构布局。巩固提升县城倍增计划,加快把县城建成中小城市。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上,坚持黔北民居“七要素”基本风貌,深化“富、学、乐、美”内涵,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落实中央“三个1亿人”城镇化行动计划,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城乡电子商务,打造电子商务遵义版。 &
  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大农业理念,深入实施“1234”战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山地特色优质高效农业现代化之路,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做优茶叶、蔬菜(辣椒)、生态循环畜牧业、中药材、干鲜果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百亿级农业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园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品牌建设,把特色农业培育成为外向型产业。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
  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必须按照“规模化、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求,推进“全景域体验、全过程消费、全产业融合、全民化共享”全域旅游模式,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度假公园。依托独特旅游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山地特色资源、生态资源等,着力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体验旅游产品、全景域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加快发展旅游新业态。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老六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六要素,实现旅游接待设施、旅游项目、旅游线路精品化。深化旅游重点事项改革,推动景区经营管理企业化、市场化、资本化。强化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坚持以“红色圣地·醉美遵义”为统领,整合推广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旅游对外开放水平。 &
  全会提出,精准推进“四大区域”差异化发展,必须按照“中部跨越、西部转型、东部崛起、北部突破”新要求,落实“四大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完善“四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现县县经济总量翻一番、全部超过百亿元,大幅提高县域经济比重。 &
  全会提出,必须举全市之力打一场脱贫攻坚战,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尽非常之责、用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创非常之绩。坚持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着力解决区域性贫困,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创新体制机制,在全市形成“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基层主推、干部主帮、社会主扶、群众主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和就业、生态移民、教育、医疗健康、财政金融、社会保障兜底、社会力量包干、特困地区特困群体、党建等扶贫“十项行动”。扎实推进扶贫对象、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考核评价、督促检查“八个精准”。 &
  全会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推动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按主体功能发展,加快赤水河、洛安江、乌江、芙蓉江流域等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加快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加快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园区。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污染治理基础设施体系。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保护问责,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
  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大交通引领大发展,全力突破制约发展的交通、信息、水利、能源、城市功能性配套等基础设施瓶颈,不断夯实后发赶超基础条件。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骨干网络优化、城乡网络全覆盖、农村宽带延伸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中心城区、县城所在地、重点景区无线WIFI全覆盖和“宽带乡村”等示范工程建设。加快骨干水源工程、供水管网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设,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源”。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网、油气管网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批立交桥、停车场、慢行交通系统等,全力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污水垃圾处理、星级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
  全会提出,大力实施改革开放创新,坚定不移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全力抓好一批重大改革事项,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全面完成改革清单各项任务,大力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全力抓好重大开放平台建设,用好全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政策体系,全力打造遵义航空口岸、遵义软件园、遵义大学生创业园;建成遵义综合保税区,积极申建国家级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打造国际性展会平台。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五大创新行动”,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 &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必须以法治建设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必须加强市委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
  全会提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实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普及十五年教育及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具有遵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全面提升遵义大学城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遵义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筹建,把遵义干部学院建成有特色的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品牌基地,支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申报本科院校。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和教育领军人才培训计划。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推进健康遵义建设,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落实医疗卫生“五大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施“513”文化产业工程。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利用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三线建设”文化,全力筹办好贵州省第十届运动会,支持茅台申报世界“双遗产”和双河溶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深化“平安遵义”建设,力争连创“长安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抓好安全生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
  全会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谋划发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发展。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组织整体功能。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政策举措,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培育引进一批高端紧缺人才团队,培养集聚一批优秀人才队伍。 &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清醒,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宏伟目标、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而努力奋斗! &
  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成员;遵义军分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四届市纪委委员;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委各部委、市人大常委会各专委室、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市政协各专委室、各人民团体、市政府驻外办事处及市属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纪工委书记;中央、省驻遵企事业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新蒲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各县(市、区)、新蒲新区的部分市第四次党代会基层代表也列席了会议。遵义市第十七中学_百度百科
遵义市第十七中学
遵义市第十七中学的前身为遵义市南关小学,始建于1944年2月,旧称遵义赐麟阁国民学校,日由八七厂接办改称为八七厂红程七年制学校,1973年增设二年制高中部,1982年8月中小学分离,中学1985年迁入现校址,1999年定名为贵州钢绳(集团)公司子弟中学,2005年更名为贵州钢绳中学,日贵州钢绳(集团)公司与红花岗区人民政府签署移交协议,2009年1月从企业移交到地方,日政府下文正式命名为遵义市第十七中学。
遵义市第十七中学资料
遵义第十七中学坐落在遵义市区南部洛江河畔。校园美丽宁静 、临城而无城市的喧嚣;多路公交车从不同的方向直至学校,方便快捷;校园占地面积24914m2,建筑面积7664m2,绿化面积2500m2,有标准的2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及篮球、排球、羽毛球、单双杠、乒乓球等场地,总面积达8965m2;有按国家一类学校要求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有设备较为先进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还有较为规范的美术室、音乐室;有藏书25000册的图书室;有报刊80余种的阅览室。学校现有教职工120余人,32个教学班,在校生达2000人以上。  2009年正式更名为遵义第十七中学(原为贵州钢绳中学)。遵义市第十七中学 初中部每年向市内重点高级中学输送学子不计其数。每年有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上多次获奖。  遵义市第十七中学 高中部 学子优秀 勤奋向上 多才多艺。每年高考毕业率为市同类中学前例,每年向全国各地高校输送学子数不胜数。  遵义市第十七中学 务实 勤奋 积极 拼搏 让学生进入自己理想的学习殿堂。
遵义市第十七中学主要成绩
学校办学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2001年,被省教育厅、省国防办评为“先进学校”; 2002年,被红花岗区教育局评为“先进学校”;2004年,通过办学水平的市级督导评估,被评为“遵义市优秀学校”;2004年和2005年,荣获红花岗区教育局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2007年和2008年,荣获红花岗区教育局综合目标考核二等奖; 自2002年以来,学校在红花岗区历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均取得佳绩,2008年在红花岗区第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荣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2009年4月,全区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场会”在我校召开;2009年5月,我校荣获红花岗区第二届中学生航模比赛暨全国“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模选拔赛第二名。2009年获红花岗区高中教学质量管理三等奖,年度获得南门关办事处“综合治理模范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3月我校教务处被评为红花岗区年先进教务处;2010年3月被红花岗区教育局授予“无毒学校”荣誉称号;2011年1月被评为红花岗区素质教育评估优秀学校,被授予红花岗区“绿色学校”称号,并获得红花岗区综合目标考核三等奖;2011年3月获得红花岗区教学质量三等奖;2010年取得由贵州省教育厅、贵阳市政协及小平教育基金贵州办事处共同组织的贫困学生资助项目——小平助学金计划(第五期),成为红花岗区唯一一所受助学校,受助学生达150人;2010年在红花岗区第七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高中组、初中组均取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1]
.遵义市第十七中学.[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白银市第六中学_百度百科
白银市第六中学
白银市第六是一所崭新的学校,2004年8月,在原二十一冶中学和白银市一中初中部的基础上经过整合开始筹建,2004年12月正式成立。学校地处白银市区,占地面积49.71亩。现有三十一个教学班级,学生总数2148人。教职工131人,其中高级教师13人,一级教师67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职工平均年龄37.5岁。
白银市第六中学学校简介
六中自2004年成立以来的近四年时间里,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区级“先进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区级“平安学校”,2007年再次获得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并成为市级“绿色学校”和“无吸烟学校”,2008年3月获得全市“综合督导评估先进集体”。 白银市六中秉承“敬业乐群”的校训,确立了 “求真、扬善、尚美、养德”的校风,“尊重、关爱、合作、务实”的教风,“勤学、善思、修身、健体”的学风。以培育“三风”为基点,致力于建设既体现人文特色又富于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参加各种校外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组织学生参、2007年三届全市书信文化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2005年白银市全民健身活动中获第一名;2005年白银区中学广播体操比赛获一等奖;2006年白银区“体彩杯”篮球比赛获冠军;2006年“金凤凰”少儿艺术大赛,六中学生高昕获得金奖;2007年获白银市第二届运动会精神文明奖;2007年全市中学生韵律体操大赛获得一等奖;2007年顾振宁同学走进央视《子午书简》栏目,荣膺全国“诵读高手”称号。创办了校刊《鹿鸣》,现已出刊六期,开办了校园广播。“七一”文艺汇演、“十一”田径运动会、新年师生书画艺术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广阔舞台,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白银市第六中学德育工作
白银市六中德育工作内涵丰富、实效显著。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六中制订了《白银市第六中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逐一详尽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案。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制订了《白银市六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少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实状况制订实施了《白银市六中学生责任感培养计划》;为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学校编印了《六中学生必读》小册子。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责任感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演讲比赛和主题班队会等活动。同时学校注重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切实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由于德育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富有特色,2005年5月被白银市委宣传部、白银市教育局命名为“全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获得“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白银市六中致力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6年六中首届初三学生参加中考,取得骄人成绩,520名毕业生中,302名被市一中高中录取,有八名同学进入全区前十名;2007年中考,六中再创辉煌,597名毕业学生中有321名同学被市一中录取,在全区总分前十名中,我校学生占6名。2008年,在全部673名毕业学生中有345名同学被市一中录取,达到市一中录取线的人数达到367人,475名同学达到市二中录取线,97名同学被市一中奥班录取。刘晓璐同学更以705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市中考状元,四名同学包揽全市前四名,8名同学进入全区前十五名。连续三年中考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全科合格率六中均以较大优势位列全区之首。六中成立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23人次,省级奖励63人次,近千人次获得市级奖励。更有4名同学分别获得甘肃省“世纪之星”、甘肃省“优秀团员”、“宋庆龄教育基金奖”、“白银市十佳少年”等荣誉和奖励。
白银市第六中学教学科研
六中注重教学科研,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有50余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有一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两项课题通过省级立项,2007年4月学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实验学校。在教师的各类各科优质课竞赛和说课竞赛中,有2人获国家级二等奖,4人获省级一等奖,27人次获市级奖。
白银市六中成立后,按照“一次性规划、高标准设计、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对学校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规划。在省、市、区上级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建筑面积为7640 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已于2008年初正式投入使用,一举改变了学校校舍紧张,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校内园林“鹿鸣苑”以其精巧的设计、清新的风格,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苑内草木葱茏、百花争艳,昭示着六中蓬勃的生机。
六中的艰难发展和迅速崛起,造就了六中人坚毅、自信的性格,他们敢于正视现实、面对困难。现今的六中正以“德育为魂、质量为本、教研为先、管理为重、硬件为基、人和为根”的学校总体工作思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内涵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办学,认真贯彻“让每一个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获取知识上的成功,为每一个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的办学理念,瞄准学校综合办学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创办 “教师出名牌,特色创品牌,质量捧金牌”的一流学校。
白银市第六中学学校地址
白银市第六中学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遵义市南白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